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上册 18《中国彩陶》课件 浙美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 18《中国彩陶》课件 浙美版
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仰 韶文化遗物。
于20世纪50年代陕西省西安 市半坡村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历 史收藏馆。高16.5厘米,口径 39.8厘米。人面鱼纹彩陶盆,是 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 的结晶。
相关资料 人面鱼纹彩陶是新
石器时代陶器珍品。 彩陶是在陶器表面以
图腾崇拜:古代半坡 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 有鱼纹和网纹图案,
描绘在彩陶上的图绘主要分为几何图案和带有 写实倾向的人物、动物图像两类,彩陶画指的是 后一类图像。这类图像虽然也是属于陶器上的装 饰,但以其写实性的描绘,体现出一定的构思、 想象甚至是某种主题,因而与单纯的几何纹装饰 图案有重大区别。
① 彩陶几何纹 盆
② 人面鱼纹彩陶盘
③ 彩陶漩涡纹 双耳罐
④ 双耳高颈侈口 带流罐
马家窑类型彩陶,根据时间先后或黑白彩作画。器 形以壶、罐最为常见。花纹以水波纹用得最多,常 变幻不同的形象,活泼新颖,律动感很强,在这其 它文化的彩陶中是罕见的。此外,还有网纹,圆点 纹,曲线纹,宽带纹,同心圆波纹,叶纹,飞鸟, 变形蛙纹等多种纹饰。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 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 。
河南临汝阎村仰韶文化遗址 出土的一件彩陶缸上绘有一只 白鹳衔鱼,面向一柄装饰考究 的石斧而立。此画被称为“鹳 鱼石斧图”,其图像组合明显 具有一种主题意念,有研究者 认为它记录了以鹳为图腾的氏 族战胜、兼并了以鱼为图腾的 氏族的历史性事件。画面为3 7.44厘米,构图均衡、饱 满,形象简洁醒目,为史前独 立性绘画中的珍品。
I. 古代半坡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有鱼纹和 网纹图案,这应与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经 济生活有关,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聚 落,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 兼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纹装饰是他们 生活的写照。人头上奇特的装束,大概 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而 稍有变形的鱼纹很可能是代表人格化的 独立神灵——鱼神,表达出人们以鱼为 图腾崇拜的主题。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中国彩陶》说课稿1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 中国彩陶》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18 中国彩陶》是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展示了彩陶的发展历程,让 students 了解彩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教材还提供了彩陶制作的步骤和技巧,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对色彩的认识。
然而,对于彩陶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他们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彩陶的文化内涵,并教授他们彩陶制作的基本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并能够运用彩陶制作的基本技巧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实践,学生能够培养对彩陶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彩陶制作的基本技巧进行创作,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彩陶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
2.观察法:通过观察彩陶作品,让学生了解彩陶的艺术特点。
3.实践法:通过动手实践,教授学生彩陶制作的基本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4.评价法: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彩陶作品,引导学生对彩陶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讲解:讲解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彩陶的重要性和魅力。
3.示范:示范彩陶制作的基本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4.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彩陶创作。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中国彩陶》说课稿2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 中国彩陶》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18 中国彩陶》是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彩陶的历史、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和活动建议,引导学生了解彩陶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观察能力,对于彩陶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来体验彩陶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掌握彩陶的基本制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实践,培养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手工制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彩陶制作,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激发对美术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彩陶的特点和制作方法,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彩陶的基本制作技巧。
2.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件彩陶作品,并能够运用创意和想象力进行设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彩陶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彩陶作品,培养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3.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彩陶的基本制作技巧,提高手工制作技能。
4.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制作经验和创意,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彩陶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彩陶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教师讲解彩陶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示范:教师进行彩陶制作的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掌握基本制作技巧。
4.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彩陶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难。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经验和提高。
小学美术浙美版三年级上册《18中国彩陶》教学设计
18 中国彩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发表观点、绘画创意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独特感受。
2.通过问题讨论、比较分析,初步学会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
3.了解中国陶器及中国彩陶的文化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这是一节三年级的美术欣赏课,对三年级同学有一定难度,他们对中国彩陶比较陌生,要合理地启发、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发现是本课的重中之重。
3重点难点重点: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学会表达自己对其的独特感受。
难点:善于从不同角度个性表达自己对中国彩陶的欣赏感受。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介绍彩陶的历史,新课导入——脚印师:这是什么?生(预设)脚印师:这是探索发现的脚印,一万年前,我们的远古先祖为庆祝丰收,围着火堆,唱呀跳呀,松软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个个脚印。
一场雨后,浅的脚印模糊了,深的脚印里留下了一汪清水。
今天老师要把这清水带到教室里来,瞪大眼睛,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出示——陶罐。
师:同学们一定非常疑惑,脚印和陶罐有什么关系。
据考古专家猜测,我们的远古先人在脚印里得到启示,潮湿的泥土可以捏制成各种形状,经过烧制后,就成了老师手中的陶器。
(板书:陶)一两千年里,陶器成了远古先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
(板书:生活用品)。
大约经过了两千多年,出现了彩陶(板:彩)。
起先专家认为上面的花纹是为了美观随便画的。
经过考古研究发现,这些彩陶是会说话的日用品。
(板书:会说话),你们想听听它们说了些什么吗?活动2【讲授】二、初步感知,原初感悟出示图片——仰韶文化的彩陶旋涡纹双耳罐师:这件陶器发现于河南省仰韶村,距今大约6、7千年的历史,你们听,它在说什么了?(和老师的陶罐比较,有什么不同)生(预设)形状不同板书:型生(预设)颜色:红色、黑色等板书:色生(预设)花纹:漩涡、渔网等板书:纹样刚才,我们从造型、釉色、纹样中,听到了远古先人对水的崇拜。
下面请同学们翻看书本,我们要开启一场探索发现之旅。
三年级上册美术中国彩陶浙美版
中国彩陶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 中的艺术,彩陶艺术中融合了古人的各种创作思想、 风格,创作出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 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珍宝。
今天我们从彩陶的色彩、造型和纹饰上去欣赏了 它的魅力,从中也感悟到远古人的聪明智慧把艺术美 和科学美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去发 现、去探索、体会更加美好的事物。
小知识: 远古人的颜色发明,是使用矿石的材料来当做颜色,如赭石作红色,
赤矿铁作黑色,瓷土作白色。
•猜一猜这些彩陶的造型,和我们生活中什么日常用品相似?最喜欢哪一个? 人头型器口瓶
舞蹈人纹彩陶盆
彩陶鹳鸟叼鱼缸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船型壶
看了这瓶子,你觉得与其他陶瓶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①猜猜远古人为什么要把瓶底做成这样的尖底? ②两侧的环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吗? ③瓶子的口子为什么这么小?
平视
游戏之二 火眼金睛:下面四个彩陶的纹饰装饰有什么共同之处?
多在腹部以上,便于席地而坐,从俯视角度去 观赏它,体现了尽善尽美的追求。远古人非常 的有智慧,把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鉴赏大会 请同学们找找中国彩陶与外国彩陶有什么不同?
古
希
腊
黑
VS
像
式
安
法
拉
罐
彩陶漩涡纹瓶
阿喀琉斯和埃阿斯(古希腊彩陶)
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下彩陶的纹饰,请你给它们的花纹取个名字,好吗?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彩陶几何纹罐
船型鱼网壶
这个彩陶图案由哪几个形象组成?展开想象力,谈一谈这些形象意味着什么?
表
现
了
远
古
人
渴
望
捕
获
更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 中国彩陶》教学设计2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 中国彩陶》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8 中国彩陶》是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中国彩陶的历史、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和活动建议,帮助学生了解彩陶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彩陶这一题材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彩陶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彩陶的图片、视频和实物标本。
2.准备相关的美术材料和工具。
3.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彩陶的图片和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你们听说过彩陶吗?”等,让学生猜测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介绍彩陶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制作方法。
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标本,展示彩陶的形态、纹饰和色彩,让学生了解彩陶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彩陶创作,教师提供相关的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制作过程。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帮助和建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强调彩陶的特点和制作技巧。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彩陶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设计。
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现代艺术家创作的彩陶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彩陶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8中国彩陶 |浙美版 (共18张PPT)
造型有什么特点? 可能是用来干什么的? 怎么制作出来的?
盆
①
②
壶
罐
③
缸
④
瓶
⑤
感受陶器造型之美
船形壶
感受陶器造型之美
瓶口小,便于运输 双耳系绳,便于提携
尖底瓶
底尖,便于沉入水中, 或插在沙土里
——釉彩之美
透露出质朴、沉稳、安静的美!
——纹样之美
找找 画一画
船形壶
感受陶器纹样之美
找一找 想一想 说一说
感受陶器纹样之美
鱼纹盆
感受陶器纹样之美
旋涡纹瓶
感受陶器纹样之美
蛙纹罐
感受陶器纹样之美
圈纹罐
它是中国彩陶吗?
作业要求:
请你欣赏一件彩陶作品,从造型、釉彩、 纹样等角度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发现。
并完成中国彩陶欣赏学习单。
鹳鸟叼鱼缸
舞蹈纹盆
人面鱼纹盆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中国彩陶 |浙美版(2014秋) (4)
中国彩陶(一)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语言、文字、绘画创意等形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独特感受。
2、通过问题讨论、比较分析,初步学会从纹样、造型、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
3、了解中国陶器及中国彩陶的文化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重难点重点:从纹样、造型、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学会表达自己对其的独特感受。
难点:善于从不同角度个性表达自己对中国彩陶的欣赏。
(二)教学设计一、课前互动,辨别陶瓷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非常开心能来到这里,和同学们一起度过这轻松愉快的40分钟,所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见面礼,(师慢慢掀开布),你认识它们吗?生:陶瓷。
师:你可真厉害,那哪个是陶?哪个是瓷呢?生:那个表面光滑发亮的是瓷,表面粗糙的是陶。
师:说的真好,我让另一个同学触摸一下,是不是如你所说呢?生:确实一个光滑,一个粗糙。
师:除了看一看、摸一摸知道它们的区别,我们还可以用耳朵辨别呢?请一个同学来轻轻敲打陶瓷,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用心听有什么区别?生:瓷器声音清脆,陶器声音低沉。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陶与瓷的区别,其实啊陶器与瓷器是一对亲戚,所以生活中将它们统称为陶瓷。
陶瓷~陶瓷~肯定是先有陶!再有瓷喽~ 你知道吗?我们的祖先早在一万年前的远古时代,就已经在使用陶器了。
(出示课题——陶)二、学会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对中国彩陶的欣赏感受。
①以展示陶器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彩陶欣赏1、造型之美(先描述,再猜想。
教会学生欣赏与评述陶器造型的方法)A描述陶器造型展示陶器师: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件陶器,它的造型很有特点。
口子大大的的,颈部窄窄的,肚子凸起来圆鼓鼓的,底部小小的。
请同学们观察下你们组的陶器,你能说说它的造型有什么特点吗?(ppt展示5组典型陶器)(学生小组欣赏陶器造型特点)生:描述陶器口、颈、肚、底、耳特点。
(学生回答问题时,师给予适当奖励)师:我们把这种口子大,没有颈,肚子大,底小的陶器称为盆;口颈都很小,肚子大,底小的称为壶;口子小颈小肚大底小的称为罐,肚子两边还有两个耳朵;口子很大,没有颈,肚子又大又直又深的称为缸;口小颈小,肚子长长的称为瓶。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 三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彩陶》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彩陶》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新设计
2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发表观点、绘画创意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独特感受。
2.通过问题讨论、比较分析,初步学会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
3.了解中国陶器及中国彩陶的文化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情分析
中国彩陶》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彩陶艺术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艺术发展的起源,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绚丽多彩的一页。
教材编写匠心独具,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彩陶的同时表达对中国彩陶艺术的独特感受,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感。
教材选择了几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彩陶艺术作品,作品上的纹样内容丰富,精美绝伦的同时又有着儿童般的绘画天性,饶有趣味,十分贴合三年级学生的学情。
4重点难点
重点: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学会表达自己对其的独特感受。
难点:善于从不同角度个性表达自己对中国彩陶的欣赏感受。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陶勋导入到新课
上课前与学生共同欣赏一段陶勋的音乐片段,引入到陶勋
2【讲授】了解彩陶材质,讨论彩陶的色彩
(二)了解彩陶材质,讨论彩陶的色彩
教师出示彩陶图片,提问:这些都是彩陶,能观察的出这些彩陶的材质吗?
他们的颜色有什么特点?。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中国彩陶 |浙美版(2014秋) (3)
中国彩陶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发表观点、绘画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独特感受。
2、通过讨论、分析,初步学会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
国彩陶。
3、了解中国陶器及彩陶的文化历史,增强名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重点
从造型和纹样等欣赏中国彩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善于从不同角度表达对中国彩陶的欣赏感受。
教学过程
一、视听欣赏、激趣导入
早期埙和晚期的进行对比。
引导探究陶器的形成,教师再作介绍。
二、欣赏中国彩陶
1、观察一组彩陶,挑一件你喜欢的作品来说。
说说中国彩陶的颜色,纹样,造型等特点。
2、说说中外陶器的不同之处
造型、制作工艺、绘制的内容、文化信仰等。
总结出中国彩陶朴素的特色。
3、陶器造型
出示以各造型独特的陶器,猜猜它各个部位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你还可以想到那些陶器。
4、人们为什么要在陶器上画上纹样和图案呢?
欣赏一组陶器的绘制图案,学生说自己的想法,老师简单的介绍。
三、绘制一个彩陶作品
1、教师电脑示范
讲解造型和纹样绘制的一些技巧。
2、介绍折纸做出陶器的造型再绘制的方法。
3、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绘制。
四、展示
把绘制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评选造型、纹样优秀作品。
五、拓展
介绍唐三彩和现代陶器。
浙美版美术三上第18课《中国彩陶》课件1
彩陶的绘画技巧
图案设计
根据彩陶的用途和风格, 设计出相应的图案,如几 何纹、动植物纹等。
色彩搭配
选择适合的色彩进行搭配 ,使图案更加鲜明、生动 。
绘制技巧
采用不同的绘制工具和技 法,如点、线、面等,表 现出图案的层次感和立体 感。
彩陶的烧制技术
烧制温度
控制好烧制温度,以保证彩陶的 质地坚硬、色泽鲜艳。
价值。
彩陶不仅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实用 器皿,也是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 ,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
宗教信仰和社会发展状况。
彩陶在中国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 地位,对后来的陶瓷艺术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彩陶的特点与风格
彩陶的材质特点
彩陶的材质主要是粘 土,经过烧制后变得 坚硬,具有良好的耐 久性。
对象。
随着人们对彩陶的认知和研究的深入, 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也在不断被发掘
和提高。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彩陶的鉴赏与鉴别
如何鉴赏彩陶
观察造型
研究纹饰
彩陶的造型往往简洁、优美,鉴赏时应关 注其线条的流畅、比例的协调以及整体的 美感。
彩陶的纹饰是其艺术价值的体现,鉴赏时 应仔细观察纹饰的构图、色彩搭配以及其 反映的文化内涵。
彩陶的制作工艺和图案设计也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文 化水平,如制陶技术和绘画技 巧的发展。
彩陶上的符号和文字可能记录 了古代人们的语言和历史,为 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 的资料。
彩陶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中国彩陶-浙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中国彩陶-浙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彩陶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彩陶的基本制作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过程。
2. 中国彩陶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3. 彩陶的制作流程及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彩陶的艺术特色及其制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彩陶的制作技巧,尤其是釉色和烧制过程的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国彩陶实物或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陶土、釉色、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彩陶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3. 实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彩陶的基本制作技巧。
4. 创作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彩陶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中国彩陶2. 副艺术特色与制作技巧3. 正文: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制作技巧等。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幅彩陶作品。
2. 写一篇关于中国彩陶的短文,包括其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自己的感悟。
课后反思1. 教师回顾教学过程,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参考。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总结收获和不足,为下次学习提供方向。
---此教案共2000字以内,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符合您的要求。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 故事导入:讲述中国彩陶的起源故事,如仰韶文化中的彩陶是如何被发现,以及它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 实物展示:展示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彩陶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彩陶的艺术魅力。
浙美美术三上《18中国彩陶》[赵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寻宝之旅——神秘的中国彩陶武东小学赵竞课题:《寻宝之旅——神秘的中国彩陶》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发表观点、绘画创意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独特感受。
2、通过问题讨论、比较分析,初步学会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
3、了解中国陶器及中国彩陶的文化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学会表达自己对其的独特感受。
难点:善于从不同角度个性表达自己对中国彩陶的欣赏感受。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谈话法、讲授法、观察法、随堂欣赏法、比较欣赏法等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题葫芦兄弟捡到一些碎片,产生疑问,爷爷告知碎片是神秘的彩陶,为了探究什么是彩陶,究竟有什么神秘之处,葫芦兄弟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开始他们的寻宝之旅,去探究神秘的中国彩陶。
二、寻宝之旅第一站中国甘肃大地湾彩陶之乡,距今已经8000多年,也是迄今为止发现彩陶最早结缘的地方。
他们决定去问村长什么是彩陶。
村长说这是火娃的能力,土与火的艺术产生了陶器。
陶器名词介绍,再看另一个有颜色的陶器,学会辨别素陶与彩陶,认识彩陶。
从中认识红色与宽带纹的秘密,红色是祖先最先认识的颜色,这一个小小的举动,他们研究了整整2000多年。
点出“小花纹大智慧”。
三、寻宝之旅第二站为了去发现更多的“小花纹大智慧”,经过村长推荐,他们决定去中国彩陶博物馆寻宝。
(一)花纹里的秘密1、从博物馆这个建筑物着手,引出彩陶舞蹈纹盆,分析其花纹及其中祖先们想告诉我们的故事。
2、彩陶王也迫不及待来凑热闹,分析彩陶瓮身上的花纹有哪些图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多角度看花纹,发现花纹产生的不同美感与不同感受。
通过水娃的困惑,引出这个花纹的隐藏意义是崇拜水。
3、鱼纹的出现,仅仅是简单的装饰还是具有某种意义?通过疑问去彩陶人面鱼纹盆中找答案,发现祖先已经开始学会用几何图形彩绘图案,开始崇拜水里的鱼。
4、把彩陶瓮与彩陶人面鱼纹盆花纹位置的观察去发现为什么要这样画。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中国彩陶 |浙美版(2014秋) (1)
《中国彩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作品。
彩陶上丰富多彩的图案是我国最为古老的绘画宝库。
各种造型稚拙、富有意象气息的彩陶人面、鱼、鹿、舞蹈纹,以及太阳、庄稼等纹样,展现了人类早期绘画的质朴美,这与充满童趣的儿童绘画有许多相似之处。
所以,引导欣赏彩陶,我们要营造追索远古彩陶文化的学习场景,激励他们用自己的观察、自己的体验、自己掌握的信息、自己的判断大胆地进行欣赏,发表自己经过欣赏对话之后的直观感受。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般绘画作品欣赏的初步知识和发表自我欣赏感受的能力,但是对于陶艺作品这种立体造型作品的欣赏还较为陌生,尤其是有着久远历史文化的中国彩陶作品。
这就需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才能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
本课选取了我国彩陶精品让学生欣赏,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彩陶的色彩、图案及造型形成丰富认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通过发表观点、绘画创意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独特感受。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比较分析,初步学会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陶器及中国彩陶的文化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学会表达自己对其的独特感受。
难点:善于从不同角度个性表达自己对中国彩陶的欣赏感受。
课前:请一位老师帮忙组织学生安静坐下来(4人一组,共10组)(情景表演“考古”)衣服、工具、帽子直接从门外进来,东敲敲,西敲敲(课件考古图片、旁白:有一位考古学者,常年跋山涉水,在祖国各地寻找祖先留下的文化遗迹)哇……我找到了,宝贝,绝对是宝贝。
瞧(亮相碎片实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碎片,陶片…师:真聪明!想不想看看它复原后的样子?(想)(课件出示彩陶瓶)问:这是什么?生:瓶子师:是的,不过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瓶子,据我多年的考古经验,它是一个宝贝。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中国彩陶 |浙美版(2014秋) (3)
中国彩陶教学设计一、视觉导入。
1.教师出示一件陶制器皿,引导学生说说:家里还有哪些陶制器皿?这些器皿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学生们回答(碗、盘子、茶杯。
)教师小结:中国在距今一万年前已经发明并使用陶器。
2.英文China还有什么意思?(陶瓷的意思)。
板书出示:中国3.教师出示一件泥塑陶罐作品,同时课件导入一张同一造型的彩陶图片,让学生比较,哪件陶器更加好看?为什么?学生们回答(图片上的彩陶有花纹,更加漂亮)4.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很有审美眼光,这些在陶器上装饰上花纹的再加热烧制而成的称为彩陶。
板书出示:彩陶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中国彩陶》魅力。
二、探访彩陶,品味彩陶。
首先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列车回到,距今六千年前左右新石器时代,来欣赏下中国彩陶的魅力!出示新石器时代的场景让学生们去感受,再欣赏彩陶。
这些精美彩陶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让学生去思考彩陶的制作方法:备料、成型、彩绘和烧制通过用粘土备料,制作成型,再在陶器上装饰上花纹,最后加热烧制而成的称为彩陶。
1.欣赏色彩。
接下去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下彩陶色彩,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彩陶的图案主要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给你什么感觉?学生(红色黑色白色)教师小结色彩美:古人用简单的红、白、黑色,给我们编织出单纯、朴素的美感。
猜一猜:在6000多年前远古人的颜色是怎么来的?教师小结:远古人的颜色发明,是使用矿石的材料来当做颜色,如赭石作红色,赤矿铁和氧化锰作黑色,瓷土作白色。
2. 欣赏造型(1)接下去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下彩陶,欣赏一下彩陶的造型,有哪些形状?这些彩陶器皿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回答(罐、盆、瓶、壶、碗、钵、三足器等)(2)看了这瓶子,觉得与其他陶瓶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请同学们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进行讨论:①猜猜原始人为什么要把瓶底做成这样的尖底?②两侧的环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吗?③瓶子的口子为什么这么小?教师小结彩陶的造型千姿百态、样式多样,以简洁、自然、浑厚的造型,体现出健康、饱满的美感。
中国彩陶 详案 公开课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资料
《中国彩陶》浙美版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通过绘画彩陶纹样的表现形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独特感受。
2、通过问题讨论、比较分析,初步学会从造型纹样、釉彩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陶。
3、引导学生在欣赏彩陶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中国彩陶为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感。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比欣赏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2、用单独纹样或二方连续纹样装饰彩陶。
三、课前准备:在教室中间摆放一件沙子中的“旋纹彩陶尖底瓶〃,KT展示板,彩陶图立板,课前学习探究表格,各类形状的陶器形练习纸。
7个小组,每组6-7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书吗,老师平时非常喜欢看一些书,不过啊老师看的书籍可能跟你们看的类型有所不同,老师特别喜欢看关于考古类的书籍,同学们有没有喜欢跟老师一样喜欢考古的呢?(生:有)瞧,今天教室也有一处考古现场呢,大家想不想来探宝呢?(生:想)2、师:请一个同学上来挖一挖,瞧,挖出了什么?有没有同学认识他的?(生:陶器,彩陶)对,他是一件彩陶。
中国古人类非常了不起,8000多年前他们在偶然的火灾后发现被烧过的泥土不但坚硬还能盛水,于是从中得到启发,便学着用泥土塑造各种器皿,经过烧制、画上纹样,创造出了实用性与美观性于一体的彩陶。
3、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彩陶的世界,去探索彩陶的秘密。
板书:《中国彩陶》(揭题)(二)初步感知1、师:仔细观察这件陶器,你们看到了什么?(出示旋纹彩陶尖底瓶)这件宝贝有什么特别之处?2、生:尖底、纹样很漂亮、双耳...3、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你们知道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作用吗?尖底是因为?一一方便插进土里。
瓶口小是因为?一一为了方便携带;双耳是为了方便汲水,出示汲水的示意图:瞧,古人就是这样吊着绳子把尖底瓶放进水里汲水的,巧妙的运用了重力的原因瓶子能在没水的时候平放着汲水,等水灌满后,瓶子自然就站起来啦〜是不是很神奇!漩涡纹尖底瓶是一个用来装水的彩陶。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 中国彩陶》教学设计1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8 中国彩陶》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8 中国彩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为学生展示了彩陶的美丽和魅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中国彩陶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彩陶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较为陌生,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能简单描述彩陶的美丽和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中国彩陶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国彩陶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观察法:学生观察彩陶作品,分析其特点。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彩陶作品,提高创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彩陶的看法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彩陶作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彩陶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3.准备教学课件和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彩陶作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彩陶的美丽和魅力。
同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彩陶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彩陶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彩陶的价值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彩陶的看法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动手制作彩陶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创意。
5.拓展(5分钟)教师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浙美版(2014秋)美术三年级上册18-中国彩陶(2)教案
课题
单元九备课人
内容18、中国彩陶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通过发表观点,绘画创意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彩陶的独特感受。
2、通过问题讨论、比较分析,初步学会从造型、纹理、彩釉等方面欣赏中
国彩釉。
3、了解中国陶器及中国彩陶的文化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任务定位教学重点
从造型、纹理、彩釉等方面欣赏中国彩釉,学会表达自己对其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
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个性表达自己对中国彩陶的欣赏感受。
教学准备学生:绘画工具教师:课件等
板
书
18、中国彩陶
课时目标和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1、中外彩陶有什么不一样?
2、小结:中外彩陶除了色釉、图案、造型等不同以外,中国彩陶注意实用与美观的结合。
二、欣赏彩陶图案
导入:中国彩陶图案是我国最原始的绘画,反映了古人对美及其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欣赏彩陶图案。
思考:俯视与平视看彩陶上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三、作业
1、引导学生围绕造型、纹样、色彩等,选择课本上的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彩陶,说说感受与发现。
2、画一画自己欣赏的一个中国彩陶。
3、彩陶组合的绘画。
四、交流评析
五、拓展。
课时目标和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
课后
活动
欣赏彩陶作品。
和作
业设
计。
浙江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PPT《中国彩陶》课件
彩陶碗
彩陶壶
彩 陶 钵
各类型文化中彩陶图案的特征 1.仰韶文化 早期 半坡类型——鱼纹为主;人与
鱼的结合纹样(人面 鱼纹)
仰韶早期半坡类型 2.仰韶文化 中期 庙底沟类型——鱼纹为主
仰韶中期底沟类型
3.仰韶文化 晚期 马家窑类型——平行线、圆圈、弧线、三角形为基 本造型
仰韶晚期马家窑类型 仰韶文化 晚期 半山类型——锯齿带纹
彩陶图案的色彩
欣赏了这么多的彩 陶作品,说一说自己的 感受吧!
中国彩陶朴素而丰富的图案语言
彩 陶 中 的 具 象 图 案
彩陶图案
图2-8 彩陶图案中 具象鸟纹的抽象过程
图2-9 彩陶图案中具象 飞鸟纹的抽象过程
图2-10 彩陶图案中具象 鱼纹的抽象过程
彩鸟头鱼纹
彩陶抽象纹样源于生活
形态的视觉感受
彩陶图案的对比统一
平移的几何图案
对称的几何图案
彩陶中的适合图案
仰韶晚期半山类型
仰韶文化 晚期 马厂类型——变形人形纹、四大圈纹
仰韶晚期马厂类型 4.大汶口文化——八角星纹样
大汶口文化类型
彩陶图案的色彩 彩陶的色彩建立在陶土的本色上,近似土黄和土红的陶 器的底色
上,绘制以黑色为主的图案,有时施以白色、黄色、赫色等, 彩陶
色彩简洁、单纯、色彩一律平涂,给人以原始的绚丽的浓重 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有一件舞蹈人物 彩陶盆,其内沿画着一圈3组、每组5个人手挽手跳舞的 情景,5个相同的人物形象和朝向的统一,表现了舞蹈的 整齐节奏,透露出欢快热烈的气氛。有学者认为这是表现 了氏族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场景,也有人认为是载歌载舞 庆祝丰收或祭祀神灵。在技法上,这件作品紧紧抓住人物 的动态和整齐的队形,以极其精练的笔墨进行描绘,每组 人物之间和人物脚下的各种线条变化自然,富有抒情的意 念。
头顶的尖状角形物,
可能是发髻,加上鱼
鳍形的装饰,显得威
武华丽。
此图为半山彩陶。造型 宽厚,纹饰繁密,是马家 窑文化的繁荣与兴盛的标 志。二十年代瑞典 安特 生在广河县征集了大量的 半山彩陶的珍品,尤其以 彩绘人头陶盖造型最为奇 特,现 藏于瑞典远东博 物馆。解放以来,我省考 古工作者在广河地巴坪等 遗址进行发掘和调查 中, 取得了大量的科学资料, 使这一类型文化内涵有了 全面的认识,彻底否定了 半山类 型仅为墓葬品的 错误观点。
I. 古代半坡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有鱼纹和 网纹图案,这应与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经 济生活有关,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聚 落,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 兼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纹装饰是他们 生活的写照。人头上奇特的装束,大概 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而 稍有变形的鱼纹很可能是代表人格化的 独立神灵——鱼神,表达出人们以鱼为 图腾崇拜的主题。
临潼姜寨彩陶中的蛙和鱼纹,造型质扑,用笔稚拙,别有一种 艺术魅力。可以说,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画上,已经体现出中 国古代绘画传统的某些基本特色,如线描的表现方法和对笔墨 效果的体会和运用等。
当时的文面习俗。眼 特的装束,大概是在
睛细而平直,鼻梁挺 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
直,神态安详,嘴旁 化妆形象,而稍有变
分置两个变形鱼纹, 形的鱼纹很可能是代
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 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 条小鱼,构成形象奇
表人格化的独立神 灵——鱼神,表达出
特的人鱼合体,表现 人们以鱼为图腾崇拜
出丰富的想像力,人 的主题。
马家窑类型彩陶,根据时间先后或黑白彩作画。器 形以壶、罐最为常见。花纹以水波纹用得最多,常 变幻不同的形象,活泼新颖,律动感很强,在这其 它文化的彩陶中是罕见的。此外,还有网纹,圆点 纹,曲线纹,宽带纹,同心圆波纹,叶纹,飞鸟, 变形蛙纹等多种纹饰。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 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 。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前的新石器时代。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 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关中地区大约 在公元前6000年的老官台文化时期就有了 较发达的陶器,有个别钵形器口沿装饰一 条宽彩带,这是彩陶的萌芽。在公元前 5000年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 发现了很多精美的彩陶,表明在半坡时期, 人们已经能熟练地控制窑温,并且彩绘艺 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红黑赭白等色作画后 这应与当时的图腾崇
烧成,彩画永不掉落。 拜和经济生活有关,
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 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
敞口卷唇,盆内壁用 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 人面鱼纹。人面概括 成圆形,额的左半部 涂成黑色,右半部为 黑色半弧形,可能是
建聚落,过着以农业 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 兼营采集和渔猎,这 种鱼纹装饰是他们生 活的写照。人头上奇
描绘在彩陶上的图绘主要分为几何图案和带有 写实倾向的人物、动物图像两类,彩陶画指的是 后一类图像。这类图像虽然也是属于陶器上的装 饰,但以其写实性的描绘,体现出一定的构思、 想象甚至是某种主题,因而与单纯的几何纹装饰 图案有重大区别。
① 彩陶几何纹 盆
② 人面鱼纹彩陶盘
③ 彩陶漩涡纹 双耳罐
④ 双耳高颈侈口 带流罐
米字纹瓮
上图的《米字纹瓮》侈口、短 颈、丰肩、鼓腹、平底、腹部两 侧有半环耳。造型浑圆、饱满、 纹饰设计尤其具有特色,装饰区 分布在口部到最大直径处,这个 部位正是器形放在地面上人们的 可视范围,它以口为中心,团呈 放射状的适合纹样,适合多角度 观看。
旋涡纹尖底瓶
左图的《旋涡纹尖底瓶》是件 汲水器。它的造型便于汲水时 自然下沉和平稳上提,显示了 先民的科学创造。纹样以点为 中心,弧形线组成旋涡形,且 上下左右互为连接,组织巧妙, 具有很强的运动感。 仰韶居民为了在冷天或者夜里 也可以喝到热水,就可以把装 水的尖底瓶很方便的插进灰烬 中。需要饮水时取出来,喝完 再插进去。由于做暖水瓶用, 所以可大可小,可以有耳,也 可以无耳。
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仰 韶文化遗物。
于20世纪50年代陕西省西安 市半坡村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历 史收藏馆。高16.5厘米,口径 39.8厘米。人面鱼纹彩陶盆,是 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 的结晶。
相关资料 人面鱼纹彩陶是新
石器时代陶器珍品。 彩陶是在陶器表面以
图腾崇拜:古代半坡 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 有鱼纹和网纹图案,
河南临汝阎村仰韶文化遗址 出土的一件彩陶缸上绘有一只 白鹳衔鱼,面向一柄装饰考究 的石斧而立。此画被称为“鹳 鱼石斧图”,其图像组合明显 具有一种主题意念,有研究者 认为它记录了以事件。画面为3 7.44厘米,构图均衡、饱 满,形象简洁醒目,为史前独 立性绘画中的珍品。
彩陶的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 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鼎等,在 器型上很难看出来有其它特殊的用途。在 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用两瓮对合理葬 小孩的例子,瓮上凿一小孔,表达了原始 人对再生的向往。
中国彩陶发现较晚,至今仅有85年, 而彩陶的诞生到今天却已有8000年的历史。 彩陶记载着人类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 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彩陶文化分布广 泛,延续时间长,从距今8000年到距今 3000年左右,绵延了5000多年,跨越老 官台、仰韶、马家窑、大汶口、屈家岭、 大溪、红山、齐家等文化,在世界彩陶历 史中艺术成就最高。从制作工艺、艺术成 就、历史价值、升值空间等诸多因素看, 陕、甘、宁、青的仰韶、马家窑、齐家文 化彩陶和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彩陶最宜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