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类药物简介

合集下载

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
改善LV 重塑 抑制血小板聚集 抑制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 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张力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抗LDL脂蛋白的氧化作用
Niemeyer M.G. et al: 120 years of Nitrate Therapy,2000,90
硝酸酯类药物的分类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NTG): 二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dinitrate, ISDN):消心痛,异舒吉 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 ISMN):依姆多 鲁南欣康、长效心痛治、德脉宁、异乐定 戊四硝酯(pentaerythrityl tetranitrate, PET):已很少应用
1947年:第一个ISDN在瑞典上市
1978年:第一个5-ISMN ”elantan ” long 上市 1987年:才发现此类药物是通过释放NO来介导药理学作用
硝酸酯的作用机制: 外源性的NO供体
有机硝酸盐 R-O-NO2
血管平滑肌细胞 谷胱甘肽转移酶的催化
内皮细胞
L-精氨酸 NO (内源性)
常见硝酸酯类药物的药理学特性
药物名称 舌下含服NTG 舌下含服ISDN 口服ISDN 口服ISDN-SR 口服ISMN 口服ISMN-SR 常用剂量(mg) 0.3-0.6 2.5-10.0 10 - 60 bid, tid 80 -120 qd 20 bid 60 -120 qd 起效时间(min) 2-5 5-20 15-45 60-90 30-60 60-90 药效维持时间 20-30 min 45-120 min 2-6 h 10-14 h 3-6 h 10-14 h
硝酸酯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地位
-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降脂药的种类及作用原理

降脂药的种类及作用原理

降脂药的种类及作用原理1.他汀类药物又称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常用的有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崛起的一类降血脂药物。

作用原理: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减少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反馈性上调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加速了循环中极低密度脂蛋白残粒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血浆浓度。

同时也中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和降低甘油三酯血浆浓度。

主要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对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有疗效。

2.贝特类药物又称氯贝丁酯类和苯氧乙酸类和纤维酸类,常用的有氯贝丁酯、苯扎贝特、非诺贝特、吉非贝齐等。

作用原理:这类药物增加脂蛋白活力,使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分解代谢加速。

主要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

3.烟酸及烟酸衍生物类药物属B族维生素,有烟酸、阿昔莫司等。

烟酸毒性和不良反应很大,原为二类药物已被降为三类药物。

而阿昔莫司,其结构和作用与烟酸类似,但无烟酸的不良反应,而降脂作用比烟酸强20倍。

作用原理:这类药物可能与抑制脂肪组织的分解和减少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可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

烟酸还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机制不清。

4.胆酸螯合树脂类药物又称胆酸隔置剂,有考来烯胺(消胆胺)、考来替泊、降胆灵、降胆葡胺等,为国外较早使用的降血脂药物,但是由于其较多的不良反应,在国内市场不多见。

作用原理:这类药物通过阻滞胆酸或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使其随粪便排出,使肝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含量减少。

通过肝细胞自身调节机制加速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分解代谢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仅适用于单纯高胆固醇血症。

5.鱼油制剂Omeg a-3脂肪酸,有二十五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作用原理:这类药物可能通过抑制肝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起作用,有轻度降低甘油三酯和开高高密度脂蛋白作用,主要适用于轻度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对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无影响。

酸酯类药物

酸酯类药物

抗心肌缺血治疗的常用硝酸酯药物及剂量
药物名称 硝酸甘油 舌下含服,喷剂 透皮贴片 静脉滴注 硝酸异山梨酯 舌下含服 口服平片 口服缓释制剂 静脉滴注 单硝酸异山梨酯 口服平片 口服缓释制剂 常用剂量 0.3-0.6mg 5-10mg 5-200ug/min 消心痛 2.5-15mg 5-40mg, 2-3 次/日 40-80mg, 1-2次/日 1.25-5mg/h(爱倍、异舒吉) 10-20mg,2次/日(欣康) 60-120mg,1次/日(伊姆多) 50-100mg,1次/日(异乐定) 起效时间(min) 作用持续时间 2-3 30-60 即刻 3-5 15-40 60-90 即刻 30-60 60-90 60-90 20-30 min 8-12h 应用超过12-24h即耐药 1-2h 4-6 h 10-14 h 应用超过12-24h即耐药 3-6 h 10-14 h 10-14 h
References
• 硝酸酯在心血管疾病中规范化应用的专家 共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9. •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心 血管病杂志.2007,3. • 朱文玲. 具有独特双重作用机制的抗心绞痛 新药:尼可地尔.2012,11.
硝酸酯类耐药
• 硝酸酯的耐药性:指连续使用硝酸酯后血液动力学和抗 缺血效应的迅速减弱乃至消失的现象,机制尚不明确 • 不正确使用均会导致耐药:如连续24 h静脉滴注硝酸甘 油,口服硝酸/单硝酸异山梨酯方法不正确等 • 克服耐药性常的一些方法
(1) 偏心给药方法:小剂量、间断使用静脉 滴注硝酸甘油及硝酸异山梨酯,每天提供 8—12 h的无药期。口服硝酸酯,保证8—12 h的无/低硝酸酯浓度期 (2) β受体阻滞剂、他汀、ACEI或ARB等药物 可能对预防硝酸酯的耐药性有益

药物分析芳酸和酯类药物

药物分析芳酸和酯类药物
药物分析芳酸和酯类药物
二)重氮化-偶合反应(芳香第一胺反应)
凡是分子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 的药物均可反应。
1.对氨基水杨酸钠 NaNO2试液
PAS-Na
H+
重氮盐碱性β-萘酚 偶氮染料
(无色)
橙红色或猩红色
药物分析芳酸和酯类药物
请问,贝诺 酯有该反应
吗?
OCOC3 H COO
药物分析芳酸和酯类药物
药物分析芳酸和酯类药物
四)水解反应
1.阿司匹林等芳酸酯 Na2CO3试液
水杨酸钠+醋酸钠
ASA
H+化
水杨酸↓(白色)+醋酸↑(臭味)
药物分析芳酸和酯类药物
2.双水杨酯也有类似反应:双水杨酸和氢氧化钠溶 液煮沸后,加稀盐酸酸化,生成白色水杨酸沉淀。
3.羟苯乙酯的乙醇溶液煮沸后,可与硝酸汞试液反 应生成沉淀,上清液呈红色。
药物分析芳酸和酯类药物
CH 3 CHC2 H
CH 3
CH COOH CH 3
布洛芬(ibuprofen)
药物分析芳酸和酯类药物
(二)主要理化性质
1、氯贝丁酯为无色或黄色油状液体,有特臭, 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可加碱水解。 2、布洛芬为固体,具一定m.p。易溶于有机溶剂, 难溶于水。 3、均具有UV和IR特征吸收光谱。 4、均可用氢氧化钠滴定液进行滴定。
药物分析芳酸和酯类药物
COOH
SO2 N(CH 2CH2CH3)2 丙磺舒(probenecid)
药物分析芳酸和酯类药物
COOH NH
CH3 CH3
甲芬那酸(mefenamic acid)
药物分析芳酸和酯类药物
2.主要理化性质
1. 溶解性: 均为固体,有一定溶点。除钠盐溶于水,其余 不溶。

降血脂药十大品牌简介

降血脂药十大品牌简介

由于存在个体差异,病情轻重不同,因此不作为指导 建议,仅供您参考。请您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如遇病 情变化或感觉任何不适,建议您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 。
02
降血脂药十大品牌
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
总结词
强效、安全、耐受性好。
详细描述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他汀类药物,具有强效降脂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适用于 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
降血脂药十大品牌简介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30
目录
• 降血脂药物概述 • 降血脂药十大品牌
01
降血脂药物概述
降血脂药物的定义
• 降血脂药物是一类能够降低血脂水平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胆 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的代谢、抑制脂肪的吸收等途径实现 。
降血脂药物的种类
• 降血脂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胆酸螯合剂、烟酸及其衍生物等。其中,他汀类药物是最常用 的降血脂药物之一,具有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降血脂药物的作用机制
降血脂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胆固醇合成、促 进胆固醇代谢、抑制脂肪吸收等。他汀类药物主要是 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 成;贝特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 激活受体α,促进胆固醇的代谢;胆酸螯合剂主要是 通过与肠道中的胆酸结合,促进胆酸排泄,从而降低 胆固醇水平;烟酸及其衍生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脂肪酸 的合成,从而抑制脂肪的吸收。
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
总结词
吸附胆汁酸、降低胆固醇。
详细描述
考来烯胺是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通过吸附 胆汁酸的方式降低胆固醇水平,适用于高胆 固醇血症的治疗。
考来替泊(Colestipol)

硝酸酯类药物PPT课件

硝酸酯类药物PPT课件
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加强研究对硝酸酯类药物的代 谢、生物利用度和药物间相互 作用等方面的了展针对特殊人群(如老 年人、儿童、孕妇等)的用药 研究,以扩大硝酸酯类药物在 各年龄段的应用范围。
探索硝酸酯类药物与其他药物 的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并降 低副作用。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
肌缺血和心功能。
硝酸酯类药物在扩张血管的同时 ,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 血液黏度,从而有助于预防血栓
形成和改善微循环。
硝酸酯类药物在血管扩张剂中具 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长期使 用不会增加病死率,并且可以有
效地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比较
硝酸酯类药物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相比,具有更加显著的降压作用,尤 其对于中度高血压患者效果更加明显。
禁忌症
对硝酸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长期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需要定期更换药物或与其他药物联合 使用。同时,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用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04
硝酸酯类药物与其 他药物的比较
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的比较
硝酸酯类药物在抗心绞痛方面与其他药 物比较,具有更加快速、有效的扩张血 管作用,能够迅速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硝酸酯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并且不会 对血脂、血糖等指标产生不良影响。
硝酸酯类药物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相比,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并且长期使用不会增加病死率,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05
硝酸酯类药物的未 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
持续进行临床试验,以进一步 验证硝酸酯类药物在不同疾病
硝酸异山梨酯
常见剂型
01
片剂、注射剂、喷雾剂
药理作用

酯类的定义

酯类的定义

酯类的定义一、什么是酯类?酯类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由酸与醇反应形成的产物。

它们是由碳、氢和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碳原子通过双键或单键与氧原子相连,而碳原子同时也与醇基连接。

酯类通常呈现出油脂状、液体或晶体的形态。

二、酯类的结构和特点1. 酯键的特点•酯键是酯类分子中的重要化学键,由羧酸和醇反应生成。

它是由羧基上的羰基与醇基上的氧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酯键的极性非常小,因此酯类分子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性较好。

•酯键稳定性较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长期保存。

2. 酯类的命名规则酯类的命名通常根据其碳原子链和酸基进行命名。

例如,甲酸甲酯就是由甲酸和甲醇反应形成的产物。

3. 酯类的性质•酯类多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具有特殊的香气。

•酯类的密度较小,有些酯类的密度比水小,因此在水中浮于其上。

•酯类易燃,可形成可燃性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爆炸。

•酯类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与金属起反应,并对皮肤产生刺激。

三、酯类的制备方法1. 酸酐法酸酐法是制备酯类的常见方法。

酸酐通过脱水反应生成酸基,并与醇反应形成酯类。

该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的特点。

2. 缩合法缩合法是通过羧酸与醇反应形成酯类的方法。

该反应在酸催化剂或酯交换反应剂的催化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适用于一些特殊功能的酯类的制备。

3. 酯交换反应酯交换反应是通过两种不同的酯类在酯交换剂的催化下反应形成新的酯类。

这种反应常用于酯类的合成和酯化反应的平衡移位。

四、酯类的应用领域1. 食品工业酯类常用于食品加工中,用作食品香精和香料的添加剂。

例如,水果香精中的各种水果味道就是通过酯类合成的。

2. 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酯类常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用作溶剂、稳定剂和保湿剂。

它们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吸收性,能够促进产品的吸收。

3. 药物合成酯类在药物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药物都是通过酯类衍生物来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和可待因等。

4. 工业用途酯类还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例如润滑油、塑料、聚合物和染料的制备。

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

10
精品课件
硝酸酯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间歇给药:
间歇给药主要是提供无硝酸盐期,即24h内至少 有8-12h的无药期,使细胞内硝酸酯代谢和巯基 的数量得以恢复,能有效的防止耐药性。然而这 种间断给药方法不适合不稳定性心绞痛,因无硝 酸酯类药物浓度的间歇期可造成心绞痛症状复发。 部分病人在无药期不能维持治疗作用,可能发生 反跳现象,可酌情加用-阻滞剂或钙拮抗剂。
最佳O2平衡
精品课件
硝酸酯在心衰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轻肺淤血;
大剂量时可以降低动脉阻力,增加心排量,治疗 心力衰竭时硝酸酯类药物的剂量需要较大。
8பைடு நூலகம்
精品课件
硝酸酯类药物禁忌症
硝酸酯类药物过敏; 休克; 严重低血压; 伴低血压的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舒张压明显降低者(特别是
14
精品课件
谢谢大家!
再见!
15
精品课件
大剂量扩张阻力小动脉,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
抗血小板作用(促进合成EDRF、PGI2,抑制TXA2)。
当冠状动脉狭窄>90%时,通过扩张侧支增加缺血区血流。
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生与肥厚,延缓心室肥厚及心室腔扩张,
5
改善心室重构。
精品课件
硝酸酯类药物适应症
心肌缺血综合征:各种类型的稳定性心绞痛、 冠状动脉痉挛、无痛性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 塞;
右室心肌梗塞); 心包填塞及缩窄性心包炎;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青光眼;
9
精品课件
硝酸酯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小剂量给药:
长期大剂量口服硝酸酯类易产生耐药性,每日给 2-3次比一日4次的疗效佳,因无药间期较长。一 组多中心试验提示每日上、下午各给10~20mg单 硝酸异山梨酯,比大剂量组其心绞痛发作次数减 少。故临床应用宜从小剂量开始,以最小有效剂 量维持较好疗效。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1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1

盐酸普鲁卡因胺
二、酰苯胺类药物
1、基本结构:为苯胺的酰基衍生 物,均具有芳酰氨基。
R3
R1
NH C R2
O R4
NHCOCH2N(C2H5)2
CH3
CH3
HCl
盐酸利多卡因
CH3
C4H9
N
NHCO
HCl
CH3
盐酸布比卡因
2、主要化学性质
(1)芳伯氨基特性:具有芳伯氨基或潜在的 芳伯氨基,显重氮化-偶合反应;可与芳醛发 生缩合反应;易氧化变色等。盐酸丁卡因等无 此特性。
本 (1)对氨基苯甲酸酯类:代表药物
章 有盐酸普鲁卡因、苯佐卡因、盐酸
主 丁卡因等。



两 (2)酰苯胺类:代表药物有盐酸利
类 药
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等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一、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
1、基本结构:均具有对氨基苯甲
酸酯的母核。
2.IR 盐酸布比卡因 ChP(2010) [鉴别]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与 对照的图谱(光谱集397图)一致。
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
一、盐酸普鲁卡因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 杂质来源 ─ 水解产生。 检查原因----变色、疗效下降、毒性增加
盐酸普鲁卡因原料药(0.5%)及盐酸普鲁 卡因注射液(1.2%)和注射用盐酸普鲁卡 因(0.5%)均检查对氨基苯甲酸。
三、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2,6-二甲基苯 胺及其他杂质的检查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6-二甲基苯胺
ChP2010:HPLC,2,6-二甲基苯胺对照品和高 低浓度对比法并用 四、盐酸罗哌卡因的光学纯度检查
(2)水解特性:具有酯键(或酰胺键),易 水解,尤其受碱或光、热的影响能促使水解。

硝酸甘油酯类药物

硝酸甘油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nitrate esters)和强心貳类(cardiac glycosides)是心血管药物中历史悠久的两大类药物,临床巳应用W多年,疗效确切。

但是,目前两者处于截然相反的地位。

强心貳类药物临床使用越来越少,品种由原来的多种多样变成目前的单一药物(静脉西地兰,口服地高辛); 相反,硝酸酯类尤其在近20年发展迅速,从最初的不同种类的硝酸酯环同化学结构),到不同的给药途径,不同的制剂,而且还扩大丁临床用药指征。

近20年来从临床、冶疗到作用机制的研究均有新的进展。

1998年3位美国科学家因对一氧化氮(NO)的研究而获诺贝尔医学奖,NO的研究又推动丁硝酸酯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1硝酸酷临床应用和药理学的进展对硝酸酯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在近20年来也得到了重视。

除已知的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为硝酸酯的主要作用外,还通过更深入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发现,硝酸酯类药物还可作为扩血管药物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

可以认为自1875年到1950年70 多年间硝酸酯主要用于缓解心绞痛.1950年以后临床有丁预防心纹痛的理念,期望得到长效的硝酸盐制剂。

1970年开始又涉足新的'治疗领域,即应用其血管扩张的作用治疗急性左心衰喝和急性心肌梗死,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现硝酸酯不仅仅具有扩血管作用,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粘稠度、使缺血性受损心肌的代谢正常化等作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NO对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的研究,证实血管舒张衍生因于EPRF 即是N(),证明了硝酸盐在分于水平的作用机制与N()有关,提供硝酸盐即为提供外源性NQ,这为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丁广阔的前景。

2硝酸酯的作用机理临床上常用的硝酸酯主要有3种,三硝酸甘油(niiTotriglyccrin, XTG)简称硝酸甘油(niiToglyccrin).二硝酸异山梨酯(ISDN)、5-单硝酸异山梨酯(5 - ISMN) 0它们的基本作用是扩张血管平滑肌。

硝酸脂类药物

硝酸脂类药物

硝酸酯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阜外心血管医院作者:蒋立新2010-3-5文章号:W034160关键字:硝酸酯心血管疾病应用专家共识蒋立新1879年,年仅26岁的英国医生Willian Murrell首次报道硝酸甘油可有效治疗心绞痛,由此揭开了有机硝酸酯类药物在临床应用的新的历史篇章。

有机硝酸酯(organic nitrates,以下简称硝酸酯)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抗心绞痛和抗心肌缺血药物之一,临床医生对其十分熟悉。

为规范临床实践中硝酸酯的使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共同制定此共识。

一、硝酸酯的药理学特性1. 作用机制细胞水平硝酸酯在临床应用长达百余年后,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才逐步认清其作用机制的基点是,非内皮依赖性的外源性(exogenou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即无论内皮细胞结构和/或功能是否完整,均可发挥明确的血管平滑肌舒张效应,这一点与内源性(endogenous)NO供体形成鲜明对照,只有内皮(endothelium)结构完整、功能正常时,NO等舒血管物质才能被合成,舒缩血管物质保持平衡。

内皮功能失调时,NO等舒血管物质合成减少,而缩血管物质合成增多,活性亦异常增强,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而硝酸酯在这些病理生理状态下仍可独立地发挥血管平滑肌舒张效应。

硝酸酯进入体内后,在静、动脉血管平滑肌的细胞膜或邻近部位完成生物代谢过程:通过特异性的代谢酶转化为活性的NO分子,激活可溶性的鸟苷酸环化酶(sGC),使血管平滑肌和血小板内的环磷酸鸟苷(cGMP)浓度增加,通过进一步激活cGMP依赖性的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抑制细胞外Ca2+ 内流,减少细胞内Ca2+释放,增加细胞内Ca2+排出,从而使细胞内Ca2+水平降低,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1)。

血小板内cGMP 浓度增加,Ca2+水平的降低,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反应,具有抗血栓作用(2,3)。

硝酸酯类药物的抗血小板作用

硝酸酯类药物的抗血小板作用

综 述 ・
硝酸酯类药物 的抗血 小板作用
郭歌பைடு நூலகம்祖凌云 高炜
【 摘 要】 硝酸酯类药物 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类血管扩张药 ,并在冠心病 、心力衰竭 的治疗
中起着重 要的作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 ,硝酸酯类药物具有 一定的抗血小板作用 ,可能在心血管疾病
的治疗中扮演着新角色 。本文将就硝酸酯类药物抗 血小板作用的机制、优劣性及 临床应用 前景等方
a n t i p l a t e l e t e f f e c t s wh i c h wo u l d a d d ̄ L r t h e r r a t i o n a l e f o r t h e u s e o f n i t r a t e s i n c rd a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功 e
药理 作用 相似 的硝 普钠 ( s o d i u m n i t r o p r u s s i d e , S NP ) 也会 在本 文 中有所 提及 。 长期 以来 , 硝 酸酯 类药 物和 S N P扩 张血 管 的作 用 广 为人 知 ,其 用于 冠 心病 、心 力衰竭 和恶 性 高血 压 治疗 的药理 作用 主要 在于 :( 1 )扩 张 静脉 系统 ,
we r e d i s c u s s e d i n hi t s a r t i c l e .
【 Ke y wo r d s 】
d i s e a s e
Ni t r a t e s ; P l a t e l e t a g g r e g a t i o n i n h i b i t o r s ; Dr u g t o l e r nc a e ;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硝酸酯类药物有哪些?

硝酸酯类药物有哪些?

硝酸酯类药物有哪些?关于《硝酸酯类药物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静脉血栓说的简易一些便是血液之中的“凝结物”,它就仿佛一块石头一般将血管这条通道阻塞。

血液商品流通不畅顺得话,身体毫无疑问会遭受非常大的影响,脑血栓就这样产生的。

以便防止那样的状况出現,在具体的日常生活大家更应当多吃一些具备抗血栓作用的药品,例如硝酸酯类的药品。

那麼,硝酸酯类药有什么?硝酸酯类药具备扩血管功效,抑止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具备抗血栓产生的功效。

有益于冠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心绞痛的医治。

临床医学普遍的药品有硝酸甘油、氰化钠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及其戊四硝酯等。

该类药品功效类似,仅仅效果显著速度和保持時间各有不同,在其中以硝酸甘油更为常见。

最常见的硝酸酯类药有硝酸甘油、氰化钠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

差别:硝酸甘油:溶出度极低,一般中药制剂非常少用以内服。

少许缓释剂型。

氰化钠异山梨酯:溶出度为20~30%,药物半衰期仅30分钟,经常出现峰形功效(浓度值迅速上升后又迅速降低,头痛)。

因此一般制剂如消心痛一般片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化。

缓释剂海外运用较多。

单硝酸异山梨酯:是ISDN的新陈代谢物质,内服无首过新陈代谢,溶出度基本上100%,药物半衰期4~5钟头,一般中药制剂Bid吃药,缓释剂型Qd吃药,是比较理想的口服药物。

有3种制剂包含一般、缓凝和控释制剂。

氰化钠类药是一种保护性药品,副作用是耐受力和使毛细血管扩张,能够做为医治冠脉经挛心绞痛,钠离子抗剂、劳动力型心绞痛应用。

硝酸酯类药具备扩血管功效,抑止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具备抗血栓产生的功效。

有益于冠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心绞痛的医治。

临床医学普遍的药品有硝酸甘油、氰化钠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及其戊四硝酯等。

该类药品功效类似,仅仅效果显著速度和保持時间各有不同,在其中以硝酸甘油更为常见。

常见脂类药物

常见脂类药物
脂质体抗癌药物产品及研究进展情况药品名商品名进展情况阿霉素myocet2001年上市doxil1995年上市caelyx2002年上市doxsl临床iiled临床iiimcc465免疫脂质体临床iii柔红霉素daunoxome1996年上市长春新碱oncotcs临床iiiiivincaxome临床ii紫杉醇lep临床iiiiispi77临床iii维甲酸attaiv临床ii羟基喜树碱临床i氨基喜树碱临床i拓扑替康lesn38临床iiilegl14721临床iiilurtotecannx211spi355osi211临床ii阿糖胞苷depocyt已上市
常见PG类药物
前列地尔、米索前列醇、 地诺前列酮、卡前列素、卡前列甲酯 前列环素
• 磷脂类:脑磷脂,卵磷脂 • 固醇类:胆固醇,麦角固醇,β-谷固醇 牛黄:为牛胆汁或猪胆汁经人工提取制成的浅棕色或 金黄色粉末。其主要成分有胆红素、胆酸、胆固醇、 无机盐等, 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 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脂质体
• 脂质体(liposomes)是将药物
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形成的微型泡囊。

脂质体的应用概况
• 1971年英国莱门等人开始将脂质体用于药物载体。 • 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脂质体的研究工作
1
应用
抗癌药物脂质体 主动靶向脂质体 基因治疗用脂质体
2 3
• 2000年,世界脂质体产品销售额为12亿美元。2005年, 达33亿美元,增长率为175%。 • 国外已上市的脂质体药物品种有两性霉素、多柔比星和 柔红霉素,均为抗癌药物。抗癌药物脂质体是脂质体最 重要的应用。目前还有约30种脂质体抗癌药物正在临床 试验或等待批准上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类药物简介
14制药朱文超学号:21407021077
摘要:酯类系脂肪、类脂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其中具有特定的生理、药理效应者称为酯类药物。

其共同性质是微溶或不溶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即具有脂溶性。

本文主要讲磷脂类药物,磷脂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主要有卵磷脂,以及磷脂类药物的机理和前景。

一:脂类药物的概述
1.1.概念及分类
脂类是脂肪,类脂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脂类物质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物理特性:不溶或微溶与水,易溶于乙醚,三氯甲烷,苯等有机溶剂,脂类化合物的这种特性,称为脂溶性。

脂类物质在体内以游离或结合形式存在于组织细胞中。

脂类药物是一些具有重要生化,生理,药理效应的脂类化合物,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可采用组织提取,微生物发酵,酶转化及化学合成方法制备。

根据脂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组成,脂类药物可分为:
1,脂肪类: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炭五烯酸和DHA等。

2,磷脂类:卵磷脂,脑磷脂。

3.糖苷脂:神经节苷脂。

4.萜式脂类:鲨烯。

5.固醇及类固醇:胆固醇,谷固醇,胆酸和胆汁酸等。

人工牛黄等。

6.其他:胆红素,辅酶Q
10,
2:临床应用
2.1胆酸类药物临床应用
临床发现胆酸作为药物投送载体最大的优势是肝肠循环
效率高。

药物与胆酸偶联后,由于可被胆酸转运蛋白识别,参与进胆酸的肝肠循环,从而提高药物的吸收及在肝脏中的浓度
1.2.2色素类药物临床应用
1.2.3.人工牛黄临床应用
人工牛黄是根据天然牛黄的化学组成来人工合成的脂类药物,其主要成分为胆红素,胆酸,猪胆酸,胆固醇及无机盐等,它是多种中药的重要原料药。

具有清热,解毒,祛痰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热病澹狂,神昏不语等。

外用治疗疥疮及口疮。

1.2.4.固醇类药物临床应用
该类药物包括胆固醇,麦角固醇,及β-谷固醇。

胆固醇是人工牛黄,多种甾体激素
及胆酸原料,是机体细胞膜不可缺少缺少的成分。

麦角甾醇是机体维生素的D2原料;β-谷固醇具有调节血脂,抗炎,解热,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

1.2.5不饱和脂肪酸类药物临床应用
该类药物包括前列腺素,亚麻酸EPA,DHA等。

前列腺素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收缩子宫平滑肌,扩张小血管,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

亚油酸,亚麻酸,EPA,DHA都有调节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等作用。

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DHA还具有增加大脑神经元的功能并提高其功能。

1.2.6.磷脂类药物临床应用
该类药物主要有卵磷脂及脑磷脂,二者具有增强神经元功能,调节高级神经元活动,增加脑乙酰胆碱的利用及抗衰老的作用。

磷脂还可乳化脂肪,促进胆固醇的转运。

临床上用于防治老年性痴呆,神经衰弱,血管硬化症等,卵磷脂可用于肝炎,脂肪肝及其引起的营养不良,贫血消瘦。

磷脂类也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辅料,可作为增溶剂和抗氧化作用。

此外磷脂是构成生物细胞膜主要成分之一的生理活性物质。

它对身体机能有调控作用, 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增强免疫力, 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国外除了把磷脂作为保健品外, 还在临床上用于防治心脑血管及肝、肿瘤等疾病。

磷脂作为药物制剂及给药载体正在步入研究与应用的新阶段。

二:脂类药物的生产
2.1一般脂类药物制备
2.1.1直接抽提法
有些脂类药物是以游离形式存在的,如卵磷脂,脑磷脂,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及前列腺素等.
2.1.2水解法
在体内有些脂类药物与其它成分构成复合物,含这些成分的组织需经水解或适当处理后再水解,然后分离纯化。

2.1.3化学合成或半合成法
中性和非极性脂类以分子间力与脂类,蛋白质结合极性脂类以氢键、静电力与蛋白质分子结合脂肪酸类以酯、酰胺、糖苷等与糖分子共价结合。

疏水结合的脂类一般用非极性溶剂与生物膜结合的脂类用极性较强的溶剂以断开氢键共价
结合的脂类用酸或碱水解。

现多用组合溶剂,以醇为组合溶剂的必需部分。

因其可使生物组织中的脂类降解酶失活。

2.1.4生物转化法
发酵、动植物细胞培养及酶工程技术可统称为生物转化法,来源于生物体的多种脂类药物亦可采用生物转化法生产。

2.2.5应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婴儿湿疹,神经衰弱,肝炎,肝硬化及动脉粥样硬化等。

本品也可用作化学试剂。

卵磷脂具有乳化、分解油脂的作用,可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清脂质,清除过氧化物,使血液中胆固醇及中性脂肪含量降低,减少脂肪在血管内壁的滞留时间,促进粥样硬化斑的消散,防止由胆固醇引起的血管内膜损伤。

服用卵磷脂对高血脂和高胆固醇具有显著的功效,因而可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心肌梗塞、脑溢血)。

卵磷脂是人体每一个细胞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缺乏,就会降低皮肤细胞的再生能力,导致皮肤粗糙、有皱纹。

如能适当摄取卵磷脂,皮肤再生活力就可以保障,再加上卵磷脂良好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皮肤当然就有光泽了。

另外,卵磷脂所含的肌醇还是毛发的主要营养物,能抑制脱发,使白发慢慢变黑
三:磷脂类药物的机理及前景
3.1.磷脂作为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常与蛋白质、糖脂、胆固醇等共同构成脂质双分子层。

以磷脂为主要材料的药物载体包括脂质体,磷脂复合物能改善药物的性质,增强吸收,延长作用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不良反应。

磷脂类载体促进吸收的原因可能为: 药物在小肠内的吸收必须通过小肠黏膜细胞,载体具有与黏膜细胞结构类似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可破坏小肠黏膜细胞脂质双分子层的有序排列,使其紊乱,进而改变其通透性,增进药物的吸收。

磷脂复合物由于药载比大,且药物与磷脂结合更牢固,因此促吸收效果更好。

3.2磷脂类药物透皮给药
磷脂复合物应用于普通药用剂型中, 如适合局部用药的乳剂、凝胶、水分散体等, 磷脂复合物局部用药时, 释放出的活性成分从真皮层到血循环的转运过程较慢, 因而可减轻药物本身的副作用。

同时其脂溶性增加对皮肤的渗透性增强。

非甾体抗炎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刺激性, 药理表明, 这些药物与磷脂络合后可以使这些药物的刺激作用明显减小。

坚硬致密的角质层是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

磷脂的作用是可暂时改变角质层的特性。

同时, 还报道了与磷脂相结合形成的稳定阴离子药物具有比其单独构成的离子化药物更大的氯仿水分配系数。

正是由于氢化磷脂比磷脂具有显著的稳定性, 因此在药物制剂方面已被广泛应用在缓控释颗粒剂、外用凝胶栓剂等。

有报道将双氯芬酸制成磷脂复合物, 延长了其抗炎作用。

磷脂在免疫学中可作为疫苗辅助剂或抗原载体, 如胆甾醇PC 皂角苷复合物作为疫苗辅助剂与疫苗同时使用可明显降低疫苗的不良反应。

磷脂与多糖类物质如甲壳质、海藻酸盐等形成辅助剂再与抗原形成复合物, 可明显提高抗原的免疫作用。

3.3磷脂类药物靶向作用
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


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靶向制剂特点:定位浓集、控制释药、无毒及生物可降解性等。

脂质体靶向制剂 - 脂质体(liposome)的概念、磷脂类:包括天然磷脂和合成磷脂二类。

磷脂的结构特点为一个磷酸基和一个季铵盐基组成的亲水性基团,以及由两个较长的烃基组成的亲脂性基团。

天然磷脂以卵磷脂(磷脂酰胆碱,PC)为主,来源于蛋黄和大豆,显中性。

合成磷脂主要有dppp(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E(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DSPC(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等,其均属氢化磷脂类,具有性质稳定,抗氧化性强,
成品稳定等特点,是目前国外首选的辅料脂质体靶向制剂 -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临床应用
3.4.磷脂类药物制剂
磷脂复合物适用于口服的制剂有: 片剂、胶囊剂、糖浆剂、颗粒剂、口服液等。

如卵磷脂络合碘制剂沃丽汀片,应用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玻璃体混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眼底疾病。

将疏水性药物制成微乳口服制剂, 适于儿童和不能吞服固体制剂的患者。

微乳是一些药物如甾体类药物、激素、利尿药、抗生素等的理想载体, 脂溶性药物制成WO 型微乳后还可溶于水中。

四:参考资料及图片说明
1.图片使用都来自百度图片
2.简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周慧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豆丁网
4.合成溶血磷脂类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王明训;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83
5.脂肪乳剂用于亲脂类药物毒性救治的研究进展.彭玉璇;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
6.基于磷脂复合物的胰岛素口服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石凯;沈阳药科大学.2006
7.药物固体分散体和其磷脂载体的热力学研究 .高嫄;苏州大学.2013
8.合成磷脂类化合物及其药物渗透模型的建立.于晖东华大学;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