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安全问题_挑战与应对
中国能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中国能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当今世界,能源安全不只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上涨。
中国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转变成石油净进口国,近年来,中国的能源进口不断上升。
从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强劲,供需缺口将会越来越大。
能源问题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能源分类1.1、按成因和来源有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如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生物能;有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如地热能、核能;有因太阳、月球和地球相互之间的引力而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1.2、按利用技术状况有多年来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生物能等常规能源;有近几年才开始被利用,或过去利用过而现在又有了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太阳能、海洋能、核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我国的能源问题我国经济目前面临着人均能源消费低、能源消费结构脱离世界能源消费主流,能源消费引起的污染使环境不堪重负、能源浪费严重、能源资源匮乏等五大问题。
我国的能源利用现状据介绍,我国能源总量居世界第二,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百分之十以上,但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为0.79吨标准油,仅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不足美国的百分之十。
我国属于以煤为主的低质型能源消费结构,这种结构是造成能源经济利用率低下、污染严重、产品能源成本高、市场竞争能力低的根本原因。
能源消费引起的污染使环境不堪重负。
据统计,我国能源消费引起的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量超过了总排放量的百分之八十。
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燃煤电厂未安装脱硫装置;煤炭开采累计造成的40 万公顷的土地塌陷;煤矿开采每年污水排放量约30 亿立方米;矿井废弃排放量高达90 亿至120 亿立方米。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依然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
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2第3期·总第462期·□孙根紧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亦有伴随经济增长日益扩大之趋势,然而我国能源供给相对不足,能源结构不合理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1〕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快速提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已被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在此情况下,探究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对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国家能源安全的内涵国家能源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全球性石油危机爆发,导致石油短缺、油价暴涨,严重阻碍了世界工业化进程。
为应对能源危机,1974年西方国家成立国际能源署(IEA ),第一次正式提出以稳定原油供应和价格为核心的“国家能源安全”概念。
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各国在制定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开始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因素,首次对能源的消费和使用提出了应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能源安全已不再是单纯的能源问题和经济问题,更重要的国家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利益以及外交手段等问题,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能源安全是一个随着国家价值观历史变迁和人类对能源安全认识的不断深化而不断发展、内容日益丰富的综合性概念。
能源安全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一时期或特定阶段内,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在保持能源价格的可接受性、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国家政治的稳定性前提下,保障能源的持续、充裕、及时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状态。
具体来讲,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安全性,是指通过维持能源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相互均衡的状态,满足国家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的能源需求;二是能源使用的安全性,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任何威胁,保证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能源安全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国际经验借鉴
我国能源安全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国际经验借鉴一、本文概述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能源安全战略当前面临的挑战,包括能源供应安全、能源转型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还将借鉴国际能源安全战略的有益经验,为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国内外能源安全战略的实践与理论,本文旨在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安全战略建议,以促进我国能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二、我国能源安全战略面临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安全战略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国内能源资源有限,而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导致能源自给率不断下降,能源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
这种供需矛盾加剧了能源市场的波动,给能源安全带来了风险。
能源结构不合理。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比重相对较低。
煤炭的大量使用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也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同时,煤炭的开采和运输也存在安全隐患,给能源安全带来了挑战。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能源浪费现象普遍。
这不仅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也增加了能源成本,降低了经济竞争力。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
能源国际合作面临挑战。
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中,我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
同时,国际能源市场的不稳定、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也给我国能源国际合作带来了挑战。
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维护能源安全,是我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我国能源安全战略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能源科技创新、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等措施,推动能源安全战略的实现。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我国能源安全问题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具体保证。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要比其他国家大得多。
因此能源问题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我国政府对能源一直予以高度重视。
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
能源安全不仅包括能源供应的安全,也包括对由于能源生产与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治理。
如何认识我国能源安全的基本问题,采取何种应对策略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这是关系到能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我国经济20多年来的迅速发展是以能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
1980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总消耗量每年增长约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近3倍。
我国的能源储量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之间已经存在一个巨大缺口,而且这个缺口将越来越大。
有专家测算出我国国内能源的缺口量:在21世纪初将超过1亿吨标准煤,2030年约为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
我国的能源缺口在逐年增大,进口依存度将逐步扩大,这也是未来我国能源安全的最主要问题。
中国现在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发展。
要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经济实力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都需要能源作重要支撑。
随着高速的经济增长,能源安全问题与中国的未来发展休戚相关:“十一五”规划提出中国2006年至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既要实现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又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
这是相当艰巨的任务。
因此,重视能源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能源安全问题有: 1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能源消费强度较高。
随着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还会持续较快地增加,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
新世纪中国能源安全面临挑战及其战略应对
新世纪中国能源安全面临挑战及其战略应对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国,能源需求量巨大。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应对措施。
第一步,推进能源转型。
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依然以化石能源为主,这种能源使用方式带来了诸如空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
推进能源转型成为必须的选择。
这其中包括推广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同时,需要支持节能技术和设施的广泛应用,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
第二步,加强能源安全保障。
随着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的能源安全也越来越重要。
应该积极建设能源储备机制,为国家应对紧急情况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需要继续保持对国际市场的敏感度,积极监控国际市场走向,稳定能源进口渠道。
第三步,推进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是应对能源挑战的重要途径。
应大力支持和培育绿色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发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的新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加强对人才的扶持和引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
第四步,加强对能源政策管理的科学化。
要加强对能源政策管理的科学化,提升政策制定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可操作性。
注重政策落地实施,加强监督和评估,及时查漏补缺,提高政策执行效果。
总之,我国能源面临的新挑战是多样的,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回应。
只有在持续推进能源转型、加强能源安全保障、推进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加强对能源政策管理的科学化,才能够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能源问题与对策
我国能源问题与对策摘要:能源问题是事关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我国的能源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能源生产的增长幅度却小于能源消费的增长幅度,能源消费与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引发了一系列的能源问题。
本文就将分析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主要能源问题,并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解决对策。
关键字:中国能源问题解决对策可持续发展近日,由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不仅对对日本及其邻国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国家对于能源问题的关注以及能源开发战略的思考和调整。
面对公众的不安情绪日渐升温,一些电力消费大国不得不放慢或者暂停核电发展的步伐。
我国也出台政策冻结审批新的核电项目,并预计冻结政策可能延续到2012年初。
能源问题再度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可以说能源问题是事关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作为新世纪的发展动力,能源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能源安全已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
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自然也不能例外。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能源问题我国的能源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
我国能源生产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l/10,居世界第二位。
但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供应不足逐渐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的现状、挑战与对策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碳中和已成为各国共同的目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在碳中和的道路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对策。
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保障能源安全的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文章将先对碳中和及能源转型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概述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历程。
随后,我们将分析当前中国能源转型的主要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如能源结构调整、技术瓶颈、市场机制不完善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中国在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提供有益参考。
二、中国能源转型的现状在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中国能源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投入显著增加,推动了一系列能源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在能源消费结构上,煤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天然气、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则在持续上升。
在电力领域,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市场。
截至2023年,中国的太阳能和风能装机容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清洁能源发电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逐年提高。
中国还在积极推进核电项目的建设,计划在未来几十年内大幅增加核电装机容量。
在交通领域,中国正在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和公共交通,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政府通过提供购车补贴、建设充电设施等措施,鼓励消费者使用电动汽车。
同时,中国还在发展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利性。
在建筑领域,中国正在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提高建筑的能效。
政府通过制定节能标准、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推动建筑行业向低碳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在工业领域,中国正在推动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降低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比重。
中国政府还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然而,尽管中国能源转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论文 ——浅谈中国能源安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能源安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刘曈曈摘要:能源是一个关系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政治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保证能源安全逐渐成为一项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涉及外交、军事、国家安全及能源等层面。
由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能源的逐渐减少,世界能源安全和中国能源安全都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由能源引起的冲突乃至战争日益增多,能源安全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将浅析中国能源安全的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应对建议,改善我国的能源安全现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安全体系,改善我国的能源安全环境,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合理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能源能源安全问题对策正文:一、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能源安全是非传统安全中的一种。
是指为保障一国经济社会和国防安全,使能源特别是石油可靠而合理供应,规避对本国生存与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军事、政治、外交和其他非传统安全事件所引起的能源供需风险状态。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内容,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国防的巩固和国家的稳定。
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资源,比如说石油,其除了是重要的动力资源外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对于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经济安全,提高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存在的国际纷争和冲突,很多是为了争夺能源引起的,能源问题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能源对于每一个国家都是极其重要的,随着能源储量的逐渐减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获得可靠优质的能源,保证本国能源安全成为了各国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内容。
各国为了争夺能源,造成了世界局势的动荡和紧张。
中日有关东海油气田的争端,美国为了控制中东石油资源而发动的两次海湾战争都是由能源问题直接引起的。
新能源发展与安全形势:现状、挑战与应对
标题:新能源发展与安全形势:现状、挑战与应对摘要: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但其发展与安全形势紧密相关。
本文从新能源的现状、安全形势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在新能源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新能源带来的安全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能源的安全。
本文旨在为新能源安全形势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和借鉴。
正文:一、新能源的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传统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而新能源则成为了人们的重要选择。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这些能源具有取之不竭的优点,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如中国、美国、德国等。
据统计,2019年全球新能源装机容量约为727.5GW,其中太阳能装机容量最大,达到了585GW。
二、新能源安全形势的挑战尽管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其安全形势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新能源的投资成本较高,导致其发展缓慢。
其次,新能源的不稳定性也成为了其安全形势的一大挑战。
例如,风能和太阳能受天气条件的影响较大,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从而导致能源的不稳定性。
此外,新能源的使用和储存技术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应对策略为了应对新能源安全形势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新能源的投资力度,推动新能源的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效率和储存能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新能源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新能源的监管和保障。
四、结论新能源是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但其安全形势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保障新能源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技术研究和开发、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新能源的安全,推动其健康发展。
总结:本文从新能源的现状、安全形势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新能源是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但其安全形势面临着一些挑战。
浅谈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问题及其应对之策
谈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问题及其应对之策一、我国在能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既是能源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能源生产和消费位居前列的国家。
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和消费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具体而言,主要有四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资源约束日益加剧。
我国能源资源虽然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过于偏低,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
随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能源消费将保持持续增长,资源约束矛盾将更加突出,不受节制的大规模能源需求将产生不可接受的能源环境成本。
例如,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就已占到了GDP的3%-7%。
二是矛盾比较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目前,煤炭消费在我国能源消费量中占到了69%,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2个百分点。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比较初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给我国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致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三是国际市场剧烈波动,能源安全隐患不断增加。
从石油供给来看,中国石油国内产量最多为2亿吨,而按最低标准预测,在2020年石油至少需要约4.5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
最近几年,国际石油价格一路飙升,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影响,国内各种生产形式也不容乐观,维护能源安全的任务将异常艰巨。
四是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过大。
这主要表现为在“十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
我国1980到2000年的单位GDP能耗,与相同或者相近的经济体,如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相比,能源消费强度相对较低,但是近几年出现了能源消费强度迅速上升的情况,特别是“十五”期间的能源消费系数已经超过了1,如果按这一趋势放任发展,能源消费将难以满足。
三、我国应对能源危机问题的主要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初见曙光。
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与对策
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与对策能源安全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能源的产出、储存和供给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安全风险,如恶劣天气、野火、管道爆炸等自然因素,还有地缘政治、供应中断等人为因素,因此,能源安全应该成为国家能源政策的重要部分。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才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随着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变化,能源安全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我国能源生产、储存和消费的模式也逐渐摆脱传统的煤、油、气,向清洁能源转变。
同时,能源消耗结构也将更多地面向服务业、家庭生活等非工业领域,能源安全保障的责任和负担更应该落在各级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
一、我国能源形势分析我国是一个资源消耗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能源稀缺的国家,在强化能源安全意识的情况下,应对我国能源形势进行细致分析。
1. 能源生产我国煤炭在能源占比中具有很大的比重,其次是油、气、核电等。
一方面,我国的煤炭产量和储备量占世界的50%以上,所以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形式。
同时,针对因环境等问题限制部分煤炭的开采,我国逐渐向清洁能源转型。
另一方面,油、气等能源形势的不断新发现和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对我国的能源安保提出了重要问题。
2. 能源消费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源消耗量偏高,在全球基本上是排名第一。
目前,在我国能源供应结构中,煤炭已经占到了七成以上的比重,当然这是经济转型不充分、能源结构转型不够彻底等形式导致的结果。
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将实现多元化发展。
3. 能源储备能源储备是能源供应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于能源稀缺的我国而言,不能忽视能源储备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能源储备主要是指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
在能源储备上,我国目前主要依赖进口石油,对于中国国家安全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1. 能源结构偏单一我国目前仍处在传统的煤、油、气能源结构上,缺乏多元化能源的供给,难以改变能源供应的单一形态,这也给能源供给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新世纪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应对
新世纪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应对摘要:在新世纪,中国必须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安全挑战。
因此,本文探讨了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并重点介绍了一些建议,以提高能源安全水平。
首先,本文分析了中国新世纪能源安全挑战所带来的影响和不利后果。
其次,本文提出了一些技术和经济应对策略,以提高能源安全水平。
最后,文章总结了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以适应新世纪的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能源安全,挑战,应对策略,新世纪正文: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舒适,但也伴随着人口和社会环境的突然变化,新世纪中国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安全挑战。
能源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面临的挑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生态安全。
因此,妥善应对能源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新世纪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其次分析了能源安全挑战给国家经济带来的影响及不利后果,再接着介绍了一些技术和经济应对策略,以提高能源安全水平,最后介绍了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以更好地适应新世纪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
首先,能源安全问题给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能源的供给还是能源的利用,都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尤其是能源的利用问题。
例如,过度的能源消耗导致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全球变暖等问题,都会严重影响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其次,要解决新世纪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挑战,技术和经济应对策略是不可或缺的。
科学技术是应对能源安全问题的核心,如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开发新能源,以及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定量分析,等等。
此外,经济应对策略也是重要的,政府应当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投入,并通过政策的调整来激励民众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
最后,本文总结了应对新世纪能源安全挑战的具体措施。
首先,国家应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利用资源的投入,实施能源高效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政策,加强能源供给安全管理,以及提高新能源发展水平等。
其次,社会各界要加强社会责任感,加大对新能源的研发投入,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减少能源浪费。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挑战近年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进展,如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国产化水平显著提升、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打造新型能源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新时期能源革命的战略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此外,由于我国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调整结构、提高能效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能源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及挑战。
我国能源供给安全面临重大挑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供给安全以及进口通道安全。
在石油供给安全方面,由于我国石油资源地质储量少,石油生产总量远低于石油需求总量,导致我国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原油对外依存度长期处于高位且有进一步快速增加的趋势,从2010年的53.8%迅速飙升到2018年的71.0%。
在天然气供给安全方面,我国的天然气生产和消费持续增长,自2007年开始,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18年达到43.9%。
在进口通道安全方面,我国能源进口通道安全强烈依赖地缘政治,能源的地缘竞争逐渐表现为油气资源陆上获取权和海上运输控制权相结合趋势,而受到地区政治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油气资源进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污染排放问题突出大规模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能源消费所导致的污染排放,正日益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大气环境、水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化石能源利用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烟尘等污染物。
目前城市交通、火电已成为细颗粒物(PM2.5)的主要来源,并且火电、交通及其他工业排放的颗粒物仍将持续增加。
大范围、高强度的雾霾天气倒逼能源转型。
全球对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形成共识,并达成了二氧化碳(CO2)减排的约束性政府间协议。
中国政府承诺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较2005年下降60%—65%。
新世纪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应对
新世纪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应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增加迅速,使得能源安全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引起以及国内煤矿事故等安全问题的暴露,中国能源局势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新世纪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应对。
挑战一:环境保护与减排要求的压力国际社会逐步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全球绿色发展的共同目标。
作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中国不得不积极应对环保和减排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将面临能源变革的力量和转型的难度。
转型包括国内的能源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调整,使得能源的清洁发展变得更加重要。
战略应对:1. 加强能源效率:降低用能强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2. 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包括水电、核电、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
3. 推广低碳生活:通过宣传和普及低碳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能源消费习惯,降低碳排放。
挑战二: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能源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据显示,2018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1.5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3%。
这意味着,如何保证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短缺压力,将成为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又一个重要挑战。
1. 拓宽能源供给途径: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拓宽能源供应渠道,建立多元化供应体系,保证能源供应的多样性和安全性。
2. 调整能源结构: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减轻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
3. 提高能源技术水平: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对于提高能源效率和能源质量至关重要,需要加大科研和科技创新力度。
挑战三:国际能源市场不确定性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市场不稳定,给中国能源安全带来风险。
尤其是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对于中国的采购价和进口价都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同时,国外国家在保护本国资源的同时实行的贸易限制也为中国的能源进口造成很大的压力。
中国能源安全形势和对策
中国能源安全形势和对策中国的能源安全形势面临着不少挑战。
首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的能源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
其次,中国能源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和采掘难度也给能源开采带来很大的压力。
第三,全球碳排放问题也对中国的能源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为了确保能源安全,中国需要采取应对策略。
首先,中国需要推进能源结构转型。
中国需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的研究和开发,使得可再生能源占比更大。
同时,要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采取更多的清洁能源和核能等可替代能源,降低排放量并维护环境安全。
其次,加强国际能源合作。
中国需要与其他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能源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及促进能源市场互通等。
特别是要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同打造绿色丝绸之路。
在全球能源安全体系中认真履行国际责任,实现共同关注、共同合作和共同受益的目标,增强国际能源合作的合信任、合共识和合行动。
再者,加强能源技术创新。
创新技术是应对能源危机的关键。
中国应该加强在煤气化、油页岩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有效推广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在国内外独立研发核电技术,加强海洋浅层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创新,以形成多样化的能源体系。
最后,加强能源管理。
实行严格的节能措施,加大能源的高效利用,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强能源管理,完善能源市场监管体系,确保能源的合理配置,使整个能源系统更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中国能源面临的挑战是多样化的,对策也需要多管齐下。
中国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力量,积极向着绿色和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更好地应对能源安全挑战。
能源行业的意见建议和对策分析
能源行业的意见建议和对策分析一、能源行业的现状分析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柱,对国家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目前能源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1. 能源供需矛盾突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且供给结构相对单一。
现有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较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 能源安全问题凸显:我国能源依赖度高,外部能源供应形势不稳定,一旦发生能源中断事件,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损失。
3. 新能源开发利用不足:虽然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新能源发展水平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尤其是在新能源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存在一定滞后。
二、改进能源供给结构的建议和对策为了解决目前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建议和对策。
1. 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大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的利用效率和比重,减少化石能源的比例。
同时,在政策层面上加大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清洁能源。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能源科技研发,推动能源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对能源消费和浪费的管理和监管,促进能源节约。
推动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发展低碳经济: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低碳产业,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发展。
加大对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在生产和发展中采取环保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三、加强能源安全保障的建议和对策为了应对能源安全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建议和对策。
1. 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加强与能源输出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丰富能源进口渠道,降低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依赖度。
同时,加速国内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加自给能力。
2. 建立完善的能源储备体系:建立国家能源储备体系,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及时调配能源储备,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3. 加强能源安全监管:建立健全能源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能源市场的监管,防止能源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当前能源形势及解决能源问题的对策
当前能源形势及解决能源问题的对策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作为驱动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的能源形势却充满了挑战和复杂性。
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不仅资源有限,而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此能源供应的不稳定、价格波动以及能源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全球关注。
因此,寻求可持续、安全、清洁的能源解决方案,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当前的能源形势,包括能源资源的分布、利用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解决能源问题的对策,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等。
通过综合分析,本文旨在为政策制定者、能源企业以及社会公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能源形势分析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目前,全球能源形势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化石能源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其环境问题和资源枯竭的威胁日益凸显。
同时,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规模不断扩大,但其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然较低。
能源供应方面,全球能源供应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传统能源生产大国如中东地区的石油生产国在全球能源供应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新兴能源生产国如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能源开发取得突破,对全球能源供应产生重要影响。
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热点问题。
能源供应中断、价格波动等能源安全问题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气候变化问题也要求全球各国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
当前全球能源形势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全球各国需要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以应对能源问题带来的挑战。
当前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当前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1世纪的第3个10年,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这些问题非常值得研究。
一、当前我国能源安全正面临新的挑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能源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1993年我国从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之后能源安全问题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关注的重点,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等传统能源安全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同时,随着国际能源供需格局不断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气候环保问题的逐步重视,能源安全正面临新的挑战。
(一)从供给、价格和通道三个方面分析传统能源安全传统能源安全问题主要可分为供给安全、价格安全和通道安全等方面。
供给安全是能源安全问题的核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1993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仅为1.6%,2000年扩大到26.9%,2010年增至53.8%,2019年则已超过72%。
二是天然气进口量迅速增长。
在环保压力下,“煤改气”工程加速推进,天然气进口量迅速增长。
2019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42.8%。
三是原油进口来源集中度仍然较高。
2019年前11个月,中国原油进口来源于40多个国家(地区),其中前5名分别为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安哥拉、巴西,分别占进口总量的16.6%、15.3%、10.2%、9.3%、8.1%,合计占比近60% 。
价格安全方面,石油天然气等产品的定价权仍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存在一定的价格风险。
以石油为例,目前对国际油价具有重要影响的仍然是纽约商业交易所的WTI原油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
上海期货交易所虽然于2018年3月26日推出了原油期货品种,但影响力仍无法与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相比。
纽约商业交易所最近一期WTI原油期货过去一年平均日成交量为7.71万手,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为5.18万手,上期所仅有1.15万手。
我国能源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大学论文)
[浅谈我国能源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专业:[ 热能**-*班]学生姓名:[ * * * ]学号:[ ********* ]完成时间:2014年1月13日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是能源问题仍是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存在着诸多能源限制、人均资源短缺、能源结构分布不合理等问题。
而能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能源短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所以及时意识到这些问题并找到解决途径已是当务之急,找到解决途径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地稳定快速地得到发展。
一、我国能源问题概述先来说一下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概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资源约束明显,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比较大,化石类能源探明储量约7500亿吨标准煤,但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
以煤炭为例,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但从中长期来看,要把储量变成有效供给,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面临"三大不足"的压力:一是煤炭精查储量不足。
二是生产能力不足。
三是运输能力不足。
此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虽然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但面临的制约因素也较多。
比如,水电剩余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受自然条件和移民因素影响,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核电由于投资密集、建设周期长,新的核电能力短期内难以迅速增加。
与资源约束形成明显对比的是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
从近几年的能源供需形势看,能源消费总量越来越大,快速增长的能源供应仍赶不上更快增长的能源需求。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出现反弹,"十五"期间平均为1.05,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
目前我国人均消费水平还很低,且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
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正是能源消耗"倒U"型的上升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Christian Constantin, “Ch inaπs Conception of Energy S ecurity: Sou rces and Interna tiona l Im pacts, ”W orking Paper, No. 43, March
从 1973 年开始 ,中国逐步向日本 、菲律宾 、泰 国 、罗马尼亚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出口原油 。到 1985年 ,中国原油出口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外贸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能源安全观经历了一 个演变过程 :从最初的“自给自足 ”安全观到“供应 ” 安全观 ,再到目前的“开源节流 ”安全观 。具体而 言 ,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 段 :“自 给 自 足 ( the energy self - suffi2 ciency) ”的安全观阶段 ( 1949 ~1992 年 ) 。虽然中 国于 1939年就在甘肃玉门建立了第一个石油工业 基地 ,但是直至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中国原油年 产量只有 12万吨 。①在 20世纪 50年代 ,中国主要油 品的自给率仅为 40% , 50%左右的石油依赖从苏联 进口 。②中苏关系破裂后 ,中国采取了自力更生的方
二 中国能源安全的挑战
其一 ,能源结构不合理 ,依然是以煤为主 。中国 是世界上唯一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 ,也是世界 上煤使用比例最高的国家 , 占世界煤消费总量的 27%。在中国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中 ,煤占 68%、 石油占 22%、天然气占 3%、一次电力占 7% ,而煤 层气 、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 发利用则刚刚起步 。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平均水平 (煤占 17. 8% ,石油占 40. 1% ,天然气占 22. 9% ,水 电和核电占 19. 2% )相比 ,差距是十分明显的 。③ 在 未来 20年内 ,煤仍将是中国的主要能源 。根据国际 能源署 ( IEA )的预测 , 2030年 ,煤仍占中国能源消费 总量的 60%。④
④ 参见查道炯 :《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第 19页 。
⑤ Caye Christoffersen,“The D ilemmas of Chinaπs Energy Govern2 ance: Recentralization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The Ch ina and Eu ra2 sia Forum Q ua rterly, Vol. 3, No. 3, 2005, p164; Christian Constantin,“ Chinaπs Concep tion of Energy Security: Sources and International Im2 pacts, ”W orking Paper, No. 43, March 2005, pp16 - 7.
一 中国能源安全观的演变
针 ,逐步实施了“自给自足 ”的能源安全战略 。在 1959~1962年期间 ,随着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的发 现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随 后 ,大港 、江汉 、辽河 、长庆 、河南 、华北 、中原等一大 批油田也相继被发现并投入开发 ,中国石油产量迅 速攀升 。1963年 ,中国实现了石油产品基本自给 。③
2006年 3月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 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设立了“优化发展能源 ”的 专章 ,明确了“坚持节约优先 、立足国内 、煤为基础 、 多元发展 ,优化生产和消费结构 ,构筑稳定 、经济 、清 洁 、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 ”的目标 。此外 ,该纲要的 第六篇以“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 题 ,进一步强调了“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 国策 ,建设低投入 、高产出 ,低消耗 、少排放 ,能循环 、 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 社会 ”。
— 53 —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 :挑战与应对
其二 ,在中国政府制订的有关发展规划中也体 现了“开源节流 ”的能源安全观 。例如 , 2004 年 6 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中国能源 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 2004 - 2020) 》确立了中国的 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目标 ,提出了以“节能优先 、效 率为本 ; 煤为基础 、多元发展 ; 立足国内 ①、开拓海 外 ;统筹城乡 、合理布局 ;依靠科技 、创新体制 ;保护 环境 、保障安全 ”的方针 。
2005, p18, http: / /www. swp - berlin. org/ common / get_document. php?
asset_id = 3521. ③ 参见查道炯 :《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北
京 :当代世界出版社 , 2005年版 ,第 16页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年第 8期
从 1997年开始 ,中国能源企业在海外的业务进 入了稳步发展阶段 ,相继同苏丹 、哈萨克斯坦和委内 瑞拉等国签订了油气开发协议 ,并在加拿大 、泰国 、 缅甸 、土库曼斯坦 、阿塞拜疆 、阿曼 、伊拉克等国签署 了关于产品分成 、合资 、租让等方面的协议 ,内容涉 及油气勘探开发 、地面建设 、长输管道 、石油炼制 、石 油化工和油品销售等领域 。④ 其中 ,中国石油天然 气总公司在苏丹的石油开采项目和其在哈萨克斯坦 的石油管道运输项目都是比较成功的例子 。
其一 ,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会议上逐步明确了 “开源节流 ”能源安全观 。例如 , 2003年 10月 ,中国 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明确提 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
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统筹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这样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 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国情 ,总结中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 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 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因此 ,中国能源安全发展 战略的制定及其实施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① 参见王家枢 :《石油与国家安全 》,北京 : 地震出版社 , 2001 年版 ,第 157页 。
② Felix K. Chang, “Chinese Energy and A sian Security, ”O rbis, Vol. 45, No. 2, 2001, p1233.
③ 资料来源 , 中 国 石 油 天 然 气 集 团 公 司 官 方 网 站 , http: / / www. cnpc. com. cn /CNPC / gsjs/ fzlc /。
2007年 4月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订 的《能源发展“十一五 ”规划 》确立了“用科学发展观 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统领能源工 作 ,贯彻落实节约优先 、立足国内 、多元发展 、保护环 境 ,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的能源战略 ,努力构筑稳定 、 经济 、清洁的能源体系 ,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我 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指导方针 。
第三阶段 :“开源节流 ”安全观阶段 ( 2003年 ~ 现在 ) 。九一一事件后 ,鉴于中国能源安全形势的 变化以及俄罗斯在“安大线 ”问题上摇摆不定等因 素 ,从 2003年开始 ,中国政府调整“走出去 ”的能源 安全战略 ,并逐步形成新的能源安全观 ———“开源 节流 ”安全观 。⑤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2005年 10 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会议指出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坚定不移 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坚持以人 为本 ,转变发展观念 、创新发展模式 、提高发展质量 , 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 道 ”。这次会议还提出了“十一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 展的主要目标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单位国内 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 ’期末降低 20%左右 ;要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大力发展循 环经济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 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 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 ,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 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
2007年 10 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 大会提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 好型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 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 、消费模 式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 持续发展能力 ”。
近年来 ,随着中国石油进口量猛增 ,中国能源结 构正在进行重大调整 ,能源安全的形势正在发生质 变 ,这给中国的政治 、外交 、军事 、科技和产业结构等 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 ———如何保障中国能源安 全 。能源安全问题既是中国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 , 也是影响中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 ,解决好这个问 题 ,对于实现“中国和平发展 ”战略和完成“十一五 ” 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统计的出口量为 3 003万吨 ,实际出口量为 3 115万 吨 。① 此后 ,由于国内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的增加 、 石油产量的增速趋缓 ,中国原油出口也开始下降 。 到 1993年 ,中国从石油净出口国变成了石油净进口 国。
第二阶段 :“供应 ( the energy supp ly - oriented) ” 安全观阶段 ( 1993 ~2002 年 ) 。 1993 年 ,中国政府 提出能源安全政策的目标是“保障长期 、稳定的石 油供应 ”。② 这一阶段中国的能源政策都是围绕这 一目标来制定的 。为此 ,中国能源企业实施了“走 出去 ”战略 。1993 年 3 月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在泰国邦亚区块获得石油开发作业权 。这不仅是中 国石油公司首次在海外获得油田开采权益 ,而且也 拉开了中国石油公司进军海外市场 、实施“走出去 ” 战略的帷幕 。1993年 7月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获得加拿大阿尔伯达省北湍宁油田的部分股权 ,并 生产出 中 国 历 史 上 第 一 桶 海 外 原 油 。③ 不 过 , 从 1993年到 1996 年 ,中国能源公司在国外投资的仅 是一些小项目 ,如油田的勘探 、提高老油田的复产 率 、产品分成 、服务等石油合作项目 。通过这些活 动 ,中国能源企业逐步熟悉了国际投资环境 、掌握了 海外能源项目竞标的技巧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