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重要知识点总结1.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2.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实行善治。

3.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

6.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7.建设法治中国有哪些要求?(1)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8.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宗旨、工作要求分别是什么?(1)权力来源:人民。

(2)宗旨:为人民服务。

(3)工作要求: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9.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分别是什么?(1)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0.如何厉行法治?(1)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3)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4)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四课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四课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四课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实行世袭制,建立了初步的国家机构。

- 商朝:继续沿用世袭制,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官僚体系,强化了中央集权。

- 西周:实行分封制,通过封建诸侯来巩固中央统治,同时确立了宗法制。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各国争霸,频繁发生战争,推动了军事、政治、经济的变革。

- 各国实行变法,如秦国的商鞅变法,推动了法制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3. 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统一六国后,确立了皇帝制度,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汉朝: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制度,设立郡县,同时实行推恩令,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 政权更迭频繁,出现了多民族融合的局面。

- 士族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对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5.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创新- 隋朝:推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方式更加公平。

- 唐朝:完善科举制度,设立东厂等特务机构,加强对势力的监控。

6. 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设立枢密院等机构,分权制衡。

-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广大疆域的统治。

- 明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1. 农业经济的发展- 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重视农业生产。

- 发展了灌溉技术,如都江堰、灵渠等,提高了农业产量。

2. 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逐渐专业化,出现了丝绸、瓷器等特色产品。

- 商业活动日益频繁,形成了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

3. 社会结构与阶层- 社会结构以士农工商四民为主,各阶层有明确的社会地位和职责。

- 士族和地主阶级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政治和经济有较大影响。

4. 科技与文化的进步-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 文化上出现了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等辉煌成就。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知识点总结-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上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知识点总结-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上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重点: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上的巩固措施;
难点: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历史原因。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即汉高祖
(二)汉初的统治
1.汉初经济(“文景之治”)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与民休息”(休养生息)政策尊奉黄老无为的统治思想吸取秦速亡的教训
2.汉初政治:
(1)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2)郡国并行制王国问题的产生“削藩”和平定“七国之乱”
二、西汉的强盛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对内:加强中央集权(二)对外:巩固边防,拓展疆域
三、东汉的兴衰
(一)王莽篡汉
1.西汉后期境况
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2.新朝的建立与覆亡(公元9-23年)
(二)东汉的建立与光武中兴。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总结、重难点剖析、例题解析-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一中学统编版(2019)高一政治必修1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总结、重难点剖析、例题解析-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一中学统编版(2019)高一政治必修1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知识图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
新时代我国社
会主要矛盾
新时代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要一
以贯之
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基本内涵
重大意义
内容
要求
回答时代的课题
重要地位
必要性
意义
基本国情
党在初
级阶段
的基本
路线
回答时代之问
的科学理论
具有开创性意
义的新理念新
思想新战略
党和国家必须
长期坚持的指
导思想
核心内容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思

内容
本质
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人
的初心和使命
四个伟大及其关系
要求
八个明确
十四个坚持。

初一历史第4课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第4课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第4课知识点总结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 夏朝的建立。

-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 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2. “家天下”的形成。

- 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二、商汤灭夏。

1. 夏朝的灭亡。

- 夏朝后期,桀是有名的暴君。

他建造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

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

2. 商朝的建立。

-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三、商朝的统治。

1. 盘庚迁殷。

- 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 盘庚迁殷后,商朝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2. 商朝的政治经济。

-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 商朝的经济发达,农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青铜铸造业是商朝手工业的重要部门,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四、武王伐纣。

1. 商朝的灭亡。

- 商朝后期,政治混乱,最后一个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

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

2. 西周的建立。

-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素材: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素材: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1953年----1957年2、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原因(P18):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3、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重工业建设,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发展重点及是重工业主要分布的地区是东北地区)5、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6、成就:在苏联的协助下,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毛泽东诗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长江第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7、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8、一五计划的任务(主义内容):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2、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大会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宪法的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内容:宪法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各民族平等原则等。

②意义:宪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③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④问: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答:因为在宪法中确定了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等内容,真正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利益,所以说它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课文预习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繁星》课文预习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

第4课《繁星》知识要点及同步练习课文主题思想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展现了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

多音字看:kān看守kàn看见模:mú模样mó模仿词语解释纳凉:乘凉。

造句:炎热的午后,树荫下有一群人在纳凉。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造句:地震了,只见几座高楼摇摇欲坠。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梦幻:如梦的幻境;梦境。

造句:他离奇的遭遇犹如梦幻。

反义词静寂——喧闹微小——庞大忘记——牢记仰望——俯视模糊——清楚梦幻——真实沉睡——苏醒密密麻麻——稀稀落落近义词纳凉——乘凉静寂——寂静微小——渺小好像——仿佛密密麻麻——密密层层词语扩展AABB式:密密麻麻郁郁葱葱花花绿绿弯弯曲曲稀稀落落昏昏沉沉迷迷糊糊AABC式:摇摇欲坠念念不忘欣欣向荣历历在目默默无闻津津乐道恋恋不舍《繁星》课文解析一、句子解析1.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海上柔美、静谧和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3.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得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

二、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按时间顺序。

“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四季》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四季》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四季》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知识点】一、我会写天tiān(天上、白天、天空)四sì(四个、四边、四季)是shì(不是、就是、是的)二、我会认尖jiān(尖尖、尖的、尖刀)说shuō(小说、说话、不说)春chūn(春天、春日、春风)青qīnɡ(青青、青草、青山)蛙wā(青蛙、牛蛙、蛙人)夏xià(夏天、立夏、夏季)弯wān(弯弯、弯曲、弯路)地de(飞快地、开心地)就jiù(就是、成就、就学)冬dōng(冬天、冬季、立冬)三、多音字地dì(天地)de(轻轻地)四、认识偏旁言字旁虫字旁折文儿五、理解词语四季:春、夏、秋、冬,叫作四季,每季三个月。

草芽:春天刚刚发芽的小草。

鞠着躬:弯下腰,表示尊敬。

本文中指谷穗沉甸甸的样子。

顽皮:爱玩爱闹,不听劝导。

青蛙:两栖动物,生活在水中或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雄的叫声响亮。

吃田间害虫。

六、句子解析1.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尖尖”是小草的形态,写出了小草的生机与活力。

2.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弯弯”是说谷穗成熟时的形态,“鞠着躬”形象地赋予了谷穗人的动作。

3.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挺”是雪人的动作,这是作者大胆的想象,把雪人当成人来写。

七、问题归纳走进课文,看看四季都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春季:草芽夏季:荷叶秋季:谷穗冬季:雪人八、课文主题这首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等有代表性的景物的描述,表现了四季的特征,激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九、教材课后习题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

柳枝青青,他对黄鹂说:“我是春天。

”荷花盛开,他对小鱼说:“我是夏天。

”菊花金黄,他对蜜蜂说:“我是秋天。

”北风呼呼,他对麻雀说:“我是冬天。

”【同步练习题】一、看拼音写句子。

wǒ xǐ huān chūn tiān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二、比一比,再组词。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一、字词:1. 吞噬(shì):吞食,并吞。

2. 妥当(tuǒ):稳妥适当。

3. 雄浑(xióng):雄壮浑厚。

4. 敦厚(dūn):忠厚老实。

5. 演绎(yǎn):推演铺陈。

6.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7. 赞叹不已:连声赞赏不止。

8. 绞尽脑汁:费思虑,费脑筋。

比喻费尽心思。

9. 别无所求:指除了眼前的要求外,没有其他请求。

10. 身无分文:身上没有一点钱财。

形容非常贫穷。

二、课文内容概况:《藏戏》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以及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三、课文内容解析:本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用反问和排比的手法概括地说明藏戏的三大特点,是全文的写作重点。

第二部分(4-7自然段):具体介绍藏戏的形成过程和艺术特色。

先简述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再分说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造型的特点和它的作用,接着略说藏戏中“雪山江河作背景”“一静二表”的动作特点,最后详细说明藏戏丰富多彩却没有舞台的情况。

其中,面具、动作、背景的介绍突出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没有舞台则表现了藏戏的开放、随心所欲,同时也暗示了藏戏的传承性、群众性等特点。

第三部分(8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藏戏是一个非常原始的戏剧形式。

强调藏戏“戴面具”“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等特点,同时,以反问手法作结,令人回味无穷。

四、分段:1. 第一部分(1-3自然段):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2. 第二部分(4-7自然段):具体介绍藏戏的形成过程和艺术特色。

3. 第三部分(8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藏戏是一个非常原始的戏剧形式。

高二政治第四课的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第四课的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第四课的知识点总结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方法1.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加强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2.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学校组织政治教育课程,通过教材上的知识点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讲座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创设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讲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1. 经济体制的转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保障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的基本生活。

2. 开放政策和对外贸易•实行开放政策,吸引外资和合作经营;•加强对外贸易,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发展;•入世后,遵守国际经济规则,参与国际竞争。

3. 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体系•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其活力和竞争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市场的公正和自由竞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实行代表制,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选举产生,实行定期换届制。

2.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非党派人士和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广泛的共识和决策。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保障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自治机关享有自治权力;•打破中央与地方的地区分割,实现全国多民族的统一与团结。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实现社会稳定发展;•实现民主政治,保障人民权益;•建设文明社会,推动科学文化前进;•构建和谐社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三月桃花水》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三月桃花水》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每课知识点总结
课文4 三月桃花水
一、多音字。

和:hè唱和huó和面huò和药hé和平
朝:zhāo朝霞cháo朝向
纤:xiān纤弱qiàn纤夫
二、近义词。

映照—映射绮丽—瑰丽纤细—纤弱沉醉—陶醉
三、反义词。

浮—沉纤细—粗壮
四、理解词语。

绮丽:鲜艳美丽(多形容风景)。

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

纤细:非常细。

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五、句子解析:
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比喻,把水的声音比作了“一串小铃铛”,体现了声音的动听;把水的颜色比作了“一匹明洁的丝绸”,展示了它的光亮、顺滑。

2、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农历三月江河水涨,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所以人们称桃花水。

3、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这两句是比喻句,把浪花、漩涡比作桃花和酒窝,同时又是拟人,突出桃花水流动的美。

六、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总领全文,主要写了三月桃花水给作者的总体感受。

第二部分(2~6):从听觉、视觉两方面具体说明,三月桃花水的美丽。

第三部分(7):总结全文,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七、课文主题
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写了春天河水美妙的声音和鲜艳的颜色,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沉醉。

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由衷喜爱之情。

初一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夏商周时期

初一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夏商周时期

初一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夏商周时期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

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600 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1600 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动脑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1) 暴政引起民愤(2) 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3) 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1、建立: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西周的分封制(1) 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 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 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 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5) 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 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点

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点

《孙权劝学》重点知识一、作者及文学常识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资治通鉴》,按时代顺序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实,书名是宋神宗所赐,“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主要是为皇帝提供统治人民的历史经验。

本文主要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才略惊人增长,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

二、重要字词1.权谓.吕蒙曰对……说2.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3.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以:用务:事务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治:研究5.但.当涉猎..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6.见.往事见:了解7.孰.若孤谁8.蒙乃.始就学于是、就9.及.鲁肃过.寻阳及:到,等到过:经过10.今者才略今者:如今,现在才略:才干和谋略11.非复..吴下阿蒙不再是12.更.刮目相待重新13.更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14.大兄..之晚乎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知晓事情..何见事三、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相当于“吗”四、古今异义1.治经为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名称2.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五、一词多义1、以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译为“认为”2、当当涂掌事:掌管但当涉猎:应当3、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4、事卿今当涂掌事:事务见往事耳:历史何见事之晚乎:事情六、特殊句式1、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正常语序“蒙以军中多务辞”)七、成语(1)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比喻即使多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

八、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如今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2.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四课《幸福和睦的家庭》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四课《幸福和睦的家庭》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第四课幸福和睦的家庭第1课时家的意味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1)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家不只是一座房子,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

(2)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

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3)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4)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3.家庭教育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1)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

(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4.优良的家风有什么重要作用/为什么要传承优良家风?(1)优良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

(2)优良家风引导我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第2课时让家更美好1.我们如何为建设美好家庭作贡献?(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2)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3)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4)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2.体味亲情之爱需注意什么?(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

1/ 2。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预习及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预习及知识点梳理

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知识点总结目录知识点 (1)01我会写 (1)02我会认 (2)03多音字 (2)04近义词 (3)05反义词 (3)06理解词语 (3)07句子解析 (3)08问题归纳 (4)09课文主题 (5)本文通过描写一个7岁的孩子——曹冲,想出了比官员更好多的称象方法,从而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可见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聪明又自信的孩子。

知识点01我会写称chēng(称象、称一称、自称)柱zhù(柱子、石柱、支柱)底dǐ(底层、到底、底下)杆gǎn(笔杆、枪杆、杆子)秤chèng(秤杆、大秤、称秤)做zuò(做工、做事、做衣服)岁suì(岁月、几岁、周岁)站zhàn(站起、站立、站队)船chuán(轮船、大船、船只)然rán(然后、忽然、当然)02我会认曹cáo(曹操、曹冲)员yuán(员外、队员、人员)根gēn(树根、根本、根治)议yì(议论、商议、提议)论lùn(言论、论文、论述)重zhòng(重量、重力、举重)砍kǎn(砍伐、砍柴、砍树)线xiàn(画线、线条、直线)止zhǐ(停止、阻止、截止)量liàng(力量、重量、数量)03多音字杆gǎn (一杆秤)gān(旗杆)称chēng(称呼)chèn(称心)04近义词高兴——开心议论——讨论办法——方法微笑——浅笑果然——果真05反义词高兴——难过下沉——上浮06理解词语官员:经过任命的、担任一定职务的政府工作人员。

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船舷:船两侧的边儿。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07句子解析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4课《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知识点总结

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4课《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知识点总结

知识导学教学目标1.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

2.体会张秉贵的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文本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挖掘人物亮点,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并感悟张秉贵的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人物“心有一团火,温暖万人心”的品格和精神应作为一种文化和传统不断传承与发扬。

教学重点:体悟细节描写中表现出的人物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掌握通讯的写法。

【知识导学】一、背景介绍张秉贵(1918—1987),原北京市百货大楼糖果柜台售货员,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着每一个顾客的心;他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北京有燕京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称为“燕京第九景”。

1957年,张秉贵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1978年,他被北京市授予特级售货员称号。

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9年,张秉贵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本文是《北京日报》记者在1977年采访张秉贵同志后写的通讯。

张秉贵在平凡而光荣的岗位上,将旁人眼中简单的售货升华成为一门服务的艺术。

二、字词广场1.字词检测过关。

【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

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和颜悦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

脸色和蔼喜悦。

形容和善可亲。

【全神贯注】贯注:集中。

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全力以赴】赴:前往。

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座无虚席】虚:空。

座位没有空着的。

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2.词语辨析(1)传颂传诵[辨词]“传颂”侧重“颂”,传播颂扬。

“传诵”侧重“诵”,指辗转传播诵读。

[选词]①这些经典文章都被广泛地______。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四季》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四季》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四季》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四季》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四季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各种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在一年级语文上册的第4课《四季》中,我们学习了关于四季的知识点,下面是对这门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附上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供学习参考。

一、知识点总结1. 四季的概念与特点四季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春季气温逐渐回暖,万物复苏;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秋季温度逐渐下降,树叶变黄;冬季气温寒冷,雪花飞舞。

2. 描写四季的词语描述春季:温暖、绿色、花朵、鸟儿歌唱、草长莺飞。

描述夏季:炎热、湿润、露水、游泳、荷花盛开。

描述秋季:凉爽、丰收、果实、枫叶红、蓝天白云。

描述冬季:寒冷、飘雪、冰雪、滑冰、雪人。

3. 季节的轮回与变化四季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轮回变化。

春季到夏季,气温逐渐上升;夏季到秋季,天气逐渐凉爽;秋季到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冬季到春季,天气逐渐回暖。

二、同步练习题1. 选择题:根据句意选择正确的答案。

(1) 春天的天气是________。

A. 寒冷B. 炎热C. 凉爽(2) 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_。

A. 枫叶红B. 花朵绽放C. 酷暑难耐(3) 夏天里可以做的活动是________。

A. 滑冰B. 游泳C. 赏花朵答案:(1) C. 凉爽;(2) A. 枫叶红;(3) B. 游泳。

2. 填空题: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季节填入空格。

(1) 蓝天白云、果实累累的季节是________。

(2) 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季节是________。

(3) 雪花飞舞、寒冷的季节是________。

答案:(1) 秋季;(2) 春季;(3) 冬季。

3. 问答题:根据问题写出答案。

(1) 什么是四季?答:四季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 描述一下夏季的特点。

答:夏季天气炎热,湿润,有时会有露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知识点总结
【基本概念】
内因(P119)外因(P119)量变(P127)质变(P127)
【基本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1、内因和外因辨证关系(或者叫事物发展原因原理)(P122)
原理:
(1)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2)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3)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意义: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其次,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或者叫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P129)
原理: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2)事物要不断地经过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永不停息地变化,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方法论意义: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坚持适度原则。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3)要重视量的积累。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或者叫事物发展的趋势原理)(P136)
原理: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意义:
(1)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2)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基本观点】
1、事物内部矛盾的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由此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和地位发生变化,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P119)
2、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P119)
3、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由社会内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的。

因此,在我国,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的改革。

(这是重视内因的表现)此外,在我国,我们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这也是重视内因的表现)
5、仅有内因,也不可能发展,这是由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同周围的事物相互作用,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外部条件,事物才能发展。

(P120)
6、外因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P120)
7、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

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内因事物发展的根据,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

其次,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外因
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部环境对个人的成长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P123)
8、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也必须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

必须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扩大技术引进与对先进技术加以消化和吸收的关系。

(P125)
9、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而且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P128)
10、要重视量的积累:首先我们就不能不重视那些看起来不显著的、但却有着重要作用的量变。

(P131)其次我们还要学会“优化结构”。

(P132)
11、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原因3个)(P133—P134)
12、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原因3个)(P135—P136))
1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14、注意P139小字段名人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