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各专业教学标准

合集下载

2018计算机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2018计算机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计算机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概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信息安全等计算机类学科,统称为计算学科,它是从电子科学与工程和数学发展来的。

计算学科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模型和系统,模拟实际过程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通过数据搜集、存储、传输与处理等进行问题求解,包括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

其科学部分的核心在于通过抽象建立模型实现对计算规律的研究;其工程部分的核心在于根据规律,低成本地构建从基本计算系统到大规模复杂计算应用系统的各类系统;其技术部分的核心在于研究和发明用计算进行科学调查与研究中使用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其应用部分的核心在于构建、维护和使用计算系统实现特定问题的水解。

其根本问题是“什么能、且如何被有效地实现自动计算”,学科呈现抽象、理论、设计三个学科形态,除了基本的知识体系,更有学科方法学的丰富内容。

计算学科已经成为基础技术学科。

随着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继理论和实验后,计算成为第三大科学研究范型,从而使计算思维成为现代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

信息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离开信息技术与产品的应用,人们将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所以,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计算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其应用已经深人各行各业。

这些使计算学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计算机技术与其他行业的结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是很好的例子。

计算机类专业的主干学科是计算学科,相关学科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相关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以及自动化专业。

计算机类专业承担着培养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重任,本专业类的大规模、多层次、多需求的特点,以及社会的高度认可,使其成为供需两旺的专业类。

河南省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标准2018(修订版)

河南省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标准2018(修订版)

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标准(修订版)河南省教育厅目录一、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标准 (1)(一)专业名称 (1)(二)招生对象 (1)(三)基本学制 (1)(四)培养目标 (1)(五)职业范围 (1)(六)人才规格 (1)(七)主要接续专业 (3)(八)课程结构 (3)(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4)(十)教学时间安排 (10)(十一)教学实施 (15)(十二)教学评价 (16)(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16)(十四)专业师资 (22)(十五)其它 (22)二、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主干课程标准 (23)(一)《市场营销学》课程标准 (24)(二)《商品学》课程标准 (34)(三)《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标准 (38)(四)《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44)(五)《广告实务》课程标准 (51)(六)《网络营销》课程标准 (56)(七)《推销实务》课程标准 (64)(八)《客户服务实务》课程标准 (70)附件: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标准修订项目组成员名单 (77)一、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标准(一)专业名称专业名称:市场营销专业代码:121000(二)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学制3年。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系统地、较好地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创业精神,从事营销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在各种工商企业中从事商品销售、促销、推销、导购、理货、客户服务等工作,也可以在企业中担任业务洽谈、市场调研和开发、市场推广、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等工作。

具体内容见表1:表1 职业范围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职业素养结构及要求(1)思想道德素质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团结协作;有进取心,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2018电子信息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2018电子信息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电子信息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概述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和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

进人21世纪,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依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之一,发展信息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世界各国对此都十分关注,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中也将信息技术列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之一。

电子信息技术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发展领域,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电子信息类专业承担着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养的重任.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伴随着电子、通信、信息和光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建立的,以数学、物理和信息论为基础,以电子、光子、信息及与之相关的元器件、电子系统、信息网络为研究对象,基础理论完备,专业内涵丰富,应用领域广泛,发展极为迅速,是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主干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光学工程,相关学科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包括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电气类、仪器类等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具有理工融合特点的专业,主要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光学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工程设计及系统实现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主要涵盖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电子和光子等微观粒子在场中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规律,包括新型光电磁材料与元器件、微波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电子设备与系统等.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主要涵盖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的理论与技术,以及相关的设备、系统、网络与应用,包括信号探测与处理、信息编码与调制、信息网络与传输、多媒体信息处理、信息安全及新型通信与信息处理技术等。

光学工程领域主要涵盖光电子技术与光子学、光电信息技术与工程,研究光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仪器与设备,包括光信息的产生、传输、处理、存储及显示技术,以及光通信、光电检测、光能应用、光加工、新型光电子技术等。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作者:暂无来源:《山西教育·招考》 2018年第7期经济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一、适用专业范围1.专业代码:经济学类(0201)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1)基本专业(2个):经济学(020101)、经济统计学(020102)(2)特设专业(4 个):国民经济管理(020103T)、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4T)、商务经济学(020105T)、能源经济学(020106T)二、培养目标经济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专门人才。

在满足基本培养目标的同时,各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自身办学条件和学校特色,在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上各有侧重,对开设的相关专业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并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定期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应保持相对稳定性。

三、主要课程1.通识课程通识课程包括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以及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开设的人文学科、管理、法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课程。

通识课程为30学分左右,其中外语类课程8 学分左右,数学类课程9学分左右。

通识课程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分析(或微积分)、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国防教育(军事训练)。

2.专业课程(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25 学分左右。

专业基础课程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和会计学。

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可增开其他专业基础课程。

(2)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21 学分左右。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版)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版)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版)1概述机械工业是国家工业体系的核心产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没有先进的机械工业,就没有发达的农业和工业,更不可能实现国防现代化。

机械工业担负着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任务,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工业所能提供装备的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

因此,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机械类专业包括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

主干学科分别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机械类专业承担着机械工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重任,直接影响着我国机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进而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同时,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所提供的相关教育,对其他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

另外,机械类专业的大规模、多需求以及社会的髙度认可,使其成为供需两旺的专业类。

机械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知识、信息融入设计、制造和控制中,应用现代工程知识和各种技术(包括设计、制造及加工技术,维修理论及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使设计制造的机械系统和产品能满足使用要求,并且具有市场竞争力。

机械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的基本理论、各类机械系统及产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制造原理与技术、测控原理与技术、自动化技术、材料加工、性能分析与实验、工程控制与管理等。

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和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机械学科基础,拓展和发展了机械学科的研究领域。

总体上,机械类专业更加强调学生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设计、创新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2018本科质量教学标准

2018本科质量教学标准

有关“本科”的质量教学标准
本科质量教学标准是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是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规范,是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主要依据。

有关“本科”的质量教学标准如下:
1.培养目标:明确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定位,以及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

2.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
等,确保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与培养目标相符合,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前沿和实际需求。

4.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师资队伍: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教育理念,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实
践经验,注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6.教学管理: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加强对教学质
量的管理和监控,建立学生评价机制,及时反馈教学意见和建议。

7.培养效果: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创新
能力等方面。

同时,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社会评价,以反映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2018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2018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概述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教育部于2001年批准设置的目录外本科专业,2012年调整为普通本科专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加剧,食品中各种化学性、生物性、物理性危害的风险不同程度地存在或增大,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同时,各种与食物有关的慢性疾病不断增多,人们对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专业担负着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人才的重任。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涉及“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涵盖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科学、技术、政策、法规、标准、监督、管理等内容,多学科交叉,科技与管理并重,但鉴于它归属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因此,专业范围重点涵盖食品(含食品原料)保鲜、加工、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的有关内容,对食品原料的农业生产作一般了解。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专业,其主干学科包括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公共管理等。

食品科学学科领域主要涵盖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添加剂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领域主要涵盖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毒理学等;分析化学学科领域主要涵盖食品分析、食品感官评定等;微生物学学科领域主要涵盖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检验、动植物食品检疫等;公共管理学科领域主要涵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分析以及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能够在相关食品企业、检验机构、认证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食品生产、分析检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安全评价、质量认证、监督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学术视野开阔、行业适应面宽、工作能力较强等特点。

2018年各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电子版]

2018年各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电子版]

2017各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电子版)、刚刚,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为(2017年版)各科课程标准最全版(扫码直接进入)↓↓↓语文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地理课程标准政治课程标准化学课程标准物理课程标准生物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小编也已为各位整理了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答记者问:1.社会各界对修订普通高中课程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修订的背景和意义?答: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这些要求必须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之中。

二是解决高中课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需要。

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的高中课程改革实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需要进行修订完善。

三是推进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的需要。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对高中课程和高考改革进行统筹谋划,做好衔接。

2.为确保课程修订达到预期目标,修订工作遵循了哪些基本原则?答: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中央有关教育要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源头上把好意识形态安全关。

二是坚持科学论证。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求。

加强调查研究和测试论证,广泛听取不同领域人员的意见,重大问题向权威机构、权威人士咨询,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确保课程内容科学,表述规范。

2018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2018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概述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遵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深化高等学校本科护理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护理学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举办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会议精神,参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护理学专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以护理学本科教育为主要适用对象,针对我国本科护理教育的基本情况提出要求。

本标准既适用于全国各护理院校(系、专业),也认同不同地区和各护理院校(系、专业)之间的差异,尊重各护理院校(系、专业)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办学特色,根据本标准制定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可对本标准中的条目进行细化规定,但不得低于本标准的相关基本要求。

鼓励各高校高于本标准办学。

本标准适用于护理学专业,助产专业可以参照执行。

办学标准分为基本标准和发展标准两个层次。

基本标准是护理学本科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和必须达到的标准。

各高校的本科护理学专业都必须据此制定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建立教育评估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基本标准以“必须”这一词语表示。

发展标准是护理学本科教育提高办学质量的要求和应该力争达到的标准。

各高校的护理学本科专业应据此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护理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标准以“应当”这一词语表示。

2适用专业范围2.1专业类代码护理学类(1011)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护理学(101101)3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专业人才。

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如下:3.1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目标(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对护理学科有正确的认识,对其发展具有责任感,初步形成以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为已任的专业价值观。

2018各专业教学标准(参考格式)

2018各专业教学标准(参考格式)

附件2XX专业教学标准(参考格式)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基本修业年限四、职业面向解读:表格力求体现出专业与行业、职业等的对应关系。

专业方向区分度大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细分。

职业面向内容包括:专业大类与专业类(对应2015版专业目录大类和中类)对应的行业(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对应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到小类)主要岗位类别(需调研行业企业现行通用岗位类别)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举例(社会和行业认可度高的)五、培养目标解读:通用内容: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面向×××等行业/职业类别/技术领域,能够从事×××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专科毕业后3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同时还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

培养目标应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二)知识(三)能力解读:培养规格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描述。

这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起点和终点。

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注意落实2017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文化素质提出对毕业生文化素质的普遍要求,也可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面向提出进一步要求。

职业素质一般应包括在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信息素养、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等方面的要求。

可综合写一条,也可分写2-3小条,200-300字。

注意与中职和本科的区别。

2018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2018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概述外语类专业是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基础包括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

外语类专业可与其他相关专业结合,形成复合型专业,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标准是全国高等学校外语类本科专业准人、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各高校外语类专业应根据本标准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本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培养方案。

2适用专业范围2.1专业类代码外国语言文学类(0502)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英语(050201)俄语(050202)德语(050203)法语(050204)西班牙语(050205)阿拉伯语(050206)日语(050207)波斯语(050208)朝鲜语(050209)菲律宾语(050210)梵语巴利语(050211)印度尼西亚语(050212)印地语(050213)柬埔寨语(050214)老挝语(050215)缅甸语(050216)马来语(050217)蒙古语(050218)僧伽罗语(050219)泰语(050220)乌尔都语(050221)希伯来语(050222)越南语(050223)豪萨语(050224)斯瓦希里语(050225)阿尔巴尼亚语(050226)保加利亚语(050227)波兰语(050228)捷克语(050229)斯洛伐克语(050230)罗马尼亚语(050231)葡萄牙语(050232)瑞典语(050233)塞尔维亚语(050234)土耳其语(050235)希腊语(050236)匈牙利语(050237)意大利语(050238)泰米尔语(050239)普什图语(050240)世界语(050241)孟加拉语尼泊尔语(050243)克罗地亚语(050244)荷兰语(050245)芬兰语(050246)乌克兰语(050247)挪威语(050248)丹麦语(050249)冰岛语(050250)爱尔兰语(050251)拉脱维亚语(050252)立陶宛语(050253)斯洛文尼亚语(050254)爱沙尼亚语(050255)马耳他语(050256)哈萨克语(050257)乌兹别克语(050258)祖鲁语(050259)拉丁语(050260)翻译(050261)商务英语(050262)阿姆哈拉语(050263T)吉尔吉斯语(050264T)索马里语(050265T)土库曼语(050266T)加泰罗尼亚语(050267T)约鲁巴语(050268T)3培养目标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

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

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

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概述建筑类学科主要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研究城乡人居环境的营造、协调、经营和优化的学科。

建筑类学科及其专业教学以工程科学为基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特点,理论与实践应用并重,并具有突出的规划或设计创意特征。

建筑类学科发展历史悠久,在20世纪前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建筑学曾经是统领性的代表学科。

它以城镇物质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体型艺术和景致审美为基本的评判基准。

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学科的分化与重组,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后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并与建筑学一起成为三足鼎立的人居环境主干学科。

我国的建筑学本科专业教育开始于1927年的中央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身),1952年同济大学设立第一个城市规划本科专业, 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和清华大学设立造园组,1956年北京林学院正式设立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2003年同济大学设立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国家特设专业。

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曾长期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学科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2012 年,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学科各自相对独立,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天的建筑类学科已经不再满足于常规的经验定性主导的规划和设计研究及其实践模式,而是力求与新兴的数字技术、工程技术创新和交叉学科结合,同时,融合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地域文化,从而将学科推进到国家战略和人居环境学科集群的高度。

与建筑类学科密切相关的城乡建设和建筑业在国家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常常占有支柱性的重要地位。

伴随人类文明进步和城镇化进程,今天的建筑类学科已经涵盖了自然地景、城乡土地、建筑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场所营造的广袤对象。

通过科学、人文与艺术结合的建筑设计及其环境营造、城乡规划、风景区规划设计等,建筑类学科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及人居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我国,建筑类学科所依托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及丰富的工程实践将会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2018年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详]

2018年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详]

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概述外语类专业是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基础包括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

外语类专业可与其他相关专业结合,形成复合型专业,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标准是全国高等学校外语类本科专业准人、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各高校外语类专业应根据本标准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本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培养方案。

2适用专业范围2.1专业类代码外国语言文学类(0502)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英语(050201)俄语(050202)德语(050203)法语(050204)西班牙语(050205)阿拉伯语(050206)日语(050207)波斯语(050208)朝鲜语(050209)菲律宾语(050210)梵语巴利语(050211)印度尼西亚语(050212)印地语(050213)柬埔寨语(050214)老挝语(050215)缅甸语(050216)马来语(050217)蒙古语(050218)僧伽罗语(050219)泰语(050220)乌尔都语(050221)希伯来语(050222)越南语(050223)豪萨语(050224)斯瓦希里语(050225)阿尔巴尼亚语(050226)保加利亚语(050227)波兰语(050228)捷克语(050229)斯洛伐克语(050230)罗马尼亚语(050231)葡萄牙语(050232)瑞典语(050233)塞尔维亚语(050234)土耳其语(050235)希腊语(050236)匈牙利语(050237)意大利语(050238)泰米尔语(050239)普什图语(050240)世界语(050241)孟加拉语尼泊尔语(050243)克罗地亚语(050244)荷兰语(050245)芬兰语(050246)乌克兰语(050247)挪威语(050248)丹麦语(050249)冰岛语(050250)爱尔兰语(050251)拉脱维亚语(050252)立陶宛语(050253)斯洛文尼亚语(050254)爱沙尼亚语(050255)马耳他语(050256)哈萨克语(050257)乌兹别克语(050258)祖鲁语(050259)拉丁语(050260)翻译(050261)商务英语(050262)阿姆哈拉语(050263T)吉尔吉斯语(050264T)索马里语(050265T)土库曼语(050266T)加泰罗尼亚语(050267T)约鲁巴语(050268T)3培养目标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

[实用参考]2018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实用参考]2018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概述外语类专业是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基础包括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

外语类专业可与其他相关专业结合,形成复合型专业,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标准是全国高等学校外语类本科专业准人、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各高校外语类专业应根据本标准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本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培养方案。

2适用专业范围2.1专业类代码外国语言文学类(0502)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英语(050201)俄语(050202)德语(050203)法语(050204)西班牙语(050205)阿拉伯语(050206)日语(050207)波斯语(050208)朝鲜语(050209)菲律宾语(050210)梵语巴利语(050211)印度尼西亚语(050212)印地语(050213)柬埔寨语(050214)老挝语(050215)缅甸语(050216)马来语(050217)蒙古语(050218)僧伽罗语(050219)泰语(050220)乌尔都语(050221)希伯来语(050222)越南语(050223)豪萨语(050224)斯瓦希里语(050225)阿尔巴尼亚语(050226)保加利亚语(050227)波兰语(050228)捷克语(050229)斯洛伐克语(050230)罗马尼亚语(050231)葡萄牙语(050232)瑞典语(050233)塞尔维亚语(050234)土耳其语(050235)希腊语(050236)匈牙利语(050237)意大利语(050238)泰米尔语(050239)普什图语(050240)世界语(050241)孟加拉语尼泊尔语(050243)克罗地亚语(050244)荷兰语(050245)芬兰语(050246)乌克兰语(050247)挪威语(050248)丹麦语(050249)冰岛语(050250)爱尔兰语(050251)拉脱维亚语(050252)立陶宛语(050253)斯洛文尼亚语(050254)爱沙尼亚语(050255)马耳他语(050256)哈萨克语(050257)乌兹别克语(050258)祖鲁语(050259)拉丁语(050260)翻译(050261)商务英语(050262)阿姆哈拉语(050263T)吉尔吉斯语(050264T)索马里语(050265T)土库曼语(050266T)加泰罗尼亚语(050267T)约鲁巴语(050268T)3培养目标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

2018年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2018年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1001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三、根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贯彻执行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效劳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那么,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运用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效劳机构从事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安康宣传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开展根底的技能型、效劳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五、培养标准以护理岗位需求为标准,通过3年学习,毕业生应具有以下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效劳态度,并能顺利通过护士执业XX书考试。

〔一〕临床护理专业培养标准1、具有护理专业相关的根底医学知识和技能。

2、具有根底护理的理论知识、规、熟练的护理操作能力。

3、具有临床护理根本理论知识,规的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4、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解决常见护理问题和平安给药的能力。

5、具有对护理对象进展安康评估,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

6、具有对护理对象进展病情变化、心理反响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

7、具有对病室和护理对象管理的根本能力。

8、具有初步开展社区护理,进展安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

9、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法律意识、医疗平安意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10、具有良好的医院效劳文化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有安康的体魄。

11、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根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

12、具有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二〕专业技能方向1、急救护理〔1〕具有急救护理的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

〔2〕具有初步对急、危、重症患者进展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根本能力。

〔3〕具有操作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除颤仪等仪器的能力。

2、社区护理〔1〕具有社区护理的根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具有进展社区安康教育的根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018设计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2018设计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设计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概述设计是人类的创造性智慧应用王计创造的方法、发生及安用于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生产的行为。

设计学以设计行为为对象,研究设设计发生及发展的规律生活的各个领域,设计学因此而成为设计应用与传播的创新。

现代设计日益广泛地渗透于社会生产与学科。

设计学培养具有地成为一个强调多种学科知识交叉、学术探索与实践创新并重的综合性应用创新人才。

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综合的创造思维、领先的审美判断以及科学的工作方法的高层次适用专业范围2.1专业类代码设计学类(1305)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艺术设计学(130501)视觉传达设计(130502)环境设计(130503)产品设计( 130504)服装与服饰设计(130505)公共艺术(130506)工艺美术(130507)数字媒体艺术(130508) (具体参照“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艺术与科技(130509T)3培养目标3.1 专业类培养目标设计学类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能从事设计研发、推动专业发展、承担设计教育、相关研究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以及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多种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3.2 评估与修订各高校应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专业开办的历史及现实条件的差异,总体依照国家标准,评估及确定符合办学条件及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设计教育类型及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应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应根据发展的需要、条件的变化,定期进行评估,适时修订和完善。

4培养规格4.1 学制与学位设计学类本科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

4年总学时数应不低于2 600学时;每学年学时数应为700学时左右,每学期学时数应为350学时左右;每20学时计1学分,4年总学分应控制在160学分之内。

2018年新课程标准

2018年新课程标准

2018年新课程标准2018年,国家发布了新的教育课程标准,旨在推动国家教育全面发展、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升学的能力,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职业能力。

2018新课程标准基于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课程实施的通用性内容,以及课程目标、主要内容、教学方法等。

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扩大学生的信息获取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技能,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灵活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参与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升学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学校全面实施七大学科的新课程,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和地理。

在新课程中,每一门学科都增加了新的主题,并强调了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学习,以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技能训练、习惯养成、实践学习、课后指导和辅导。

在理论知识部分,既要重点讲解核心知识,又要把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

对于技能训练,新课程标准主要强调学生掌握语言技能、信息技能、分析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

习惯养成,新课程标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习惯。

实践学习,新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多大胆创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项目实践、调研活动、实验等学习活动,以拓宽视野、丰富经历,帮助学生发现自我的潜能,掌握相关技能,培养创新思维。

另外,课后指导和辅导也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开展系统而有效的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有效性,以达到及时反馈、有效改进的效果。

通过2018新课程标准,鼓励学校改革、创新,把学生成长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期达到学生学习更好、发展更快的目标。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版)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版)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版)1概述机械工业是国家工业体系的核心产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没有先进的机械工业,就没有发达的农业和工业,更不可能实现国防现代化。

机械工业担负着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任务,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工业所能提供装备的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

因此,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机械类专业包括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

主干学科分别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机械类专业承担着机械工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重任,直接影响着我国机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进而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同时,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所提供的相关教育,对其他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

另外,机械类专业的大规模、多需求以及社会的髙度认可,使其成为供需两旺的专业类。

机械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知识、信息融入设计、制造和控制中,应用现代工程知识和各种技术(包括设计、制造及加工技术,维修理论及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使设计制造的机械系统和产品能满足使用要求,并且具有市场竞争力。

机械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的基本理论、各类机械系统及产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制造原理与技术、测控原理与技术、自动化技术、材料加工、性能分析与实验、工程控制与管理等。

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和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机械学科基础,拓展和发展了机械学科的研究领域。

总体上,机械类专业更加强调学生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设计、创新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XX专业教学标准(参考格式)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
四、职业面向
行进一步细分。

职业面向内容包括:
专业大类与专业类(对应2015版专业目录大类和中类)
对应的行业(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对应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到小类)
主要岗位类别(需调研行业企业现行通用岗位类别)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举例(社会和行业认可度高的)
五、培养目标
解读:通用内容: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
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面向XXX等行业/职业类别/
技术领域,能够从事XXX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专科毕业后3 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业时的要求。

同时还应包括学生毕
培养目标应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二)知识
(三)能力
解读:培养规格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描述。

这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起点和终点。

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注意落实2017 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文化素质
提出对毕业生文化素质的普遍要求,也可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面向提出进一步要求。

职业素质一般应包括在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信息素养、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等方面的要求。

可综合写一条,也可分写2-3 小条,200-300 字。

注意与中职和本科的区别。

身心素质
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普遍要求,也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面向提出有关要求。

能力
专业的技术技能是最核心的能力,应结合专业特点,结合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或规范、主要岗位(技术领域)要求等,注意对接产业发展中高端水平。

在“职业面向”的基础上应细化出若干条目。

600 字以内。

注意,高职是高等教育一部分,作为高校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创新创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也应提出要求。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体系
XXXX专业课程体系
注:1•课程类别分别为纯理论课程(A类)、理论+实践(B类)、纯实践课程(C类);
2.核心课程一般5—8门左右;
3•学分控制在130—160之间,学时数应为2500—2800学时。

(二)课程设置
(解读: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毕业要求),每门课程设置都应服务于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课程设置应与高职倡导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呼应,同时落实国家有关文件中关于课程设置的要求,并在调研学校课程设置情况的基础上,确定课程设置要求。


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1.公共基础课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军事理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等课程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并将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专业外语、健康教育、美育课程、职业素养等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

2.专业课程
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专业基础课程
(2)专业核心课程
①XXXX(课程名称)按下表描述
②XXXX(课程名称)按上表描述
(3)专业拓展课程
3•实践性教学环节
解读: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顶岗实习、实训、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实习达
到教育部有关专业顶岗实习标准)。

(三)学时安排
三年制专科总学时一般为2500――2800学时,总学分一般为130 —160学分。

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 实践教学每周按28学时计算。

公共基础课总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25%。

实践性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
50%,各类选修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0%,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时间为28周,可根据实际集中或分阶段
安排实习时间,毕业设计为8周,各专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调整。

八、教学基本条件
(一)师资队伍
解读:包括校内自有教师和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应主要来自于行业企业。

本专业在校生与该专业的专
任教师之比不高于25:1 (不含公共课)。

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避免盲目上新专业,保证专业建设水平。

建议双师型教师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

(二)教学设施
(解读: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主要内容。

实验室的面积、设施应能支撑专业实验教学需要。

教育
信息化条件应支持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基地)可单列,也可融入实践教学条件中。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必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资源等。

九、质量保障
解读:以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把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将教学和信息反馈的整个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切因素控制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的相互协调、相互
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

专业不能建立独立的质量保障体系,校系两级均建起有效运行的质保体系才能确保专业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质保体系建设有五个关键要素,各系可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提出相应要求。

质量标准是前提。

各主要教学环节均应有质量标准,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答疑、批改作业、实验、实习、实训、考试、毕业设计等。

条件保障是基础。

包括专业教学经费、设施、质量监控机构和人员等。

过程管理是重点。

包括规章制度、校院两级管理等。

自我评估是核心。

建立周期性的院系、专业、课程、实习实训、毕设等在内的系统的评估制度,以及在校生与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评价等。

反馈调节改进是落脚点。

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形成持续改进的机制。

备注:标题为三号字、黑体、加粗;一级标题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加粗;二级标题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四号、加粗;三级、四级标题为宋体、字号为小四、不加粗;正文为宋体、字号为五号、不加粗,行距为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