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酶的固定化解析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亮氨酸氨肽酶 胰蛋白酶、核糖核酸酶 Β-淀粉液化酶
活性炭
多孔玻璃 氧化铝 碳酸钙凝胶 纤维素 麸素
硅胶
磷酸化酶
2.结合法
选择适宜的载体,使之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与酶结合在一 起的固定化方法称为结合法。 根据酶与载体结合的化学键不同,可分为共价结合法和离 子结合法。 离子键结合法:通过离子键使酶与载体结合的固定化方法 称为离子键结合法。离子键结合法所使用的载体是某些不 溶于水的离子交换剂。常用的有DEAE-纤维素、TEAE-纤维 素、DEAE-葡聚糖凝胶等。 共价键结合法:通过共价键将酶与载体结合的固定化方法 称为共价键结合法。共价键结合法所采用的载体主要有: 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葡聚糖凝胶、甲壳质、氨基酸共聚 物、甲基丙稀醇共聚物等。 酶分子中可以形成共价键的基团主要有:氨基、羧基、巯 基、羟基、酚基和咪唑基等。要使载体与酶形成共价键, 必须首先使载体活化。
60年代后期,固定化技术迅速发展起来。1969年,日本的
千烟一郎首次在工业上生产应用固定化氨基酰化酶从DL氨基酸连续生产L-氨基酸,实现了酶应用史上的一大变革。
在1971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酶工程学术会议上,确定固定
化酶的统一英文名称为Immobilized enzyme。
随着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出现固定化菌体 。1973年,日 本首次在工业上应用固定化大肠杆菌菌体中的天门冬氨酸 酶,由反丁烯二酸连续生产L-天门冬氨酸。 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菌体的基础上,70年代后期出现了固 定化细胞技术。 1976年,法国首次用固定化酵母细胞生 产啤酒和酒精,1978年日本用固定化枯草杆菌生产淀粉酶, 开始了用固定化细胞生产酶的先例。 1982年,日本首次研究用固定化原生质体生产谷氨酸,取 得进展。固定化原生质体由于解除了细胞壁的障碍,更有 利于胞内物质的分泌,这为胞内酶生产技术路线的变革提 供了新的方向。
吸附法
常用的固体吸附剂:活性炭、氧化铝、 硅藻土、羟基磷灰石等。 优点: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不引起 酶失活,载体廉价,而且可反复使用。 缺点:结合力弱,易解吸附由于靠物 理吸附作用,结合力较弱,酶与载体 结合不牢固而容易脱落,所以使用受 到一定的限制。
吸附法
(1)常用载体
无机物
活性炭、白陶土、 氧化铝、多孔玻璃、 硅胶、碳酸钙凝胶 有机物 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麸质、大孔树脂、 DEAE纤维素、 DEAE葡聚糖凝胶
固定化技术
一、固定化酶的概念
固定化酶是指固定在一定载体上并在一定 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 水溶性酶 水不溶性载体
固定化技术 水不溶性酶 ( 固相酶)
酶的固定化技术和固定化酶
酶 可溶 间歇 固定化
吸附
包埋
间歇
交联
连续
结合
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极易将固定化酶与底物、产物分开; 2.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反复分批反应和装柱连续反应; 3.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提高酶的稳定性; 4.酶反应过程能够加以严格控制; 5.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提纯工艺; 6.较游离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 7.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提高产物的质量; 8.酶的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缺点:
1.由于多一步固定化操作,存在酶固定化过程中的活性收率 损失; 2.多了固定化载体成本费用及固定化操作费用,并且固定化 酶颗粒的扩散阻力作用会使酶的反应速率下降; 3.比较适用于水溶性的底物和小分子底物。
二、固定化酶的研究历史
固定化酶的研究从50年代开始,1953年德国的 Grubhofer 和Schleith采用聚氨基苯乙烯树脂为载体与羧肽酶、淀粉 酶、胃蛋白酶、核糖核酸酶等结合,制成固定化酶。
(2)固定化酶的制备机理
所用载体具有活性,可将酶吸附到载体上。
(3)优缺点
优点:酶蛋白活性中心不易被破坏,完整保持酶的 高级结构;方法简单,成本低。 缺点:酶吸附不牢固,易脱落; 防止吸附酶的蛋白质与载体发生变性反应
吸附法固定化酶举例
载体 固定化酶
α -淀粉酶、β -淀粉酶 蔗糖转化酶、葡萄糖淀粉酶 核糖核酸酶、木瓜蛋白酶 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氧化酶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制备固定化酶遵循基本原则:
(1)必须注意维持酶的催化活性及专一性。 ( 2 )固定化应该有利于生产自动化、连续化。 (3)固定化酶应有最小的空间位阻,尽可能不妨 碍酶与底物的接近,以提高产品的产量。 (4)酶与载体必须结合牢固,从而使固定化酶能 回收贮藏,利于重复使用。 (5)固定化酶应有最大的稳定性,所选载体不与 废物、产物或反应液发生化学反应。 (6)固定化酶成本要低,以利于工业使用。
第六章 酶的固定化
酶应用过程中的一些不足
酶的稳定性较差:除了某些耐高温的酶,如α -淀粉酶等; 和胃蛋白酶等可以耐受较低的pH条件以外,大多数的酶在 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离子等外界因素影响下,都容 易变性失活。 酶的一次性使用:酶一般都是在溶液中与底物反应,这样 酶在反应系统中,与底物和产物混在一起,反应结束后, 即使酶仍有很高的活力,也难于回收利用。这种一次性使 用酶的方式,不仅使生产成本提高,而且难于连续化生产。 产物的分离纯化较困难:酶反应后成为杂质与产物混在一 起,无疑给产物的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酶的固定化方法
酶的固定化方法很多,但对任何酶都适用的 方法是没有的。酶的固定化方法通常按照用于 结合的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大体可概括 为四种类型: 1.吸附法; 3.交联法; 2.结合法; 4.包埋法
1.吸附法
利用各种固体吸附剂将酶或含酶 菌体吸附在其表面上,而使酶固定化 的方法称为物理吸附法。
三、酶的固定化方法原则和注意事项
1)、固定化酶操作的注意事项
活性中心:保护酶的催化作用,并使酶的活性中心的 氨基酸基团固有的高级结构不受到损害,在制备固定 化酶时,需要在非常严密的条件下进行。 功能基团:如游离的氨基、羧基、半胱氨酸的巯基、 组氨酸的咪唑基、酪氨酸的酚基、丝氨酸和苏氨酸的 羟基等,当这些功能基团位于酶的活性中心时,要求 不参与酶的固定化结合。 酶的高级结构:要避免用高温、强酸、强碱等处理, 而且有机溶剂、高浓度的盐也会使酶变性、失活,因 此,操作应尽量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活性炭
多孔玻璃 氧化铝 碳酸钙凝胶 纤维素 麸素
硅胶
磷酸化酶
2.结合法
选择适宜的载体,使之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与酶结合在一 起的固定化方法称为结合法。 根据酶与载体结合的化学键不同,可分为共价结合法和离 子结合法。 离子键结合法:通过离子键使酶与载体结合的固定化方法 称为离子键结合法。离子键结合法所使用的载体是某些不 溶于水的离子交换剂。常用的有DEAE-纤维素、TEAE-纤维 素、DEAE-葡聚糖凝胶等。 共价键结合法:通过共价键将酶与载体结合的固定化方法 称为共价键结合法。共价键结合法所采用的载体主要有: 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葡聚糖凝胶、甲壳质、氨基酸共聚 物、甲基丙稀醇共聚物等。 酶分子中可以形成共价键的基团主要有:氨基、羧基、巯 基、羟基、酚基和咪唑基等。要使载体与酶形成共价键, 必须首先使载体活化。
60年代后期,固定化技术迅速发展起来。1969年,日本的
千烟一郎首次在工业上生产应用固定化氨基酰化酶从DL氨基酸连续生产L-氨基酸,实现了酶应用史上的一大变革。
在1971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酶工程学术会议上,确定固定
化酶的统一英文名称为Immobilized enzyme。
随着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出现固定化菌体 。1973年,日 本首次在工业上应用固定化大肠杆菌菌体中的天门冬氨酸 酶,由反丁烯二酸连续生产L-天门冬氨酸。 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菌体的基础上,70年代后期出现了固 定化细胞技术。 1976年,法国首次用固定化酵母细胞生 产啤酒和酒精,1978年日本用固定化枯草杆菌生产淀粉酶, 开始了用固定化细胞生产酶的先例。 1982年,日本首次研究用固定化原生质体生产谷氨酸,取 得进展。固定化原生质体由于解除了细胞壁的障碍,更有 利于胞内物质的分泌,这为胞内酶生产技术路线的变革提 供了新的方向。
吸附法
常用的固体吸附剂:活性炭、氧化铝、 硅藻土、羟基磷灰石等。 优点: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不引起 酶失活,载体廉价,而且可反复使用。 缺点:结合力弱,易解吸附由于靠物 理吸附作用,结合力较弱,酶与载体 结合不牢固而容易脱落,所以使用受 到一定的限制。
吸附法
(1)常用载体
无机物
活性炭、白陶土、 氧化铝、多孔玻璃、 硅胶、碳酸钙凝胶 有机物 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麸质、大孔树脂、 DEAE纤维素、 DEAE葡聚糖凝胶
固定化技术
一、固定化酶的概念
固定化酶是指固定在一定载体上并在一定 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 水溶性酶 水不溶性载体
固定化技术 水不溶性酶 ( 固相酶)
酶的固定化技术和固定化酶
酶 可溶 间歇 固定化
吸附
包埋
间歇
交联
连续
结合
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极易将固定化酶与底物、产物分开; 2.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反复分批反应和装柱连续反应; 3.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提高酶的稳定性; 4.酶反应过程能够加以严格控制; 5.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提纯工艺; 6.较游离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 7.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提高产物的质量; 8.酶的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缺点:
1.由于多一步固定化操作,存在酶固定化过程中的活性收率 损失; 2.多了固定化载体成本费用及固定化操作费用,并且固定化 酶颗粒的扩散阻力作用会使酶的反应速率下降; 3.比较适用于水溶性的底物和小分子底物。
二、固定化酶的研究历史
固定化酶的研究从50年代开始,1953年德国的 Grubhofer 和Schleith采用聚氨基苯乙烯树脂为载体与羧肽酶、淀粉 酶、胃蛋白酶、核糖核酸酶等结合,制成固定化酶。
(2)固定化酶的制备机理
所用载体具有活性,可将酶吸附到载体上。
(3)优缺点
优点:酶蛋白活性中心不易被破坏,完整保持酶的 高级结构;方法简单,成本低。 缺点:酶吸附不牢固,易脱落; 防止吸附酶的蛋白质与载体发生变性反应
吸附法固定化酶举例
载体 固定化酶
α -淀粉酶、β -淀粉酶 蔗糖转化酶、葡萄糖淀粉酶 核糖核酸酶、木瓜蛋白酶 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氧化酶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制备固定化酶遵循基本原则:
(1)必须注意维持酶的催化活性及专一性。 ( 2 )固定化应该有利于生产自动化、连续化。 (3)固定化酶应有最小的空间位阻,尽可能不妨 碍酶与底物的接近,以提高产品的产量。 (4)酶与载体必须结合牢固,从而使固定化酶能 回收贮藏,利于重复使用。 (5)固定化酶应有最大的稳定性,所选载体不与 废物、产物或反应液发生化学反应。 (6)固定化酶成本要低,以利于工业使用。
第六章 酶的固定化
酶应用过程中的一些不足
酶的稳定性较差:除了某些耐高温的酶,如α -淀粉酶等; 和胃蛋白酶等可以耐受较低的pH条件以外,大多数的酶在 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离子等外界因素影响下,都容 易变性失活。 酶的一次性使用:酶一般都是在溶液中与底物反应,这样 酶在反应系统中,与底物和产物混在一起,反应结束后, 即使酶仍有很高的活力,也难于回收利用。这种一次性使 用酶的方式,不仅使生产成本提高,而且难于连续化生产。 产物的分离纯化较困难:酶反应后成为杂质与产物混在一 起,无疑给产物的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酶的固定化方法
酶的固定化方法很多,但对任何酶都适用的 方法是没有的。酶的固定化方法通常按照用于 结合的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大体可概括 为四种类型: 1.吸附法; 3.交联法; 2.结合法; 4.包埋法
1.吸附法
利用各种固体吸附剂将酶或含酶 菌体吸附在其表面上,而使酶固定化 的方法称为物理吸附法。
三、酶的固定化方法原则和注意事项
1)、固定化酶操作的注意事项
活性中心:保护酶的催化作用,并使酶的活性中心的 氨基酸基团固有的高级结构不受到损害,在制备固定 化酶时,需要在非常严密的条件下进行。 功能基团:如游离的氨基、羧基、半胱氨酸的巯基、 组氨酸的咪唑基、酪氨酸的酚基、丝氨酸和苏氨酸的 羟基等,当这些功能基团位于酶的活性中心时,要求 不参与酶的固定化结合。 酶的高级结构:要避免用高温、强酸、强碱等处理, 而且有机溶剂、高浓度的盐也会使酶变性、失活,因 此,操作应尽量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