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英先生的作品
中韩近代新小说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中韩近代新小说比较研究郑海军延边大学摘要:近代以来,中韩两国的文学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文学形式见证了它们成为文学主流的过程。
两国文学从亲密到疏远的过程中充满了大量的新题材和新事物,是一段井喷式的小说创作时期。
这部新小说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现代汉语和韩语的新小说。
这就是新中韩小说的改变,中韩小说的历史以及中韩小说思想概念和形式的变化。
关键词:中韩;近代新小说;比较研究新小说连接了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的过渡纽带。
对中国新小说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第一部中国晚清小说史应该被看作是阿英先生的《晚清小说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代文学”应运而生;韩国新小说始于安州,他创造了“韩国文学史”。
韩国新小说从强调外国文学的角色到以民族文学为中心的内在传承。
结合这种背景发展,本文对中韩近代新小说进行比较研究分析。
一、中韩近代新小说的思想改变从现代学派的建立和运作开始,随着中韩两国新教育的出现和快速发展,西方文学的概念被引入中国和韩国,更多的人得到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价值开始受到重视,词汇的使用已经成为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的工具,文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得到了突出,小说的潜在读者也大大增加。
韩国在近代救国的理念与中国基本一致。
在近代,两国不得不在西方列强的攻击下对外开放。
在梁启超的“小说革命”中,西方小说在朝鲜文学中的记录仅仅是几个字,在两国改革前后,小说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小说已经成为表现历史、改造社会的工具。
翻译小说的重点最初放在政治小说上。
在引进当地语言的过程中,西方小说和小说家的翻译存在着一些误解。
托尔斯泰、莎士比亚也被称为“英国意识形态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他们的作品被一个接一个地翻译出来。
读者和文化氛围在这两个国家的小说中创造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影响,这两个国家的语言得到极大地丰富。
二、中韩新小说的历程(一)以时事进入小说它关注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小说的主题被仔细分类,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阿英对新文学史料构建的开创之功——关于《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1917-1927)的编撰
87东方论坛2018年第3期阿英对新文学史料构建的开创之功——关于《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1917-1927)的编撰赵连昌1 李 广2(1.山东财经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2.山东省济宁市信访局,山东 济宁 272100)摘 要:阿英所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1917-1927),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是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奠基之作。
它无论在确立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方面,还是在构建该学科的研究框架、确定该学科的具体研究内容方面,都起到了发凡起例的先导作用。
关键词:阿英;编辑出版;新文学史料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18)03-0087-08收稿日期: 2018-02-12作者简介: 赵连昌(1972-),男,山东章丘人,文学博士,山东财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广(1981-),男,山东嘉祥人,济宁市信访局主任。
阿英既是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收藏家,又是重要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家。
《中国新文学大系》(以下简称《大系》)各卷的编选,有赖于他提供的丰富坚实的史料文献的支撑。
因而,阿英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1917—1927)(以下简称《史料·索引》)卷编辑的最佳人选。
在编辑《大系》的过程中,阿英是尽了很大努力的。
由于社会动乱,战火频仍,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损毁比较严重;有些出版物阅读范围小,发行量少,不易找到;更有的人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典籍不如古籍那么有收藏价值。
所有这些因素,都造成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流失。
在赵家璧发起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后,连那些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如鲁迅、茅盾、郑振铎等人都感到原始材料难觅。
他们在应约的同时几乎都提出了一个相同的要求——由赵家璧或良友公司提供材料。
鲁迅先生在接受邀请时表示:“假如真找不到别人,就由我来担任也可以。
03-02冰心、朱自清的散文
冰心、朱自清的散文冰心和朱自清,同属文学研究会成员,都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先行者。
他们用白话创作的叙事抒情散文,与周作人等人的作品一道,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显示了现代散文的创作实绩。
郁达夫1935年4 月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的“导言”中指出:“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女子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记得雪莱的咏云雀的诗里,仿佛曾说过云雀是初生的欢喜的化身,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星辰,是同月光一样来把歌声散溢于宇宙之中的使者,是虹霓的彩滴要自愧不如的妙音的雨师,是……,这一首千古的杰作,我现在记也记不清了,总而言之,把这一首诗全部拿来,以诗人赞美云雀的清词妙句,一字不易地用在冰心女士的散文批评上,我想是最适当也没有的事情。
”他又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一、盈溢温爱柔情的“冰心体”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她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先是写作“问题小说”,1920年起,她加入了现代散文先行者的行列,散文成了她最喜爱的文学形式。
在国内大学学习期间,她在《晨报副刊》、《小说月报》等报刊上发表了《笑》、《往事(一)》、《到青龙桥去》等;旅美留学期间,写有《寄小读者》、《往事(二)》、《山中杂记》等。
冰心的这些散文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最初的美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阿英在1934年所写的《现代十六家小品·谢冰心小品序》中就曾指出:谢冰心这个名字,和中国新文学运动初期的历史,是很密切的联结着的。
她作为优秀的创作家而存在,她也作为卓越的小品文作家而存在。
她的《除夕》,《十字架》(《北京晨报副刊》),《笑》,《超人》,《梦》,《 到青龙桥去 》,《往事》,特别是《往事二篇》,《山中杂记》,《寄小读者》,以及《寄小读者》全书,在青年的读者之中,是曾经有过极大的魔力。
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
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包含了十篇文章。
这些文章描写了作者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
以下是对这十篇文章的简要介绍:
1.《藤野先生》:描写了作者在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以及他对一位私塾先生的记忆和感慨。
2.《故乡》:描写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念,以及对家乡变迁和现实的观察和反思。
3.《阿英》:描写了作者与一位老妇人的交往,以及对她的生活和处境的关注和感悟。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了作者在少年时期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和人物,以及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5.《记忆的园地》:回忆了作者在上海的一处老式住宅,以及对这个有着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的感悟和思考。
6.《茶馆》:描写了作者在茶馆里遇到的各种人物和事情,以及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观察和反思。
7.《且介亭杂文》:介绍了作者为报社撰写的一些杂文,以及对社会问题和时局的批判和反思。
8.《风筝误》:讲述了作者在童年时期为追逐风筝而误了功课和机会,以及对人生选择和抉择的思考和领悟。
9.《花边文学》:分析了一些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的问题和局限,并提出了对文学的一些新的要求和期望。
10.《朝花夕拾》:回顾了作者的创作历程和成就,以及对文学和写作的理解和看法。
这十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展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和风采,对于把握他的文学和人生意义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蒋光慈、钱杏邨(阿英)
•
维嘉先生!我真形容不出来人世间是如何的狠毒,人 们的心是如何的不测!在这一两个钟头之内,我父母双双 地被迫着惨死——他俩永远地变成黑暗的牺牲者,永远地 含冤以终古!说起来,真令人发指心碎啊!当时我还是一 个小孩子,一点幼稚的心灵怎能经这般无可比拟的刺激, 我真不晓得为什么我没有疯癫,我还能一直活到现在。 • 原来我去后不久,刘老太爷派一些伙计们到我家来挑 课租。他们如狼似虎的拿着扁担稻箩跑到我家来,不问我 家愿意与否,就下手向谷仓中量谷。我母亲起初只当他们 是抢谷的强盗,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刘老太爷的伙计。她本 是一个弱女子,至此也忍不得不向他们大骂了。病在床上 的父亲见着如此的情形,于是连气带痛,就大叫一声死去 了——永远地死去了。母亲见着父亲死去,环顾室内的物 品狼藉,以为没有再活着的兴趣,遂亦在父亲的面前用剪 刀刺喉而自尽了。
• 1930年钱杏邨先後当选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常务 委员﹐这时他继续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评论和研 究﹐同时﹐开始研究近现代和明清的文学资料。 著有《现代中国女作家》(1931)﹑《现代中国文 学论》(1933)﹑《中国新文坛秘录》(1933)﹑ 《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1934)﹑《夜航集》 (1935)﹑《现代十六家小品》(1935)﹑《小说闲 谈》(1936)﹑《海市集》(1936)等。30年代初期 ﹐他还和夏衍﹑郑伯奇组成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 组﹐参加电影工作。 1937年他编就《近百年国难文学大系》的初稿 5集。 还陆续创作了《碧血花》﹑《海国英雄》﹑《杨 娥传》等宣传爱国主义﹑发扬民族气节的话剧。
• “你为什么不即刻来见我呢?”李尚志插着问。曼 英没有即刻回答他,沉吟了一会,轻轻地说道: • “亲爱的,我不但要洗净了身体来见你,我 并且要将自己的内心,角角落落,好好地翻造一 下才来见你呢。所以我进了工厂,所以我呵,你 的话真是不错的!群众的奋斗的生活,现在完全 把我的身心改造了。哥哥,我现在可以爱你了” • 两人紧紧地拥抱起来。爱情的热力将两人溶 解成一体了。忽然听见有人敲门曼英如梦醒了一 般,即刻便立起身来。 “
简论阿英的藏书与目录学贡献
简论阿英的藏书与目录学贡献阿英(1900~1977),原名钱杏邨,又名钱德富,安徽芜湖人,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文史家和藏书家。
少年时在家乡读书。
青年时参加过五四运动。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与蒋光慈等人组织“太阳社”,倡导“革命文学”,编辑《太阳月刊》、《海风周报》。
1930年加入“左联”,曾任常委,又任中国左翼同盟常委。
抗战期间,留在上海,为出版《鲁迅全集》提供了重要资料,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了方志敏烈士的遗稿,并设法出版。
孤岛时期,与郭沫若、夏衍创办《救亡时报》,主编《文献》杂志。
1941年全家转移至苏北解放区解放战争期间,先后任华中文协常委,华东局文委书记、大连市文委书记。
解放后任天津市文化局长,天津文联主席,兼任《民间文学》主编。
“文革”受追害。
1977年患癌症逝世。
其代表作品有《碧血花》、《李闯王》、《海国英雄》、《洪宣娇》等。
阿英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百科全书式作家。
他不但在革命文学批评、历史剧、散文、诗歌和小说等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尤其是其革命古典主义的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理想使之成为现代中国左翼文艺的理论闯将;而且,他还是一位广有影响的近代中国文学研究专家、藏书家、史家,对档案学建设也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说起阿英,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近代文学史家,而知道他在我国藏书和目录事业上的贡献的人并不多。
阿英是中国现代屈指可数的大藏书家之一,为藏书耗费了毕生的心血、巨大的财力。
阿英的散文《海上买书记》、《西门买书记》、《城煌庙的书市》、《浙东访小说记》、《苏常买书记》等,生动地记叙了他寻书、买书的酸甜苦辣。
阿英只要手里有钱,就要到书市去,大大小小的书店,他没有不熟悉的,他说起书店来也如数家珍。
苏浙一带的书价低,罕见的书也多,阿英便常常前去访书,有时一两天,有时七八日。
沿途每到一地必先访书,一次他到达苏州时,书商们已收了市,有的人家连灯也都熄灭了,他便挨户敲门,看了几家,时间太晚了,连门也敲不开了。
再议《绣像小说》的停刊时间——读《申报》刊《绣像小说》广告札记
再议《绣像小说》的停刊时间——读《申报》刊《绣像小说》广告札记王文君【摘要】《绣像小说》的停刊时间曾有定论.上世纪80年代,张纯从《绣像小说》所刊时调歌曲、小说与史实的关系、樽本照雄从当时各种报刊所刊《绣像小说》发行广告这两种不同角度确认了《绣像小说》出版延期的事实,并由此认定《绣像小说》的停刊也出现了延期.近年来,文迎霞结合《新闻报》的广告也讨论了《绣像小说》停刊延期,但目前对《绣像小说》的停刊时间并未有统一的结论.笔者发现樽本照雄所制《(绣像小说)刊行一览》所收《申报》刊《绣像小说》广告与实际有较大出入,《申报》所刊《绣像小说》实际有惠书致谢、专门广告、商务印书馆说部广告等三种.根据《申报》广告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虽然目前有时间较为一致的《绣像小说》第72期的广告,但后期广告的精确性不如前期,《绣像小说》停刊的时间上限应为1907年1月30日.【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5页(P124-128)【关键词】《绣像小说》;停刊时间;《申报》;广告【作者】王文君【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5《绣像小说》是近代中国国内创办的第一份小说杂志,创刊于光绪二十九年,当年五月初一创刊号出版,名列晚清四大小说期刊。
晚清小说名家诸如李伯元、刘鹗、吴趼人等均在该杂志上发表作品,《老残游记》、《文明小史》等近代著名小说也使得该杂志有着极为显著的声望。
关于《绣像小说》的研究,近些年关注的热点之一在于《绣像小说》发行延期所导致的停刊时间问题,以张纯和樽本照雄为代表的学者虽然都认定了《绣像小说》的发行延期,在具体的停刊时间上却未形成统一的结论,目前基本认定其停刊时间约在1907年1月前后。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樽本照雄等对《申报》所刊《绣像小说》广告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些被忽略的广告甚至可以推进《绣像小说》的相关研究,而对其的整体分析,可认定《绣像小说》的停刊时间的上限为1907年1月30日。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_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_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性生活中出现的新变化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答案:请私塾先生进入家庭2.中国第一所自办的女子大学是答案: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3.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助推女儿们成为女作家的因素答案: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不开明家庭4.1919年后,女高师的课程设置发生了一些改变,以下哪个选项不在其中答案:家事科地位逐步上升5.下列选项注明了作家与其塑造的女学生形象特点,不相符的是答案:凌叔华——从去情欲化中苏醒的女学生6.在1936 年阿英所撰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卷》中,阿英特别评价了六位作家。
以下选项中与其评价不相符的是答案:凌叔华:“现实生活中的闺秀”,“有意识的泄密者”7.冰心是《新文学大系》中被收录作品最多的女作家,她的名字没有出现在以下哪一选项中?答案:《小说二集》8.凌叔华的第一篇小说是?答案:《女儿身世太凄凉》9.在第二个十年里,作家丁玲与萧红对现代女性文学传统的新贡献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答案:丁玲以女儿身份看到了人的肉体欲望所在10.冰心小说《笑》发表在?答案:《小说月报》11.以下选项中的陈述及评价与凌叔华不相符的是答案:她延续了历来读者印象中的闺秀写作12.关于“生死场”,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答案:“生死场”是一个与人无关的形而上场域13.在《金锁记》中,张爱玲作为女性作家的特殊贡献是答案:她道出了作为迫害者的女性,以及一位女性如何从受害者逐渐变成迫害者的过程14.下列选项中,对女儿们走出家,成为女学生没有助益的是?答案:名士文人在家中收女弟子15.在1936年阿英所撰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卷》中,涉及女作家部分被收录不包括哪种类型答案:序言荐语16.“五四”时期的女作家,能够注目在革命性的社会题材的,不能不推其为第一人。
”这句话,是茅盾对谁的评价?答案:庐隐17.萧红的哪部作品被葛浩文评价为“当时的女性如何间接地经历战争”?答案:《生死场》18.有关张爱玲小说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精神性19.萧军受人之托看望被关在地下旅馆的萧红是哪一年?答案:193220.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答案:康梁对女性的自由意志予以尊重,号召女性放足,进入学校21.作家作品结集的意义包括?答案:能为批评者提供参考阅读的机会有利于作品自我风格的建构有助于呈现作家的全面创作实绩22.下列选项作家,文本与人物形象一一对应的是答案:冰心——《秋风秋雨愁煞人》——英云庐隐——《或人的悲哀》——亚侠庐隐——《海滨故人》——宗莹冯沅君——《隔绝》——隽华23.“五四”时代的名言――“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意味着?答案:拥有对“自己”的权利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人新女性个人意志的萌醒24.下列哪些作品是对“小脚女人”群体予以关注的?答案:石评梅《弃妇》冯沅君《贞妇》袁昌英《孔雀东南飞》25.冰心小说中有着众多的女学生形象,大致可以分成几类?答案:风格委婉受到新式教育、勇于思索的女学生被社会损害者26.下列选项中对冯沅君小说描述正确的是?答案:《旅行》中,“我”的身体其实并没有完全苏醒《旅行》中,冯沅君开始尝试使用自白式表达, 讲述“我”的心灵世界冯沅君勇敢而无畏的描写了女性的毫无掩饰的恋爱心理《隔绝》以自己的情人“士轸”为倾诉对象27.下列选项描述了凌叔华小说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正确的是答案:《绣枕》:大小姐在做绣枕时格外细致和小心,绣枕寄托了她的畅想与憧憬《茶会以后》:阿英与阿珠在谈论到茶会上的男青年时,泄露了待嫁女儿的内心28.有关萧红,下面哪一(或哪些)说法是正确的?答案:萧红不因想到自己的书写会导致别人怪异的目光和奇怪的流言便羞怯地停下笔萧红的书写色彩是硬的,是浓烈的而不是素雅的作为书写者,萧红是无畏的,是大勇者29.有关女性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它要深刻认识到在受迫害的过程中女性自身的问题它不是重复女性受迫害的处境30.在《几位当代中国女小说家》一文中作者毅真评述女作家作品的标准不包括?答案:作品能反映作家的女性意识作品对现实社会有所批判31.男性作家书写的女学生是独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女性形象。
近年来学界对阿英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成果的再认识
近年来学界对阿英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成果的再认识作者简介:龙莹莹(1988—),山东济宁市人,济南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主攻近代文学方向。
(济南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摘要:阿英在中国近代文学史料的收藏、整理及其对近代小说和近代俗文学,如弹词、鼓词等的研究方面,具有开拓性的奠基作用。
近年来,学界对阿英在中国近代文学方面做出的成果有了公正、合理的认识,对阿英这位近代文学的先驱有了更加正确的评价,本论文旨在对当前学界学者对阿英中国近代文学成果的认识做简单梳理。
关键词:阿英;中国近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12-0000-01阿英先生是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几乎是将毕生的精力用于对近代文学史料的收藏、整理及其对近代小说和近代俗文学,如弹词、鼓词等的研究。
郭延礼先生评价阿英先生说:“阿英是在近代文学研究的拓荒期用力最勤、成果最大、贡献最大的一位著名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专家”。
①当前学界对阿英的研究势头颇热,已经形成“阿英现象”。
对阿英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如对其生平经历的研究,对阿英文艺批评成果的研究,对阿英文学成果的窥探,以及对阿英史料学的探索。
其中,对阿英近代文学研究成果的探索主要有以下。
现已发表的有关阿英近代文学研究的研究论文主要有三篇,分别为麦若鹏《阿英在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上的贡献》②,郭延礼的《阿英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③,左鹏军的《近代文学的自觉和奠基——阿英先生的近代文学研究及其学术史意义》④。
麦若鹏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以其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注意到阿英在近代文学研究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是难能可贵的。
他归纳了阿英近代文学研究的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和现实生活联系,为压迫剥削,为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以及建设服务,二是和现代、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和创作相联系,为建设和发展进步的革命的文学服务。
麦若鹏从文体学的角度,把阿英对近代文学的研究分为对近代小说、说唱文学、翻译文学等几个方面,并总结出阿英的研究风格及特色。
中国文学史 第十五章 30年代的散文
第十五章30年代的散文●30年代的散文创作承传了五四散文对人生的探索和心灵的书写,要承传了五四散文风格多样化的传统。
同时在表现社会生活的容量和散文的体式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小品散文成就蔚然可观,杂文因鲁迅而大放异彩,报告文学也成为散文领域里面的新景观。
第一节30年代散文概述一、小品散文30年代在小品小文的写作上面取得较大成就的,有林语堂,郁达夫,丰子恺,夏丐尊等等作家。
●丰子恺丰子恺20年代初开始白话散文的写作,30年代出版了《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等等散文集。
他的作品取材普通的日常生活,探究人生,自然的奥秘。
他的散文透露了佛理和玄思,常用漫画式的独特的视角和幽默来表达,描写率真自然风格清幽淡远。
●论语派30年代,林语堂先后创办《论语》(《论语》半月刊创刊于1932年9月)《人间世》《宇宙风》等等这些刊物,他和周作人等提倡闲适小品,文学史上叫做“论语派”,他们认为小品的写作应该“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提倡闲适,性灵,幽默。
他们的作品因独树一帜而拥有广大的读者,但也受到了一些左翼作家的批评。
●游记游记在30年代也有新的成绩,其中郁达夫的《屐痕处处》《达夫游记》。
钟敬文的《西湖漫拾》《湖上散记》都是比较有特色的。
另外朱自清,郑振铎,王统照,李健吾等等的旅行杂记也比较引人关注。
那么在30年代还涌现出一批具有自觉艺术追求的青年散文作者,如何其芳,李广田,丽尼,陆蠡,缪崇群等等。
●李广田李广田曾经和何其芳,卞之林合出过诗集《汉园集》。
因此,他们三个人被称作“汉园三诗人”。
李广田还出版了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
他关注未受都市文明浸染的乡土的“画廊”,在记事,写景,状物里面捕捉健康的人性之光,风格平实浑厚,情感沉郁而略带悲凉,所以有比较鲜明的柔美的风格。
●丽尼丽尼的散文创作,他经历了从低吟悲风到高歌抗争的一种嬗变。
散文集《黄昏之献》,里面的作品是漂流者的低吟,《鹰之歌》里面的作品开始了书写战争的高歌。
朝花夕拾中的哪个故事情节最引人入胜
朝花夕拾中的哪个故事情节最引人入胜《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其中哪个故事情节最引人入胜,读者们心中或许有各种不同的答案。
本文将从“范进中举”、“阿英”、“狂人日记”这三个故事情节中选择一个,并分析其引人入胜的原因。
首先,就“范进中举”一则故事而言,它以一个贫苦知识分子的奋斗历程展示了社会的残酷和不公,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故事中的范进是一个勤奋好学的穷苦书生,他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终于中了举人。
然而,在“范进中举”之后,他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反而被排挤和歧视。
这个故事情节让人对社会的不公与努力的价值产生反思,引发了读者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其次,故事集中的“阿英”一则故事也十分引人入胜。
通过描写一个卑微女子的生活经历,鲁迅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脆弱。
故事中的阿英是一个出身贫苦的女子,她饱受社会的压迫和欺凌,最终经受不住心灵的摧残而自杀。
阿英的悲剧命运和对生活的无尽绝望打动了读者的内心,引发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深思。
最后,无论从情节设置还是读者的共鸣度来看,“狂人日记”中的情节都极具吸引力。
狂人在日记中记录了他对社会种种荒谬现象的痛苦思考和无奈抗争。
这个角色的设定反映了鲁迅先生对于旧社会人们行为方式的不满,通过狂人的嘲讽与批判,揭示出种种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现象的荒诞,对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狂人的思考引人深思,也激发了人们对于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反思。
总而言之,《朝花夕拾》中的故事情节各有特色,而选择其中一个最引人入胜的故事并非易事。
不同的读者对于不同的故事情节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
无论如何,这本散文集中的每个故事情节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引发了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触发人们的思考,引起社会的关注,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阿英先生的作品
阿英先生的作品
阿英先生一生著述百余种,数千余万言。
阿英文章集
阿英先生的主要作品有:
《李闯王》
《碧血花》(又名《明末遗恨》、《葛嫩娘》)
《海国英雄》又名《郑成功》
《杨娥传》
《弹词小说评考》
《女弹词小史》
《义冢》
《夜航集》
《现代中国文学作家》后改名《批评六大文学作家》《现代文艺研究》又名《力的文艺》
《中国连环图画史话》
《晚清文艺报刊述略》
《现代中国文学论》
《中国年画发展史略》
《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
《晚清文学丛钞》
《文艺批评集》
《文艺与社会倾向》
《怎样研究新兴文学》
《创作与生活》
《中国新文坛秘录》
《小说闲谈四种》
《死去了的阿Q时代》
《欢乐的舞蹈》
《麦穗集》
《流离》
《暴风雨的前夜》
《饿人与饥鹰》
《革命的故事》《一条鞭痕》
《白烟》
《荒土》
《作品论》
《玛露莎》
《海市集》
《晚清小鼓史》《春风秋雨》
《抗战期间的文学》《群莺乱飞》
《五姊妹》
《桃花源》
《不夜城》
《洪宣娇》
《敌后日记》。
孤岛时期阿英及其他作家历史剧中的女性叙事
孤岛时期阿英及其他作家历史剧中的女性叙事【内容提要】本文以上海孤岛时期阿英等创作的历史剧的女性角色为研究对象,从女性角色成为戏剧冲突的主导、女性在戏剧中的精神态势,女性救国故事中的风尘女性和美女喋血等等方面,分析了女性角色在这些历史故事中的戏剧功能。
并从民族主义思想成为这些历史剧中人物的道德底线,良家妇女在这类故事的缺位等等现象,揭示出这类故事背后的男性历史叙述传统,并提出战争对这类戏剧故事的独特作用。
一以女性为叙事重心的孤岛历史剧在抗战戏剧运动中,较早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是1937—1941年间上海孤岛剧运中的明末题材历史剧。
1937年初冬,欧阳予倩取孔尚任《桃花扇》传奇改编为京剧在上海演出,此可以为此后孤岛时期晚明题材历史剧盛演的开场。
阿英在1939年写了《碧血花》,此剧初以《明末遗恨》之名由上海剧艺社在“璇宫”上演。
其后他还写有《海国英雄》、《悬岙神猿》、《杨娥传》等以明末故事为题材的剧本,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历史剧作家。
其它知名编剧的晚明历史剧众多;如蒋旗《陈圆圆》,周贻白编剧的《李香君》,吴永刚的《董小宛》,佚名的《费宫人》和《绝代佳人》,《秦良玉》等等。
吴梅早年编剧的表现瞿式耜坚韧抵抗清军《风洞山传奇》得以翻演。
一时间,明末戏成为孤岛剧作家最关注的题材。
此外,一些明清作家有关晚明的戏剧如《桃花扇》等等也被改编成不同的版本,甚至南明奸相阮大铖编制的《燕子笺》也是当时舞台热演的剧本。
明末题材历史剧的盛演有其独特的背景。
上海成为孤岛以后,现实环境如同是重演的晚明历史,这样,晚明抗清故事和追忆往昔的儿女故事,自然容易引起公众共鸣。
同时,上海孤岛的生活环境的窘仄,也使现实题材的创作产生困难,迫使“孤岛上海一息未绝的演剧运动不得不向历史寻求表现意志的题材”①。
当时的评论者刘念渠对此还说过:“历史剧题材的选择,不是兴之所至,信手拈来的,而是客观环境的具体反映,剧作者针对了客观环境的要求,而提出历史人物做典范,殷鉴或对照。
散文家:阿英(中国)人物简介
阿英散文• 文笔简练,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 善于运用方言词汇,使作品更具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阿英散文的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将抽象的概念或情感与具体的事物相比,使作品更具形象性 • 拟人: 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作品更具生动性 • 排比: 通过重复相似的句式,增强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如何理解阿英散文的思想内涵 • 通过阅读阿英的散文作品,理解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众 疾苦的关怀 • 通过阅读阿英的散文作品,理解其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珍视 和歌颂 • 通过阅读阿英的散文作品,理解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新文 化运动的探索
如何阅读阿英散文以提高文学 素养
• 如何阅读阿英散文以提高文学素养 • 选择阿英的代表作品进行精读,领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魅力 • 结合阿英的生平与创作背景,深入了解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 术价值 • 多阅读不同题材和风格的散文作品,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和审 美能力
阿英的创作生涯与主要作品
阿英的创作生涯
• 20世纪2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也涉足小说、戏剧等领域 • 作品多以描绘民间生活、反映社会现实为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 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抗日题材的作品
阿英的主要作品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风情 画卷 • 《背影》: 以父亲为题材,表现了深厚的父子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 《荷塘月色》: 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展现了阿英独特的美学追求和情感抒发
阿英散文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取向
阿英散文的文化内涵
• 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如对儒家文化的反思和对民间信仰的描绘 • 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社会变革,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 展现了阿英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对人性的关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八章 30年代小说(一)1、30年代小说的成熟与繁荣的重要标志:(1)小说题材空间的拓展;(2)长篇小说的成熟;(3)小说流派的涌现。
(普罗小说、左联青年作家群、社会剖析小说等)2、普罗小说:(1)成员:(主要为太阳社成员)蒋光慈、洪灵菲、楼建南、戴平万,以及后期创造社成员郭沫若、郑伯奇、华汉(阳翰笙)等。
(2)创作题材:一类是描写现实革命斗争的题材,着力表现无产阶级与其他劳苦大众生活的痛苦不幸和走向革命的必然历程;另一类是反应大革命前后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人生道路,形成“革命+恋爱”的主题模式。
(3)代表作:华汉长编小说《地泉》(包括《深入》《转换》《复兴》三部曲);蒋光慈第一步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最后一部长篇《咆哮的土地》(后易名《田野的风》),是普罗小说中的重要作品。
3、左联青年作家群:普罗文学后崭露头角的一批追求进步的青年作家,代表作家及作品:丁玲:处女作《梦珂》,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长篇小说《韦护》《母亲》;张天翼:《小彼得》《从空虚到充实》《畸人集》等短篇小说,《清明时节》《鬼土日记》等中长篇小说,《包式父子》(对小公务员、小市民向上爬的心理剖析最有深度);艾芜《南行》《山峡中》;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叶紫《丰收》;沙汀等4、社会剖析小说:30年代迅速崛起,成为当时重要的小说流派。
(1)特点: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为指导;截取横截面方法来解剖社会;强调对社会的细密观察。
(2)代表作家及作品:茅盾(开创者)《子夜》《春蚕》《林家铺子》;吴组缃《西柳集》《饭余集》;沙汀等5、新感觉派:(以南方上海为阵地),是30年代海派文学中重要的一支,是活跃于20年代末至30年代前半期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1)主要阵地:《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等刊物。
(2)代表作家及作品:施蛰存:最初的《江干集》《娟子姑娘》《追》,自认为“正式的第一个短篇集”是《上元灯》,自觉运用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创作的小说《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
人生无处不江湖——阿英小说简论
一武侠小说古已有之,武侠小说家们用如椽大笔建构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心中世界———江湖,在这个相对独立的地带中,大侠们肩负着匡正秩序、维系平等的重任,英雄们侠肝义胆、快意恩仇。
邪不胜正是江湖中人所期待的理想图景。
这是一个自由浪漫的“理想国”,其自在自为的文化本质十分符合人们对社会的期许和想象。
武侠小说家所醉心营造的江湖也因之让无数读者为之沉醉不已,心生向往。
阿英的中篇小说《江湖行》虽以“江湖”命名,但作者在文本中所展现的却是日常生活化的江湖,是远离了血雨腥风却仍然暗流涌动的江湖,是现代江湖的另一重风貌。
这是从高校教师郑阙的视角铺展开来的一幅学术界江湖图:窘迫的职称评定、尴尬的校友会面、荒诞的酒桌对谈、光怪陆离的“江湖”场所、妖娆却疲倦的风尘女子。
此江湖已非是曾经那片少年扬鞭策马,女儿顿首回眸的净土了。
郑阙也非济世的大侠,而是夹在其中无所适从的“反侠士”———一个浑浑噩噩、无从施展拳脚的“多余人”。
其身边的章院长、尚红孩等人,更像是对江湖群雄的反面刻画,旨在着力讽刺这些失去理想、失去本心的“江湖人”。
实际上,无独有偶。
关于描绘学术乱象的小说,可以上溯至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作者借助于犀利的讽刺手法,描绘了深受科举之害的知识分子群像,批判了当时利欲熏心的世俗风气。
而后,值得一提的便是钱钟书的精品力作《围城》,它同样以学术界虚伪的知识分子为靶心,向他们毫不留情地投向了极具杀伤性的“标枪”。
因此,《围城》亦享有“新儒林外史”的美誉。
而阿英的小说《江湖行》也将笔触伸至现代高校之中,极尽能事地描绘了一幅高校生态圈的乱象。
比之这两部经典之作亦有传承神韵之妙。
二细读文本,不难发现作者将小说的背景放置在高校之中,从校内职称材料递交与评定的场面和郑阙与校友尚红孩吃饭娱乐两条线索展现了“高校江湖”之形貌现状。
阿英以其对学术界现状的敏感度和熟知程度灵敏地捕捉到高校生态圈中蝇营狗苟的一面,同时又将这一大环境之下学生受到的影响和冲击直观地展示与表达出来,读之耐人寻味。
高中语文 4.4《西湖的雪景》教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西湖的雪景》教案【教学目标与重点】1、作为记叙文,重点提示游记的要素与普通记叙文六要素的区别,也是体现本教材要把抽象的教学文体还原为真实文体的一种目标。
2、记叙文又分艺术类与实用类,本课和下一单元的实用类记叙文《杭州西湖导游词》形成的规范与变通的关系,虽然不直接点明,但要预先留下伏笔。
3、关于“美文”的概念。
本篇属于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美文,这一类作品(最典型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只有在其推动白话文运动取得成功的意义上才获得价值,否则容易得出作者消极躲避社会现实的结论(详见教材《美文》一课)。
【作家简介】钟敬文(19O3-2002),广东海丰人。
笔名静闻等。
曾留学日本。
先后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任教。
先生是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和倡导者。
他首次提出要建设独立的中国民间文艺学,他主编了高校文科教材《民间文学概论》,倡建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
几十年来他发表了二三百篇论文,结集出版了《民间文艺》、《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民俗文化学》等专著。
他先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
在第六届文代会上,他被授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称号。
此外,钟敬文还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知名的散文家和诗人,著有散文集《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上散记》等。
1934年,阿英编《现代十六家小品》,从现代散文作家中挑选出影响较大的16位作家,这16人依次为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钟敬文、谢冰心、苏绿漪、叶绍钧、茅盾、落花生、王统照、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鲁迅、陈西滢和林语堂,这就可以看出钟敬文的散文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品背景】钟敬文是著名的民俗学家,青年时代,他就对民俗研究有兴趣,1927年秋,他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与顾颉刚等人组织了民俗学会,编辑《民间文艺》、《民俗》及民俗学丛书,后来他做起散文来了,也和民俗有点关系呢。
1928年,在中山大学执教的钟敬文,因为经手付印的《吴歌乙集》(王翼之编),中间有“猥亵”的语句,触怒了当时那位假道学的校长,被迫离职了。
谈家桢 小品文
谈家桢小品文谈家桢(1908-1982),原名谈秉高,字荫棠,笔名玉伯、阿英,浙江绍兴人。
1908年进杭州求是书院肄业。
191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预科,并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3年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留学,1915年回国后任上海《时事新报》主笔和《民国日报》记者、主编等职。
1930年到1931年历任上海《文汇报》主笔、记者。
1936年在西安临时大学校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谈家桢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在国难当头之际,为国奔走;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和政协会议;历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1.谈家桢(1908-1982),原名谈秉高,笔名玉伯、阿英,浙江绍兴人。
他在上海创办《文汇报》,主编《时事新报》。
在上海主持过《时事新报》,创办过《国闻周报》《民国日报》《时事新报月刊》(后改为《文汇报》)。
曾任西北大学校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
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
曾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建国后曾被聘为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社副社长、民盟上海市委常委及上海市政协常委等职。
“文革”中含冤而死,时年62岁。
谈家桢先生的主要著作有:《谈家桢全集》(4卷)、《我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在全国取得胜利的人——忆录》(1卷)等。
其代表作有:小说:《一把辛酸泪》《两生花》《一张照片的故事》等;散文:《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了几十年,回首往事》等。
2.《谈家桢自选集》谈家桢的自选集,是在一九三八年夏天由上海文化书局出版的,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是抗战开始前后两年间。
那时,正是抗日烽火燃烧得最烈的时候,各地都有了零星的抗日救亡活动。
谈家桢就在这种时势中,从一个不知名小作家蜕变成了一位爱国民主人士。
谈先生早年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许多革命言论和宣传文章,还发表过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在“八·一三”事变后不久,谈先生就从上海返回杭州老家,并在杭州成立了浙江民众协会和国民自卫军第六军(简称“浙江军政府”)。
陈毅与作家阿英
陈毅与作家阿英
杨建民
【期刊名称】《党史博采(纪实版)》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 1941年底,日本在太平洋上同时对美、英发动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与此同时,一部分在上海坚持"孤岛"斗争的中国文化人,亦迅即遭到日伪的严重威胁.在租界办的书屋被查封,人员遭到逮捕.上海不能呆事变"后,陈毅担任新四军代军长.工作期间,陈毅感到新四军在文艺工作开展方面比较薄弱,特别是在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形式,反映军队战斗生活的方面严重不足,于是,他就希望从上海调集一批有这方面才能的文化人到苏区,加强军内的文化工作.
【总页数】4页(P47-50)
【作者】杨建民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阿英与近代文学研究--纪念阿英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2.华中敌后战场风云与作家战时姿态——阿英《庙湾纪程》解读
3.陈毅元帅之女丛军捐赠陈毅元帅珍贵档案资料
4.阿英与《李闯王》——阿英在盐阜根据地革命文艺活动掇评
5.陈毅德副局长谈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根据陈毅德副局长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二五”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历史剧《李闯王》、《碧血花》等。
有文集《阿英文集》等。
阿英作品1946 年任中共华东局文委书记,后任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文委书记,建国后曾任天津市文化局长、华北文联主席、全国文联副秘书长等职。
一生著述丰富,涉及文学、文艺理论、文艺批评、戏剧、电影文学史、美术史等多方面,又重视俗文学及曲艺资科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在弹词方面曾著有《弹词小说评考》、《女弹词小史》等。
有关小说、弹词的著述,今己搜集在《小说闲谈》、《小说二谈》、《小说三谈》、《小说四谈》等著作中出饭。
编集的《晚清文学丛钞》、《鸦片战争文学集》等著作中,都有曲艺、弹词作品及资料。
著有小说《义冢》,散文《夜航集》,剧本《碧血花》、《李闯王》,论著《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现代中国文学论》、《中国年画发展史略》。
辑有《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晚清文学丛钞》等。
作家简介:阿英(1900.2.6-1977.6.17)安微芜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