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七节 植物的生活史

合集下载

植物学中生活史的名词解释

植物学中生活史的名词解释

植物学中生活史的名词解释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科学,它关注植物的结构、功能、分类和分布等方面。

生活史是植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植物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中的变化和发展。

生活史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即单型生活史和复型生活史。

单型生活史是指植物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只经历一次有性生殖的过程。

这种类型的生活史常见于大多数草本植物,如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或短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单型生活史的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阶段、成熟植株阶段、开花和结实、种子散布和休眠等。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种子,再通过种子的传播和存活来完成生命周期。

这种生活史类型适应了快速繁殖和短期生存的生活策略。

复型生活史是指植物在其生命周期中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交替进行。

这种类型的生活史常见于长寿的木本植物,如树木和灌木。

复型生活史的过程通常包括种子萌发、幼苗阶段、成熟植株阶段、有性生殖(开花和结实)、无性繁殖(萌芽或分枝)以及再生的循环过程。

通过这种复杂的生活史,植物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并保证其后代的繁衍。

有性生殖是植物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涉及雌性和雄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来产生有性繁殖的种子。

这种繁殖方式具有遗传多样性高和适应性强的优势,但也需要相对较多的能量和资源来实现。

有性繁殖的过程通常包括传粉和授粉,花的开放、花粉的传递和卵细胞的受精等。

无性繁殖是植物生活史中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它不涉及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包括萌芽、分枝、块茎、根茎和沟纹繁殖等。

无性繁殖具有快速、高效和适应环境变化的优势,但由于遗传单一而缺乏遗传多样性。

除了生命周期的基本过程,植物的生活史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环境条件、生物适应性以及人类活动等。

环境条件对植物生活史的发育有重要影响,比如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质量等因素。

植物的生活史也可以适应不同的生态系统和生境要求,例如旱地植物和湿地植物。

此外,人类活动也对植物生活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种植、采集和引入外来物种等。

植物的生活史

植物的生活史
条件缺一个条件种子都不 萌发; • 2、种子处于休眠状态不萌发(凡种子具有生 活力而保持不萌发的状态称为休眠)①外界的 环境条件得不到而不萌发称为外界性或强迫性 休眠②外界具备但内部种子内在某些原因而不 能萌发为生理性休眠。
七、种子成分的鉴定方法: • 1、水分:烘烤有水蒸气可证明; • 2、无机盐:燃烧后留下烧不尽的灰分可 证明; • 3、有机物:①淀粉:遇碘变蓝色②脂肪 :烘烤后切下种子的胚放在纸上挤压有“ 油迹” 可证明。
• 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在发育为幼苗的根; • 胚芽:发育为幼苗的茎和叶: • 胚轴:初期伸长明显,但很快停滞下来,以后 发育成为根茎之间的连接部分; • 胚乳或子叶:为胚根、胚芽、胚轴的生长提供 养料,随着胚根胚芽胚轴的发生和生长逐渐萎 缩,待其储存的养料耗尽时,幼小的植物体已 经形成根茎叶,此后根茎叶从外界吸收营养和 进行光合作用成为一株能够独立生活幼苗了。
• • • •
4、种子的分类: ⑴双子叶植物(两片子叶无胚乳) ⑵单子叶植物(一片子叶但有胚乳) 5、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区别:
区别 不
比较点 大 子叶 胚乳

玉 一片、瘦 有胚乳

两片、肥大 无胚乳 与果皮分离 无鞘 无鞘

种皮 胚芽
与果皮愈合 有鞘 有鞘
点 相同 点
胚根
都有种皮和胚
三、种子的萌发过程:
四、种子萌发过程个部分结构有哪些变化? • • • • • ⑴种子吸水膨胀,种皮胀破并脱落; ⑵胚乳或子叶萎缩; ⑶胚芽出土发育成幼苗; ⑷胚根突破种皮变成幼苗的根; ⑸胚轴成为连接根茎的中间过渡区。
五、种子萌发的条件: • 1、内部条件:⑴具有生命力⑵胚是发育 成熟⑶胚是完整的⑷有足够供胚发育的 营养储备。 • 2、外部条件:⑴适量的水分⑵适宜的温 度⑶充足的空气。(内部和外部条件缺 一种种子都不能萌发)

简述植物生活史的演化顺序

简述植物生活史的演化顺序

简述植物生活史的演化顺序
植物生活史的演化顺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藻类阶段:最早的植物是海藻,以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形式存在,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

2. 陆生植物阶段:陆地的环境相对恶劣,最早的陆生植物是靠近水域的群落,如苔藓和蕨类植物。

它们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没有真正的种子。

3. 裸子植物阶段:裸子植物出现在约2.9亿年前,具有根、茎和叶。

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包裹在果实中,而是裸露在母体组织上。

4. 被子植物阶段:被子植物是演化最高级的植物类型,约2亿年前出现。

被子植物的种子被包裹在果实中,可以使种子在环境中更好地传播。

5. 斑叶植物阶段:斑叶植物是一个较新的演化分支,在白垩纪时期约1.4亿年前出现。

它们具有特殊的叶状器官,称为丛状组织或花斑状组织,可以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总体而言,植物生活史的演化顺序是从水中生活到陆地生活,从无种子繁殖到有裸子或被子繁殖,进一步演化为具有特殊适应环境能力的斑叶植物。

这些演化过程是植物适应不同环境和生存策略的结果。

植物生活史

植物生活史

植物生活史
植物生活史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经过生长发育,到开花、结果、种子成熟的过程,然后又回到种子发芽的开始,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

这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种子发芽:这是植物生活史的开始阶段,种子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会发芽,长出根和茎。

2. 生长发育:发芽后,植物会开始生长发育,包括叶的生长、茎的延长等。

这个阶段会持续到植物达到生殖生长的阶段。

3. 开花:在生长发育的阶段,植物会进入开花阶段。

开花是植物生殖生长的表现,花朵的产生是为了吸引传粉者进行传粉。

4. 结果:开花后,植物会进入结果阶段。

植物会结果,产生种子。

5. 衰老和死亡:植物结果后,会逐渐衰老,最后死亡。

6. 种子:植物死亡的阶段,种子落入土壤,开始新的生活史。

这个过程是循环的,每个新的植物都是通过种子开始它们的生命旅程的。

植物生活史的类型及其进化趋势

植物生活史的类型及其进化趋势

植物生活史的类型及其进化趋势植物生活史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阶段状态,它将生物体从受精卵、幼苗、青年和成年转换为不同状态描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植物在不同程度上所面临的不同种类的挑战。

就进化而言,植物生活史继承了植物进化的某些基本特征,其中,一些特征变化得更快,而另一些特征更加稳定,后者一般被认为是植物演化的重要结果。

植物生活史一般分为初代植物、细胞再分裂植物、营养生活史和生殖生活史四类。

初代植物就是植物从受精卵开始,经过无性繁殖流程形成的植物,可以细分为三个生活史:静态生活史、反向生活史和动态生活史。

细胞再分裂植物是植物体内形成的一系列小分裂体,它包括四个生活史:囊藻、噬菌体、芽孢生活史和孢子袋生活史。

营养生活史的演变主要是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胚珠形成过程中的有性繁殖,有四个生活史:原生态营养生活史、光合作用营养生活史、传粉营养生活史和胚嘴营养生活史。

而生殖生活史则包括花芽生活史、受精芽生活史和三系体生活史。

植物生活史的演变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多态性演化、不整合性演化、过渡性演化和有效性演化。

多态性演化指的是一种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不断变异,产生出形态各异的多种体形,从而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而不整合性演化则是植物体内部不同部位相互影响,以促进植物的进化速度。

过渡性演化表明植物可以通过不断演化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从而改变自身的生长方式和特性,实现进化。

而有效性演化则指植物体中某些特征的演化更加稳定,保证了植物的良好状态。

总的来说,植物生活史是植物进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植物根据环境变化与演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的生活史有四个主要的阶段演变状态,它们构成了植物生活史的基本进化趋势,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植物的生活史与繁殖

植物的生活史与繁殖

具有长期生长和稳定繁殖的特点 ,以适应较为稳定的环境条件, 如长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特殊环境下植物适应性繁殖策略
干旱环境
采用节水型繁殖策略,如通过减少叶片面积 、增加根系深度等方式来减少水分蒸发和增 加水分吸收。
盐碱环境
通过积累盐分、增加细胞渗透压等方式来适应高盐 环境,同时采用无性繁殖方式如根茎繁殖来扩大种 群。
植物的生活史与繁殖
汇报人:XX 2024-01-26
目录
• 植物生活史概述 • 植物生长与发育过程 • 植物繁殖方式及其特点 • 植物生活史中关键事件及影响因素 • 植物繁殖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 案例分析:典型植物生活史与繁殖策略剖

01
植物生活史概述
生活史定义及特点
生活史定义
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营养 生长、生殖生长,直至衰老死亡 的全部生活过程。
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活史影响
光照强度和光周期
光照强度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速 率,光周期则影响植物的开花时 间和生长节律。
温度变化
温度影响植物的生长速率、开花 时间和种子萌发等,极端温度会 对植物造成伤害。
水分供应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缺 水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限,过多水 分则可能导致根部窒息和病害发 生。
01
通过研究植物生活史,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
及其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促进作物育种与栽培
02
了解植物生活史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育种和栽培措施,提高作物
产量和品质。
保护生态环境
03
植物生活史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植物群落演替规律,为生态恢复
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02
植物生长与发育过程

植物学生活史名词解释

植物学生活史名词解释

植物学生活史名词解释
植物学中的生活史指的是植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其生长、繁殖和老化等不同阶段。

下面是几个与植物生活史相关的常见名词解释:
1. 一年生植物(Annual):从种子萌发到成熟并产生种子的整个过程在一年内完成。

在此期间,植物通常只生长一次,并且一整个植株都会在生命周期结束后死亡。

2. 多年生植物(Perennial):植物的生命周期超过一年,通常
有多个生长季节。

这种多年生的植物可以通过种子、茎、根等方式繁殖,并且可以在每个生长季节重新生长。

3. 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种子植物中的一类,特点是它们的种子具有两片子叶。

双子叶植物的生活史通常包括萌发、生长、花开、授粉、果实形成和种子传播等阶段。

4. 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don):与双子叶植物相对,种子
植物中的另一类,其种子只有一片子叶。

单子叶植物的生活史也包括萌发、生长、花开、授粉、果实形成和种子传播等阶段。

5. 繁殖(Reproduction):植物的繁殖是指产生新植株或新个
体的过程。

大多数植物通过花的授粉和受精过程进行有性繁殖,而也有一些植物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如根茎的顶端、叶片的边缘、茎的节点等部分分化出新的植株)。

6. 代际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某些植物(如苔藓
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活史经历两个不同的世代,即孢子世代和配子世代。

孢子世代通过孢子萌发和生长形成配子,而配子世代则通过有性繁殖形成孢子。

这种代际交替也被称为世代交替或生活史交替。

植物的生活史与生长发育

植物的生活史与生长发育
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物质 植物激素的作用包括促进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和发育 植物激素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如开花、结果、落叶等 植物激素还可以调节植物的抗逆性,如抗旱、抗寒、抗病等
3
植物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
定义:通过雌 雄配子结合形 成合子,再由 合子发育成新 个体的繁殖方

特共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开花与结实
开花过程:花芽 分化、花蕾形成、 开花
结实过程:授粉、 受精、果实发育
开花与结实的关 系:开花是结实 的前提,结实是 开花的结果
影响开花与结实 的因素:光照、 温度、水分、养 分等环境因素, 以及植物自身的 生理状态和遗传 特性。
植物激素的作用
养分
营养生长意义: 为植物提供生 长所需的物质 和能量,促进 植物生长发育。
生殖生长
开花:植物通过开花 吸引昆虫等传粉者,
完成授粉过程
结果:授粉后的花朵 发育成果实,含有种

种子传播:果实成熟 后,种子通过多种方
式传播到新的环境
萌发:种子在适宜的 条件下萌发,形成新
的植物个体
生长:新植物个体经 历生长、发育、成熟 等阶段,完成生活史
关系
农业种植
植物品种选择:根据气候、土 壤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
植物生长周期:从播种到收 获,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植物种植技术:掌握正确的种 植技术,提高植物产量和质量
植物病虫害防治:了解植物病 虫害的种类和防治方法,确保
植物健康成长
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的种 类:如人参、 灵芝、黄芪等
药用植物的作 用:如治疗疾 病、增强免疫
对环境的适应性
光适应:植物对光照强度 的适应
温度适应:植物对温度的 适应

植物的生活史与生物进化

植物的生活史与生物进化
随着环境变化对植物生存和进化的影响日益凸显,未来可 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探究环境变化对植物表型、遗传和 进化等方面的影响及其机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衰老死亡阶段
植物在完成生活史后,逐渐衰 老死亡,但有的植物可以通过
无性繁殖等方式延续生命。
02
植物生殖与发育过程
有性生殖过程及特点
花粉传播与受精
01
植物通过风、昆虫等媒介传播花粉,实现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形成受精卵。
种子形成与发育
02
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种子,其中包含胚和
胚乳等结构,为植物后代提供营养和保护。
遗传多样性
03
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重组和突变等机制使得后代具有遗传多
样性,有利于适应多变的环境。
无性生殖方式及实例
01
02
03
营养繁殖
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如 根、茎、叶)进行繁殖, 如草莓的匍匐茎、秋海棠 的叶插等。
孢子繁殖
蕨类植物等通过孢子进行 繁殖,孢子在适宜条件下 萌发形成配子体,进而产 生新的孢子体。
07
总结与展望
主要究成果总结
植物生活史多样性的揭示
通过对不同植物种类的生活史进行研究,揭示了植物在生长、发育、繁殖等方面的多样性,为理解植物适应 环境和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植物进化机制的阐述
从分子、细胞、个体和群落等多个层次,阐述了植物进化的遗传机制、表型可塑性和自然选择等关键过程, 揭示了植物进化的动力和机制。
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是指由于随机因素导致的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遗传漂变 在小种群中尤为明显,可能导致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加剧。
06
实例分析:典型植物生 活史与进化过程

植物的生活史与适应性

植物的生活史与适应性

生活史变异与进化关系
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多样性,为自然选 择提供材料。
表型可塑性
同一基因型在不同环境下产生不同表型,有 利于适应多变环境。
生活史阶段变异
不同阶段对环境因素的响应不同,影响植物 适应性。
生活史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
生理响应
通过调节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适应环境变化。
植物适应性研究涉及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加强跨学科合作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植物适 应性的本质和机制。
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
通过跨学科合作,可以借鉴和应用其他领域的技术和方法,推动植物适应性研究的技术创新和应用。
应对全球性挑战
植物适应性研究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等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跨学科合作有 助于形成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更好地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
实验法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植物生 活史的影响,揭示其适应机制和生态策略。
3
比较法
通过对不同植物种类或不同生态环境下植物生活 史的比较研究,探讨其共性和差异性及其与环境 的适应性关系。
02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
01
02
03
04
吸水膨胀
种子吸收水分,种皮变软,体 积增大。
植物的生活史与适应性
汇报人:XX 2024-01-20
目 录
• 植物生活史概述 •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 植物适应性表现 • 影响植物生活史与适应性的环境因素 • 植物生活史与适应性关系探讨 • 研究展望与挑战
01
植物生活史概述
生活史定义与特点
生活史定义
植物生活史是指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直至衰老死亡的全部生活过程。

植物的生活史与生长发育

植物的生活史与生长发育

幼苗生长
初期阶段
幼苗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初期阶段
养分需求
植物在幼苗期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才能健康成长
茎叶生长
01 光合作用部位
茎叶是植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02 生长影响
茎叶的生长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养分吸收 效率
03
开花结果
繁殖过程
植物通过开花结果来完成繁殖过程
重要阶段
花朵的开放和结果的成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Theme color makes PPT more convenient to change.
Adjust the spacing to adapt to Chinese typesetting, use the reference line in PPT.
病毒病害防治
病毒病害对植物生长造成严重危害,严重 的病毒病害会导致植物畸形生长、减产甚 至死亡。为了预防病毒病害的发生,应该 加强植物的健康管理,保持植株生长良好 状态,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在病毒病害流 行期间,应该及时隔离感染植株,以免病 毒传播。
促进叶绿素合成 维持细胞渗透压 参与叶绿体结构的稳定 影响植物根系生长
总结
植物生长的调控机制是一个复杂 而精密的系统,植物激素、光周 期、温度和营养等因素相互作用, 共同调节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 程。深入研究植物的生长调控机 制,有助于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 质,促进农业的发展。
● 04
第4章 植物的疾病与虫害防 治
病毒病害防治措施
及时移栽 病虫害监测 环境调节 加强施肥
将感染植株及时移出群体 定期检查植株病害情况
调整植物生长环境,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提高植物的免疫力
● 05
第五章 植物的修剪与栽培

人教版生物中的植物的生活史与繁殖

人教版生物中的植物的生活史与繁殖

人教版生物中的植物的生活史与繁殖植物是生物界中的重要一员,其生活史和繁殖方式多样。

通过生活史和繁殖方式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衍后代的方式。

本文将重点介绍人教版生物中植物的生活史和繁殖方式。

一、植物的生活史植物的生活史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即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个不同的生殖细胞(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新的个体。

无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无生殖细胞结合的方式繁殖,产生与其亲本完全相同的后代。

植物的生活史中,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补充的。

有性生殖主要促进了基因的重新组合,增加了后代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适应和进化。

而无性生殖则是保持种群基因稳定性的方式。

在人教版生物中,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生活史,了解了植物在不同的阶段中的特点和生物学意义。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

二、植物的繁殖方式1.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方式。

主要包括两个过程:授粉和受精。

在授粉过程中,花药中的花粉颗粒传播到花的柱头上。

而在受精过程中,花粉颗粒与柱头上的子房结合,形成受精卵。

随后,受精卵会发育成为种子。

2.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植物进行无性生殖的方式。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隔离繁殖:植物通过分株、拔节、块茎等方式分离出多个独立的个体,从而繁殖新的个体。

(2)块茎繁殖:植物通过地下块茎的生长,将新的植株从旧的植株中分离出来。

(3)茎蔓繁殖:植物通过蔓延的茎或匍匐茎,产生新的植株。

(4)分株繁殖:植物通过根茎或分枝,分离出多个独立的个体。

(5)萌发繁殖:植物通过块茎的萌发,产生新的植株。

(6)开花植物的无性繁殖:植物通过花朵的各种结构进行无性繁殖,如自花受精、异花受精、自花传粉等。

通过无性繁殖,植物可以迅速繁殖,并且可以保持和传递亲本的优良性状。

三、人教版生物中的植物生活史与繁殖的教学资源在人教版生物教材中,涉及到植物的生活史和繁殖的教学资源丰富多样。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植物形态与生活史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植物形态与生活史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备课植物形态与生活史总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植物形态与生活史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模块。

通过学习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命周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对植物形态与生活史进行总结,并提供适合的教学备课参考。

一、植物形态概述植物形态是指植物在外形上的各种特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

以一棵真实的植物为例,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来认识和鉴别它们。

植物的形态特征主要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态条件会导致植物形态的差异。

二、植物生活史概述植物的生活史是指植物从种子开始,经过依次的生长、繁殖和衰老过程,最终产生新的种子的过程。

整个生活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包括花受精、胚胎发育和种子形成等过程,无性生殖则是通过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三、教学备课建议为了有效地教授植物形态与生活史的知识,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备课建议:1.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备课的首要任务。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掌握程度,设定相应的目标,如了解植物形态的相关概念、鉴别常见植物的形态特征、理解植物的生活史等。

2. 整合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从教科书、科普读物、幻灯片、视频等多种资源中寻找合适的材料,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资源。

3. 制定课堂活动: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适合的课堂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实验、观察、比较、分析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制作教学辅助工具:利用PPT演示、标本、显微镜等教学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

5. 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帮助他们建立植物学习的思维模式。

通过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实验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和体验植物的形态与生活史。

植物的生活史备课教案

植物的生活史备课教案

植物的生活史备课教案【植物的生活史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

2. 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3. 掌握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一、植物的生命周期1.1 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的区别。

1.2 子叶期、成年期和衰老期的定义与特征。

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2.1 种子的萌发- 2.1.1 种子的结构与功能- 2.1.2 萌发条件及过程2.2 幼苗期的生长- 2.2.1 幼苗的生长环境需求- 2.2.2 幼苗的生长特点2.3 成年期的生活- 2.3.1 光合作用的过程- 2.3.2 植物的呼吸与排泄2.4 衰老期的特征- 2.4.1 植物的衰老标志- 2.4.2 衰老期的生理变化与死亡三、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特点3.1 有性繁殖- 3.1.1 花粉传播及受精过程- 3.1.2 种子的结构与特点3.2 无性繁殖- 3.2.1 块茎、根茎和花梗的无性繁殖- 3.2.2 嫁接和扦插的方法与应用教学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一颗种子,引发学生对植物生命周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二、呈现结合课件或图片,介绍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并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三、实践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种子的发芽、幼苗的生长和植物生命周期的模拟,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四、拓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植物繁殖方式的了解,鼓励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和观点。

五、总结通过课堂讨论,总结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影响。

六、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篇关于植物的生活史的文章,要求包括植物的生命周期、生长和发育过程以及繁殖方式等内容。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实验观察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评价。

教学参考资源:1. 《生命科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植物生命科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植物园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观察和体验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进一步深化理解。

种子植物的生活史

种子植物的生活史

种子植物的生活史
种子植物是美丽多彩的,不仅拥有完美的外表,而且有着复杂的生命史。

它们的生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休眠,萌发和发育期。

休眠期是种子植物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休眠期,种子植物将其精力集中于贮存营养物质,以满足萌发的需要。

此外,它们的表皮会发生若干的改变,使种子更加抗性强,尤其是在恶劣的环境中。

第二阶段是萌发期,这时种子植物开始着手形成新的植物。

任何适宜萌发及发育环境的种子都会从休眠期激活,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植物。

当种子萌发后,根系将会开始联系土壤,以获取营养和水分,种子只完成萌发,而植物也将继续长大。

第三阶段是发育期,属于成熟期。

这时,植物开始生长,由嫩芽发展成繁茂的植物,同时其叶子及结果也会逐渐发育。

此时,植物会吸收大量的紫外线,成为光合作用的重要营养物质。

随着时间的流逝,植物也将成熟,并承担起自己的功能,例如向人们分享氧气,保护环境以及完成其他重要任务。

总之,休眠期、萌发期和发育期是种子植物形成和成长的重要环节,也是种子植物生存的关键。

它们拥有复杂的生命史,能够在多变的环境中实现自我繁衍,为地球绿化作出贡献。

植物的繁殖与生活史

植物的繁殖与生活史

繁殖效率:无性繁殖 的繁殖效率通常较高, 因为每个母体可以产 生多个新个体。
繁殖方式的选择
植物繁殖方式:有 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选择繁殖方式的原 因:适应环境、遗 传变异、繁殖速度 等
有性繁殖方式:种 子繁殖,通过授粉 、受精形成种子进 行繁殖
无性繁殖方式:分株 繁殖、扦插繁殖、嫁 接繁殖等,通过植物 的茎、叶、根等器官 进行繁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植物的生活史:从种子萌发到开花 结果的过程
植物的繁殖与生活史的关系:繁殖 方式和生活史如何相互影响
植物的进化与演化
植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介绍了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过程,包括从最早的藻类到陆生植物 的演变。
植物的多样性与进化:探讨了不同植物类群的多样性和进化历程,包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等。
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种 子形成
特点:遗传信息重组,增加多 样性
意义:维持物种延续和进化
无性繁殖
定义:无性繁殖是指 植物不经过配子结合, 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 体的繁殖方式。
常见方式:包括分株、 根茎、块根、匍匐茎、 叶芽、吸芽等。
特点:无性繁殖的植物 通常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和生存能力,因为它们 可以快速地扩大种群规 模。
营养生长
定义:植物从种子 萌发到开花结实之 前,主要依靠吸收 土壤中的水分和养 分来获取生长所需 的能量和物质,称
为营养生长。
阶段:营养生长 主要分为幼苗期、 营养生长期和生 殖生长期三个阶
段。
影响因素:营养 生长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如光 照、温度、水分、
土壤养分等。
意义:营养生长是 植物生长的基础, 是植物获取养分和 积累能量的过程, 对于植物的生长发 育和繁殖具有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植物的生活史
复习思考题
第七节植物的生活史
多数植物在经过一个时期的营养生长以后,便进入生殖阶段,这时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形成生殖结构,产生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如属有性生殖,则形成配子体,产生卵和精子,融合后形成合子,然后发育成新的一代植物体。

像这样,植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阶段,前后相继,有规律地循环的全部过程,称为生活史(lifehistory)或生活周期(life ycle)。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一般可以从一粒种子开始。

种子在形成以后,经过一个短暂的休眠期,在获得适合的内在和外界环境条件时,便萌发为幼苗,并逐渐长成具根、茎、叶的植物体。

经过一个时期的生长发育以后,一部分顶芽或腋芽不再发育为枝条,而是转变为花芽,形成花朵,由雄蕊的花药里生成花粉粒,雌蕊子房的胚珠内形成胚囊。

花粉粒和胚囊又各自分别产生雄性精子和雌性的卵细胞。

经过传粉、受精,1个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为合子,以后发育成种子的胚;另1个精子和2个极核结合,发育为种子中的胚乳。

最后花的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种子中孕育的胚是新生一代的雏体。

因此,一般把“从种子到种子”这一全部历程,称为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或生活周期。

被子植物生活史的突出特点在于双受精这一过程,是其他植物所没有的。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存在着两个基本阶段:一个是二倍体植物阶段
(2n),一般称之为孢子体阶段,这就是具根、茎、叶的营养体植株。

这一阶段是从受精卵发育开始,一直延续到花里的雌雄蕊分别形成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为止,在整个被子植物的生活周期中,占了绝大部分的时间。

这一阶段植物体的各部分细胞染色体数都是二倍的。

孢子体阶段也是植物体的无性阶段,所以也称为无性世代;另一个是单倍体植物阶段(n),一般可称为配子体阶段,或有性世代。

这就是由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单核期胚囊(大孢子),和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单核期花粉细胞(小孢子)开始,一直到胚囊发育成含卵细胞的成熟胚囊,和花粉成为含2个(或3个)细胞的成熟花粉粒,经萌发形成有两个精子的花粉管,到双受精过程为止。

被子植物的这一阶段占有生活史中的极短时期,而且不能脱离二倍体植物体而生存。

由精卵融合生成合子,使染色体又恢复到二倍数,生活周期重新进入到二倍体阶段,完成了一个生活周期。

被子植
物生活史中的两个阶段,二倍体占整个生活史的优势,单倍体只是附属在二倍体上生存,这是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活史的共同特点。

但被子植物的配子体比裸子植物的更加退化,而孢子体更为复杂。

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或无性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阶段(或有性世代),在生活史中有规则地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alternationofgeneration)。

被子植物世代交替中出现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精卵融合),是整个生活史的关键,也是两个世代交替的转折点,必须予以重视。

被子植物世代交替的模式图和简单的世代交替图解,见图4-80。

复习思考题
1.植物的繁殖具有哪些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植物的繁殖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种繁殖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自然营养繁殖?举各种自然营养繁殖的实例加以说明。

3.什么是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适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有哪几种?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的特殊意义是什么?
4.扦插和压条繁殖时需注意哪些重要的环节?二者的具体操作有何不同?
5.嫁接繁殖和扦插、压条有何不同?何以嫁接繁殖优于扦插和压条繁殖?
6.嫁接繁殖的成功关键是什么?具体的操作方法有哪几种?
7.花是怎样发生的?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将在植株上发生怎样的显著变化?
8.典型的花分哪些主要部分?各部分的形态和结构如何?
9.花被在不同植物种类里的变化情况如何?什么是同被花、单被花、两被花和无被花?举例说明。

10.花被和花蕊的离、合情况如何?
11.在植物系统演化过程中,花的各组成部分是随着怎样的演化趋势而变化的?这些变化是否是同步发展的?举例说明。

12.花托的形态变化如何使子房和花的其他组成部分的位置也相应地引起变化?由此而引起的不同子房位置的花的名称是什么?
13.说明一朵小麦花的结构。

14.花园式和花程式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绘制花图式和写一个花程式?举例说明。

15.什么是花序?两大类花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各类花序的重要特征。

16.花药壁的发育过程如何?药壁中的绒毡层在小孢子形成过程中起着什么重要的作用?
17.由孢原细胞发育为小孢子的过程如何?成熟花粉的一般结构如何?
18.什么是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19.胚珠的发育过程如何?有哪几种类型?
20.什么是胎座?如何识别各种胎座类型?
21.单胞型、双胞型和四胞型的胚囊发生是如何形成的?
22.单胞8核、7细胞胚囊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 7细胞胚囊各细胞的名称和作用如何?
23.什么是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植物如何在花部的形态结构或开花方式方面避免自花传粉的发生?自花传粉能在自然界被保留下来的原因又是什么?
24.各种不同传粉方式花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
25.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其意义。

26.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为什么会出现亲和和不亲和的现象?从细胞组织学的角度看,亲和或不亲和的原因是什么?
27.什么是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28.荠菜和小麦胚的发育过程如何?二者间有何异同点?
29.三种胚乳发育类型的详细过程如何?
30.种皮的结构特征如何?种皮的性质、厚薄与果实的果皮之间是否有一定的相关性?
31.什么是单性结实?自发和诱导单性结实在生产上有何重要意义?
32.列举各类果实的结构特征。

33.种子和果实的传布有哪些方式?
34.理顺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用表列出生活史中各个阶段的发展顺序,包括大、小孢子囊的发生,大、小孢子的形成,雌、雄配子体的发生,雌、雄配子的形成,受精过程,由受精后产生的果实和新一代的雏体。

注明各阶段的核相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