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6《泊船瓜洲》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6泊船瓜洲(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泊船瓜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泊船瓜洲》,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古诗的韵味和美感,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泊船瓜洲》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瓜洲夜景的美丽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诗歌结构:本诗共四句,每句七字,采用了平仄对仗、押韵工整的格律,体现了古诗的韵律美。
3. 诗歌意境:通过描绘瓜洲夜景的宁静、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思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泊船瓜洲》,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古典文化的韵味和美感,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讲解相关背景知识,引起学生对《泊船瓜洲》的兴趣。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泊船瓜洲》,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解读: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 背诵:教师带领学生背诵《泊船瓜洲》,要求学生熟记诗句,培养记忆力。
5. 讨论:分组讨论《泊船瓜洲》的意境和美感,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泊船瓜洲》2. 诗歌背景:唐代诗人王之涣,瓜洲夜景,思念故乡3. 诗歌结构:七言绝句,平仄对仗,押韵工整4. 诗歌意境:宁静、美丽,深深眷恋,无尽思念七、作业设计1. 背诵《泊船瓜洲》。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6泊船瓜洲教案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泊船瓜洲》教案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泊船瓜洲》,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在瓜洲泊船时,遥望家乡,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诗歌结构: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采用了平仄对仗的手法,韵律优美。
3. 诗歌内容:诗中描绘了瓜洲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全诗。
2.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把握诗歌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解析诗句,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5. 朗读与背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并组织背诵比赛。
6. 拓展延伸:介绍王安石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其文学成就。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泊船瓜洲》2. 诗歌背景:王安石,北宋文学家,瓜洲泊船时作此诗。
3. 诗歌结构:七言绝句,平仄对仗,韵律优美。
4. 诗歌内容:瓜洲美景,思乡之情。
5.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背诵全诗。
6.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情感,把握诗歌意境。
七、作业设计1. 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6《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6《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韵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古诗的意境,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对古诗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作者在瓜洲泊船时,眺望家乡的情景。
2. 诗歌结构:七言绝句,共四句。
3. 诗歌意境: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朗读诗歌:学生自读、齐读、指名读,注意把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3. 理解诗意:教师讲解诗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品味意境:通过多媒体展示江南美景,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
5. 体会情感:讨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体会情感。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七、作业设计1. 抄写并背诵《泊船瓜洲》。
2. 模仿《泊船瓜洲》的格式,创作一首描写家乡美景的诗歌。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了诗句的含义,感受了古诗的意境。
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诗歌背景的讲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此外,对于学生的作业设计,可以尝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首描写家乡美景的诗歌,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本节课在诗歌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在诗歌背景讲解和作业设计方面进行改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6《泊船瓜洲》(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6《泊船瓜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泊船瓜洲》。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中的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探究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学会通过诗歌的描写,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泊船瓜洲》全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2)如何让学生通过诗歌的描写,感受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古典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理解诗意:(1)学生自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教师讲解诗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重点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师通过诗歌的描写,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5.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6.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泊船瓜洲》2. 诗人:王安石3. 诗意:描绘了瓜洲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 情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5. 重点词语:泊船、瓜洲、江南、明月、乡关、故人6. 句式特点:对仗工整,韵律和谐七、作业设计1. 背诵《泊船瓜洲》。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设计理念:基于人文教学思想,本课设计坚持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追求古诗学习的人文性、个性化。
打破传统的串讲古诗的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
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读感悟。
设计特色:激发主体情趣,自读感悟,入境悟情。
设计目标:1、通过正确流利朗读诗文,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乡之情。
2、引导学生品词析句,通过想象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
3、感情朗读背诵,体会诗歌表达的真挚情感。
设计流程及设计意图:一、背诵比赛,激趣导入。
1、我们从课文中,从《诗文赏读》中已学会了很多古诗,现在我们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来次古诗背诵擂台赛。
看谁一下子背得多,背得熟,他就是今天擂台赛冠军。
2、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谁预习了,已知道了什么?(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积累,通过创设情境让平时喜爱诗文的同学有一个展示亮相的机会,唤起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乐于自觉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二、自由朗读,初解诗意。
1、揭题讨论:⑴你知道“泊船”的意思吗?“瓜洲”在这里指什么?⑵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谁来介绍一下。
⑶师相机介绍王安石。
2、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3、结合插图、注释,自解诗意看看插图,可以用简笔画表示诗意,也可根据注释说说诗意。
同桌可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自读诗句,观察画面,感悟诗意。
既可以以画表示诗意,也可说说诗意,使古诗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串讲教学模式,而为愉悦的自学自悟活动。
以学生自己对诗歌内容的领悟代替教师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
)三、品词析句,体会感情。
1、你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话?为什么喜欢这句?重点品析“春风又绿江南岸”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诗歌讲了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描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情境。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泊船瓜洲》说课教学电子课件
6.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
课文赏析
京口
洲
间
词
语
钟山 隔
重
学
习
春风
江南 照
课文赏析
jīng kǒu guā z
京口瓜洲一水间,
1.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2.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 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课文赏析
3.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 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 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4.间:根据平仄来认读jiàn四声。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 下阕:写作者虽身处闲境,仍然力求 振作的精神。
重点理解
“暮雨”和“子规”烘托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身为贬官,面对暮雨萧萧,子规哀啼,不 禁心生悲凉。
苏轼从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溪水尚能西流,难道人生就不能再少?又 何必自伤自怜,哀叹衰老呢?
诗词结构
上阕: 写 景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 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 词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 (今四川眉山)人。他与他的父亲苏 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 “三苏”,作品有《东坡七集》、 《东坡乐府》等。
诗词朗读
浣溪沙
[宋]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第
二
课 文
章赏
析
课文赏析
京口瓜洲一水间,
课
泊
文
船
钟山只隔数重山。
原 文
瓜 洲
小学六年级语文《泊船瓜洲》精选课堂说课稿3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泊船瓜洲》精选课堂说课稿3篇小学六年级语文《泊船瓜洲》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掌握本科要求会写的荆字。
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理解课文内容。
3.品味王安石改字的精妙,体会推敲炼字的民族文化智慧。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王安石改字的精妙。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导言:同学们,学过《泊船瓜洲》这首诗么?谁能背给大家听听?知道么,作者王安石在写这首诗时可费了不少心思,进行了多次修改。
下面我们就去了解一下。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导读文注意断句。
指名读文,检查朗读情况。
3.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查到关于这课资料了么,谁能交流一下。
5.默读课文,结合书后注释弄清文章的意思三、继续深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中人物,潜心推敲的精神品质。
1.同学们继续读文,结合注释及工具书弄清文章的意思。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4.文章分几部分写的。
5.重温《泊船瓜洲》,请你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如果你有新的理解,还可以与同学交流。
6.读读课文,想想文中的“初、复、旋始”各是什么样意思?从这些词的前后联系上看,你能感悟到什么呢?7.讨论:王荆公几经修改,把“到”字最后改定位“绿”字,好在哪里?小组交流体会用词的精妙。
由原来的形容词变成了动词。
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来了,既能表现春风神奇,又能显示春色和生命力的特征,更重要的是一个“绿”字唤起了江南的一片春色,唤起了作者无限的联想,唤起了作者心底思归的念头,与下文“明月何时照我还”密切照应。
四、总结升华。
1.让我们再来把这部分读一读,体会用词的精妙所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主题内容、训练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泊船瓜洲》。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泊船瓜洲》。
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借助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5、积累思乡的一些名句。
教学重点: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借助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准备音乐《月之故乡》《思乡曲》及课件。
课前导学1、读三首古诗词,读准字音,遇到难读字多读几遍;读出节奏。
2、借助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大概了解诗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细读,从哪些词语或者句子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一、浏览单元导语,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及训练重点。
二、情境导入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
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
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
首先,让我们走进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去感受他的乡愁。
二、出示古诗《泊船瓜洲》,初读古诗学生自读古诗,学习要求如下:1)读准字音,遇到多音字多读几遍;字正腔圆,读准节奏。
(间:jiān)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思乡?4)诗人的思乡之情是通过什么表达的呢?三、学生自学。
1、生对照自学提纲自读自悟。
2、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
齐读。
3、四人学习小组交流3、4题。
四、再读,理解诗意1、此时此刻,诗人身在何处?(身在瓜洲)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从诗题看出来的)2、生读诗题,理解诗题。
3、介绍王安石写诗背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设计理念]打破串讲串问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
紧扣诗眼“还”字,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运用比较法品味欣赏“绿”字在本诗中的作用,学习、体验诗人苦心推敲字词的写作态度。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默写。
2、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欣赏“绿”字在本诗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初步感知诗人思乡之情1、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板课题),这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板书)在旅途中写下的一首思念家乡的诗。
2、把你收集到的有关王安石的资料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3、教师范读(注意听清楚每个字音)4、出示课件,自由读诗,判断六个多音字和一个变音字在诗中的正确读音。
5、指名判断读音后齐读。
6、自由读诗,并从诗中找出能集中表达诗人想回家的一个字。
(“还”字)7、你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写下这首诗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解题,板画)(过渡:诗人停船瓜洲,想念着离自己不远的家乡,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人的家乡在哪里?诗人又是怎样通过短短的四句诗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呢?)下面我们就通过理解诗句来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二、紧扣“还”字,披文入情,深入体会诗人思乡之情1、自由读诗,根据注释,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2、自由汇报:你学懂了什么?3、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习:若A:学生汇报一、二句的诗意,师引导生从这两句诗句中找出有关的地名,并弄清它们的位置关系,指名一生上台在原有的长江图上贴画,并看着图示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问:从这两句诗句中你还体会到什么?(可提示:从“一水间”、“只”、“数重山”等词去体会)(板书:靠家近——很想还)若B:学生尝试解释第三句,并从“又”字体会诗人的感情。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古诗。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教具】课件、录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通过预习大家知道了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北宋诗人王安石)2、简介王安石: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新法,公务非常繁忙,经常东奔西走实行变革。
这首诗是他有一回坐着船沿着长江向西行驶的旅途中写的。
3、释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指点学生说说诗题的意思。
)二、初读古诗,把握主旨1、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写下了怎样一首诗呢?读古诗三遍,注意读音。
2、指名读诗,互相正音:注:“间”应读“jiàn”。
3、正音后齐读全诗,想想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想回家的这一念头:(“还”字;点明:“还”字就是回家的意思。
)三、小组学习,扣住“还”字,披文入情,理解诗意(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并作必要的讲解。
)哪一小组读懂了哪句?教师相机指点:1、学生交流一、二句:⑴找出地名,(点击出示:京口、瓜洲、钟山)搞清三者位置。
⑵重点理解:“间”和“数”。
京口和瓜洲一个在长江的南岸,一个在长江的北岸,被一条长江间隔开了,所以这儿应该读“ jiàn”。
例如:“间断”,还有“间隔、隔开”,在这儿就是“间隔”的意思。
⑶“钟山只隔数重山。
”“数:几”;“只:说明离家近。
”既然离家这样近,就应该回家去看看。
(板书:离家近──应该还)⑷指导朗读。
2、交流三、四句:⑴提示“绿”字的解释(吹绿、染绿)。
⑵从“又”字你能知道什么,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离家时间很久了,特别想回家去看看。
)(引导学生合作板书:离家久──更该还)⑶在第4句的解释时,引导学生尝试加上语气词“啊”,把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来。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泊船瓜洲》教学说课课件
诗意: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京口到南京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春 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赏析: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的所见所想。他看到的 是跟瓜洲一水之隔的京口,想到再翻过几座山就是家乡钟山,思乡情切而不 得。后面两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一草长莺飞的春天。他看到春天满眼的 新绿,想到春去还会回来,而自已却归乡无期,思乡的愁绪如春天的绿草一 样生长、蔓延。当春风吹绿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充满了乡愁。
整体感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 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 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 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泊船瓜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jiàn 钟山只隔数重山。 c
整体感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学习诗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间:隔开。 数:几;几个。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京口到南 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作动词,吹绿。 还:回到家乡的意思。 这里读
泊船瓜洲
写景
一水间
京口——瓜州
数重山
京口——钟山
抒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所 见 所 感
触 景 生 情
天涯咫尺无 归期 心系家乡情 意浓
课文小结
《泊船瓜洲》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停船瓜洲 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 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部编版语文六年下册古诗词诵读之《泊船瓜洲》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八、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 ,并在授课中注重了知识的延伸,并合理设计练习形式,降低了学 生练习的难度。在教学内容上,课件内容呈现过多,给学生在心理 上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课件内容的精简, 课件内容多的情况下,要作恰当处理,可以通过自己读给学生听, 让学生朗读等形式增加趣味性。
三、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深入学习《泊船瓜洲》,通过诗后注释和赏析,了解诗句的意思。 3.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中的情节,进入古诗诗境,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4.创作背景与简介王安石。 创作背景: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 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 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 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 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 相进京之时。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 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他们已积 累了很多古诗。通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积累了王安石的《梅花》、 《元日》等等,这为以诗读诗、以诗学诗、以诗悟诗、创设诗韵课堂奠 定了基础。学生毕竟年龄还小,语文素养还很低,并且生活经历和社会 际遇还很少,所以要理解透古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
板块四、作业布置 1.抄写背诵古诗,用书中的语言 诗句的意思。 2.小练笔:把你想象到的江南春天的美景用一段话描写出来。(如果能用上 我们平时积累的写景的好词佳句会更好。)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说课稿第【1】篇〗《泊船瓜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学校的某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
我说课的内容是这三首中的前一首《泊船瓜洲》。
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泊船瓜洲》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王安石,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家乡?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停船瓜洲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重点词,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学会学古诗的一般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及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2、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3、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品诗境—诵诗句”这五个步骤二、说教法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我构建“解—知—明—品—诵”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情感氛围。
学生也用“解—知—明—品—诵”的方法来学习本诗,明确目标要求,多读细品。
三、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课开始,我问孩子们:“当看到圆圆的月亮时,你会想到什么呢?”“古时候很多文人墨客看到圆月都会感慨万分,借诗抒发自己的情怀,谁见过这样的诗,能大家分享一下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诗,看作者借月抒发什么情怀?”谈话导入,以旧引新,自然过渡到本课的教学。
(二)学习古诗对古诗的教学我让学生按“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品诗境—诵诗句”这五个步骤进行自学。
6《泊船瓜洲》(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6《泊船瓜洲》(教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泊船瓜洲》,使学生了解作者王安石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流亡在外,途经瓜洲,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船瓜洲》。
2. 诗歌内容:全诗共四句,描绘了作者在瓜洲泊船时,眺望江南故乡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艺术特色:本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解读:逐句解读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4. 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 想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中的江南水乡美景。
6.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泊船瓜洲》2. 作者:王安石3. 诗歌内容:瓜洲泊船、江南故乡、思念之情4. 艺术特色:简洁明了、描绘美景、展现情感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泊船瓜洲》。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采用朗读、品味、想象等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说课稿第【1】篇〗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自学,培养学生独立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3、自选方法学习古诗,重点指导学生从理解字、词含义,再到体会整个句子的含义。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一、导入1.认识课题。
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也是一首与月有关的诗,大家首先一起来研究一下“泊”字。
(教师板书课题。
出示字典中“泊”字的两个音节(bópó)及其不同的意义,选择正确的读音。
齐读课题。
)师:谁能根据课文解释说说“瓜洲”在什么地方生:“瓜洲”位于长江北岸,现是扬州南面的一小镇,。
师:“泊船瓜洲”的意思是说把船停靠在瓜洲岸边。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诗的背景资料或作者?生: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生:……(教师可根据同学们的介绍做出适当补充)创作背景:此诗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
在当时,诗人已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他已经经历了两次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此只能勉强违心上任。
上任后,他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终于在复出后第二年又被再度罢相。
在这种际遇心境下,写出《泊船瓜洲》,难免字里行间贮满忧郁、伤感、消沉之情。
2、正确、流利朗读诗歌师:介绍得真好,看得出我们的同学都在课前作了一番的努力了。
请大家自由轻声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试读)师:那谁愿意试着准确、流利的朗诵这首诗吗?(具体指明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评价。
3、读准以下字。
京口瓜洲一水间(jiānjiàn),钟山只隔数(shùshǔ)重(zhòngchóng)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áihuán)4、自由读古诗,或同桌互读。
5、听录音,让学生注意录音中的重读与轻读让学生再次有激情地高声朗读二、背诵师:古诗琅琅上口,大家可以试着背背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泊船瓜洲》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泊船瓜洲》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本单元是六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属于第三单元。
•本单元的整体主题是中国的江南地区,泊船瓜洲是江苏扬州的一处名胜古迹。
2. 教材地位和作用•本篇课文是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重要篇章,通过讲述泊船瓜洲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江南风光和历史文化。
•通过教授该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泊船瓜洲的历史和地理背景。
•掌握课文的基本意思和篇章结构。
•能正确朗读课文内容。
•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国家地理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内容,理解泊船瓜洲的故事。
•掌握课文的基本意思和篇章结构。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1. 教学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为《泊船瓜洲》一文,内容涉及泊船瓜洲的历史、地理背景以及相关故事。
通过学习本文,可以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
2. 教学过程(1)导入与热身•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江南水乡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江南地区的了解和印象。
•热身:请几位学生朗读江南地区相关的名词,如长江、苏州、扬州等。
(2)课文学习•让学生先快速阅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逐段解读课文,讲解生词和难点,翻译一些不易理解的句子。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分别讨论课文中的问题,例如“你们觉得泊船瓜洲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你们对泊船瓜洲的印象有哪些?”等。
(3)课文理解与拓展•设计一些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深入理解课文,并拓展相关知识。
•通过让学生利用课文中的信息,制作一个简单的江南地图,标注出泊船瓜洲的位置。
泊船瓜洲说课稿
泊船瓜洲说课稿《泊船瓜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泊船瓜洲》。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到来时江南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更是千古名句,以其生动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说学情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小学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和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
但是,对于古代诗歌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文化内涵,他们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等方式,来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古诗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领悟“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妙处。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中,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思。
3、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查阅资料,理解字词的意思。
泊船瓜洲说课稿
泊船瓜洲说课稿一、说教材《泊船瓜洲》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被收录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泊船瓜洲时的景象以及内心的感慨,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本文在教材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地位:作为一首经典的古诗,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2. 作用:通过学习《泊船瓜洲》,让学生了解王安石的生平事迹,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3. 主要内容:全诗以泊船瓜洲为背景,描绘了长江天堑、京口瓜洲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 艺术特色:本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同时,诗中的对仗工整,音韵优美,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审美体验。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王安石的生平事迹。
(3)掌握诗中的生僻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2)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艺术手法。
(3)学会用现代文对古诗文进行翻译,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和背诵课文。
(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艺术手法。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2)对诗中意境的理解和感悟。
(3)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四、说教法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古诗时,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同时突出我的教学特色:1. 启发法:- 通过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如:“诗人为什么会在瓜洲泊船?他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利用多媒体展示瓜洲的图片和相关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直观感受诗的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意。
2024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6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案+素材新人教版
6.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推荐其他描写瓜洲或长江的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7.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关于王安石的改革思想和政治成就的资料,加深学生对诗人的理解。
答案:“隔”字表达了诗人对京口瓜洲和钟山之间的距离的感慨,突出了距离之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024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古诗词诵读 6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案+素材 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泊船瓜洲》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3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 语文学科素养:通过朗读、感悟,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展示一些关于《泊船瓜洲》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泊船瓜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泊船瓜洲》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泊船瓜洲》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泊船瓜洲》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泊船瓜洲》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泊船瓜洲》的诗意和情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泊船瓜洲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瓜洲”,教师随机画画简图。
(2)“泊”,教师提示注意字音与字意的联系。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王安石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王安石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王安石与江苏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王安石的父亲在江苏南京当过官,他的童年是在南京度过的,因此他把南京当作第二故乡。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就是王安石接到圣旨,赴京任宰相途中写下的。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初读,读准字音。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音: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2、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解决前三个读音——理解第一句。
借助简笔画理解。
(2)解决第四个读音——理解第二句。
引导学生联系创作背景进行理解。
(明月下,遥望家乡,自然想回家:“huán”)(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3、品读,深化理解。
(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产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a、瓜洲隔着宽阔的长江,中山距离京口相当遥远,但在诗人笔下那家乡似乎离得很近,这是为什么b、为什么寄希望于明月将自己照着返回家乡(2)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之思乡心切。
三、想意境,悟诗情。
1、师描述情境:皓月当空,微风拂面,远眺家乡,诗人的心儿早已飞回故乡。
故乡的美景仿佛宛在眼前。
他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描写江南春景的诗句进行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泊船瓜洲》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泊船瓜洲》。
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王安石,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家乡?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停船瓜洲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重点词,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学会学古诗的一般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及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2、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3、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品诗境—诵诗句”这五个步骤
二、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我构建“解—知—明—品
—诵”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情感氛围。
学生也用“解—知—明—品—诵”的方法来学习本诗,明确目标要求,多读细品。
三、说教学过程:
(一)交流积累,引入诗文。
导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往今来,游子思乡,远离故土的游子往往把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诗中,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
请同学们把你积累或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给大伙诵读一下。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等。
学生:积极交流。
师:从刚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不但能积累所学古诗,还主动搜集课外古诗,值得大家学习,我们一定要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
因为学习语文重在积累。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表示思乡之情的古诗词,体会诗人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学习古诗
对古诗的教学我让学生按( “一、知诗人,解诗题;二、读正音,画节奏;三、抓字眼,明诗意;四、入诗境,悟诗情”这四个步骤进行自学。
”)
A.知诗人,解诗题
1.出示课件:王安石简介:王安石是宋朝杰出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还是一位著名诗人。
官至宰相,
他曾因变法失败辞官,变法失败,他对做官失去了信心,皇命难为,心中无奈又悲伤。
这首诗是1075年,诗人前往京城第二次赴任途经瓜洲所做。
2. 剖题:泊读音:bó,意思:停泊,停靠。
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
(标注)注意洲有三点水。
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州。
诗人把船停靠在瓜洲时写的。
B.读正音,画节奏。
1.初读古诗
(1).听范读。
(2).自由大声读,有感情的读。
师:注意诗中的生字,多音字,把它念得字正腔圆时然后念通顺,最后注意语速和节奏。
2、指名读出诗中的停顿,读得有板有眼。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重点强调“间”“重”等多音字,并以此渗透联系上下文,分析字意,确定多音字读音的学习方法。
3、指名读:正音:泊间数重还,间是间隔,
师:诗人把船停在长江北岸的瓜州渡口,在瓜州渡口的北岸就是京口,一条长江把瓜州和京口两个地方隔开了,所以在这里间的意思是间隔,所以读四声,还有几个多音字如数、重、还。
4 、全班齐读
C.抓字眼,明诗意
1.师:结合书下面的注释,自己想一想,说一说诗的意思。
2、同桌互说诗意。
3、指名读一二句并说诗意。
生: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只不过只隔着几座山而已。
师:钟山指南京,王安石原籍在江西陵川,他的父亲曾在钟山做过官,王安石从小在这里长大,所以他对这儿有深厚的感情,这三个地方离这么近,诗人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呢?
4、指名读后两句并说出意思。
何时:什么时候。
还:回,归。
绿:吹绿,使。
变绿。
作动词。
名词使动用法,形容词使动用法。
D.想意境,悟诗情
1、诗人什么时候吟诵这首诗?(春天的夜晚)在这明月之夜,晚风徐徐,诗人走出船舱,站在船头眺望远方,对岸就是京口,这里离家乡那样近,只要翻几座山九到了,春风吹过,诗人不仅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山清水秀,再看天空的一轮明月,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呢?是呀!山清水秀,到处充满着绿色,诗人是用那一句诗写出来的?这一句中,你认为那一个字用的好?把你眼中的绿意读出来。
一个绿字有这么丰富的含义,关于这个绿字,还有个故事,请大家读一读资料袋中的内容。
读完绿字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为一个字修改十几次,正因为这样,王安石才会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文学家,这
首诗因此成为千古传颂的佳句,这首诗也因为这个故事被人们所赞赏,让我们带着赞赏读读这首诗。
诗人所表达的正是远离故土,难忘故土的情怀。
现在又是春天了,自己家乡是多么的美丽,有青山、绿水、田野、江岸……看到了这一切,诗人又想到了什么呢?他会不由得说些什么呢?
例如:站在停泊的船上,微微的春风拂面,水面荡起了微波,皎洁的月光映照,像是洒下了无数银子。
岸上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
顿时悲从中来,巨头望着玉盘般的圆月,两行泪水滑落下诗人的脸庞。
不知家中来人是否安好?小孩是否又长高了许多?妻子在家料理一家了;老少会不会太辛苦了?皎洁的月亮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啊?
2、春天来了,春风只吹绿了江南岸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从地理上说,江南春天固然比江北早到,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个季节。
因为诗人所思念的家乡在江南,所以他的心中只要江南的春天。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浓浓的思乡之情。
本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写景抒情
4、齐读背诵。
(三).拓展学习
你还知道哪些写思乡的诗,背一背,让孩子们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总结:各位评委,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创设情景,再以小组探究的方式,对比鉴赏这首诗歌,从而提升
学生合作探究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给下列诗句选择合适的字,并说说理由
满过绿入到
春风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