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敏感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药敏试验报告的解读
药敏试验报告的解读(二)引言:药敏试验报告是临床医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检验结果,它对于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药敏试验报告进行详细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报告中各项指标的含义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概述:药敏试验是一种用来确定病原体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的检验方法。
药敏试验报告通常包括了病原体的鉴定结果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通过解读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医生可以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正文内容:一、病原体鉴定结果1.1病原体的科属与种属1.2病原体的培养特征1.3病原体的形态特点1.4病原体的生理特征1.5病原体的生化反应二、病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2.1抗生素的名称及浓度2.2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2.3抗生素的抗生素作用机制2.4抗生素的效果评价2.5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三、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3.1选择合适的抗生素3.2判断药物疗效3.3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3.4指导临床用药3.5为药物研发提供参考四、解读注意事项4.1合理选择抗生素4.2根据MIC值判断敏感性4.3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4.4注意药物副作用和耐药性4.5定期进行药物敏感性监测五、展望及建议5.1发展新的药敏试验技术5.2加强药敏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5.3提高临床医生对药敏试验结果的重视程度5.4加强药物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宣传5.5推动抗生素研发与临床应用的紧密结合总结:药敏试验报告是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通过解读报告中的病原体鉴定结果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医生可以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合理选择抗生素、根据MIC值判断敏感性、综合临床情况进行判断等解读注意事项。
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新的药敏试验技术,加强结果统计分析,提高医生对药敏试验结果的重视程度,推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研发,从而更好地应对耐药菌的挑战,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抗生素敏感试验操作规程
抗生素敏感试验操作规程一、抗生素敏感试验原理:抗生素敏感试验是测定抗生素或其它抗微生物制剂在体外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通常用扩散法或稀释法。
1、扩散法敏感试验:有抗生素的纸片或药片贴在已接种试验菌的平板上,抗生素浓度梯度通过纸片上的抗生素的弥散作用而形成,距纸片一定范围内试验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生长与细菌敏感及其他诸因素相关。
2、稀释法敏感试验:为了定量测定抗生素的活性,抗生素与肉汤或琼脂培养基混合进行稀释,然后种入试验细菌,孵育过夜,以最低浓度抑制细菌生长的,称为最低抑菌浓度(MIC),然后将最低抑菌浓度与机体血清或体液中可获得浓度相比较,来确定恰当的临床治疗浓度。
(1)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抗菌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浓度。
单位:μg/ml或U/ml,mg/L。
(2)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acidal concentration,MBC):抗菌药物杀灭细菌所需要的最低浓度。
单位:μg/ml或U/ml,mg/L。
(3)MIC90:能抑制90%试验菌株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该药对被测菌的MIC90。
(4)MIC50:能抑制50%试验菌株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该药对被测菌的MIC50。
二、抗生素敏感试验的作用:1、指导临床医生对各患者选择最佳抗生素。
2、在一定区域内积累对公共卫生有关的重要耐药的微生物流行病学资料。
三、抗生素敏感试验的临床意义:1、敏感:表示被测细菌引起的感染,除禁忌症外,可用该抗生素常用剂量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中介:表示被测菌株可通过提高剂量受到抑制,或在药物被生理性浓集的部位受到抑制,由于微小的技术因素失控可以对结果解释错误,所以这一范围只是抑菌环直径介于敏感和耐药之间的“缓冲域”抑菌环落入中介范围,其意义不明确,如果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药物,应重复或再以稀释法测定MIC。
3、耐药:被测菌不能被该抗生素的常用剂量在组织内或血液中的浓度达到抑制作用,而且不管其剂量大小或细菌所在部位。
实验报告细菌感染与抗生素敏感性测试
实验报告细菌感染与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实验报告:细菌感染与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一、实验背景在医疗领域中,细菌感染是导致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
为了有效地治疗细菌感染,了解感染细菌的种类以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至关重要。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能够帮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本次实验旨在对临床样本中分离出的细菌进行感染鉴定,并检测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二、实验目的1、鉴定临床样本中的细菌感染类型。
2、测定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3、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1、临床样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液等。
2、培养基:营养琼脂、血琼脂平板等。
3、抗生素药敏纸片: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多种常见抗生素。
4、生化鉴定试剂。
(二)实验方法1、细菌培养将临床样本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基上,置于 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 24 小时,观察菌落形态。
2、细菌鉴定通过革兰氏染色、生化反应等方法对培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
3、抗生素敏感性测试采用纸片扩散法(KB 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
将培养好的细菌均匀涂布于琼脂平板上,贴上抗生素药敏纸片,37℃培养 18 24 小时后,测量抑菌圈直径,根据标准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四、实验结果(一)细菌鉴定结果从临床样本中共分离出以下几种细菌:1、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呈现金黄色、圆形、表面光滑的菌落,革兰氏染色阳性,呈葡萄串状排列。
2、大肠埃希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呈现灰白色、圆形、湿润的菌落,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菌。
3、肺炎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呈现灰白色、扁平、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的菌落,革兰氏染色阳性,呈矛头状排列。
(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耐药。
2、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
3、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敏感,对红霉素耐药。
五、结果分析与讨论(一)细菌感染类型本次实验从临床样本中分离出的细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菌)。
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的意义与应用
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的意义与应用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对于细菌感染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逐渐产生了抗药性,导致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变得无效。
为了确保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细菌耐药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的意义与应用。
一、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的意义1. 个体化治疗:不同细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基于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制定。
通过检测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可以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2. 预防耐药性:抗生素过度或不合理使用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抗生素敏感性的检测,可以避免使用对细菌已产生耐药的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扩散。
3. 指导临床决策: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可以为医生的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根据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
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的应用1. 临床诊断:抗生素敏感性检测是判断细菌感染类型、选择适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药敏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明确患者感染的细菌类型以及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2. 研究耐药性机制:通过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可以深入了解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研究细菌耐药性机制可以为开发新型抗生素或改进现有抗生素提供参考。
3. 检测环境中的细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不仅可以应用于临床诊断,还可以应用于环境中的细菌检测。
例如,农业领域可以通过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监控耐药性菌株在农产品中的传播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农药使用策略。
三、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的未来展望1. 快速检测技术:当前的抗生素敏感性检测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获得结果,限制了其在急诊情况下的应用。
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开发快速、准确的抗生素敏感性检测技术,以提供实时判断与指导。
2.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大量的抗生素敏感性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快速预测细菌的抗药性并指导临床治疗。
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临床意义
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临床意义细菌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而药敏分析在细菌鉴定和治疗方案选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的临床意义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简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是通过培养细菌样本,确定致病菌的种类,并测试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这使得医生能够针对特定细菌感染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二、细菌鉴定的临床意义1. 精确诊断:通过细菌鉴定,可以准确确定患者感染的细菌种类,有助于医生对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和诊断。
2. 治疗方案选择:针对不同的细菌感染,药敏分析可以指导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避免使用无效或过度使用药物。
3. 防止抗生素滥用:药敏分析结果可以准确指导医生在治疗中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4. 治疗效果评估:通过监测细菌的敏感性变化,可以及时评估治疗效果,及早修改治疗方案。
三、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的应用1. 细菌鉴定药敏分析在临床感染科中广泛应用,包括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血液感染等多种细菌感染。
2. 在手术预防性用药中,细菌鉴定药敏分析能够准确指导术前用药,降低手术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3. 对于产生持续感染的患者,细菌鉴定药敏分析还可以用于指导长期抗生素治疗的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并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四、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的局限性1. 培养时间: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需要一定的培养时间,可能延误治疗时机。
2. 染色和培养条件:某些细菌对染色和特殊培养条件比较敏感,可能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确。
3. 复杂性:细菌存在多种鉴定方法和药敏试验,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结果。
五、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的未来发展1. 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如基因检测、质谱技术等,将缩短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的时间,提高结果准确性。
2. 多重药敏分析的应用,可以评估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治疗方案提供更加全面的依据。
3. 数据分析的应用,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细菌的药物抗性情况,指导抗生素使用策略。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操作方法:1.抗菌药物的稀释和融解
2.抗菌药物母液的稀释
3.在微量聚乙烯微板孔中加各种不同浓度的抗生素 100μl,从低浓度往高浓度加样,不需要更换吸管。
4.挑选18~24小时的菌落置M-H肉汤增菌4~6小时。
5.制备0.5麦氏比浊管,然后1:200稀释,使之最终 浓度105 CFU/ml。
除肺炎链球菌外的其他链球菌:红霉素、青霉素、克 林霉素、万古霉素、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
7.用无菌镊子或纸片分配器将抗菌纸片粘贴于M-H琼脂 的表面,一旦纸片贴上,不能移动;各抗菌纸片中 心距离应大于24mm,纸片距平板内缘应大于15mm。
8.经过35℃16~24h孵育。
9.取抑菌环直径,根据 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标准,报 告细菌对该抗生素 敏感(susceptible,S)、 耐药(resistant,R)、 中介(intermediate,I)。
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
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 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 脂中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周围扩散形成递减 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 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 即为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 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第四章 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药敏试验的意义
1、可预测抗菌治疗的效果 2、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 3、发现或提示细菌耐药机制,帮助临床医生合理使 用抗菌药物 4、监测细菌的耐用性,分析耐药菌的变化,预防和 控制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和流行
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常用方法:
药敏试验平板的临床意义
MH琼脂平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产品预期用途
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 (AST),是指在体外测定药物抑菌或杀菌能力 的试验。随着新型致病菌的不断出现,抗菌药 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并且各种致病菌对不同 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细菌的不同菌 株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异。长期以 来,各种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各种常用抗菌 药物往往失去药效,以及不能很好的掌握药物 对细菌的敏感度,所以一个正确的结果,可供 临床医师选用抗菌药物的参考,并提高疗效。
性能评价总结(MH)
4、药敏试验 按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发布的抗微生物 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第15版)要求,平 板接种质控菌应生长良好,抑菌圈应符合表1的 要求。
表1 药敏试验抑菌圈范围
• 河南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预期用途
其大致方法是:从病人的感染部位采取含致 病菌的标本,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同时将 分别沾有一定量各种抗生素的纸片贴在培养基 表面(或用不锈钢圈,内放定量抗生素溶液), 于一定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结果。由于 致病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在药物 纸片周围便出现不同大小的抑制病菌生长而形 成的“空圈”,称为抑菌圈。抑菌圈大小与致 病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成正比关系。于 是可以根据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
产品预期用途
药敏试验旨在了解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 的敏感(或耐受)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 抗生素药物的微生物学试验。一种抗生素如果 以很小的剂量便可抑制、杀灭致病菌,则称该 种致病菌对该抗生素“敏感”。反之,则称为 “不敏感”或“耐药”。为了解致病菌对哪种 抗菌素敏感,以合理用药,减少盲目性,往往 应进行药敏试验。
产品预期用途
我公司生产的MH琼脂平板和苛养菌药敏琼脂 平板是药敏培养基,添加丰富营养物质,MH琼 脂平板主要用于非苛养菌的药敏试验,从而达 到筛选细菌的敏感抗菌药物、指导临床用药、 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目的;苛养菌药敏琼脂 平板主要用于苛养菌的药敏试验,从而达到筛 选苛养菌的敏感抗菌药物、指导临床用药、防 止苛养菌产生耐药性的目的。
微生物药敏结果临床解读与应用
微生物药敏结果临床解读与应用微生物药敏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AST)是一种用来检测微生物(如细菌)对特定抗生素的敏感性的实验。
这种测试的结果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处理细菌感染时。
以下是微生物药敏结果的临床解读和应用:一、临床解读:1.敏感(Sensitive, S):●如果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敏感,这意味着这种抗生素在临床上可以有效抑制或杀死这种细菌。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敏感的抗生素通常是首选。
2.中间敏感(Intermediate, I):●中间敏感意味着抗生素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不如敏感类别中的抗生素。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药物浓度增加或药物累积,中间敏感的抗生素也可能有效。
3.耐药(Resistant, R):●耐药表示细菌对某种抗生素具有抵抗力,常规剂量的抗生素无法有效控制或杀死这种细菌。
●应避免使用对该细菌耐药的抗生素。
二、应用:1.制定治疗计划:●药敏测试结果是制定抗生素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有助于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
●这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抗药性的发展。
2.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对初步治疗没有反应,药敏结果可以用来调整治疗方案。
●在长期或复杂的感染治疗中,根据药敏结果定期调整抗生素选择是常见的做法。
3.监测抗药性发展:●药敏测试可以帮助监测特定地区或医院内细菌抗药性的趋势。
●这对于公共卫生管理和抗生素使用指南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4.避免抗生素滥用:●通过准确的药敏测试,可以避免不必要或无效的抗生素使用,从而降低抗药性风险。
5.个体化治疗:●药敏测试结果有助于实现针对特定患者和感染的个体化治疗。
三、注意事项:1.临床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感染部位、患者的免疫状态、过敏历史等)来解读药敏测试结果。
2.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微生物学和临床数据来做出最终的治疗决策。
3.定期更新和审视药敏测试技术和标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及报告解读
明确提出在二级以上医院设立感染科与感染临床药师(第12、
13条),及临床微生物室(第14条)
6
Company name
概况和制定过程
第一章 总则
第六章 附则 第五章 法律责任
共六章 53条
第二章 组织机 构和职责
• 组织医院管理、临床、药学 、微生物检验、感染等方面 专家起草《抗菌药物临床应 用管理办法》
19
Company name
培养条件(一)
需氧菌: 35℃ ±2 ℃ ,16-18小时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0-24小时 葡萄球菌:33-35 ℃ ,OXA、MET、NAF、VAN24小时 肠球菌:VAN 24小时 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氏菌属等:20-24小时
20
Company name
操作:
无菌棉签蘸取菌液,在管壁内将多余菌液旋 转挤去后,在琼脂表面均匀涂布接种3次, 每次旋转平板60度,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1 周。 室温干燥或35℃干燥5-15分钟 用纸片分配器或无菌镊子将药物纸片紧贴于 琼脂表面 纸片间距 20mm 纸片离平板内缘 15mm
15
Company name
抗生素药敏试验质控
• 4月11日起征求全国意见
• 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
第三章 抗菌药物 级管理目录》
临床应用管理
• 4月15日期征求全国意见
第四章 监督管理
7
Company name
第三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 三级医院 不得超过50种,二级医院 不得超过35种 • 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
葡萄球菌属 Mueller-Hinton(MH)琼脂
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微生物检验项目是指通过实验方法对临床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和检测,以确定感染菌种和确定感染性病原体的体内负荷,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不同的微生物检验项目对于不同的感染病原体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常见的微生物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1.细菌培养及鉴定:细菌培养及鉴定是最常见的微生物检验项目之一、通过将临床样本(如血液、尿液、伤口渗出液等)接种在富营养培养基上,可以使潜在的致病菌繁殖形成典型的菌落,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致病菌的种类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细菌培养及鉴定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细菌感染,制定个体化抗生素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
2.真菌培养及鉴定:真菌感染在临床中日益增多,常见的如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等。
真菌培养及鉴定通过将临床样本(如分泌物、皮肤划痕等)接种在富含真菌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上,使潜在的真菌繁殖形成典型的菌落,通过镜检、生化反应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致病菌的种类。
真菌培养及鉴定对于真菌感染的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因为真菌感染往往较细菌感染难以治疗,需要个体化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3.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检测是通过PCR等方法直接检测病毒RNA或DNA的存在。
常见的病毒检测项目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流感病毒等。
病毒核酸检测可快速准确地检测感染病毒的存在,监测病毒的体内负荷,并确定病毒变异及耐药性,对指导治疗、预后判断及高危人群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4.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是通过将分离的致病菌接种在含有各种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以判断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的结果可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和用药方案的制定,避免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微生物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在于准确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避免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株的形成,提高治疗成功率。
实验报告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
实验报告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了解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度以及寻找合适的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实验原理:抗生素是一种能够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药物。
在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等。
然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有所不同。
通过进行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可以确定哪种抗生素对某些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实验器材并消毒,准备好所需培养基和抗生素。
2. 预备培养基:根据实验要求,制备适当浓度的培养基。
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等待其凝固。
3. 培养微生物:选择需要测试的微生物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培养。
将微生物菌株接种至含有培养基的试管或琼脂平板上。
4.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使用消毒针将不同抗生素溶液分别滴在培养皿上,确保每个培养皿中的抗生素浓度相同。
5. 培养: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培养。
6. 观察结果:观察培养皿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7. 分析结果:根据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和抗生素的作用,判断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对某种抗生素敏感的微生物,在接触抗生素后,抗生素会抑制其生长,形成抗生素有效区域。
2. 对某种抗生素抗性的微生物,在接触抗生素后,仍然能够正常生长,没有形成抗生素有效区域。
3. 通过对不同微生物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可以找到适合治疗的抗生素。
实验讨论:本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实验方法,通过测试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然而,现今临床上微生物的抗药性问题十分严重,这意味着某些微生物已经对常规抗生素产生了抗性,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抗生素或采用其他治疗方法。
实验结论:通过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可以准确判断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实验结果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在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什么是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为什么它在治疗感染时很重要
什么是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为什么它在治疗感染时很重要610083抗生素敏感性是指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对特定抗生素的敏感程度。
当细菌感染人体时,抗生素可以通过干扰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治疗感染。
然而,不同类型的细菌在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上存在差异。
对于同一种抗生素,有些细菌可能对其敏感,能够被有效杀灭,而另一些则可能对其产生耐药性,导致抗生素失效。
本文将为大家科普什么是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以及为什么它在治疗感染时很重要。
一、什么是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抗生素敏感性是指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对抗生素的反应程度。
当细菌感染人体时,医生使用抗生素来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治疗感染。
然而,不同类型的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所不同。
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敏感(Sensitive):细菌对特定抗生素非常敏感,即使以低浓度使用抗生素,也能有效地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当细菌被判定为敏感时,这意味着该种类细菌对特定抗生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在治疗感染时,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可以确保药物能够有效地作用于细菌,迅速达到治疗效果。
敏感性测试通常是通过特定试验方法进行测试的,以确定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程度。
通过敏感性测试,医生可以了解到患者所感染的细菌对哪些抗生素敏感。
这种信息对于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感染至关重要。
敏感的抗生素能够有效地杀灭或抑制细菌,减少感染的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此外,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还可以减少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风险,因为对细菌来说,持续暴露于敏感的抗生素可能会减少其产生耐药性的机会。
2. 中间敏感(Intermediate):细菌对特定抗生素的敏感性不高,即需要较高浓度的抗生素才能有效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使用中间敏感的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使用适当的剂量和浓度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中间敏感并不意味着抗生素对细菌完全无效,但也不能保证其能够完全对症治疗细菌感染。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感染部位和其他相关因素来决定是否使用中间敏感的抗生素。
抗菌药敏试验的意义
药敏试验的意义:1.查出耐药,减少治疗错误,便于医生选择个体化疗方案、节省费用。
2.进行耐药监测,为医院感染控制部门提供防治依据,为经验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3.利用耐药监测结果控制抗菌药物应用,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延长新药使用寿命。
4.为新药的研究和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二)、药物敏感试验规则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规则是德国和欧洲标准,而我国主要以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 ),即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 的规则为标准,这个标准主要包括CLSI 纸片扩散法(M2 )和需氧菌稀释法( M7 )。
(三)、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参照标准1.标准的正确使用M100 –即新表 M100-S17 ,每年更新 1 次;包括 M2 和 M7 文件, M2 –即纸片扩散法(DD) 文件 M2-A9 , M7 –即 MIC 文件 M7-A7 。
M2 、 M7 文件每 3 年更新一次;使用文件时应注意文件是否已更新,避免使用旧文件造成判断结果失误。
2.获得文件的方法如果购买厂家的纸片可向厂家索取标准,每年国际化会议也会颁发此文件的中心内容。
(四)、 CLSIM-100 表内容:CLSIM-100 表主要包括版本中的更新要点、各版本抗菌药物分组、M2 纸片扩散法用的表、M7 MIC 用的表、M7 MIC 用的表及词汇表等内容。
2007 年主要更新内容有关“或”的章节,即同类抗生素能否相互替代的问题;耐药性的增长及连续发生株的测试原则;不适于尿中分离菌的药物,大环内酯类的说明;革兰阴性菌及阳性菌的更新部分;质量评估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更新。
(五)、试验与报告中抗菌药物的选择 </strong> M-100表将抗菌药物分成 A.B.C.U.O 组1 、表 1 和表 1A 中所列 A 组药物被认为对特定菌群的常规的首选试验组合以及常规结果报告中应该出现的药物。
2 、 B 组包含一些临床上重要的,特别是针对医院内感染的药物,也可以用于首选试验。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检验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检验1、扩散法:琼脂加上细菌所需要的各种养料,将培养基融化后,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却,凝成一个平面或叫平板(平皿)。
这时将含有少数细菌的菌液涂到平板上,培养后细菌就会分别在平皿上繁殖,如果在平皿的培养基内事先加入抗生素纸片,由于药物在培养基中扩散,起了抑(杀)菌作用,形成了不长菌落的抑制圈。
抑制圈的大小,反映某一抗生素对该菌抑菌的程度。
K-B法:最常用的药敏试验是WHO推荐的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K-B法)。
该法将药敏试验抑菌环大小分为四个等级,即:敏感、中度敏感、中介度、耐药。
由于中介度介于敏感和耐药之间,所以不予报告,故化验单上只报告敏感、中度敏感或耐药。
【临床意义】1.敏感:表示被测菌株所引起的感染可以用常用剂量的该抗菌药物治愈,禁忌症除外。
2.中度敏感:表示被测菌株可以通过提高剂量被抑制或在药物被生理性浓集的部位被抑制,如β-内酰胺类药物。
3.中介度:这一范围只是抑菌环直径介于敏感和耐药之间的“缓冲域”,以防止由微小的技术因素失控所导致的较大的结果解释错误。
抑菌环落入中介度范围,意义不明确,如果没有其他可替代的药物,应重复做药敏试验,或以稀释法测定MIC。
4.耐药:被测菌不能被常用剂量所达到组织内或血液中的抗生素所抑制。
5.最低抑菌浓度:抑制被测菌的最低药物浓度。
6.最低杀菌浓度:抗菌药物杀灭细菌所需的最低浓度。
联合药敏试验:【临床意义】常用于严重感染时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的选择。
常用K-B法和方阵棋盘稀释法。
结果以部分抑菌浓度FIC的指数报告。
1.FIC指数<0.5,为协同作用。
即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后的药效大于同样浓度的两种药物抗菌作用的总和。
2.FIC指数0.5~1,为相加作用,即两种药物联合后其活性等于两种药物抗菌作用的总和。
3.FIC指数1~2,为无关作用,即联合药物的活性与单独的抗菌作用相同。
4.FIC指数>2,为拮抗作用,即两种药物联合后的抗菌活性小于单独一种药物的抗菌作用。
抗生素敏感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03 抗生素敏感试验的应用场景
医院实验室
诊断感染病原体
通过抗生素敏感试验,医院实验 室能够确定病原体对不同抗生素 的敏感性,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
断依据。
指导抗生素选择
根据试验结果,医生可以选择最合 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 果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控制院内感染
医院实验室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监测 有助于及时发现耐药菌株,采取有 效措施控制院内感染的传播。
减少治疗时间
由于选择了最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时 间可能会缩短,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和经济负担。
降低耐药性
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通过抗生素敏感试验,医生可以合理选择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从 而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监测耐药性趋势
通过长期监测致病菌的耐药性变化趋势,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耐药性 问题,为未来的治疗提供参考。
避免盲目用药
在没有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盲目地选择抗生素,这可能 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产生耐药性。因此,抗生素敏感试验有助于避免盲目用药 ,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提高治疗效果
针对性治疗
通过抗生素敏感试验,医生可以根据 致病菌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敏感的抗生 素,实现针对性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
抗生素敏感试验及其 临床意义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抗生素敏感试验概述 • 抗生素敏感试验的临床意义 • 抗生素敏感试验的应用场景 • 抗生素敏感试验的挑战与展望 • 抗生素敏感试验的案例分析
01 抗生素敏感试验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抗生素敏感试验是对细菌对不同抗生素药物的敏感程度进行 检测的方法。
展望
新型试验方法的研究
抗生素对特定细菌的敏感性测试
抗生素对特定细菌的敏感性测试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而不同的细菌可能对抗生素具有不同的敏感性。
为了确定特定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敏感性测试。
本文将介绍敏感性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以及该测试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一、敏感性测试的基本原理敏感性测试是通过检测特定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生长抑制或抗菌效果,来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程度。
这种测试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治疗特定细菌感染。
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细菌培养:将待测细菌接种在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培养细菌至一定的数量和生长状态。
2. 抗生素纸片扩散:在琼脂平板上放置含有不同抗生素的纸片,使纸片上的抗生素扩散到周围的培养基中。
3. 生长观察:观察培养基上特定细菌的生长情况,包括菌落数量和形态。
4. 结果判读:通过比较不同抗生素作用下的细菌生长情况,判断该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程度。
二、敏感性测试的常用方法目前,常用的敏感性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纸片扩散法:将含有不同抗生素的纸片放置在细菌培养皿上,通过观察细菌生长的抑制圈直径来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抑制圈直径越大,表示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越强。
2. E测试法:通过在琼脂平板上放置含有连续浓度梯度的抗生素试纸,来确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即细菌对抗生素的最低敏感性浓度。
3. 微量稀释法:将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加入含有细菌的培养液中,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通过判断最低抑制浓度来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4. 自动化测试:利用自动化系统对多个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高通量测试,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敏感性测试的重要性与应用敏感性测试在细菌感染治疗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和应用:1. 合理用药:通过敏感性测试可以确定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为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提供指导,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抗生素滥用,从而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
抗生素敏感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整理ppt
27
特殊耐药表型
MRS ESBL CRE 克林霉素诱导耐药 高水平氨基糖甙类耐药性肠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整理ppt
28
解释
➢ 对于苯唑西林敏感的SAU和CNS,头孢菌素、 β-内酰胺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药敏 结果,按常规药敏结果解释标准进行报告。
➢ 对于MRSA及MRS,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 β-内酰胺/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菌素、和 碳青酶烯类,可能会出现体外有抗菌活性,但临床治疗 无效。对于这些药物应该报告耐药或不发报告。
抗生素敏感试验 及其临床意义
整理ppt
1
抗生素发展史
❖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 1937年合成出“磺胺吡啶”。
❖ 1939年美国微生物学家瓦克斯曼从放线菌中分离出了链霉素 发现链霉素
❖ 科学家们从放线菌中陆续发现了新霉素(1949年)、土霉素 (1950年)、红霉素(1952年)、四环素(1953年)等
整理ppt
26
耐药性动态观察
➢ 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严重感染,青霉素类药物若敏感 则需提高治疗剂量。对这种感染,用单一抗菌药物常致 临床治疗失败,应考虑增加体外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抗菌 活性的第2种药物(如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 长期应用喹诺酮类治疗过程中,葡萄球菌属可发展其耐 药性。因此,最初敏感的分离株在开始治疗3-4天后可以 变为耐药,应对重复分离株测试药敏试验。
来
Sanders CC, Sanders WE. J Infect Dis 1986;154:792-800
整理ppt
20
共选择的一般机制
对X敏感
抗生素体外药敏试验敏感度折点的修订及其临床意义
抗生素体外药敏试验敏感度折点的修订及其临床意义何礼贤【期刊名称】《微生物与感染》【年(卷),期】2012(007)002【总页数】1页(P132)【作者】何礼贤【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正文语种】中文问:什么是抗生素敏感度折点?近年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抗生素体外药敏试验敏感度折点有哪些修订?其临床意义是什么?答:实验室抗生素药敏试验测定的是药物对病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或抑菌圈直径(纸片法),折点即是区分敏感(S)、中介(I)和耐药(R)的临界值。
折点是根据病原体MIC的分布、动物和人体药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研究、临床研究与病原体MIC的相关性综合分析而确定的。
由于耐药性的变化和发展,抗生素敏感度折点经常需要修订。
CLSI于2008年修改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度折点,将非脑膜炎静脉青霉素S/I/R的MIC(g/ml)折点分别从原来的≤0.06/0.12/≥2调整为≥2/4/≥8;青霉素剂量和给药间隙时间则要求符合PK/PD目标值(T>MIC%至少达到50%),即MIC≥2时200万u静脉滴注,每4 h 1次(1 200万u/24 h),MIC=4时300~400万u(1 800~2 400万u/24 h)。
脑膜炎静脉青霉素和非脑膜炎口服青霉素维持原来折点不变。
2010年修改部分头孢菌素(含氨曲南)和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敏感度折点,头孢唑啉S/I/R的 MIC从原来的≤8/16/≥32调整为≤1/2/≥4,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曲松从原来的≤8/16~32/≥64调整为≤1/2/≥4,头孢他啶和氨曲南从原来的≤8/16/≥32调整为≤4/8/≥16,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从原来的≤4/8/≥16调整为≤1/2/≥4,厄他培南则从原来的≤2/4/≥8调整为≤0.25/0.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
由质粒介导的、能赋于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和单环酰胺类以及结构相关的β -内酰胺酶药物耐药的一 类酶,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如:KPN、KOX、ECO、PMI
ESBL试验临床上并不需要常规报告,但适用于医院感 染控制及流行病学调查目的; 使用更新的折点情况下,即便ESBL阳性,没必要更改
/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药敏
结果,按常规药敏结果解释标准进行报告。
对于MRSA及MRS,其他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 β -内酰胺/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菌素、和 碳青酶烯类,可能会出现体外有抗菌活性,但临床治疗
无效。对于这些药物应该报告耐药或不发报告。
结果报告
非敏感(NS) 该解释范围适用于对某些细菌只有敏感的判读标准,
因为未发现或耐药罕见菌株
体外可出现活性,但临床上无效的情况
细菌 沙门菌属、志贺菌属 不能报告为敏感的抗微生物药 Ⅰ、Ⅱ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和氨 基糖苷类
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属 青霉素类、β -内酰胺类/β -内酰 胺酶抑制剂复合类、抗葡萄球菌头 孢类(具抗MRSA活性的头孢菌素除 外)和碳青霉烯类
结果报告
中介
包括这些菌株,其抗菌药物 MIC 接近于血液和组织 中通常可达到的水平,而抗微生物药治疗的反应率可能低
于敏感株。“中介”分类意味着药物在生理浓集的部位具 有临床效力(如尿液中的喹诺酮类和β -内酰胺类)或者可 用高于正常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如β -内酰胺类) 耐药
是指分离菌株不被常规剂量用药通常可达到的药物浓 度所抑制,和/或证明抑菌环直径落在可存在某些特定的 微生物耐药机制范围(如β -内酰胺酶),并且治疗研究显 示药物对分离菌株的临床疗效不可靠
临床常用抗生素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其他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喹诺酮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和林可酰胺类抗生素 糖肽类抗生素
磺胺类药物及增效剂
其它合成抗菌药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产生一种或多种水解酶、钝化酶和修饰酶。(头孢菌素类、青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制定成员由来自专业领域、政府以及工业界的代表组成, 其中包括微生物学实验室、政府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和教 育者、制药厂和微生物诊断制造商等,每年通过发展新的 或修订已有的方法、解释标准和质量控制参数,不断地改
进标准并优化对出现的各种耐药机制的检测。
CLSI标准的制定
考虑了临床疗效、耐药的流行情况、减少耐药性导致 的出现、价格、FDA规定、目前关于首选与次选药的公认推 荐意见、以及其他需要考虑到问题,在其标准中建议: 相类似的药物由于它们的解释结果和临床效力都很相 似,因此不必重复试验,特别是在临床常规大量使用的头
X
20 mcg/ML
敏感菌落中存在着自发 的突变菌株(同时对X 和Y抗生素耐药)
给予X抗菌素后,因为 敏感菌株的相继死亡, 突变菌株被选择出来
耐药的克隆繁殖并成为临 床表现,同时对X和Y耐药 ,即使没有使用Y抗菌素
罕见耐药谱型
影响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的因素很多,因此,加强临床微生 物实验室的质控工作至关重要。当质控菌的结果在CLSI要 求的允许范围内,所出现的异常或罕见耐药表型应引起实
卫生部 《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130号
一、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二、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MRSA、VRE、ESBLs、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三、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中国的行动方案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三)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四)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四、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六、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活性的第2种药物(如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长期应用喹诺酮类治疗过程中,葡萄球菌属可发展其耐 药性。因此,最初敏感的分离株在开始治疗3-4天后可以 变为耐药,应对重复分离株测试药敏试验。
特殊耐药表型
MRS ESBL CRE 克林霉素诱导耐药 高水平氨基糖甙类耐药性肠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解
释
对于苯唑西林敏感的SAU和CNS,头孢菌素、 β -内酰胺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 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肠球菌属
氨基糖苷类(除外高浓度)、头孢菌 素类、克林霉素和复方新诺明
耐药类型分类固有耐药Fra bibliotek获得性耐药
对抗生素耐药菌的选择作用
使用头孢菌素和喹诺酮导致的“附加损害”
药物种类,选择的病原体 第三代头孢菌素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 ESBLs 耐ß-内酰胺类的不动杆菌 艰难梭状芽孢杆菌
喹诺酮类
提
示
青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对被FDA批准用于葡萄球菌感染治 疗的其他青霉素类、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类 和碳青霉烯类也敏感。 青霉素耐药,苯唑西林敏感的菌株对β -内酰胺酶不稳定 的青霉素耐药,但对其他β -内酰胺酶稳定的青霉素、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相关的头孢类和碳青霉烯类 敏感。 耐苯唑西林的葡萄球菌对目前所有的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耐药,因此,对很多其它的β -内酰胺抗生素敏感或耐药 结果可以通过只检测青霉素和苯唑西林而得到。 常规检测其他的青霉素,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头 孢类和碳青霉烯类是不必要的。
霉素类、碳青酶烯酶、氨基糖苷类
)
抗生素作用的靶位改变,包括青霉素结合蛋白位点和DNA 螺旋酶的改变。(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
细菌膜的通透性下降,包括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通道 蛋白的丢失。(碳青酶烯类)
细菌主动外排系统的过度表达。(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
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比如氨基 糖苷类、红霉素、β-内酰胺类)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而不 是同一类三种。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 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 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 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 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 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孢类抗生素,按照其一代、二代、三代、四代的分组,每 一组药物有几乎一样的抗菌谱、解释标准,对于这些药物, 交叉耐药和敏感是必然的,因此只需选择一种药物用于药 敏试验。
M100-S24新的更新要点
头孢吡肟(对肠杆菌科菌的折点引入剂量依赖性敏感)(SDD) 解释范畴: 1、 FEP 有多个规定剂量可供选择,基于SDD的给药方案可以 导致更高的药物暴露(剂量更高,频率增加或者两者同时使用 ) 2.但并非所有肠杆菌科药物都使用SDD报告方式,并且FEP的 SDD报告仅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并不适于其它细菌(包括ABA,PA-E) 头孢唑林折点结果可用于预测口服头孢菌素在无并发症的尿路 感染中的治疗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喹诺酮的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孢菌
引自 Paterson DL Clin Infect Dis 2004;38(Suppl 4):S341–S345.
耐药是选择出来的
药物治疗
敏感菌落中存 在着自发的突 变菌株
给予抗菌治疗后 ,因为敏感菌株 的相继死亡,突 变菌株被选择出 来
三代头孢菌素、美洛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萘唑胺任一 种耐药
青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三代头孢菌素、利萘唑胺任一耐 药
肠球菌
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 肠杆菌科细菌 淋病奈瑟菌 脑膜炎奈瑟菌 流感嗜血杆菌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氨苄西林和喹奴普丁同时耐药、替考拉宁和利萘唑胺任一耐药
可立斯丁耐药 美洛培南耐药,除变形杆菌属外亚胺培南耐药 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氟喹诺酮类耐药 青霉素高耐株、环丙沙星耐药 氨曲南、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碳青酶烯类任一种非敏感 碳青酶烯类敏感、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
验室工作人员的注意。
下表介绍的耐药谱型在世界范围内均属罕见,如在日常药 敏试验中发现并经复试依然出现相同的结果,应该将菌株 送到参考实验室进行核实。
需确证的异常或罕见耐药表型
菌 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A、B、C、G -溶血链球菌
抗菌药物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萘唑胺和喹奴普丁任一种耐药 万古霉素和利萘唑胺任一种耐药
耐药的克隆 在过去曾是 敏感的菌落 中生长
在治疗过 程中耐药 成为临床 表现
Sanders CC, Sanders WE. J Infect Dis 1986;154:792-800
共选择的一般机制
对X敏感
(MIC <8 mcg/ml)
对Y耐药
(MIC 64 mcg/ml)
对X耐药
(MIC 64 mcg/ml)
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意义
可预测抗菌治疗的效果
指导临床医生选择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