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7安全检测技术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摘要食品安全隐患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有效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刻不容缓,因此食品安全检测变得尤为重要。

其中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本文就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简述,对免疫学技术、生物芯片、PCR 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快速检验纸片法,色谱分析法等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对食品中非法添加剂、农、兽药残留、有毒有害元素、微生物、等易引起食品安全物质的快速检测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同时分析了我国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的现状和方向.关键词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发展方向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相继曝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老百姓日常关心的热点和焦点,甚至引起全球消费者的关注。

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食品的监管、监测力度。

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中,原先靠简单的感官检查不仅满足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也缺乏执法的公信力,迫切需要新的科技手段来支撑,于是一些快速、方便、准确的快检技术得以在卫生监督工作中广泛应用。

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新的快检设备亟待破解高灵敏度、高精密度、高稳定性、高智能化,以及便携带、成本低、前处理简单、检测时间短等诸多难题。

从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发展方向上看,最终将向小型化、集成化、模块化、精确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一、目前常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种类繁多,其中绝大部分都能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

目前比较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主要有免疫学技术、生物芯片、PCR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快速检验纸片法,色谱分析法等等。

1。

1免疫学技术免疫学技术是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建立的,抗原抗体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即一种抗原分子只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操作简便、无须昂贵的仪器设备和可以在采样现场分析等优点.免疫学方法包括免疫沉淀法、发光免疫分析法、电化学免疫分析法、免疫絮凝法、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等各种免疫学方法。

tsg r0003-2007 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0003-2007 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0003-2007 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标准号:TSG R0003-2007替代标准号:发布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起草单位:发布日期:2007-01-24实施日期:2007-07-0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简单压力容器的安全监察和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称的简单压力容器是指结构简单、危险性较小的压力容器。

第三条本规程适用于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简单压力容器:(一)容器由筒体和平封头、凸形封头(不包括球冠形封头),或者由两个凸形封头组成;(二)筒体、封头、接管等主要受压元件的材料为碳素钢、奥氏体不锈钢;(三)设计压力小于或者等于1.6MPa;(四)容积小于或者等于1000L;(五)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并且小于或者等于1000MPa?L;(六)介质为空气、氮气和医用蒸馏水蒸发而成的水蒸气;(七)设计温度大于或者等于-20?,最高工作温度小于或者等于150?;(八)非直接火焰的焊接容器。

第四条本规程也适用与简单压力容器相连接的以下连接件:(一)与外部管道或者装置用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件或者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二)简单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紧固件;(三)非受压元件与简单压力容器本体连接的焊接接头;(四)所用的安全阀、爆破片(帽)、压力表、水位计、测温仪表等安全附件。

第五条本规程不适用于下列压力容器:(一)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海上设施和船舶使用的压力容器;(二)机器上非独立的承压部件(如压缩机缸体等);(三)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四)灭火器;(五)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六)移动式压力容器。

第六条简单压力容器的材料、设计、制造、检验检测和使用管理应当满足本规程的要求。

第七条简单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应当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ccrc安全运维模板

ccrc安全运维模板

要求:制定完善 的安全策略和制 度,加强安全技 术防范,建立高 效的安全流程, 提高安全意识。
实施:建立专门 的安全运维团队, 定期进行安全检 查和风险评估, 及时发现和解决 安全问题。
安全运维技术
安全运维技术的分类和应用场景
安全运维技术的分类:安全运维技术可以分为安全防护技术、安全检测技术和安 全响应技术。
安全运维技术的关键要素和要求
安全运维技术概述:介绍安全运维技术的概念、作用和重要性。 安全运维技术关键要素:包括安全监控、安全审计、安全配置管理等方面。 安全运维技术要求:包括安全合规性、安全标准、安全漏洞等方面。 安全运维技术发展趋势:介绍未来安全运维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安全运维人员
添加标题
监控目标: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监控范围:包括网络、主机、应用、数据库等各个层面的监控。
监控工具:选择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监控工具,如日志分析、入侵检测、 流量分析等。
实施步骤:确定监控目标、范围和工具,制定监控计划和策略,配置监控 参数和告警规则,实施监控并定期检查和优化。
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 精神,能够与其他部门协同工作,共同 维护企业信息安全。
安全运维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培训:提供专业的安全运维培训,包括安全意识、安全技平。
认证:对安全运维人员进行认证,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安全运维能力和技术水平。
管理:建立安全运维人员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权限,确保他们能够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运 维工作。
CCRC安全运维模板的背景和目的
背景: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安全运维工作越来越重要,而 CCRC安全运维模板是一种针对企业安全运维需求的解决方案。

安全检测技术课件PPT课件

安全检测技术课件PPT课件
第13页/共231页
随机误差的变化通常难以预测,因此也无法通过实验方法确定、修正和消除。 但是通过足够多的测量比较可以发现随机误差服从某种统计规律(如正态分布、 均匀分布、泊松分布等)。因此,通过多次测量后,对其总和可以用统计规律来 描述,从而在理论上估计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第14页/共231页
3)粗大误差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被测参数时,测量结果显著地偏离其实 际值时所对应的误差,这类误差被称为粗大误差。 从性质上来看,粗大误差并不是单独的类别,它本身既可能具有系统误差 的性质,也可能具有随机误差的性质,只不过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其绝对值特 别大而已。
2.1 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2.1.1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1. 真值 1) 约定真值 根据国际计量委员会通过并发布的各种物理参量单位的定义,利用当今最先
进的科学技术复现这些实物的单位基准, 其值被公认为国际或国家基准, 称为 约定真值。
各地可用经过上级法定计量部门按规定定期送检、校验过的标准器或标准仪 器及其修正值作为当地相应物理参量单位的约定真值。
第15页/共231页
粗大误差一般由外界重大干扰、仪器故障或不正确的操作等原因引起。存在 粗大误差的测量值被称为异常值或坏值,一般容易被发现,发现后应立即剔除。 也就是说,正常的测量数据应是剔除了粗大误差的数据,所以我们通常研究的测 量结果的误差中仅包含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类误差。在评价测量结果时,常采 用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来衡量。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大体上有:测量时所用的工具(仪器、量具等)本身性能不 完善或安装、布置、调整不当而产生的误差;在测量过程中因温度、湿度、气压、 电磁干扰等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所产生的误差;因测量方法不完善、或者测量所依 据的理论本身不完善等原因所产生的误差;因操作人员视读方式不当造成的读数 误差等。

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 技术方案
汇报人:xxx
2023-12-07
CONTENTS
• 引言 • 系统架构设计 • 供电安全检测技术 • 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 • 系统可靠性设计 • 系统应用与测试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供电系统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生产和居民 生活至关重要。
人机交互测试
进行人机交互测试,评估用户界面的易用性和交互效果,以提升用 户满意度和使用效率。
06
系统应用与测试
系统应用场景
01 02
工业园区供电安全监测
针对工业园区内的重要电力用户,通过部署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实 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电网的供电质量,确保园区内企业的正常 生产和运营。
城市配电网供电安全监测
远程监控技术
1 2
远程监控技术概述
远程监控技术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电力设备运行 状态的技术,可实现远程管理和控制。
远程监控基本原理
通过通信网络将电力设备的运行数据传输到远程 监控中心,实现数据的实时分析和报警。
3
远程监控系统组成
包括数据采集、通信、数据处理和显示等模块。
04
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
数据传输技术
在城市配电网中,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的应用可以帮助电力部门及时 发现和解决供电安全隐患,保障市民的生活用电安全。
03
重要电力设施保护
针对重要电力设施,如变电站、输电线路等,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的
应用可以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测和预警,有效预防和减少电力设施遭受
外力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事件。
系统测试方案
测试环境搭建
功能测试
为了确保系统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 要搭建符合实际应用场景的测试环境,包 括电力设备模型、电网模拟装置等。

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监测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监测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监
测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本文将对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监测技术基础
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安全生产监测技术
安全生产监测技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节的安全状态进
行监测、控制和预警的一种技术。

二、安全生产监测技术的分类
安全生产监测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环境监测技术:主要对生产现场的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如温度、湿度、气压等。

- 动态监测技术:主要对生产设备进行监测,如机床、压机等。

- 物流监测技术:主要对物流设备和物流过程进行监测,如物
流车辆、物流箱等。

三、安全生产监测技术基础知识点
- 安全生产监测技术的作用及意义;
- 环境监测技术的分类和作用;
- 动态监测技术的分类和作用;
- 物流监测技术的分类和作用;
- 传感器的种类和作用;
-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 安全生产监测预警技术。

四、结语
以上就是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监测技术基础知识点的总结。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工程师在安全生产监测方面的能力,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安全。

TSG 07-2019 TSG 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无水印

TSG 07-2019 TSG 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无水印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and Filling Licensing ofSpecial Equipment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2019年5月13日前言为配合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完善相关配套要求,2017年5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原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下达《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规则》(以下简称《许可规则》)的起草任务书,要求以原有的许可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安全技术规范,以及前期已陆续开展的对有关设备许可规则和条件的修订工作为基础,形成关于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综合性安全技术规范。

2017年5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起草组,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制定《许可规则》的起草工作方案,确定《许可规则》的制定原则、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内容,以及结构(章节)框架,成立综合组以及各类设备许可条件起草小组,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具体分工,明确时间进度要求。

2017年10月,起草形成《许可规则》草案。

之后,根据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的有关要求以及许可目录的调整,《许可规则》起草组和各小组又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对草案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2019年1月,形成《许可规则》征求意见稿。

2019年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同时向WTO/TBT进行了通报。

2019年3月,各起草小组分别召开会议,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研究和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

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报批稿。

2019年5月13日,《许可规则》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颁布。

《许可规则》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行政许可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在原有的各类设备许可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统一各类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通用条件、程序和要求,明确各类特种设备的专项许可条件,形成一部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的综合规范。

《安全检测监控技术》整理资料

《安全检测监控技术》整理资料

1安全检测的意义、目的:○1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2预防和消除事故隐患○3避免事故发生2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借助于仪器、仪表、传感器、探测设备等工具迅速而准确地了解生产系统及作业环境中危险因素与有毒有害因素的类型、危害程度、范围及动态变化,对职业安全与卫生状态进行评价,对安全技术及设施进行监督,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效果进行检测,提供可靠而准确的信息,以改善劳动作业条件,改进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系统或设备的事故发生。

3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新检测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应用;实时在线安全检测技术;检测与安全评价一体化4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5真值: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客观存在的量值6测量值:使用某一检测设备对物理量进行测量时所得的量值7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1)绝对误差测量值x与被测量的真值x0之间的代数差值Δx称为测量值的绝对误差2)相对误差测量值的绝对误差Δx与被测量真值x0的比值3)引用误差它是测量值的绝对误差Δx与仪表的满量程L之比4)最大引用误差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当被测量平稳增加或减少时,在仪表全量程内所测得的各示值的绝对误差最大值的绝对值与满量程L的比值,称为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8研究误差的目的:1)针对测试原理针对某一测试原理,分析测试过程中的误差的类型和规律,提出消除或补偿误差的方法。

2)针对测试仪分析测试仪器产生误差的规律,提出消除或减少误差的方法。

3)针对数据处理方法研究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合理计算所得结果,以便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更接近真实的数据。

9测量误差的分类:1)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类:1)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3)粗大误差2)按误差来源分类1)仪器误差;2)理论误差与方法误差3)环境误差;4)人员误差3)按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分类1)静态误差;2)动态误差4)按使用条件分类1)基本误差;2)附加误差10系统误差定义:被测量的数学期望(无限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与真值之差。

规律:按某一确定的规律变化,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很多,性质各异。

TSG R0003-2007 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0003-2007 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标准号:TSG R0003-2007替代标准号:发布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起草单位:发布日期:2007-01-24实施日期:2007-07-0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简单压力容器的安全监察和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称的简单压力容器是指结构简单、危险性较小的压力容器。

第三条本规程适用于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简单压力容器:(一)容器由筒体和平封头、凸形封头(不包括球冠形封头),或者由两个凸形封头组成;(二)筒体、封头、接管等主要受压元件的材料为碳素钢、奥氏体不锈钢;(三)设计压力小于或者等于1.6MPa;(四)容积小于或者等于1000L;(五)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并且小于或者等于1000MPa·L;(六)介质为空气、氮气和医用蒸馏水蒸发而成的水蒸气;(七)设计温度大于或者等于-20℃,最高工作温度小于或者等于150℃;(八)非直接火焰的焊接容器。

第四条本规程也适用与简单压力容器相连接的以下连接件:(一)与外部管道或者装置用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件或者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二)简单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紧固件;(三)非受压元件与简单压力容器本体连接的焊接接头;(四)所用的安全阀、爆破片(帽)、压力表、水位计、测温仪表等安全附件。

第五条本规程不适用于下列压力容器:(一)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海上设施和船舶使用的压力容器;(二)机器上非独立的承压部件(如压缩机缸体等);(三)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四)灭火器;(五)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六)移动式压力容器。

第六条简单压力容器的材料、设计、制造、检验检测和使用管理应当满足本规程的要求。

第七条简单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应当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无相应标准的,不得进行简单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

安全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安全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对应用程序的漏洞和 安全隐患进行检测
主机安全检测
对主机系统的安全性进 行评估和检测
安全检测技术概述
主动检测
主动发现安全漏洞
被动检测
被动接收系统信息并分析
安全检测的重要性
黑客攻击
黑客对系统进行恶意攻 击
数据安全 保护机密数据不被泄露
组织安全 保护组织免受损害
网络安全性 提高网络抵御能力
安全检测的分类
跨平台检测
适应多样化网络环境 的安全检测工具
数据安全重视
隐私保护和数据加密技 术的发展
安全检测技术的未来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检测技术将不断 演进,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提高检测 的准确性和效率,保障网络和数据的安全。同时, 安全编程实践和及时漏洞修复将成为未来安全检测 的重要方向。
安全检测技术是指通过对系统、网络、应用程 序等各种安全漏洞的主动或被动检测,以发现 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风险。
安全检测的重要性
防止黑客攻击 有效保护数据安全
保障组织安全 防范风险
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 及时修复问题
提高网络安全性 预防数据泄露
安全检测的分类
网络安全检测
对网络中的安全漏洞进 行扫描和检测
应用程序安全检测
检测网络设备上存在的开放端口,防止被攻击者利用
弱密码检测
识别网络中使用弱密码的设备,提升安全性
漏洞扫描报告
生成漏洞扫描结果报告,帮助及时修复
入侵检测系统(IDS)
网络流量监控
实时监测网络流量 检测异常数据包
攻击特征识别
识别已知攻击特征 实时更新攻击库
警报通知
及时发出警报信息 通知网络管理员
事件日志记录
安全检测技术根据检测方式和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网络安全检测、主机安全检测、应用程序安全检测 等多种形式。网络安全检测主要是对网络中的漏洞 和攻击进行监测,主机安全检测则是评估主机系统 的安全性,应用程序安全检测则关注应用程序是否 存在漏洞和安全隐患。

《安全检测技术》课程笔记

《安全检测技术》课程笔记

《安全检测技术》课程笔记第一章:安全检测技术概述1.1 安全检测技术背景及意义安全检测技术是预防事故、保障生产和生活安全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安全检测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测、预警和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2 安全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安全检测技术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检测仪器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环境及灾害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控制的技术。

安全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等。

1.3 安全检测技术的分类根据检测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安全检测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3.1 生产过程参数检测: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进行监测,以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

1.3.2 环境及灾害检测:对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噪声、辐射等污染物和自然灾害进行监测,以预防环境污染和灾害事故。

1.3.3 事故隐患检测:对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设施、场所等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检测,以提前发现并消除隐患。

1.3.4 防爆检测:对易燃易爆场所的气体、蒸气、粉尘等危险物质进行检测,以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

1.4 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安全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1.4.1 网络化和智能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安全检测信息的远程传输、智能分析和预警预测。

1.4.2 集成化和多功能化:将多种检测功能集成于一体,实现一体化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1.4.3 微型化和便携化:研发微型化、便携化的检测仪器和设备,方便现场检测和快速响应。

1.4.4 长寿命和低能耗:提高检测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能耗。

1.5 安全检测技术在我国的现状及挑战我国安全检测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在技术水平和应用范围等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1.5.1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检测技术在某些领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安全检测技术

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安全检测技术

测 试
➢ 界面测试:功能验证、操作控制验证、操作连动验证
内 ➢ 流程测试:基本流程、分支覆盖、组合覆盖、业务场景
容 ➢ 文档测试:内容全面、指导正确
测试方法
• 冒烟测试 • 静态检查 • 流程模拟测试 • 业务模拟测试 • 场景模拟测试
• 异常操作测试 • 集成测试 • 代码走查 • 体验测试
测试工具
• 极限测试 • 恢复性测试 • 大数据量测试
测试工具
➢ LoadRunner
功能强大、支持协议多、可集群加载 压力、通用性强。
➢ Jmeter
轻巧快捷、脚本开发容易、可跨平台 操作。
➢ Nmon
详细的Linux、AIX等系统的资源监控 。
➢ Ruby
单文件编程、方便管理、脚本易学易 用。
02、软件功能性能测试 与检测服务
(5)软件测试服务的全景图
被 移动终端 应用软件 信息安全

领 中间件软件 Web服务 系统数据

移动互联 云计算
质量需求
质量标准 软件需求
开发输出
验收测试
功能测试 界面测试 文档测试 易用性测试 性能测试
测试服务
系统测试
功能测试 可靠性测试 易用性测试 性能测试 可移植性测试
集成测试
接口测试 可靠性测试
测试方法
• 标准请求测试 • 挡板测试 • 开发驱动和桩
• 接口性能测试 • 接口并发测试 • 接口大数据量测试
测试工具
➢ SoapUI
快速创建和执行自动化功能,提 供完整的测试覆盖,支持所有的标准 协议和技术。
02、软件功能性能测试 与检测服务
(6)软件测试服务内容——兼容性
➢ 多系统兼容性测试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技术(07)监控课程实验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技术(07)监控课程实验

一、煤矿安全监控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Hale Waihona Puke 装备要求6.1、国有重点煤矿必须实现矿务局(公司)所属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 井的安全监控系统联网; 6.2、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必须实现县(市)范围内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联网; 7、煤矿区队长以上管理人员、安检员、班组长、爆破工、电钳工下井时必 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或甲烷检测报警矿灯;
煤矿安全监控课程实验
一、 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二、 标准混合气体及其制备 三、 课程实验
一、煤矿安全监控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1029-2007
1、装备要求 2、安装布置 3、使用与维护 4、联网及信息处理 5、管理制度
一、煤矿安全监控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装备要求
1、瓦斯矿井必须装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必须24h连续运行; 3、接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各类传感器稳定性应不小于15d; 4、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的数据及状态必须传输到地面主机; 5、煤矿必须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规定的型号选择监控系统的传感器、 断电控制器等关联设备,严禁对不同系统间的设备进行置换;
二、 标准混合气体及其制备

标准混合气体
1、法定标准物质,量值传递作用,应用广泛,煤炭行业简称标准气体。 2、煤矿用各类气体检测报警仪器的周期检定采用国家二级气体标准物质, 如“空气中甲烷”、“空气中一氧化碳”、“氮气中氧气”等。 3、空气中甲烷一级标准物质:浓度范围0.5%~3.0%,不确定度≤1%,稳 定性一年以上; 4、空气中甲烷二级标准物质:浓度范围0.5%~3.0%,不确定度≤3%,稳 定性半年以上; 5、煤矿用于仪器周期检定的标准气体需向经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定级的机 构购买;

最新版2-氯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最新版2-氯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2-氯乙醇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2-氯乙醇化学品英文名称:2-chloroethanol技术说明书编码:1170CAS No.:107-07-3分子式:C2H5ClO分子量:80.5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2-氯乙醇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高浓度蒸气对眼、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高浓度吸入出现头痛、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继之乏力、呼吸困难、紫绀、共济失调、抽搐、昏迷。

重者发生脑和肺水肿。

可因循环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皮肤接触,可出现皮肤红斑;可经皮吸收引起中毒。

口服可致死。

慢性影响有头痛、乏力、胃纳减退、血压降低和消瘦等。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高热时能分解出剧毒的光气。

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光气、氯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课程05 安全检测技术

课程05  安全检测技术

5.1.1 IDS分类
– 2) 基于知识的检测,也被称为误用检测。是指运用已 知攻击方法,根据已定义好的入侵模式,通过与这些 入侵模式是否匹配来判断入侵。入侵模式是入侵过程 的特征、条件、排列以及事件间的关系,即具体入侵 行为的迹象。这些迹象不仅对分析已经发生的入侵行 为有帮助,而且对即将发生的入侵也有警戒作用,因 为只要部分满足这些入侵迹象就意味着可能有入侵发 生。
第5章 安全检测技术
▪ 5.1 入侵检测技术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产品 ▪ 5.2 漏洞检测技术和MBSA
5.1 入侵检测技术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产品
▪ 入侵检测系统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 是一类专门面向网络入侵的安全监测系统,它从 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 析这些信息,查看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 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入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 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防线,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 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 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5.1.2 IDS的基本原理
– 12) 响应 (Response) :对一个事件所采取的响应动作。 响应可以由入侵检测系统体系结构中的一些实体自动 执行,也可由人工发起。基本的响应包括:向操作员 发送通告、将活动记入日志、记录描述事件特征的原 始数据、中断网络连接或用户应用程序会话过程,或 者改变网络或系统的访问控制等。
5.1.1 IDS分类
▪ 入侵检测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主机系统日志 文件的分析上,因为当时的用户对象局限于本地 用户。操作系统的日志文件中包含了详细的用户 信息和系统调用数据,从中可以分析系统是否被 侵入以及侵入者留下的痕迹等审计信息。
5.1.1 IDS分类

安全检测技术重点

安全检测技术重点

鸡冠花的作文英文回答:Rooster's Crest Flower: A Symbol of Summer Beauty。

The rooster's crest flower, also known as Celosia argentea var. cristata, is a vibrant and captivating ornamental plant that heralds the arrival of summer. Its distinctive, feathery flower heads, resembling the crest of a rooster, have earned it its name and made it a beloved garden favorite. Originating from tropical regions ofAfrica and Asia, this annual plant thrives in warm, sunny conditions and produces a profusion of blooms that last from mid to late summer.The rooster's crest flower exhibits an array of colors, including fiery reds, vibrant oranges, sunny yellows, and elegant whites. These hues are further enhanced by the plant's unique, velvety texture, which gives the flower heads an almost iridescent glow. The feathery bracts thatcomprise the flower heads are arranged in intricate patterns, creating a captivating display of form and color.Beyond its aesthetic appeal, the rooster's crest flower is also a versatile and easy-to-grow plant. It is well-suited to containers, making it a popular choice for patios and balconies. Its compact size and bushy growth habit also make it ideal for borders, beds, and mass plantings.Symbolism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检测工程安全检测方案有哪些

检测工程安全检测方案有哪些

检测工程安全检测方案有哪些1. 工程设计检测方案工程设计是工程安全的基础,因此设计检测方案非常关键。

主要包括对设计文件的审查和评估,检查设计是否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是否考虑到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作出相应的规避措施。

同时,还需要对设计的施工工艺、材料选用、结构安全等进行全面的检测。

2. 施工现场安全检测方案施工现场是工程安全的重点区域,因此需要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

主要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地基、地质条件、地下管线、周边环境等进行详细的检测和评估,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等进行检测,以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 结构安全检测方案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是工程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对工程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测。

主要包括对工程的建筑结构、桥梁结构、隧道结构、地下工程等进行力学性能、材料强度、结构稳定性等方面的检测和评估,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对结构的防护措施、抗震、防水、防火等方面进行检测,以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4. 环境安全检测方案环境安全是工程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对工程的环境安全进行全面的检测。

主要包括对工程周边的环境影响、水土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工程的建设不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

同时,还需要对工程的环境管理、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检测,以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5. 检测方法与工具在实施工程安全检测方案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工具。

例如,可以采用施工现场勘察、现场检测、实验室试验等不同的方法,结合使用各种检测工具和设备,如地质勘探工具、结构力学测试设备、环境监测仪器等,确保对工程安全的全面检测。

综上所述,工程安全检测方案是确保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需要对工程设计、施工现场、结构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以及选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和工具。

安全检测技术(第二版)知识点

安全检测技术(第二版)知识点

第一章1.传感器的分类:能量控制型传感器(也称有源传感器)和能量转换型传感器(也称无源传感器)2.检测:即检验和测量。

检验是分辨出被测参数量值所归属的某一范围带,以此来判别参数是否合格或现象是否存在。

测量是指把被测未知量与同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确定被测量对标准量的倍数,并用数字表示这个倍数的过程。

3.测量:分成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4.传感器:是将非电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电量输出的器件或装置,它本质是非电量系统与电量系统之间的借口5.安全检测的工作对象:劳动者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和物理危害因素,安全监控的对象:生产和设备的安全状态与安全水平6.安全检测的目的:为职业健康安全状态进行评价,安全技术及设施监督,安全技术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等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达到改善劳动作业条件,改进生产工艺过程,避免系统或者设备的事故发生,总的来说,进行安全检测 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安全进行,预防和消除事故隐患,避免事故发生7.狭义的安全检测侧重于测量,是对生产过程中某些与不安全,不卫生因素有关的量连续或断续监视测量,有时还要取得反馈信息,用以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监督,保护,调整预测,或者积累数据,寻求规律。

8.广义的安全检测是把安全检测与安全监控统称为安全检测,认为安全检测是借助于仪器,传感器,探测设备迅速准确的了解生产系统与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与有毒因素的类型,危害程度,范围以及动态变化。

9.安全检测和安全监测:作业环境安全与卫生条件,特种设备安全状态,生产过程危险参数,操作人员不规范动作等各种不安全因素检测的总称。

10.不安全因素:粉尘危害,化学危害,物理危害,机械伤害,电气伤害,气候条件11.安全检测的任务: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判断其是否正常,进行安全预测和诊断,指导设备的管理和维修第二章1.被测量的真实值叫真值2.绝对误差:测量值x 与被测量的真值x0之间的代数差△x.△x=x -x03.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被测参数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者按照某一确定的规律变化,这种测量误差称为系统误差4.随机误差特点:1对称性2有界3抵偿性4无规律,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5.电磁干扰形成三要素:干扰源、干扰途径、敏感接收器6.静态输入、输出特性:灵敏度、线性度、滞后度7.检测系统的动态特性:指在动态测量时,输出量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之间的关系,它反映仪表测量动态信号的能力8.研究测量系统动态特性的目的:1根据信号频率范围以及测量误差的要求确立测量系统,2已知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估计可测信号的频率范围与对应的测量误差9.防爆措施:控制易爆气体,控制爆炸范围,控制引爆源10.干扰的类型:电磁干扰,机械干扰,热干扰:1.热屏蔽2.恒温法3.对称平衡结构4.温度补偿,光干扰,温度干扰,化学干扰,射线辐射干扰11.常见的抑制电磁干扰措施:屏蔽技术(电磁屏蔽,静电屏蔽,低频磁屏蔽,驱动屏蔽),接地技术(公共基准电位接地,抑制干扰和安全保护接地)第三章1.传感器按转换原理分类:结构型、物性型2.电阻式传感器原理:设有一根长度为L ,截面积为A ,电阻率为ρ的金属丝,则它的电阻值R 可用下式表示:ALR 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安全检测技术
1. 概述 2. 入侵检测的分类 3. 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原理 4. 入侵检测响应机制 5. 入侵检测标准化工作 6. 入侵检测的现状和展望
网络安全工具的特点
IDS
优点 实时监控网络安全状态
Scanner 简单可操作,帮助系统管理 员和安全服务人员解决实际 问题
VPN 保护公网上的内部通信
尽可能扩大检测范围 从一个源来的信息有可能看不出疑点
信息收集
入侵检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收集信息的可靠性和 正确性。
因此要保证用来检测网络系统的软件的完整性, 特别是入侵检测系统软件本身应具有相当强的坚 固性,防止被篡改而收集到的日志文件 网络流量 系统目录和文件的异常变化 程序执行中的异常行为
入侵检测的起源(3)
▪ 1980年4月,James P. Anderson :《Computer
Security Threat Monitoring and Surveillance》(计算 机安全威胁监控与监视)的技术报告,第一次详细阐述了入 侵检测的概念
▪ 他提出对计算机系统风险和威胁的分类方法,并将威胁分为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方法首先给系统对象(如用户、文件、目录和设 备等)创建一个统计描述,统计正常使用时的一些测量属 性(如访问次数、操作失败次数和延时等)
测量属性的平均值将被用来与网络、系统的行为进行比较, 任何观察值在正常值范围之外时,就认为有入侵发生
完整性分析
完整性分析主要关注某个文件或对象是否被更 改,这经常包括文件和目录的内容及属性,它 在发现被更改的、被安装木马的应用程序方面 特别有效
信息分析
▪ 模式匹配 ▪ 统计分析 ▪ 完整性分析,往往用于事后分析
模式匹配
模式匹配就是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的网络入侵和系统 误用模式数据库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违背安全策略的行 为
一般来讲,一种进攻模式可以用一个过程(如执行一条 指令)或一个输出(如获得权限)来表示。该过程可以 很简单(如通过字符串匹配以寻找一个简单的条目或指 令),也可以很复杂(如利用正规的数学表达式来表示 安全状态的变化)
系统或网络的日志文件
黑客经常在系统日志文件中留下他们的踪迹,因此, 充分利用系统和网络日志文件信息是检测入侵的必要 条件
日志文件中记录了各种行为类型,每种类型又包含不 同的信息,例如记录“用户活动”类型的日志,就包 含登录、用户ID改变、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授权和认 证信息等内容
显然,对用户活动来讲,不正常的或不期望的行为就 是重复登录失败、登录到不期望的位置以及非授权的 企图访问重要文件等等
系统目录和文件的异常变化
网络环境中的文件系统包含很多软件和数据文件,包 含重要信息的文件和私有数据文件经常是黑客修改或 破坏的目标。目录和文件中的不期望的改变(包括修 改、创建和删除),特别是那些正常情况下限制访问 的,很可能就是一种入侵产生的指示和信号
入侵者经常替换、修改和破坏他们获得访问权的系统 上的文件,同时为了隐藏系统中他们的表现及活动痕 迹,都会尽力去替换系统程序或修改系统日志文件
IDES结构框架
审计数据源
模式匹配器 策略规则
轮廓特征引擎 异常检测器 警告/报告产生器
入侵检测的起源(5)
▪ 1990,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L. T. Heberlein等人开发
出了NSM(Network Security Monitor)
▪ 该系统第一次直接将网络流作为审计数据来源,因而可
以在不将审计数据转换成统一格式的情况下监控异种主 机
1. 概述 2. 2 入侵检测的分类 3. 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原理 4. 入侵检测响应机制 5. 入侵检测标准化工作 6. 入侵检测的现状和展望
按检测方法分类
异常检测模型(Anomaly Detection ):首先总结正 常操作应该具有的特征(用户轮廓),当用户活动与 正常行为有重大偏离时即被认为是入侵
▪ 入侵检测系统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两大阵营正式形
成:基于网络的IDS和基于主机的IDS
为什么需要IDS
关于防火墙
网络边界的设备 自身可以被攻破 对某些攻击保护很弱 不是所有的威胁来自防火墙外部
入侵很容易
入侵教程随处可见 各种工具唾手可得
IDS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
一、网络攻击的破坏性、损失的严重性 二、日益增长的网络安全威胁 三、单纯的防火墙无法防范复杂多变的攻击
IDS基本结构
入侵检测是监测计算机网络和系统,以发现违 反安全策略事件的过程
简单地说,入侵检测系统包括三个功能部件: (1)信息收集 (2)信息分析 (3)结果处理
信息收集
入侵检测的第一步是信息收集,收集内容包括系 统、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
需要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不同关键点(不 同网段和不同主机)收集信息,
外部渗透、内部渗透和不法行为三种
▪ 还提出了利用审计跟踪数据监视入侵活动的思想。这份报告
被公认为是入侵检测的开山之作
入侵检测的起源(4)
从1984年到1986年,乔治敦大学的Dorothy Denning和SRI/CSL的Peter Neumann研究出了一 个实时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取名为IDES(入侵检测专家 系统)
审计的目标:
确定和保持系统活动中每个人的责任 重建事件 评估损失 监测系统的问题区 提供有效的灾难恢复 阻止系统的不正当使用
入侵检测的起源(2)
计算机安全和审计 美国国防部在70年代支持“可信信息系统”的
研究,最终审计机制纳入《可信计算机系统评 估准则》(TCSEC)C2级以上系统的要求的 一部分 “褐皮书”《理解可信系统中的审计指南》
局限性 误报警,缓慢攻击,新的攻 击模式 并不能真正扫描漏洞
可视为防火墙上的一个漏洞
防火墙 可简化网络管理,产品成熟 无法处理网络内部的攻击
防病毒 针对文件与邮件,产品成熟 功能单一
与其他网络安全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IDS是 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
入侵检测的起源(1)
审计技术:产生、记录并检查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系统 事件记录的过程
误用检测模型(Misuse Detection):收集非正常操 作的行为特征,建立相关的特征库,当监测的用户或 系统行为与库中的记录相匹配时,系统就认为这种行 为是入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