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学说系列分解
五运六气详解
![五运六气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3703e6b51e79b89680226fd.png)
五运六气详解------------------------------------------作者xxxx------------------------------------------日期xxxx五运六气详解第一节基本知识五运:金、木、水、火、土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五运六气与时间的关系:①天干地支歌诀: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尽成林。
丙辛具是三江水,戊癸南方火炎侵。
子午少阴君火心,丑未太阴湿土临。
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属燥金。
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寻。
②注解:甲己化土,甲土太过己不及;乙庚化金,庚金太过乙不及;丁壬化木,壬太过丁不及;丙辛化水,丙太过辛不及;戊癸化火,戊太过癸不及。
子午:少阴君火。
丑未:太阴湿土。
寅申:少阳相火。
卯酉:阳明燥金。
辰戊:太阳寒水。
巳亥:厥阴风木。
③节气化分所主六气:大寒到春分,天气为湿,属厥阴风木为主气。
春分到小满,天气为湿,属少阴君火为主气。
小满到大暑,天气为燥,属少阳相火为主气。
大暑到秋分,天气为湿,属太阴湿土为主气。
秋分到小雪,天气为燥,属阳明燥金为主气。
小雪到大寒,天气为燥,属太阳寒水为主气。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
”是五运的由来。
元气主天,五运为地,二者结合,恰好完整刻画了一个生物某个时候的主要生存环境。
第一节五运六气平面图帝曰:善。
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如何?歧伯曰:明显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相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帝曰:何也?歧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①纵向呈相克关系:五运、五行纵向相克。
②横向呈相生关系:六气、五行横向相生。
五运六气基础02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运六气基础02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4ec32e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b.png)
五运六气基础02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三、五运五运,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统称。
运者,轮转运动,循环不已之谓。
故曰:“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运又有大运(中运)、主运、客运之分,它们的变化都是以当年纪年的天干及其阴阳属性为准则的。
(一)大运大运又称“中运”,是主管每年全年的岁运,又称岁运。
大运可以用来说明全年的气候变化,同时它又是推算客运的基础。
1.大运推算法天干化五运,每两干统一运。
“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素问·五运行大论》)。
凡逢甲己之年为土运,乙庚之年为金运,丙辛之年为水运,丁壬之年为木运,戊癸之年为火运。
故曰:“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素问·天元纪大论》)。
这种推算方法是以五年为一循环的。
在五年中,每运值一年,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即土一金—水一木一火。
三十年为一纪,每纪每运共值六年。
六十年为一周,每运共值十二年。
前已述及,十干配五行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为什么十天干在化五运上和配五行上其属性上不同呢?这是因为天干配五行是以五方、五季等关系而确定的,而天干化五运则是根据天象变化来确定的。
对于十干所以化五运,历代有不同的解释。
其一,《内经》提出“五气经天化五运”之说。
谓:“臣览太史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龄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氏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素问·五运行大论》)。
丹天之气就是五行火气化见于天的赤色,龄天之气就是五行土气化见于天的黄色,苍天之气就是五行木气化见于天的青色,素天之气就是五行金气化见于天的白色,玄天之气就是五行水气化见于天的黑色。
牛、女、心、尾、危、室、柳、鬼、亢、氐、昴、毕、张、翼、娄、胃、奎、壁、角、轸等,是天体上二十八宿的名称。
五运六气学说-2023年学习资料
![五运六气学说-2023年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cd3474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6.png)
三.运气理论发生的科学背景-一阴阳五行观是运气理论发生的哲学背景-1、运气理论在“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观点指导下,以“阳道奇,阴道偶”为原则,将天干地进行了阴阳、五行的属性划分及规定-2、运气学说运用阴阳理论总结气候变化规律,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有序的循环,气象变化和人体、万-物一样,都是阴阳二气作用的结果。同样 运气学说-把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运行用五行来表示
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学说
第一-运气理论的发生与沿革-第二干支甲子-s第三五运-第四六气-:第五运气同化-≤第六运气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s第一运气理论的发生与沿革-一概念-二.运气理论发生的时代背景-三.运气理论发生的科学背景-四.运气学说的发展沿革
第一运气理论的发生与沿革-概念-运,即五运。气,即六气-运气学说,是基于天人相应认识和阴阳五行理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门学问。 中医学在古代探讨气象运动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知识体系。-二.运气理论发生的时代背景-秦汉时期发生,以《内经》的“学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一唐代王冰发掘并传承运气学说-王冰补录内经运气七篇大论-二-两宋金元时期,发挥运气学说,-用以指导临 用药-刘完素(六气从火化)、陈无择(运气司天方)-三明清时期,运气理论系统化-汪机大司天理论-四近几十年来,运气学说的研究趋-于理性化、科学化(田合禄、顾植山)
3.历法知识为运气学说提供了准确的时空区-位和计量推算-≤阴阳历结合-阴历,月亮29天12时44分3秒(回历)-阳历,地球365天5时48分46秒-阴历大月30天, 月29天,一年十二个月354天,-比阳历少11天,每隔三年插入一个闰月,十九年七-闰与阳历几乎相等,故十九年七闰的方法
六实践贯穿于运气理论全程的各个层面-大量实践知识的积累,不仅是运气理论形成的发端,-也是架构这一理论的基本要素,体现于该理论全程的-各个层面,同时也是该理论必然的旨 -。-“实践”是指:-1.天时气候变化的观察-2.物候现象的观察-3.疾病流行的观察-4.临床资料的积累
第一讲 五运六气学说系列讲座
![第一讲 五运六气学说系列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41a691d6c1c708a1284a44c7.png)
南方
朱雀星座
二十八宿
西方
白虎星座
北方பைடு நூலகம்
玄武星座
2. 气象学知识 3. 历法知识 4. 物候学知识
(五)实践贯穿于运气理论全程的各个 层面
大量实践知识的积累, 大量实践知识的积累,不仅是运气理论形 成的发端,也是架构这一理论的基本要素, 成的发端,也是架构这一理论的基本要素,体 现于该理论全程的各个层面, 现于该理论全程的各个层面,同时也是该理论 必然的旨归 。
3、在道家强调“通天下一气耳”观念的指导 在道家强调“通天下一气耳” 运气理论构建了“‘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 下,运气理论构建了“‘天人相应’ 的整体恒动 认为“ 是天人相应、 观”,认为“气”是天人相应、天地万物的媒体中 介。
阴阳、五行, (二)气、阴阳、五行,是运气理论发生 的哲学背景 气是万物形成的本原、气是可分的、 1、气是万物形成的本原、气是可分的、 气有无穷变化的特性, 气有无穷变化的特性,这是包括运气学说在 内的传统文化发生的前提。 内的传统文化发生的前提。 运气理论在“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2、运气理论在“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
五运六气学说系列讲座
陕西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张登本
第一讲 运气理论 的发生与沿革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运气理论的发生与沿革 干支纪年的起源与演变 历法知识 干支甲子 五运 六气 运气同化 运气学说在医学中的运用 运气学说评价
第一讲 运气理论的发生与沿革
一.运气学说概念 二.运气理论发生的时代背景 三.运气理论发生的科学背景 四.运气理论与王冰 五.运气学说的发展沿革
第一讲 运气理论的发生与沿革
一. 运气学说概念 1. 运,即五运。 2. 气,即六气。 3. 运气学说 二.运气理论发生的时代背景 秦汉时期发生,以《内经》的“七篇 大论”为其形成的标志。
五运六气学说-1
![五运六气学说-1](https://img.taocdn.com/s3/m/a654303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5.png)
五运六气学说-1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学说一、概说:1、何谓五运,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律。
2、何谓六气,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
3、何谓五运六气学说,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气候变化的年度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
4、为什么要研究五运六气,人与天地相参,天气的变化是影响人体发病的重要外在因素。
风寒暑湿五运六气饮食喜怒体质,禀赋劳逸起居二、预备知识1、天干地支轮回——古人对宇宙的时间观察。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属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行属性木火土金水五运属性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表一:十天干)五合:口诀一: 甲乙丙丁戊甲己合土乙庚金丁壬合木水丙辛己庚辛壬癸戊癸合火细分明天干五合推五运土金水木火表二:天干五合四冲:口诀二:甲庚对头乙攻辛甲乙丙丁壬丙相冲癸寻丁庚辛壬癸表三:天干四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月份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大雪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节节气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气冬春夏秋季节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时辰五行属性水土木土火土金土水五运属性君火土相火金水木君火土相火金水木六气属性热湿火燥寒风热湿火燥寒风表四:十二地支口诀三地支建月正寅二卯三见辰,四巳五午六未跟七申八酉九戌后,十亥逢子十二丑口诀四二十四节气歌正月立春雨水节,二月惊蛰与春分三月清明谷雨绵,四月立夏小满连五月芒种见夏至,六月小暑大暑至七月立秋处暑间,八月白露入秋分九月寒露霜降遍,十月立冬小雪见子月大雪看冬至,腊月小寒到大寒, 地支六冲巳子丑寅卯辰口诀五子午卯酉两相攻寅申巳亥四气冲辰戌对开分丑未午未申酉戌亥地支六冲此中逢, 地支六合巳口诀六子寅卯辰午子丑填土寅亥木卯戌生火辰酉金丑亥戌酉未申午未太和巳申水地支二合此中推土木火金太和水, 地支三会口诀七寅午戌亥卯未申子辰巳酉丑申子辰会在水乡亥卯未遇木相当火木水金寅午戌合将逢火巳酉丑见藏金匣六十甲子:将天干与地支依次配合,始于甲子,终于癸亥,称为六十甲子。
五运六气学说PPT课件
![五运六气学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a706ed7c1cfad6195fa76e.png)
(二)两宋金元时期,发挥运气学说, 用以指导临证用药
刘完素(六气从火化)、陈无择(运气司天方)
(三)明清时期,运气理论系统化
汪机大司天理论
(四)近几十年来,运气学说的研究趋 于理性化、科学化 (田合禄、顾植山)
11
六、学习运气学说的方法及意义
㈠“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 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 者,通神明之理。” ㈡背记及推算训练。 ㈢结合实践。包括气象资料的考察、临床实践观察。 干支甲子的推算是“言化”即“言常”,而结合具体气 象、居地实际气候资料、疾病流行资料进行预测则是 “言变”,“变”也是运气的规律,仅仅用干支甲子推 算而不考察具体气象因素,其结果必然脱离实际。《素 问· 五运行大论》强调“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若 单从天干地支去推算,就是“数推”了。
5
(二)天干地支的应用,使运气理论的确立成为事实 干支甲子纪年方法的使用,是运气理论发生的基础,也 是其形成的标志 。 (四)古代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及影响 1. 天文学:
东方
青龙星座
角 井 奎 斗
亢 鬼 娄 牛
氐 柳 胃 女
房 星 昴 虚
心 张 毕 危
尾 翼 觜 室
箕 轸 参 壁
6
南方
朱雀星座
西方
白虎星座
北方
玄武星座
五气经天化五运图
7
2. 气象学、物候学知识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节气的名称 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到战国末期二十四节气便 已完备,和阴历相辅而行。以黄河流域中原地区 的气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二十四节气是运气推算时的重要节点 后来又创七十二候,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 为时,四时为岁。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1)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1)](https://img.taocdn.com/s3/m/4f714e4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8.png)
五运六⽓·基础知识详解(1)中医经典系列:五运六⽓,运是运转,天上星体的运转,对于地球有照射的作⽤,其年规律⽤天⼲表⽰,天⼲即是天的主⼲带动作⽤。
⽓是地球本⾝的吸收辐射能源的作⽤,六种⽓候的推移;⽓的年规律⽤地⽀表⽰,地球物理本⾝的⽀撑作⽤。
1(⼀)⼗⼆⽀化⽓寒、暑、燥、湿、风、⽕,临御之化也。
”主制为临,从侍为御。
——《素问·六元正纪⼤论》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变由⽣也。
——《天元纪⼤论》主制为临,从侍为御。
即是说:寒⽔、君⽕、相⽕、湿⼟、燥⾦、风⽊六⽓,总是由于阴阳两个⽅⾯⼀主⼀从,两相激动⽽发⽣的。
王冰在《素问六⽓⽞珠密语》中,把临御主从解释为“正对之化”,他说:“正化者,即天令正化其令,正⽆邪化,—天⽓实故也。
对化者,即对位冲化也。
对化即天令虚,易其正数,乃从成也。
”逢⼦、午年,则为少阴君⽕之⽓所主;逢丑、未年,则为太阴湿⼟之⽓所主;逢寅、申年,则为少阳相⽕之⽓所主;逢卯、⾣年,则为阳明燥⾦之⽓所主;逢⾠、戌年,则为太阳寒⽔之⽓所主;逢巳、亥年,则为厥阴风⽊之⽓所主。
刘温舒在《素问⼊式运⽓论奥·论客⽓》⾥,有明⽩的解释,他说:六⽓分上下左右⽽⾏天令,⼗⼆⽀分节令时⽇⽽司地化。
上下相召,⽽寒、暑(热)、燥、湿、风、⽕与四时之⽓不同者,盖相临不⼀⽽使然也。
六⽓司于⼗⼆⽀者,有正对之化也。
如⼦与午均为君⽕,但午之⽅位在南,在⽉建为五⽉,南⽅与五⽉仲夏均属⽕,所以午为正化;⼦为⼗⼀⽉⽉建,居正北⽅,与正南⽅的午遥遥相对,故⼦为对化。
未与丑均为湿⼟,未为六⽉⽉建,六⽉为长夏,正当湿⼟旺季,所以未为正化;丑为⼗⼆⽉⽉建,未在西南⽅,丑在东北⽅,东北⽅⼗⼆⽉的丑,与在西南⽅六⽉的未遥遥相对,故丑为对化。
寅与申均为相⽕,正⽉建寅,在时令为孟春,正当⽊⽓旺时,⽊能⽣⽕,为⽕之母,所以寅为正化;申为七⽉⽉建,七⽉初秋属燥⾦,是下半年的第⼀⽉,与上半年的第⼀⽉正⽉遥遥相对,故申为对化。
五运六气学说系列
![五运六气学说系列](https://img.taocdn.com/s3/m/ae7d28b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0.png)
五运六气的异常可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出现 相应的临床症状,如气滞、血瘀等。
3
脏腑经络与五运六气的相互作用
脏腑经络的病变也可影响五运六气的正常运行, 形成恶性循环。
与病因病机联系
01
五运六气与外感病 因
外感病的发生与五运六气的异常 密切相关,如时行感冒、瘟疫等 。
02
五运六气与内伤病 因
历代医家论述
整理和研究历代医家对五运六气学说的论述和发挥,如张仲景、孙 思邈等。
研究现状概述
概述当前国内外对五运六气学说的研究现状,包括文献研究、临床 研究等方面。
现代科研进展及成果展示
基础理论研究
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五运六气学说的基础理论 ,如气化理论、脏腑经络理论等。
临床研究与应用
春季的主气,其性开泄,易袭阳 位。
热(暑)
夏季的主气,其性炎热,易耗气 伤津。
湿
长夏的主气,其性重浊,易阻遏 气机。
火(热)
为阳盛所生,有内外之分,属六 淫和五志化火。
寒
冬季的主气,其性寒冷,易伤阳 气。
燥
秋季的主气,其性干燥,易伤津 液。
运气相合
天干地支相配
通过天干地支的相配关系,推算 五运六气的盛衰变化。
五运六气的失调也可导致内伤杂 病的发,如情志失调、饮食不 节等。
03
五运六气与疾病传 变
五运六气的盛衰变化可影响疾病 的传变过程,如病邪的入里、外 出等。
与诊断治疗联系
五运六气与四诊合参
在诊断疾病时,应将患者的症状、体征与五运六气的变化相结合 ,综合分析。
五运六气与辨证论治
在治疗疾病时,应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相应的治则和治法。
五运六气的详解与运用
![五运六气的详解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d5a910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d.png)
五运六气的详解与运用
五运六气是古代中国医学中用来解释和预测人体健康和自然界气候变化的一套理论体系。
它结合了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是我们祖先长期观察自然规律和人体生理活动的智慧结晶。
五运指的是木、火、土、金、水这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和它们的太过与不及。
每行对应一个特定的时间阶段,以此来描述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例如,木对应春季,火对应夏季,土对应长夏,金对应秋季,水对应冬季。
六气则是配合五行理论的另一种划分,它将一年分为六个气候阶段,每个阶段由一个地支和相应的五行属性配合而成。
这六气分别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和太阳寒水。
每气主宰四个月份,合起来就是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
五运六气的运用非常广泛,它不仅用于预测天气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还用于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如饮食、穿着、保健等,更重要的是,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诊断和治疗中。
中医通过分析个体的出生年份(即五运六气中的年运和年气),来判断个体的体质和易患疾病,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保健方案。
例如,癸卯年的五运六气分析中,可以得知该年的气候
特征和相应的健康影响。
根据五运六气的理论,人们可以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适应特定年份的气候变化,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目的。
五运六气的详解需要结合具体的年份和当时的宇宙气候背景,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才能准确地进行分析和预测。
在现代社会,尽管我们有了更多的科技手段来预测天气和分析气候变化,但五运六气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依然在某些领域内发挥着它的作用,体现了古代中国先民对自然规律深刻理解和尊重。
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https://img.taocdn.com/s3/m/5137313c0722192e4536f639.png)
五运六气概念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
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治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解读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
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
前干属阳,后干属阴,如年干逢甲,便是阳土运年,年干逢己,便是阴土运年,阳年主太过,阴年主不及,依法推算,便知本年属某运。
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
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顺序,分主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是谓主气。
又按风木、君火、湿土、相火、燥金、寒水的顺序,分为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六步,是谓客气。
主气分主一年四季,年年不变,客气则以每年的年支推算。
如年支逢辰逢戌,总为寒水司天,湿土在泉;逢卯逢酉,总为燥金司天,君火在泉。
司天管上半年,在泉管下半年,依此类推。
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制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从医和述六气到《内经》,都把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因素作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因素,称为六气。
在五运六气中,六气间阐述的是地面垂直气候的特征,以地支为符号,可按阴阳论其属性划分为三阴三阳。
如果说,五运是以时间气象因素为特征的话,六气则以空间的垂直气象为主。
但六气在不同的年代有其变化,在一年的六个节段中变化就更大,故六气重视的是客气的司天、在泉。
作为致病因素的六气,在七篇大论纳入《内经》前,己经认识到六气太过可为六淫,六气致病都可引起发热,以六气杂至相合来解释痹证、诸风、泻泄、水肿、疼痛等,而在五运六气中的六气为病,则更具有深刻性、丰富性与系统性。
五运六气三十二讲
![五运六气三十二讲](https://img.taocdn.com/s3/m/cd3f271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a.png)
二十五、戊子、 戊午之年
3
二十六、己丑、 己未之年
4
二十七、庚寅、 庚申之年
5
二十八、辛卯、 辛酉之年
二十九、壬辰、 壬戌之年
三十、癸巳、 癸亥之年
01
一、辰戌之 岁,厥阴风 木升之不前
02
二、巳亥之 岁,少阴君 火升之不前
03
三、子午之 岁,太阴湿 土升之不前
04
四、丑未之 年,少阳相 火升之不前
目录分析
一、阴阳五行学说产 生的由来
二、五运六气学说形 成的年代
三、运气学说在《黄 帝内经》中的地位
四、运气学说的研究 概况
一、从气候变化看五 运六气学说
二、从发病情况看五 运六气学说
三、从临床治疗学看 五运六气学说
四、从物候节律看五 运六气的周期
一、天干地支
二、甲子
一、五运 二、六气
三、五运与六气 四、运气的演绎方法
05
五、九月少 阳戊
1
一、肝脏
2
二、心脏
3
三、脾脏
4
四、肺脏
5
五、肾脏
二、升明之纪
一、敷和之纪
三、备化之纪
四、审平之纪
五、静顺之纪
1
一、岁木太过, 发生之纪
2
二、岁火太过, 赫曦之纪
3
三、岁土太过, 敦阜之纪
4
四、岁金太过, 坚成之纪
5
五、岁水太过, 流行之纪
1
一、岁木不及, 委和之纪
2
二、岁火不及, 伏明之纪
1
三十、癸巳年
2
三十一、甲午 年
3
三十二、乙未 年
4
三十三、丙申 年
5
运气(五运六气)
![运气(五运六气)](https://img.taocdn.com/s3/m/920dd73b0912a2161479296b.png)
天干化五运歌诀 甲己化土乙庚金,丁任化木水丙辛, 戊癸化火为五运,五运阴阳仔细分。 地支化六气歌诀(司天之气) 地支化六气歌诀(司天之气) 子午少阴化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分, 寅申少阳化相火,卯酉阳明化燥金, 辰戌太阳化寒水,巳亥风木为厥阴。 年支 司天 在泉 子午 少阴君火 阳明燥金 丑未 太阴湿土 太阳寒水 寅申 少阳相火 厥阴风木 卯酉 阳明燥金 少阴君火 辰戌 太阳寒水 太阴湿土 巳亥 厥阴风木 少阳相火
客运:随着岁运的五行属性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 化。 推法:用该年的太过或不及来确定客运的初运及 太少 例如:庚年为金运太过,故客运的初运为太商 己年为土运不及,故客运的初运为少宫 主客运分析,判断五时气候方法: 以生克来判断盛衰:客运生,克主运,以客运为 主;主运生,克客运,以主运为主 以太少来判断:客运太临主运少,则客胜主弱, 以客运为主;客运少临主运太,则主运为主
5.太乙天符:即是天符年又是岁会年 (三)运气异化 根据运和气的五行生克关系来测定运与气的偏胜 偏衰 气生运——顺化 气克运——天刑 运生气——小逆 运克气——不和 顺化之年气候变化平和 小逆和不和之年气候变化较大 天刑之年气候变化较剧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天干配五行方位 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 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 地支配五行方位 东方寅卯木,南方巳午火, 西方申酉金,北方亥子水,中方辰戌丑土
2010年的六种气候变化
庚寅 金运太过
六气包括主气、客气、客主加临 主气:主管一年六个时节的正常变化之气, 说明一年之内24节气气候的正常变化规律, 其恒居不变、静而守位,年年如此 客气:各年气候中的异常变化,随其纪年 的年支而变化,其往来不定 推算:先三阴后三阳,次序以少到多 厥阴 少阴 太阴 少阳 阳明 太阳 一阴 二阴 三阴 一阳 二阳 三阳 客主加临:分析气候变化及特征 1.相得(相生、同气、客克主)2.不相得 (主克客)3.君相二火加临(客为君,主 为相,为顺,反之为逆)
五运六气学详解与运用
![五运六气学详解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d3e880abda38376baf1faef5.png)
五运六气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经》中占比重较大的重要内容。
中医工作者多需深入学习和钻研古典医著《内经》。
从历史上来看,但凡对中医有所贡献者,多得力于《内经》,而学习《内经》难度较大的莫过于有关五运六气这部分内容。
由于五运六气内容在《内经》中是散见的,而辞句和公式又不易理解。
作品目录编辑引言第一章五行一、五行的释义二、事物的五行属性及其涵义(一)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二)事物的五行属性涵义1.时令2.发展过程3.气候4.方位5.时间6.五音7.天干地支8.五色9.五味10.脏11.腑三、五行生克规律(一)五行生克的一般概念与规律(二)五行生克的涵义四、五行乘侮第二章干支甲子一、十干二、十二支三、甲子纪年月日(一)甲子纪年(二)甲子纪月1.口诀推算法2.公式计算法(三)甲子纪日(四)甲子纪时第三章五运一、十干化运二、太过不及与平气(一)太过不及(二)平气三、主运(一)五音健运(二)太少相生(三)五步推运(四)五运交司时刻四、客运第四章六气一、十二支化气二、主气三、客气(一)司天在泉(二)南北政四、客主加临第五章运气相合一、年的运气相合(一)年的运气太过不及与平气(二)年的运气同化1.天符2.岁会3.同天符4.同岁会5.太乙天符二、年分步的运气相合三、月和日的运气相合第六章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一、五运的太过不及和六气的盛衰与发病(一)运的太过不及与发病(二)气的发病及其治法二、对运气病症治药的浅识(一)对《体仁汇编》中运气方药与治症的解析(二)对运气病证治药的一些临证体验五运太过不及的发病及其选用方药六气司天在泉和分步客主加临的发病及其选用方药附:六十年运气加临交司时刻表五运六气环周盘的应用说明后记。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中医精髓部分)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中医精髓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8a65d23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d.png)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中医精髓部分)作为炎黄子孙,学习并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有一些传统文化,学习门槛确实有点高,例如,每个人都熟悉又陌生的“五运六气”。
有人说它就是玄学迷信,有人却又对它深信不疑,更多人大概更像小编,对它懵懵懂懂。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入个门,看看五运六气到底是个什么——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的运算方法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对中医临床辨证治疗常见病、流行病及传染病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运六气学说基本内容运气学说主要由“五运”和“六气”组成,是运用阴阳、五运、六气等理论,并以天干、地支作为演绎工具符号,来推测气候变化、生物生化及其与疾病流行之间的关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干支甲子、五运、六气和运气同化等方面。
《内经》主要见于《素问》的《六节藏象论》和《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大论之中。
干支甲子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甲子,是因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干支相合而得名。
古人用甲子来纪日纪月纪时纪年,并推算四时节气,而运气学说则是以甲子作为演绎工具,来推算运气盛衰和测知气候变化,所以中医运气学研究气运规律和发病规律,都离不开天干地支。
一、天干概念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称十天干或十干,最早是用来纪日的。
阴阳属性干支各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
一般而言,天干属阳,地支属阴。
然而在天干、地支中又可再分阴阳,其划分是以奇偶数为依据的,即: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属阳,又称阳干。
乙、丁、己、辛、癸属阴,又称阴干;五行属性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天干与五行的配属,是以五行之气的性质,结合五方五时生物生长收藏的规律为依据而确立的。
五运六气基本概念及系列图表
![五运六气基本概念及系列图表](https://img.taocdn.com/s3/m/00cc742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e.png)
五运六气基本概念及系列图表【干支】天干和地支,是运气学说的推演符号,五运配以天干(十干统运),六气配以地支(地支纪气),根据各年纪年由干支组合成的甲子,来推测各年的气候变化和发病概况,所以运气学说里的主要演示方法,都离不了天干地支,正如刘温舒在《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中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干支者乃圣人究乎阴阳轻重之用也,著名以彰其德,立号以表其事,由是甲子相合,然后成其纪。
远可以步岁而统六十年,近可以推于日而明十二时,岁运之早晏,万物之生死,将今验古,咸得而知之...明其用而察向往之死生,则精微之用,可谓大矣。
”十干统运,运从甲始,十二地支纪气,气从子始,所以甲子相合,就成为推算六十年中运和气的演变,气候的变化,及其对生物及人体影响的演示方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称“十干”。
十干是古代物候的符号。
例如《后汉书·章帝纪》说:“方春生养,万物孚甲。
”卵化曰孚。
甲,是种子生机发动,芽胞初裂,将破甲壳而出的形状。
又如《礼记·月令》“其日甲乙”,注:“万物皆解孚甲,自抽轧而出”,说明了乙就是初生之芽尚乙屈的形象。
颜师古注《汉书·食货志》说:“干犹个也”。
十干,就是十个的意思。
又因为以它计算天日次第,所以称谓“天干”。
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称“十二支”。
十二支也是物候的符号,如《史记·律书》说:“寅,言万物始生蚓然.....卯之为言茂也....。
”寅是万物开始萌动,由萌动而初茂为卯,说明地支是一年中生物发展过程形象的描述。
又如《大戴礼》说:“地支计象。
”也说明了地支的意义,就是地之生物演变之象。
地支计象,是与一年中十二个月分生物发展的形象相吻合的。
因而把十二支分建于十二月,标志生物发展的形态,称谓“月建'。
【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在天地阴阳中运行和变化。
【中运(岁运)】统主一岁之气,就叫中运,又叫岁运。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资料整理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231593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3.png)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资料整理这个内容有点枯燥,不过仔细体会里面讲的内容很有意思。
1、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来源于古人对于天文地理人事对应关系的长期观察,寻找其总根源,是以地球生物圈为基准宏观规律的总结,其中有其理,有其象,有其数。
数是指万事万物普遍联系普遍发展规律的数学模式,数是五运六气的核心,数学是科学之母。
以阴阳转换,五行印象,五行生克数理运算模式为核心,以太阳系五颗行星的运转和地球本身六种气候的变更为总动力根源。
在天人全息相应的整体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气化规律带动物化规律的地球物理运动规律。
古人认为天地是个大人体,人体是个大天地。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反应了古人朴素唯物自然简易的整体观,全息观,系统观。
在易学、天文学、气候学、农业生产方面均有运用。
不同的系统当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在中医学当中,其最完美的运用和描述保持在中医元典黄帝内经运气七篇里面。
五运六气学说在中医当中的运用,系统而成熟的内容记载在《黄帝内经》当中,理论详实。
后世医家攀附内容太多,理论繁杂而不知其对错,同名之词而意义完全不同,为溯本归源,本课题以《黄帝内经》文中所述为准。
2、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五运六气理论在中医当中的运用,主要功用为推算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分析对人体的影响,预测疾病流行的一般规律,为预防疾病流行以及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是在运气学说的基础之上,经消化吸收之后用于医学。
(1)五运《素问·天元纪大论篇》内有详细论述:“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
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记者,五岁为一周”。
“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五运是以年为观察单位的,统管一年,名称为“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
(2)六气《春秋·医和论疾》:“天有阴、阳、风、雨、晦、明六气”。
而在《黄帝内经》则没有明确提出六气是什么。
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古典理论图表 - 遗篇)
![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古典理论图表 - 遗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f828f8910ef12d2af9e784.png)
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古典理论图表 - 遗篇).txt精神失常的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疯子!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一、运气的概念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
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禾、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
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
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
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
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
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
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行与十天干相合而能运,六气与十二地支相合而能化。
故曰:“运气者,以十干合,而为木火土金水之五运;以十二支对,而为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运气易览》)。
由此可见,欲研究五运六气,必须首先弄清楚天干地支的道理。
二、干支甲子干支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
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干支依次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之类,统称甲子。
干支甲子,是中国古代计算年、月、日、时的次序以及推算五运六气变化的代表符号。
运气学说的主要推算法则均离不开天干地支。
所以说:“文气始于甲干,地气始于子支者,乃圣人究乎阴阳重轻之用也。
著名以彰其德,立号以表其事。
由是甲子相合,然后成其纪。
远可步于岁,而统六十年;近可推于日,而明十二时。
岁运之盈虚,气令之早晏,万物生死,将今验古,咸得而知之”(《运气论奥谚解》)。
(一)天干地支1.天干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于的简称,又称“十于”。
《五运六气图谱》解读
![《五运六气图谱》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a12160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62.png)
《五运六气图谱》解读展开全文宛风古意 2017-06-21《五运六气图谱》解读(一)经术医(二)运气图式(三)儒道医一、经术医(1)经:四书、五经等(2)术:星命、六爻课、四柱八字、风水、奇门、六壬、太乙等术的基础:天文星象、历法、八卦、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3)医:从“术”中分化出来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伤寒杂病论金柜本草纲目(4)阴阳五行理论阴阳本为一物,阴气流行即为阳,阳气凝聚即为阴,非直有二物相对也。
(朱熹)阳化气,阴成形。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黄帝内经素问》“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生气通天论》“形以寓气,气附于形”《邵雍》二、运气图式(1)五运六气应节图(2)年干推运(3)年支推气(4)五运客主加临(5)六气客主加临(6)六十年运气加临(7)经络周期图三、儒道医(1)子曰:一贯三为王(2)儒道同源合流“运气”,习称“五运六气”,是中国先哲推求气象规律的学说,完整地保留在《黄帝内经·素问》里。
《黄帝内经·素问》不仅是中国医学经典,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宝库之一。
其中“运气”学说尤为光辉。
据初步研究,它的“五行时空控制系统”思想是“运气”的精髓,而气象推求模式仅仅是一个框架。
倘若忽略”五行时空控制系统”思想,那么即使搭起气象推求框架,也是不能正确判断气象特征的。
因此,“运气”与其说是一中方术,毋宁说是哲学。
按照先哲们的理解,“五运六气”是一个气象母系统,“五运”和“六气”分别是子系统。
“五运”是阳,是“天之气”;“六气”是阴,是“地之气”。
“天之气”在上反下,“地之气”在下反上,此即“天气下降,地气上腾”,阴阳交感之义。
以当今科学考之,先哲们的见识并不逊色。
地球绕太阳公转并又自转、太阳光对地球的辐射,有着四时昼夜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气象,这是所谓“五运”或“天之气”的内容。
地球内部以及地表形态如海洋、陆地、山脉、河流、湖泊、沼泽、森林、生物群体等,对于太阳能量的吸收、散发、储存、转化也各不相同,也影响着气象,这是所谓“六气”或“地之气”的内容。
人体五运六气解释
![人体五运六气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53cc1b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d.png)
人体五运六气解释
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
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
如年干逢甲,便是阳土运年,年干逢已,便是阴土运年,阳年主太过,阴年主不及,依法推算,便知本年属某运。
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
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顺序,分主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是谓主气。
又按风木、君火、湿土、相火、燥金、寒水的顺序,分为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六步,是谓客气。
主气分主一年四季,年年不变,客气则以每年的年支推算。
如年支逢辰逢戌,总为寒水司天,湿土在泉;逢卯逢酉,总为燥金司天,君火在泉。
司天管上半年,在泉管下半年,依此类推。
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制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主运 1.概念:研究标记有五行属性的五种气候分固定
主持一年5个时段规律的理论。 2.特征 (1)一年分为五步,每步各73.05天,从大寒节交
时刻按下页算起。 (2)五步“气运”变化规律为始于木运,终于水
运,五行相生为序。
(3)一年五步“气运”属性年年如此,固定不变。
❖ 3.推算方法
❖ (1)五音建运:即用“五音”标记“五运之气”。
第三讲 五运
陕西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张登本
一、概念:
五运:指标记有五行属性的风、寒、湿、燥、热气 候变化与时令、物化关系的理论。
二.发生背景
(一)浑天学说中的天球宇宙观 (二)长期对气象变化的观察(有人从天文学角度 研究,这一理论的发生与古人长期对小行星、极小 行星、太阳风暴等天文现象观察有关)
气”运行的居中地位。
❖ 2.特征 (1)一年由一个标记有五行属性的“气运”所主,
时间为365.25天; (2)5年为一小周期,10年为一大周期,始于木运
(风气),终于水运(寒气),以五行相生为序排 列;
(3)太过与不及相间,偶有平气之年发生。 ❖ 3.推算
原则:“先立其年,以明其气”。 方法: (1)先求当年的年干; (2)“十干化运”规律,求其岁运的“五行属 性”; (3)据天干的阴阳属性,推求其岁运的太过或 不及。
阴
2、五行属性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五行 属性
水
土
木
土
火
土
金
土水
(三)应用 1.单用 2.结合应用
三、甲子
❖(一) 概念 ❖ (二)组合规律 ❖ (三)六十甲子表
天干 地支
1
2
3
4
5
6
7
8
地《 9 10 气 素
始问
*
天干 甲 地支 子
天干 甲 地支 戌
天干 甲 地支 申
❖ (三)天干地支的应用,使运气理论的确立 成为事实
干支甲子纪年方法的使用,是运气理论发生 的基础,也是其形成的标志 。
❖ (四)古代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及影响
❖
1. 天文学:
东方
青龙星座
南方
朱雀星座
❖ 西方
白虎星座
北方
玄武星座
角亢氐房心尾箕 井鬼柳星张翼轸 奎娄胃昴毕觜参 斗牛女虚危室壁
五气经天化五运图
❖四.运气理论与王冰
(一)王冰与“七篇大论” (二)“七篇大论”与运气理论 (三)运气理论与“阴阳大论”
五.运气学说的发展沿革 运气学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五个
阶段
(一)唐代王冰发掘并传承运气学说 (二)两宋金元时期,发挥运气学说,
用以指导临证用药 (三)明清时期,运气理论系统化 (四)清末民国年间,是运气学说的
张登本
一 概念:
六气:六气,是指经阴阳属性标记的风、 热(暑)、火、湿、燥、寒等六种气候 变化。
六气分为主气、客气、客主加临三种, 主气测常,客气测变,客主加临则是一 种常变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
❖ 二.六气的分类
❖ (一)主气
❖ 1.概念
❖ 主气,即主时之气,主治一年四季的正常气候变化。 主气包括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六种, 因其年年如此,恒居不变,静而守位,所以又称为地气。
第一讲 运气理论的发生与沿革
一. 概念
运,即五运。气,即六气。
运气学说,是基于天人相应认识和阴阳五行理论,探 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 响的一门学问。是中医学在古代探讨气象运动与人 体健康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运气理论发生的时代背景
秦汉时期发生,以《内经》的“七篇大论” 为其形成的标木→少生太→火→太生少→土→少生太→金→太生少→水
辛 木→少生太→火→太生少→土→少生太→金→太生少→水
壬 木→太生少→火→少生太→土→太生少→金→少生太→水
癸 木→太生少→火→少生太→土→太生少→金→少生太→水
太少相生表
(3)五步推运:具体方法如下
三.运气理论发生的科学背景
❖ (一)“道气论”促进了运气理论的发 生
❖ 1 、在气是天地万物生成、演化本原的 思想指导下,认为“五运”和“六气”及其变 化规律,都是存在于天地间的“气”运动变化 的结果.
❖ 2. “道气论”观点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 都有自身演化的规律 。
❖ 3、在道家强调“通天下一气耳”观念的指导 下,运气理论构建了“‘天人相应’ 的整体 恒动观”,认为“气”是天人相应、天地万物 的媒体中介。
❖ 2.基本规律
❖ (1)主气分主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即将一年二十四 个节气分属于六步之中,每步主四个节气,计60天87刻 半,始于厥阴风木,按五行相生次序,终于太阳寒水, 年年不变。
❖ (2)一年四季始于春,从大寒至春分,为初之 气,属厥阴风木所主;从春分至小满,为二之 气,属少阴君火所主;从小满至大暑,为三之 气,因君火相火同气相随,故属少阳相火所主; 从大暑至秋分,为四之气,属太阴湿土所主; 从秋分至小雪,为五之气,属阳明燥金所主; 从小雪至大寒,为六之气,属太阳寒水所主。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简易换算
❖ 简便计算公式
❖ 年干求算公式1:a=(Y-3)的个位数 ❖ (a为所求年份的年干序号,Y为公元纪年序号,
3为应变常数,若个位数为0,那么年干序号即为 “癸”)
❖ 岁支求算公式2:b =(Y-3)÷12的余数 ❖ (b为所求年份的年干序号,Y为公元纪年序号,
3为应变常数,若余数为不足12,即为地支序号; 若为0或12,年支序号即为“亥”,大于12则减 12)
“冰河时期” (五)近几十年来,运气学说的研究趋
于理性化、科学化
六、学习运气学说的方法及意义
❖ ㈠“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 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 者,通神明之理。”
❖ ㈡背记及推算训练。
❖ ㈢结合实践。包括气象资料的考察、临床实践观察。
❖ 干支甲子的推算是“言化”即“言常”,而结合具体气 象、居地实际气候资料、疾病流行资料进行预测则是 “言变”,“变”也是运气的规律,仅仅用干支甲子推 算而不考察具体气象因素,其结果必然脱离实际。《素 问·五运行大论》强调“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若 单从天干地支去推算,就是“数推”了。
❖ (二)阴阳五行观是运气理论发生的哲 学背景
❖ 1、运气理论在“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
之纲纪”观点指导下,以“阳道奇,阴道偶” 为原则,将天干地支进行了阴阳、五行的属性 划分及规定 。
❖ 2、 运气学说运用阴阳理论总结气候变化规律, 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有序的循环,气象变化和人 体、万物一样,都是阴阳二气作用的结果。同样, 运气学说把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运行用五行来表 示。
2. 气象学知 3. 历 法 4. 物候学知识
(五)历法知识为运气学说提供了准确的
时空区位和计量推算
据相关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计有105部历法, 但有影响的是所谓“古六历”和“今九历”15部, 而对运气理论构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阳 历”“农历”和“十月历”。
❖ “阳历”是五运六气精确推算的基础历法,包括 各部交司时刻。
❖ “农历”的24节气是运气推算时的重要节点。
❖ 彝苗族“十月历”一年五行时段影响了五运五步 的的计步方法。
(六)实践贯穿于运气理论全程的各个层面
大量实践知识的积累,不仅是运气理论形成的发 端,也是架构这一理论的基本要素,体现于该理论全 程的各个层面,同时也是该理论必然的旨归 。
“实践”是指: 1.天时气候变化的观察 2.物候现象的观察 3.疾病流行的观察 4.临床资料的积累
天干 甲 地支 午
天干 甲 地支 辰
天干 甲 地支 寅
乙 丑
乙 亥
乙 酉
乙 未
乙 巳
乙 卯
丙 寅
丙 子
丙 戌
丙 申
丙 午
丙 辰
丁戊己庚辛 卯辰巳午未
丁戊己庚辛 丑寅卯辰巳
丁戊己庚辛 亥子丑寅卯
丁戊己庚辛 酉戌亥子丑
丁戊己庚辛 未申酉戌亥
丁戊己庚辛 巳午未申酉
附表:六十甲子
壬 申
壬 午
壬 辰
壬 寅
壬 子
壬 戌
癸 酉
癸 未
癸 巳
癸 卯
癸 丑
癸 亥
于 子 , 子 甲 相 合 , 命 曰 岁 立 。 ”
六 微 旨 大 论 》 : “ 天 气 始 于 甲 ,
(三)应用
❖ 1.计数 2.纪时:年、月、日、时
3.运气推算
4.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公式1: S年=Y-60m-3
(公元后各年份推算,不含公元元年、1、2三年。S年为所求年份 的干支序数,Y为公元纪年序数,m为应变常数,其取值要保证 0≦S年≦60成立)
这种“胶于定法”的预测早就受到古代学者的批评。 古今许多医家之所以对运气学说提出质疑和批评,主 要是针对这类机械预测而言的。
第二讲 干支甲子
陕西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张登本
❖一、天干
❖(一) 概念 ❖(二) 属性
1、阴阳属性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阴阳 属性
阳
阴
阳
阴
阳
五运六气学说系列讲座
陕西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张登本
❖ 第一讲 ❖ 第二讲 ❖ 第三讲 ❖ 第四讲 ❖ 第五讲 ❖ 第六讲
运气理论的发生与沿革 干支甲子 五运 六气 运气同化 运气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讲 运气理论的发生与沿革
一.概念 二.运气理论发生的时代背景 三.运气理论发生的科学背景 四.运气理论与王冰 五.运气学说的发展沿革
❖ ①常规方法:
❖ ⅰ据当年大运及其太过不及,在“太少相生图”中 找出相应位置;ⅱ沿逆时针方向上推至“角”,见 “角”即止;ⅲ然后将所求的“角”及其“太少” 属性放在五步主运的“初运”上,以五行相生为序, 依次求出其他四运主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