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及其划分(8)

合集下载

地球圈层结构研究(8)

地球圈层结构研究(8)

地球圈层结构研究(8)胡经国㈣、地幔1、地幔概述地幔(Mantle)是指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地球内部圈层。

其厚度约为2850km,体积约占地球总体积的82.26%,平均密度为4.59g/cm³,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67.8%。

地幔是地球内部的主体部分,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球总的物质组成。

地幔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横向变化比较均匀。

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以地下650~1000km深处的地震波速度激增带(地震波速度次级不连续面)为界面(雷波蒂面),进一步地幔划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一级圈层。

2、地幔物质组成通常根据陨石分析以及火山喷发物中的地幔岩或包体、实验岩石学等的研究成果推测地幔的物质组成。

⑴、岩石分析根据岩石分析,上地幔物质成分相当于石质陨石;下地幔物质成分相当于石铁质陨石。

根据对石质陨石的分析,上地幔物质成分可能与橄榄岩相似。

下地幔物质成分和结构同上地幔相比,没有多大差异,仅仅增加了铁的成分,从而密度随之增大。

⑵、模拟实验在地幔深处那样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模拟形成各种组合的硅酸盐物质的密度及其地震波速,与上地幔的密度及其地震波速相比较发现,地幔顶部物质相当于橄榄石(55%)、辉石(35%)和石榴石(10%)的混合物。

在地下400公里深处,橄榄石发生相变,变成尖晶石,由斜方晶系变成等轴晶系,密度增加约10%。

在地下600公里深处,尖晶石进一步变为更重的方镁石、方铁石和超石英。

3、地幔结构⑴、上地幔①、上地幔组成物质上地幔的平均密度为 3.5g/cm³;这一密度值与石陨石相当,暗示其可能具有与石陨石类似的物质成分。

根据由火山喷发和构造运动从上地幔上部带出来的深部物质来看,也均为超基性岩。

近年来,在通过高温高压试验模拟地幔岩石的性质时发现,用橄榄石55%、辉石35%、石榴子石10%的混合物作为样品(矿物成分相当于超基性岩),在相当于上地幔的温压条件下测定其波速与密度,得到与上地幔基本一致的结果。

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

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

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许多大型板块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移动和相互作用。

本文将介绍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岩石圈板块概念、板块边界类型、板块移动和漂移、板块内构造和变形、板块俯冲和碰撞、板块构造与地球动力学以及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

岩石圈板块概念岩石圈板块是地球表面的大型地质单元,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

它们通常被称为“板块”,因为它们在地球表面移动并与相邻板块相互作用。

板块的尺寸可以从几百千米到数千千米不等,地球上的岩石圈可以划分为数个不同的板块。

板块边界类型板块之间的边界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1) 洋脊:这是两个板块分离形成的长条形区域,通常沿着这个区域可以找到高热流值的地带。

(2) 海沟:当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下方时,会形成深而狭窄的海沟。

这些海沟通常伴随着火山活动和地震。

(3) 缝合线:这是两个板块碰撞并融合在一起的地方,通常会形成山脉和地震。

板块移动和漂移板块在地球表面的移动和漂移是由地幔的流动和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板块的运动速度很慢,每年只移动几厘米。

板块的运动方式和驱动力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的热能、重力能和地球的自转能共同作用。

历史上的板块运动导致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和气候的演变。

板块内构造和变形在板块内部,地壳和地幔的变形和构造是复杂的。

在板块内部可以观察到地壳的抬升和下沉,以及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

这些活动主要由地壳和地幔的密度差异、地壳应力以及地球的自转等因素引起。

板块俯冲和碰撞当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时,会发生俯冲和碰撞。

俯冲是指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下方,而碰撞是指两个板块在缝合线处融合。

这些过程会导致大规模的地震和构造运动,例如山脉的形成和地壳的抬升。

地球深处的作用力和能量在这些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板块构造与地球动力学板块构造与地球动力学密切相关。

地球动力学是研究地球内部运动和演化的学科,而板块构造研究的是地球表面的大型地质单元。

这两个领域的交互作用体现在地震学、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中。

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

三 转换型-剪切 7
(大洋中脊)
三. 三个板块之间的边界组合类型
在板块分布图上,经常可见三个板块边界相交于 一点,为三个板块汇聚或裂解的邻接点,它是球 面上的板块边界开始或终止的端点。三条板块边 界相交于一点的现象,这一个交点就叫做板块三 联接合点(triple junction 简称三联点)。 与三联点相接的板块边界可以是拉张型、挤压型 或剪切型边界。板块三联接合点在板块构造研究 中具有重要意义。
碰撞型边界特点是: ①地震带极宽,以浅、中源地震为主,最大震级为8.7级。 ②由于岩石圈上部的陆壳古老而复杂,发育了众多的断层, 有许多薄弱带, ③伴有比较强烈的岩浆活动, ④热流值相对较高。 事实上,这类边界是两个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极宽阔而复杂 的地带。而不是一条明确的界线。在大陆发生碰撞之后,板 块的相对运动和沿边界的挤压作用仍然持续着,如亚洲板块 重迭在印度板块之上,结果使该板块边界 ⑤具有正常大陆地壳两倍的厚度(陆壳增厚),这已成其为 一大特点,是造成喜马拉雅山带和青藏高原巨大海拔高度和 使地震带、岩浆活动带变宽的主要原因。
①陆内、陆间裂谷







东非大裂谷是离散板块边界开始发育的雏形。
离 散 边 界 -

洋 中 脊
离散边界演化模式图
A 上涌的岩浆的热能 造成陆壳凸出,膨胀, 产生大量断裂; B.陆壳拉伸和减薄, 中脊裂谷发育,岩浆 流到裂谷之上基性、 超基性岩浆不断补充, 冷凝形成新的海洋岩 石圈,添加到向两侧 运动的板块后缘。; C.持续的扩张进一步 将大陆分离知道狭窄 的海道产生; D.洋中脊系统形成, 大洋盆地发育增长。
板块,全称是岩石圈板块,是指构成地 球上部岩石圈的不连续球面板状块体。

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构造运动

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构造运动

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构造运动地球的外壳由数十个板块构成,它们之间像是一盘拼图,相互靠近或远离。

这些板块能够在地球表面产生巨大的运动,掌握这些运动规律,对我们了解自然界的变化和地球历史的演变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地球科学中的板块构造运动。

一、板块构造运动的概念和类型板块构造运动是指地球地壳板块之间发生的各种运动、变形和变化的总称。

它包括了板块之间的相互移动、碰撞、分离和变形等,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 造山运动:就是指板块碰撞,挤压和抬升等。

在过去三千多万年中,地球曾经多次发生过强烈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像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和安第斯山等山脉。

2. 拉张运动:指板块的边缘,出现了两个板块的相互分离和扩张,就会发生拉张运动。

拉张运动会导致地壳的剪切和断裂,产生了堡垒湾、瓶颈河和马斯克拉特海谷等地形。

3. 滑移运动:是指两个板块不彻底断开,只是部分剪切,其中一个板块滑过另一个板块,导致了地震和地形变化等。

二、板块构造运动的动力学机制板块构造运动的动力学机制是区分板块构造运动类型的重要依据。

板块构造运动主要有以下两种动力学机制:1. 推拉动力学机制:板块碰撞后,因板块之间的压缩作用产生了压力和热能,这些能量会驱动板块向周围运动。

在碰撞的过程中,更加深的岩石会上浮,形成了山峰,而边缘的岩石则会下沉,形成了海沟或深槽。

2. 热运动力学机制:板块构造运动对地球的热流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地球内部的热能会通过地幔对板块产生作用,从而形成了岩石圈的分层和构造。

此外,地球内部的地热运动也对板块构造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板块构造运动的影响板块构造运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对于地球环境的影响十分深远。

以下是板块构造运动的主要影响:1. 地震:板块构造运动和地震有关系,每年都会有大约一百万次地震发生,其中大部分与板块运动有关。

2. 火山喷发:火山爆发通常在板块之间或板块下方的深处发生,这与板块运动有很大的关系。

板块的碰撞和移动,可以抬升地幔中的岩浆,从而形成火山口。

板块的划分

板块的划分

板块的划分
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
在固体地球的上层,存在比较刚性的岩石圈及其下伏的较塑性的软流圈;地表附近较刚性的岩石圈可划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它们可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进行大规模的运移;海洋板块不断新生,不断俯冲、消亡到大陆板块之下;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边缘则由于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带;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了岩石圈表层和内部的各种地质作用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

岩石圈板块的划分是以构造活动强烈的板块边界为界线的。

按照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方式的不同,板块边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离散型板块边界——大洋脊的轴部两侧板块相背运动,板块受到拉张而分离,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并添加到两侧板块的后缘,因此这里是板块的增生边界。

汇聚型板块边界——海沟附近的板块俯冲带或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带,两侧板块相向而行,又可分为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

平错型板块边界——即转换断层,其两侧板块发生水平剪切滑移,转换断层一般分布在大洋脊附近,有时可延伸到大陆边缘,如美国西
部的圣安德烈斯断层。

据勒皮雄等人的观点,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非洲、美洲、南极洲、印度洋和太平洋板块。

目前,一般认为全球共有十二个板块,其中以大陆为主、涉及少量海洋的板块有欧亚、阿拉伯、非洲、北美、南美和南极洲等板块;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有太平洋、菲律宾海、纳兹卡、科科斯、印度-澳大利亚和加勒比等板块。

(见世界构造图)。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岩石圈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岩石圈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圈层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概念。

它由岩石组成,主要包括地壳和上部地幔。

本文将对高二地理学习中与岩石圈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1. 岩石的分类与特点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固体物质,主要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 火成岩: 由地下熔岩或火山爆发的喷出物经冷却凝固形成,例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 沉积岩: 由岩屑、有机残骸等沉积物在地壳表面经过各种作用而形成,例如砂岩、石灰岩等。

- 变质岩: 在高温高压下,原有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例如片麻岩、大理石等。

2. 地壳的构成和特点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岩石壳,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它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 陆地地壳: 位于陆地上的地壳,厚度约为 35-70 公里,主要由硅铝质岩石组成。

- 海洋地壳: 海洋底部的地壳,厚度约为 5-10 公里,主要由较重的镁铁质岩石组成。

3. 岩石圈与板块构造理论岩石圈是地球板块运动的基础。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分为若干个大块,这些板块在地壳内部以硬壳为分界面相互分离、碰撞、相互滑动。

- 地震和火山活动: 板块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地震和火山活动,例如环太平洋地区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带”。

- 大陆漂移: 板块的漂移会导致大陆的移动和重塑,例如南美洲与非洲的大陆漂移。

4. 地壳的变动与地壳构造地壳的变动主要包括地质运动和地质构造。

- 地质运动: 地表岩石运动的总称,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和地貌运动。

- 构造运动: 地壳板块的相对运动引发的地震、地块断裂和地块活动。

- 地貌运动: 地壳表面地形的变动,例如地震引起的山峰抬升和沉降。

5. 岩石圈与环境保护岩石圈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石,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 水土流失: 错误的开采和不当的土地利用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风险。

- 土地沙漠化: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会导致土地沙漠化,破坏生态平衡。

- 资源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岩石资源,在保护地球环境的同时满足人类需求。

第8章_大地构造学说

第8章_大地构造学说

一,地槽区
(一)地槽区的发展过程 1,下降阶段 不均匀的下降,使地槽区成为由地背 斜和地向斜相间排列的狭长地带,初期 在地向斜中接受碎屑沉积并伴较小规模 的海底火山喷发;中晚期下降强烈,海 侵扩大形成碳酸盐岩沉积。
2,上升阶段(回返阶段) 初期地向斜局部回返上升形成中央隆起, 伴有断裂和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两 侧为山前或边缘拗陷,接受从中央隆起 剥蚀下来的碎屑沉积。后期各个地向斜 全部褶皱隆起上升,原来地背斜的地方 则形成山间拗陷并接受大量粗碎屑堆积。 最后地槽区全部上升,形成褶皱带。
3,浊流沉积和混杂堆积 浊流沉积即为复理石沉积 混杂堆积是产于地缝合线附近的一种成 分、岩性、时代各不相同大小岩块的堆 积。它是地缝合线一个重要标志。 4,蛇绿岩套 产于地缝合线附近,由成分与洋壳相似 的超基性、基性岩转变而成的含绿泥石、 蛇纹石等绿色岩石。它是地缝合线的另 一个重要标志。
5,双变质带 在板块俯冲带中,常出现低温高压变质带和 低压高温变质带对称产出的地质现象。 6,火山和地震活动
2)大陆板块之间的汇聚常形成碰撞带, 以山弧—地缝合线型(雅鲁藏布江型) 为代表。
3,剪切(平错)型边界 以转换断层为代表。
(四)板块运动与海洋演化 大洋发展旋回或威尔逊旋回:大陆裂谷 红海型海洋 大西洋型海洋 太平洋型海洋 地中海型海洋 地缝合线。
(五)板块学说如何解释各种地质现象 1,现代地槽 地槽可以发生在板块的不同部位,按性质 可分为冒地槽和优地槽,前者以大西洋 型地槽为代表,后者以太平洋型为代表。 2,造山作用
构造旋回:从地槽区下降,经过回返隆 起形成褶皱带,这样一个完整的构造发 育过程。
(二)地槽区的特征 1,巨厚的沉积建造 下降初期:下部陆屑建造和海底火山岩 建造。 下降中晚期:石灰岩建造。 回返初期:上部陆屑建造或复理石建造。 回返后期:磨拉石建造。

【课外阅读】板块构造学说的演化

【课外阅读】板块构造学说的演化

板块构造学说的演化河南陈连喜地球自从形成以来就在地表和内部进行着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地球表面形态特征正是地球的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力作用是形成地球表面差异的重要原因。

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则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探讨地壳运动的产生原因,需要用大地构造理论加以解释,板块构造学说就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全球构造学说。

它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大陆漂移学说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在总结前人有关大陆漂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大地构造假说——大陆漂移说。

魏格纳认为:在3亿年前的古生代后期,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是连在一起的,构成一个庞大的联合古陆,称为泛大陆;周围的海洋称为泛大洋。

从中生代开始,这个泛大陆逐渐分裂、漂移,一直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在大陆漂移过程中出现的,太平洋是泛大洋的残余。

该学说成功解释了许多地理现象,如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问题;非洲与南美洲发现相同的古生物化石及现代生物的亲缘问题;南极洲、非洲、澳大利亚发现相同的冰碛物;南极洲发现温暖条件下形成的煤层等等。

但它有一个致命弱点:动力。

根据魏格纳的说法,引起大陆漂移的动力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离极运动)和日月对地球的引力所产生的潮汐作用。

对此当时的物理学家经过推理计算后发现,仅凭日月引力和潮汐力实在是太小了,根本无法推动广袤的大陆。

因此,大陆漂移学说在兴盛了十几年后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二.海底扩张学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海洋探测的发展证实海底岩层薄而年轻(最多二、三亿年,而陆地有数十亿年的岩石);另1956年开始的海底磁化强度测量发现大洋中脊两侧的地磁异常是对称的。

据此,美国学者赫斯和迪茨在1960~1962年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

海底扩张说认为:密度较小的大洋壳浮在密度较大的地幔软流圈之上;由于地幔温度的不均一性,导致地幔物质密度的不均一性,从而在地幔或软流圈中引起物质的对流,形成若干环流;在两个向上环流的地方,使大洋壳受到拉张作用,形成大洋中脊,中脊被拉开形成两排脊峰和中间谷,来自地幔的岩浆不断从洋脊涌出,冷凝后形成新的洋壳,所以大洋中脊又叫生长脊;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环流不断向两侧推开,也就是如传送带一样不断向两侧扩张,因此就产生了地磁异常条带在大洋中脊两旁有规律的排列以及洋壳年龄离洋脊越远越老的现象;大洋中脊两侧向外不断扩张,大洋壳与大陆壳相遇发生俯冲,形成海沟,向大陆壳下面倾斜插入的大洋壳由于深部地热作用,再加上强大的摩擦,在大约深150~200km处,导致大洋壳局部或全部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及挥发成分的强大内压促使其向上侵入,在海沟向陆一侧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和岛弧;大洋壳俯冲带,由于其下部逐渐熔化、混合而消亡,所以又称为大洋壳消亡带。

地球岩石圈板块边界及其分类

地球岩石圈板块边界及其分类

地球岩石圈板块边界及其分类胡经国㈡、板块边界1、概述按照板块构造学说,大体上可将板块边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⑴、分离型边界建设性或分离型边界,又叫做离散型边界、扩张边界(Divergent Boundary):两个相邻板块向互相分离的方向运动,如大西洋著名的大洋中脊(简称洋中脊、中脊)。

⑵、汇聚型边界破坏性或汇聚型(聚合型)边界(Convergent Boundary):当两个板块碰撞在一起时,其中一个板块受到挤压而俯冲到另一板块之下,形成俯冲消减带(隐没带)。

例如,菲律宾海板块隐没到太平洋板块下面,形成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⑶、转换型边界存留、转换型(剪切型)的边界(Transform Boundary):这种边界相当于转换断层,与分离型边界都是近乎垂直的面,最典型例子为美国加州圣安德烈斯断层。

2、汇聚型边界汇聚型(聚合型)边界,是指两个相互汇聚的板块之间的边界,相当于海沟和活动造山带。

鉴于地球表面积基本不变,因而分离型边界岩石圈的增生必然以某些地方岩石圈的破坏所补偿。

而岩石圈的破坏或压缩就发生在汇聚型边界。

汇聚型边界有两种亚型,即: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

⑴、俯冲边界俯冲边界在地形上表现为海沟,相邻板块相互叠覆;由于大洋板块较之大陆板块往往具有密度大、厚度小、位置低的特点,因而大洋板块一般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

但是,也有大洋板块俯冲于另一大洋板块之下的情况(如沿马里亚纳海沟)。

俯冲边界主要展布于太平洋的周缘,包括岛弧-海沟系与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前者有边缘海与大陆相隔;后者海沟直接滨临大陆。

通常,在海沟附近出现浅源地震,向陆侧依次出现中源、深源地震,构成一条倾斜的震源带,称为“贝尼奥夫带”;其倾角变化在15°~90°之间。

贝尼奥夫带标出了板块俯冲的形迹。

贝尼奥夫带具有很高的Q值,接近于岩石圈,从而也证明岩石圈板块是沿贝尼奥夫带向下俯冲的。

在板块俯冲过程中,上覆的大洋沉积物可能随板块潜入地下;有时,部分沉积物被刮落下来,添加于海沟陆侧坡,构成所谓的“增生楔形体”。

岩石圈六大板块名称

岩石圈六大板块名称

岩石圈六大板块名称一、引言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一个重要的构造单元,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是地球上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岩石圈板块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它们在地球表面进行着大规模的移动和相互作用。

目前,科学家们将地球的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的名称和特征对于理解地球的构造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这六大板块的名称和特征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六大板块名称及特征1.欧亚板块:欧亚板块是最大的板块之一,包括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北部地区。

它是一个相对较轻的板块,主要由较轻的岩石构成,如沉积岩和变质岩。

欧亚板块与周边板块的边界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区域,如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

2.非洲板块:非洲板块是第二大的板块,覆盖了非洲大部分地区。

它的边界与周边的板块形成了大量的火山和地震活动,例如东非裂谷和留尼汪岛的火山活动。

非洲板块是一个较重的板块,主要由较重的岩石构成。

3.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板块,包括印度次大陆、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的一部分。

它是一个较轻的板块,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边界相互作用产生了喜马拉雅山脉等大规模的地形构造。

4.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是第四大的板块,位于太平洋盆地,包括大部分太平洋和一部分周边地区。

它是一个较重的板块,主要由较重的海洋地壳构成。

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北美板块的边界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区域。

5.北美板块:北美板块覆盖了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北美大陆、格陵兰岛和科科斯岛。

它是一个较轻的板块,主要由较轻的岩石构成,如沉积岩和变质岩。

北美板块与周边的欧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形成了加拿大地盾、美国西部和大西洋中脊等地形构造。

6.南极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板块,覆盖了南极洲和周围的南极洋盆地。

它是一个较重的板块,主要由较重的海洋地壳构成。

南极洲板块与其他板块的边界相互作用产生了南极洲的一些主要地形构造,如南极山脉和东南极洲冰原。

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及其划分

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及其划分

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及其划分胡经国一、基本概念㈠、板块构造说1、概念板块构造学说(Theory of Plate Tectonics),又叫做板块构造理论,简称板块构造说,是指从全球角度研究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形成、结构、运动和演化规律等的一种新兴而重要的大地构造学说。

它是现代地球科学重要理论之一;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在大量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和海底地貌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大地构造学说。

它源于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威尔逊(J.T. Wilson,1908-)提出的“板块”(Plate)概念。

1965年,他指出,大洋中脊、转换断层和岛弧-海沟系是三种类型的构造活动带;它们首尾相接、连绵不辍,从一种活动带转换成另一种活动带,形成地壳运动;地壳被这些活动带分割成大大小小的“板块”。

板块构造说囊括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转换断层、大陆碰撞等地球科学概念,为解释全球地质作用提供了颇有成效的格架。

2、发展简史1912年,德国A.L.魏格纳首先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1960至1962年期间,美国H.H.赫斯、R.S.迪茨,在大陆漂移和地幔对流说的基础上创立了海底扩张说。

随后 F.J.瓦因和英国 D.H.马修斯等,通过海底磁异常的研究,对海底扩张说作了进一步论证。

1965年,加拿大J.T.威尔逊提出了转换断层的概念;并且首先指出,连绵不绝的活动带网络将地球表层划分为若干刚性板块。

1967至1968年期间,美国W.J.摩根、D.P.麦肯齐、R.L.帕克与法国X.勒皮雄,将转换断层概念外延到球面上,定量地论述了板块运动,确立了板块构造说的基本原理。

1968年,美国B.L.艾萨克斯、J.奥利弗和L.R.赛克斯,进一步阐述了地震与板块活动之间的联系;并且将这一新兴理论称作“新全球构造”。

现今常用的术语“板块构造”术语,是麦肯齐和摩根在1969年提出的。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板块构造学说逐步渗透到地球科学的许多领域。

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

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

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地球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其构造由多层组成,其中最外层被称为岩石圈,包含了地壳和上地幔的部分。

在这一层之下,是流动性较强的软流圈,随之是更深层的地幔以及核心。

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是指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岩石圈的十多块大板块在地球表面上漂动、碰撞、分歧等现象。

这种运动不仅影响了地表形态的形成和演化,还与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等紧密相关。

板块构造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板块构造理论是在20世纪中叶逐步建立起来的,它是对早期大陆漂移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大陆漂移理论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弗雷德·维根(Alfred Wegener)提出,他认为在地质历史中,所有大陆曾经是一个巨大的一体,即“潘吉亚”。

然而,维根的理论对于为何大陆会移动并没有提供具体的解释。

随着海洋底扩张理论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发现海洋中脊处的地质活动能够解释大陆的移动。

海底扩张定义为:新板块在海洋中脊形成,而老的板块则在海洋沟处重新被俘获并回归到地下。

这一发现为现代板块构造理论奠定了基础。

之后,越来越多的数据和实验证据支持了这一理论,使其成为理解地球内部及其表面活动的重要模型。

地球的构造板块分类全球范围内,有七大主要板块和若干小型板块。

在这之中,主要的七大板块是:欧亚板块:涵盖欧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陆块之一。

北美洲板块:包括北美洲及部分北冰洋区域。

南美洲板块:包括整个南美洲及部分南大西洋。

非洲板块:覆盖整个非洲大陆、大西洋西部及部分印度洋。

雕点特苏(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同时包含印度次大陆及澳大利亚,其边缘活动频繁。

太平洋板块:世界上最大的板块,但主要为海洋区域,不包括陆地。

南极洲板块:涵盖南极洲及其周围海域。

除了这七大主要板块,还有许多附属的小型板块,如加勒比板块、纳斯卡板块等,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相互作用。

板块运动类型根据不同形式下的运动方式,构造板块的运动可以划分为三类:1. 发散边界在发散边界,两个相邻的构造板块互相远离,这通常发生在海洋中脊。

地球的岩石圈与构造地质学

地球的岩石圈与构造地质学

地球的岩石圈与构造地质学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家园,它由多个地质层组成,其中岩石圈是其中最外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构造地质学的角度,探讨地球的岩石圈及其相关特征,带领读者一起深入了解地球的奥秘。

一、岩石圈的概述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层地幔的一部分组成,它的特点是较脆硬且固态,与下层软流圈形成明显的界限。

岩石圈的厚度在不同地点不一样,通常在陆地上约为30-50公里,而在海洋中则较薄,只有5-10公里。

岩石圈以地壳为主,分为陆壳和海壳两种类型,其中陆壳的密度较大,海壳的密度较小。

二、岩石圈的形成地球的岩石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是板块构造理论。

据该理论,地球的表面被划分成了多个相对独立的板块,它们在地幔的上方以不断移动的方式漂浮并相互碰撞,从而导致了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的形成等地质现象。

这种板块漂移的过程被称为板块构造运动,是岩石圈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岩石圈的特征1. 地壳厚薄不一:地壳的厚度在不同地区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山地附近的地壳较厚,而洋壳的厚度则相对较薄。

2. 岩石类型多样:岩石圈中的岩石类型非常丰富,包括了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多种类别,这些岩石反映了地球历史的演变过程。

3. 地震活动频繁:地震是岩石圈中常见的地质现象,它们通常发生在板块交界处,因为板块的相互碰撞会产生剧烈的挤压和摩擦,引发地震的发生。

4. 火山活动频繁:岩石圈中火山的形成和喷发也与板块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在板块的碰撞带和解体带上,会形成火山,释放大量的岩浆和热能。

四、构造地质学的意义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规律的学科,它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确定地震活动区域和资源勘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地质灾害预防:通过对岩石圈内地壳运动规律的研究,可以预测和预防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2. 资源勘探与开发:岩石圈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等。

地理知识地球板块构造理论解读

地理知识地球板块构造理论解读

地理知识地球板块构造理论解读关键信息项:1、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的定义2、板块的主要类型及特征3、板块运动的驱动力4、板块边界的类型及相关地质现象5、板块运动对地球地貌和地质过程的影响6、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证据7、该理论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应用8、板块构造理论的局限性1、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的定义地球板块构造理论是现代地质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并非一个整体,而是被分割成若干个巨大的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内部热动力和重力等作用下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

11 板块的概念板块是指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而成的不连续单元,其厚度通常在几十到几百公里之间。

12 岩石圈的组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具有较强的刚性和脆性。

2、板块的主要类型及特征21 大陆板块主要由花岗岩质的岩石组成,密度较小,厚度较大。

22 大洋板块主要由玄武岩质的岩石组成,密度较大,厚度相对较薄。

23 板块的大小和形状板块的大小和形状各异,有些板块面积广阔,如太平洋板块,而有些板块则相对较小。

3、板块运动的驱动力31 地幔对流地幔中的热物质上升,在岩石圈底部向两侧扩散,带动板块运动。

32 重力作用板块的密度差异导致重力不平衡,从而产生运动的趋势。

33 洋脊推力在大洋中脊处,新生成的岩石推动板块向两侧移动。

4、板块边界的类型及相关地质现象41 离散型边界也称为扩张边界,如大洋中脊,在这里板块相互分离,导致岩浆上涌,形成新的地壳。

42 汇聚型边界包括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

俯冲边界处,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形成海沟、火山弧等地质构造;碰撞边界处,两个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形成山脉。

43 转换型边界板块沿走向滑动,如加利福尼亚的圣安德烈斯断层。

5、板块运动对地球地貌和地质过程的影响51 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

52 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边界通常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集中区域。

53 海洋的开合随着板块运动,海洋可能会扩张或闭合。

漫话地球岩石圈大中小板块(8)

漫话地球岩石圈大中小板块(8)

漫话地球岩石圈大中小板块(8)胡经国3、边界与周边板块⑴、北界阿拉伯板块的北界:为托罗斯山脉。

与安纳托利亚板块和亚欧板块形成复杂的边界。

①、托罗斯山脉托罗斯山脉,是土耳其南部的大山脉。

它西起埃里迪尔湖(Lake Egridir),东至幼发拉底河上游;呈弧形,与地中海岸平行。

托罗斯山脉由东南、中、西三段组成,呈雁行式排列,其全长大约为1200千米。

西段宽为75~150千米,海拔为2000米;中段为山脉主体,宽为50千米,有海拔3000米以上高峰,北侧的埃尔济亚斯山海拔为3916米,为中段最高峰;东南段最长,向东北直达大阿勒山为止。

大阿勒山是全国最高峰,海拔达5165米。

托罗斯山脉的中部阿拉山(Aladag;3333米)和外延支脉努尔(Nur)山中的埃尔吉亚斯(Erciyas)山最高。

此外,还有许多海拔为3000~3700米的山峰。

松、杉、栎、杜松等林木分布在海拔2500米以下。

白色石灰岩山脊到处可见。

托罗斯山脉的西部多环形盆地,平均海拔为1000米;其间点缀有一些大小湖泊。

托罗斯山脉主要矿产有铬、铜、铅、锌、银、铁、砷、褐煤等。

部分已开采的矿产有银、铜、褐煤、锌、铁、砷等。

②、安纳托利亚高原A、概述在板块构造上,土耳其地处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挤压,使得地壳形成褶皱构造,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上形成了许多构造盆地。

安纳托利亚高原(Anatolia Plateau),又叫做土耳其高原,位于亚洲西部小亚细亚半岛中部,在土耳其境内。

其北临黑海,西临爱琴海,南临地中海,东隔内托罗斯山与亚美尼亚高原相邻。

B、气候安纳托利亚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受周围山脉阻挡,其大陆性气候显著。

冬季寒冷,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无霜期在240天以上,东部山地有时出现-30℃低温。

夏季干旱炎热,7月平均气温25℃左右,有些地区超过30℃。

年降水量为200~600毫米。

该高原也属冬雨型,夏季干旱,呈草原景观,山地降水较多,多针叶林。

板块构造论

板块构造论

板块构造论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地球板块结构板块构造论(又稱板块构造假说、板块构造说学或板块构造学)是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现象而发展出的一种地质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分为六大板块(1968年法国勒皮顺划分),海洋和陆地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根据这种理论,地球内部构造的最外层分为两部分:外层的岩石圈和内层的软流圈。

这种理论基于两种独立的地质观测结果:海底擴張和大陆漂移。

目录▪ 1 歷史演進2 古代大陸分佈▪ 2.1 前寒武纪▪ 2.2 寒武纪▪ 2.3 奥陶纪▪ 2.4 志留纪▪ 2.5 泥盆纪▪ 2.6 石炭纪早期▪ 2.7 石炭纪晚期▪ 2.8 二叠纪▪ 2.9 三叠纪▪ 2.10 侏罗纪▪ 2.11 侏罗纪晚期▪ 2.12 白垩纪▪ 2.13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 2.14 始新世▪ 2.15 中新世▪ 2.16 冰川时期晚期▪ 2.17 现代世界2.18 可能的未来世界2.18.1 5千萬年後2.18.2 1.5亿年后2.18.3 2.5亿年后▪ 3 板块的运动及边界4 地球板塊列表▪ 4.1 板塊▪ 4.2 小板塊▪ 4.3 隱沒板塊▪ 4.4 古板塊▪ 5 资料来源▪ 6 参看编辑歷史演進▪1909年克羅埃西亞地震學家莫霍洛维奇發現地殼與地幔的交界,即莫霍界面。

▪1913年古登堡發現了地幔與地核的交界(即古登堡界面),地球具有分層的現象,且能具體說明分層的深度。

▪1915年大氣學家偉格纳根據地質證據,提出大陸漂移學說,因缺乏飄移的動力來源而不被接受。

▪1929年英国地质学家霍姆斯相信大陸地殼下的熱對流是造成大陸分裂和飄移的原因,首次提出聚合與張裂的想法。

▪1940年代,發現海洋地殼與大陸地殼的花崗岩岩質不同,其厚度僅七公里。

▪1954年日本地震學家和达清夫與美國地質學家班尼奥夫發現連接海溝與火山島弧底下的震源分佈,有一向內陸傾斜的帶狀區域(班尼奥夫带),為板塊構造學說想法的先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及其划分(8)胡经国二、岩石圈、软流圈与板块边界㈠、岩石圈与软流圈1、岩石圈与软流圈概述1926年,地质学家古登堡提出,在地下100千米、200千米深处存在较软低速层。

20世纪50、60年代,证实地幔低速层的存在。

在地幔低速层,高频横波强烈衰减,表明这里物质较热、较轻、较软,具有一定的塑性,这就是所谓的软流圈或软流圈的上部。

软流圈以上的地球表层,称为岩石圈。

在地球内部,温度、压力随深度增大而增高。

在地球上层温度增高快,在一个合适的深度,形成了塑性的软流圈。

再往下,压力的增高效应超过了温度的增高效应,以下的地幔重新变得十分刚硬。

地震横波能通过地幔。

软流圈也是固体。

在长时间(数万年、数十万年或更长)压力作用下,软流圈物质可以发生缓慢蠕动,表现出某种流体状态。

2、岩石圈⑴、岩石圈的范围岩石圈包括刚性地壳和由橄榄岩组成的部分上地幔。

莫霍面仅仅是地壳与地幔的化学成分的界面,它位于岩石圈内。

⑵、大陆岩石圈和大洋岩石圈的差异大陆岩石圈和大洋岩石圈的物理性质和厚度存在差异。

①、厚度差异及其原因大陆岩石圈厚度大,约为150~180公里左右,在古老地盾之下可厚达200公里。

大洋岩石圈厚度一般为60~80公里。

在大洋中脊下面,由于软流圈物质上升,因而其洋底岩石圈厚度不过数公里。

大洋岩石圈的厚度通常随地壳年龄增大而增大。

岩石圈厚度与地温梯度有关。

高热流地区岩石圈厚度小;低热流地区岩石圈厚度大。

在高热流的洋中脊轴部,热的软流圈物质向上涌升,形成低密度的“异常地幔”。

灸热的局部熔融的异常地幔一直上升到地壳底部。

洋中脊轴部岩石圈厚度不到10公里。

自洋中脊向两侧,热流值逐渐降低,岩石圈厚度随之增大。

大洋岩石圈平均厚度为50~60公里。

最老洋底的岩石圈厚度接近100公里。

②、对流的地幔推动岩石圈底部地幔对流发生在软流圈中。

对流的地幔推动岩石圈底部而不是地壳底部。

3、软流圈⑴、软流圈及其特性地球内部存在着一个可塑的、缓慢流动的软流圈。

软流圈是岩石圈之下的一个圈层。

尽管它呈固体结晶状态,但是由于其温度已接近熔点,因而强度很低。

若受到不均匀应力作用,则会发生缓慢的塑性蠕动。

软流圈由于不具有抗剪能力,因而不会发生地震。

⑵、软流圈对于板块运动具有决定意义软流圈缓慢的蠕动,可带动岩石圈板块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在板块运动中起润滑层作用。

这对于板块运动具有决定意义。

㈡、板块边界1、板块边界的概念板块边界是指岩石圈的活动带,包括沿海沟分布的俯冲带、拉张性的大洋中脊地震带、水平剪切错断洋中脊的浅源地震带等构造部位,都是作为板块边界的强烈活动带。

2、板块边界的划分⑴、板块边界划分依据板块边界的划分主要根据是岩石圈中的强烈活动带。

地震带、火山带等都直接指示了岩石圈强烈活动带的位置——板块边界的位置。

板块构造学认为,沿海沟分布的俯冲带、拉张性的大洋中脊地震带、水平剪切错断洋中脊的浅源地震带等构造带,都是指示板块边界位置的强烈活动带。

⑵、板块边界类型①、分离型板块边界分离型板块边界——大洋中脊轴部,其两侧板块相背运动。

②、汇聚型板块边界汇聚型板块边界——海沟及年轻造山带,其两侧板块相对运动。

在海沟处相邻板块相互叠覆,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板块之下。

③、平错型板块边界平错型板块边界——转换断层,其两侧板块相对滑动。

⑶、板块边界基本类型板块边界可分为以下3种基本类型:①、洋中脊洋中脊属于离散型(分离型)板块边界。

由于沿洋中脊有地幔热对流物质上涌,冷凝形成新的洋壳,因而又叫做增生型板块边界。

②、深海沟俯冲带深海沟俯冲带属于汇聚型板块边界,又叫做聚敛型或俯冲型板块边界。

由于洋壳沿俯冲带向深部下插到地幔中熔融乃至消失,因而深海沟俯冲带又叫做洋壳的消减带或消亡带。

由于洋壳不断俯冲消减,大洋逐渐萎缩乃至最终完全闭合消失,因而导致两个相邻大陆直接碰撞拼贴缝合在一起,所以这种类型的板块边界也属于汇聚型板块边界,称为碰撞型板块边界或地缝合线。

例如,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边界就属于这种类型。

③、转换断层转换断层属于转换型板块边界。

由于两侧板块剪切滑动,断裂面陡直,因而两侧板块既不增生也不消减。

三、板块构造划分㈠、勒皮雄的划分:六大板块勒皮雄(Le Pichon,1968)将全球岩石圈分为6大板块,即: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除了太平洋板块全是海洋以外,其余5大板块都既有部分大陆,又有部分大洋。

㈡、迪茨的划分:九大板块后来,迪茨(Dietz.R.S)又将美洲板块分为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将印度洋板块分为印度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将东太平洋单独划分为一个板块,称为纳兹卡板块。

㈢、次级板块在大板块内又可分出许多小的次级板块,如,东南亚板块、菲律宾板块、斐济板块、俾斯麦板块、所罗门板块、阿拉伯板块、希腊板块、伊朗板块、科科斯板块、加勒比板块等。

第四节板块内典型构造单元板块内的典型构造单元有:板块内部的火山链、大陆裂谷和克拉通盆地等。

一、火山岛链和热点轨迹㈠、热点轨迹的概念热点轨迹是指大洋板块内的海山或火山岛链移动的轨迹。

它主要发育在太平洋板块内部,以夏威夷-天皇火山岛链最为著名;其次还有土阿莫土群岛、土布艾群岛等。

它们是海底火山岛或现代活火山,如夏威夷岛。

㈡、火山世界上大多数火山位于各种类型的板块边界上。

1、洋中脊洋中脊扩张中心涌出的火山物质,每年平均约有4立方公里,是陆上的4倍。

冰岛位于大西洋洋中脊上;有100多座火山,27座活火山,平均每隔5年有1次火山喷发。

2000年2月,首都东南150公里处的海克拉火山喷发,熔岩流长达10多公里,冰火交加。

2、汇聚边界在汇聚边界,火山位于仰冲板块一侧,沿着岛弧或者活动大陆边缘展布。

冷的大洋岩石圈板块从海沟斜向岛弧(或大陆)俯冲。

起初,温度甚低⑴,不能激发火山活动;直到俯冲到一定距离和深度之后,不断摩擦生热,导致大洋板块较轻组分熔融;或者俯冲带上方的上覆板块底部熔融,从而引发火山活动。

⑴、火山前锋线若俯冲带倾角为45°,熔融岩浆又是从其源地垂直上升喷出地表,则所形成的火山就应该位于海沟陆侧150公里远的地方。

在海沟和火山带之间往往有一个一二百公里宽的无火山带(1971年,W.R.Dikinson,弧沟间隙)。

1959年,日本岩石学家久野提出,从日本向亚洲大陆方向,火山岩中碱性物质的含量(特别是钾的含量)逐渐增高。

通常,先出现拉斑玄武岩,然后是碱性系列火山岩。

火山岩性质的变化,与火山源向大陆一侧逐渐变深有关。

以安山岩为主的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可视为板块俯冲带的代表性岩石。

⑵、火山喷发①、离散型板块边界在离散型板块边界,火山岩是玄武岩质的,喷发相对缓和。

②、俯冲边界在俯冲边界,火山岩是安山岩质的,喷发比较猛烈。

1973年9月11日,日本本州岛以南的小笠原群岛西面的无人岛西之岛附近的海面,新的岛屿从水下升起,日本增加了0.24平方公里的领土。

该岛火山岩为安山岩。

南美洲西缘的俯冲边界,安第斯山脉一带有安山岩分布。

安山岩这一名称就是从安第斯山而来的。

1943年2月20日,墨西哥城以西320公里处一个村庄,一座火山从玉米地里升起。

在一个星期内,堆起一座高100多米的火山锥。

3年之后,形成一座海拔2774米的高山。

环太平洋带是全球主要的俯冲边界。

全世界大多数火山分布在这个带(活火山370座)。

因此,环太平洋带有“火环”或“火圈”之称。

③、地中海带在地中海带,从地中海一直延伸到印度尼西亚岛弧区。

维苏威火山公元79年的爆发,掩埋了罗马的庞贝城和赫库尔努姆城。

④、印度尼西亚岛弧带在印度洋东北缘的印度尼西亚岛弧一带,板块俯冲作用十分活跃,导致坦搏纳、喀拉喀托火山以及近期印尼的一些火山地震。

中国的火山活动,以台湾一带最为活跃,共有20多座火山。

火山岩以安山岩为主。

这些火山大多与菲律宾板块沿琉球海沟最西段的俯冲活动有关。

3、夏威夷-皇帝海岭火山链夏威夷-皇帝海岭火山链位于北太平洋。

夏威夷海岭和皇帝(天皇)海岭都是无震海岭或不活动海岭。

⑴、夏威夷海岭其中,夏威夷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是太平洋板块内部热点上的一座活火山。

该火山链向西北延伸,约有200多座大小不等的死火山组成夏威夷群岛。

这些死火山,有的露出水面;越向西北方向,沉没于水下越深,以海底平顶山形态出现。

至中途岛,突然转为北北西方向分布,直达阿留申-千岛群岛海沟附近。

这些北北西方向分布的死火山,全部在水下2000~3000米不等。

⑵、皇帝海岭中途岛西北,一连串的海底火山构成了皇帝海岭。

是通过夏威夷时(?)先后形成的,呈北北西走向;与夏威夷海岭之间有一个明显的转折,表明板块运动方向曾经发生改变。

1977年,53航次在天皇海岭的钻探证据:古纬度;各海岭的年龄:西北端7000万年,东南端4300万年。

⑶、火山年龄夏威夷火山年龄为80万年;而西北方的毛伊岛为130万年,英洛凯岛为180万年,瓦胡岛为250万年,考爱岛为560万年,中途岛为2000万年。

然后转向北北西,皇帝山链大约在4000万年以前。

这一向西北方延伸的群岛,其形成年龄逐渐变老。

夏威夷群岛从西北到东南方向,火山岛年龄越来越小。

⑷、火山岛线性排列与热点假说火山岛的线性排列的成因假说——热点假说。

1977年53航次在天皇海岭的钻探,为热点假说提供了很有力的证据。

中途岛岩石的化石磁性研究表明,其形成时的位置不是现在的北纬28°,而是北纬19°。

夏威夷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正好就在北纬19°上。

4、热点假说⑴、威尔逊的热点假说威尔逊首先注意到火山年龄递减现象。

从而,提出了热点假说。

他指出,现代夏威夷群岛的基拉韦厄火山,是一个被深地幔紧紧锚住的热点。

太平洋板块在其上向西北作相对移动时,经过正在活动的热点,热岩浆以喷溢的形式形成了火山熔岩。

较老的火山从热点移开时,火山作用趋于微弱,乃至熄灭冷却而逐渐下沉,最终沉没到海底,成为海底平顶山。

⑵、热点的概念热点是指一些分散、孤立的活动区,在那里地幔深部的热熔岩浆上升,岩石圈仿佛被烧穿了,岩浆到达地表形成火山;先形成的火山随板块运动移离热点;在后面的热点,又形成新的火山;由于热点处断续地喷溢岩浆形成火山,而板块又不停地移过热点,因而这样不断地推陈出新,发育成由一串从新到老的火山构成的火山链。

(据威尔逊等)⑶、热点假说图解热点假说图解:①、地幔岩石构成的热柱;②、热点被紧紧锁住,不能移动。

5、热点与地幔柱⑴、地幔柱的概念摩根提出了地幔柱的概念:在下倾并且出现火山的地方,地底下存在地幔柱——一种圆柱状的深部地幔物质的上升流;由于灸热地幔物质向上涌升,导致物质盈余,因而在那里形成重力异常;根据重力值,探得地幔柱的直径约为200公里或更大;源于软流圈以下的地幔。

⑵、热点火山岩的特点热点喷出的火山岩在成分上不同于板块边界的火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