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经试题汇总1
诗经的练习题

诗经的练习题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记录了周代至春秋时期的各类歌谣、赋诗和颂词,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文化。
作为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掌握诗经的内容和风格对于扩宽视野、提升审美境界都有很大帮助。
下面是一些针对诗经的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传世之作。
练习题一:请选出以下诗句的出处,并解释其意义。
1. "静言思之,躁言夺之。
言有利害,非天子之言也。
"2.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练习题二:请根据所给出的题目,写一首与之相关的诗歌。
1. 长夜杯中酒2. 春风吹醒大地3. 红叶舞秋风练习题三:请结合你对诗经的了解,描述你对诗经的感悟和体会。
练习题四:请以你所设想的方式,将一首诗经中的诗词改编成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
练习题五:请谈一谈你对诗经的评价和重要性。
练习题六:请翻译并解读以下诗经中的句子。
1.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2.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 "彼其之子,邦之忧儿。
"练习题七:请结合诗经中的诗句,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音乐的短文。
练习题八:请选择你认为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经,解读其内涵和艺术特点。
练习题九:请你模仿诗经的语言和风格,写一首表达自己情感的诗歌。
练习题十:请你创作一副诗经题材的国画,并配上一首相关的诗词。
以上是关于诗经的一些练习题,通过思考和解答,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诗经的美妙之处。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激发你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这一文化瑰宝。
诗经测试题

诗经测试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主要收录了哪个时期到哪个时期的诗歌?A.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B. 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C. 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D.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2. 《诗经》的诗歌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哪三个部分?A. 风、雅、颂B. 赋、比、兴C. 诗、词、曲D. 经、史、子3. 《诗经》中“风”指的是什么?A. 国风,即各地方的民歌B. 雅乐,即宫廷音乐C. 颂歌,即祭祀时所用的诗歌D. 赋诗,即赋体诗歌4. 以下哪首诗属于《诗经》中的“雅”部分?A. 《关雎》B. 《蒹葭》C. 《鹿鸣》D. 《采薇》5. 《诗经》的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什么特点?A. 四言为主,结构简单B. 五言为主,结构复杂C. 七言为主,韵律丰富D. 八言为主,节奏明快6. 《诗经》中的“赋”、“比”、“兴”是诗歌的什么手法?A. 修辞手法B. 诗歌体裁C. 诗歌形式D. 诗歌内容7. 以下哪句诗出自《诗经》?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D.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8. 《诗经》中的诗歌反映了哪些社会生活的内容?A. 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B. 奴隶社会的生产劳动C. 封建社会的战争与爱情D. 奴隶社会的祭祀活动9. 《诗经》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什么地位?A.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B. 中国最早的散文集C. 中国最早的小说集D. 中国最早的戏剧集10. 以下关于《诗经》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 《诗经》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B. 《诗经》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民的生活。
C. 《诗经》的诗歌全部都是由诗人创作出来的。
D. 《诗经》的诗歌在古代被广泛用于教育和政治宣传。
正确答案:1. A2. A3. A4. C5. A6. A7. C8. B9. A10. C。
诗经练习题答案

诗经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是属于《诗经》中的“风”?答案:B、静女2.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成书年代大约是在:答案:C、公元前6世纪3. 《诗经》中的“国风”主要描写的是:答案:A、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4.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雅”主要描写的是:答案:C、宫廷仪式和政治生活5.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誉为:答案:B、古代汉字文化的瑰宝二、判断题1. 《诗经》的作者是一人创作的。
答案:错误2. 《诗经》所记录的都是历史事件。
答案:错误3. 《诗经》被誉为“五千年来的文化瑰宝”。
答案:错误4. 《诗经》中的诗歌以骈文居多。
答案:错误5.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大多数是四言或七言。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诗经》是如何被传承下来的?答案:《诗经》最早是由古代君主所命令的宫廷音乐家所作。
后来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并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整理成为一部书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诗歌被广泛地传唱和流传,最终形成了《诗经》这部古代文化经典。
2. 《诗经》具有哪些重要的文化价值?答案:《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首先,它是古代汉字文化的瑰宝,是我们认识和了解古代汉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其次,它记录了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再次,它通过诗人对自然、生活、情感等的真实描绘,展现了古代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
最后,它的语言优美、质朴,给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3. 《诗经》中的“风”、“雅”、“颂”有何区别?答案:《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它们有着不同的风格和内容。
其中,“风”主要描写的是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歌颂了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体现了民歌的特点。
而“雅”则主要描写的是宫廷仪式和政治生活,体现了宫廷文学的风格。
而“颂”则是歌颂君主、贵族和神灵的颂歌,具有较为庄重的文风。
四、解答题1. 《诗经》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有哪些?答案:《诗经》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诗经练习题加答案

诗经练习题加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包含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下面是一些《诗经》的练习题和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练习题一:《诗经》的三个部分分别是什么?1. 风2. 雅3. 颂答案一:《诗经》的三个部分分别是“风”、“雅”、“颂”。
其中,“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宫廷诗歌或官方的乐歌,“颂”是祭祀用的歌诗。
练习题二:《诗经》中“关雎”属于哪个部分?1. 风2. 雅3. 颂答案二:《诗经》中的“关雎”属于“风”部分,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出自《周南》。
练习题三:《诗经》中的“采薇”一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1. 思念之情2. 欢乐之情3. 悲伤之情答案三:《诗经》中的“采薇”一诗主要表达了思念之情。
诗中通过采薇的动作,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练习题四:《诗经》中“蒹葭”一诗,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 比喻2. 拟人3. 排比答案四:《诗经》中的“蒹葭”一诗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诗中以蒹葭喻人,表达了对所思之人的渴望和追寻。
练习题五:《诗经》中的“鹿鸣”一诗,其主题是什么?1. 狩猎2. 宴饮3. 战争答案五:《诗经》中的“鹿鸣”一诗的主题是宴饮。
这首诗通过描绘鹿鸣之声,反映了贵族宴饮时的欢乐气氛。
练习题六:《诗经》中的“硕鼠”一诗,其寓意是什么?1. 批评统治者的贪婪2. 赞美勤劳的农民3. 描述自然生态答案六:《诗经》中的“硕鼠”一诗,其寓意是批评统治者的贪婪。
诗中将统治者比作硕鼠,表达了对统治者剥削人民的不满。
练习题七:《诗经》的创作背景是什么?1. 封建社会2. 奴隶社会3. 资本主义社会答案七:《诗经》的创作背景是奴隶社会。
《诗经》的诗歌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
练习题八:《诗经》中“桃夭”一诗,其主题是什么?1. 爱情2. 战争3. 农业答案八:《诗经》中的“桃夭”一诗,其主题是爱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桃花盛开的景象,比喻了女子的美丽和爱情的甜蜜。
诗经两首练习题及答案初二

诗经两首练习题及答案初二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许多美丽动人的古代诗歌。
回顾古诗,不仅可以欣赏其中的艺术魅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下面是两首诗经练习题及其答案,适合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进行学习与练习。
题目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经》中的小序,回答问题。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巷云之子。
敦彼长者,邦之司直。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巧笑之瑳,异于常人。
菀彼东皋,自牧归荑。
洵美且善,邦之司徒。
巧笑之瑳,是则与女。
于邦为傅,吾衰童行。
问题:虚词“其”在第一句中指的是谁?
答案:虚词“其”在第一句中指的是“巷云之子”。
题目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经》中的小序,回答问题。
《召南·纯嘏》
瞻彼淇澳,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憔悴如也。
亦既见止,亦既食止。
于胥 ,洵美且纯。
君子好逑,其言则信。
君子好逑,其信则诚。
纯尚修辩,缉熙其神。
问题:这首诗中描写了什么?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憔悴的君子,在淇澳采蕨之地,与他对话后,发现他既洵美且纯,他的言行陈述了他诚实和真诚的品德。
他崇尚修辩,灵动而充满活力。
通过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可以加深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并进一步欣赏和领略诗经的独特之处。
希望大家通过阅读和学习古诗,能够更好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自己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热爱。
(完整)八年级《诗经》二则-练习题

(完整)八年级《诗经》二则-练习题完整八年级《诗经》二则-练题一、填空题1.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_______。
答案: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2. 《诗经》收录了多少篇诗歌?答案:305篇3. 《诗经》是哪位伟大文化主人公创作的?答案:我国古代的诗人、文化名人——孔子4. 《诗经》的内容涉及到了人生、民俗、社会、风俗、爱情等方面,尤以_____为主题。
答案:爱情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产生于哪个历史时期?答案:西周时期二、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属于《诗经》的内容特点?A. 单纯描绘自然景观B. 反映了古代社会风俗和人们的生活C. 刻画了人类情感和爱情的复杂性D. 体现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讨答案:A2. 以下哪个是《诗经》中的诗篇?A.《长恨歌》B.《诗经》C.《论语》D.《木兰诗》答案:B3. 《诗经》中描述了爱情的诗篇主要属于下列哪个部分?A. 少歌B. 邶风C. 黍离D. 卫风答案:D4. 以下哪种题材是《诗经》的特点?A. 地理风景描写B. 历史事件描写C. 虚构情节叙述D. 宗教反映答案:D5. 《诗经》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是:A. 无关紧要B. 重要但不是核心C. 核心而不是重要D. 重要且是核心答案:D三、解答题1. 请简要描述《诗经》对古代文化的影响。
答案:《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道德观念。
通过描绘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风俗和人类情感,它使我们对古代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灵感和参考。
2. 请简述《诗经》中的爱情主题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答案:《诗经》中的爱情主题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情绪,这些对当代社会仍然有启示作用。
它提醒我们珍惜爱情、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关系,同时也引导我们对爱情的思考和探索,让我们更加珍惜和追求真挚的感情。
诗经练习题及答案

诗经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成书时间大约是: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2. 《诗经》中“国风”部分主要反映了:A. 贵族生活B. 民间生活C. 宫廷生活D. 军事生活答案:B3. 下列哪首诗是《诗经》中的“雅”诗?A. 《关雎》B. 《蒹葭》C. 《鹿鸣》D. 《采薇》答案:C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诗经》中哪首诗的诗句?A. 《桃夭》B. 《采葛》C. 《硕鼠》D. 《蒹葭》答案:A二、填空题:1.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颂”主要用来______。
答案:祭祀2. 《诗经》中“风”的部分共有______篇。
答案:十五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的______。
答案:《子衿》三、简答题:1. 请简述《诗经》的“风”、“雅”、“颂”三部分的特点。
答案:《诗经》的“风”部分主要收录了各地的民歌,反映了民间生活和情感;“雅”部分则多为宫廷音乐,内容多涉及政治、礼仪等;“颂”部分主要是祭祀用歌,内容庄重,多用于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
2. 《诗经》中有哪些著名的爱情诗篇?答案:《诗经》中著名的爱情诗篇包括《关雎》、《蒹葭》、《子衿》等,这些诗篇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赞美。
四、论述题:1. 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以其真实、自然、质朴的风格,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同时,它也是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风俗的重要资料。
《诗经》中的许多诗句,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已经成为汉语中的成语,广泛流传。
2. 请分析《诗经》中“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中的应用。
答案:《诗经》中的“赋”是指直接陈述事物,表达诗人的情感;“比”是指通过比喻,将抽象的思想感情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兴”则是通过引发联想,借助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诗经导读测试题及答案

诗经导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多少首诗歌?A. 300首B. 305首C. 310首D. 315首答案:B2. 《诗经》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什么?A. 宫廷音乐B. 民间歌谣C. 祭祀歌曲D. 赞美诗答案:B3. 下列哪首诗歌不是《诗经》中的篇章?A. 《关雎》B. 《蒹葭》C. 《离骚》D. 《桃夭》答案:C二、填空题4. 《诗经》中的“雅”部分,包括“大雅”和“小雅”,其中“大雅”主要反映的是_________。
答案:周王室和贵族的生活5. 《诗经》的“颂”部分主要用来_________。
答案:祭祀三、简答题6. 简述《诗经》的文学价值。
答案:《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政治思想和经济状况,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如语言的精炼、形象的生动、情感的真挚等。
7. 请列举《诗经》中的三首著名诗歌,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主题。
答案:《关雎》——描写男女爱情的纯真与美好;《蒹葭》——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桃夭》——赞美女子的美貌和美德。
四、论述题8. 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其诗歌形式和表现手法被后世诗人广泛借鉴和发扬。
同时,《诗经》中的许多诗句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体现了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五、翻译题9. 将《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雎鸠在河中的小岛上相互呼唤,美丽的少女是君子理想的伴侣。
六、分析题10. 分析《诗经》中“风”、“雅”、“颂”三部分的各自特点及其在《诗经》中的作用。
答案:《诗经》中的“风”主要收录了各地的民间歌谣,反映了民间的生活情感和愿望;“雅”则主要收录了宫廷和贵族的诗歌,体现了上层社会的文化和思想;“颂”是用于祭祀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敬。
诗经练习题大全

诗经练习题大全诗经,又称《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记录着先秦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诸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状况。
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被广泛地用于文学创作与教育,并成为现代汉字文化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诗经,下面为您准备了一些诗经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您深入了解这一古代文化瑰宝。
题目一:《诗经》创作背景1. 诗经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作品?2. 诗经记录了哪些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3. 诗经的创作背景是什么?题目二:《诗经》的诗体和特点1. 诗经的诗体有哪些?2. 《诗经》的特点是什么?请分别从内容、形式和语言上进行阐述。
题目三:《诗经》的影响与价值1. 《诗经》在古代文化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2. 《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有哪些方面?3. 《诗经》在当代还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题目四:从《诗经》中选取一首诗进行赏析1. 请选择一首你喜欢的《诗经》中的诗歌,并简要介绍其内容和背景。
2. 请分析该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和艺术特点。
3. 你对这首诗歌有什么感受和思考?题目五:《诗经》的现代意义和应用1. 以你所了解的《诗经》为基础,指出其对当代文学、教育和文化的影响和启示。
2. 在现实生活中,你如何运用《诗经》中的理念和智慧?请举例说明。
题目六:学习《诗经》的方法与建议1. 你认为学习《诗经》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2. 你有什么学习《诗经》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分享?题目七:《诗经》文化传承的现状与挑战1. 就你所了解的情况,诗经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现状如何?2. 现代社会对于《诗经》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3. 你认为应该如何推动《诗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以上练习题,您可以深入了解《诗经》的创作背景、特点和影响,并探索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应用。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激发您的学习兴趣,促进对《诗经》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注意:以上问题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个人理解和学习目的来调整和扩展题目内容。
《诗经》试题库完整

《诗经》选择题1、《诗经》就是中国汉族文学上最早得一部诗歌总集,它又称(C)A、《民歌》B、《诗歌》C、《诗》D、《诗两百》2、《诗经》中描写地方民间风俗得就是那一部分(A)A、风B、小雅C、颂D、大雅3、《诗经》中主要就是宗庙乐歌得就是哪一部分(C)A、风B、小雅C、颂D、大雅4、《诗经》全书收录了自(C)至春秋中叶得作品A、夏朝B、商朝C、西周初年D、东周初年5、《诗经》得主要采集者并尊称为“中华诗祖"得就是(D)A、王子夫B、姜子牙C、庄子D、尹吉甫6、《风》包括了(B)个地方得民歌A、十四B、十五C、十六D、十七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中(A)A、国风B、小雅C、大雅D、周颂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A)A、风B、小雅C、颂D、大雅9、“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出自于(B)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A)A、《诗经》B、《楚辞》C、《汉赋》D、《汉乐府诗集》1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出自于(C)A、曹操得《短歌行》B、汉乐府诗中C、诗经D、楚辞12、以下谁对“诗经”做过正乐,整理,加工(B)A、孟子B、孔子C、朱熹D、王夫之13、以下说法正确得就是(A)A、《诗经.召南。
甘棠》一诗就是为了怀念周宣王得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得道理。
B、《关雎》选自《诗经.周南》就是一首结婚典礼上得乐歌.C、《关雎》选自《诗经。
周南》就是一首结婚典礼上得乐歌.D、《诗经.卫风。
硕人》写了一位高大健硕得勇士。
14、以下说法不正确得就是(C)A、《诗经》中得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与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与商颂三部分.B、“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意思就是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者得敬仰。
C、《诗经。
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与人得渺小之感。
诗经的练习题

诗经的练习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诗歌____篇。
2. 《诗经》的分类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
3. 《诗经》中的《关雎》是一首描写男女爱情的诗歌,其首句是“____”。
4. 《诗经》的创作时期大约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是中国____时期的诗歌。
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诗经》中《____》篇的诗句。
6. 《诗经》中的《鹿鸣》是一首____的诗歌。
7. 《诗经》的诗歌形式多样,其中“四言诗”是其主要形式之一,其特点是每句由____个字组成。
8.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出自《诗经》的《____》篇。
9. 《诗经》中的《蒹葭》是一首表达____之情的诗歌。
10.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是《诗经》中《____》篇的诗句。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的“风”部分主要反映了()。
A. 宫廷生活B. 民间生活C. 宗教仪式D. 政治议论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桃夭》D. 《鹿鸣》3. 《诗经》中的“雅”部分主要包含了哪些内容?A. 祭祀歌曲B. 宫廷宴乐C. 民间歌谣D. 政治讽刺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哪一篇的诗句?A. 《关雎》B. 《蒹葭》C. 《子衿》D. 《鹿鸣》5. 《诗经》的“颂”部分主要是指?A. 祭祀歌曲B. 宫廷宴乐C. 民间歌谣D. 政治讽刺6.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击鼓》D. 《桃夭》7. 《诗经》中的《硕鼠》是一首表达什么主题的诗歌?A. 爱情B. 劳动C. 政治讽刺D. 祭祀8.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中的“卷耳”指的是什么?A. 一种植物B. 一种动物C. 一种食物D. 一种乐器9. 《诗经》中的《无衣》是一首表达什么情感的诗歌?A. 爱情B. 友情C. 思乡D. 战争10. 《诗经》的创作时期大约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这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A. 商朝B. 周朝C. 春秋时期D. 战国时期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诗经》的“风”、“雅”、“颂”三部分各自的特点。
《诗经》试题库完整

《诗经》选择题1、《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又称(C)A、《民歌》B、《诗歌》C、《诗》D、《诗两百》2、《诗经》中描写地方民间风俗的是那一部分(A)A、风B、小雅C、颂D、大雅3、《诗经》中主要是宗庙乐歌的是哪一部分(C)A、风B、小雅C、颂D、大雅4、《诗经》全书收录了自(C)至春秋中叶的作品A、夏朝B、商朝C、西周初年D、东周初年5、《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并尊称为“中华诗祖”的是(D)A、王子夫B、姜子牙C、庄子D、尹吉甫6、《风》包括了(B)个地方的民歌A、十四B、十五C、十六D、十七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中(A)A、国风B、小雅C、大雅D、周颂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A)A、风B、小雅C、颂D、大雅9、“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出自于(B)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A)A、《诗经》B、《楚辞》C、《汉赋》D、《汉乐府诗集》1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出自于(C)A、曹操的《短歌行》B、汉乐府诗中C、诗经D、楚辞12、以下谁对“诗经”做过正乐,整理,加工(B)A、孟子B、孔子C、朱熹D、王夫之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B、《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C、《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D、《诗经.卫风.硕人》写了一位高大健硕的勇士。
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A、《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B、“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意思是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
C、《诗经.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和人的渺小之感。
D、《诗经.豳风.七月》中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考诗经练习题

中考诗经练习题(正文)黄帝时代,华夏子孙,用敦煌纸笔,谱写了一部有着悠久历史的诗集——《诗经》。
这部宝贵的文化遗产饱含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它是我们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如今,我们身处于信息繁杂的时代,但我们对《诗经》的了解却有所欠缺。
因此,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诗经》,特准备了以下练习题。
希望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能够进一步激发大家对《诗经》的兴趣,促进文化传承。
1. 请从《诗经》中选择一首你喜欢的诗,简要介绍它的主题、作者和重要意义。
2. 选取一首《诗经》中的乐府民歌,用自己的话解读其歌词,谈谈你对歌词中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3. 选择一首《诗经》中的描述自然景物的诗,尽可能地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重新描述这个景物,尝试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
4. 调研并介绍一位与《诗经》有关的学者,阐述他对《诗经》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后世影响的评价。
5. 在《诗经》中,有许多描写爱情的诗篇,选择一首并解读它所传达的爱情观。
6. 你认为《诗经》中哪一首诗对你影响最大?为什么?请详细描述并陈述你的理由。
7. 分析一首《诗经》中的对仗手法(平仄对仗、意象对仗、比喻对仗等),并解释这种手法对于诗词表达的作用。
8. 选择一首反映社会风俗习惯的《诗经》诗篇,谈谈你对这种习俗的看法,以及它对我们现在生活的启示。
9. 解读《诗经》中的一首描述战争的诗,探讨在古代诗人的笔下,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思考和反思。
10. 根据所学的《诗经》知识,你有什么构想或创意,可以将其中的诗词应用到现代文学或现实生活中?通过以上练习题的思考和回答,相信大家能更好地理解《诗经》的内涵和价值,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希望大家能在诗经的海洋中畅游,体验到古代智慧的魅力,为我们中华文明的繁荣与传承做出贡献。
(结束)。
诗经试题及答案

诗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成书时间大约在: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2. 《诗经》中的诗歌按内容可分为三类,分别是:A. 风、雅、颂B. 赋、比、兴C. 诗、词、曲D. 乐、舞、歌答案:A3. 下列哪首诗不是《诗经》中的作品?A. 《关雎》B. 《蒹葭》C. 《离骚》D. 《鹿鸣》答案:C二、填空题1. 《诗经》中的“风”指的是________,共有______首。
答案:地方民歌;十五国风2. 《诗经》中的“雅”分为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大雅;小雅3. 《诗经》中的“颂”是用于_______的诗歌。
答案:宗庙祭祀三、简答题1. 简述《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不仅反映了周代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也是研究古代语言、文化、历史的重要资料。
《诗经》的诗歌形式多样,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对后世诗歌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2. 请列举《诗经》中的三首著名诗歌,并简要说明其主题。
答案:《关雎》是一首描写男女爱情的诗歌;《蒹葭》以蒹葭为象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鹿鸣》则是一首描写宴会场景的诗歌,表现了宾主之间的和谐与欢乐。
四、论述题1. 论述《诗经》中的“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并举例说明。
答案:赋是指直接陈述事物,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比是通过类比来表达情感或思想,如《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兴则是通过引起联想的事物来抒发情感,如《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这三种手法在《诗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五、翻译题1. 将《诗经》中的《关雎》第一节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翻译:雎鸠在河中的小岛上鸣叫,美丽的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
六、分析题1. 分析《诗经》中“风”、“雅”、“颂”三类诗歌的特点及其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中国诗经考试题(答案)

诗经》考试答案一、单选题(题数: 40,共 40.0 分) 1根据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的观点,“鄂不韡韡”中“鄂不” 是指()。
A、花托B、不正C、湖北D、何不答案:D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讽刺的是()。
A、周幽王B、周厉王C、周宣王D、周赧王答案:B3以下哪一位西周君主在周厉王之后继承大统并中兴了周王朝?() A、周幽王 B、周宣王 C、周康王 D、周穆王答案:B 4《诗经》中体现中华名族精神传统主干的精神线索不包括()。
A、兵燹B、家国C、婚恋D、农事答案:A 5根据“陈馈八簋”的描述,《诗经·小雅·伐木》记载了以下哪一阶层的宴饮过程?()A、商王室B、周王室C、齐诸侯D、楚大夫答案:B6《诗经·大雅·民劳》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A、高级贵族B、低级贵族C、周王本人D、夷狄番邦答案:A 7《诗经·大雅·荡》使用了以下哪一种进谏的方式?()A、略谏B、不谏C、直谏D、谲谏答案:D8“乌覆翼之,乌乃去矣”中的“乌”在古代象征()A、太阳B、月亮C、死亡D、新生答案:A9 以下哪一项是《诗经·小雅·节南山》中的诗句?()A、听用我谋,庶无大悔B、匪面命之,言提其耳C、家父作诵,以究王訩D、惠于朋友,庶民小子答案:C 10《诗经·齐风·还》中“峱”是()的山名。
A、江苏常熟附近B、浙江余杭附近C、山东临淄附近D、河北秦皇岛附近答案:C11 下列不属于先秦时期中国古乐器的是()。
A、编钟B、鼍鼓C、琴瑟D、忽雷答案:D12 根据诗义的推测,《诗经·国风·兔罝》适合在以下哪一种礼仪场景演奏?()A、新婚仪式B、国丧大礼C、阅兵仪式D、农耕仪式答案:C13《诗经·召南·甘棠》的核心内容是()。
A、睹物思人B、见异思迁C、如实记录D、表达怨愤答案:A14“节彼南山,有实其猗”中“猗”是指()。
诗经七月的考试试题

诗经七月的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诗经》中的《七月》一诗,其主题是什么?A. 战争与和平B. 农事与生活C. 爱情与婚姻D. 政治与哲学2. 在《七月》中,以下哪项不是描述农事活动的内容?A. 耕种B. 收获C. 打猎D. 建筑3. 《七月》中提到的“七月流火”,其含义是什么?A. 七月天气炎热B. 七月天气转凉C. 七月星辰位置的变化D. 七月时节的祭祀活动4. 下列哪项不是《七月》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A. 草木凋零B. 霜降C. 河水泛滥D. 月食5. 在《七月》中,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时间的流逝B. 季节的更替C. 人生的短暂D. 所有以上选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七月》中,“_________,无食桑葚”描述的是女子对于爱情的渴望。
7. 诗中提到“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这里的“耜”是指_________。
8. “七月在野,_________”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
9. “采葑采菲,_________”描绘了农事活动中的劳作场景。
10. “_________,载玄载黄”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描绘。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七月》中所描绘的农事活动及其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影响。
12. 分析《七月》中如何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3. 论述《七月》在《诗经》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4. 结合《七月》的内容,探讨古人如何通过诗歌来记录和传承农耕文化。
五、翻译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将《七月》中的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16. 翻译以下句子,并解释其在全诗中的意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六、作文题(30分)17. 以《七月》为灵感,创作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主题为“季节与人生”。
要求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展现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感悟以及对人生阶段的思考。
诗经国学知识竞赛初中段试题

诗经国学知识竞赛初中段试题《诗经》判断题1、《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对)2、《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错)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思服”就是“想念”的意思。
(√对)4、“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中的“寤”的意思是睡眠。
(×错)寤”的意思是睡醒。
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意思是: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对)6、《诗经.卫风.硕人》写了一位高大健硕的勇士。
(×错)7、“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用生动的夸张来描摹自己的紧张心情,形象鲜明。
(√对)8、《诗经.邶风.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表现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错)9、《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对)10、“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意思是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
(√对)11、《诗经.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和人的渺小之感。
(×错)12《诗经.邶风.二子乘舟》写出了母亲对两个儿子乘舟远行的牵挂担忧。
(√对)13、《君子于役》表现的是对丈夫的怨恨。
(×错)14《诗经.豳风.七月》中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
(√对)15《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对)16《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错)17成语“人言可畏”出自《诗经.郑风.将仲子》中的“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对)18、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中的“总角”是指童年时的发式,写出了青梅竹马的感情。
(×错)19、雅、颂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多为四言句。
国学《诗经》试题(一)

国学《诗经》试题一、判断题1、《诗经•卫风•木瓜》反映的是一般的礼尚往来的情形。
2、《诗经》中的作品主要有两个来源渠道:献诗和采诗。
3、《诗经•鄘风•相鼠》用丑陋的老鼠起兴,写出了统治者不知廉耻,不讲礼仪,连老鼠都不如。
4、《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5、“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召南•鹊巢》,写出了人们对占着鹊巢的鸠的厌恶之情。
6、“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意思是: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7、《小雅》怨刺诗的作者,指斥政治黑暗时,也常感叹自身遭遇。
(8、“自求多福”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意思是由得你自生自灭吧。
9、《诗经•邶风•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表现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0、《诗经•豳风•七月》中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
11、《伐檀》是一首伐木者之歌,以激昂的情绪表达了他们对于剥夺者的愤怒和嘲讽。
1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思服”就是“想念”的意思。
13、《诗经》中的作品主要有两个来源渠道:献诗和采诗。
1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思服”就是“想念”的意思。
15、《诗经•七月》是一首爱情诗。
16、《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17、《诗经•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
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高高在上”的意思是“天子脱离百姓,不知世事”。
18、成语“爱莫能助”出自《诗经•大雅•烝民》中的“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意思是“因为吝惜而没有帮助他”。
19、《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20、《诗经•豳风•七月》中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
21、“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诗经试题汇总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非客观题)两部分,共39.0分。
第I 卷 客观题 一、单选题 ( 本大题共1小题; 每小题2.0分,共2.0分.) 1. 下列说确的一项是 [ ] A. 《沁园春雪》中“风骚”是指《诗经》中的《离骚》和《楚辞》中的《国风》。
B . 《蝈蝈与蛐蛐》这首田园诗,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表达了“的诗歌”是永恒的这个主题,歌颂了永远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好大自然。
C . 《隆中对》和《出师表》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诸亮,都表达了诸亮对备父子的耿耿忠心。
D . 《水浒传》作者是罗贯中,这部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第II 卷 主观题 二、填空题 ( 本大题共1小题; 共19.0分.) 2. (1.0分) 窈窕淑女,________。
(《诗经关雎) 3. (1.0分)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________。
(《诗经》) 4. (1.0分) 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5. (1.0分) 蒹葭采采,________。
(《诗经蒹葭》)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6. (1.0分) ________,白露未晞。
(《诗经蒹葭》)7. (2.0分) 求之不得,________。
悠哉悠哉,________。
(《诗经关雎》)8. (5.0分) 请将下面文段中引用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撩开青青苇,站在《诗经》的河畔低唱“蒹葭苍苍,①。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②,道阻且长……”推开一扇门,走进夫子的讲学聆听:“见贤思齐焉,③。
”“岁寒,④。
”烽火连天,听诗圣嘨吟:“国破山河在,⑤。
感时花溅泪,⑥。
”月色入户,随东坡起舞:“人有悲欢离合,⑦,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⑧。
”……在文学的河里,流淌着数不尽的风骨与温情。
每掬一口,便使生命获得甘露,心灵获得安宁。
9. (2.0分) 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10. (3.0分) 乐器常常在古诗词中或传情达意,或渲染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_________”传达了青年男女纯洁的爱情;白的《三段论洛城闻笛》中的“_________”引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_________”烘托了边地送别友人的氛围等。
11. (1.0分) 所谓伊人,________。
(《诗经二首》)12. (1.0分) ________,白露未已。
(《诗经》)三、阅读题(本大题共1小题; 共18.0分.)13. (12.0分)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
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
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
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
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
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质网、并对核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
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
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
国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
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作者:先碧文章有删改)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2、结合文章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4、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作用。
国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14. (6.0分)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下题。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初中诗经试题汇总答案WORD格式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 2.0 分.)1.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 19.0 分.)2.null3.宛在水中坻4.窈窕淑女5.白露未晞6.蒹葭萋萋7.寤寐思服,辗转反侧8.①白露为霜②溯洄从之③见不贤而自省也④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⑤城春草木深⑥恨别鸟惊心⑦月有阴晴圆缺⑧千里共婵娟【详解】:①白露为霜②溯洄从之③见不贤而自省也④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⑤城春草木深⑥恨别鸟惊心⑦月有阴晴圆缺⑧千里共婵娟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0.琴瑟友之,谁家玉笛暗飞声,胡琴琵琶与羌笛11.在水一方12.蒹葭苍苍三、阅读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 18.0 分.)13.1、文章主要从青蒿素的提取之困难、形态和治疟原理、治疟效果显著和局限不足等方面来描写的。
2、点题,与题目呼应,为下文做铺垫,统领全文,引起下文。
3、用举例子的方法表现了青蒿素治疟的效果显著,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4、人工合成青蒿素的研究回报率极低,虽然国很多化学公司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合成研究,但仍无过多进展,“目前”表现了人工合成青蒿素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详解】:1、文章主要从青蒿素的提取之困难、形态和治疟原理、治疟效果显著和局限不足等方面来描写的。
2、点题,与题目呼应,为下文做铺垫,统领全文,引起下文。
3、用举例子的方法表现了青蒿素治疟的效果显著,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4、人工合成青蒿素的研究回报率极低,虽然国很多化学公司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合成研究,但仍无过多进展,“目前”表现了人工合成青蒿素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14.1、(2分)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2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意对即可)3、(共2分)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1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分)。
【详解】:1、(2分)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2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意对即可)3、(共2分)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1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