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对公共健康危害的广州社区恢复力评价及空间分异

基于应对公共健康危害的广州社区恢复力评价及空间分异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模版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应急预案 为了做好本单位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确保发生一旦发生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单位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王孟 组员:各部门负责人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应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故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护客人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和现场情况。 三、事故处理 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

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例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 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助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 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像、照相、勘验、 提取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 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经 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四、保障措施 1、在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公共场所危 害健康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工作,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 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

公共场所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超市控制传染病传播以及健康危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做好超市控制传染病传播以及健康危害事故应急处理,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范围 龙源超市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超市负责人任组长 组员:由卫生管理人员及办公室人员组成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超市发生危害健康突发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必须立即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件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证客人安全等工作,及时向超市负责人公司领导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及现场情况。 三、事故处理 发生危害健康事故时,店长及员工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列任务: 1、暂停导致超市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相、照相、勘验,提取与事故有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五、保障措施 l、在超市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超市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运作,做好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健康状况。 龙源超市 2014年 9 月 01 日

浅谈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老年社会工作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7(5), 651-656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8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ss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8.75100 A Brief Discussion on Community Home Care Service and Aged Society Work in Guangzhou Yongyi Lu1, Peicong Ke2 1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2College of Public Manage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May 4th, 2018; accepted: May 18th, 2018; published: May 25th, 2018 Abstract Community home care service in Guangzhou is home-centered and community-based. It recruits specialized service as a major form, utilizes a variety of community resources to provide socia-lized service for in-home senior citizens. This paper discussed background and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in-home elder-care service in Guangzhou, and illustrated the role of aged society work on community in-home elder-care service from three dimensions. Combining with actually situations observed from on-site studies, the paper revealed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in-home elder-care service in Guangzhou. Keywords Home Care Services, Aged Social Work, Community Endowment 浅谈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老年社会工作 陆泳怡1,柯沛葱2 1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 2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收稿日期:2018年5月4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18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25日 摘要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形式,充分利用各类社

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完整版

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一、设置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和其具体职责 (一)设置安全检查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和其具体职责 (二)设置应急工作小组和其具体职责 1、事故收集报送组 职责:负责收集健康危害事故的情况报告,并在事故发生的两小时内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 2、现场抢救组 职责:一旦意外事故发生,迅速组织人力奔赴现场进行抢救处理,防止事态的扩大和蔓延。 二、职责分工 (一)领导小组职责 1、协调医院及其它有关部门的关系,在上级的统一指挥下,使健康危害伤害事故的处置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2、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报送情况。 3、负责应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 4、负责处理本本单位的卫生安全工作并及时排险、抢险、疾病的防治、监督。 (二)应急处理工作小组职责 1、工作小组负责发生事故的现场处置。 2、及时将情况进行报告与联系。 三、处置措施 1、健康危害事件发生后,值班人员立即按照程序向单位领导报告。 2、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3、如是意外事故,应尽快组织人员抢救,将受伤者送往医院抢救。 4、接报后,应急处置小组成员迅速赶到现场控制局面。 5、根据事态严重程度,边处置情况边向上级领导汇报。

6、通知受伤害者的家属。 7、妥善处理事故,安怃好家属。 三、监测与报告 (一)监测: 1、建立健全监测系统,加强对单位、设施设备及周边环境的监测。 2、若发现有不安全的隐患,立即进行现场办公,及时向上报,并作好报告内容的详细记录。 (二)报告时间:事故发生的两小时以内。 四、预防措施 1、加大对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单位全体职工随时绷紧安全工作这根弦。 2、经常对单位环境、设施、进货途径、以及单位的用水、用电等情况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及时采取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严格食品卫生制度,防止食物中毒。 五、注意事项 1、遇事一定要冷静,果断采取措施。 2、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是:迅速平息、减轻伤亡、保护幼儿、控制事态。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 应急预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为及时调查、处理本部门的突发卫生安全事件,查清事件原因,减少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制定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防方案。 一、为防止危害健康的突发卫生事件的发生,建立本部门传染 病防治组织和机构,明确组织分工和职责,健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件的报告制度。 二、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门 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碍公共场所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 三、当公共场所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 动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的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 2、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 3、意外事故所致的:氯气中毒、CO中毒(包括煤气中毒)、CO2中毒、红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结膜炎)等中毒事件。

4、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四、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及时抢救中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 五、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 六、卫生突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写本单位事件总结报告,并上报有关单位和存档备案。 安康宾馆洗浴部 二00九年二月十九日、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应急预案 为了做好本宾馆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确保发生一旦发生 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宾馆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负责人:刘荣信 组员:刘春玉刘毅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应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故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护客人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和现场情况。 三、事故处理 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例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助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像、照相、勘验、提取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

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四、保障措施 1、在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工作,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 案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顾客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要求,结合本经营场所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工作原则 传染病防控工作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接受上级卫生监督等部门的业务指导,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的原则。 二、组织领导 1、成立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 2、小组职责:定期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碍公共场所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组织本部门员工搞好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加强对卫生设施的监督管理,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明确组织分工和职责,建立健全预防传染病及危害健康事件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传染病预防

1、利用宣传栏、宣传单、广播等宣传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开办健康知识讲座。加大卫生宣传力度,增加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2、搞好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对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等做到一客一换,一客一消毒。 3、加强卫生检查工作。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进行整改。 四、事故报告 当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2、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 3、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 4、意外事故导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剂、杀虫剂等中毒事件。 五、控制措施 1、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及时抢救中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 2、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

产品质量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产品质量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产品安全或质量事故,高效组织应急补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事件的危害,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降低公司损失。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产品质量事故应急处理方案,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一、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产品安全事故或重大质量问题的补救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产品安全或质量事故,高效组织应急补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事件的危害,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降低公司损失。 二、适用范围 公司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发生意外,导致对产品的安全、质量造成影响或者可能对产品安全、质量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产品安全、质量事故适用于本预案。 三、职责 3.1品保部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并负责应急措施的组织实施; 3.2人力资源部、制造部、物流部、销售部负责应急措施的具体执行和实施。 四、名词术语

4.1一般质量问题:批数量在10箱以内,不会造成人身伤害,且不具有普遍性的质量问题。 4.2较大质量事件:指一批数量大于10箱少于一万箱的质量问题,不会造成人身伤害,但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如沉淀、失光等。 4.3重大质量事件:指被技术监督部门、卫生防疫部门通报或查封的产品,以及有缺陷产品数量超过一万箱的质量事件,或媒体曝光,或其它可能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的事件。 4.4恶性质量事件:批量产品中存在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质量问题,或产品已经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 4.5潜在质量事件:产品的质量、安全危害尚未形成,如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转化成较大、重大甚至恶性质量事件的事件。 五、内容 5.1监测系统 5.1.1品保部检验人员、制造部工艺人员以及与工序检验人员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监测和汇报工作; 5.1.2物流部人员负责成品储存和流通过程中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监测和汇报; 5.1.3销售部负责销售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监测和汇报。 5.2预警系统 品保部、制造部、物流部、销售部应该按照各自的职责要求,加强对安全事件的监测和分析,提高质量意识和隐患意识,及时分析产品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

最新版公共场所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范本

××公共场所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做好××单位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单位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 : ××单位负责人任组长 组员 : 由卫生管理人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突发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必须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件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证客人安全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及现场情况。 三、XX市卫生监督所报告电话 综合执法科:2439685 四、事故处理 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乡镇静,不慌乱,及

时了解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列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相、照相、勘验,提取与事故有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五、保障措施 l、在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运作,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健康状况。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应急预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应急预案为了做好本单位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确保发生一旦发生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单位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王孟 组员:各部门负责人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应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故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护客人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和现场情况。 三、事故处理 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

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例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 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助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 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像、照相、勘 验、提取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 意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 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四、保障措施 1、在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公共场所 危害健康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工作,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 能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

广州市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关系的调查

广州市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关系的调查【内容摘要】 我们分别对建设街的街道办事处综合服务中心进行调研,于此同时还对建设街的部分居民进行了访问,由此探索新时期街道办的改革和两者如何共同为更好基层群众服务的提供新范式、发展出社会管理服务的新模式,提出观点和看法。 【关键字】 街道办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社会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街道办事处的定位再次遭受质疑。街道办事处最初设立之时,其初衷并不在于对城市基层事务进行全面综合管理。不少城市为了应对城市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采用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即城市中设立市、区两级政府,但同时设立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关,管理城市基层事务,随着社会事务的日益复杂,街道办事处也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权力,其职能从协调机构逐渐变为综合管理机构,拥有了一级政府的实际职权。这种体制在解决了很多问题的同时,也带给了人们思考,街道办事处的定位以及该体制的最终走向已经不再是管理层面的问题,而是深层次的城市政府改革甚至城市发展道路的问题。于此同时,建设优良社区的呼声越来越高。 广州市委、市政府把社区建设作为后亚运时代切实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重中之重来抓,把社区建设工作列为广州市“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2009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关于“将香港社会管理的先进经验与广东的实际相结合,有选择的先行先试”的批示,时任广州市市长的张广宁率团考察了香港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并指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并充分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手法,合理利用社区资源,从而为区域内的个人和家庭提供全面、优质的社会服务。2011年1月,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在市委九届十次全会上强调:今年要以创新社区管理服务为着眼点,把社区打造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窗口”、市民享受生活的“幸福港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感受到幸福。市委副书记、市长

公共场所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公共场所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公共场所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为了做好××单位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单位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单位负责人任组长 组员:由卫生管理人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突发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必须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件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证客人安全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及现场情况。 三、南宁市卫生监督所报告电话 综合执法科:2439685 四、事故处理 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

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列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相、照相、勘验,提取与事故有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五、保障措施 l、在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运作,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健康状况。 ××单位(盖章) 年月日

广州市深入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广州市深入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广州市从2000年9月起,一直十分重视社区信息化建设,把社区信息化作为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来抓,作为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经过近六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在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数据共享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方便基层、服务市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全面推进,加强组织,提高社区信息化整体水平 广州市电子政务社区应用系统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各部门独立推广软件造成基层“系统乱”、上级业务部门重复摸查上报造成基层“干部烦”和群众“办事难”三大问题,受到了基层和市民的欢迎。 (一)建立三级组织,确保推广实施 加强组织保障,建立三级推广培训体系,保障顺利实施。由市信息办、各区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负责项目实施的公司签订三方责任书,以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推广实施任务。根据责任书的要求,由市信息办负责做好有关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制定系统实施的有关规范和要求;由市信息办与各区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制订该区县的推广实施计划,共同对各街道的系统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各区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做好本辖区内行政街道的沟通和协调,制定组织各街道的系统实施工作。 各行政街根据推广实施计划,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做好建网联网工作,建好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宽带局域网,并实现街道、居委会与所在区、县级市的互联互通;第二,做好电脑的配备工作,做到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人手1台电脑,社区居委会两人1台电脑;第三,做好系统安装的配合工作;第四,做好培训和应用工作。 (二)实现居委联网,保障运行环境 推动市、区、街、居委四级联网。市、区两级政府加强管理和协调,运用市场机制,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宽带网络运营商以施工、网络进入的便利和优惠,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进街镇、进居(村)委会、进家庭的宽带网络“三进入”建设。加大投入搞好宽带网络的应用环境建设,创造人人上网用网的条件。到2006年底,力争达到如下目标:——所有街镇与所在区县级市信息中心实现宽带互联互通; ——所有街道办事处和镇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局域网; ——所有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人均1台电脑; ——社区居委会实现100%与区、县级市信息中心的联网,行政村实现50%联网; ——全市社区居委会两人1台电脑; (三)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应用水平 加强基层干部培训,开展千村村官、万名居干比赛活动,提高社区信息化应用水平。 一是各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抓系统实施的环境准备、系统安装的配合、组织人员培训和使用系统的工作。每个街道分工1名领导负责项目实施工作,通过对系统使用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其他人使用。街道不断地、反复地组织应用培训,加强个别辅导,逐步做到街道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人人都能学会系统的操作和使用,保证在系统安装一年内,有50%的人使用,系统安装两年内,有80%的人使用,系统安装三年内,100%的人使用。 二是积极开展社区居委会干部基础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社区应用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使居委会干部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熟练使用电子政务社区应用系统,能进行日常的更新维护,并做好信息内容的安全管理工作。区、县级市组织实习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和义工队伍与社区居委会建立信息技术培训帮扶关系,让社区居委会干部尽快掌握信息化基本知识和技能,2008年底实现全体居委会干部会上网用网。组织“千村村官、万名居干”信息化竞赛活动,历时6个月,在十一个区、县级市进行信息化实际操作和知识测试比赛,并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程序及内容: 演练时间:2014年5月11日9:00-9:40 演练地点:打砂平台 9:00矿长杜芝伟(兼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所有参加演练人员就位,车辆应急救援演练准备就绪。 9:01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执行! 9:02下达演练开始的指令 打砂平台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现在开始 二、模拟事故情景 打砂平台噪声2014年5月11日9时05分因噪声超限,发生头痛、耳鸣、惊慌职业危害事故,当班在该工作时的1名员工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耳鸣、惊慌等症状,该工作时带班班长立即向该矿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报告,职业卫生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接到报告后下达人员撤离无噪声区域,并向职业卫生主要负责人报告,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的管理规定,立即向县安监、公安环保、晴隆县人民医院和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9:07该工作班长立即向职业卫生办公室报告: 打砂平台工作时发生噪声职业危害事故,1名员工出现不同

程度的头痛、耳鸣、惊慌等症状,请赶快组织救援。 9:09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通知打砂平台工作人员马上撤离至无噪声区域。 9:10 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向主要负责人报告,打砂平台工作时发生噪声职业危害事故,1名员工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耳鸣、惊慌等症状,请指示 9:11 主要负责人:杜昌鹏命令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通知打砂平台工作人员到职业卫生办公室集结。 9:13主要负责人到职业卫生办公室后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9:15主要负责人:杜昌鹏发布两道命令: 1、立即启动救援预案,响应级别为三级。 2、命令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分别向打砂平台工作人员下达救援命令。 9:17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 打砂平台工作人员,我是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现在打砂平台工作时发生噪声职业危害事故,1名员工出现不程度的头痛、耳鸣、惊慌等症状.请赶快组织抢救。 9:19打砂班组组长沈鑫带领4名队员,应急增援。 9:21主要负责人:杜昌鹏向晴隆县人民医院报告主要负责人杜昌鹏:晴隆县人民医院吗?我碧痕镇牛栏冲三砂石场发生1名员工噪声职业危害事故,症状表现为头痛、耳鸣、惊慌等,我砂石场正将1名人员送至贵医院,请做好接诊准

公共场所应急预案

公共场所应急预案 为了做好本单位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确保发生一旦发生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与《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单位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与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赵海 组员:各部门负责人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应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故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护客人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与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与现场情况。 三、事故处理 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与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

时协助卫生监督员与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与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例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 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助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 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像、照相、勘验、 提取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与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 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经 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与整改措施等。 四、保障措施 1、在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公共场所危 害健康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工作,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呼和浩特喜来登酒店公共场所危害健康应急预案 为了做好本单位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确保发生一旦发生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单位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蔡屏 组员:各部门负责人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应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故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护客人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和现场情况。 三、事故处理 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

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例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 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助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 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像、照相、勘验、 提取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 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经 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四、保障措施 1、在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公共场所危 害健康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工作,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 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

广州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试行)

广州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规范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队伍管理,提高我市社区服务管理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粤办〔2011〕22号)、《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意见》(穗办〔2012〕14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是指通过公开招聘程序,在城市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公共服务站从事服务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按社区常住人口每300户左右配备1人。 第四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队伍管理由各区人民政府统筹负责。 各区民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细则,人员职数核定、岗位设置、公开招聘及人员培训,指导街(镇)做好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日常管理等工作。 各区财政部门负责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及日常管理等经费的保障落实工作。 各区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配合做好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培训等工作。 各区审计部门负责经费使用的审计监督。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负责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队伍的日常管理和使用。 第五条鼓励并支持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广州市社会工作人员培训,加快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向专业社会工作者转型。 第二章岗位设置及工作职责 第六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按其在社区从事的岗位享受相关待遇: (一)正职: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社区公共服务站站长; (二)副职: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社区居民委员会副主任、社区公共服务站副站长; (三)一般工作人员。 社区公共服务站站长可由社区党组织或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兼任。 第七条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应当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一)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教育和引导居民遵纪守法、依法履行应尽义务; (二)执行社区党组织的决定、决议和社区居民会议的决定、意见;完成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公共服务站布置的工作任务;办理本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2019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019年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 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职业病防治法》 《突发事件应对法》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三、范围 本制度适用与公司内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1、硫化氢 危害:窒息性气体,是一种强烈神经毒物,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出现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气管周围炎,意识障碍等;重者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出现肺水肿、心机损害、心脏衰竭;眼部刺激引起结膜炎和角膜损害;高浓度(1000mg/m3以上)吸入可发生猝死。 应急处理:脱去污染接触者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硫化氢接触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及时输氧,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虑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静电工作服、防化学品手套;工作现场严禁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2、汽油 危害:高浓度吸入汽油蒸汽可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中毒性脑病,出现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误将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较长时间接触引起灼伤,个别发生急性皮炎;慢性中毒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中毒性脑病、肾脏损害,可致皮肤损害。 应急处理:脱去污染接触者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高浓度时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穿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手套。 3、液化气 危害:吸入有毒,有麻醉作用;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慢;液化气发生泄漏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造成低温,有冻伤皮肤的危险。 应急处理:液化气中毒,立即将病人救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并要注意保暖;病人呼吸停止,需立即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