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学基础——疱疹病毒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部分-疱疹病毒(Herpes viruses)
免疫性
主要是细胞免疫
微生物学检查
尿等标本离心沉淀,姬姆萨染色镜检,检查巨大细胞 及核内和浆内嗜酸性包涵体
分离培养可将标本接种于人胚肺纤维母细胞中,培养 24小时后用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CMV DNA
葡聚糖液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制成涂片,加CMV单克 隆抗体,采用免疫酶或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抗原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 virus,HSV) 流行病学
人群感染率高,广泛存在潜伏感染 病人和健康带毒者是传染源 亲密接触与性接触为主要的传播途径 HSV-1一般通过口腔或污染的手及飞沫
感染 HSV-2一般通过性接触传播
原发感染
生殖器疱疹
唇疱疹
齿龈炎
脓性指头炎
潜伏感染和复发
ELISA检测lgM抗体和lgG抗体,适用于早期感染和流行 病学调查
治疗与预防
丙氧鸟苷(ganciclovir DHPG)有防止CMV扩 散作用
耐丙氧鸟苷的CMV感染可选用磷甲酸钠,但效 果比前者差
CMV病毒活疫苗致癌潜能的问题有待解决 CMV包膜糖蛋白的亚单位疫苗是研究的方向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
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 淋巴瘤细胞时发现,故名
形态结构与其它疱疹病毒相似 主要侵犯B细胞 在B细胞内引起两种形式的感染
增殖性感染 非增殖性感染
不同感染状态时表达的抗原不同
EBV的增殖性感染
病毒增殖,感染细胞溶解死亡
增殖性感染相关抗原
EBV早期抗原(EA) 非结构蛋白,具DNA多聚酶活性
性感染等
所致疾病
先天性感染
通过胎盘侵袭胎儿 早产、流产、永久必性智力低下、耳聋和脉络视网膜炎等
疱疹病毒
第32章疱疹病毒学习要点一、概述疱疹病毒分为α、β、γ三个亚科,其中与人类感染有关的人类疱疹病毒有HSV1、 HSV2、 EBV、 VZV、 CMV 、HHV6 、HHV7和 HHV8等8种。
疱疹病毒有包膜,表面有糖蛋白刺突。
基因组为双链DNA。
除EB病毒、HHV6型及HHV7外,其余疱疹病毒能在人二倍体细胞核内复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并可形成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
病毒基因组可与宿主细胞基因组整合,引起细胞转化。
疱疹病毒感染可表现为增殖性感染、潜伏感染或先天性感染,某些疱疹病毒感染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二.疱疹病毒主要种类及致病特点1.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HSV-1主要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空气飞沫传播,病毒经呼吸道和破损皮肤黏膜侵入机体,感染部位主要在腰以上。
原发感染最常引起龈口炎、疱疹性角膜结膜炎、唇疱疹和皮肤疱疹性湿疹等。
潜伏部位为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
潜伏的病毒可被激活,转为增殖性感染,病毒沿感觉神经纤维轴索下行返回末梢,在局部上皮细胞内增殖,引起局部复发性疱疹。
HSV可经胎盘或产道传播,引起先天性感染或新生儿感染。
2.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HSV-2主要通过直接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主要引起腰以下部位感染,是生殖器疱疹的病原体。
病毒潜伏部位为骶神经节。
受刺激后潜伏病毒可被激活,引起复发感染。
HSV-2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传染源为水痘病人,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儿童期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病毒潜伏多年后,在成人或老年人中复发感染则表现为带状疱疹感染。
潜伏部位为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
孕妇感染可致胎儿先天性水痘综合症。
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潜伏感染二、选择题A1型题1.单纯疱疹病毒1型主要潜伏的部位是:A.口唇黏膜B.局部淋巴结C.皮肤D.三叉神经节E.骶神经节2.哪种病毒感染时,中和抗体不能起到主要保护作用:A.脊髓灰质炎病毒B.单纯疱疹病毒C.麻疹病毒D.乙型脑炎病毒E.流感病毒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损害:A.皮肤黏膜上皮细胞B.白细胞和精细胞C.神经细胞D.淋巴细胞E.T淋巴细胞4.巨细胞病毒常引起:A.唇疱疹B.带状疱疹C.Kaposi肉瘤D.先天性畸形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有关“病毒—潜伏部位”的组合,不.正确的是:A.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B.单纯疱疹病毒1型—脊髓前角神经节C.单纯疱疹病毒2型—骶神经节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CD4+T淋巴细胞E.EB病毒—B淋巴细胞6.与鼻咽癌有关的病毒是:A.鼻病毒B.单纯疱疹病毒C.腺病毒D.巨细胞病毒E.EB病毒7.与Kaposi肉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的病原体是:A.人乳头瘤病毒B.EB病毒C.人疱疹病毒8型D.卡氏肺囊菌E.艾滋病病毒三、填空题1.疱疹病毒分为、、三个亚科。
医学微生物学—疱疹病毒
5-碘脱氧尿嘧啶核苷(疱疹净)、阿糖胞苷等治疗疱 疹性角膜炎有较好的疗效。
巨细胞病毒
Hale Waihona Puke 一、生物学性状最大的人类疱疹病毒,φ=180~250nm。
感染范围狭窄,人巨细胞病毒(HCMV)只能感染人, 只在人成纤维细胞中增殖。增殖缓慢,复制周期长,需4~ 6周才出现细胞病变,细胞肿胀变圆、核内出现大型嗜酸性 包涵体,宛如“猫头鹰眼”状。
三、微生物学检查 1.因EBV分离培养困难,用PCR和核酸杂交法检测标本中 EBV的DNA,或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标本中的EBNA抗原。 2.EBV抗体的检测:
四、防治原则 1.预防:我国生产的表达EBV 的gp340和HBsAg的痘苗 疫苗,在鼻咽癌的高发区使用。Gp340包膜糖蛋白疫苗 ,用以预防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治疗:无环鸟苷和丙氧鸟苷有一定疗效。
EB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EBV的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直径为150~
180nm,EBV仅能在B淋巴细胞中增殖。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性:EBV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
EBV可长期潜伏在人体淋巴组织中,当机体免疫功 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活化形成复发感染。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2.非洲儿童的恶性淋巴瘤:又称Burkitt淋巴瘤。 3.鼻咽癌: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
三、微生物学检查
(一)病毒的分离
采取患者水疱液、唾液、阴道分泌液或角膜刮取物、脑 脊液等接种易感细胞中培养2~3天,出现细胞肿胀,变圆并 相互融合等病变。
(二)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四、防治原则
(一)预防
亚单位疫苗、基因重组疫苗和多肽疫苗都处于临床研 究阶段。若孕妇产道有HSV-2感染,可进行剖腹产或给新 生儿注射特异性的丙种球蛋白作为紧急预防。
〖医学〗疱疹病毒
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初次感染大剂量病毒,多见青少年,是 一种急性全身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症状为发热、咽炎、颈淋巴腺炎、肝脾 肿大、血液中大量异形淋巴细胞 持续数月后自愈,预后良好
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
中非、新几内亚、南美洲等温带地区的 的地方病
多见于6岁儿童,好发部位为颜面、腭 部淋巴结
潜伏感染和复发:原发感染后少数病毒可 长期存留于神经细胞内,激活后机体再次 出现病理损伤。复发往往是在同一部位
潜伏部位
HSV-1: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 HSV-2:骶神经节 先天性感染:影响胚胎细胞的有丝分裂
HSV-2可能引起宫颈癌
患过生殖器疱疹的妇女,宫颈癌发病率高 用免疫荧光检查癌组织HSV-2抗原 患者HSV-2抗体效价高 宫颈疱疹与宫颈癌好发部位相似 分子杂交试验发现HSV-2基因片段 尚不能作出结论。HSV-2可能是一种辅助致 癌因子,或是一种与之无关的“过客”病毒
生物学性状
典型的疱疹病毒结构 只有一个血清型
致病性
传染源主要是患者,水痘患者急性期水疱 内容物及上呼吸道分泌物、或带状疱疹患 者水疱内容物都含有病毒 病毒借飞沫经呼吸道或接触传播 好发年龄为3~பைடு நூலகம்岁,多在冬季春季流行
原发感染:水痘,一般病情较轻
潜伏感染:
原发感染后,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 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以后如机体 免疫力下降,病毒被激活,病毒沿神经 轴突下行到所支配的皮肤细胞内增殖, 发生疱疹,排列呈带状,称带状疱疹
还不能认为EBV是鼻咽癌唯一致病因素, 可能是多种综合因素中的一种
免疫缺陷患者的淋巴增生性疾病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第三十一章疱疹病毒
EBV的增殖性感染
病毒增殖,感染细胞溶解死亡 增殖性感染相关抗原
EBV早期抗原(EA)非结构蛋白,具DNA多聚酶活性 EBV衣壳抗原(VCA)与病毒DNA组成EBV的核衣壳 EBV膜抗原(MA) EBV的中和抗原(gp320)
EBV非增殖性感染
包括: 潜伏感染 病毒基因组处于潜伏状态 ,感染的B细胞的“转化”
ELISA检测lgM抗体和lgG抗体,适用于早期感染和流 行病学调查
治疗与预防
丙氧鸟苷(ganciclovir DHPG)有防止CMV扩散作用 耐丙氧鸟苷的CMV感染可选用磷甲酸钠,但效果比前
者差 CMV病毒活疫苗致癌潜能的问题有待解决 CMV包膜糖蛋白的亚单位疫苗是研究的方向
gp320膜蛋白疫苗,正在英国大学生患者中作 小规模接种,以期观察该疫苗是否能降低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
African or Burkitt’s Lymphoma
Although BL is a very rapidly growing tumour it responds well to treatment.
鼻咽癌
我国南方(广东、广西)及东南亚是鼻咽癌高发 区
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 EBV与鼻咽癌
在所有病例的癌组织中有EBV基因组存在和表达病 人血清中有高效价EBV抗原(主要VCA和EA)的lgG 和 lgA 抗体病情好转后,这些抗体的滴度也随之 下降
微生物学检查
EBV分离培养困难
经紫外线灭活的CMV可转化啮齿类动物胚胎成纤维细胞 某些肿瘤如宫颈癌、结肠癌等中CMV DNA检出率高
微生物学检查
尿等标本离心沉淀,姬姆萨染色镜检,检查巨大细胞 及核内和浆内嗜酸性包涵体
疱疹病毒——【医学微生物学精品讲义】
➢ 潜伏感染:病毒不增殖,宿主细胞不破坏,病毒与细 胞处于平衡状态,直到在某些条件下, 病毒被激活,转 为显性感染。
➢ 整合感染:病毒基因整合于宿主细胞的DNA中,导致 细胞转化。这种作用与某些疱疹病毒的致癌机理有密切 关系。
➢ 先天性感染: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造成胎儿畸形。
• γ疱疹病毒(EB病毒):宿主范围最窄,主要是B细胞, 病毒可在细胞内长期潜伏。
疱疹病毒的共同特点
• 球形,有包膜,双股线状DNA; • 除EB病毒外,均可在人二倍体细胞核内复制,产生明
显的CPE,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及多核巨细胞(感染细胞 同邻近未感染的细胞融合)。
Herpesvirus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可表现为
• HSV-1可以引起龈口炎、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疱疹性湿疹、 疱疹性脑炎等;
• HSV-2可以引起生殖器疱疹。
单纯疱疹
唇疱疹
DISEASES!
cold sore herpes whitlow
eczema herpeticum Gingivostomati,大部分病毒被消除,少数病毒潜伏在神 经节中而不引起症状,与机体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当机体 受到一定的刺激时,潜伏的病毒被激活重新增殖,沿神经 轴突下行到神经末梢支配的粘膜上皮细胞内增殖,引起复 发性局部疱疹。复发出现在同一部位。
• 人是HSV的自然宿主,HSV在人群中感染较普遍。病毒存在 于疱疹液或健康人的唾液中,主要通过直接密切接触和性接 触传播。
• 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粘膜或皮肤的局部疱疹。感染表现为原发 感染、潜伏感染、先天性感染。
原发感染
• 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6个月以上婴幼儿容易发生 HSV-1的原发感染。
【医学ppt课件】疱疹病毒
防治原则: 亚单位疫苗正在研究中。 药物:更昔洛韦、阿糖腺苷等。
第32章 疱疹病毒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HSV)
两种血清型,即HSV-1和HSV-2。 传染源: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性传播、宫内感染(胎
盘感染、宫颈逆行感染)、产道感染 靶组织:皮肤、黏膜 典型症状:成簇水疱
一、感染类型 1.原发感染 HSV-1好发于6月~2岁儿童。
引起腰上部位感染,主要有口、眼、唇和 神经系统感染,如龈口炎,唇疱疹,咽炎, 角膜结膜炎和疱疹性脑炎等。 HSV-2 引起腰以下及生殖器感染。如生殖器 黏膜疱疹,亦可引起新生儿疱疹。
2.潜伏感染 HSV-1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 HSV-2潜伏于骶神经节。
3.复发感染 机体免疫降低时发生,往往 与原发感染在同一部位。复发感染病程 短,损伤轻,感染局限化。
二、免疫性 体液免疫:中和抗体中和游离病毒,阻止病
毒在体内扩散,但不能消除潜伏在神经节 中的病毒,也不能阻止复发。 细胞免疫(为主)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 疱疹病损组织基底部染色镜检,检查细胞
病变,及病毒抗原检查。 2. 脑脊液PCR检测DNA。
四、防治原则 亚单位疫苗正在研制中。 药物治疗:碘苷、阿糖腺苷、阿昔洛韦、疱
疹净等。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一个血清型。 人是唯一的自然宿主。 传染源:患者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垂直传播 靶组织:皮肤 典型症状:水疱
治疗免疫抑制患儿、成人水痘、带状疱疹。
第三节 EBV
人群中,尤其是儿童感染普遍。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唾液传播 靶细胞:口腔、鼻咽部粘膜细胞、腺细胞 潜伏部位:B淋巴细胞
所致和相关疾病: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 3.鼻咽癌 4.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医学微生物学-疱疹病毒
复发性局部疱疹,出现在同一部位,轻、局限 化。。
3.先天性感染及新生儿感染
HSV-2感染: 孕妇: 产道感染新生儿 ————疱疹性脑膜炎,疱疹性角膜结 膜炎; 经胎盘感染胎儿 ————流产、早产、死胎、先天畸形。
4.HSV-2感染与宫颈癌密切相关。
经产道感染的新生儿疱疹
三、免疫性
细胞免疫为主: 破坏已受感染的宿主细胞,清除细胞内病毒; 体液免疫: 灭活细胞外病毒,阻止病毒经血液扩散;
对于神经节内的潜伏病毒,均不发挥作用 。
四、防治原则
目前无特异预防方法。 孕妇,新生儿: 注射丙种球蛋白作紧急预防或作剖腹产。 治疗: 碘苷、阿糖腺苷、阿昔洛韦等 不能防止潜伏感染的复发。
第三十一章 疱疹病毒 (herpes virus)
(P293)
概述:
1.共同特点
1)形态结构: 球形,双股线状DNA,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有包膜, 溶细胞释放; 3)编码多种参与核酸代谢的酶;(药物作用靶点) 4)引起以潜伏感染为特征的多种类型感染。
Herpes virus
引起多种类型感染
显性感染:
儿童、成人: 巨细胞病毒单核细胞 增多症, 先天性感染:巨细胞 包涵体病。
本章要点:
单纯疤疹病毒,水痘一带状疤疹病毒感染 类型,潜伏感染部位,所致疾病。
形成串联水疱。
水痘和带状疱疹
第三节EB 病 毒(EBV)
1964年Epstein和Barr首次从非洲儿童的 恶性淋巴瘤组织培养中发现的一种人类 疱疹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与其它与HSV相似,但仅能在B淋巴细 胞中增殖,亦可感染某些上皮细胞 。
二、致病性
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唾液传播, 致病性:
医学-疱疹病毒
HSV感染类型
1. 原发感染:皮肤与黏膜的局部疱疹、溃疡 HSV-1:新生儿易感,引起咽颊、口腔黏膜疱疹, 皮肤疱疹,疱疹性脑膜炎和疱疹性结膜炎 HSV-2: 生殖器疱疹
2. 潜伏感染与再发感染 3. 先天性感染与新生儿感染
孕妇:流产、早产、死胎和先天畸形
4. HSV-2与宫颈癌相关
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herpesvirus)
是一大类感染人体后能够引起蔓延性皮疹 的病毒。
现已发现110种以上亚科 速度
潜伏细胞
单纯疱疹病毒 (HSV1、 HSV-2)
快,造成
三叉N节或颈上N节 骶N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
细胞溶解 脊髓后根N节或颅N节的
重症波及角膜,影响视 力。
生殖器疱疹---HSV-2感染所致
•(急性)原发感染 症状较重,感染部位斑 丘疹,进而形成水疱、 脓庖溃疡,伴有发热, 淋巴结肿大,病程3周。 •复发感染 症状较轻,或无症状
• 性传播----宫颈癌有关
新生儿疱疹—HSV-2
HSV-1与HSV-2所致疾病的比较
角膜结膜炎 唇咽 疱疹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单纯疱疹病毒(HSV)电镜图
HSV血清型:HSV-1,HSV-2
两种病毒有50%同源性 病毒体有 10~11种包膜糖蛋白,
按gG的不同,分为:HSV-1和HSV-2. gB、gC、 gD 和gH与病毒吸附、穿入有关 gB具有粘附和融合 细胞培养:明显细胞病变,出现嗜酸性包涵体
与HSV不同: ①呼吸道感染或接触感染 ②通过病毒血症播散至皮肤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第29章.疱疹病毒
一、单纯疱疹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球形,直径150~200nm
sosoyjw
一、单纯疱疹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核衣壳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核酸为线性双链DNA 衣壳蛋白 包膜 包膜蛋白
sosoyjw
一、单纯疱疹病毒
(二)致病性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动物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性接触、垂直传播 易感人群:儿童 成人感染率:80%以上 致病机理:
sosoyjw
三、EB病毒
(五)预防 控制传染源 治疗患者 切断传播途径 唾液传播防护 保护易感人群 疫苗(研制中) 紧急预防可注射特异性抗体
sosoyjw
三、EB病毒
(六)治疗 针对病毒 抗病毒药物 不能清除潜伏状态的病毒 对症治疗
sosoyjw
四、人巨细胞病毒
(二)致病性
原发感染 HSV-2:腰部以下黏膜与皮肤局部疱疹 以男女生殖器疱疹为主,以及新生儿疱疹
生殖器疱疹
新生儿疱疹
sosoyjw
一、单纯疱疹病毒
(二)致病性
潜伏感染 HSV-1: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
三叉神经节
颈上神经节
sosoyjw
一、单纯疱疹病毒
(二)致病性
潜伏感染 HSV-2:骶神经节
免疫性、诊断、预防、治疗 潜伏感染不易清除病毒
sosoyjw川北医学源自·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主要参考文献: 《医学微生物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免疫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sosoyjw
sosoyjw
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六)治疗 针对病毒 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阿糖腺苷、大剂量干扰素 不能清除潜伏状态的病毒 对症治疗
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
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疱疹病毒(Herpesviruses )是一群中等大小的双股DNA 病毒,有100个以上成员,根据其理化性质分为α、β、γ三个亚科。
α疱疹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增殖速度快,引起细胞病变。
β疱疹病毒(如巨细胞病毒),生长周期长,感染细胞形成巨细胞。
γ疱疹病毒(如EB 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是淋巴样细胞,可引起淋巴增生。
疱疹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广泛,可感染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
引起人类产生的有7种疱疹病毒(见表29-1)。
疱疹病毒主要侵犯外胚层来源的组织,包括皮肤、粘膜和神经组织。
感染部位和引起的疾病多种多样,并有潜伏感染的趋向,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表29-1 引起人类产生的疱疹病毒 病毒潜伏部位 所致疾病 单纯疱疹病毒1型(人类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人类疱疹病毒2型)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3型) 巨细胞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 EB 病毒(人类疱疹病毒5型) 人类疱疹病毒6型 人类疱疹病毒7型 神经节 腺体、肾 淋巴组织 淋巴组织 淋巴组织热性疱疹,唇、眼、脑感染 生殖器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单核细胞增多症,眼、肾、脑和先天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婴儿急疹未知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结构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 )呈球形,完整病毒由核心、衣壳、被膜(Tegument)及囊膜组成。
核心含双股DNA ,缠绕成纤丝卷轴。
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由162个壳微粒组成,直径为100nm 。
衣壳外一层被膜复盖,厚薄不匀,最外层为典型的脂质双层囊膜,上有突起。
有囊膜的病毒直径为150~200nm 。
囊膜表面含gb 、 gC 、 gD 、 gE 、 gG 、 gH 糖蛋白,与病毒对细胞吸附/穿入( gB gC gD ge )、控制病毒从细胞核膜出芽释放 (gH )及诱导细胞融合(gb gC gD gH )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24
基因与结构
• 疱疹病毒科成员的基因组均为线性双 链DNA,其大小在120~230kb之间,含 基因60~120个。
• 疱疹病毒科成员在形态上具有较高相 似性.电镜下,疱疹病毒呈中等大小, 有包膜的不规则球形,直径120~200nm。 在结构上由四部分组成,即核心,衣 壳,皮层和包膜。
2020/3/24
水痘
2020/3/24
带状疱疹
2020/3/24
• 人巨细胞病毒(HCMV)为最常见的人类伴随病 毒,原发感染在2岁左右,呈隐形感染。再发感染 多见于免疫缺陷人群和大量病毒输入人群,表现 为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引起巨细胞病毒肺炎,巨 细胞病毒肝炎等。HCMV潜伏部位可能为唾液腺, 乳腺,肾脏,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母亲 妊娠期出现原发或再发感染,可引起胎儿宫内感 染,胎儿表现为肝脾肿大、黄疸、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血溶性贫血;极少数呈先天性畸形;亦可 引起流产,死胎。
学习要点
一、疱疹病毒简介 二、发现与描述 三、基因与结构 四、病毒复制 五、致病作用与临床表现
疱疹病毒简介
与人类有关的疱疹病毒称为人类疱疹 病毒(Human herpes virus, HHV),包括 单纯疱疹病毒I型、II型、水痘-带状 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EB病毒、人 类疱疹病毒-6、7、8型等。
• HCMV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疲劳综合 症、复发性口腔溃疡等多种疾病有一定关联。
2020/3/24
检测与防治
1疱疹病毒的微生物检测 疱疹病毒感染可造成感染细胞的明显病变, 故经典的疱疹病毒检测多采取感染部位的 组织标本染色镜检。为配合围产期医学检 查,目前对潜伏感染者多采取血清学检测, 临床上对单纯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可采 取病毒核酸检测。
2020/3/24
HSV-1 原发感染多发生于6个月至2岁的婴 儿,多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常表现为 疱疹性龈口炎,疱疹性角膜炎等。主要 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细胞内。
2020/3/24
• HSV-2原发感染多为生殖器疱疹, 可经性接触传播。主要潜伏于骶神 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HSV-2可能引起宫颈癌
常在淋巴细胞、肾脏及 分泌腺体中潜伏
同人巨细胞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等
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单核细 胞增多症、间质性肺炎、先 天性畸形、肝炎
婴儿急疹、间质性肺炎、骨髓抑 制
同人巨细胞病毒
未明确
人类疱疹病毒8型
同EB病毒
Kaposi肉瘤
发现与描述
• “Herpes”一词源于希腊语“herpein”。 1913年,德国眼科医生Wilhelm Grater 证实 了疱疹具有传染性。1925年,美国病毒学家 Ernest Goodpasture论证了疱疹病原体可经 神经传播。1939年澳大利亚病毒学家诺贝尔 奖获得者Frank LacFarlane Burnet 提出疱 疹病原体的潜伏感染学说。1954年另一诺贝 尔奖获得者Thomas Weller 成功分离了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1964年Epstein 及其同事成 功分离了EB
2020/3/24
2020/3/24
疱疹病毒模式图
病毒复制
• 吸附 ↓
• 穿入与脱壳 ↓
• 生物合成 ↓
• 装配与成熟 ↓
• 释放
2020/3/24
单纯疱疹病毒致病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致病 人巨细胞病毒致病
2020/3/24
单纯疱疹病毒致病
人类单纯疱 疹病毒分为2 个血清型: HSV-1 HSV-2
2020/3/24
• 原发感染多发生于3~9岁儿童,表现为水痘, 再发感染多见于成人。
• 原发感染后,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 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以后如机体免疫力下降, 病毒被激活,病毒沿神经轴突下行到所支配的 皮肤细胞内增殖,发生疱疹,排列呈带状,称 带状疱疹
• 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以躯干中线为界,好发部 位为胸、腹和面部
疱疹病毒(Herpesviruses)是一类 中等大小、结构相似、有包膜的双链 DNA病毒。 现已发现近一百种,根据 其理化性质分为α、β、γ三个亚科。
正式命名 HHV-1 HHV-2 HHV-3 HHV-4 HHV-5
HHV-6 HHV-7 HHV-8
常用名
病毒亚科
单纯疱疹病毒1型 (HSV-1)
2疱疹病毒的防治 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减毒活疫苗已广泛使 用外,单纯疱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疫苗尚
在研制中。
2020/3/24
谢谢观赏
2020/3/24
单纯疱疹病毒2型 (HSV-2)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
Epstein-Barr病毒 (EBV)
人类巨细胞病毒
人类疱疹病毒6型 人类疱疹病毒7型
重要生物学性状
所致疾病
繁殖快、杀细胞性感染 唇疱疹、龈口炎、角膜结膜炎、
感觉神经节中潜伏
脑炎等
同上
生殖器疱疹、新生儿疱疹
同上
水痘、带状疱疹、脑炎
淋巴细胞中繁殖与潜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