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合集下载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_图文精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_图文精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全梳理表1 :新材料领域相关国家政策政策名称政策要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务院)新材料产业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1.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提高新材料工艺装备的保障能力。

● 2.建设产学研结合紧密、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性能、轻量化、绿色化的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发布国家新材料重点产品发展指导目录,建立新材料产业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 1.财税方面: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完善新材料产业重点研发项目及示工程相关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支持政策。

2.研发创新方面:建立面向新材料产业的人才服务体系;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建立若干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重大工程。

3.投融资方面:加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合作;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

《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1.实现新材料人才资源“总量翻番”,满足领域发展年)》(科学技术部) 人才需求。

● 2.实施新材料人才“五个三”工程,优化领域人才资源结构。

● 3.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的作用,改善领域人才发展环境。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 鼓励外商投资多种新材料产品。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鼓励多种新材料产品的发展。

《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1.支持国企业并购国外新材料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强国际化经营。

太阳能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太阳能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太阳能热⽔器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毕业设计(论⽂)题⽬太阳能热⽔温度控制系统院别电⽓⼯程学院专业电⽓⾃动化技术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技术的不断改⾰创新,太阳能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带有绿⾊标志的新型能源。

近年来,随着⼈们购买⼒的提升,太阳能热⽔器⼰经变成我们⽇常⽣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太阳能控制器的使⽤率逐年上升。

太阳能热⽔温度控制器的硬件包括单⽚机处理器部分、⽔位和温度信息采集部分、继电器执⾏部分、显⽰部分控制部分。

根据设计系统的稳定性、精确性、节能性、适应性等原则,进⾏硬件部分设计。

控制系统的软件是服务于硬件的,系统将实时采集到的数据与相应的设定值进⾏⽐较、判断,结果是控制循环⽔泵或上⽔电磁阀的⼯作,实现各种智能控制同时,软件还要兼顾到操作⼈员⽅便地选择⼯作⽅式、设置和修改各种设定值,因为⼈们可以根据天⽓情况及⽤户的需要选择定时加热状态、⾃动加热状态软件还要设定以太阳能为优先使⽤的能源,只有在太阳能没有将⽔温加热到⽤户要求的温度下,才启动辅助能源进⾏加热。

关键词:太阳能热⽔温度控制单⽚机传感器⽔温⽔位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continuous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solar energy into a new er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new energy with green logo.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ise of people's purchasing power, solar energy water heater has become in our daily life indispensable equipment, solar controller utilization rate increased year by year.Solar hot water temperature controller hardware including the single chip processor parts, water level and temperature data collection, the relay parts, display control par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system stability, accuracy, energy saving, adaptability principle, hardware design.Software is in the service of the hardwa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the system will be collected in real-time data comparing with the corresponding value, judgement, the result is to control the circulating water pump or water solenoid valve, to achieve a variety of intelligent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the software gives priority to the operator to easily choose the way to work, set up and modify various Settings, because people can choose according to the weather conditions and the needs of the users regularly heating, automatic heating state software also set to gives priority to the use of solar energy, not only in the solar energy heat the water temperature to the temperature of the user requirements, to launch the auxiliary energy for heating. Keywords:Solar hot water temperature control;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e sensor; Water level⽬录摘要 ....................................................................................................................................................... I 第1章绪论 (1) 1.1 太阳能热⽔器的发展背景 (1)1.1.1 太阳能热⽔器发展的政治法律环境 (1)1.1.2太阳能热⽔器发展的社会环境 (2)1.1.3 太阳能热⽔器发展的经济环境 (2)1.1.4 太阳能热⽔器发展的技术环境 (2)1.2 太阳能热⽔器及其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3)1.3 本⽂所作的⼯作 (4)第2章⽅案选择 (5)2.1⽅案论证 (5)2.2系统的总体要求 (5)2.3 ⽅案选择实现 (6)第3章硬件电路芯⽚的选型 (7)3.1单⽚机选型 (7)3.2⽔温检测装置选型 (8)3.3⽔位检测装置选择 (15)3.4 显⽰器件选择 (16)3. 5 键盘模块的选择 (16)第4章硬件系统设计 (18)4. 1单⽚机最⼩系统 (18)4.1.1时钟电路 (18)4.1.2 复位电路设计 (19)4.2温度检测电路 (19)4.3⽔位检测电路 (20)4.4接⼝电路设计 (21)4.5 显⽰电路 (23)4.6报警电路 (25)4.7 键盘电路 (25)4.8辅助加热电路 (26)4.9控制电路 (27)第5章太阳能热⽔器中央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29)5.1 系统总体软件设计 (29)5.1.1 主程序软件设计 (29)5.1.2 ⽔位检测⼦程序 (30)4.1.3 显⽰软件设计 (30)5.1.4 键盘软件设计 (30)第6章总结 (33)参考⽂献 (34)附录A 电路图 (35)第1章绪论1.1 太阳能热⽔器的发展背景在当今资源紧张不断威胁⼈们⽣活的时代,环保型的能源不断受到⼈们的重视,⽽太阳能是以它独有的优势引起了政府与民众的关注。

长沙县黄兴镇发展规划(2011-2015)

长沙县黄兴镇发展规划(2011-2015)

1)黄兴镇在2007—2008年间经济危机、罕见冰冻灾害中寻找机遇,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新途径。

发挥近郊优势和蔬菜、花木产业优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优质农业、有机农业、旅游农业、循环农业,抓住市场运行和价格波动规律,播种早春菜、反季菜,抢种大棚蕹菜、苋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镇政府组织成立蔬菜、花卉苗木合作社,实行资源共用、利益共享,较好的解决了花卉苗木的销售问题,实现收入持续增长。

使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5783元提高到2010年的13188元。

2)加快土地流转和农业招商引资,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引进4个精品花木园,促使花木由大路货向高档精品发展。

引进春良香味酱食厂、辣之源等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了经济农作物种植业的发展。

3)从2006年至2010年,全镇完成9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环境整治。

以镇长牵头,各村一把手负责,在仙人市村、蓝田新村、打卦岭村、鹿芝岭村、黄兴新村、高塘村、荣河村、光达村等村建设2400多个人工湿地,推广生态节约型沼气,农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

总之黄兴镇在十一五期间,镇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面对高铁的通车、城市三环线的建设以及沪昆高铁的即将建设,黄兴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经济基础优势、人文优势将得到极大的发挥,镇域经济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节十二五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一、机遇1、高铁经济把黄兴镇推到了前沿阵地高铁、铁路、地铁、城市快速道路在黄兴镇的建设与对接将黄兴镇推上了长沙市乃至湖南省的交通枢纽中心以及长株潭城市群CBD地位。

随着黄兴镇镇域范围内武广高铁的通车、武广新城的投入使用、绕城高速的建设以及长沙市第二号地铁线、沪昆铁路的启动建设,黄兴镇的交通枢纽地位得天独厚。

2、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带来无限商机从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和新长沙站启动建设开始,长沙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雄踞长沙的东大门,武广长沙新站所处地理位置的黄兴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黄花机场、京珠高速以及规划中的长沙轨道交通工程,都在这一区域内。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2.06.16•【文号】国发[2012]19号•【施行日期】2012.06.1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环境保护综合规定,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有关要求,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

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

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在节能领域,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炉顶压差发电、等离子点火、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830亿元。

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最新汇编(2011.3)

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最新汇编(2011.3)

节能降耗法律法规政策汇编(部分)2011年3月目录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一、节能降耗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77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主席令第33号)3、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1号)4、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5、关于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运行〔2010〕2643号)6、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7]371号)7、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10]249号)8、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的通知(工信部联节[2011]51号)9、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10、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11、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12、关于印发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09]2441号)13、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办〔2010〕173号14、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15、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218号)16、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节[2010]582号)17、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财税[2009]166号)18、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国家质监局17号令)19、关于财政奖励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发改办环资[2010]2528号)20、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财税[2009]166号)(与17重复)21、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218号)22、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国发〔2009〕38号)23、关于清理对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等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0〕978号)24、关于促进节能服务行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与14重复)25、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号)(与14重复)二、循环经济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主席令第四号)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3、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10]801号)4、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发改环资〔2010〕991号)5、关于印发《再制造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工信部节〔2010〕303号)6、再制造产品认定实施指南(工信厅节[2010]192号)7、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的通知8、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10]977号)9、关于印发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节[2010]25号)三、清洁生产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主席令72号)2、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令16号)3、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03]100号)4、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太湖流域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节[2009]104号)5、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工业和通信业清洁生产促进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节[2009]461号)6、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9]707号)7、《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简介8、《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导向目录》(第二批)9、《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三批)10、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2、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3、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4、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5、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6铜冶炼等5个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工信部节[2011]113号)四、资源综合利用1、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864号)2、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7号)3、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4、关于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48号)4、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7号)5、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公告)6、工信部发布《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公告(工产业政策[2010]第4号)7、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管理暂行规定8、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9、国家经贸委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660号)五、节能评估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2010年国家发改委第6号令)2、国家节能中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0年本)3、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资料汇编(征求意见稿)4、《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的若干要求》和《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编写大纲》(国家发改委第37号公告)5、关于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节[2010]135号)六、新能源1、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财建[2010]230号)2、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七、其他1、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2、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3、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二批)(国家发改委公告2009年第27号)4、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 (2010年第33号公告)5、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电子应用技术导向目录(第二批)(工信部节[2011]9号)6、国家能耗限额标准(26项)目录7、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8、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9、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财建[2011]61号)浙江省法律、法规、政策一、节能降耗1、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人大常委公告第9号)2、浙江省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浙经贸资源[2001]268号)3、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34号)4、浙江省能源利用监测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43号)5、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超限额标准用能电价加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发〔2010〕39号)6、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63号)7、浙江省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实施方案8、关于印发《浙江省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浙经贸资源〔2006〕511号)9、关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0〕34号)10、浙江省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浙财企〔2010〕232号)11、关于印发浙江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10〕57号)12、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通知(浙经信资源[2010]418号)1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8〕80号)14、浙江省人民政府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浙政发〔2008〕42号)15、转发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贯彻国发〔2009〕38号文件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27号)16、浙江省执行差别电价政策企业认定暂行办法17、浙江省超限额标准用能电价加价管理办法(浙政发[2010]39号)18、关于超能耗产品惩罚性电价加价标准的通知(浙价资〔2010〕275号)二、循环经济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0〕63号)2、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浙财建字〔2006〕158号)3、关于印发浙江省节能及工业循环经济财政领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企字[2008]134号)三、清洁生产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3]22号)2、关于印发《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的通知(经贸资源〔2003〕1040号)3、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暂行办法(浙经贸资源〔2005〕643号)4、浙江省清洁生产审核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浙经贸资源〔2008〕331号)四、资源综合利用1、关于印发《浙江省实施〈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细则》的通知(浙经贸资源〔2007〕265号)2、关于我省水泥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的意见(浙经贸资源〔2003〕39号)五、节能评估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35号)2、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审查程序(试行)》的通知(浙经信资源〔2010〕575号)3、浙江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内容及深度要求(试行)4、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经信资源〔2010〕559号)5、关于印发《浙江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专家库管理办法》的通知(浙经信资源〔2011〕101号)六、新能源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10〕59号)2、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浙政办发〔2009〕55号)杭州市法律、法规、政策一、节能降耗1、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杭州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杭政〔2011〕1号)2、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若干意见(杭政函〔2010〕276号)3、杭州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26号)4、关于印发杭州市节能奖励办法的通知(杭政办函〔2008〕383号)5、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资助力度的通知(杭政办函〔2008〕377号)二、循环经济1、关于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杭政函[2005]211号)2、杭州市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杭政办函【2008】353号三、清洁生产1、杭州市强制性清洁生产实施办法(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9号)四、资源综合利用1、市经委关于转发浙江省实施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细则的通知(杭经资源[2007]336号五、节能评估1、杭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杭政办函〔2008〕366号)2、杭州市2010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杭政办函〔2010〕11号)3、杭州市薄钢板行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六、新能源1、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杭政办函〔2010〕86号)2、杭州市私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杭政办函〔2011〕31号)3、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杭政办函〔2009〕330号)七、其他1、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08〕283号)2、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委市财政局关于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杭政办函〔2010〕258号)富阳市法律、法规、政策一、节能降耗1、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富政函[2007]109号)2、关于加快推进集中供热工作的意见(富政函〔2006〕39 号)3、转发省发计委《关于富阳市江南片造纸企业集中供热热力规划的批复》的通知(富政办〔2004〕53号)二、循环经济1、富阳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富政办〔2008〕3号)2、关于调整和完善工业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富政〔2006〕1号)3、关于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富政函[2007]110号三、清洁生产1、富阳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办法(富政函〔2005〕73号)四、节能评估1、《富阳市2008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富政〔2008〕5号)2、关于促进富阳造纸行业转型提升的若干意见(富政〔2007〕13号)节能降耗基础知识1.能源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历年新兴产业扶持政策梳理

历年新兴产业扶持政策梳理

中国历年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梳理中国历年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梳理,可以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开始加速,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

以下为部分关键时间节点及其对应的主要政策:1. “十五”计划(2001-2005年):-开始提出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并支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与环保技术等领域的发展。

2.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将新能源、信息网络、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资源环境等作为优先主题,加大科研投入和产业化支持力度。

3. “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强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领域。

4.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年):-正式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确定了前述七个重点发展方向,并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扶持措施。

5. “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继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格局。

6. 《中国制造2025》(2015年):-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战略,鼓励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引导和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发展。

7. “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明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

8. 新时代促进集成电路、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2020年):-出台了针对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这些核心领域的自主可控和快速发展。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实施意见-长政办发〔2015〕24号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实施意见-长政办发〔2015〕24号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实施意见正文:----------------------------------------------------------------------------------------------------------------------------------------------------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实施意见长政办发〔2015〕24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4〕118号)等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引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广,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建立健全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广与光伏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以推广应用促技术进步、促产业链协作、促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市光伏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争创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末,全市确保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00兆瓦以上,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形成规模。

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和运营服务商,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光伏发电系统集成能力不断提高,发电成本显著下降,光伏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将我市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光伏研发、制造和应用的产业基地。

三、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及管理(一)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鼓励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方式,优先在工业厂房、商业综合体、商贸市场、会展场馆、体育场馆等建筑屋顶建设规模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支持在党政机关、医院、学校、科研单位和城乡居民住宅等建筑屋顶建设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以节能和新能源产业为主导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文档资料

以节能和新能源产业为主导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文档资料

以节能和新能源产业为主导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2.007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这是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继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既是我国进一步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措施,更是着眼未来,抢占科技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抉择。

2010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牵头几大部委成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部际调研小组。

2010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的目标,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

鉴于节能与新能源产业是当今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焦点产业,是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快速发展的产业,同时也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良好经济效益、极强带动能力和能够引领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后续推进行动当中,应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来抓。

1 节能与新能源产业是当今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焦点产业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化石能源的开发及利用强度不断加大,能源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人关注。

当今世界,能源供应及化石能源利用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政治中的焦点问题。

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编制和实施《规划》,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也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我国工业由大到强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我国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切实按照《规划》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要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和市场机制,加强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引导和约束,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方案,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尽快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和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中期评估结果和总体实施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目录前言第一章“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和“十二五”形势分析第一节“十一五”工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第二节“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第二章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第二节主要目标第三章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第一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二节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第三节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第四节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第五节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第六节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第七节优化工业空间布局第八节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第四章重点领域发展导向第一节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第二节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第三节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第四节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五节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水平第六节加快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第五章保障措施及实施机制第一节完善保障措施第二节健全实施机制前言“十一五”期间,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目录编辑本段制定背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由国家发改委会同环保部等部门编制,于2010年11月25日经通过国务院批准。

作为“十二五”时期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之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将对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循环利用产业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等支持,促进绿色经济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编辑本段规划内容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具体结构上,分为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三个方面。

具体而言,在节能产业方面,一是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包括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重点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等;二是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包括家用和商用电器、照明产品、建材产品和汽车等,重点研发和示范具有自主智能财产权的新型节能汽车及配套系统,重点推广能效等级为1、2级的高效节能产品;三是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的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

在环保产业方面,一是发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包括污水、垃圾处理,脱硫脱硝,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土壤修复,监测设备等,重点攻克膜生物反应器、反硝化除磷、湖泊蓝藻治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装备等;二是发展环保产品,包括环保材料、环保药剂,重点研发和产业化示范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脱硝催化剂、固废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等;三是发展环保服务,建立以资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加大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实施力度。

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道路沥青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共性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

2014-2015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全文

2014-2015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全文

《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全文)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由之路。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约束性目标,但2011-2013年部分指标完成情况落后于时间进度要求,形势十分严峻。

为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制定本行动方案。

工作目标:2014-2015年,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

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积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严格项目管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或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依法依规全面清理违规在建和建成项目。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在提前一年完成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基础上,2015年底前再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

(二)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产业。

加强对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力争到2015年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47%和8%左右。

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组织实施一批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完善节能服务公司扶持政策准入条件,实行节能服务产业负面清单管理,积极培育“节能医生”、节能量审核、节能低碳认证、碳排放核查等第三方机构,在污染减排重点领域加快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范本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范本

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新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突破能源瓶颈约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家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发展,相关部委已推出或计划推出一系列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新能源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基于此,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编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政策引导,对集聚国内外要素资源,实现杭州新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打造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对新能源产业的界定参照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及新型电池等。

本规划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杭州市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由“点”到“面”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编制,并与《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0)》、《杭州市域城镇总体规划》、《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杭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杭州市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09-2013)》等相衔接。

规划期限为:2010-2015年,展望到2020年。

一、发展背景和基础条件(一)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新能源广阔应用前景已经打开。

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是世界各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普遍战略选择。

进入21世纪,市场和政府引导企业加快新能源技术的开发,技术实用性进展显著,最关键的是新能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即将突破新产业和新技术广泛应用的障碍。

在太阳能光伏领域,晶体硅电池仍是市场主流,伴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生产成本的逐步降低,欧美国家应用量稳步增长。

薄膜电池发展迅速,有望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市场调查公司DisplaySearch在Q3太阳能电池产能资料与趋势季报中指出,2009年度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能将达3.58GW,产能增速将超过300%,占全球太阳能电池总产能的比重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在风电设备领域,大型化、变速运行、变浆距及无齿轮箱成为新的趋势;新能源汽车蓄势待发,锂电池作为当前最佳电池类型将受益高速增长;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无污染能源大规模利用在即。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图文(精)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图文(精)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全梳理表1 :新材料领域相关国家政策政策名称政策要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务院)新材料产业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1.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提高新材料工艺装备的保障能力。

● 2.建设产学研结合紧密、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性能、轻量化、绿色化的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发布国家新材料重点产品发展指导目录,建立新材料产业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1.财税方面: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完善新材料产业重点研发项目及示范工程相关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支持政策。

2.研发创新方面:建立面向新材料产业的人才服务体系;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建立若干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重大工程。

3.投融资方面:加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合作;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

《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科学技术部)● 1.实现新材料人才资源“总量翻番”,满足领域发展人才需求。

● 2.实施新材料人才“五个三”工程,优化领域人才资源结构。

● 3.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的作用,改善领域人才发展环境。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 鼓励外商投资多种新材料产品。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鼓励多种新材料产品的发展。

《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1.支持国内企业并购国外新材料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强国际化经营。

大气污染防治10条措施解读

大气污染防治10条措施解读

强制性
"十二五"提出四个约束性指标,具有最高的执行效力。此次大气治理政策升级,颗粒物将成为 新增第5个约束性指标,这意味颗粒物治理将与政绩考核挂钩,按计划完成减排任务没有疑问。
配套政 策完备
为落实减排目标,切实对环境负责,后续将陆续出台配套的法律、税收、经济、地方政策。
4.大气治理是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新政将给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青岛 厦门
成都
污染
治理措施》,其以防治PM2.5和PM10污染为重点, 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力度。
青岛
西安
天津
厦门
预测范围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不含拉萨、西宁、海口)以及深圳、青岛、大连、厦门 预测的指标体系含政治地位、地形地貌、人均GDP、千人保有量、人口密度、人均道路面积、车均道路面积等。
市场空间倍增 和结构重构
新政带来的大气治理的增量空间相当于"十二五"原有规划100%,增幅从高到低为除尘 、脱硫、脱硝。新政将大气治理高峰从13-14年延后至14-16年。
市场格局
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收紧、政府监管日趋严格,市场环境更有利于具有技术、成本、
向龙头集中
资金、市场优势的龙头企业。
提高对高效减排 产品的需求
8 9
建立区域联防联控 机制
将重污染天气纳入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树立全社会“同呼 吸、共奋斗”的行 为准则
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 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 动车限行等措施 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 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 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 活习惯
大中城市限行限购范围或将进一步 加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 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3.天然气:天然气汽车产品发展空间巨大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正文:----------------------------------------------------------------------------------------------------------------------------------------------------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目录前言一、发展成就(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二)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三)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四)创新能力实现提升(五)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六)辐射能力愈发凸显(七)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八)社会发展日臻和谐二、发展形势(一)国际形势(二)国内形势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发展路径(三)发展目标四、重点任务(一)营造优良投资发展环境(二)提高先进制造业竞争力(三)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壮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五)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六)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七)提升要素资源集聚整合能力(八)优化开放型经济格局(九)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十)全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一)加强园区社会建设五、政策措施(一)实施分类管理指导(二)积极推动依法治区(三)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五)完善评价考核体系(六)提升人才竞争优势(七)加强规划组织落实前言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边境合作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大创举。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级开发区继续坚持国务院确定的“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发展方针,在我国吸收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对外贸易、促进产业集聚和工业发展、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有效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边境合作区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在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增进与周边国家合作交流、打造边疆经济增长点、促进边境地区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梅溪湖

梅溪湖
2011年1月中国金茂(集团)有限公司与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签署《梅溪湖国际服务与科技创新开发协议》。
2011年4月湖南第一所绿色小学岳麓区实验小学开工建设。
2011年5月方兴地产与国家开发银行就梅溪湖项目的贷款协议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国开行就梅溪湖项目给予方兴地产信贷支持。
2011年6月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概念方案设计招标活动,5位全球最顶级建筑设计大师参与竞标;同时,举办了国际建筑大师对话梅溪湖活动。
2007年长沙投资600亿启动梅溪湖综合开发项目,梅溪湖综合开发项目是集防洪、生态产业、文化旅游和高档住宅开发于一体的综合型项目。规划范围北起龙王港路,南接桃花岭景区界线、东起二环线、西至岳麓区与望城县界线,总规划面积18.0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协调区桃花岭景区面积为5.56平方公里。
该项目涉及联络、学湖、中塘三个村及天顶乡、望城坡街道一部分,总人口约8千余人,该地主要为耕地、园地及山林地,场地整体地形呈南北高、中间低的态势。
梅溪湖新城将依托城区周边的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制药、先进制造、创意设计等)、人才资源(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政府支持(政府主导产业定位及基地建设标准,整合开发商、企业、人才等多方资源,政企合作的建设和开发模式)等资源发展新城服务业。
根据国内外大多数CBD测算就业岗位的经验,一般平均每个就业岗位为25-30平方米,梅溪湖新城公共建筑总面积为327.67万平方米,按照平均每个就业岗位27.5平方米计算,则梅溪湖新城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约为11.92万个,梅溪湖新城总人口数量为17.8万人。
新城规划
梅溪湖新城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本着以下原则进行梅溪湖新城区的规划设计:通过紧凑的方便步行的混合

2010-2015年五年规划

2010-2015年五年规划

每五年,中国会就国家发展制定一个全面规划,设立一些主要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引导未来五年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

下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在10月中旬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进行讨论。

我们对十二五规划有什么预期?中国会下调中期增长目标,把重心更多地放在调整结构上吗?政府接下来将大力进行哪些重要改革?各地区和行业会确定具体的投资和增长目标吗?最重要的是,投资者应关注什么?─ 10月中旬讨论的只是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总体框架。

完整的规划将于明年3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其中将包括经济和社会的具体目标。

随后各地区和行业将公布与这一规划吻合的各自的五年规划。

─ 我们预计十二五规划将调低中期GDP增长目标,着重强调调整结构。

诸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平衡区域发展”、“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等出现在十一五规划中、已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语句均将继续出现在十二五规划中。

─ 在十二五规划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关键词,包括“改善收入分配”,“保障性住房”,“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土地市场和房产税改革”。

由于五年规划中大部分目标不具约束性,因此新的和原有的主题能否得到切实有力执行尚是个问号。

─ 中期来说,相对传统产业而言,科技、消费和服务相关的产业将从中国的结构调整中获得更大的好处。

然而,在未来一两年,我们认为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两大主题将最为重要。

在开始阶段,它们将表现为内陆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的更多投资,以及机械设备方面投资的增加。

上一个五年规划喜忧参半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被视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强调增长质量而非仅看增长速度,并提出了可能影响深远的结构性调整蓝图。

十一五规划还出台了各种措施以实现增长的“再平衡”,包括首次提出了节能目标,计划在五年时间内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

结果是喜忧参半。

在过去五年,尽管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中国GDP增长仍远远超过了最初设定的目标(目标为年均增长7.5%,实际为11.4%)。

中国看上去也会完成其它多数量化目标。

节能环保产业案例分析

节能环保产业案例分析

节能环保产业案例分析节能环保产业是以节能、环保为宗旨,主要涉及垃圾、污水处理、发电、家电等领域的产业,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18%,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10%。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节能环保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战略性新兴高技术的主要领域之一,节能环保产业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有着较大基础和发展潜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预计到2015年我国将有超过20亿人口生活在城镇范围内,将对清洁能源、绿色产品需求增加;同时国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投入。

为推动节能政策制定和实施,我国成立了专门研究开发和支持推广节能型社会建设战略与政策的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能源学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

作为中国能源研究会和光伏专业委员会的联合主席组织成立《国际绿色技术研究》杂志在我国举办“国际绿色技术会议”及开展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合作调研等活动以支持我国新能源技术研究进程。

一、节能环保产业概况节能环保产业是以低能耗和低污染技术和产品为基础,结合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发展起来的,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兴高技术产业板块之一。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十一五”规划的重点之一,是支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产业之一。

目前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具有比较强的技术和产业基础,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在技术和产业层面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全社会节能技术改造投资总额达到1645亿元。

2012年节能技术改造投资比2012年增长21.3%。

预计未来5年在全社会节能技术改造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将超过20%,节能技术改造投资总额年均增速可达25%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6日信息来源: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长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两型社会”的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1-2015年。

本规划所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技术与装备、节能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与装备和服务,环境治理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

一、产业基础和优势2009年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252.8亿元,占全年GDP的6.74%,其中新能源117亿元,节能68.1亿元,资源循环利用36.3亿元,环境治理31.4亿元,形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一是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现有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5家,过5亿元的企业4家,过亿元的企业26家。

我市太阳能电池装备制造技术、兆瓦级直驱永磁发电装备制造技术、能量计量及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技术等居国内领先。

2009年,长沙光伏产业产值规模达到50亿元,太阳能光伏装备产品占国产设备80%的市场份额,成为我国太阳能制造装备龙头供应商,主要核心企业中电四十八所先后成功开发了扩散炉、刻蚀机、高低温烧结炉、单晶炉、多晶炉、清洗机等光伏装备。

我市居国内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支撑了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机械制造龙头集团企业开始涉入节能环保领域,如长沙中联重科下属的环卫机械分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环卫环保装备制造企业,主营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置成套装备,09年产值超15亿元,已连续12年稳居全国第一位;湖南永清集团下辖的湖南永清机械制造公司,是国内拥有烟气脱硝技术及设备制造的大型环保龙头企业;还形成了一批大型专业化设备制造公司,如湖南互创集团,主要制造高低速混合流速循环流化床锅炉、组装式循环流化床和复合燃烧机,年产值过10亿元。

此外,远大住工为国内第一家以“住宅工业”行业类别核准成立的新型住宅制造工业企业,形成了国内唯一完整的住宅工业化体系。

二是环境治理工作卓有成效。

目前长沙市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今年下半年几乎所有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都将建设完毕,仅暮云污水处理厂、新港污水处理厂、坪塘污水处理厂、望城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计划于2011年结束,四县(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今年年底完成湘江长沙段8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的建设,完成47家国控重点污染源联网;从2008年开始对农村垃圾进行清洁工程示范建设,计划于2011年完成长沙四县(市)的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前乡镇垃圾收集处置率达40%;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计划于2011年完成对长沙四县(市)的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其中长沙县规模化生猪养殖,粪便的处理工作卓有成效;启动了农村沼气建设工程,计划于2011年6月前在长沙四县(市)完成户用沼气池18100个,大型沼气工程6个的目标。

三是拥有一定研发实力。

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大批具有从事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研发能力的科研院所;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8家,占全省的46%,省级技术中心41家,占全省的43%,另有市级技术中心101家;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是积累了产业发展配套管理经验。

我市率先执行《长沙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长政办发[2007]36号),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推荐了一批管理规范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节能服务公司;组织了多次长沙市节能专项资金项目审批工作,节能专项资金超1亿两千万元,节能专项资金项目共计1000多项;开展了能效标识与公共建筑空调温度状况大检查、绿色照明与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活动、节能宣传周活动、用能单位办理空调温度特殊备案登记。

2008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长沙市工业企业上台阶奖的通知》,《关于印发<长沙市工业生产性投资项目奖励办法>通知》等文件以及2009年出台了《关于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为长沙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较快,但从节能减排市场需求看,还存在很大差距,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较晚。

目前新能源利用还没有形成规模,在能源消费中份额很小,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产业发展亟需统一规划。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本市新能源产品大多销往市外,而市内需求不足,没有形成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不利于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如太阳能光伏产业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8研究所光伏电池产能已居全国第6位,但在长沙本地的市场份额不大。

其次,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新能源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掌握程度不高,产品成本偏高,影响新能源产业的推广应用。

此外,国家缺少太阳能发电并网政策,目前财政部出台的政策只限于对太阳能光电建筑物补贴,尚未直接补贴光伏上网电价。

二是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基础薄弱。

针对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的政策优惠不明显,导致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比开发利用耗竭性资源的成本还高,产业发展缓慢。

三是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不很完善。

目前还没有完备的节能环保法规及标准体系,而且未配套出台促进清洁生产、节能、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因此执法主体、执法程度、执法范围、执法手段等环节不明确。

四是产业扶持政策及激励措施有待加强和细化。

政府还需在投资、税收、价格、财政等方面出台针对性比较强的激励扶持政策,有序有效的引导和扶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一) 发展思路抓住全球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机遇,结合长沙市产业基础和长远发展需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水平为重点,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产业结构,突出自主创新,着力建设资源化、能源化和零排放企业、园区、社区和城区,建设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聚集区、科技创新平台和龙头骨干企业,力争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把长沙建成中部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二) 发展原则优势产业优先发展集聚要素,集中力量,优先支持市场需求高、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应用条件成熟、科技研究基础条件好的优势技术与装备、产品及服务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扩张,增强带动作用。

创新科技引领发展加大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避免引进即将淘汰技术设备,迅速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实现创新能力的跨越发展。

以企业为主导,立足自主原始创新,做好科技创新储备、领军人才储备和产业化储备,着力提升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制造技术自主发展能力,抢占科技经济发展制高点。

集群规模带动发展重点建设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龙头骨干企业及其品牌产品,加大优势企业和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迅速推动企业集聚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缩小与发达省市的总量差距,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利用先进技术,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

政策引导推动发展完善产业发展所需的约束和激励政策和机制,大幅度拉动市场需求。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辅以政策支持、宏观调控和资金引导,整合各种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形成市场、政府共同推进的整体合力,促进产业跨越发展。

(三) 发展目标1 总体目标2015年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1250亿元(2009年不变价),占全年GDP的14.63%(年均增速30.5%),其中新能源570亿元(年均增长30.2%),节能270亿元(年均增长25.8%),资源循环利用220亿元(年均增长35%),环境治理190亿元(年均增长35%)。

2020年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2500亿元。

2 具体目标园区基地目标着重培育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年产值过500亿元的长沙光伏产业园,位于长沙市岳麓区高新区、年产值过200亿元的长沙节能环保产业园,位于浏阳市、年产值过100亿元的长沙再制造产业示范园,和位于长沙县、年产值过50亿元的长沙农村生态产业示范园。

产业规模(企业)目标推动建设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13个,过10亿元的骨干企业29个。

形成产业配套完善、有序集散的发展格局。

产业技术创新目标创新建立3-4个国家级、5-8个省级产业工程项目示范点;以企业为主导,加快研发自主创新10-15项国际先进的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制造技术。

产业结构目标提升节能环保服务业比重,到2015年,其比重占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5%。

四、产业重点领域以太阳能光伏和光电为核心,智能电网为重点,加快研发利用生物质能和地热能,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一) 新能源产业太阳能利用重点研发太阳能硅片、太阳能电池装备、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开发太阳能热水器等高效太阳能应用产品,形成太阳能照明和发电的产业链;以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机为重点,太阳能光电相关材料为支撑,发展太阳能光电产业链。

智能电网依托智能电表及智能用电终端技术、建设大容量储能电站,完善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重点发展智能电网设备及并网服务业,打造智能电网设备、并网储能系统、智能电网服务、智能电网变站和电力应用的产业链。

生物质能重点建设生物柴油原料基地和炼制基地,发展清洁生产生物柴油产业,积极推广生物质气化技术,发展沼气发电项目,使长沙市的生物质能产业成为湖南省生物质能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布式能源在城市商业中心,公共事业机构,产业集中的工业园区,新开发的城区和大型的楼盘,支持建设分布式能源站,集中供电、制冷、供热、供气和在主电网出现故障时保障用户正常运行。

地热能(热泵)重点发展小型地源热泵机组制造,空气能热水机组制造和建筑地热供暖应用,扩大地热能利用,为湖南省地热能产业链的形成和扩大奠定基础。

(二) 节能产业以工业锅炉(窑炉)燃烧技术和余热余压余能利用技术为核心,节能服务产业为重点,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电机及拖动设备、节能家电、办公和商用产品、照明产品和建材产品,促进节能产业的壮大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