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站和充电桩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QCSG 11516.2—2010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QCSG 11516.2—2010](https://img.taocdn.com/s3/m/b5190e0169eae009581bec59.png)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 11516.2—2010)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及所属(含代管)各有关单位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建设与改造。
接入南方电网的用户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 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 17625.1-2003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Z 17625.6-2003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谐波电流的限制GB/T 50063-2008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 50217-200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29-200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156-200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28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DL/T 5137-2008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 5027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电监安全[2008]23号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监督管理的意见Q/CSG 10001-2004变电站安键环设施标准Q/CSG 11516.1-2010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用技术要求Q/CSG 11516.3-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技术规范Q/CSG 11516.4-2010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规范Q/CSG 11516.5-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接口规范Q/CSG 11516.7-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3名词术语3.1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用于在道路上使用,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电动机的动力电源源于可充电电池或其他易携带能量存储的设备。
SZDB Z-29.2—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SZDB Z-29.2—2010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99d09a9c77da26925c5b074.png)
SZDB/Z 29.2—2010 4.7 充电站建设前期,应开展对充电站的环境和安全评价。 5 充电站和充电桩 5.1 充电站组成和功能 5.1.1 充电站主要由行车道、充电区、供配电设施、充电装置、监控装置等组成。公共充电站还应包 括营业场所。 5.1.2 具有电池更换功能的充电站应包括备用电池存储,电池更换的设施及场所。 5.1.3 充电站供配电设施由高压开关柜、变压器、低压开关柜及其电力、控制线路等组成。 5.1.4 充电站的基本功能应包括供配电、充电、监控、计量和通信。扩展功能包括计费。 5.2 充电桩组成和功能 5.2.1 5.2.2 5.2.3 5.2.4 充电桩由桩体、电气模块、计量模块等部分组成。 充电桩包括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 充电桩通常以成组的型式进行设置,以提高其利用率。 充电桩基本功能为供电或充电、计量和通信,扩展功能为计费。
2010- 05-18 发布
2010- 06-01 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SZDB/Z 29.2—2010
目
次
前言 ................................................................................. 1 1 范围 ...............................................................................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2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总则 ............................................................................... 4 5 充电站和充电桩 ..................................................................... 5 6 充电站和充电桩电气部分 ............................................................. 7 7 电能质量的要求 .................................................................... 10 8 电气照明 .......................................................................... 11 9 防雷与接地 ........................................................................ 12 10 电气测量和计量 ................................................................... 13 11 监控系统 ......................................................................... 14 12 充电站安全防护 ................................................................... 15 13 对其他专业的设计要求 ............................................................. 1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谐波电流允许值的换算和公共连接点各用户谐波电流允许值计算.... 17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环境噪声限值 ............................................... 18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充电站占地参考面积 ......................................... 19
SZDBZ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 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SZDBZ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 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76a55557e21af45b307a86e.png)
充电设施应靠近充电区停车位设置,电动汽车在停车位充电时不应妨碍站内其他车辆的充电与通行。
充电区应考虑安装防雨设施,以保护站内充电设施、方便进站充电的电动汽车驾乘人员。
充电站不应设在厕所、浴室等场所的正下方,安装电气设备的功能用房不应与上述场所贴邻。
充电站不应设在室外地势低洼易产生积水的场所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地点。
充电站应预留一定的备用场地。
充电站布置
一般要求
充电站总体布置应满足便于电动汽车的出入和充电时停放,保障站内人员及设施的安全。
充电区的入口和出口应至少有两条车道与站外道路连接,充电站应设置缓冲距离或缓冲地带便于电动汽车的停发和进出。
具有特定控制功能和通信功能的,将电能量传送到电动汽车的设施总称。
配电站DistributionStation
在中低压配电网中用于接受并分配电力、将10(20)kV变换为380V电压的供电设施。
车载充电机?On-BoardCharger
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机。
非车载充电机?Off,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参照GB50016-2006、GB50229-2006的要求。
充电站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毗邻时,应满足GB50058-1992的要求。
充电站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
不宜设在多尘、水雾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上述场所风向的下风侧。
办公、生产等场所的停车场宜根据深圳市电动汽车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按照停车位数量设置一定比例的充电桩。
电动汽车专用停车区应设置靠近临近的配电站。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ea5f02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d.png)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首先,在充电站的设计中,要考虑充电站的位置选择、建筑布局、出入口等方面。
充电站建设应选择便于用户停车和充电的位置,同时考虑周边环境和道路条件,保证充电站的安全和便利。
充电站的建筑布局应兼顾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扩展性,确保充电设备的布置合理、方便维护。
出入口设计应符合交通规范,并考虑用户的便利和安全。
其次,在充电桩的设计中,要考虑充电桩的类型选择、功能配置、外观设计等方面。
充电桩的类型包括直流快充桩和交流慢充桩,根据充电需求和场地条件选择适当的充电桩类型。
充电桩的功能配置包括充电接口类型、充电功率调整、充电时长显示等,根据充电设备和用户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充电桩的外观设计应符合美学要求,并考虑用户体验和易于识别。
此外,在充电站和充电桩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充电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充电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确保安全可靠的充电过程。
充电设备应具备过流、过压、过温等保护功能,并设有紧急停止按钮,以应对突发情况。
充电设备应具备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功能,以便对充电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充电站和充电桩的建设还需要考虑与电力网的连接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充电设备应符合电力网接入标准,确保电能的安全供应和合理利用。
充电站应建设充电设备和配套设施的管理系统,包括充电设备的运维监控、用户管理和支付系统,旨在提供用户友好的充电服务。
最后,充电站和充电桩的建设还需要遵循环境保护的要求。
充电站应合理使用电能,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充电桩的布置应考虑充电设备的排放和噪音控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从充电站的位置选择、建筑布局、出入口设计,到充电桩的类型选择、功能配置、外观设计,再到充电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与电力网的连接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全面规范了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充电桩的设计要求,为电动汽车的充电提供了安全、高效和便利的保障。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b8b7a9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f.png)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引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使得充电站及充电桩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互操作性,制定本规范,用于指导充电站及充电桩的设计。
1.术语定义1.1充电站: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建筑设施,包括充电设备、充电桩、电力接入设备、充电监控系统等。
1.2充电桩:充电站内供电动汽车充电使用的设备,包括电源开关、充电机、电流传感器、计费系统等。
1.3充电标准:用于规定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技术规范,包括充电接口标准、充电模式、充电功率等。
1.4充电模式:电动汽车充电的方式,包括交流充电模式、直流充电模式等。
2.充电站设计规范2.1充电站的选址应考虑电源供应情况、交通便利程度、停车需求及潜在用户规模等因素。
充电站应离主要道路近,便于用户停车和充电。
2.2充电站应具备良好的电力供应设施,包括变电站、配电设备、电缆等,保证充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2.3充电站内充电桩的布局应合理,充电桩与充电室间距适宜,便于用户使用和维护。
充电桩的标示应清晰可见,方便用户找到充电接口。
2.4充电站应设有充电桩的数量预留空间,便于后期增加充电桩,以满足用户增长的需求。
3.1充电桩的外观设计应美观大方,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方便用户操作和交流。
3.2充电桩应具备电力接入保护装置,确保充电过程中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3充电桩应具备电流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充电电流,进行计费和监控。
3.4充电桩应配备充电模式选择设备,支持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两种充电模式。
3.5充电桩应具备充电接口符合充电标准的要求,能够与不同品牌、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适配。
3.6充电桩应具备计费系统,能够对充电服务进行计费和结算,并提供计费明细给用户。
4.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的安全性要求4.1充电站及充电桩应具备防雷击保护装置,确保充电设备和用户的安全。
4.2充电设备应具备过流、过压、过温、短路等保护功能,以确保充电过程中设备的安全性。
充电站和充电桩设计规范
![充电站和充电桩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aa6e1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9.png)
充电站和充电桩设计规范1.布局要求:-充电站和充电桩的布局应该合理,方便用户使用,减少充电等待时间。
-充电桩之间的间距要适当,避免拥堵和占用空间过多。
-充电站的位置应该便于电动车驶入和驶出,并且方便用户停车和充电。
2.设计要求:-充电桩和充电站的外观设计应简洁、美观,符合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
-充电桩应该具备防风、防雨、防雷击等功能,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正常工作。
-充电桩标识清晰明确,方便用户辨识。
-充电桩的接口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方便各类型的车辆接入充电。
3.安装要求:-充电桩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使用安全。
-充电设施的供电线路和配电系统应合理设计,能够满足充电需求。
-充电站的建设要符合市政规划和相关法规,并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和验收。
-充电设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防火、防水等安全要求,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充电效率和服务质量:-充电站和充电桩应具备快速充电和智能化管理的功能,提高用户充电效率。
-充电设施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应符合相关标准并提供必要的维修和保养。
-充电站应提供24小时的充电服务,满足用户随时充电的需求。
-充电站的服务设施应完备,如充电桩状态显示、充电桩预约系统等。
5.安全防护:-充电桩应具备过载、漏电、短路等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用户用电安全。
-充电站应设置报警装置,及时响应异常情况,保障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充电设施应设置灭火装置,预防充电事故的发生。
-充电桩的电源线应符合电气安装规范,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
综上所述,充电站和充电桩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充电设施的安全、可靠和高效使用而制定的。
遵循这些规范不仅可以提高充电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更能保障用户的安全和权益。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_第2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_第2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0d5206caaea998fcc220e52.png)
ICST 47《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_第2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精品汇编资料目次前言......................................................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总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充电站和充电桩.......................................... 错误!未指定书签。
6 充电站和充电桩电气部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 电能质量的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8 电气照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9 防雷与接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 电气测量和计量.........................................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监控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 充电站安全防护.........................................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充电桩规范
![充电桩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4ed7a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f.png)
充电桩规范引言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充电桩作为电动车充电的重要设备,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为了确保电动车的充电安全,规范充电桩的设计和使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充电桩规范的相关内容,包括充电桩的分类、充电桩的布局、充电桩的操作指南以及充电桩的安全性原则。
一、充电桩的分类目前,充电桩按照不同的技术和功能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别。
第一个类别是交流充电桩,通常用于家庭和商业场所,主要提供较低功率的充电服务。
第二个类别是直流充电桩,主要用于公共场所和特定的充电站,可以提供较高功率的充电服务。
第三个类别是无线充电桩,它是一种新兴的技术,通过电磁感应或者电磁辐射的方式进行充电。
在选择充电桩时,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使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充电桩。
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法规和政策,用户也需要了解当地对充电桩的要求和要求。
二、充电桩的布局充电桩的布局对于充电桩的使用和管理非常重要。
通常,充电桩应该放置在安全、清洁、明亮的场所。
同时,充电桩的周围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充电桩和停放车辆。
在大型停车场或充电站等公共场所,充电桩的布局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例如,充电桩应该根据车辆的大小和功率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间距和排列。
此外,在充电桩周围应该设置明确的标志和指示,方便用户找到充电桩并进行充电操作。
三、充电桩的操作指南正确使用充电桩不仅可以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还可以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
下面是一些充电桩的操作指南。
1. 使用合适的充电线缆:在充电时,用户应该使用车辆生产商推荐的充电线缆,在选择充电线缆时,应该根据车辆的充电功率和充电桩的功率来选择合适的线缆。
2. 正确连接充电线缆:在连接充电线缆时,用户应该确保线缆连接牢固,避免线缆松动或者接触不良导致充电故障。
在连接过程中,用户应该遵循充电桩和车辆生产商的操作指南,确保连接的正确。
3. 合理使用充电桩:在使用充电桩时,用户应该遵循正常的充电流程,以免对充电桩造成损坏。
QCSG 11516.2-2010 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QCSG 11516.2-2010 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ae19abcf121dd36a32d82cd.png)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electric vehiclecharging station and charging point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 次前 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名词术语 (2)4 总则 (3)5 充电站和充电桩的组成和功能 (3)5.1 充电站的组成和功能 (3)5.2 充电桩的组成和功能 (3)6 充电站的规模和类型 (3)6.1 充电站规模 (3)6.2 充电站类型 (4)6.3 充电机配置 (4)6.4 公共充电站的设置 (4)7 充电站选址和充电桩设置 (4)7.1 充电站选址 (4)7.2 充电桩设置 (5)7.3 充电站布置 (5)7.4 充电机和充电桩技术要求 (5)8 负荷等级与供电电源 (6)8.1 负荷及负荷等级 (6)8.2 充电负荷计算 (6)8.3 供电电源要求 (7)9 充电站和充电桩配电系统 (7)9.1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7)9.2 充电站配电系统 (8)9.3 充电桩配电系统 (8)9.4 配电线路及敷设 (8)10 电能质量的要求 (9)10.1 电压偏差要求 (9)IQ/CSG 11516.1—201010.2 公用电网谐波限值要求 (9)10.3 无功功率补偿 (10)11 监控系统 (10)11.1 监控系统组成 (10)11.2 监控系统功能 (10)11.3 监控系统电源 (10)11.4 其他 (10)12 电气照明 (10)12.1 照度标准 (10)12.2 照明光源 (11)12.3 照明种类 (11)13 防雷与接地 (11)13.1 一般要求 (11)13.2 接地要求 (11)14 电气测量和计量 (11)14.1 一般要求 (11)14.2 表计的设置 (11)15 充电站安全防护 (12)15.1 消防及安全 (12)15.2 噪音限值 (12)15.3 标志标识 (12)16 对其他专业的设计要求 (12)16.1 土建专业 (12)16.2 通风专业 (13)附录A(规范性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 (14)附录B(规范性附录)谐波电流允许值的换算 (15)附录C(资料性附录)充电站参考占地面积 (16)II前 言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环保政策,促进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延伸供电服务价值链,指导和规范南方电网电动汽车配套充电设施建设,特制定本规范。
充电站和充电桩电气部分设计规范
![充电站和充电桩电气部分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52aff52240c844769eaeed4.png)
充电站和充电桩电气部分设计规范负荷及负荷等级主要用电负荷充电站主要用电负荷包括充电机、监控装置、通风装置、站内其他动力设备及照明等。
负荷等级根据GB 50052-2009和《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监督管理的意见》(电监安全[2008]23号)中对电力用户性质划分的有关规定,按照充电站在经济社会中占有的重要程度,划分为下列两类电力用户:a)在政治上具有重大影响,或中断供电将对社会公共交通产生较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造成社会公共次序严重混乱、造成企事业单位较大经济损失的充电站属二级电力用户;b)不属于二级电力用户的其他充电站为三级电力用户。
充电桩为三级电力用户。
供电电源要求属于二级电力用户的充电站宜由两回路中压供电电源供电,两回路中压供电电源宜引自不同变电站,也可引自同一变电站的不同母线段。
每回供电线路应能满足100%用电负荷的供电要求。
属于三级电力用户的充电站由单回路中压供电电源供电。
充电站应采用10(20)kV电压等级供电。
交流充电桩应采用380V或220 V电压等级供电。
直流充电桩应采用380 V电压等级供电。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一般规定主要电气设备应选用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部门检验合格的产品,电气和电子设备应具有3C认证标志。
变压器变压器应采用节能环保型变压器。
在满足消防条件下,宜优先选用油浸式变压器。
单台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不宜大于1600 kVA。
装有两台及以上变压器的二级电力用户充电站,当其中任意一台变压器退出运行后,剩余的变压器容量应能满足全部二级用电负荷的用电。
变压器宜选用整流变压器。
绕组结线宜采用D d0 yn11。
也可采用Y d11 yn0。
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移相式变压器。
属于三级电力用户的充电站,可选用两台绕组结线分别为D yn11和Y yn0的配电变压器,以减小谐波对公用电网的影响。
开关柜宜选用小型化、无油化、紧凑式、免维修或少维护的电气设备。
高压配电装置宜采用组合电器开关柜。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a084745f12d2af90342e647.png)
充电站应预留一定的备用场地。
充电站布置
5.1.2
充电站总体布置应满足便于电动汽车的出入和充电时停放,保障站内人员及设施的安全。
充电区的入口和出口应至少有两条车道与站外道路连接,充电站应设置缓冲距离或缓冲地带便于电动汽车的停发和进出。
充电区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转弯半径按照电动汽车类型确定且不宜小于9m;道路坡度不应大于6%,且坡向站外。
充电设施应靠近充电区停车位设置,电动汽车在停车位充电时不应妨碍站内其他车辆的充电与通行。
充电区应考虑安装防雨设施,以保护站内充电设施、方便进站充电的电动汽车驾乘人员。
5.1.3
电气设备的布置应遵循安全、可靠、适用的原则,并便于安装、操作、搬运、检修、试验。电气设备的布置应符合GB50053-1994和GB50054-1995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深圳市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工作。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GB17625.1-2003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专用电动汽车数量较多时,宜设置专用充电站。
电动公共汽车使用的专用充电站宜设置在公交汽车枢纽站、公交专用停车场附近。
充电站应充分利用临近的道路、交通、给排水、消防等公用市政设施。
充电站应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参照GB50016-2006、GB50229-2006的要求。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_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_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6d099696c85ec3a86c2c540.png)
DL/T 5137-2008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监督管理的意见》(电监安全[2008]23号)
3
SZDB/Z 29.1-201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SZDB/Z 29.1-2010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适用于深圳市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工作。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17625.1-2003 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充电站建设前期,应开展对充电站的环境和安全评价。
5
充电站组成和功能
充电站主要由行车道、充电区、供配电设施、充电装置、监控装置等组成。公共充电站还应包括营业场所。
具有电池更换功能的充电站应包括备用电池存储,电池更换的设施及场所。
充电站供配电设施由高压开关柜、变压器、低压开关柜及其电力、控制线路等组成。
配电站 Distribution Station
在中低压配电网中用于接受并分配电力、将10(20)kV变换为380 V电压的供电设施。
车载充电
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机。
非车载充电
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直流电能的充电机。若无特别说明,本规范所指充电机均为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
办公、生产等场所的停车场宜根据深圳市电动汽车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按照停车位数量设置一定比例的充电桩。
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建设规范
![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建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a619fa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b.png)
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建设规范第一章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概述 (3)1.1 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定义 (3)1.1.1 充电设施分类 (3)1.1.2 充电设施特点 (4)第二章充电设施规划与布局 (4)1.1.3 政策导向原则 (4)1.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4)1.1.5 市场导向原则 (4)1.1.6 安全可靠原则 (4)1.1.7 技术创新原则 (4)1.1.8 区域布局要求 (5)1.1.9 类型布局要求 (5)1.1.10 网络布局要求 (5)1.1.11 交通便利性 (5)1.1.12 空间条件 (5)1.1.13 供电条件 (5)1.1.14 环境因素 (6)第三章充电设施设计规范 (6)1.1.15 概述 (6)1.1.16 设计原则 (6)1.1.17 设施结构设计 (6)1.1.18 设施功能设计 (7)1.1.19 安全设计 (7)1.1.20 环保设计 (7)第四章充电设施设备选型与配置 (7)1.1.21 安全性原则 (7)1.1.22 适用性原则 (7)1.1.23 经济性原则 (8)1.1.24 先进性原则 (8)1.1.25 可扩展性原则 (8)1.1.26 充电桩配置 (8)1.1.27 充电站配置 (8)1.1.28 充电桩功能指标 (9)1.1.29 充电站功能指标 (9)第五章充电设施供电系统设计 (9)1.1.30 可靠性原则 (9)1.1.31 安全性原则 (9)1.1.32 经济性原则 (10)1.1.33 灵活性原则 (10)1.1.34 电源配置 (10)1.1.35 配电设备配置 (10)1.1.37 监控系统配置 (10)1.1.38 电气安全措施 (10)1.1.39 防火安全措施 (10)1.1.40 人身安全措施 (11)1.1.41 环境安全措施 (11)第六章充电设施电气设计 (11)第七章充电设施土建与安装 (12)1.1.42 设计原则 (12)1.1.43 设计内容 (13)1.1.44 施工要求 (13)1.1.45 设备选型 (13)1.1.46 安装流程 (13)1.1.47 安装注意事项 (13)1.1.48 设备检查 (14)1.1.49 安装过程控制 (14)1.1.50 验收与维护 (14)第八章充电设施运行与维护 (14)1.1.51 运行管理目标 (14)1.1.52 运行管理制度 (14)1.1.53 维护保养目标 (15)1.1.54 维护保养规定 (15)1.1.55 故障处理 (15)1.1.56 应急措施 (15)第九章充电设施安全管理 (15)1.1.57 以人为本原则 (15)1.1.58 预防为主原则 (16)1.1.59 全面管理原则 (16)1.1.60 法律法规遵守原则 (16)1.1.61 安全风险识别 (16)1.1.62 安全风险评估 (16)1.1.63 应急预案的编制 (16)1.1.64 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17)1.1.65 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 (17)第十章充电设施环保与节能 (17)1.1.66 设计原则 (17)1.1.67 设计内容 (17)1.1.68 节能措施 (17)1.1.69 节能应用 (18)1.1.70 评估指标 (18)1.1.71 评估方法 (18)第十一章充电设施信息与管理 (18)1.1.72 设计原则 (19)1.1.73 系统架构 (19)1.1.75 数据安全 (19)1.1.76 系统安全 (19)1.1.77 用户隐私保护 (20)1.1.78 建设目标 (20)1.1.79 建设内容 (20)1.1.80 运行策略 (20)第十二章充电设施建设与验收 (20)1.1.81 建设流程 (20)1.1.82 建设标准 (21)1.1.83 验收程序 (21)1.1.84 验收方法 (21)1.1.85 验收合格标准 (21)1.1.86 验收要求 (22)第一章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概述1.1 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定义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是指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而建设的各种充电设备、充电站、充电桩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b6bcb1bf7ec4afe05a1df02.png)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作者:————————————————————————————————日期:ICS43.080T 47 SZDB/Z 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SZDB /Z 29.2—2015代替SZDB/Z 29.2-2011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Part 2: Code for design of EV charging station and charging point送审稿(本稿完成日期:)-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4)5 充电站和充电桩 (4)6 充电站和充电桩电气部分 (7)7 电能质量的要求 (10)8 电气照明 (12)9 防雷、接地和检测 (13)10 电气测量和计量 (14)11 监控系统 (15)12 充电站安全防护 (15)13 对其他专业的设计要求 (16)附录A(规范性附录)谐波电流允许值的换算和公共连接点各用户谐波电流允许值计算 (18)附录B(规范性附录)环境噪声限值 (19)附录C(资料性附录)充电站占地参考面积(以2台变压器、8个充电桩为例) (20)附录D(资料性附录)充电站建设示意图 (21)前言SZDB/Z 29-2015《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第3部分:非车载充电机;——第4部分:车载充电机;——第5部分:交流充电桩;——第6部分:充电站监控管理系统;——第7部分:非车载充电机电气接口;——第8部分:非车载充电机监控单元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第9部分:城市电动公共汽车充电站;——第10部分:大电流交流充电接口;——第11部分:大电流交流充电接口通信协议。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767145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5.png)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嗨,伙计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很有趣的话题: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你知道吗,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站和充电桩的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毕竟,如果充电站和充电桩不方便,那么电动汽车就无法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
所以,咱们得好好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来说说充电站的设计。
充电站嘛,就是一个可以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地方。
那么,一个好的充电站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它要方便。
毕竟,人们在使用电动汽车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够快速、方便地给车子充电。
所以,一个好的充电站应该尽量靠近人们的生活区域,比如商场、超市、公园等等。
这样一来,人们在购物、休闲的时候,就可以顺便给车子充电了。
充电站还要安全。
毕竟,电可是很危险的东西。
所以,充电站的设计一定要注重安全。
比如,充电桩的插头要牢固可靠,防止因为接触不良而引发火灾。
充电桩的周围还要有足够的通风设施,确保在充电的过程中,周围的空气不会变得闷热。
这样一来,人们在使用充电站的时候,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把车子交给它了。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充电桩的设计。
充电桩嘛,就是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设备。
那么,一个好的充电桩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它要快。
毕竟,人们在使用电动汽车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够快速地给车子充满电。
所以,一个好的充电桩应该尽量提高充电速度。
比如,可以通过升级电池技术、优化充电线路等方式,来提高充电效率。
充电桩还要智能。
毕竟,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人们可没有太多时间去等待车子充满电。
所以,一个好的充电桩应该具备智能化的特点。
比如,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方式,让人们随时查看充电进度、预约充电时间等。
这样一来,人们在使用电动汽车的时候,就可以更加省心、省力了。
我们来说说如何保证充电站和充电桩的安全。
其实,保证充电站和充电桩的安全并不难。
只要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就可以确保充电站和充电桩的安全了。
充电站规范
![充电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07b44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9.png)
充电站规范充电站是供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设施,它的建设和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针对充电站的规范的建议,以确保其安全、高效、可持续地运营。
1. 选址规范:选择充电站的位置应根据周边的交通情况、用电需求、和土地条件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
尽量选择距离道路和住宅区较近,交通便利的地点,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同时要确保周边电力设施的供应能够满足充电站的用电需求。
2. 设备配置规范:充电站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桩、充电桩接口、连接线等。
充电桩应具备智能管理功能,能够监控充电过程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并能灵活调整充电功率。
充电桩接口应符合国家标准,以便用户的电动汽车能够兼容使用。
3. 安全管理规范:充电站应设有安全管理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报警设备等,以确保充电过程安全可靠。
充电桩应具备过流、过压、过温等保护功能,防止因电力设备故障而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对于私人充电设施,要求用户在充电过程中保持警觉,防止电动汽车被盗或遭到破坏。
4. 服务规范:充电站应提供方便、高效、专业的服务。
为用户提供的充电服务应包括充电设备的使用说明、充电账单的开具等。
充电站要有充足的空余充电位,避免用户因充电位不足而等待或无法充电的情况发生。
充电站还可以提供其他便利服务,如餐饮、休息区等,以提升用户体验。
5. 费用收费规范:充电站应公开费用收费标准,并依据实际的用电量合理收费。
在用户充电前,应清楚告知充电费用,并及时提供发票。
同时,充电站应开展多种支付方式,方便用户的支付。
6. 环境保护规范:充电站应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可以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充电站提供部分电能。
充电站要合理管理废弃电池和充电设备,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7. 售后服务规范:充电站提供商应提供充电设备的维护和售后服务。
维护人员应定期对充电设备进行检测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用户遇到的问题,提供商要及时回应,并给予解决方案。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互联网类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互联网类](https://img.taocdn.com/s3/m/8281a51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2.png)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互联网类咱先来说说电动汽车这玩意儿,现在可是越来越火啦!路上跑的电动汽车是越来越多。
不过呢,要让这些电动汽车跑得顺溜,充电站和充电桩可得好好设计。
就说我前几天出门办事,开着我的电动汽车。
眼看着电量不多了,赶紧找个充电站。
结果到了那儿,好家伙,充电桩的位置设置得那叫一个别扭,车开进去都费劲。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好的充电站和充电桩设计是多么重要!首先,从互联网的角度来讲,这充电站和充电桩得能联网啊!不然咱车主怎么能提前知道哪个充电站有空位,哪个充电桩能用呢?比如说,通过手机 APP 就能实时查看附近充电站的状态,包括有几个充电桩空闲,充电的价格是多少,甚至还能看到其他车主的评价。
这多方便!就像咱们点外卖能看到商家评分一样。
还有啊,充电的支付方式也得跟上互联网的潮流。
不能只支持现金或者某一种支付方式,得多样化。
什么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银行卡支付,统统都要有。
而且最好能自动计费,别让咱们车主算来算去的,麻烦!再说说充电桩的界面设计。
得简洁明了,操作不能太复杂。
别弄一堆让人看不懂的按钮和选项,咱就想简单快速地充上电。
比如说,一插上充电枪,屏幕上就清晰显示出充电进度、预计充满时间,一目了然。
另外,充电站的网络信号也得好。
要是网络不行,连支付都成问题,那不是耽误事儿嘛。
而且,有了好的网络,还能支持远程监控和管理,万一充电桩出了啥故障,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知道,赶紧来维修。
还有个细节,就是充电桩的防护措施。
这可不是小事儿,毕竟是跟电打交道。
得有防水、防尘、防雷击的设计,遇到恶劣天气也能正常工作,保证咱们充电的安全。
从互联网的角度去设计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充电桩,就是要让整个充电过程变得智能、便捷、高效。
让咱们车主不再为充电的事儿烦恼,轻轻松松就能给爱车充满电,然后开开心心地上路。
就像我那次的经历,如果充电站和充电桩的设计都能符合规范,符合互联网时代的需求,那该多好啊!这样咱们的电动汽车出行才能真正变得方便、舒心。
充电站和充电桩设计规范
![充电站和充电桩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e7b6c5ba58da0116c1749d3.png)
充电站和充电桩设计规范充电站组成和功能充电站主要由行车道、充电区、供配电设施、充电装置、监控装置等组成。
公共充电站还应包括营业场所。
具有电池更换功能的充电站应包括备用电池存储,电池更换的设施及场所。
充电站供配电设施由高压开关柜、变压器、低压开关柜及其电力、控制线路等组成。
充电站的基本功能应包括供配电、充电、监控、计量和通信。
扩展功能包括计费。
充电桩组成和功能充电桩由桩体、电气模块、计量模块等部分组成。
充电桩包括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
充电桩通常以成组的型式进行设置,以提高其利用率。
充电桩基本功能为供电或充电、计量和通信,扩展功能为计费。
充电站类型充电站类型充电站类型如下:a)公共充电站:为社会电动汽车服务的充电站;b)专用充电站:为特定范围的专用电动汽车设置的充电站。
充电机配置充电机配置如下:c)公共充电站:宜按照社会使用的电动汽车类型进行配置;d)专用充电站:宜按照相应使用的电动汽车类型进行配置;e)站内充电区停车位占地面积宜按电动汽车类型进行布置。
充电站选址充电站选址应符合深圳市政府关于深圳市电动汽车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
充电站是中低压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站址选择应兼顾电网规划的要求,并与电网规划、建设与改造密切结合,以满足电力系统对电力平衡、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自动化等方面的要求,并结合变电站的建设、改造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址。
充电站选址应便于供电电源的取得,宜接近供电电源端,并便于供电电源线路的进出。
公共充电站应选择在进出车便利的场所。
进出口宜设置在支路或有辅道道路的辅道旁,不应设置在主干道或快速路主道旁,不应设置在交叉口附近。
公共充电站入口和出口应分别设置车道与站外道路连接,充电站与站外市政道路之间应设置缓冲距离或缓冲地带,便于电动汽车进出和充电等候。
专用电动汽车数量较多时,宜设置专用充电站。
电动公共汽车使用的专用充电站宜设置在公交汽车枢纽站、公交专用停车场附近。
充电站应充分利用临近的道路、交通、给排水、消防等公用市政设施。
充电站及充电桩电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充电站及充电桩电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1ffe9cc84868762caaed5ce.png)
充电站及充电桩电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一般要求充电站防雷与接地要求应满足GB 50057-2000、DL/T621-1997中的规定。
独立建设的充电站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如与其他建筑物共同建设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性质并经计算确定其防雷级别。
充电站应采取防直击雷、防雷电波入侵和防雷电电磁脉冲的措施。
防直击雷要求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屋顶上设置避雷带作为接闪器(金属屋面)。
避雷带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
并组成不大于20 m×20 m或24 m ×l6 m的网格。
金属屋面可作为接闪器,但应与防雷装置相连。
防直击雷的引下线宜利用建筑物柱混凝土中的钢筋,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间距不应大于25 m。
宜利用基础和地梁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接地网。
且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 mm。
避雷带及引下线宜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 mm。
垂直接地极宜采用角钢;水平接地带宜采用扁钢。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20 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 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 mm。
避雷带、引下线、接地极、接地带应采取热镀锌。
防雷电波入侵要求防雷电波入侵的具体措施如下:在电缆线路的进线端,将其金属外皮、金属保护管与接地网相连。
架空线路转换为电缆时,电缆在地中的敷设长度不宜小于15 m;在低压架空线路的进线端,设置避雷器,与绝缘子铁脚、金具共同接于接地网;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接地网。
低压配电设备浪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和绝缘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宜按表4选用。
表1 电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和绝缘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接地要求充电站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共用一套接地装置。
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 Ω。
充电站下列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均应进行接地。
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充电装置、照明配电箱、监控设备、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变压器星形结线的二次绕组的中性点;安装有电气设备的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电站和充电桩设计规范
充电站组成和功能
充电站主要由行车道、充电区、供配电设施、充电装置、监控装置等组成。
公共充电站还应包括营业场所。
具有电池更换功能的充电站应包括备用电池存储,电池更换的设施及场所。
充电站供配电设施由高压开关柜、变压器、低压开关柜及其电力、控制线路等组成。
充电站的基本功能应包括供配电、充电、监控、计量和通信。
扩展功能包括计费。
充电桩组成和功能
充电桩由桩体、电气模块、计量模块等部分组成。
充电桩包括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
充电桩通常以成组的型式进行设置,以提高其利用率。
充电桩基本功能为供电或充电、计量和通信,扩展功能为计费。
充电站类型
充电站类型
充电站类型如下:
a)公共充电站:为社会电动汽车服务的充电站;
b)专用充电站:为特定范围的专用电动汽车设置的充电
站。
充电机配置
充电机配置如下:
c)公共充电站:宜按照社会使用的电动汽车类型进行配
置;
d)专用充电站:宜按照相应使用的电动汽车类型进行配
置;
e)站内充电区停车位占地面积宜按电动汽车类型进行布
置。
充电站选址
充电站选址应符合深圳市政府关于深圳市电动汽车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
充电站是中低压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站址选择应兼顾电网规划的要求,并与电网规划、建设与改造密切结合,以满足电力系统对电力平衡、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自动化等方面的要求,并结合变电站的建设、改造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址。
充电站选址应便于供电电源的取得,宜接近供电电源端,并便于供电电源线路的进出。
公共充电站应选择在进出车便利的场所。
进出口宜设置在支路或有辅道道路的辅道旁,不应设置在主干道或快速路主道旁,不应设置在交叉口附近。
公共充电站入口和出口应分别设置车道与站外道路连接,充电站与站外市政道路之间应设置缓冲距离或缓冲地带,便于电动汽车进出和充电等候。
专用电动汽车数量较多时,宜设置专用充电站。
电动公共汽车使用的专用充电站宜设置在公交汽车枢纽站、公交专用停车场附近。
充电站应充分利用临近的道路、交通、给排水、消防等公用市政设施。
充电站应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参照GB 50016-2006、GB 50229-2006的要求。
充电站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毗邻时,应满足GB 50058-1992的要求。
充电站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
不宜设在多尘、水雾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上述场所风向的下风侧。
充电站不应设在厕所、浴室等场所的正下方,安装电气设备的功能用房不应与上述场所贴邻。
充电站不应设在室外地势低洼易产生积水的场所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地点。
充电站应预留一定的备用场地。
充电站布置
一般要求
充电站总体布置应满足便于电动汽车的出入和充电时停放,保障站内人员及设施的安全。
充电区的入口和出口应至少有两条车道与站外道路连接,充电站应设置缓冲距离或缓冲地带便于电动汽车的停发和进出。
充电区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 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 m。
转弯半径按照电动汽车类型确定且不宜小于9 m;道路坡度不应大于6%,且坡向站外。
充电设施应靠近充电区停车位设置,电动汽车在停车位充电时不应妨碍站内其他车辆的充电与通行。
充电区应考虑安装防雨设施,以保护站内充电设施、方便进站充电的电动汽车驾乘人员。
电气要求
电气设备的布置应遵循安全、可靠、适用的原则,并便于安装、操作、搬运、检修、试验。
电气设备的布置应符合GB 50053-1994和GB 50054-1995的要求。
充电机、监控室、营业厅应布置在建筑物首层,高压开关柜、变压器、低压开关柜等宜布置在建筑物首层。
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充电机及监控装置宜安装在各自的功能房间,以利于电气设备的运行、便于维护管理。
当成排布置的低压开关柜长度大于6 m时,柜后应有两个出口通道。
当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大15 m时,其间应增加出口。
当受到条件限制时,低压开关柜与充电机可安装在同一房间。
或采取变压器与低压开关柜设置同一房间,但变压器应选用干式,且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20。
当受到条件限制时,变配电设施与充电机可设置在户外组合式成套配电站中,其基础应适当抬高,以利于通风和防水。
变压器室不宜与监控室贴邻布置或位于正下方,不能满足时应采取防止电磁干扰措施。
高压开关柜、变压器、低压开关柜、充电机、监控装置宜安装在各自的功能房间内。
充电桩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