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第10课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卷(6)

合集下载

2018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训练:第10课《短文二篇》-1

2018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训练:第10课《短文二篇》-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训练:第10课《短文二篇》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孩子无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褒奖,这对其自尊心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 .今年判阅语文微写作的老师要求必须读过《红楼梦》《老人与海》等原著。

C .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16日举行,来自多个省市的近千名考生和家长冒雨前来。

D .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世界级文豪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字词书写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夕日欲颓.(____) 沉鳞.竞跃(____)晓雾将歇.(____) 与.其奇者(____) 遂.至承天寺(____) 藻.、荇.交横(____)(____) 盖竹柏.影也(____) 三、文言文阅读3.解释下列加点词。

(1)山川之.美/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 (2)实是.欲界之仙都/如是.再啮 (________)(________) (3)夕日欲.颓/欲.界之仙都 (________)(________)(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无与.为乐者 (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说说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6.品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妙处。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7.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言山之高,水之净,运用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

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运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描绘了五彩的山石与青翠的竹林色彩之美。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转动,由朝到夕,突出山川之生机勃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短文两篇》语文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短文两篇》语文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短文两篇》语文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夕曰欲颓.(tú)B.沉鳞竞.跃(jìng)C.水中藻、荇.交横(xìng)D.何处去竹柏.(bǎi)2.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争相跳)C.月夜入户(窗户)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只是)3.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自.康乐以来自.三峡七百里中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晓.雾将歇,夕日欲颓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朝.发白帝,暮到江陵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二、文言文阅读4.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

(1)五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雾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竞跃:________________(4)夕日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____________________(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______________(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6.《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

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测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测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测试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烂熳(màn)匿名(ruò)筋疲力尽(jīn)B.芦荟(huì)长髯(rán)吹嘘(xū)C.不逊(sùn)禁锢(ɡù)文绉绉(zhōu)D.诘责(jié)窒息(zhì)锃亮(chénɡ)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忧郁消沉B.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困惑不解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

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5.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引用排比拟人B.拟人反语比喻比喻C.比喻反语比喻拟人D.拟人引用排比反语6.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6(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6(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21 短文两篇一、基础知识检测1.找出各组中注音有错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A.陋室(lòu) B.德馨(xīng) C.调素琴(tiáo)()(2)A.鸿儒(hóng) B.案牍(dú) C.西蜀(sh ǖ)()(3)A.诸葛亮(gé) B.嗫嚅(rú) C.磐石(p án)()2.加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调素琴(弹)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有仙则名(著名,出名)B.无案犊之劳形(劳累)山不在高(在于)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C.孔子云(说)谈笑有鸿儒(大)惟吾德馨(香气)D.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是陋室(这)阅金经(佛经)3.下列句中加粗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无丝竹之乱耳A.孔子云:何陋之有 B.无案牍之劳形C.春冬之时 D.观之正浓4.佳句默写山不在高,____________。

斯是陋室,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西蜀子云亭。

二、课内阅读检测(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加点的字词。

(1)名:(2)灵:(3)德馨:(4)鸿儒: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

3.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

(1)(2)(3)(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

①妖:②益:③植:④鲜:⑤宜:2.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答:3.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答:三、比较阅读(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短文两篇》课堂同步试题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短文两篇》课堂同步试题

10 短文两篇一、为下列字注音颓()鳞()遂()荇()二、填空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家。

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三、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1.两岸石壁,五色():________________2.晓雾将():________________3.()竞跃:________________4.未复有能()其奇者:________________课内阅读检测天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行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翻译下列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4.“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

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阅读检测(一)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八年级上第10课《短文两篇》中考复习题及答案【统编版】

八年级上第10课《短文两篇》中考复习题及答案【统编版】

八年级上第10课《短文两篇》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B卷选择题涉及全六册古文知识点。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目录:一、《答谢中书书》二、《记承天寺夜游》一、《答谢中书书》中考综合复习题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注释默写:1、【五色交辉】2、【四时】3、【歇】4、【夕日欲颓】【颓】,5、【沉鳞】6、【欲界之仙都】7、【与】二、重点句子翻译: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翻译: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翻译: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翻译: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课内简答题:1、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来写?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描写上有哪些特点?3、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起作用(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理解性默写:1、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2、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3、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4、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五、文言知识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析:①四时.俱备:②四时俱备.:③晓雾将歇.:④晓.雾将歇:⑤夕日欲颓.:⑥古来共谈.:⑦五色交辉.:2、一词多义:欲:①夕日欲颓:②实是欲界之仙都:自:①自康乐以来:②自非亭午夜分:与: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②念无与为乐者:书:①谢答中书书:②谢答中书书:六、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风吹草低见.牛羊2、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C.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0 短文两篇 练习(有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0 短文两篇 练习(有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0 ..短文两篇.... 练习..
阅读课文《答谢中书书》,完成下面练习。

1.解释下列加线词。

(1)答谢中书书( )
(2)晓雾将歇( )
(3)实是欲界之仙都( )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 .“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 .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书信 (2)消散(3) 指人间 (4) 参与。

这里指置身其中
2. (1)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3.C点拨:“乱”在文中应该是“此起彼伏”的意思,不是“繁多杂乱”。

4 .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与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

新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0.短文二篇(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0.短文二篇(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班级姓名10.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相与步于.中庭A.贤于.材人远矣B.于.我如浮云C.于.厅室之东北角D.积于.今六十岁矣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0.请结合全文,说说“闲人”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游虎丘①小记李流芳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舍侄偕访仲和于此。

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钓月矶:位于虎丘山顶。

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尝.秋夜坐钓月矶未尝.识书具B.时闻.风铎一老河兵闻.之C.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矣风烟俱.净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自康乐以.来C.非淡泊无以.明志D.以.刀劈狼首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14.虎丘的夜色有什么特点?(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习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习题

《短文二篇》同步习题一、过基础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能与其奇者()未寝()遂至()藻、荇交横()答案:tuí lín yù qǐn suì xìng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1)五色交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2)晓雾将歇 _____________________(3)夕日欲颓 _____________________(4)念无与为乐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5)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6)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辉映(2)消散(3)坠落(4)考虑,想到(5)大概是(6)共同,一起(7)只是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B.念无/与为乐者C.实是/欲界之仙都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B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为:念/无与为乐者。

4.下列关于《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一、二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答案:D解析:根据文意,“庭下如积水空明”是指月光如水,并不是真的写水,所以“写水突出其清”错误。

5.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_,题目中后一个“书”的意思是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_________,唐宋八大家之一,和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三苏”。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同步作业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同步作业试题及答案

《短文两篇》习题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答谢中书书》(总分100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分*6=24分)1、五色交辉:__________________2、四时俱备:_________________3、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4、夕日欲颓:_________ ________5、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____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二、翻译句子(8分*4=32分)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简答:1、“书”的意思是(2分)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3分)___________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5分)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5分*2=10分)(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答:__________(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______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0分)5、本文分_____层(2分),写出各层大意(12分)《记承天寺夜游》(总分100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解释下列词:(4分*8=32分)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3=24分)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_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_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1)“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②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本文分___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0.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下列各题。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晓雾将歇________
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
③怀民亦未寝________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沉鳞竞跃。
②相与步于中庭。
④五色交辉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___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实是/欲界之仙都
C.自/康乐以来D.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一词多义释义
欲:夕日欲颓________
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
自:自康乐以来________
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
5.下列对《答谢中书书》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6.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自号_______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部编)第10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部编)第10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课内根底积累】一、为以下划线字注音欲颓( ) 石壁〔〕沉鳞( ) 与〔〕其奇遂( )至藻〔〕荇( ) 未寝〔〕竹柏〔〕二、给以下句子划分节奏〔1〕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判断以下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衬托相结合的方法。

(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语,感慨深长。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 )四、【课内阅读】〔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 ,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 ,一起)2.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分)译文:3.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__________句 ,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3分)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2分)(二)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习题(含答案)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1.给汉字注音。

颓()与()歇()2.加点词语解释。

(1)五色交.辉交:()(2)四时.俱备时:()俱:()(3)晓雾将歇.歇:()(4)夕日欲颓.颓:()(5)沉鳞竞.跃竞:()(6)古来共.谈共:()(7)实.是欲界之仙都实:()欲界:()(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3.理解性默写。

(1)统领全文的语句是:(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4)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重点语句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四时俱备()(2)夕日欲颓()(3)晓雾将歇()()(4)古来共谈()6.一词多义。

与: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②念无与为乐者:()书:①谢答中“书”:()②谢答中书“书”:()③乃书诗四句:()7.课文内容理解。

(1)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8.开放性试题。

《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

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1. tuíyùxiē2.(1)五色交.辉交:交相(2)四时.俱备时:四季俱:都(3)晓雾将歇.歇:消散(4)夕日欲颓.颓:坠落(5)沉鳞竞.跃竞:争相(6)古来共.谈共:共同(7)实.是欲界之仙都实:实在欲界:人间(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3.理解性默写。

(1)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8. C 【解答过程】 A.句意: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想到。解释正确。 B.句意: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一同,共同。解释正确。 C.句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但:只,只是。解释不正确。 D.句意: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遂:于是,就。解释正确。 故选:C。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民皆动摇
第1页 共4页
②吾在是
③轼诣武卫营
④卒全其城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河将害城 事急矣 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2页 共4页
B.“而”的用法不同。表修饰/表转折。 C.“为”的用法相同,都是“是”的意思。 D.“其”的用法不同。代词/表反问,难道。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在 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使东西熟透。故断为: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 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 装句,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要把省略部分补充完整。 ①关键词:溅、怒:名词作状语。句意:(瀑布)像雪一样飞溅,像雷声一样怒吼,让人又喜又怕。 ②关键词:迹:足迹。句意:悬崖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 (5)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在被贬时于友人一同欣赏美景,既有对美 景的赞叹,又有被贬的悲凉。《游白水书付过》“顾影颓然”同样体现了作者游山玩水后除了喜悦,还 有一些愁闷苦楚。只要抓住这两个核心点,言之合理即可。 答案: (1)①大概 ②吃 ③回头看 ④动词,写 (2)C (3)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4)①(瀑布)像雪一样飞溅,像雷声一样怒吼,让人又喜又怕。 ②悬崖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 (5)赏景之乐和贬谪之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训练:第10课《短文二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训练:第10课《短文二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训练:第10课《短文二篇》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上网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不仅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也牵动着国民的心。

C.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才能走出一条丰富而精彩的人生之路。

D.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二、字词书写2 .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ù(_____)立依傍(______)língdīng(______)酒酿(______)忍俊不jīn(______)琼浆(______)bèng(_____)溅笼罩(______)挑逗(______)盘虬卧龙(______)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顾章书吴均仆①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②。

梅溪③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⑤相杂绵绵⑥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⑦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⑧侥⑨竹实⑩。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⑪。

仁智所乐,岂徒语哉![注]①仆:自己的谦称。

②薜萝:即薜荔和女萝,植物名。

屈原《楚辞•九歌·山鬼》有:“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

③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④幽岫:幽深的山穴。

⑤英英:同“嚶嚶”,象声词,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叫,也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⑥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形容声调悠长。

⑦葺:修建。

⑧偏:特别。

⑨饶:丰富。

⑩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

这里指山中的物产。

⑪办:具备。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10.短文二篇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10.短文二篇

10.短文二篇A组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夕日欲颓.(tu 1) B .沉鳞竞跃(j ng)C.藻、荇交横(x ng)D.何处无竹柏.(b d i)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四时俱备(全,都)晓雾将歇(消散)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指鱼)C.念无与为乐者(怀念)相与步于中庭(互相扶持)D.五色交辉.(辉映)四时俱备(四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实是欲界之仙都。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和意思都不相同的一组是()自康乐以来自三峡七百里中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晓雾将歇,猿鸟乱鸣5.填空。

(1) 《答谢中书书》作者是南北朝时南朝的 _____________ 。

(2) 《记承天寺夜游》是 ____________ 代词人 __________ 的作品,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为a ??6•按课文原句填空。

(1) 两岸石壁, ___________________ 。

(2) 晓雾将歇,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沉鳞竞跃。

(3)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组7.《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

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1)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说说《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一)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卷(6)一、积累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五色交辉
..
(2)晓雾将歇.
(3)夕日欲颓.
(4)沉鳞竞跃
....
(5)有能与.其奇者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③实是欲界之仙都。

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下列问题。

(1)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表现了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
②表现了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
③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2)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二、课内阅读.
4.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五色交辉
..
②晓雾将歇.
③夕日欲颓.
④沉鳞
..竞跃
(2)翻译文中画横线句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②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发挥想像,描述一下画浪线句子所呈现的景象。

(4)这篇小品文写景富有特色,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请作简要的赏析。

三、课外拓展.
5.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
④,鱼鸟藻荇,类若乘空。

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

轻舠⑥飞出,牙人⑦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中人曰:“捞笋!”鼓枻⑧飞去。

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张岱《天镜园》)
【注】:①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

②樾:树荫。

③兰荡:湖名。

④明瑟:明净新鲜。

⑤破塘: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

⑥轻舠:小船。

⑦牙人:商人。

⑧枻:船桨。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晓雾将歇.
②夕日欲颓.
③类若.乘空
④无可名言.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两项是
A、四时俱.备字俱.碧鲜
B、实是.欲界之仙都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山川之.美园丁划小舟拾之.
D、但.有惭愧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4)(甲)文表达了陶弘景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乙)文中同样表明作者张岱这一生活情趣的句子是
(5)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分别用“清流见底”“水木明瑟”突出“水”的清澈明净。

这与“皆若空游
无所依”、“游鱼戏石,直视无碍”等有异曲同工之妙。

B、甲乙两文都选择代表性的景物入文,都从远近、高低、动静、色彩搭配入手,调动视
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觉器官进行描绘。

C、甲乙两文写景,不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特征,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
作者独特的情感。

D、(甲)文在写景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表达情感。

(乙)文则先写景,再描写商人卖笋、
仆人捞笋的场面,富有生活情趣。

《记承天寺夜游》一、积累运用.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念.无与.乐者、
(2)盖.竹柏影也
(3)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
(4)相与步于
....中庭、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6)月色入户.
(7)欣然
..起行
(8)怀民亦未寝.
(9)水中藻荇交横
..
7.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4)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二、课内阅读.
8.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各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
..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的心境。

三、课外拓展.
9.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
..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
方山子传(节选)
苏轼
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

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

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

④宗:尊崇,敬仰。

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

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遂.至承天寺
②相与
..步于中庭
③余告之故.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过.岐亭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适见.焉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C.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D.问余所以
..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至此者所以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5)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卷(6)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交相辉映;消散;坠落;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着跳跃;参与,这里指欣赏;2.;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二、课内阅读.
4.交相辉映;消散;坠落;潜游在水中的鱼;
三、课外拓展.
5.消散;坠落;好像;说出;BC;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B;
《记承天寺夜游》一、积累运用.
6.考虑,想到;和,一起;原来;于是;到;一起;在散步;只是;我们两个;罢了;门;高兴的样子;睡觉;交错纵横;7.;
二、课内阅读.
8.A;④;庭中月色;旷达;
三、课外拓展.
9.于是,就;一同,共同;缘故,原因;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