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讲义

合集下载

2024版经济学讲义完整版

2024版经济学讲义完整版

经济学讲义完整版•经济学概述与基本原理•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资源配置与政府干预经济学概述与基本原理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经济学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微观层面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宏观层面研究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影响经济。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包括消费者如何做出购买决策、企业如何决定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等问题,以及政府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

稀缺性与选择问题稀缺性指现实中人们在某段时间内所拥有的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时的一种状态。

资源的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选择问题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必须做出选择。

选择就要比较不同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并考虑各种约束条件。

机会成本与决策原则机会成本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在做出决策时,应该考虑所有可能的选择,并选择机会成本最小的方案。

决策原则在面临多个可选方案时,决策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最大化原则(选择收益最大的方案)和满意原则(选择满足一定标准的方案)。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需求曲线的形状与意义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示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影响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消费者偏好、收入水平、替代品价格、人口数量与结构等。

需求曲线的应用预测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为企业制定价格策略提供参考。

03供给曲线的应用预测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为企业制定生产计划提供参考。

01供给曲线的形状与意义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示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02影响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生产成本、技术水平、预期价格、政策因素等。

经济学讲义

经济学讲义

《经济学》讲义第一章绪论(略)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一节需求和供给一、需求的基本理论(一)概念需求(demand)是指居民户(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有购买欲望,第二,有购买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二)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就是根据需求表所画出的、表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

(三) 需求定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这就是西方经济学所说的需求定理。

理解需求定理需要注意两个问题:1.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

2.商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的原因可以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

注: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的影响。

收入效应是指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需求定理的例外:需求定理是对一般商品而言的,对某些特殊商品,需求定理不一定适用,如表示人们身份的炫耀性消费,古董,名画。

往往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

吉芬商品是低档生活必须品,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这种商品具有价格上升,需求反而增加的特点,这种价格上升,需求增加的情况被称为“吉芬之谜”,具有这种特点的商品被称为“吉芬商品”(四) 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

2.相关商品的价格。

相关商品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4.消费者的偏好。

5.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

6.消费政策7.人口数量和结构(五)需求函数1.需求函数。

如果把影响需求因素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把需求作为因变量,用D代表需求,a, b, c, d,……,n,代表影响需求的因素,则需求函数为:D=f (a, b, c, d,……,n)这一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果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商品本身价格与对该商品的需求关系,并以P代表价格,则需求函数为:D =f (P)(六)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当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薜兆丰经济学讲义

薜兆丰经济学讲义

薜兆丰经济学讲义简介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人类在有限资源下如何分配和利用资源以满足无限的需求。

薜兆丰的经济学讲义提供了对经济学的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本文将围绕薜兆丰经济学讲义展开讨论,分析其主题与内容。

主题一:经济学概述及基本概念1.1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一定时期内,在满足其生活物质需求的过程中,对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科学。

1.2 经济学的分类•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1.3 基本经济学概念1.供给与需求2.产出与收入3.机会成本4.边际效应5.无效率与有效率主题二:经济学分支与方法2.1 主要经济学分支•基础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理论经济学2.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归纳法2.演绎法3.统计分析法4.实验法主题三:经济学的主要理论3.1 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的财富观念•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总需求3.2 供给和需求理论1.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2.平衡价格与平衡数量3.3 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3.4 宏观经济学理论1.GDP与经济增长2.失业与通货膨胀3.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主题四:经济学与实际应用4.1 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个人理财决策2.国家经济政策4.2 经济学对企业的影响1.成本分析与生产决策2.市场定位与定价策略4.3 经济学对社会问题的解决1.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结论薜兆丰经济学讲义系统地介绍了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本讲义,读者可以深入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用经济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个人、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决策都有重要影响,了解经济学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福祉。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摘引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摘引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摘引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摘引
1.经济学的基本思想
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是理性自利原则,即经济行为遵循某种提升他们幸福水平的有效途径,也就是说,个体把握机会,尽可能增加收入,节约开支,优化消费模式。

在经济学中,这一点得到了形式化的表示,即考虑到收入、价格和期望收益,个体决定采取的行为将具有经济效用最大化的性质。

2. 供需平衡
经济学的本质是供求关系,即市场上货物和服务的供求关系。

它强调个人和价格之间的内在联系。

当价格高于某一点时,消费者会减少消费;当价格低于某一点时,消费者会增加消费,直至供求量达到平衡点。

这就是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薛兆丰在《经济学》中指出,当价格调整到达平衡点时,供需比例也会相应调整,从而使供求关系处于平衡。

这也是经济学的基本规律。

3. 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它与概念的价值有关,表明物品的价值并不是由它的物质本身决定的,而是由消费者对它的期望和欣赏而定,即“价值观念”。

例如,饮料和鞋子具有同样的价值,但是当它们放在不同的场合(看电影还是去跑步)时,对这两类物品的需求就有不同的观念和价值。

薛兆丰在《经济学》一书中指出,个体的价值观念可能会改变,从而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主要内容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主要内容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主要内容
经济学是一种助力人们更为了然的智慧,它是洞察世界的视角与姿态,而非一堆函数、公式与图表。

薛兆丰善于把复杂的现象用简单直接的方式诠释清楚。

描述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经济学核心概念,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的经济学分析,更有趣、更深入和精准地将经济学思维运用于各种现实场域,帮助我们理解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触碰众多经济学大师的思想精髓,从而培养大众的经济学思维,构筑经济学的知识体系。

在内容结构上,囊括经济学所有核心议题,但每一个议题又都独立成篇,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切入口。

作为一本经济学指南,随时查阅。

使我们摆脱了直觉和经验的控制,拥有可以举一反三、能够学以致用的知识体系,从而对这个由海量陌生人连接而成的社会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

经济学通识讲义

经济学通识讲义

经济学通识讲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的社会科学,它涉及个人、企业、政府和整个社会的行为和决策。

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如何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的无限需求。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读者对经济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经济学的定义和目标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如何决策以及资源如何分配的科学。

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求。

经济学的目标是通过研究经济现象和规律,提供决策者和个体决策的理论基础,以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

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济学的研究基于一些基本原理和假设。

首先,人们面临有限的资源,需要在不同的需求之间进行选择。

其次,人们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做出决策。

再次,人们的选择会受到激励和机会成本的影响,他们会权衡利益和成本来做出决策。

最后,市场机制是资源分配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和数量。

三、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上的交互关系。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即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价格和数量。

四、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市场机制在理论上是资源分配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在现实中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例如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垄断等。

在这些情况下,政府需要干预来修正市场失灵,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五、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层面。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和企业的行为和决策,例如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企业的生产决策。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系统的运行和调控,例如国民经济总量、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等。

六、经济政策和经济周期经济学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旨在调控经济运行,保持经济稳定和增长。

经济学也研究经济周期,即经济的波动和波动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干预来平稳经济。

经济学讲义--第1节 市场、预算约束、偏好

经济学讲义--第1节 市场、预算约束、偏好

分析: 此题的关键在于:拥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的 效用函数代表相同的无差异曲线,或者说 进行单调变换(无论是正单调变换还是负 单调变换)的效用函数代表相同的无差异 曲线。而只有进行正单调变换的效用函数 才具有相同的偏好。因此,在解此题时, 最好先求出每个效用函数的边际替代率。
(1)MRS1=-MUx/MUy=-y/x (2)MRS2=-MUx/MUy=-10y/10x=-y/x (3) MU x 10 3 y /(2 3xy) 2
1 1 U 2 2
MRSV
MU1 V / x1 f / U U / x1 U / x1 MRSU MU 2 V / x2 f / U U / x2 U / x2
答案:正确
15.(选择题)对于以下效用函数,哪些代表相同 的无差异曲线?() (1)u(x,y)=xy (2)u(x,y)=10xy+50 (3)u(x,y)=-10/(2+3xy) (4)u(x,y)=x/y (5)u(x,y)=x(y+10) A.(1)、(2)和(3) B.(1)和(4) C.(2)、(3)和(5) D.(4)和(5)
分析: 本题综合考察了预算线基本概念以及经济 学界在借助预算线时的一个基本假设:复 合商品假设,即我们可以把x1作为要研究的 商品,而用x2代表除了x1之外的消费者要消 费的其他一切商品。这种假设使得我们的 两种商品预算约束模型具有了合理性。
答案:C
4.(选择题)如果小明每天把他所有的收入 用来购买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每天恰好 能购消费30单位的苹果和8单位的香蕉;同 时也恰好可以每天消费6单位苹果和14单位 香蕉。已知苹果的单位价格是6。则小明每 天的收入是多少?() A.370 B.372 C.374 D.376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北大,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重返校园学习。感谢薛兆丰老师愿意以更灵活的方式, 把原汁原味的北大课程分享出来,呈现在更多人的面前,让大家构建一个经济学的世界观。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 新。欢迎你和我一起学习。——马化腾
我是上过的北大经济学课的,但是当我听薛老师的课时,的确受到了震撼,原来经济学还可以那么有趣,我 在薛老师那里感受到了经济学传递出来的快感。——徐小平
作品目录
前言每个人的经济学 / IX 第1章稀缺为何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真实世界经济学的视角 / 003 第001讲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 003 第002讲马粪争夺案 / 007 第003讲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 010 第004讲区分愿望与结果 / 014 人性观人是理性和自私的吗 / 018 第005讲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 / 018 第006讲亚当·斯密的人性观 / 022 第007讲铅笔的故事 / 026
作品特色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的内容来源于薛兆丰在“得到”APP上开设的在线经济学课堂《薛 兆丰的经济学课》 ,在《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出版时,已经有超过26万学员参与其中,一年期间学生留言总量 达到7000万字。
薛兆丰本人在得到课堂上的原创文字量接近110万。 在这个基础上,《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精选最有代表性 的内容,并将专栏环境下的口语逻辑,转化为正式的书面语言,提纯精编为30万字。
作品核心内容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的目标是让读者不以经济学为职业,也能拥有经济学的智慧。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为读者讲解经济学核心概念。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让读者对脱离实际的数学方程式不再莫名敬畏,也不再满足于经济 学散文的零敲碎打。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让读者看到大众视而不见的制度安排,并理解其内在的经济逻辑,从而启发读者将同 样的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2022.04 | 81人们谈到公平与效率时,总会说要么是公平优先,要么是效率优先,二者此消彼长、互相对立。

每当听到人们这么说时,我就会想起100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案例:马粪争夺案(Thomas Haslem v.William A. Lockwood, 1871)。

马粪争夺案的故事这个案子发生在1869年4月6日。

原告请了两位帮工到马路上捡马粪,他俩从晚上6点干到8点,在马路上共堆了18堆马粪。

马粪堆起来以后,因为太多拿不动,两位帮工就回去取车,准备第二天来运。

但他们并没有在这18堆马粪上做任何标记。

第二天早上,本案的被告看见了这些马粪,就问附近巡逻的人:这些马粪有没有主人,有没有人要把马粪运走?巡逻的人说不知道。

被告听了以后,觉得这些马粪没有标记,也没有主人,就把马粪运回自己家,撒到自己的田里了。

到了这天中午,两位帮工带着车过来,发现马粪没了,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被告拿走了。

双方发生争执,最后闹到法庭上。

鼓励创造财富,还是鼓励对财富做标记在法庭上针锋相对的,有这么几种观点。

一是“溯源说”。

有人主张马粪真正的主人是马,因为马粪是马拉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本书讲解了生活中不可能绕过的经济学核心概念,比如稀缺、成本、价格、交易、信息不对称、收入等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的经济学分析,更实际、更有趣、更深入和彻底地将经济学思维运用于各种实际场景。

薛兆丰著名经济学家,“得到”APP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主理人,著有《经济学通识》和《商业无边界——反垄断法的经济学革命》,长期关注法律、管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考量——保护产权的努力是会消耗资源的,这种消耗越大,资源的净值就越低;社会的道德规范越是能够帮助降低这种消耗,社会财富的积累就越多。

在生活中,很多人讨论什么才是公正的,但背后其实很可能是在对效率做出考量。

经济学讲义第一章

经济学讲义第一章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导论1、首先向大家问好和自我介绍。

2、介绍《西经》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学习时应该注意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这门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核心课。

我们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大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家是不是已经学习了微积分,高数?我们只要有一点微积分的基础,就可以学习初级经济学、甚至偏中级的经济学。

在技术含量上没那么难。

但由于同学们从高中过渡到大学刚刚半年,一个学期,仍然不能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

所以,在初次接触到经济学时,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

但有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没有兴趣是永远不能迈入经济学的豪华殿堂。

所以大家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学习、观察身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了解国内外的经济动态、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方面的方针政策,培养自己的经济思维方式。

【案例】农历新年刚过去,问一下大家:“过年前,为什么超市中的年货如瓜子、糖果不降价促销,而衣服皮具等却会较大幅度降价?答:瓜子、糖果作为年货,为应景和待客,一般家庭都必备,而衣服任何时间点都可购买,不必局限于某一时点。

也就是说,在新春前,年货的购买是弹性值较少的,而衣服类商品的弹性值却较大。

为达到销售收入的最大化,对于弹性值小商品,提价(至少不降价、不打折)会增加销售收入,而弹性大的商品降价会增加销售收入,提价会减少销售收入。

在以后的课程中,分析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时,会从理论层面给同学们具体分析。

【案例】假如你是某家电影院的总经理,你的财务经理告诉你,近来影院收入情况不佳,建议你提高票价以增加收入,这个建议,你应该采纳还是拒绝?你的决策又是什么?可能有同学会问到,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呀?是不是跟我们以前学的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样,属于纯理论,枯燥乏味,通过死记硬背就可以通过考试。

再或者是认为经济学就是赚钱的实用性课程,但一看到教材中条条框框的理论,而没有具体应用的东西,一下子兴趣全无。

经济学讲义

经济学讲义

Topic11,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一个东西,我们不得不放弃另外的东西:大炮与黄油(国防与国内消费品);衣服与食品;空闲时间与工作;效率与公平效率是指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是指将这些资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在设计政府政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样的。

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为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本身也变小了。

权衡取舍很重要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决策需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利益:上大学OR工作?学习OR约会?上课OR睡觉?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湖人队球员科比选择退学转而从事职业运动,就赚了几百万美元。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Margin)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变动。

如:当考试临近时,你的决策不是在放弃考试和一天24小时看书之间的选择,而是是否多花一小时时间复习功课而不是看电视。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和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水和钻石的价格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边际成本和边际利益的改变会刺激人做出反应。

当边际利益超过边际成本,人们会改变决策,政策改变了激励,人们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安全带的使用减少了开车谨慎程度,结果:车祸次数增加,司机死亡下降,但行人危险增加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贸易使每个人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其他人的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竞争能获得贸易的好处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企业决定雇佣谁和生产什么;家庭决定为哪家企业工作,以及用自己的收入购买什么。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合意的市场结果。

中级经济学家经济基础课件讲义

中级经济学家经济基础课件讲义

中级经济学家经济基础课件讲义第一讲:市场与供求关系
1.1 市场的定义及分类
市场是指商品交易的场所。

根据交易方式的不同,市场可分为
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

实体市场指的是实际存在的交易场所,如传
统的农产品市场、商贸市场等;虚拟市场则是通过互联网等电子手
段进行商品交易的市场形式。

1.2 供求关系的概念及变化
供求关系是指市场经济中商品供给和需求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供求关系的变化对市场价格以及企业经营决策等方面都会产生直接
的影响。

第二讲:价格与效用
2.1 价格的概念及作用
价格是指市场上商品交换时所决定的货币数量。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供求关系的体现,对于各种市场参与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效用的概念及作用
效用是指商品或某种需求能够为人们带来的实际收益。

对于消
费者来说,效用是衡量商品价值的重要指标。

第三讲: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与市场均衡
3.1 需求曲线的定义及特征
需求曲线是指表示不同价格下消费者购买同一商品数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图形化表现所得的曲线。

需求曲线通常体现的是
价格与消费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3.2 供给曲线的定义及特征
供给曲线是指表示不同价格下生产者供应同一商品数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图形化表现所得的曲线。

供给曲线通常体现的是
价格与供应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3.3 市场均衡的含义及特征
市场均衡是指在市场中供求量达到平衡状态的状态。

在市场均
衡状态下,商品数量供应量与需求量相等,并对应于一定的价格水平。

微观经济学讲义

微观经济学讲义

微观经济学讲义第一节西方经济学概论一、稀缺性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4.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

5.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二、选择1.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2.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

它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三、机会成本1.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要选择就要有所舍弃,舍弃的东西就是机会成本。

2.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上的支出,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支出。

四、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

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五、理论(一)理论的内容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经济学导论知识点讲义

经济学导论知识点讲义

《经济学导论》课程知识点第一章:经济学是什么一、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是探索人类的选择行为,是一门选择的科学:地球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穷无尽,无法满足的情况下,需要选择。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以个人、单位、企业、政府为研究对象。

⏹与人类有关的问题都可以用经济分析来思考。

⏹经济学是教别人挣钱,自己不挣钱的专业。

⏹经济学是关于资源配置的科学。

⏹经济学是关于国民财富的科学。

二、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学习经济学你可以知道,当你失业的时候,你知道你为什么失业.⏹当你没有资本,但你很想谈论资本和投资,那么你学习经济学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个没钱谈钱的矛盾。

⏹虽然你自己不能挣钱,但你很想教别人挣钱时,你就可以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了解你生活的世界.⏹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

⏹对经济学的思考和遵循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对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具体研究称为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集中研究构成经济的个体单位——厂商、家庭和个人的——行为。

它研究个体单位如何作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经济作为一个总体的行为,特别是诸如失业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平衡这类总量指标的变化.总量数字不能反映任何经济个体厂商或家庭的状况,而是告诉我们经济的总体或平均的状况。

⏹注意:这两种经济观察不过是看待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方式。

微观经济学自下而上考察经济,宏观经济学则自上而下考察经济。

经济作为一个总体的行为依赖于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的行为。

总之,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主体-——居民与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以及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和变化.第二章:供给需求原理第一节:市场无处不在一、什么是市场?⏹传统意义上的市场:市场就是买卖东西的地方。

对于买主来说,只要能够买到东西的地方就是市场。

市场经济学--需求、供给和价格讲义

市场经济学--需求、供给和价格讲义

市场经济学--需求、供给和价格讲义市场经济学讲义一、需求与供给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供求关系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中两个核心概念。

1. 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需求量取决于需求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自身收入的变化。

需求曲线通常是向下倾斜的,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需求的影响因素:- 价格: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量增加。

- 价格的替代品和亲代品:如果价格的替代品或亲代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可能会增加。

- 收入水平:收入增加可以导致需求量增加,而收入减少可以导致需求量减少。

- 偏好和趋势:消费者的偏好和趋势对需求量也有影响。

2. 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以不同价格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

供给量取决于生产者的成本和期望利润。

供给曲线通常是向上倾斜的,即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供给的影响因素:- 成本:生产成本上升会导致供给量减少,成本下降会导致供给量增加。

-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供给量。

- 期望利润:高利润预期可以提高供给量,而低利润预期可以降低供给量。

- 税收和补贴:税收增加会导致供给减少,而补贴增加会导致供给增加。

二、价格的形成市场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当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时,即需求量等于供给量,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

价格的调节机制:- 如果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需求量会减少,供给量会增加,直到价格回归到均衡价格。

- 如果价格低于均衡价格,需求量会增加,供给量会减少,直到价格回归到均衡价格。

通过这种供需调节机制,市场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需求的满足。

总结:市场经济中,需求和供给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元素。

通过需求和供给的交互作用,市场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益的最大化。

价格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供需关系的动态调节,市场经济可以实现价格的均衡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经济学讲义》读后感

《经济学讲义》读后感

《经济学讲义》读后感《经济学讲义》是一本对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理论进行全面讲解的专业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案例,使理论知识更具体和实践化,增加了我对经济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首先,我觉得这本书在概念的解释上非常清晰和明确。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各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供求关系、市场均衡、厚利润等,让我能够轻松理解并记忆。

此外,书中还对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对经济学的整体框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这本书在案例和实例的运用上非常巧妙。

作者通过丰富的实例,将经济学从理论提升到实践,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应用和实用性。

例如,在讲解供求关系时,作者提供了一些市场价格波动的案例,如石油价格的涨跌或商品价格的变动,让我能够理解价格变动与供求关系之间的关联性。

通过这些实例,我对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另外,这本书还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

作者详细介绍了经济学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以及经济学家在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

通过学习这些研究方法,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家在研究和预测经济现象时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局限性。

最后,我觉得这本书在对经济学的应用和实践方面有了独特的见解。

作者在书中强调了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的重要性,并通过一些实例和案例展示了经济学在政策制定、市场分析和企业决策等方面的应用。

这使我对经济学的实际运用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兴趣,也让我对未来学习和研究经济学有了更多的动力。

综上所述,《经济学讲义》是一本卓越的经济学教材,通过对经济学基础知识、分析方法和实践应用的全面介绍,使我对经济学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经济学对于社会和个体行为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张海洋高级微观经济学讲义

张海洋高级微观经济学讲义

张海洋高级微观经济学讲义张海洋高级微观经济学讲义第一章:市场与竞争1.1 市场的定义和特征市场是指买方和卖方之间进行交易的地点和方式。

市场的特征包括:- 价格机制:市场上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上涨会促进供应量增加,价格下跌则会导致供应量减少。

- 自由进出:市场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出,没有任何限制。

- 竞争:市场上存在多个卖方和买方,他们之间进行竞争。

1.2 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

常见的原因包括:- 外部性:当某个经济活动对于第三方产生影响时,就会出现外部性。

外部性可能是正面的(如教育)也可能是负面的(如污染)。

外部性会导致市场无法有效地分配资源。

-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指不排除任何人使用、使用一个人不减少其他人使用量、使用者不需要付费等特征的物品。

公共物品容易出现免费骑车问题(free-rider problem),即有些人不付费却享受了公共物品的好处,导致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

- 垄断: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或买方,他们可以控制价格和数量。

垄断会导致市场无法有效地分配资源。

第二章:消费者理论2.1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增加一单位消费量所带来的额外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是指随着消费量增加,额外效用逐渐减少。

2.2 消费者最大化效用的条件消费者最大化效用的条件包括:- 边际效用相等原则:当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时,消费者达到了最优选择。

- 预算约束: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受到收入和商品价格的限制。

-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组合下产生相同总体效用的点。

在预算约束下,最大化效用意味着在无差异曲线上选择预算约束线上的点。

2.3 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是指能够满足同样需求的不同商品。

互补品是指需要同时使用才能满足需求的商品。

第三章:生产者理论3.1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关系。

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Q = f(K,L)其中,Q表示输出量,K表示资本量,L表示劳动力。

经济学讲义

经济学讲义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本部分知识结构:本部分考点:1.根据恩格尔系数分析需求结构和富裕程度,根据恩格尔曲线分析可支配收入对于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运用需求函数和价格需求弹性分析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3.根据供给法则、供给函数和价格供给弹性分析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包括理解供给法则例外的几种商品。

4. 根据供求法则推导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本部分难点:恩格尔曲线、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影响、供求法则本部分主要内容: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对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是用于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却是有限的,即资源具有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人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需求分析供给分析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商品市场的均衡需求法与需求法则 需求法则的例外需求量的变动以及需求的变动 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 恩格尔曲线和恩格尔系数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供给与供给法则 供给法则的例外供给量的变动以及供给的变动 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厂商供给与行业供给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们必须在资源的不同用途之间进行选择,这就产生了如何合理配置并充分地使用稀缺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需求的问题。

市场经济是指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以市场配置方式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价格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市场交换中的货币表现。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形成决定于市场中的两种力量:需求和供给。

第一节 需求分析一.需求与需求法则1.定义:需求是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可以用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表示。

2.需求表与需求曲线需求表所表示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所要购买的商品数量,即商品价格(P)与需求量(Q)之间的关系。

如表1-1所示。

表1-1 某商品的需求表P-Q组合A B C D E F G H P 1 2 3 4 5 6 7 8 Q14012010080604020根据表1-1上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各种组合,可以在一个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需求量的平面坐标上绘制出一条斜率为负的需求曲线,见图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你為獲取某物所付出的總代價稱為。

b. 當邊際成本小於它時會下降,且邊際成本大於它時會上升的成本為。

c. 不隨產量變動而變動的成本為。

d. 就短期的冰淇淋產業而言,包括奶油與糖但不包括工廠成本的成本為。

e. 利潤等於總收益減。

f. 產量增加一單位所增加的總成本為。

A: a. 機會成本b. 平均總成本c. 固定成本 d. 變動成本e. 總成本f. 邊際成本2. 你的阿姨正考慮開一家五金行。

她估計一年要花500,000美元來租店面和進貨。

此外,她必須辭掉年收入50,000美元的會計師工作。

a. 定義機會成本。

b. 你阿姨開這家五金行的每年機會成本為何?如果你阿姨認為每年的營業額為510,000美元,則她應該開這家店嗎?請說明。

A: a. 機會成本為獲取某物所付出的總代價。

b. 其每年的機會成本為$550,000,等於$500,000的外顯成本與$50,000的內隱成本之和。

如果每年的營業額為$510,000,則由於小於機會成本,所以她不應該開這家店。

3. 一名以釣魚為生的釣客其釣魚時間與漁獲量的關係如下:時間(小時) 漁獲量(公斤)0 0公斤1 102 183 244 285 30a. 每小時的邊際產量為何?b. 畫出此名釣客的生產函數,並說明它的形狀。

c. 此一釣客的固定成本為10美元,且其每小時時間的機會成本為5美元。

畫出他的總成本曲線,並說明它的形狀。

A: a. 下表顯示每小時的邊際產量b. 下圖顯示此釣客的生產函數。

由於邊際產量遞減,所以生產函數隨釣魚時間增加而愈來愈平坦。

c.下圖顯示其總成本曲線。

由於邊際產量遞減,所以邊際成本遞增,從而總成本曲線隨產量增加而愈來愈陡。

4. 阿桃掃帚店的員工數與掃帚產量的關係如下:a. 填滿邊際產量那一欄的空格。

這些數字呈現什麼樣的型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型態?b. 每位員工的工資為每日100美元,且阿桃的固定成本為每日200美元。

根據這些金額,填滿總成本那一欄。

c. 填滿平均總成本那一欄(ATC=TC/Q )。

這些數字呈現什麼樣的型態?d. 填滿邊際成本那一欄(MC=△TC/△Q)。

這些數字呈現什麼樣的型態?e. 比較邊際產量與邊際成本。

它們之間的關係為何?f. 比較平均總成本與邊際成本。

說明它們之間的關係。

A:下表顯示各項成本。

a. 邊際產量一開始先上升,後因報酬遞減而持續下降。

b. 參閱上表。

c. 平均總成本呈現先降後升的U型。

d. 邊際成本也呈現先降後升的U型。

e. 兩者呈反向關係。

f. 當邊際成本小於平均總成本時,平均總成本是下降的;當邊際成本大於平均總成本時,平均總成本是上升的。

5. 你是一家賣數位音樂播放器公司的財務長。

你公司的平均總成本如下: 數量 平均總成本 600台 $300漁獲量釣魚時間 釣魚總成本漁獲量601 301你公司今天已生產了600台並已全部售盡。

如果今天還有人願以$550的價格跟你的公司買一台,你該不該賣?為什麼?A: 不該賣,因為你生產這一台的邊際成本為$901 )300600301601(⨯-⨯,高於$550。

6. 下表為一家披薩店的成本資料:數量(打) 總成本 變動成本0 $300 $0 1 350 50 2 390 90 3 420 120 4 450 150 5 490 190 6 540 240a. 其固定成本為何?b. 根據上述的總成本資料計算出每打披薩的邊際成本並製表。

根據上述的變動成本資料計算出每打披薩的邊際成本並製表。

這兩組數字的關係為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關係?A: a. 其固定成本為$300。

b.由於Q VC Q FC VC Q TC MC ∆∆=∆+∆=∆∆=//)(/,所以由總成本資料所得出的邊際成本與由變動成本資料所得出的邊際成本相同。

7. 你的表哥開一家幫人油漆的公司,其固定成本為每個月200美元,且其產量與變動成本的關係如下:計算每一數量下的平均固定成本、平均變動成本與平均總成本。

該公司的效率規模為何?A: 下表顯示每個數量下的平均固定成本、平均變動成本與平均總成本。

效率規模為每個月油漆4家,因為此時的平均總成本最低。

8. 市政府正考慮下列兩個租稅方案:˙ 對每家漢堡製造商課300美元的定額稅。

˙ 對每家漢堡製造商所生產的每個漢堡課1美元的稅。

a. 以下四條曲線──平均固定成本、平均變動成本、平均總成本與邊際成本──哪些會因上述的定額稅而移動?為什麼?畫圖顯示移動情形。

b. 以上四條曲線哪些會因上述的單位稅而移動?為什麼?畫另一圖顯示移動情形。

A: a. 定額稅只會影響固定成本,因此,如下圖所示,只有平均固定成本 )(AFC與平均總成本 )(ATC 會受到影響。

(圖中AFC 的下標應互換)b. 單位稅不會影響固定成本,因此,如下圖所示,只有平均固定成本)(AFC不受到影響。

9. 阿珠果汁吧的成本如下:數量 變動成本 總成本0 $0 $30 1 10 402 25 553 45 754 70 1005 100 1306 135 165a. 計算每個數量下的平均變動成本、平均總成本與邊際成本。

漢堡數量 漢堡數量成本成本b. 畫出這三條曲線。

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總成本曲線的關係為何?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變動成本曲線的關係為何?請說明。

A: a. 下表顯示每個數量下的平均變動成本、平均總成本與邊際成本b. 下圖顯示這兩條曲線。

當數量小於4時,邊際成本曲線位於平均總成本曲線的下方,且平均總成本曲線下降。

當數量大於4時,邊際成本曲線位於平均總成本曲線的上方,且平均總成本曲線上升。

邊際成本曲線位於平均變動成本曲線的上方。

10. 每家廠商是否有規模經濟或規模不經濟?A: 下表顯示這三家廠商的總成本 (TC) 與平均總成本 (ATC)A 廠商由於其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下降,故有規模經濟。

B 廠商由其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增加,故有規模不經濟。

在產量從1到3時,C 廠商有規模經濟,產量超過3單位則有規模不經濟。

第14章1. 很多小船是由玻璃纖維所製;玻璃纖維提煉自石油。

假設石油價格上漲。

a. 繪圖說明個別造船公司的成本曲線以及市場的供給曲線會如何變動。

b. 造船公司的短期利潤會如何變動?長期下的造船公司家數又會如何變動?A: 假設如下圖所示,原先的均衡價格為1P ,等於典型廠商的最低平均總成本,亦即我們假設一開始船市場處在長期均衡下。

a. 石油價格上漲會使造船的變動成本上升,因此,如左圖所示,典型廠商的邊際成本與平均總成本曲線會上移,從而右圖中的市場供給曲線也會上移(1S 上移至2S )。

b. 如左圖所示,在2P 下,典型廠商利潤極大的產量為2q 。

在2q 下,由於價格小於平均總成本,所以廠商的短期利潤由零轉負。

如果在長期,部分廠商的虧損狀態沒有改變,則它們會退出市場,從而造船公司的家數會減少,直到新的長期均衡價格 (3P ) 達成為止。

2. 你帶你的女友去一家高級餐廳用餐,你點了一客40美元的龍蝦,但你吃了一半就飽了。

你的女友要你把它吃完,因為你不能把它帶走,且因為「你已經付錢了。

」請應用本章所學來說明接下來你會怎麼做。

A: 因為你已用餐,所以餐費屬於套牢成本。

一個理性的決策者在作決策時,不應將套牢成本列入考慮,所以,既然你已吃飽了,就不應該聽你女友的 (假設不聽她的,不會有重大損失)。

3. 老包擁有一家除草公司,他追求利潤極大,且他處在一個完全競爭市場。

他除一次草要價27美元,他每天除10次草。

他每天的總成本為280美元,其中有30美元是固定成本。

老包在短期應暫時歇業嗎?在長期,他應退出市場嗎?A: 他的變動成本為250$)30$280($=-,因此,平均變動成本為25美元,小於價格,因此他在短期不應暫持歇業。

他的平均總成本為28美元,大於價格,所以在長期,他應退出市場。

4. 根據下表回答下列問題:數量 0 1 2 3 4 5 6 7 總成本 $8 9 10 11 13 19 27 37 總收益 $0 8 16 24 32 40 48 56a. 計算每一數量下的利潤。

使利潤最大的數量為何?廠商產業價格,成本價格數量 數量需求b. 計算每一數量下的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並畫圖。

(提示:在整數之間畫點,例如,產量自2單位增加為3單位時的邊際成本畫在1/2單位處)在哪一個產量水準下,這兩條線會相交?此一答案與你在(a )小題中的答案有何關聯?c. 此一廠商是否為完全競爭市場?如果是,則此一產業的長期均衡價格為何?A: 下表顯示成本、收益與利潤:a. 使該廠商利潤最大的數量為5或6單位。

b. 下圖顯示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曲線。

這兩條線交點所對應的數量介於5與6單位之間,和 (a) 小題的答案相同。

c. 由於每一數量下的邊際收益一樣,所以該產業是完全競爭產業。

由於利潤不等於零,所以該產業並不是在長期均衡的狀態下。

該產業的長期均衡價格等於廠商的最低平均總成本,其為$3.25($13/4)。

5. 某廠商的生產成本如下:數量 總固定成本 總變動成本 0 $100 $ 0 1 100 50 2 100 70 3 100 90 4 100 140 5 100 200 6 100 360a. 計算該廠商的平均固定成本、平均變動成本、平均總成本與邊際成本。

b. 假設價格為50美元。

該廠商決定暫時歇業。

此時它的利潤/虧損為何?這是一個明智的決策嗎?收益與成本邊際成本 邊際收益 數量c. 如果該廠商生產1單位,則其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是否相等?此時它的利潤/虧損為何?這是一個明智的決策嗎?A: a. 下表顯示這些成本。

b. 當價格為50美元時,使其虧損極小的產量為4單位,此時它的虧損為40美元(100+140-50 4)。

該廠商決定暫時歇業,此時它的虧損為其固定成本100美元。

所以,暫時歇業不是一個明智的決策。

c. 如果該廠商生產1單位,則其邊際收益為50美元,其邊際成本也是50美元,所以,二者相等。

此時它的虧損為其固定成本100美元。

如果該廠商繼續生產第2與第3單位,其邊際成本小於邊際收益,從而其虧損可以減少。

所以,生產1單位也不是一個明智的決策。

6. 假設印刷業是完全競爭且一開始處在長期均衡的狀態下。

a. 畫圖描述此產業之典型廠商在此狀態下的生產決策。

b. 假設有一家廠商發明一種可以大幅降低成本的印刷技術並取得專利權。

在短期,其他廠商不能使用這項新技術。

在此情況下,發明這項新技術的廠商其利潤以及書本價格會如何變動?c. 在長期,當專利權到期後,其他廠商可免費使用這項技術。

在此情況下,會有什麼樣的新局面。

A: a. 假設原先的長期均衡價格為1P 。

下圖顯示典型廠商此時的產量為1Q 。

在 1Q 下,111P =MC =ATC ,所以廠商的利潤極大且為零。

b. 此一廠商的邊際成本與平均總成本曲線分別為2MC 與2AT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