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一起看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欢迎查阅!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此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发展符号感.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重.难点: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应用规律,注意有一定的顺序,保证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课件出示情景)一天,小猴.小狗.小松鼠到企鹅博士家做客,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咦!锁上还有一张纸条!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呢?(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提示是:请用数字7.3.9摆出所有的三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四个.)他们三个好朋友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帮帮他们吗?生:能.(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景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师:这三个数能组成多少个三位数呢?密码到底是什么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先试着写一写,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可以一个人思考,也可以和同桌合作.学生开始动手操作,边摆数字边记数,有的一个人思考,有的则跟同桌合作,一个操作另一个记数,教师巡视.师:同学们刚才都在很认真的思考,你们一共写出了多少个三位数,现在谁愿意说说你的探索结果?汇报交流.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写了,有的漏写了.(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体验,让学生初步感知排列的方法,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这一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2.小组合作交流(1)师:每个同学写出的个数不同,那么开锁的密码也就不能确定,小猴.小鸭.小鸡可急坏了!怎样才能很快写出所有的用数字7.3.9组成的三位数,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小组长记录下你们组讨论的结果,一会到上面来展示.(2)小组内交流(师巡视,随机参与讨论)(3)展示交流师:你们一共摆了几个三位数?你是怎样摆的?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探究成果?生1:我们一共摆了6个三位数,我们的方法是首先确定左边的数字7,然后将后面两个交换位置,在确定中间的数字3,然后交换两边的数字,最后确定右边的数字9,将前面的两个数字交换位置,分别记录下来.(展示小组的记录) 师:说的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生2:我们也摆出了6个数,我们的方法是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大到小.当百位上是9时,可以写出973.937;当百位上是7时,可以写出793.739;当百位上是3时,可以写出379.397.我们画了一张表格,把数字分别记录在里面,这样更加清楚.(展示小组的记录)师:说的很棒!哪个小组还有其他的方法?生3:我们也摆出了6位数,我们的方法是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小到大.当百位上是3时,可以写出379.379;当百位上是7时,可以写出739.793;当百位上是9时,可以写出937.973.我们也制作了一张表格,把数字分别记录在里面.(展示小组记录).(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有序思考,是本节课的重要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讨论解觉这个关键性问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通过汇报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此类问题解决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突出排列的有序性,培养了学生推理的能力,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师:(出示课件)这是其中部分同学的摆数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他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摆的的,保证了结果的不重复,不遗漏.(师随机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现在我们继续帮助小动物们找开锁密码吧!(出示课件),这是同学们找出的六个数,现在你们知道开锁密码是什么了吗?生:从小到大排列的第四个数,是739.师:你们真棒!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他们终于见到了企鹅博士(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探究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学广角的知识.(板书:数学广角)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他们三位好朋友在企鹅博士家做完客后,小猴提议说,在附近有个影视城,我们到那儿去游玩吧.在影视城他们不仅玩的非常愉快,而且还拍下了一些有趣的场景,同学们想看吗?(想)2.课件出示场景1:(1)请学生说说,图画里看到了什么?(教师随即提出问题: 是啊,他们拍完了《西游记》打算拍照留念,像这样三个徒弟交换位置,共有几种交换方法呢?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思考,可以用符号代替人物在纸上比划.(3)汇报交流.生1:先确定最左边的人,然后右边两个人交换;生2:先确定最右边的人,然后左边的两个人交换;生3:我认为也可以先确定最中间的人,然后左右两个人交换.交流的过程中,把学生刚才用符号代替画下来的展示在黑板上,互相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课件出示场景2(1)教师介绍:这几位小朋友正在影视城玩游戏,尝试当小演员的滋味呢!可是他们好像闹矛盾了,要交换角色了,看看明明说什么?(该让我演大灰狼了吧!)(2)三人小组把自己当成小演员,也来做做这个游戏,要保证把所有情况都罗列出来.①三人小组,开始讨论.②上台演示,全班交流.(设计意图:拍照片和角色转换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排列问题.在解决场景1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用符号来代替,一方面是为了验证的方便,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另一方面也拓宽了知识面.提示学生:不但数字有排列问题,人物有排列问题,其实在变化万千的图形世界里也有排列问题.在解决场景2的问题时,采用三人小组身临其境排列法,不但巩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而且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检验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三)运用排列,制作奖品1.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不错,老师要奖励每个学生几朵特别的花儿.这些花儿都已经在你们手中.可是都没涂颜色,需要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出示:(提示:每朵花都要不一样,涂出所有情况,看谁涂的方法好)2.学生开始动手涂,教师巡回检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有进步的学生.3.个别学生汇报展示,下面学生评价,教师奖励.(设计意图:学生往往对老师发的奖品很感兴趣,教师课堂上让他们来涂发给自己的奖品,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题目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看上去好像有8朵花要涂,其实所有方法罗列后,只有6朵花被上色了,以此进行思维拓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收获)请同学们在课下尝试用辣.不.怕三个字可以组成多少句有意思的话,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设计意图:使学生继续保持探究欲望,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旧引新1.出示苹果,让学生说一说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苹果的重量是_()?2.千克.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3.一车苹果的重量是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吨的认识》二.自主探究研究问题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1)出示教材例题,集装箱,火车车厢,汽油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2)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3)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①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②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③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目的:用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2.认识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1)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感受它们的重量.①学生汇自己的体重.②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③说说自己的感受.④感受1吨(2)课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提问:需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个)(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观察:有这样的几袋大米?(10袋)提问: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书:1000千克.你是怎样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个同学抬起来,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0个).说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较重.通过小组同学反复掂物体的重量,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物体的实际重量.迁移出1吨的重量.师引导: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师补充板书:1吨=1000千克(3)巩固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师生做个猜体重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个老师的体重按50千克计算,那有多少个老师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你是怎样想的?(4)填空练习: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千克,是()吨.三.看书质疑学生自己看书,标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1.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种东西的总重恰好是1吨.3.想一想,填一填一条鲸鱼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千克.五.合作总结,解决问题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所学习的知识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思路:本节课是数学概念知识课,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我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巧妙的设置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各类情景,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情景中,掌握理解〝吨〞的概念.从而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接着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对比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加法的理解.重点:掌握小数的加法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做整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74+2851+62(小结时,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二.新课:1.设计购物情景图.学习小数的加法计算.从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你想购买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你最少选择购买两种商品,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共用去了多少元钱?计算结束之后说给同桌的小伙伴,你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给出活动时间) 学生活动后汇报归总.得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板书)教师补充讲清,直接用小数计算的书写格式.(强调格式)2.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4.5+2.30.9+6.2_.1+3.62._+0.493.师生小结,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形成文字.计算小数加法时,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加得的结果要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三.实践活动:1.把自己的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找出来,计算一下语文.数学两本书一共用多少元钱?2.看够物信息,帮小强计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钱.面条一包食盐一袋火腿肠味精一袋1.86元1.00元5._元9.47元四.巩固练习1.判断正.误(并说出错误的原因)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里.3.摘果游戏说明(果树图上有小数的加法算式,谁计算结果正确,摘下的果子归谁.)五.全课归结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本领?2.你在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第4课时课题:笔算小数的减法.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96页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复习小数加法0.37+0.5810.9+7.82.重点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二.新课:1.组织学生自学P96页例4.从例4中你学到了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2.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略)3.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出数据信息尺子铅笔作文本图画本笔盒彩色笔0.80元0.50元1.20元0.60元9.67元_.40元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4.回顾对比: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说明:1.两人一组.每人说出一个小数.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题目多者为胜.四.练习作业.1.完成课本P97页第1.2题2.课后实践作业:P97页第3题.第5课时课题: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教学内容:课本P97__P98第4__6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使学生能形成比较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教学重点:熟练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技能技巧.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4.6+5.40.6+0.80.36+0.40.9–0.70.8–0.41–0.6老师小结口算情况.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1.完成P97第4题和P98第6题.2.评讲时突出两个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评讲.(学生如出现错误,结合评讲)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1.讨论:以下两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1)0.95比0.58多多少?(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第(1)小题是比较两数大小,相差多少?可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0.95-0.58=0.37;第(2)小题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7.4–1.3=6.1,做这类文字题一定要弄清楚谁与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要分析题中两数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算法进行解答.四.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加深练习,补充题略)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重点: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4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4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
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愿意吗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第二排有几个3(2个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3)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摆的圆片,在小组中讨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该怎样想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几个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教案5篇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教案5篇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建立初步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萝卜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大家能否经得起我的考验,请看大屏幕。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题目要求。
(谁能很快地说出每幅图有几个几?) 师:如果2只鸟看成一份,有2份,我们可以说是()个()呢?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数一数小兔子们数萝卜,怎么数也数不清,请你们来帮帮忙!师:你是怎么数的?哦!原来这里有不同种类的萝卜。
你们认识它们吗?(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根据学生描述老师在黑板上粘贴萝卜)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边说边圈)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谁来圈一圈。
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也是3个2根。
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
(6是2的3倍。
)自主说一说、圈一圈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
胡萝卜2根1份,白萝卜有这样的5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小结:倍的认识,是两个量通过比较得来的,我们要分清谁是谁的几倍,就要看谁和谁在比,比的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
2、进一步理解“倍”。
要求:独立圈一圈、画一画,在小组交流。
3、教师出示课件: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6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
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7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7倍。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案(全册)
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余三个方向,培养辨别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会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3.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复习前、后、左、右。
师:请一名同学介绍自己后,顺便把前后左右的其他同学一起介绍好吗?(学生介绍。
)师:请你向后转面向大家再介绍一遍好吗?(学生转身再介绍一遍。
)师:老师不明白,刚才你面前明明是A,现在怎么变成了B了?(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他转了个身。
)2.揭示课题。
师:看来我们辨别方向用前、后、左、右有一定的局限性。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方向的词语?(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几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
)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
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去拜访一位朋友,可是走着走着迷路了。
朋友电话告诉我,只要一直往东走,一定能找到的。
可是我怎么找东的方向呢?师:同学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用生活中的经验告诉了我“东”在哪里。
现在大家坐在教室里想一想,早晨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请同学们指一指。
师:噢,太阳从这个方向升起,我把太阳升起的位置在教室的这面墙上标出来,这面就是东。
教室的东面有什么?2.认识东、南、西、北。
师:我们借助太阳知道了东面,还有几个方向怎么确定呢?你还知道哪个方向?能找出来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学生活动。
)师:看来有点难,请电脑博士帮帮忙吧。
(课件出示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师:你能通过儿歌找到其他的方向了吗?先请学生自己小声读一读,转一转、找一找,找出西、南和北来。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全册)(共9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内容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认识东西南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2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造情景:出示第2页主题图。
让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方位知识描述各建筑的位置关系2、组织学生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二、探究新知: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第1课时教学内容认识东、西、南、北:教材第3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具准备东、南、西、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教室在第几层?楼上是几年级?楼下是几年级?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出示课题:东西南北)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
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
指右边:这边是南。
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5.出示例1课件情境图,完成填空。
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面。
教学楼在操场的()面,大门在操场的()面。
6.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4.背儿歌:(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____,后面是____,左面是____,右面是____。
(2)南风是从____吹向____的风。
四、课堂小结在你回家的路上辨一辨四个方向,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第2课时教学内容平面图:教材第4页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辨别地图上的方向,通过学生填图活动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绘制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
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教学分析: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
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
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秒的认识教学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
)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认识东、西、南、北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会方向的相对性,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
3.在辨认方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能够区分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
教学准备:准备“东、南、西、北”四个字贴、课件。
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出示图片,询问学生关于天安门广场周围建筑物位置的描述,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描述的不确定性,为后续研究做铺垫。
2.初步感知东南西北1)寻找生活中的东、南、西、北介绍生活中常用的方位词汇,让学生通过生活常识来辨认方向。
出示图片《方向歌》,帮助学生记忆方位词汇。
2)明确教室中的四个方向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升起的方向,确定教室中的四个方向,贴上方位词汇。
3)观察学校平面图出示学校平面图,让学生通过图示来辨认方向,巩固研究。
4)游戏巩固四个方向的位置关系通过游戏让学生巩固研究,提高学生对方向的敏感度。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初步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够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方向的相对性,发展了空间观念。
板书:东←→XXX→西←→北。
游戏2:2名学生先相对站立指同一方向;再有一名同学变化方向指同一方向。
提问:从刚才2名同学所指的方向来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结:同学们总结的很好,无论人的位置和面对的方向如何变动,他们所指的方向相同,也就是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永远不变。
在这个游戏中,两名学生先相对站立指同一方向,然后另一名同学变化方向也指同一方向。
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人的位置和面对的方向如何变动,所指的方向始终相同,也就是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永远不变。
5)体会方向的相对关系。
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说出你和周围同学所在位置的关系吗?预设:我在××同学的南边,在××同学的北边,在××同学的西边,在××同学的东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篇一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一、教材分析:“元、角、分与小数”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
教材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元、角、分”的情境中,学习小数及其简单加减运算的初步知识。
选择“元、角、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学习小数,首先是由于学生对于小数认识的最直接经验来自价格;其次,结合购物情境学习小数,可以突出“元、角、分”与小数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并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
另外,教材这样安排也为以后学习小数提供了一个直观、具体的模型。
所以在实际教学时,注意本单元小数的学习不要脱离这一背景。
本单元安排了“买文具”“货比三家”“买书”和“寄书”等具体情境,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及其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紧密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首先,读懂商品标价牌是购物必需的知识技能。
会用元、角、分说明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是理解小数意义的一个标志。
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并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
2.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货比三家”,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去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问题,并进行交流,与同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策略。
教师切忌包办代替,把某一种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禁锢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的见解或质疑;对学生的各种策略的评价,要有助于他们提高对策略的选择与合理优化的自我意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内容教材P2—3页例1,P6页练习一1、2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东、南、西、北卡片、指南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升旗仪式吗?你们知道太阳是从什么位置升起的吗?2、揭示课题:东南西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3页内容)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
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
指右边:这边是南。
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自学检测1、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面。
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一、理解平均数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2、引入“平均数”二、学习计算平均数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理解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以及其中蕴涵的意义。
6、小结师:同学们,电视上比赛评分时,为何要去掉一最高分,去掉一最低分?你能说说理由吗?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对平均数的理解又上升到一个高度,明白平均数不是一个实在的数,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是为了让最后得分不会偏离平均分太远。
三、巩固训练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上应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10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10篇〕【热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10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结合详细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识别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才能,进展爱国教育。
教学过程一、布置课前预习: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谈话导入〔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识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
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三、学习新课1、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搜集的资料,老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区分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
早在20xx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创造了罗盘。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
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区分方向。
2、根据指南针如今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
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稳固练习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内容:认识东、南、西、北(教材第3页例1和“做一做”,第5页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等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中的方位知识,探索辨认方向的方法,发展空间的观念。
1.能根据自身方位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一张、每组学生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学生按照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就座)。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自己介绍我们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
学生自主介绍。
这几位同学介绍得真好,老师也觉得我们的家乡真是太美了,学校的东、南、西、北方都有这么美的风景,我为我们的家乡感到骄傲。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有关位置和方向的知识。
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二、新课讲授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1.辨别方向。
(1)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辨别方向吗?你是怎么做的?把你的好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
(看太阳辨别方向,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这个办法真好,请你把这个好办法教给同学们好吗?(全班同学们边说边做动作)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辨别方向呢?(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红色的指针指向北,另一头指向南)看来自然课里也有我们的数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8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几何直观,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让学生任意说说想到的分数,师随机板书这些分数。
2、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里分别包含几个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课,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学生猜测推想,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图。
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
(2)从上面的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弟弟吃了)(3)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问题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问题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问题3: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2、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1)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第1个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同桌讨论:+等于多少?(3)操作验证答案。
如果出现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不同的答案吗?如果出现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集体验证:(预设)方法1: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方法2:是2个,2个加1个是3个,也就是……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用课件进行示范。
(4)引导辨析:+的结果为什么不是?设计意图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时出现了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进行分析的。
显然,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的层面是不合理的,这时,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比较,不要急于在此时的教学中就把学生的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位置与方向(一)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教材第2、3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1.通过观察等具体的实践活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能根据方位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想去北京吗?今天我们就去参观参观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平面示意图。
)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用自己所掌握了的方位知识(前后左右)描述天安门广场及各建筑物的位置。
因为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所具有的相对性,学生窥察的偏向不同,描述也会不同,教师可利用这一冲突,引出新课的讲授研究。
二、探索新知1.率领学生去操场真实感触感染东、南、西、北四个偏向的详细位置。
(1)早晨,太阳在甚么偏向?现在是早晨,我们又朝着太阳,那我们面临的是甚么偏向?我们背对的偏向是甚么?教师夸大:我们面向的偏向是东,背对的偏向是西。
(2)师: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伸开两手,我们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方指的方向是南。
(学生相互说说两手指的方向) 教师夸大:我们前面是东方的时候,左手指向北方,右手指向南方。
2.讲授例1。
(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学生仔细观图读题。
提问: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大门分别在校园的哪一面?指名学生汇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教师讲解:小明站在校园中央,他面向图书馆,体育馆在他背对的方向,教学楼在他的左面,学校大门在他的右面,再依据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可确定出校园内建筑物的方向,即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西面,教学楼在校园的北面,大门在校园的南面。
学生在教材上填写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篇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才能。
2、利用学生已有的口算知识,探究出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探究出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
3、能用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
4、估算初步。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算法思维、对不同算法的分析^p 。
教具准备:位值表、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题)师:我们先来口算几道题目,看题在答题纸上写答案,开场!(核对答案)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一些新的本领。
二、新授1、口算38+25(出示动感画面)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师:今天小胖来玩具店准备买两样玩具,他买了什么呢?看!(一只足球和一架玩具飞机)你们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钱?(学生答,师暂不下结论)师: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
(出示课题)2、计算方法探究师:你们能用学过的。
知识,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来解决。
(师巡视,请2个学生答复)30+20=50 50+13=63 40+23=63师:原来买这两样玩具要63元。
(指着黑板上的位值表)师:这两种方法很不错。
还有其他方法呢?你们可以再圈圈,试试?(再请两个同学)38+20=58 35+25=60师:真了不起,你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
这些内容在书上也有,我们看书上有3种方法,你们想出的方法比它还要多。
仔细看看,看得懂吗?像这样在位值表上圈圈,画画有什么好处?(本着“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开展过程”的理念,老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对协作才能,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
)三、练习1师:我们如今从这个玩具商店挑两件玩具,你看38+29挑的是什么?34+28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该付多少钱?你能很快口算吗?拿出练习纸,想想,把答案写下来,假如有的同学有困难,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后写。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篇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0篇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复习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
1、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
2、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较哪一队高?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拓展与应用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小结:五、作业练习教学设计:1、通过解决问题,复习了上节课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也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2、创设生活中分糖果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每组数据的总合不能反映总体的情况,而是用平均数才能反映每组数据体现的情况。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并验证,感受,某个数据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而平均数才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学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全面覆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按照教材的顺序,分为以下几个单元进行教学:1. 单位与长度2. 图形与面积3. 重量与容量4. 时间与温度5. 数据与图表6. 金钱与消费7. 运算与应用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一系列简单直观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 观察与实践:通过观察实际物体和场景,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 游戏与活动: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
-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上的小练习,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 作业布置:每节课后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测试与考试:定期进行测试和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能力。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教科书和练习册:使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科书和练习册作为主要教材。
- 教具和实物:准备适当的教具和实物,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形、图表等内容,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教学计划以下是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安排:- 第一单元:单位与长度(4周)- 第二单元:图形与面积(3周)- 第三单元:重量与容量(3周)- 第四单元:时间与温度(2周)- 第五单元:数据与图表(3周)- 第六单元:金钱与消费(2周)- 第七单元:运算与应用(3周)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们旨在为三年级学生提供系统、有效的数学教学,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全册课文同步配套教学)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
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目录、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 (2)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除法 (14) 笔算除法 (20) 整理和复习 (35)三、统计 简单的数据分析 (39) 平均数 (43)四、年、月、日 认识年、月、日 (48) 24 时计时法 (50) 制作年历 (53)五、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 (55)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 笔算乘法 (59) 整理和复习(63)六、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65)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71) 公顷、平方千米 .. 认识小数 (75) 小数的大小比较 (77) 认识小数的练习 (79)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80) 小数加减法练习 (82) 八、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一) (84) 解决问题(二) (86) 解决问题的练习 (88) 设计校园 (89) 九、数学广角 数学广角(一) (91) 数学广角(二) (93) 十、总复习 总复习(一) (96) 总复习(二) (98) 总复习(三) (100) 总复习(四) (102)【教学目标】一、基础性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 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二、发展性目标 1.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 法。
2.根据学生原有认识,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表达和交流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 的体验。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安排的知识点,主要是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 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 走路线。
学习重点是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几个方向;学习难点是用语言正确 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和行走路线。
【教学课时】5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科书 2、 3 页及练习一 1、 2 题。
【教学目标】1.在以前学习上下左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主动构建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 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2.能够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 联系。
4.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目标,学会合作交流中学习。
【教学重难点】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能正确运用词语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教学过程】一、情境复习,引出问题 1.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他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
(57)(67)(69)73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2.问:太阳在哪个方向升起学生可能会用不同的方位词(“前”、“后”、“左”、“右”或“东”等)来表述。
引出认识东西南北的问题。
二、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操场上,找一找太阳在哪个方向升起,在哪个方向落下,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学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把看到的主要景物记录下来,并标明方向。
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
3.到教室,请各小组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地图上的方向:教科书第 4 页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能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绘制校园示意图。
2.能准确运用词语正确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出问题1.连一连,找出相对的方向。
前左下东南北西上右后2.指名说出我们校园内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板书要联系本校实际):教学楼操场雕塑鱼池大门3.引出问题:我们对学校里的建筑物的位置很清楚,但别人从板书上看不出来谁在什么方向上,怎样做才能让别人看出谁在什么方向上二、探究、解决问题1.鼓励学生想办法。
交流自己的想法。
2.讨论:把黑板看作地图,北在什么位置(我们可以把上定为北)在“教学楼”上边板书“北”。
3.提问:我们确定了北,你能不能确定出其他的三个方向指名让学生在黑板上标出其他的三个位置方向。
4.小结:我们在黑板上确定的东、西、南、北的方向是什么样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5.教师擦去除北外的其他三个方位词,让学生再说一说方向。
改变表示方向的方法,引出:三、练习巩固1.出示中国地图,指一指四个方向。
2.绘制教室的平面图。
同伴交流。
四、课堂总结师生共同交流、总结学习收获与体会。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教科书第5页例3,练习一第3、4 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2.体会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相对性。
3.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正确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2.准确简洁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在课桌上结合地图的方向确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描述桌面上学习用品位于所在桌面的什么位置。
二、探究新知1.观察教材例3 图,理解图意,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内容。
2.图上有哪些地方,它们的位置都在哪里图中是否给出了一个方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3.你能不能确定出其他的三个方向4.根据图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学生多提问,再多让学生说说解决的方法。
三、练习,作业1.第5 页“做一做”:①完整看清图意。
②通过观察,你看清图中确定了哪一个方向你能辨认出其他的三个方向吗③出示问题(1),让学生读一读,观察,思考,回答。
④让学生说说小红、小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⑤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并解决一下。
2.练习一第 3 题:①看图,确定方向。
【教学内容】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材第8 页例 4 及“做一做”,练习二第 1 、 2 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1.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正确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2.培养正确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课本情境图,谈话: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
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二、探究新知1.出示指南针放大图,由学生汇报交流有关指南针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
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Array 4 .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三、巩固练习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些同学。
3.“做一做”: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还用到方位知识独立思考,同桌交流,集体交流,老师补充。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
5.练习二第1 题:①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学校的简笔图,问:小军的家在学校的北面,该把他的家画在哪个位置②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找说法有代表性的同学画一下,集体评价。
6.练习二第2 题:①老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②按要求独立完成。
③投影订正。
四、课堂总结这堂课你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教学内容】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教材第9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第3、4、5、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2.体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正确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2.准确简洁地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老师想带同学们参观动物园,可对其布局不了解,你们愿意不愿意当个小导游出示课本例 5 主题图。
让学生观察、思考:动物园有哪些场馆,在什么位置让学生简要回答。
你最想参观哪个场馆,从大门出发该怎么走二、探究新知1.让一个学生说最想去的场馆,另一个学生当导游介绍行走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师生共同评价,引导集体参与。
同桌选角色进行。
此活动多进行几次。
老师指导、帮助学困生,指导他们说清行走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2.拓展:对于这张导游图,作为游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三、练习与作业1.“做一做”:①出示简图,说一说从图中你能看懂什么。
②说说从火车站到动物园的行车路线以及从动物园到火车站的行车路线。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目标】一、基础性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发展性目标1.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 加强学生自主活动。
2 .拓宽主题图的情境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编排结构如下表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教学课时】12 课时1.口算除法 3 课时2 .笔算除法7 课时3 .整理和复习1 课时1. 口算除法Array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教材第13、14、15 页例1 及“做一做”,练习三第1、 2 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口算方法,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