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

合集下载

历史学专业(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对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四年制历史学专业(师范类)本科学生。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崇德博学、敬业创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掌握历史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及艰苦奋斗作风,能胜任中等学校历史学教学、教学研究及其他教育工作,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有关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新的史学观念,掌握历史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史学的基本方法解决常见问题的技能,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3、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

4、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

5、了解国内外史学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教学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从事历史学教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8、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规定的成绩要求。

9、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进行教学。

10、具有一定的体育、美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和高尚的审美能力,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四、学制、最低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名称学制4年,学完规定课程,修满166学分,成绩合格者,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师范类)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编号:832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据“研教双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一流师资和应用型人才。

基本要求: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新进展;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索精神,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专业技能。

具体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在大学平台课的基础上,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比较系统的基本知识;2.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形成一定的历史学研究能力;3.较熟悉地掌握古汉语和一门外国语,能阅读中外历史文献和资料;4.了解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5.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备教师基本技能。

二、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历史科学概论、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文选、教育学、心理学等。

三、学制4年四、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五、教学时间分配表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七、课程计划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八、说明1.本专业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67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35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67学分,专业选修课34学分,实践环节19学分,必修课学分不能以选修课学分代替;2.教师教育课程分必修、选修共20学分,必修课为教育学基础3学分、心理学基础3学分、教师口语1学分、教师书法1学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2学分、历史教学技能训练1学分、历史学科教学论2学分,共15学分;选修课5学分(教育、心理类3学分,学科教育类2学分);3.本专业学生必须选修12个学分的综合素质课。

应用型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传统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侧重于理论教育和历史研究,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大多数时间只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和阅读历史书籍,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

这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毕业后往往面临着就业难、职业能力不足等问题。

由于历史学专业的知识面广阔,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很多教材和课程内容已经过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

这就要求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始探索和实践新的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了与社会的合作和交流,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还可以在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操作,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优化了课程设置,增加了与行业相关的课程,如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保护等,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范围。

而且,应用型本科院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开设了实践课程和团队项目,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

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引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在线课堂、多媒体教学等,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些探索和实践,应用型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提升。

未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各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加强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紧密结合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社会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应用型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一项极具挑战和意义的工作。

历史学研究生各专业方向介绍

历史学研究生各专业方向介绍

历史学研究生各专业方向介绍历史学作为社会学领域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哲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尤为接近。

有些领域几乎相互覆盖,与自然学科也有密切联系,历史学给这些学科提供资料和知识,与这些学科的发展相互促进。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4.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5.了解国内外史学界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历史学主要设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8个二级学科专业。

其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

该专业毕业生多数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位任职。

而这些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1.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元史、明清史等。

中国古代史以中国古代的历史为研究对象,近代以前的中国史都属于研究范围。

中国古代史一般以朝代为段落,如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辽宋金元史和明清史等。

同时,也可以进行专题研究,如政治史、制度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社会史等。

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健康的体魄、较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拓展潜力、乐教适教、适应基础教育要求的合格师资,同时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品德素质:热爱祖国和教育事业,拥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基本意识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道德修养;具备奋发进取、乐于奉献、敬业求真、爱人向善、合作尚美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身心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敏锐的心灵感悟力、稳定的情绪控制力、良好的人际协调与心理承受力。

知识素质:具有系统、扎实的历史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人文素养;了解国内外史学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动态;熟悉教育法规,了解中外教育学派的基本观念和发展趋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接受基本的科研训练;自然科学知识丰富,文化底蕴宽厚。

能力素质: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具备从事历史学教学、教学研究、教育管理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史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及相邻专业研究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及现代信息技术,视野开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较好的发展潜质、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强。

审美素质:具有较好的审美情趣,并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对美的感受中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学制与学位学制: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3-6年)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三、毕业条件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70学分(见下表)并通过教育专业基本技能测试(具体测试项目见附件)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地方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地方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自身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必然结果。

淮阴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点是依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专业资源,强化学科平台,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专业、能力和社会需求三者的紧密结合。

这一改革模式理念先进,思路清晰;举措得力,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具有推广价值,可为同等类型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历史学;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造就大批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所地方院校的历史学传统专业,如何培养出基础厚实、能力强大、素质优良、创新力强的史学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十分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1]。

淮阴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自1984年创设以来,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培养出千余名优秀教师,是本校历史较长、实力较雄厚的师范专业之一。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高考政策的调整以及中学历史师资的饱和,导致师范生招生日益萎缩,就业问题也日显突出,传统的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巨大挑战。

2022年以来,我们对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摸底调研和深入分析,并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办学经验,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地方,充分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逐步开创出一种历史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认为,只有践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有效发挥历史学科智力密集的作用,才能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的史学人才,从而在服务地方历史文化建设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兹以淮阴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做法为例,从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特色、实施情况及成效等方面予以总结提炼,冀以对同等类型兄弟院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所裨益。

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发展——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

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发展——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

中国包装丨教学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与实践发展—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文/玉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韦学飞李建华搞妻: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更需要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做到与时俱进,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前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与环境设计专业紧密相关,如何在专业实践教学中结合乡村改造设计项目融入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乡村特色,体现文化传承,让乡村煥发活力,是 实践性教学改革需要思考的问题:其 中,实践性教学改革在未来是应用型办学不断发展,长久探索的课题,是 时代发展所需和教学改革的趋势:本 文通过乡村振兴设计项目的实施,进 行实践性教学改革分析探索,以提高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发展名妓•《: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 学改革;应用型【作者简介]韦学飞,玉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环境设计实践性教学改革能够更好的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实践性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做到与时代发展相吻合。

乡村振兴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将乡村规划设计及文化建设在实践教学改革中,不仅是考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应用,还要充分考虑传统的农业形态,并且要有诸多新的体验形态,注重己有的特色资源,通过乡村规划设计与实践,加强生态保护,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文化,符合我国的国情,促进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所以,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尤为重要。

一、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 实践课程的重要性。

环境设计专业不但要完成基础理论,专业知 识和技能知识的学习,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能够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付诸于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和专业技能,从而产生新的理论,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发展。

纯理论的教学己经成为过去式,随着中国不断的发展,文化自信逐步提上日程,环境设计专业未来的发展中,不仅要考虑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实践更为重要,进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把比赛和项目融入到教学中进行实践改革是非常有必要,所以实践课程应加以重视。

历史学专业活动策划方案

历史学专业活动策划方案

历史学专业活动策划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理论依据1.1 项目背景历史学专业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的学科。

历史学专业的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与研究,了解历史的事实与原因,培养批判思维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然而,很多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阶段很少有机会实践和运用所学知识。

因此,开展历史学专业活动,促进学生对历史学的理解与兴趣,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理论依据1.2.1 教育教学理论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

活动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

1.2.2 专业素养培养历史学专业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通过参与专业讲座、研讨会、实地考察等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与专家学者交流和学习,增强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活动目标2.1 主要目标2.1.1 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专业素养与学术能力。

2.1.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

2.1.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潜力。

2.1.4 培养学生对历史研究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2 具体目标2.2.1 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历史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2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术讨论和研究项目。

2.2.3 学生能够通过专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2.4 学生能够形成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批判性思维。

三、活动内容3.1 学术讲座组织专业教师或知名学者举办历史学专业讲座,邀请广大师生参加。

讲座内容涵盖历史理论、研究方法、重要学派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的理论认识,并从实践层面讲解如何进行历史研究。

3.2 研讨会策划历史学领域的研讨会,提供一个交流学术见解和研究成果的平台。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提交论文或报告,并通过与其他同学以及专家学者的讨论,得到建设性的反馈和指导。

3.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等实地考察活动。

历史学(师范)专业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师范)专业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师范)专业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了解历史学发展动态,具备历史教学和研究能力,能在中小学校以及国家机关、新闻出版、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1、人才类型、特色: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受到史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历史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2、知识和能力结构:(1)、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3)、熟悉教育法律、法规,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历史学教学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掌握历史教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4)、了解国内外历史学发展的前沿理论,了解历史教学方法创新的动态;(5)、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和多媒体应用的能力。

3、素质结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专业素质(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安全质量意识、环境意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

4、职业资格要求: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最长可延长至六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

毕业最低学分:150学分。

毕业规定:本专业本科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求,获得毕业最低总学分150学分。

四、主干学科: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五、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中国文化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史学概论、历史教学论、应用文与论文写作等。

文科应用型人才科研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德州学院历史学专业为例

文科应用型人才科研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德州学院历史学专业为例
张 立 胜
( 德 州 学 院 历 史 与 社 会 管 理 学 院 , 山 东 德州 2 5 3 0 2 3 )
摘 要 : 历 史 学 专 业 把 提 高 本 科 生 的科 研 和 写 作 能 力 作 为 培 养 应 用 型 人 才 的 有 效 途 径 。为 此 在 第 一 课 堂 引 导 学 生 提 出 问题 、 分析问题 、 总结问题 , 在第二课堂引导 学生参 与教师 的科研 项 目, 通 过 导 师 制 积 极 帮 助 学 生 自主 研 究, 将 他 们 的 科 研 和 写 作 能 力 落 实 到 科 研 论 文 的写 作 上 。 关 键 词 :文 科 ;应 用 型 人 才 ;科 研 与 写 作 能 力 ;历 史 教 学 中图 分 类 号 : G 6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4—9 4 4 4 ( 2 0 1 3 ) 0 3 — 0 0 0 9— 0 4
道 的 同时 , 还 积极 发 挥第 二课 堂 的作用 , 以切 实
要 阵地 , 其 人 才 培 养 应 既 有 别 于 传 统 本 科 院 校 培 养 的学术型人才 , 又 有 别 于 高 职 高 专 院 校 培 养 的
技 能 型 人 才 。传 统 本 科 院 校 培 养 的 是 基 础 知 识 宽厚、 综 合 素质 较高 , 并 具 有 良好 自学 能 力 的 研 究型、 学 术 型人 才 。高 职 高 专 院 校 培 养 的 是 面 向 生产 、 服务 、 建设 、 管 理第 一 线 的技 能 型人 才 , 他
2 0 2 0年 ) 指 出: “ 注 重 学 思 结 合 。倡 导 启 发 式 、 探
究式 、 讨论式 、 参与式教学 , 帮 助 学生 学 会 学 习 。激 发 学生 的好奇 心 , 培养 学生 的兴 趣爱 好 , 营造 独立 思 考、 自由探 索 、 勇 于创新 的 良好 环境 。 ” [ 1 这就 为进 行

历史学本科专业第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本科专业第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本科专业第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History(专业代码:060101)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一)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三二三”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和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强化实践教学,为基础教育机构提供专业扎实、信念执着、人格健全、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优秀师资,为名牌高校提供具有积极创新精神、良好研究潜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生源,为政府机关、文化产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输送政治坚定、理论厚实、视野开阔、协作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 知识结构要求(A)A1. 基础知识:掌握历史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A2. 核心知识:掌握中外历史变迁的基本线索和脉络;A3. 专题知识:了解历史各个领域的相关研究;A4. 辅助知识:了解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能力结构要求(B)B1. 阅读能力:能够查阅和阅读中外历史文献;B2. 分析能力:熟悉中外历史变迁,能够进行微观和宏观历史分析;B3. 研究能力:能够利用中外历史文献撰写专业论文;B4. 拓展能力:具备较强的知识吸收和专业学习能力;3.核心素养结构要求(C)C1. 专业素养:具备丰富、合理的历史专业素养,形成科学的历史观;C2. 职业素养: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C3. 道德素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富有社会责任感;C4. 人文素养:具有爱国情怀、全球视野、科学精神以及高雅审美情趣。

二、修业年限、计划总学时、学分及授予学位按照学校学分制规定,本专业培养期限具有一定弹性,标准学制为4年,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申请提前或延期,在3~6年内完成规定学分。

计划授课总学时为928学时,总学分64学分。

学生修完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业。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在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应明确对于教育硕士而言,“创新型”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科研创新、学术创新,而是要更为突出“教育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创新”。

从理论教学拓展、实践能力培养、科研促进教学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发展储备理论知识全面、实践能力超卓、教学科研配合的优秀创新型人才。

标签:教育硕士;创新型人才;教学;实践;科研随着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出台,本专科生数量不断增加。

在2009年全球性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为了拉动内需、提高素质、缓解本已十分紧张的就业压力,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连年激增,早在2012年招生数量就已接近60万人。

但是,硕士研究生在数量连年增长的同时,就业率却在不断下滑,甚至从2009年开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连年低于本科生的就业率,研究生就业难已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尤其是师范类教育硕士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而历史专业教育硕士的就业率显得更为惨淡。

除了社会经济低迷、用人单位选择、就业期望过高等原因外,历史专业教育硕士能力的局限性是最重要的原因。

“由于传统学术性教育硕士培养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加之教育硕士群体规模发展过于迅猛,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和方式仍然困惑着当今高校”[1],传统的教育硕士培养方式已经逐渐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是大势所趋。

历史专业教育硕士的培养必须突出创新性和实践性,以能力培养应对时代需求。

以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的改革和创新为例,探索当前社会环境下历史专业教育硕士如何构建起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以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突破就业困境,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良性融合。

一、理论教学拓展首先,对于历史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论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恰恰是理论课绝不能只局限于历史专业的范畴,无论本科生还是硕士生都是如此。

在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教育硕士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学生是自身信息量极大的一代,单一的历史专业知识将不足以应付未来学生的学习需求。

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

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

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作者:林丽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28期摘要:为使部分师范院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类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应发生相应改变。

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同样重要,知识的学习应包括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技能的培养要着重使传统教学方式具有实践性。

关键词: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应用型人才实践性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

“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国务院提出,要推动一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建设中国高校的分类体系,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

先从现有的本科高校划出一部分,推动它们逐步地、更多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

这种人才的主要特点是,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符合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需要,人才本身对基本知识掌握熟练并灵活运用。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体现了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1]。

我国部分师范院校要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改变培养目标。

师范院校的教育类课程一直以学习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为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要发生变化,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一、学:理论学习要注重基础性和时代性的结合教育类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两部分,教育基本理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教育基本理论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不是说只学习与实际生产生活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不能盲目地削减理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由理论的特点决定。

理论不仅是解释性的,而且是规范性的;理论不仅是实践性的,而且是超实践性的。

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区域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拥护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胜任初中历史教学、科研与教育管理工作,以及能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历史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业工作和历史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一)知识要求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2.熟悉教育法规,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教学基本理论;3.具有新的史学观念,了解国内外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4.了解本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状况。

(二)能力要求1.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具备初中历史教学、教研的能力及教育管理的能力;4.具有班级管理及课外活动组织能力,能够胜任班主任的岗位。

(三)素质要求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3.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较高文化素养;4.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5.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史、世界史、教育学四、核心课程: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史学史、历史教学论、中学教育学、中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职业能力训练、岗位体验、社会实践、课外阅读、专业考察、学术讲座、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

六、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

七、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专业型人才

专业型人才

专业型人才在当前以实用风气为主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传统的历史学专业培养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很大困难,而历史学专业在高校发展中也处于越来越尴尬的境地。

只有针对社会需求和实践需要,积极进行学科专业的改革探索,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社会知识丰富、就业选择面广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充分发挥出历史学专业的学科优势,提升历史学专业的学科地位和社会重要性。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一)历史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标准是什么?所谓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适应实际需要擅于处理第一线事务从而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开放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能适应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指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运用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指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人才,就是指相对于高精尖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而言,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和具有更具体实践能力人才的人.就历史而言,我认为标准是善于沟通、能力强、善于沟通和教育,以及更好的团队精神。

他们将是优秀的教师,擅长项目教学和现场教学,擅长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擅长引导学生的创新和发展。

当然,我们要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

我觉的个性最重要。

要给学生在专深型和广博型、学术型与技能型、复合型与专长型之间进行选择的机会。

要让偏才、怪才也得到承认,用他们的特殊优势抵消个人的缺陷。

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1反应能力。

思路敏捷是处理事情成功必备的要素,一个能将事务处理成功的人必须反应敏捷。

一件事情的处理往往需要洞察先机,在时机的掌握上必须快人一步,如此才能促使事情成功,因为时机一过就无法挽回。

(2)交谈并回应。

谈话和应对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知识和修养。

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不断的自我充实,才能获得良好的知识和修养。

(3)身体状况。

身体健康的人做起事来精神焕发、活力充沛,对前途乐观进取,并能负担起较重的责任,而不致因体力不济而功败垂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2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Dec.,2012第30卷第6期JOURNAL OF SOCI AL SCIENCE OF JIA MUSI UNIVERSI TYVol.30 No.6历史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徐美群,谭 杰(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 要]历史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是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人才,实践教学对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专业能力更强、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实践教学,是由理论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组成的一系列实践教学内容。

[关键词]实践教学;历史学;应用型人才[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2)06-0166-02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无不以其雄厚的高等教育为依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是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人才。

要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人才,必须在实践教学上下功夫,在实践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能为社会输送专业能力更强、综合素质更高的历史学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一、历史学实践教学涵义历史学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历史教育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结合专业理论学习,进行专业技能训练,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施的相关教学内容。

包括历史教育专业理论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历史专业考察、专业实习、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等各项教学内容。

在历史学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课内外指导,进行旨在加深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开阔视野,增强学生历史学兴趣和才能。

历史学实践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理论认识的深化;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特别是方法、技巧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的养成。

使其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较高的历史思维能力、史学应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历史教育教学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成为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史学研究与教育人才。

二、设置多项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历史学教育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历史学的实践教学是由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组成的一系列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内容,其核心在于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际动手之间的有机结合。

在历史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实践教学内容。

1.理论课内实践教学理论课内实践教学是历史专业课中为培养学生能力而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

例如,在历史专业理论课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进行史料解析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环节。

在史料研读中能为学生充实更直观、更丰富的感性历史资料,有益于营造生动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探究空间。

在对史料的解析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及其认识深化,逐渐达到启导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目的。

再如,对 中学历史学教学论 和 中学教材分析与微格教学 这两门课程进行一些改革。

在这两门培养学生从教能力的必修课中,压缩理论课讲授学时,抽出更多时间对学生进行授课环节单项训练,从备课、教案、试讲到说课等各项教学环节逐一强化训练。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同学之间互评,教师对其逐一点评、指导。

对每位学生讲课进行微格锻炼、分析,使学生教育教学技能得以提高,为其能够胜任教育实习和以后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做好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储备。

2.教育实习实践教学教育实习是学生到相应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实际训练的一种实践教学方式。

历史专业教育实习是实现历史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将在课堂获得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之中,达到培养并锻炼学生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能力,以及加深和巩固学生专业思想的目的。

这对于他们将来能够顺利地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课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166 [收稿日期]2012-10-16[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历史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佳木斯大学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徐美群(1960-),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与研究;谭杰(1973-),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世界当代史教学与研究。

为期八周的教育实习实践教学,分三个阶段:第一,实习动员准备阶段(在校内一周)。

这是教育实习的准备与预演,使学生做好思想与上课准备。

第二,教育教学实践阶段(六周)。

带队教师带领下实习生进入实习点校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实习生由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角色,全身心投入紧张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最大限度参加实习点校各项活动,力求学生获得全面锻炼和提高。

第三,实习总结阶段(一周)。

学生回校完成实习手册填写,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点校实习表现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学生回到学校认真全面总结实习工作,既要看到自身在实践中经过锻炼取得的成绩,也要总结在知识储备与能力发展方面还有哪些不足,以利于今后在学校学习阶段进一步完善自己。

3.历史考察实践教学历史考察是指历史专业师生为了更直观地感知历史和搜集更丰富的历史资料而对历史文物、历史遗址、文化遗迹等进行观察与调查,达到更深刻认识历史的目的。

在对重要的文物、古迹和文化遗迹等多方面实地考察中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运用专业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物证历史的能力。

历史考察是历史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能向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丰富的历史材料,能对理论文献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弥补,使得那些表现为间接经验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掌握的可以体验、想象的具体知识。

在历史专业考察之前教师要进行认真规划,并将考察计划、考察重点内容、考察报告的要求等提前布置给学生,使学生查阅考察对象的相关背景材料,明确任务,做好知识与物质准备。

在考察中搜集历史资料很重要,考察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资料,而历史材料的搜集只是手段,目的是要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因此历史考察过程中搜集丰富的历史资料仅仅是手段,目的在用搜集到的材料说明或理解历史问题上。

因为历史资料搜集、整理用于理解、阐释历史问题的过程就是历史学应用人才能力提高的过程。

在历史考察时选择历史文化名胜地、博物馆、历史文物单位作为学生参观见习基地,根据教学需要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考察。

考察时请专业人士讲解,要让学生认真记录,搜集丰富的文字及影像资料,以便回校后进一步整理相关资料,完成考察报告。

在考察报告中,一是整理及列出在考察点搜集的实物图、文等目录;二是依据考察搜集到的材料,结合专业理论,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认识。

考察报告的内容要求正是基于上述认识而提出的。

这样不但可以使课堂上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生动,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搜集资料的兴趣与能力,使他们感受到祖国历史文化的魅力,头脑中有了 鲜活 的历史。

4.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实践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是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研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基本能力的科研实践。

历史学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训练学生从事历史科学研究的基本功,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独立进行学术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备一定研究能力。

他们要学会搜集和整理材料,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科研标书、任务书、开题报告、论文(研究报告)、结题报告等,学生会深刻体验历史研究过程。

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也是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而且是更切实、生动、深入的专业知识学习。

课题研究是在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所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搜集资料和整理、调研接触实际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检验学过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学不到东西。

此外,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对专业的某专题进行比较深入地探讨,为培养学习志趣,为今后确定专业研究方向奠定初步基础。

三、强化实践教学实施,突显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历史学教育专业强化实践教学建设形成鲜明的特色。

1.强化实践教学落实,重视实践教学作用在明确培养历史学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要从培养方案的编制、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实践经费落实等各个方面,充分合理地体现实践教学在整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的地位与作用。

2.改革教学理念,重视理论课程内实践教学环节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基础是各门理论课程的实践应用,在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时增加课内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按照课程通过探索精品性实践教学模式,用以提高基础性实践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切实提高学生单项的基础性实践能力。

3.开展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教学,重视应用能力的全面提高历史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需要以扎实的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知识为基础,因为良好的史学应用能力是各种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

在历史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要发挥师范教育课程特色作用,使学生掌握的各种单项知识与技能得以综合运用和提高。

要根据各科课程实际情况开展模拟专业实训、认知实习等实践教学,逐渐把单项模拟课堂环境扩展模拟整个专业实习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 考 文 献][1]钱国英,徐立清,应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M].中国大学教育,2010,(6).[3]叶振东,贾恭惠.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吴晓莉,张云燕.史料应用于研究型教学的影响与反思[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5]徐美群.浅谈历史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J].教育探索,2012,(8).[责任编辑:田丽华]1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