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章末复习课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章末复习教案
章末复习【知识与技能】1.系统了解本章的知识体系及知识内容.2.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掌握直角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应用.3.在掌握角平分线性质及其逆定理的基础上将知识融汇贯通,进行一些提高训练.4.培养对知识综合掌握、综合运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复习梳理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及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和对应练习,使学生对本章知识达标.【情感态度】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合作交流,发挥学习中主人翁意识,感受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性质与判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展示结构框图,让学生对本章所学知识有个系统地把握.教学时,可以边回顾边建立结构图,逐步加深印象.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1.“斜边、直角边定理”是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所独有的,在运用该判定定理时,要注意全等的前提条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2.本章的互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等,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数形结合的思想:勾股定理体现了由形到数,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体现了由数到形.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例1 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图中与∠A互余的角有()A.0个B.1个C.2个D.3个【分析】由“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可找出与∠A互余的角.∵∠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B=90°,∠A+∠ACD=90°,∴与∠A互余的角2个,故选C.例2 如图,一棵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从离地面5m处折断,倒下的部分与地面成30°角,如图所示,这棵树在折断前的高度是()A.10mB.15mC.5mD.20m.【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是5,再根据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得斜边是10,从而求出大树的高度为10+5=15(m).故选B.例3 如图,已知△ABC中,AB=5cm,BC=12cm,AC=13cm,那么AC边上的中线BD的长为_______.【分析】∵AB=5cm,BC=12cm,AC=13cm,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ABC是直角三角形,∵BD是AC边上的中线,∴BD=12AC=6.5cm.例4 一架长5米的梯子AB,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底端距墙底3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1米,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沿一条直线也将滑动1米吗?用所学知识,论证你的结论.【分析】由勾股定理求得AC=4(米),由题意得CD=AC-AD=4-1=3(米),再由勾股定理可求得CE的长,进而求出BE的长.解:是,理由如下:在Rt△ACB中,BC=3,AB=5,AC2+BC2=AB2,∴AC=4,DC=4-1=3,在Rt△DCE中,DC=3,DE=5,CE2+DC2=DE2,∴CE=4,∴BE=CE-CB=1,即梯子底端也滑动了1米.【教学说明】典型例题的分析解答,对学生解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在讲评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本章的重点有哪些,难点在哪里,需要注意哪些,容易忽略什么,逐步加深印象,达到全面掌握.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1.如图,在△ABC中,∠C=90°,∠B=30°,AD是∠BAC的平分线,若CD=2,那么BD等于()A.6B.4C.3D.22.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赵爽弦图”。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 章末复习课课件
反思与感悟
解析答案
跟踪训练2 某粮店销售大米,若一次购买大米不超过50 kg时,单价 为m元;若一次购买大米超过50 kg时,其超出部分按原价的90%计算, 某人一次购买了x kg大米,其费用为y元,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y=
mx,0≤x≤50, __0_.9_m__x_+__5_m_,__x_>__5_0___. 解析 当0≤x≤50时,y=mx; 当x>50时,y=50m+(x-50)×90%·m=0.9mx+5m.
2.数学四大思想: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思想, 本章用到以下思想方法: (1)函数与方程思想体现在函数解析式部分,将实际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 数学模型,再通过研究函数性质解决诸如最大、最优等问题. (2)转化与化归主要体现在集合部分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的转 化,函数中求定义域大多转化成解不等式,求值域大多可以化归为求二 次函数等基本函数的值域. (3)分类讨论主要体现在集合中对空集和区间端点的讨论,函数中主要是 欲去绝对值而正负不定,含参数的函数式的各种性质的探讨. (4)数形结合主要体现在用数轴求并交补集,借助函数图象研究函数性质.
(5)数学交流体现在使用了大量的文字、符号、图形语言,用以刻画集 合的关系运算及函数表示和性质,往往还需要在三种语言间灵活转换, 有意识地培养灵活选择语言,清晰直观而又严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听懂别人的想法,从而进行交流与合作. (6)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主要表现在应用网络资源拓展知识,了解数学 史及发展前沿,以及应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描点作图探究新知等 方面.
所以 Q P.
解析答案
1 234
3.设函数 f(x)=x22x+,2x,>2x,≤2, 则 f(-4)=____1_8___,若 f(x0)=8,则 x0 =__-___6_或___4_____. 解析 f(-4)=(-4)2+2=18,由 f(x0)=8,得xx020≤ +22, =8, 或x20x>0=2,8, 得 x0=- 6,或 x0=4.
新教材2023版高中数学章末复习课1第一章数列课件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考点一 传统文化中的数列问题 1.在以实用为主的古代数学中,数列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2.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素 养.
例1 (1)《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
有如下问题:“今有禀粟,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凡五人,
一十五斗.今有大夫一人后来,亦当禀五斗.仓无粟,欲以衰出之,
项公式要分段表示. (3)求数列的前n项和,根据数列的不同特点,常有方法:公式法、裂项相
消法、错位相减法、分组求和法. (4)通过对数列通项公式及数列求和的考查,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
运算素养.
例4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2Sn=(n+1)an(n∈N*)且a1=2.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bn= an − 1 2a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
于织布,从第二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现在该女子一
个月(按30天计)共织布390尺,最后一天织布21尺,则该女子第一天织
布( )
A.3尺
B.4尺
C.5尺
D.6尺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设该女子第n天织布的数量为an,则数列{an}是等差数列,设其
21 公差为d.则ቐ390 =
= a1 30a1
2(an≠0)⇔{an}是等比数列.
(3)通项公式法:an=kn+b(k,b是常数)⇔{an}是等差数列;an=c·qn(c,q
为非零常数)⇔{an}是等比数列.
(4)前n项和公式法:Sn=An2+Bn(A,B为常数,n∈N*)⇔{an}是等差数列;
Sn=Aqn-A(A,q为常数,且A≠0,q≠0,q≠1,n∈N*)⇔{an}是等比数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数学-上册-[课件]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章末复习
考点一 相反意义的量
例1 如果-4 m表示向东走 4 m,那么向西走 2 m记作___+__2_m__. 解析:由题意可知用负数表示向东走,用正数表示向西走,故 向西走 2 m记作+2 m.
考点一 相反意义的量
(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正负性是相对的,且可以互 换.若向东走 4 m记为+4 m,则向西走 2 m记为-2 m;若 向东走 4 m记为-4 m,则向西走 2 m记为+2 m.
27,-1
,8.5,-14,-2
3
,-0.
•
5,0,-3.14,
-24
.
5
4
正分数集合: { 8.5,
… };
负数集合: 正整数和 0
- 15 ,-14,-2
3,-0.5• ,-3.14;,
4
非负整数集合:{ 27, 0, -24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有理数集合:
27,-
1 5
,
8.5,-14,-2 3,-0..5• ,
考点三 有理数的相关概念
如何利用有理数的相关概念解决问题? (1)互为相反数的两数之和为0. (2)当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求这个数时,有两个 答案,不要漏掉其中的任何一个.
考点三 有理数的相关概念 3.填表.
数
3.5 -3.5
0
相反数 -3.5 3.5
0
绝对值 3.5
3.5
0
-2 -1 3 -1
0.5
(2)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哪种意 义为正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但习惯上把向北(东)、上升、 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而把向南(西)、下降、减少、 支出等规定为负.
考点一 相反意义的量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沪粤版)教学课件第一章章末复习课
液体
肥皂液
管子直径/mm 3 5 10 20
泡泡产生的情 容易 较易 较难 难
况
50 不产生
请你根据小洪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其__他__条__件__相__同__时__,__管__子__直__径__越__大__越__难__吹__出__泡__泡_______。 (2)请你另外提出两种猜想,说明影响泡泡产生 的因素。 __泡__泡__的__产__生__可__能__与__吹__泡__泡__时__吹__气__的__速__度__有__关_______; _____泡__泡__的__产__生__可__能__与__肥__皂__液__的__浓__度__有__关__________。
(3)设计一个方案,验证你提出的其中一种猜想,请写 出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和判断方法。 器材:三根直径相同的管子、三杯浓度不同的肥皂液。 步骤:分别用三根管子醮三杯浓度不同的肥皂液,用相同的速度 吹,观察泡泡的产生情况。
判断方法:如果吹出泡泡的情况相同,则泡泡的产生与肥皂液的 浓度无关;如果吹出泡泡的情况不同,则泡泡的产生与肥皂液的 浓度有关。
5.在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垂__直__,在精确测量中,要估计到 _分__度__值__的__下__一__位____。
6.测量的结果由_准__确__值_ 、 估__计__值__ 和__单__位__ 组成。 7.测__量__值_ 与 真__实__值_ 之间的差异叫误差。在实验室中减小误差的 方法是:_多__次__测__量__求__平__均__值__或__换__精__密__度__更__高__的__测__量__工__具___。 8.科学探究的7个要素是什么?
第1章集合章末复习课教案学生版
第一章章末复习课画一画:知识网络、结构更完善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题型一集合的概念例1 设集合A={(x,y)|x-y=0},B={(x,y)|2x-3y+4=0},则A∩B=________.跟踪训练1 设集合A={x||x-a|<1,x∈R},B={x|1<x<5,x∈R}.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A.{a|0≤a≤6} B.{a|a≤2,或a≥4}C.{a|a≤0,或a≥6} D.{a|2≤a≤4}题型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例2 若集合P={x|x2+x-6=0},S={x|ax+1=0},且S⊆P,求由a的可能取值组成的集合.跟踪训练2 若集合A={x|-2≤x≤5},B={x|m+1≤x≤2m-1},且B⊆A,求由m的可能取值组成的集合.题型三集合的交、并、补运算例3 设全集为R,A={x|3≤x<7},B={x|2<x<10},求∁R(A∪B)及∁R A∩B.B等于 ( )跟踪训练3 已知集合U={x|0≤x≤6,x∈Z},A={1,3,6},B={1,4,5},则A∩∁UA.{1} B.{3,6} C.{4,5} D.{1,3,4,5,6}题型四集合的交、并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例4 向50名学生调查对A、B两事件的态度,有如下结果:赞成A的人数是30,其余的不赞成,赞成B的人数是33,其余的不赞成;另外,对A、B都不赞成的学生比对A、B都赞成的学生数的三分之一多1人.问对A、B都赞成的学生和都不赞成的学生各多少人?跟踪训练4 学校举办了排球赛,某班45名同学中有12名同学参赛,后来又举办了田径赛,这个班有20名同学参赛,已知两项都参赛的有6名同学,两项比赛中,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没有参加过比赛?课堂小结:1.要注意区分两大关系:一是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二是集合与集合的包含关系.2.在利用集合中元素相等列方程求未知数的值时,要注意利用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这一性质进行检验,忽视集合中元素的性质是导致错误的常见原因之一.。
第一章 章末复习课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章末复习课
2.已知命题 p:∃n∈N,2n>1 000,则綈 p 为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 A )
A.∀n∈N,2n≤1 000 C.∃n∈N,2n≤1 000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解之得(x-a)[x-(a+1)]≤0,即 a≤x≤a+1.
又綈 p 是綈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由命题的等价性知,q 是 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 p⇒q,q⇒p.
1 a≤ 故2,1[a,a+1],所以 2
1
a+1>1
1 a< 或 2 a+1≥1
章末复习课
∴p 是 q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由 q:x2-2x+1-m2≤0,得 1-m≤x≤1+m,
∴q:Q={x|1-m≤x≤1+m},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x-1 由1- ≤2,解得-2≤x≤10, 3
∴p:P={x|-2≤x≤10}.
`
∵p 是 q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章末复习课
1.已知 a, c∈R, b, 命题“若 a+b+c=3, a2+b2+c2≥3” 则 的否命题是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 A )
A.若 a+b+c≠3,则 a2+b2+c2<3 B.若 a+b+c=3,则 a2+b2+c2<3 C.若 a+b+c≠3,则 a2+b2+c2≥3 D.若 a2+b2+c2≥3,则 a+b+c=3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湘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专项培优①第一章-集合与逻辑-章末复习课【课件】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若-a<x<-1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2<x<-1,则a
a>2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考点五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
1.解题策略:
(1)全称命题的真假判定:要判定一个全称命题为真,必须对限定集
合M中每一个x验证p(x)成立,一般用代数推理的方法加以证明.要判
1.充要条件是数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概念,在高考中经常有所考查,
以数学的其他知识为载体,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
断或寻求充要条件的成立性.
2.通过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掌握,提升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
养.
例4 (1)设集合M={x|0<x≤3},N={x|0<x≤2},那么“a∈M ”
是“a∈N ”的( B )
C.{-1,2,3} D.{1,2,3,4}
(2)设集合A={1,2,4},B={x|x2-4x+m=0},若A∩ B={1},则
B=( C )
A.{1,-3} B.{1,0}
C.{1,3}
D.{1,5}
跟踪训练3 (1)已知集合P={x∈R|1≤x≤3},Q={x∈R|x≤-2或
x≥2},则P∪(CRQ)=( B )
为5.故选C.
(2)由ax2+ax+1=0只有一个实数可解,可得当a=0时,方程无实数解;当a≠0
时,由Δ=a2-4a=0,解得a=4或a=0(不合题意,舍去).故选A.
跟踪训练1 (1)已知集合A={0,1,2},则集合B={x-y|x∈A,
y∈A}中元素的个数是( C )
A.1 B.3
C.5 D.9
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A.126km/h
B.70km/h
不同
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_____。
二、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通过的路程
长
(1)相同时间内比较___________,通过路程______的运动得快。
所用的时间
短
(2)通过相同路程比较___________,所用时间______的运动得快。
2.速度
(1)意义:描述物体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分别测量出整个路程、前半段路程的距离及对应的时间。
顶端
①整个路程:让小车从斜面的_________开始自由下滑,用秒表记录小车到达斜面底
端时需要的时间t1。
顶端
②前半段路程:重新让小车从斜面的_________开始自由下滑,用秒表记录小车到达
斜面中点
_________时需要的时间t
2。
3.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运动快慢
路程与时间
(2)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
=
(3)公式:__________。
3.6
(4)单位及换算:1m/s=____km/h。
3.直线运动类型
不变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______的运动。
变化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速度_____的运动。
2.参照物
标准
(1)定义:研究物体运动和静止时,作为_______的物体。
(2)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
运动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章末复习课
因为a<1,所以2a<a+1,所以B≠∅.
画数轴如图所示.
由B⊆A知,a+1<-1或2a≥1.
即a<-2或a≥
1 2
.
由已知a<1,所以a<-2或
1 2
≤a<1,
即所求a的取值范围是a<-2或12≤a<1.
反思感悟
处理集合间关系问题的关键点 已知两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两集合间的关系转化为 元素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满足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常常需 要合理利用数轴、Venn图帮助分析.同时还要注意“空集”这一 “陷阱”,尤其是集合中含有字母参数时,要分类讨论,讨论时 要不重不漏.
跟踪训练3 已知集合M={(x,y)|y=3x2},N={(x,y)|y=5x},则M∩N中的元
素个数为
A.0
B.1 √C.2
D.3
联立yy==35xx2,, 解得xy= =00, 或xy= =5323,5, 因此M∩N中的元素个数为2.
四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若p⇒q,且q⇏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同时q是p的必要不充 分条件; 若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同时q是p的充要条件. 2.掌握充要条件的判断和证明,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
反思感悟
解决集合的概念问题应关注两点 (1)研究一个集合,首先要看集合中的代表元素,然后再看元素的 限制条件,当集合用描述法表示时,注意弄清其元素表示的意义 是什么. (2)对于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是 否满足互异性.
跟踪训练1 (多选)已知集合A={0,m,m2-3m+2},且2∈A,则实数m的取 值不可以为
例5 命题:“∀x∈R,x2≠x”的否定是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培优课件第1章 章末复习课
地理
6.5 月 1 号至 3 号期间,下列有关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D ) A.A 点的白天在逐渐变短 B.C 点的黑夜在逐渐变长,正午影子在逐渐变短 C.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D.图中所示大部分地区昼长夜短
返回
地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D 点 B.B 点在 A 点的正西方 C.A 点们于南半球 D.C 点位于大西洋,属中纬度
返回
地理
【4 题解析】 该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铝土矿和煤矿,适合发展重工业, 故选 A。
返回
地理
易错题精练
图 1.19 为手机微信的启动画 面。这颗“蓝色弹珠”采用 的是 1972 年 12 月 7 日由“阿 波罗 17 号”太空船宇航员拍 摄的照片。据此完成 1~4 题。
返回
地理
1.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是一个( B )
返回
地理
4.假如做一件“无缝天衣”,可以将整个地球表面覆盖住,
那么所需布料大约是( C )
A.4 万平方千米
B.6 371 平方千米
C.5.1 亿平方千米
D.960 万平方千米
返回
地理
读“全球经纬网图”(图 1.20),完成 5~7 题。
图 1.20
返回
地理
5.图中各点的经纬度,正确的是( B ) A.A 点的经纬度是(20°N,60°E) B.B 点的经纬度是(20°N,40°E) C.C 点的经纬度是(40°S,20°W) D.D 点的经纬度是(80°S,0°)
地理
18.山脉的走向大致是( C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9.坡度较缓的是在( B )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章末复习教案(1)-新版
章末复习课思维导图典例讲解例1 已知)(x f y =是偶函数,而)1(+=x f y 是奇函数,且对任意10≤≤x ,)(x f 递减,都有0)(≥x f ,则)2010(f a =,)45(f b =,)21(f c -=的大小关系是( ) A.a c b << B.a b c << C.b c a << D.c b a <<【知识点】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过程】由)1(+=x f y 是奇函数,得)1()1(+-=+-x f x f ,则令x 取1+x 代入上式得,)2()(+-=-x f x f ,∵)(x f y =是偶函数,∴)()()2(x f x f x f -=--=+,则)()2()4(x f x f x f =+-=+,∴)(x f 是以4为周期的一个周期函数,则)0()2()25024()2010(f f f f a -==+⨯==,)43()243()45(f f f b -=+-==, )21(-=f c , ∵43210<<,且对任意0≤x ≤1,f (x )递减, ∴)43()21()0(f f f >>,则)43()21()0(f f f -<-<-,即b c a <<,故选:C . 【思路点拨】由函数奇偶性可推断出=f (x )是周期为4的函数,由这些性质将三数化简为自变量在0≤x≤1的函数值,再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答案】C例2 已知集合A ={x |3<x <7},B ={x |2<x <10},C ={x |5-a <x <a }.(1)求B A C R; (2)若⊆C )(B A ,求a 的取值范围.【知识点】交集,并集,补集及运算.【数学思想】【解题过程】(1)∵A ={x |3<x <7},B={x |2<x <10},∴A C R ={x|x ≤3或x ≥7},∴(∁R A )∩B={x |2<x ≤3或7≤x <10} .(2)由(1)知,A ∪B ={x |2<x <10},当C ≠∅时,要使C ⊆)(B A ,须55210a a a a -⎧⎪-⎨⎪⎩<≥,≤,解得25<a ≤3; 当C =∅时,5-a ≥a ,解得a ≤25. ∴a 的取值范围是a ≤3. 【思路点拨】根据交集与并集和补集的定义即可求出; 根据分两种情况讨论,解不等式组即可.【答案】(1){x |2<x ≤3或7≤x <10};(2)a ≤25.例3 已知函数f (x )=11+-x x e e . (1)判断f (x )的奇偶性;(2)判断f (x )在R 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证明;(3)是否存在实数t ,使不等式f (x -t )+f (22t x -)≥0对一切x ∈[1,2]恒成立?若存在,求出t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知识点】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解题过程】(1)函数的定义域为(-∞,+∞),则f (-x )=11+---x x e e =x x e e +-11=11+--x x e e =-f (x ),则f (x )为奇函数. (2)f (x )=11+-x x e e =121+-+x x e e =112+-x e ,则f (x )在R 上的单调性递增, 证明:设x 1<x 2,则f (1x )-f (2x )=121212+-+x x e e =)1)(1()(22121++-x x x x e e e e ,∵x 1<x 2, ∴21x x e e <, ∴021<-x x e e ,即f (1x )-f (2x )<0,即f (1x )<f (2x ),即函数为增函数.(3)若存在实数t ,使不等式f (x -t )+f (22t x -)≥0对一切x ∈[1,2]恒成立,则f (22t x -)≥-f (x -t )=f (t -x ). 即22t x -≥t -x .即2x +x ≥2t +t 恒成立,设y =2x +x =)21(+x -14,∵x ∈[1,2],∴y ∈[2,6], 即2t +t ≤2,即2t +t -2≤0. 解得-2≤t ≤1,即存在实数t ,当-2≤t ≤1时使不等式f (x -t )+f (22t x -)≥0对一切x ∈[1,2]恒成立.【思路点拨】根据就行单调性定义证明即可,结合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的性质将不等式进行转化,利用参数分离法进行求解.【答案】 (1)奇函数;(2)略;(3)存在实数t ,当-2≤t ≤1时即可.章末检测题一、选择题1.设全集U ={1,2,3,4,5,6,7,8,9},若A C U ={1,3,5,7,9},则集合A =( )A.{2,6,8}B.{2,4,6,8}C.{0,2,4,6,8}D.{0,2,6,8}【知识点】补集及其运算.【解题过程】全集U ={1,2,3,4,5,6,7,8,9},当A C U ={1,3,5,7,9}时,集合A ={2,4,6,8}.故选:B .【思路点拨】根据补集的定义写出集合A 即可.【答案】B2.函数的定义域为( ) A.B.C.D. 【知识点】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 【解题过程】,,故选C .【思路点拨】算术平方根被开方数非负,分母不为0.【答案】C3.设函数,若,则实数a =( )A.-4或-2B.-4或2C.-2或4D.-2或2【知识点】函数的对应法则【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解题过程】 由 或得或a =2,故选B.【思路点拨】分类讨论,解不等式求交集即可.【答案】B4.某部队官兵从驻地出发前往目的地训练,按计划先乘车行进一段路程,再步行至目的地,下图中横轴表示出发后的时间,纵轴表示官兵离目的地的距离,则较符合的图象是( ) A.B. C. D.【知识点】函数的图象与图象变化.【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过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距目的地的距离在减小,即函数图象应为减函数,排除A 、C ,曲线的斜率反映行进的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越大速度越大,步行后速度变小,故排除B. 故选D.【思路点拨】借助函数单调性,考虑图像倾斜程度的实际意义.【答案】D5.满足条件},,{c b a M ⊆⊂∅≠的集合M 的个数为( ) A.6B.7C.8D.9【知识点】子集与真子集.【解题过程】:{a,b,c }的非空子集有7个,故选B .【思路点拨】确定集合M 的可能元素,结合子集的定义进行计算.【答案】B6、二次函数中,若,则其图象必经过点( ) A.B.C.D. 【知识点】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定义. 【解题过程】因为,所以,即函数图象过点,故选C .【思路点拨】结合题目所给二次函数信息,代入特殊值进行构造.【答案】C7.已知函数y =f (x )在定义域(-1,1)上是减函数,且f (2a -1)<f (1-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32(+∞ B.)1,32( C.)2,0(D.(0,+∞)【知识点】函数的图象与函数单调性【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的思想【解题过程】函数y =f (x )在定义域(-1,1)上是减函数,则有:1121->->a , 111<-<-a ,a a ->-112三者同时成立,故选B.【思路点拨】利用函数y =f (x )在定义域(-1,1)上是减函数,将f (2a -1)<f (1-a )转化为:2a -1>1-a 求解.【答案】B8.已知函数5()2b f x ax x=+-,若(2019)2f =,则(2019)f -=( ) A.6B.-6C.0D.无法确定【知识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解题过程】由题知f(x)+2是奇函数, 则2)2019(2)2019(--=+-f f ⇒6)2019(-=-f 故选B.【思路点拨】根据函数解析式,分析奇偶性求值.【答案】B9.设函数满足,则的表达式为( ) A.B.C.D. 【知识点】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 【解题过程】设,则,所以,所以,故选C .【思路点拨】换元法求出函数解析式.【答案】C10.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B.C.D. 【知识点】函数的单调性的性质.【解题过程】,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则,,故选A . 【思路点拨】分离常数,结合反比例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答案】A11.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4()(x f x f -=,)2,(,21-∞∈∀x x )(21x x ≠,有[]0)()()(2121<--x x x f x f 成立,若)25(f a =,)2(f b =,)3(-=f c ,则( ) A.b<a<cB.c<a<bC.b<c<aD.c<b<a 【知识点】函数的单调性的性质,函数的图象.【解题过程】因为)4()(x f x f -=,所以对称轴为x =2,由题意可知f(x)在x <2时,f (x )递减, 则f (x )在x >2时,f (x )递增,f (-3)=f (4-7)=f (7),因为7252<<,所以b<a<c.故选A. 【思路点拨】根据信息,得到函数的单调性和对称性,将各个函数值对应在对称轴同侧即可.【答案】A12.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222111y x A y x A 间距离12||A A =P 是二次函数图像)(122R k k x x y ∈+++=上的动点,M 是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定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章末复习课件(共37张PPT)
0
12
34
56
-1
7 t/s
-2
-3
远离时间轴为加速,靠近时
间轴为减速
思考:v-t图象如图所示,代表物体做什么运动?
速 度
4 v/ms-1
物体的初速度
图
3
象
2
1
0
12
34
56
-1
7 t/s
-2 A: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3
思考: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思考:v-t图象如图所示,代表物体做什么运动?
速 度 图
2、下列描述中指时间的是 A.会议准备在什么时间召开 B.会议准备召开多长时间 C.主席在什么时间作报告 D.主席的报告预计多长时间
3. 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碰到地面反 弹 后,在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 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
分别是( D ) A、7m、7m B、5m、2m C、5m、3m D、7m、3m
(1)都是描述质点运动的空间特征
联系 (2)都是过程量
(3)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大于相应的路程,只有质点做单向直线
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对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比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易
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一位移所用 定
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
混
时间的比值.与一段时间或位移 义
对应
的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 对应
a
v t
(3)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
物理量。 (4)单位: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2 (m·s-2)
对
1.时刻和时间间隔
比
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1π π 交点.∴ ω+ =2π. 12 6
π ∴ω=2,因此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 f(x)=2sin(2x+6). π 以下,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函数 y=2sin2x+6和函数 y=lg x 的
示意图如图所示: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章末复习课
11 因为 f(x)的最大值为 2,令 lg x=2,得 x=100,令 π+ 12 11 kπ<100(k∈Z),得 k≤30(k∈Z),而 π+31π>100,所以在区 12 11 17 间(0,100]内有 31 个形如12π+kπ,12π+kπ(k∈Z,0≤k≤30)
解 显然 A=2. 1 由图象过(0,1)点,则 f(0)=1,即 sin φ=2, π π 又|φ|<2,则 φ=6.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章末复习课
11π 11π 11π π 又 12 ,0是图象上的点,则 f 12 =0,即 sin 12 ω+6=0, 11π 由图象可知, 12 ,0是图象在 y 轴右侧部分与 x 轴的第二个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画一画·知识网络、结构更完善
章末复习课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章末复习课
题型一 例1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数形结合思想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π 已知函数 f(x)=Asin(ωx+φ), x∈R(其中 A>0, ω>0, |φ|< ) 2
在一个周期内的简图如图所示, 求函数 g(x)=f(x)-lg x 零点 的个数.
几何画板演示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题型二 例2 分类讨论思想在三角求值中的应用
章末复习课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π 当 θ=2kπ- 时,sin θ=-1,tan θ 不存在. 2 (2)当 m=1 时,θ=2kπ,k∈Z,sin θ=tan θ=0.
(3)当 θ 在第一、二象限时, 1-m2 sin θ= 1-m2,tan θ= m . (4)当 θ 在第三、四象限时, 1-m2 sin θ=- 1-m2,tan θ=- m .
小结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化抽象为直观,使问题简单明了,数 形结合在三角函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章末复习课
π 跟踪训练 1 若 0<x< ,则 2x 与 πsin x 的大小关系是 ( B ) 2 A.2x>πsin x C.2x=πsin x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B.2x<πsin x D.与 x 的取值有关
解析 在同一坐标平面内作出函数 y=2x 与 函数 y=πsin x 的图象,如图所示. 观察图象易知: 当 x=0 时,2x=πsin x=0; π 当 x=2时,2x=πsin x=π; π 当 x∈0,2时,函数 y=2x 是直线段,而曲线 y=πsin x 是上
凸的.所以 2x<πsin x.故选 B.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a=2, 解得 b=-2 a=-6, 或 b=-10.
章末复习课
(舍) (舍)
都不满足 a 的范围,舍去. 综上所述,a=2,b=-2. 小结 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
法.数学中一切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转化与化归.上述解答将 三角函数问题转化为熟悉的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的区间, 在每个区间上 y=f(x)与 y=lg x 的图象都有 2 个交点, 11π 故这两个函数图象在 12 ,100上有 2×31=62 个交点,另外 11 在0,12π上还有 1 个交点,所以方程 f(x)-lg x=0 共有实根 63 个. ∴函数 g(x)=f(x)-lg x 共有 63 个零点.
a 且 t∈[-1,1]. 下面根据对称轴 t0=-2与区间[-1,1]的位置关系 进行分类讨论. a ①当-2≤-1,即 a≥2 时, y =g-1=a+b=0, max ymin=g1=-a+b=-4.
a=2, 解之得 b=-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a ②当-1<- <0,即 0<a<2 时, 2 a a2 ymax=g- = +b+1=0, 4 2 ymin=g1=-a+b=-4.
已知 cos θ=m,|m|≤1,求 sin θ、tan θ 的值. π 解 (1)当 m=0 时,θ=2kπ± ,k∈Z; 2 π 当 θ=2kπ+ 时,sin θ=1,tan θ 不存在; 2
当 m=-1 时,θ=2kπ+π,k∈Z,sin θ=tan θ=0.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章末复习课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数形结合思想把图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即利用图象的直观性 得到函数的性质,或由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线表示的三角函数 值来获得函数的性质,同时也能利用函数的性质来描述函数 的图象,这样既有利于掌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又能熟练运 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栏 目 开 关
a≤2cos x+3 min ⇔ a≤1+sin2x+2cos a≤1 ⇔ a≤[-cos a≤1 ⇔ a≤-1
x-12+3]min
,∴a≤-1.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章末复习课
三角函数的性质是本章复习的重点,在复习时,要充分利用
小结 已知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为字母时,注意对字母是否 为 0、 1 及分象限作讨论, ± 讨论标准要统一. 在三角函数部分,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有不少题目都涉及到分类讨论的思想.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跟踪训练 2 则 a 的值为 A.1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sinπx2,-1<x<0, 函数 f(x)= x-1 e ,x≥0.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章末复习课
跟踪训练 3 已知定义在(-∞,3]上单调减函数 f(x)使得 f(1+ sin2x)≤f(a-2cos x)对一切实数 x 都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解 根据题意,对一切 x∈R 都成立,有: sin2x≤2 ⇔a≤2cos x+3 a≤1+sin2x+2cos x xmin 1+sin2x≤3 本 a-2cos x≤3 课 时 a-2cos x≤1+sin2x
故选 B.
研一研·题型解法、解题更高效
题型三 转化与化归思想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章末复习课
例 3 已知函数 f(x)=-sin2x-asin x+b+1 的最大值为 0, 最小 值为-4,若实数 a>0,求 a、b 的值.
解 令 t=sin x,则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a2 a2 g(t)=-t2-at+b+1=-t+2 + 4 +b+1,
章末复习课
若 f(1)+f(a)=2, ( B ) B.1,- 2 D.1, 2 2 2
2 C.- 2 解析 ∵f(1)=e1-1=1,∴f(a)=1.
当 a≥0 时,f(a)=ea 1=1,
-
∴a-1=0,∴a=1; 当-1<a<0 时,f(a)=sin(πa2)=1, π 1 2 2 ∴πa =2kπ+ ,k∈Z,∴a =2k+ ,k∈Z, 2 2 1 2 k 只能取 0,此时 a2=2,∴a=-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