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5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真题
考研真题(2009-2011)
注:只有Ⅰ和Ⅲ的转换不会引起精度的变化
“定点数表示与加/减运算”试题(1) 【2009年计算机联考真题】 一个C语言程序在一台32位机器上运行。程序中定义了三 个变量x、y、z,其中x和z为int型,y为short型。当 x=127、y=-9时,执行赋值语句z=x+y后,x、y、z的 值分别是( D )。 A.x=0000007FH,y=FFF9H,z=00000076H B.x=0000007FH,y=FFF9H,z=FFFF0076H C.x=0000007FH,y=FFF7H,z=FFFF0076H D.x=0000007FH,y=FFF7H,z=00000076H -14 2 【2010年计算机联考真题】 -112 8 假定有4个整数用8位补码分别表示r1=FEH,r2=F2H, r3=90H,r4=F8H,若将运算结果存放在一个8位寄存 器中,则下列运算会发生溢出的是( B )。 A.r1r2 B.r2 r3 C.r1 r4 D. r2 r4
“高速缓冲存储器”试题(2)续
假定int类型用32位补码表示,程序编译时,i、j和sum均分配在寄 存器中,数组a按行优先方式存放,其首地址为320(十进制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要求说明理由或给出计算过程。 1)若不考虑用于Cache一致性维护和替换算法的控制位,则数据 Cache的总容量为多少? 2)数组元素a[0][31]和a[1][1]各自所在的主存块对应的Cache行号分 别是多少(Cache行号从0开始)? 3)程序A和B的数据访问命中率各是多少?哪个程序的执行时间更短?
“存储器的分类”试题
【2011年计算机联考真题】 下列各类存储器中,不采用随机存取方式的是( B )。 A.EPROM B.CDROM C.DRAM D.SRAM
200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则该排序 算法只 能是______ 。
A.起泡排序
B. 插入排 序
C.选择 排序
D .二路 归并排 序
11. 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 CPU 区分它们的依据是
。
A .指令操作 码的译 码结果
B.指 令和数 据的寻 址方式
C. 指令周 期的不 同阶段
D.指 令和数 据所在 的存储 单元
。
A.1
B. 2
C. 3
D.4
3. 给定二叉树如右图所示。设 N 代表二叉树的根,L 代表根结点的左子树,R 代表根结
点的右子树。若遍历后的结点序列是 3,1,7,5,6,2,4,则其遍历方式是
。
A.LRN
B.NRL
C . RLN
D . RN L
4. 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______。
Ⅰ.父子 关系
Ⅱ. 兄弟关 系
Ⅲ.u 的父结点与 v 的父结点是兄弟关系
A. 只有Ⅱ
B.Ⅰ和 Ⅱ
C. Ⅰ和Ⅲ
D.Ⅰ 、Ⅱ和 Ⅲ
7. 下列关于无向连通图特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I. 所有顶点的度之和为偶数
II. 边数大于顶点个数减 1
III. 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为 1
A. 只有Ⅰ B.只有Ⅱ C.Ⅰ和Ⅱ
12. 一个 C 语言程序在一台 32 位机器上运行。程序中定义了三个变量 x、y 和 z,其中 x 和 z 为 int 型,y 为 short
型。当 x=127,y=-9 时,执行赋值语句 z=x+y 后,x、y 和 z 的值分别是
。
A . x= 0000007F H,y= FF F9 H, z=00000076H
操作系统题目第3章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是为了()。
A、多个用户能及时干预系统B、使系统变得高效C、优先级较高的进程得到及时响应D、需要CPU时间最少的进程最先做2、()有利于CPU繁忙型的作业,而不利于I/O繁忙型的作业。
A、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B、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C、短作业(进程)优先算法D、优先权调度算法3、下面有关选择进程调度算法的准则中不正确的是()。
A、尽快响应交互式用户的请求B、尽量提高处理器利用率C、尽可能提高系统吞吐量D、适当增长进程就绪队列的等待时间4、设有4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2h,它们的一台处理器上按单道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A、1hB、5hC、2.5hD、8h5、若每个作业只能建立一个进程,为了照顾短作业用户,应采用();为了照顾紧急作业用户,应采用();为了能实现人机交互,应采用();而能使短作业、长作业和交互作业用户都满意,应采用()。
A、FCFS调度算法B、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C、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D、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E、剥夺式优先级调度算法6、()优先级是在创建进程时确定的,确定之后在整个运行期间不在改变。
A、先来先服务B、动态C、短作业D、静态7、现在有三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T3,且T1<T2<T3。
系统按单道方式运行且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是()A、T1+T2+T3 B、(3×T1+2×T2+T3)/3C、(T1+T2+T3)/3D、(T1+2×T2+3×T3)/38、设有三个作业,其运行时间分别是2h、5h、3h,假定它们同时达到,并在同一个处理器上以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最小的执行顺序是()A、J1,J2,J3B、 J3 ,J2,J1C、J2,J1,J3D、 J1 ,J3 ,J29、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分配CPU时,当处于运行状态的进程用完一个时间片后,它的状态是()状态。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解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已知程序如下:程序运行时使用栈来保存调用过程的信息,自栈底到栈顶保存的信息依次对应的是()。
A.main()->S(1)->S(0)B.S(0)->S(1)->main()C.main()->S(0)->S(1)D.S(1)->S(0)->main()【答案】A【解析】函数S(int n)是一个递归函数:①当实际参数小于等于零时则返回0,并终止递归;②当实际参数大于零时则递归调用S(n-1),并将S(n-1)的结果加上n作为返回值。
程序从main()函数开始,首先调用main()函数;在main()函数中调用S (1)函数时,将main()函数的上下文保存到栈中,并进入函数S(1);由于函数S(1)的实际参数大于零,需要调用S(0),故将S(1)函数的上下文保存到栈中,进入S(0);在S(0)中,实际参数小于等于零,递归终止。
2.先序序列为a,b,c,d的不同二叉树的个数是()。
A.13B.14C.15D.16【答案】B【解析】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定义为: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访问根节点,然后先序遍历左子树,最后先序遍历右子树。
本题中,结点a为二叉树的根节点,左右子树的先序遍历可能存在下面四种情况:①左子树为空,bcd为右子树;②b为左子树,cd为右子树;③bc为左子树,d为右子树;④bcd为左子树,右子树为空。
然后将左右子树继续分解,如第①种情况的右子树先序遍历(bcd)可能有:a.左子树为空,右子树为cd;b.左子树为c,右子树为d;c.左子树为cd,右子树为空。
按照这种方法继续分解左右子树,直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可得第①和④种情况各包含5种不同情况,第②和③种情况各包含2种情况,因此总共有14种不同的二叉树。
2009统考计算机考研试题【3】
2009统考计算机考研试题【3】(1) 依次访问上述三个虚地址,各需多少时间?给出计算过程。
(2) 基于上述访问序列,虚地址1565H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请说明理由。
47.(9分)某公司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路由器R1通过接口E1、E2分别连接局域网1、局域网2,通过接口L0连接路由器R2,并通过路由器R2连接域名服务器与互联网。
R1的L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2.1;R2的L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2.2,L1接口的IP地址是130.11.120.1,E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3.1;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是202.118.3.2。
将IP地址空间202.118.1.0/24划分为两个子网,分配给局域网1、局域网2,每个局域网分配的地址数不少于120个,请给出子网划分结果。
说明理由或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请给出R1的路由表,使其明确包括到局域网1的路由、局域网2的路由、域名服务器的主机路由和互联网的路由。
请采用路由聚合技术,给出R2到局域网1和局域网2的路由。
2009年计算机统考真题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B C D B C B A D A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D D C D C A A D B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A D D C A C B A A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B A B BC AD D C A1.为解决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队列)栈的定义:栈是只准在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的线性表,称为LIOFO(即后进先出表)。
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端叫栈顶,另一端叫栈底。
队列的定义:队列是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表。
允许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尾,允许删除的一端称为队头。
2015年计算机考研真题解析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已知程序如下:int s(int n){ return (n<=0) ? 0 : s(n-1) +n; }void main(){ cout<< s(1); }程序运行时使用栈来保存调用过程的信息,自栈底到栈顶保存的信息一次对应的是A.main()->S(1)->S(0) B.S(0)->S(1)->main()C.m ain()->S(0)->S(1) D.S(1)->S(0)->main()【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栈的基本概念和函数调用的原理。
2.先序序列为a,b,c,d的不同二叉树的个数是A.13 B.14 C.15 D.16【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二叉树的基本概念。
3.下列选项给出的是从根分别到达两个叶节点路径上的权值序列,能属于同一棵哈夫曼树的是A.24,10,5和 24,10,7 B.24,10,5和24,12,7C.24,10,10和 24,14,11 D.24,10,5和 24,14,6【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哈夫曼树的原理。
4.现在有一颗无重复关键字的平衡二叉树(AVL树),对其进行中序遍历可得到一个降序序列。
下列关于该平衡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根节点的度一定为2 B.树中最小元素一定是叶节点C.最后插入的元素一定是叶节点 D.树中最大元素一定是无左子树【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树的中序遍历和AVL树的基本概念。
5.设有向图G=(V,E),顶点集V={V0,V1,V2,V3},边集E={<v0,v1>,<v0,v2>,<v0,v3>,<v1,v3>},若从顶点V0 开始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则可能得到的不同遍历序列个数是A.2 B.3 C.4 D.5【参考答案】D【考查知识点】图的深度优先遍历。
2009年考研计算机统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12. 一个 C 语言程序在一台 32 位机器上运行。 程序中定义了三个变量 x、 y 和 z, 其中 x 和 z 为 int 型, y 为 short 型。当 x=127,y =- 9 时,执行赋值语句 z=x+y 后, x、y 和 z 的值分别是 A . x=0000007FH,y=FFF9H, z=00000076H B. x=0000007FH,y=FFF9H, z=FFFF0076H C. x=0000007FH,y=FFF7H, z=FFFF0076H D. x=0000007FH,y=FFF7H, z=00000076H 13. 浮点数加、减运算过程一般包括对阶、尾数运算、规格化、舍入和判溢出等步骤。设浮点数的阶码和尾数 均采用补码表示,且位数分别为 5 位和 7 位(均含 2 位符号位)。若有两个数 X=27 ×29/ 32 , Y=25 ×5/8 ,则 用浮点加法计算 X+Y 的最终结果是 A .00111 1100010 C. 01000 0010001 。
40. FTP 客户和服务器间传递 FTP 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______ 。 A .建立在 TCP 之上的控制连接 C.建立在 UDP 之上的控制连接 二、综合应用题:第 41~47 题,共 70 分。 41. (10 分)带权图(权值非负,表示边连接的两顶点间的距离)的最短路径问题是找出从初始顶点到目标顶 点之间的一条最短路径。假设从初始顶点到目标顶点之间存在路径,现有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28. 下列文件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______ 。 A .连续结构 C.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定长 B.索引结构 D.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变长
29. 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 105 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现有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 35,45,12 , 68 ,110 ,180, 170, 195 ,采用 SCA N 调度 (电梯调度) 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 ______ 。 A .110,170,180,195,68,45,35,12 C.110,170,180,195,12,35,45,68 B.110,68,45,35,12,170,180,195 D. 12,35,45,68,110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______ 。
操作系统题目第6章
第六章输入输出系统1、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功能扩充,把原来独占的设备改造成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这种设备称为()。
A、存储设备B、系统设备C、虚拟设备D、用户设备2、CPU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
A、并行技术 B.通道技术C、缓冲技术D、虚存技术3、为了使多个进程能有效的同时处理I/O,最好使用()结构的缓冲技术。
A、缓冲池B、单缓冲区C、双缓冲区D、循环缓冲区4、磁盘属于①(),信息的存取是以②()单位进行的,磁盘的I/O控制主要采取③()方式,打印机的I/O控制主要采取③()方式。
①A、字符设备 B、独占设备 C、块设备D、虚存设备②A、位(bit) B、字节C、桢D、固定数据块③A、循环测试 B、程序中断 C、DMA D、SPOOLing5、下面关于设备属性的论述中正确的为()。
A、字符设备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不可寻址的,即能指定输入时的源地址和输出时的目标地址B、共享设备必须是可寻址的和可随机访问的设备C、共享设备是指在同一时刻内,允许多个进程同时访问的设备D、在分配共享设备和独占设备时,都可能引起进程死锁6、下面关于虚拟设备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虚拟设备是指允许用户使用比系统中具有的物理设备更多的设备B、虚拟设备是指把一个物理设备变成多个对应的逻辑设备C、虚拟设备是指允许用户以标准化方式来使用物理设备D、虚拟设备是指允许用户程序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便可使用系统中的设备7、通道是一种特殊①(),具有②()能力,它用于实现③()之间的信息传输。
①A、I/O设备B、设备控制器C、处理机D、I/O控制器②A、执行I/O指令集 B、执行CPU指令集C、传输I/O指令D、运行I/O进程③A、内存与外设B、CPU与外设C、内存与外存D、CPU与外存8、为实现设备分配,应为每类设备设置一张①(),在系统中配置一张①(),为实现设备的独立性,系统中应设置一张②()。
①A、设备控制表B、控制器控制表C、系统设备表D、设备分配表②A、设备开关表B、I/O请求表C、系统设备表D、逻辑设备表9、下面不适合于磁盘调度算法的是()。
2015年计算机真题及解析
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已知程序如下:int s(int n){ return (n<=0) ? 0 : s(n-1) +n; }void main(){ cout<< s(1); }程序运行时使用栈来保存调用过程的信息,自栈底到栈顶保存的信息一次对应的是A.main()->S(1)->S(0) B.S(0)->S(1)->main()C.m ain()->S(0)->S(1) D.S(1)->S(0)->main()D.先序序列为a,b,c,d的不同二叉树的个数是A.13 B.14 C.15 D.163.下列选项给出的是从根分别到达两个叶节点路径上的权值序列,能属于同一棵哈夫曼树的是A.24,10,5和24,10,7 B.24,10,5和24,12,7C.24,10,10和24,14,11 D.24,10,5和24,14,64.现在有一颗无重复关键字的平衡二叉树(A VL树),对其进行中序遍历可得到一个降序序列。
下列关于该平衡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根节点的度一定为2 B.树中最小元素一定是叶节点C.最后插入的元素一定是叶节点D.树中最大元素一定是无左子树5.设有向图G=(V,E),顶点集V={V0,V1,V2,V3},边集E={<v0,v1>,<v0,v2>,<v0,v3>,<v1,v3>},若从顶点V0 开始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则可能得到的不同遍历序列个数是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2009-2012年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16.某机器字长为 16 位,主存按字节编址,转移指令采用相对寻址,由两个字节组成,第一字节为
操作码字段,第二字节为相对位移量字段。假定取指令时,每取一个字节 PC 自动加 1。若某转移指令所
在主存地址为 2000H,相对位移量字段的内容为 06H,则该转移指令成功转移后的目标地址是
。
A.2006H
到的小根堆是
。
A.3,5,12,8,28,20,15,22,19
B.3,5,12,19,20,15,22,8,28
C.3,8,12,5,20,15,22,28,19
D.3,12,5,8,28,20,15,22,19
10.若数据元素序列 11,12,13,7,8,9,23,4,5 是采用下列排序方法之一得到的第二趟排序
的确认序列号是
。
A.500
B.700
C.800
D.1000
39.一个 TCP 连接总是以 1KB 的最大段长发送 TCP 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当拥塞窗
口为 16KB 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 4 个 RTT(往返时间)时间内的 TCP 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那
么当第 4 个 RTT 时间内发送的所有 TCP 段都得到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大小是
Y=25×5/8,则用浮点加法计算 X+Y 的最终结果是
。
A.00111 1100010
B.00111 0100010
C.01000 0010001
D.发生溢出
14.某计算机的 Cache 共有 16 块,采用 2 路组相联映射方式(即每组 2 块)。每个主存块大小为 32B,
按字节编址。主存 129 号单元所在主存块应装入到的 Cache 组号是
2009-2015年1计算机组成考研原试题与答案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计算机学科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分析一、选择题(每个题2分)11.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区分它们的依据是A.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B.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C.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D.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答案] C[解析] 1、指令执行步骤,在取指期间取来的是指令,读数据期间读来的是数据;2、指令和数据性质上的区别,虽然二者都用二进制表示,但属于完全不同性质的信息,数据是计算机加工处理的“原材料”,指令是告知计算机运行功能和执行步骤的命令类信息。
12.一个C语言程序在一台32位机器上运行。
程序中定义了三个变量x、y和z,其中x和z为int型,y为short型。
当x = 127,y = -9时,执行赋值语句z = x+y后,x、y和z的值分别是A.x = 0000007FH,y = FFF9H,z = 00000076HB.x = 0000007FH,y = FFF9H,z = FFFF0076HC.x = 0000007FH,y = FFF7H,z = FFFF0076HD.x = 0000007FH,y = FFF7H,z = 00000076H[答案] D[解析] 1、十进制整数到二进制的转换,数据的补码表示;2、补码加法运算,2两个不同位数的补码数相加时需要进行符号扩展;X=127,[X]补=0000007FH(32位整数),运算后其值不变Y=-9,[Y]补=FFF7H (16位整数),运算后其值不变[Z]补= [X补+Y补]=0000007FH+FFFFFFF7H=00000076H3、解题技巧,也可先求出127+(-9)=118,再变成补码后去与可供选择的答案对比。
13.浮点数加、减运算过程一般包括对阶、尾数运算、规格化、舍入和判溢出等步骤。
设浮点数的阶码和尾数均采用补码表示,且位数分别为5位和7位(均含2位符号位)。
2009到2012计算机网络历年考研选择题真题加解析
2009年计算机网络考研试题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B)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解析:自下而上方法的一般从检查物理层开始。
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传输层是两台计算机经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时,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具有缓冲作用。
2、(09-34)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B )A.12kbps B.24 kbps C.48 kbps D.96 kbps解析:(1)对于带宽为6MHz的信道,若用4种不同的状态来表示数据,在不考虑热噪声的情况下,该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答:由无热噪声的奈奎斯特公式: C=2Hlog2N=2*6M*log24=24Mbps,即该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24Mbps(2)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24kbps)C=2Hlog2N=2*3k*log216=24kbps.3、(09-35)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N帧(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
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C)A.2 B. 3 C. 4 D. 54、(09-36)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PDU地址是(A)A.目的物理地址 B.目的IP地址 C.源物理地址 D.源IP地址ARP协议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的缩写。
在局域网中,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是“帧”,帧里面是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的。
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要和另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
2009年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操作系统”试卷浅析
2009年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操作系统”试卷浅析摘要:本文是作者在评阅“操作系统”试卷后,进行的初步的分析和总结。
论文重点对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科目的第45题各种答案进行了评析。
最后针对某省考生的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得分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操作系统;考试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起对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试科目进行调整及命题形式进行改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试科目调整后为4门,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一和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的考试内容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重点考查考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的规定,试卷的内容结构为:数据结构45分,占30%;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占30%;操作系统35分,约占23%;计算机网络25分,约占17%。
试卷题型结构为: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综合应用题70分。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总分为150分。
从2009年的试题看,试卷题目分布如下:(1) 数据结构范围内的选择题10题(第1~10题),每题2分,共20分;综合应用题2题(第41、42题),共25分;总计是45分。
(2) 计算机组成原理范围内的选择题12题(第11~22题),每题2分,共24分;综合应用题2题(第43、44题),共21分;总计是45分。
(3) 操作系统范围内的选择题10题(第23~32题),每题2分,共20分;综合应用题2题(第45、46题),第45题7分、第46题8分,共15分;总计是35分。
(4) 计算机网络范围内的选择题8题(第33~40题),每题2分,共16分;综合应用题1题(第47题),共9分;总计是25分。
22009年“操作系统”考题分析2009年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科目考试操作系统第23-32题是选择题,第45、46题是综合应用题。
2009年考研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
2009年考研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1,分数:82.00)1.单项选择题1-4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为解决计算机主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
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____。
(分数:2.00)A.栈B.队列√C.树D.图解析:解析:考查栈和队列的特点及应用。
C和D直接排除,缓冲区的特点需要先进先出,若用栈,先进入缓冲区的数据则要排队到最后才能打印,不符题意,故选B。
3.设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均为空,元素a,b,c,d,e,f,g依次进入栈s。
若每个元素出栈后立即进入队列Q,且7个元素出队的顺序是b,d,c,f,e,a,g,则栈S的容量至少是____。
(分数:2.00)A.1B.2C.3 √D.4解析:解析:考查栈的最大递归深度。
时刻注意栈的特点是先进后出。
出入栈的详细过程见表A-3栈内的最大深度为3,故栈S的容量至少是3。
4.给定二叉树如图A-1所示。
设N代表二叉树的根,L代表根结点的左了树,R代表根结点的右子树。
若遍历后的结点序列是3,1,7,5,6,2,4,则其遍历方式是____(分数:2.00)A.LRNB.NRLC.RLND.RNL √解析:解析:考查二叉树的特殊遍历。
分析遍历后的结点序列,可以看出根结点是在中间被访问的,而右子树结点在左子树之前,得遍历的方法是RNL。
本题考查的遍历方法并不是二叉树的三种基本遍历方法,对于考生而言,重要的是要掌握遍历的思想。
5.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____。
计算机专业考研真题讲解
【例1】(2009年全国计算机学科联考专业基础综合卷第12题,2分): 一个C 语言程序在一台32位机器上运行。
程序中定义了三个变量x 、y 、z ,其中x 和z 是int 型,y 为short 型。
当x=127,y=-9时,执行赋值语句z=x+y 后,x 、y 、z 的值分别是 A .X=0000007FH ,y=FFF9H ,z=00000076H B .X=0000007FH ,y=FFF9H ,z=FFFF0076H C .X=0000007FH ,y=FFF7H ,z=FFFF0076H D .X=0000007FH ,y=FFF7H ,z=00000076H 【解析】 D 。
本题目涉及知识点如下:(1)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十进制转二进制的方法为整数部分除2取余倒计数,小数部分乘2取整正计数。
(2)转成32位补码[127]补=[1111111B]补=[+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11B]补=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11B=0007FH[-9]补=[-1001B]补=[-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1B]补=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111B=0FFF7H(3)求x+y 的真值及补码 127+(-9)=118[118]补=[1110110B]补=[+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10B]补=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10B=00076H或补码直接求和:0007FH+0FFF7H =00076H 答案为D 。
【例2】(2009年全国计算机学科联考专业基础综合卷第13题,2分): 浮点数加减运算过程一般包括对阶、尾数运算、规格化、舍入和判溢出等步骤。
设浮点数的阶码和尾数均采用补码表示,且位数分别为5位和7位(均含2位符号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所附答案为个人整理,不是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2009年计算机专业考研真题——OS23.单处理机系统中,可并行的是()。
I.进程与进程II.处理机与设备III.处理机与通道IV.设备与设备A.I、II和IIIB.I、C.I、III和IV24.A.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B.)26.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
A.界地址保护B.程序代码保护C.数据保护D.栈保护27.一个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为32位,其中段号占8位,则段长最大是()。
A.2的8次方字节B.2的16次方字节C.2的24次方字节D.2的32次方字节28.下列文件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
A.连续结构B.索引结构C.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定长D.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变长29.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105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
现有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35,45,12,68,110,180,170,195,采用SCAN调度(电梯调度)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
A.110,170,180,195,68,45,35,12B.110,68,45,35,12,170,180,195C.110,170,180,195,12,35,45,68D.12,35,45,68,110,170,180,19530.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
A.文件控制块B.C.用户口令表D.31.设文件F1的当前引用计数值为1F3,然后删除F1。
此时,F2和F3N(N>0)个单元的缓冲区。
P1每次用produce()生成一P2每次用getodd()从该缓冲区中取出一个奇数并用countoddcounteven()统计偶数个数。
请用信号量机制实现这三个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活动,并说明所定义的信号量的含义。
要求用伪代码描述。
46.(8分)请求分页管理系统中,假设某进程的页表内容如下表所示。
页号页框号有效位(存在位)0 101H 11 -- 02 254H 1页面大小为4KB,一次内存的访问时间是100ns,一次快表(TLB)的访问时间是10ns,处理一次缺页的平均时间为108ns(已含更新TLB和页表的时间),进程的驻留集大小固定为2,采用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和局部淘汰策略。
假设①TLB初始为空;②地址转换时先访问TLB,若TLB未命中,再访问页表(忽略访问页表之后的TLB更新时间);③有效位为0表示页面不在内存,产生缺页中断,缺页中断处理后,返回到产生缺页中断的指令处重新执行。
设有虚地址访问序列2362H、1565H、25A5H,请问:(1)依次访问上述三个虚地址,各需多少时间?给出计算过程。
(2)基于上述访问序列,虚地址1565H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请说明理由。
201023.C.仅I和IIID.I,II,III当前值为1,若M表示该资源的可用个数,N表示等待资源的进程数,则A.0,1B.1,0C.1,2D.2,026.下列选项中,降低进程优先级的合理时机是()。
A.进程的时间片用完B.进程刚完成I/O,进入就绪队列C.进程长期处于就绪队列中D.进程从就绪状态转为运行态27.进行P0和P1的共享变量定义及其初值为booleanflag[2];intturn=0;flag[0]=FALSE;flag[1]=FALSE;若进行P0和P1访问临界资源的类C伪代码实现如下:30.设文件索引节点中有7个地址项,其中4个地址项为直接地址索引,2个地址项是一级间接地址索引,1个地址项是二级间接地址索引,每个地址项大小为4字节,若磁盘索引块和磁盘数据块大小均为256字节,则可表示的单个文件的最大长度是()。
A.33KBB.519KBC.1057KBD.16513KB31.设置当前工作目录的主要目的是()。
A.节省外存空间B.节省内容空间C.加快文件的检索速度D.加快文件的读写速度32.本地用户通过键盘登录系统时,首先获得键盘输入信息的程序是()。
A.命令解释程序B.中断处理程序C.系统调用程序D.用户登录程序。
90、30)当该进程执行到时刻260时,要访问逻辑地址为17CAH的数据,请问答下列问题:(1)该逻辑地址对应的页号是多少?(2)若采用先进先出(FIFO)置换算法,该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要求给出计算过程。
(3)若采用时钟(CLOCK)置换算法,该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要求给出计算过程。
(设搜索下一页的指针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且当前指向2号页框,示意图如下。
)2011年计算机专业考研真题——OS23.下列选项中,满足短任务优先且不会发生饥饿的调度算法是()。
A.先来先服务B.高响应比优先C.时间片轮转D.非抢占式短任务优先24下列选项中,在用户态执行的是()。
A.命令解释程序C.进程调度程序D.进程P中某线程的栈指针。
A.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B.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C.用户程序→设备驱动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D.用户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27.此时的安全序列是()。
A.P1,P2,P3,P4B.P1,P3,P2,P4C.P1,P4,P3,P2D.不存在28.Ⅰ. 修改页表Ⅱ.磁盘I/OA.仅Ⅰ、ⅡB.仅Ⅱ29.当系统发生抖动(thrashingC.仅ⅢD.Ⅰ、Ⅱ。
A.编辑B.编译C.连接D.装载31.某文件占10个磁盘块,现要把该文件磁盘块逐个读入主存缓冲区,并送用户区进行分析。
假设一个缓冲区与一个磁盘块大小相同,把一个磁盘块读入缓冲区的时间为100μs,将缓冲区的数据传送到用户区的时间是50μs,CPU对一块数据进行分析的时间为50μs。
在单缓冲区和双缓冲区结构下,读入并分析该文件的时间分别是()。
A.1500μs、1000μsB.1550μs、1100μsC.1550μs、1550μsD.2000μs、2000μs32.有两个并发进程P1和P2,共享初值为1的变量x。
P1对x加1,P2对x减1。
加1和减1操作的指令序列分别如下所示。
//加1操作//减1操作loadR1,x //取x到寄存器R1中loadR2,xincR1 decR2storex,R1//将R1的内容存入x storex,R2两个操作完成后,x的值是()。
A.可能为-1或3B.只能为1C.可能为0、1或2D.可能为-1、0、1或245.(8分)某银行提供1个服务窗口和10个顾客等待座位。
顾客到达银行时,若有空座位,则到取号机领取一个号,等待叫号。
取号机每次仅允许一个顾客使用。
当营业员空闲时,通过叫号选取一位顾客,并为其服务。
顾客和营业员的活动过程描述如下:cobegin{process顾客iprocess营业员{while(true){叫号;为顾客服务;}}}coend请添加必要的信号量和P、V(或wait()、signal())操作实现上述过程的互斥和同步。
要求写出完整的过程,说明信号量的含义并赋初值。
46.(7分)某文件系统为一级根目录结构,文件的数据一次性写入磁盘,已写入的文件不可修改,但可多次创建新文件。
请回答如下问题。
(1)在连续、链式、索引三种文件的数据块组织方式中,哪种更合适?要求说明理由。
为定位文件数据块,需要在FCB中设置哪些相关描述字段?(2)为快速找到文件,对于FCB2012A.程序计数器B.程序状态字寄存器C.通用数据寄存器D.通用地址寄存器25.下列关于虚拟存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虚拟存储只能基于连续分配技术B.虚拟存储只能基于非连续分配技术C.虚拟存储容量只受外存容量的限制D.虚拟存储容量只受内存容量的限制26.操作系统的I/O子系统通常由四个层次组成,每一层明确定义了与邻近层次的接口。
其合理的层次组织排列顺序是()。
A.用户级I/O软件、设备无关软件、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B.用户级I/O软件、设备无关软件、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C.用户级I/O软件、设备驱动程序、设备无关软件、中断处理程序D.用户级I/O软件、中断处理程序、设备无关软件、设备驱动程序27.假设5个进程P0、P1、P2、P3、P4共享三类资源R1、R2、R3,这些资源总数分别为18、6、22。
T0时刻的资源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此时存在的一个安全序列是()。
()。
Ⅲ.read系统调用的参数应包含文件的名称A.仅Ⅰ、ⅡB.仅ⅡC.仅ⅢD.Ⅰ、Ⅱ和Ⅲ29.一个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仅有P1和P2两个作业,P2比P1晚5ms到达。
它们的计算和I/O操作顺序如下:P1:计算60ms,I/O80ms,计算20msP2:计算120ms,I/O40ms,计算40ms若不考虑调度和切换时间,则完成两个作业需要的时间最少是()。
A.240msB.260msC.340msD.360ms30.若某单处理器多进程系统中有多个就绪态进程,则下列关于处理机调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进程结束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B.创建新进程后能进行处理机调度C.在进程处于临界区时不能进行处理机调度D.在系统调用完成并返回用户态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31.下列关于进程和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管系统是否支持线程,进程都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B.线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进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C.D.32.下列选项中,不能改善磁盘设备I/O,本轮没有被访问过的页假设不考虑其它进程的影响和系统开销,初始时进程驻留集为空。
目前系统空闲页框链表中页框号依次为32、15、21、41。
进程P依次访问的<虚拟页号,访问时刻>是:<1,1>、<3,2>、<0,4>、<0,6>、<1,11>、<0,13>、<2,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访问<0,4>时,对应的页框号是什么?说明理由。
(2)访问<1,11>时,对应的页框号是什么?说明理由。
(3)访问<2,14>时,对应的页框号是什么?说明理由。
(4)该策略是否适合于时间局部性好的程序?说明理由。
46.(8分)某文件系统空间的最大容量为4TB(1T=240),以磁盘块为基本分配单位,磁盘块大小为1KB。
文件控制块(FCB)包含一个512B的索引表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索引表区仅采用直接索引结构,索引表区存放文件占用的磁盘块号。
索引表项中块号最少占多少字节?可支持的单个文件最大长度是多少字节?(2)假设索引表区采用如下结构:第0~7字节采用<起始块号,块数>格式表示文件创建时预分配的连续存储空间,其中起始块号占6B,块数占2B;剩余504字节采用直接索引结构,一个索引项占6B,则可支持的单个文件最大长度是多少字节?为了使单个文件的长度达到最大,请指出起始块号和块数分别所占字节数的合理值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