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模块
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内容简述
![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内容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1c71a6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a.png)
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内容简述摘要:一、初中化学学科概述二、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模块划分1.物质及其变化2.化学计量与化学方程式3.原子和分子结构4.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5.化学反应类型和基本规律6.溶液和浓度7.气体、液体和固体8.化学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9.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0.环保与化学安全教育正文:一、初中化学学科概述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创新能力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模块划分1.物质及其变化初中化学教学伊始,学生将学习物质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的分类、组成、性质和变化。
这一模块涵盖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以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2.化学计量与化学方程式学生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将学习化学计量法则,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解读,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表达形式。
3.原子和分子结构在这一模块,学生将学习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了解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分布,探讨物质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4.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学生将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构建和周期律原理,掌握常见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元素周期表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5.化学反应类型和基本规律本模块重点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如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并探讨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如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
6.溶液和浓度学生将学习溶液的概念、分类和性质,掌握溶液的配制和浓度计算方法,了解溶液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7.气体、液体和固体本模块涉及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性质、状态变化以及相态图的绘制,使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8.化学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初中化学课程注重实验教学,学生将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
9.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学生将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如酸、碱、盐等,了解它们的性质、用途和危害,提高化学安全意识。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4ea285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4.png)
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一、新课标的总体理念新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主动性,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新课标的内容框架新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主要分为三大模块:物质的组成、反应与能量、化学与生活。
这三大模块围绕着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以及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环境、生产等多方面的关系展开。
(1)物质的组成这一模块主要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包括物质的粒子性质、物质的分子和离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等内容。
(2)反应与能量这一模块主要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以及反应所伴随的能量变化,包括化学反应的速度和平衡、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类型等内容。
(3)化学与生活这一模块主要让学生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等内容。
三、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新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熟悉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推理、证明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积极的研究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
四、新课标的评价方式新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科学思维的运用能力、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研究态度和惯的形成情况等。
新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课程设计等)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新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旨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模块分析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模块分析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712658d8bd63186bdebbc1a.png)
NH4Cl
HCl
Fe2(SO4)3
NaOH
H2SO4
FeCl3 CuCl2 CuSO4
CO2
CO2
Na2CO3
CuCl2
Ca(OH)2
H2O
FeCl3
HCl H2SO4
整理、整合初中常见物质
讲好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 间反应关系 (八点图)
判断好复分解反应条件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反应
——八点图
㈡ 碱 + 盐 = 新盐 +新碱
反应条件: 反应物都溶于水, 生成物中有沉淀出现。
练习:⑴Cu(OH)2 + Na2SO4─ ⑵NaOH + BaCl2─ ⑶CuCl2 + NaOH─ ⑷Ca(OH)2 + K2CO3─ ⑸NaOH + FeCl3─
正确答案:
⑴ Cu(OH)2+ Na2SO4─××× ⑵ NaOH + BaCl2─××× ⑶ 2NaOH + CuCl2=Cu(OH)2 + 2NaCl ⑷ Ca(OH)2 + Na2CO3=CaCO3 + 2NaOH ⑸ 3NaOH + FeCl3=Fe(OH)3 + 3NaCl
H + 酸根
醋酸CH3COOH
HCl → H+ + ClH2SO4→2H+ + SO42-
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即在不 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所以酸有一些相 似的性质。
NaOH → Na+ + OHCa(OH)2→ Ca2+ + 2OH-
碱溶液中也含有相同的OH-,所以,碱 也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图谱(五个模块)(word文档物超所值)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图谱(五个模块)(word文档物超所值)](https://img.taocdn.com/s3/m/0d6c3328be23482fb5da4c22.png)
④物质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⑤乳化现象 考点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①定义 ②判断方法 ③相互转化 考点 3:溶解度 ①定义 ②影响因素 ③溶解度曲线 ④结晶 考点 4:溶质质量分数 ①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②溶液稀释的计算 ③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第六讲 常见的酸和碱 考点 1:常见的酸 ①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②浓硫酸的特征和稀释 ③生活中常见的酸 ④酸的化学性质 考点 2:常见的碱 ①装置 ③装置评价 ④气体的收集装置 考点 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比较 考点 3: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①气体净化的原则 ②常见气体杂质的吸收剂 ③气体的干燥 考点 4:尾气处理 ①常见的装置 ②常见的方法 考点 5:多功能瓶的使用 考点 6:有关气体的制取、检验和净化实验中的“先”“后”顺序 第三讲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提纯 考点 1:物质的检验 ①常见气体的检验 ②常见离子的检验 考点 2:物质的鉴别 ①常见的物理方法 ②常见的化学方法 考点 3: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①常见的分离与提纯方法 第四讲 实验探究 考点 1: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含量
①元素周期表的构成 ②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③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第四讲 化学式与化合价 考点 1:化合价 ①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②化合价规则 ③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根)的化合价 考点 2:化学式 ①化学式的定义 ②化学式的意义 ③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 第三章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一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 1:物质的变化 考点 2:物质的性质 第二讲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考点 1:化学反应的简单分类 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②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考点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三讲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 考点 1:质量守恒定律
③注意事项 考点 5:化肥 ①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②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③化肥的简易鉴别 第二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讲 物质的分类 考点 1:物质的分类 考点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考点 3:单质和化合物的比较 考点 4:氧化物、酸碱盐的的比较 考点 5:有机化合物 第二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考点 1:构成物质的微粒 考点 2: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考点 3:原子的结构 考点 4:微观粒子观点的应用 第三讲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考点 1:元素的概念 ①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②元素的分类和化学性质 ③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④元素的书写及其意义 考点 2:元素周期表
初中化学9个模块教案
![初中化学9个模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3103b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c.png)
初中化学9个模块教案1. 初步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理性认识统一起来。
2. 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常见27种元素符号。
3.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二、教学重难点:1. 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2. 元素周期表的初步认识。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元素。
环节二:新课讲授1. 介绍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讲解元素符号的写法:元素符号由一个或两个字母组成,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3. 学习常见元素符号:引导学生逐步记住常见27种元素符号。
4. 介绍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它能提供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类型等信息。
环节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铁(Fe)元素,并说出它的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
2. 让学生写出钙(Ca)、氧(O)、氢(H)三个元素符号。
环节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写法、元素周期表的初步认识。
2. 强调元素在物质组成中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常见元素符号。
2. 学会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元素的信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元素的概念,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通过认识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初中化学九大模块教案
![人教初中化学九大模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9c162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d.png)
人教初中化学九大模块教案模块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
2. 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能够运用物质的性质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内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定义。
2.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分类。
3. 物质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铁的生锈、水的蒸发等,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讲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定义,解释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3. 举例说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区别。
4. 引导学生运用物质的性质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铁会生锈,水会蒸发等。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模块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 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3. 能够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
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2. 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3. 化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些化学实验的现象,如火焰的燃烧、颜色的变化等,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2. 讲解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强调实验是化学的基础。
3. 演示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如如何正确使用试管、如何进行滴定等。
4. 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如如何正确处理化学试剂、如何防止实验室事故等。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模块三: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
2. 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3. 能够独立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
2. 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3. 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步骤。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些化学实验室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
2. 讲解化学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如显微镜、滴定仪等。
初中化学9个模块教案
![初中化学9个模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12a53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e.png)
初中化学9个模块教案模块一:化学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等。
教学内容: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电子云等2. 元素周期表: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周期性规律等3.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实验评估方式:小测、实验报告模块二: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各种物质的分类。
教学内容:1. 物理性质:颜色、味道、形状等2. 化学性质:燃烧性、溶解性等3.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评估方式:小测、实验报告模块三:化学反应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的类型、化学方程式和能量变化等。
教学内容:1. 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2. 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平衡方程式等3. 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等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实验评估方式:小测、实验报告模块四:酸碱中和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酸碱中和的概念,了解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和中和反应。
教学内容:1. 酸碱的性质:酸碱的定义、常见的酸碱物质等2. 中和反应:酸碱中和产生的盐和水等3. 酸碱指示剂:酚酞、甲基橙等教学方法:讲授、实验评估方式:小测、实验报告模块五:氧气的性质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氧气的性质,包括氧气的制备方法、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内容:1. 制备氧气:氧气的制备方法、氧气生成的原理等2. 物理性质:氧气的颜色、气味等3. 化学性质:氧气与金属的反应、氧气的氧化性等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实验评估方式:小测、实验报告模块六:碳的化合物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碳的化合物,包括碳的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性质等。
教学内容:1. 碳的性质:碳的原子结构、碳的化学键等2. 有机化合物:烷烃、烯烃、芳香烃等3.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燃烧性、溶解性等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实验评估方式:小测、实验报告模块七:化学实验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常见的化学实验,掌握实验操作的技巧和安全知识。
初中化学“三段四模块”课堂教学范式操作要领 - 副本
![初中化学“三段四模块”课堂教学范式操作要领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af71e0cc9b89680202d82516.png)
初中化学“三段四模块”课堂教学范式操作要领(2018版)第一部分:结构解读一、基本环节(三段):1.温故·习新----定向:教师根据教学的知能要求,串接前后内容,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设计成直观形象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解决,为本节课提供学习导航。
2.研讨·拓展----定位:进行组内、全班的研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教师对共性问题进行深刻点评。
要求点在关键处,拨在要害时,为本节课确定达成标准。
3.反馈·提炼----定模:师生共同梳理知能框架,在反馈引正过程中形成思路和方法,为一类知识学习建立思维导图。
二、基本模式(四模块):1.自学质疑模块:强调以问题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了解方向,产生疑惑,先行思考。
2.互动探究模块:强调师生和生生之间的研讨,通过对问题的层层追问,实现知能的串发,视野的扩大。
3.精讲点拨模块:强调教师对共性问题点对点的点评,以最精炼的语言,解决学生的困惑点,让学生有所得。
4.反馈纠正模块:强调即时反馈,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概括,以此达成知能内化,促进素养积淀。
三、教学评价1.愿不愿独立自主地思考。
2.能不能自信大方地表达。
3.有没有从容淡定地互动。
4.两个90%,即90%的人积极参与,90%的人理解弄懂。
四、底线要求1.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先学思考,教师要编制好导学问题;2.学生要在课堂上大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3.要设计1—2个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层层理解;4.适时适度使用媒体技术,进行展示交流;5.课尾要有概括总结,最好伴有思维导图;6.要有1—2次探究活动,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小组成员要有合理分工,活动讲究效率。
第二部分:操作要领一、新授课1.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布置相关预习题。
小组、同桌互批。
教师汇总典型问题,备媒体,备实验,备教法,备学法,对三维目标进行恰当弹性预设。
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重组整合教材。
九年级化学模块的教学
![九年级化学模块的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7f4a1d43f705cc1754270952.png)
租电脑 https:///
设集合,若,求a的取值范围。 建筑工程一切险的保险期终止时间可以是。A.工程动工日B.全部工程验收合格日C.工程所有人实际占有全部工程日D.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日E.保修期满日 铁路运输中,按月签订货物合同的合同文件,可以用“”代替。A.铁路货物运单B.交货单C.月度要车计划表D.提单 医务人员沟通的主要语言有哪几种? 以下对网上查证、排摸、辑控、预警等名词描述正确的是。A.网上查证就是根据对信息的描述,通过网络,查询在录信息中的证据情况B.摸排就是通过对特定的信息进行精确定位、查询比对。C.辑控就是将特定的信息(比如人员信息)作为辑控比中的源头,以此来进行人员信息的查控。D.预警就 腹腔间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患者男性,36岁。右侧下颌区无痛性肿胀逐渐加重八月,无疼痛及麻木感。检查见面部不对称,右侧下颌区膨隆。表面皮肤色、温正常。口内相应区域移行沟丰满,触诊有乒乓球感,穿刺可抽出褐色液体,显微镜下未见胆固醇晶体。对该患者来说,下一步要做的最有意义的检查是()A.取活检B. 胎盘娩出后,子宫以怎样的速度复原A、1-2cm/每天B、2-3cm/每天C、4-5cm/每天D、0-1cm/每天 发黑处理(即氧化处理)是将钢件放入溶液中进行处理,使钢件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的过程。A.水B.油C.碱D.特定的化学试剂 拟定水利工程的管理机构,提出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以及主要管理设施,是阶段的主要内容之一。A.项目建议书B.预可行性研究C.可行性研究D.初步设计 梯形图如图1所示,该梯形图支持的诊断是A.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B.房性心律C.交界性心律D.窦性心律不齐E.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碳素结构钢Q235-A-F中的F表示A、屈服强度B、化学成分C、质量等级D、脱氧方法 下面哪项不是CT检查的适应证A.外伤B.炎症性病变C.肿瘤D.骨质性病变E.血管变异 下列关于脚手架工程表述正确的有()。A.登高架设作业人员须取得特种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B.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经过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即可上岗C.脚手架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D.脚手架工程的施工方案必须经专家论证E.脚手架工程的施工方案经总监理工程师 重型肝炎肝性脑病患者口服乳果糖是为了A.预防消化道出血B.防止腹泻C.预防肠道真菌感染D.加速黄疸消退E.降低肠道pH值,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氨的形成和吸收 下列关于个人理财顾问服务的风险揭示管理措施,正确的是。A.商业银行销售各类理财产品,以及商业银行对客户投资情况的评估和分析,都应包含相应的风险揭示内容B.商业银行应用专业术语准确地向客户进行风险揭示C.商业银行通过理财服务销售的其他产品,可以不进行风险揭示D.客户不必 月经期行经第2天时,可见成群的()A.子宫内膜细胞B.子宫颈内膜细胞C.表层细胞D.中层细胞E.底层细胞 下列对滤过除菌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只能滤除活的微生物B.适用于不耐热的低黏度药物溶液C.采用孔径为0.2μm的微孔薄膜可有效地阻挡微生物及芽孢的通过D.本法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E.在滤除细菌的同时可以除去一些微粒杂质 下列不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有A.休克B.脱水C.冠脉血栓形成D.妊娠E.严重心律失常 发热病史采集要点。 急性白血病骨髓移植治疗,错误的是A.应采用HLA匹配的同胞异基因骨髓B.应在第一次化疗缓解后进行C.应及早进行,与年龄性别无关D.可选择自体干细胞移植E.异基因骨髓移植可治愈急性白血病 到20世纪初,英国在教育行政方面逐渐形成的管理体制。A.中央集权B.地方分权C.中央与地方结合D.放任自流 凿井提升机房的位置,须根据提升机型式、数量、提升方位的关系,使之能适应井筒开凿、平巷开拓、井筒装备各阶段提升的需要。A.永久建筑物的位置B.临时提升机的位置C.凿井绞车的位置D.井口房的位置 办理登记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不包括。A.遵守法律规定B.经所在单位考核合格C.身体健康,能坚持在土地登记代理人岗位上工作D.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证书》 青春期抑郁症的典型特点不包括A.冲动B.活动和兴趣广泛C.疲劳D.抑郁E.自杀念头 房室结是心脏传导的"交通枢纽",其位置及功能非常重要。房室结位于。A.房间隔下方,右心房面心内膜下B.房间隔下方,左心房面心内膜下C.房间隔上方,右心房面心内膜下D.室间隔上方,左心房面心内膜下E.室间隔下方,右心房面心内膜下 关于产后子宫复旧的机制,哪项是正确的()A.肌细胞萎缩B.肌纤维间的弹力纤维消失C.肌纤维数目减少D.肌细胞的胞质蛋白减少,细胞缩小E.肌纤维不再增生 腋温的测量方法及出现误差的常见原因? 牙体缺损修复后短期内出现自发痛最常见的原因是A.牙髓充血发展为牙髓炎B.根管侧壁穿孔引起的急性根尖周炎C.创伤造成的急性牙周炎D.继发龋引起的牙髓炎E.邻牙发生牙髓炎 下列情况可产生系统误差的是。A.试样未混匀B.砝码未经校正C.砝码读错D.滴定管渗液滴 下列材质属性中,用来调制材质自发光效果的选项是。A.EnvironmentB.TransparencyC.BumpMappingD.Incandescence 船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体现在.A、知识和技术业务水平的参差悬殊B、宗教信仰和民族利益的冲突C、饮食习惯的不统一D、以上都是 如果新产品的试销市场呈现出和,表明这种产品很有前途,但应加强广告宣传和促销工作。 无激惹试验(NST) 患者因严重烧伤住院,需给予鼻饲要素饮食补充营养。给患者插管时,下列哪一项不妥()A.做好解释,取得配合B.取半坐卧位C.插管前测量胃管插入长度D.插管时有呛咳,呼吸困难,嘱其张口做深呼吸E.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后再固定 一般染色体基因组突变或连锁分析标本采用()</br>胎儿产前分析常采用()</br>线粒体DNA突变分析多采用()A.骨骼肌标本DNAB.骨髓标本DNAC.脑组织DNAD.外周血DNAE.绒毛膜或羊水DNA 一护士遵照医嘱给某病人服药,待病人服药后该护士才想起给患者服错了药,就漫不经心地站在走廊一头对另一头的护士大喊:"老张头儿吃错药了!"此话被患者听到后,急忙自己寻来肥皂水喝下打算把"错药"呕吐出来,结果引发了严重呕吐加上心力衰竭当场死亡。事后经查吃错的药是维生素B 下列有关信息交流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A、及时而正确的信息交流是人们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B、可以使组织内部协调一致C、信息交流及时而正确便可杜绝海难事故D、信息交流及时而正确为安全航行打下基础 由AB和CD两杆组成,现有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可供选择,正确的选择是。AB杆为铸铁,CD杆为铸铁B.AB杆为铸铁,CD杆为低碳钢C.AB杆为低碳钢,CD杆为铸铁D.AB杆为低碳钢,CD杆为低碳钢 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脐炎属于A.身体多个部位感染B.神经系统感染C.其他类感染D.运动系统感染E.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框架图(全)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框架图(全)](https://img.taocdn.com/s3/m/e016617951e79b8969022644.png)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二氧化碳气体通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映生成了碳酸。不用燃着木条熄灭来查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因为使木条熄灭的还有氮气、稀有气体等,但能够验满。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通式:AB + CD === AD + CB
复分解反映 条件:有H2O或↑或↓生成(酸、碱、盐的溶解性表P109)
应用:(物质共存、除杂质、辨别)
分类: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各类化肥的作用:氮肥(叶)、磷肥(果实)、钾肥(茎,抗倒伏)
氮肥
辨别 磷肥 (①看外观或溶解→②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是铵盐)
第十பைடு நூலகம்单元盐与化肥
俗称:食盐
物性:溶解度随温度转变改变小。
用途:调味品,生理盐水
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仪器:
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粗盐提纯 玻璃棒用途 过滤时:引流
蒸发时:搅拌,避免液滴飞溅
产率误差 偏高:①过滤不干净;②水没有蒸干。
偏低:①过滤时无润洗烧杯和玻璃棒②过滤或蒸发时液滴飞溅③
外因:温度温度升高,溶解度转变不大(如NaCl)
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如熟石灰)
读出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读出某溶解度下的温度)
比较(某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
交点意义: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溶解度受温度阻碍大:用降温结晶的方式
溶解度受温度阻碍小:用蒸发溶剂的方式
二、气体溶解度:阻碍因素:温度(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反之)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初中化学知识模块
![初中化学知识模块](https://img.taocdn.com/s3/m/0e0a74a7aeaad1f347933f27.png)
5、物质分离和提纯应遵循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6、分离与提纯的区别
7、推断题的解题策略、物质特征颜色、物质特征状态、物质特征现象、元素或物质之最、常见物质的俗称及用途
解题思路为:
1、常见的有色离子是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4-(紫色);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起反应的离子;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起反应的离子。
综合实验探究
考点一 命题热点
考点二 题型分类
考点三 解答实验探究题的基本方法
1.针对题给情境或信息,要求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或猜想,并设计方案对该问题或猜想进行探究。
3.对题给猜想及探究方案进行填空简答或进行改进或进行评价。
4.通过对现象、资料、数据的分析与对比,总结出一般规律或结论。
5.要正确解答实验探究题,还要搞清楚探究方案设计的思路方法、过程类型及遵循的“四性”原则,即科学性、安全环保性、可行性、简约性(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不同的题型应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初三化学重难点分析
模块
重难点
为什么学生觉得难?
怎样学这个知识点呢?
如果学不好影响什么的学习?
基础
记忆
一、化学符号
一、1、化学符号:2、原子符号:3、分子符号:4、离子符号:5、元素的化合价:6、常见物质的化学式7、化学方程式:
二、1、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2、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3、常见物质的颜色4、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归类
6.认真读题,审清题意,读出探究的目的,确立探究课题:做什么
7.分析设计好的实验装置或实验步骤的作用或目的:怎么做的
8.依据分析的成果进行做题:要细心;将探究的问题与所学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信息进行整合与提炼,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
初中化学总复习专题模块
![初中化学总复习专题模块](https://img.taocdn.com/s3/m/8f5598700c22590103029d0d.png)
初中化学总复习专题模块专题1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分类和俗称专题2 溶液的酸碱性、pH和指示剂的变色专题3 典型酸碱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的通性及盐的化学性质专题4 各类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等)的条件专题5 各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专题6 常见酸、碱、盐的主要物理性质、用途及保存方法专题7 溶液增减重的定性判断及定量计算专题8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主要应用专题9 物质的鉴别和物质的检验专题10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专题11 物质的推断专题12 物质的制备专题13 气体的净化、干燥、鉴定及仪器的连接专题14 酸碱盐中典型的选择题解法探究专题15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16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均为纯量的计算及含一定量杂质但其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的计算以及涉及气体的质量与体积换算的计算)专题17 溶液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专题18 溶液的有关概念专题19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进行较复杂的计算专题20 根据化学式的基本计算专题21 根据化学式计算的技巧专题2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技巧专题23 氧气、氢气、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铁等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专题24 氧气、氢气、碳及其化合物、铁等有关物质性质的实验专题25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专题26 氢、氧、碳、铁等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用途及常识性介绍的内容专题27 氢、氧、碳、铁等有关物质的推断专题28 甲烷、乙醇、甲醇、醋酸等几种常见的有机物专题29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题30 物质的简单分类专题31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专题32 物质结构专题33 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专题34 化学符号及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专题35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专题36 燃烧、(化学)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专题37 催化剂(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受热分解中的催化作用)专题38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39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初中化学知识模块解析范文
![初中化学知识模块解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a76e3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9.png)
初中化学知识模块解析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知识模块解析初中化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知识模块进行系统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模块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学生需要了解常见微观粒子的性质和特点,如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分子的构型等。
2.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又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学生需要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和区别,如单质的特征、化合物的组成等。
三、模块二: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物质在原子、离子或分子层面上发生的转化。
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特点和实质。
2.化学反应的计量: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物质的量、摩尔浓度等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化学反应速率: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进行实验探究。
四、模块三:溶液1.溶液的基本概念: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学生需要掌握溶液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2.溶液的浓度:学生需要了解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如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及其计算。
3.溶液的稀释和浓缩: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进行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掌握相关操作技巧。
五、模块四:酸碱盐1.酸碱盐的基本概念:酸、碱、盐是常见的化学物质,学生需要了解它们的性质、分类和应用。
2.酸碱中和反应:学生需要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进行实验判断。
3.盐的溶解度:学生需要了解盐的溶解度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进行溶解度实验。
六、模块五: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物质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学生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特点和实质。
2.电子转移:学生需要掌握电子转移的概念、方式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
3.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学生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腐蚀与防护、电池等。
初中化学知识模块解析
![初中化学知识模块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648bb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d.png)
初中化学知识模块解析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知识模块解析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化学知识模块的解析,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化学知识模块概述初中化学知识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了解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基本概念,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2.原子和分子:掌握原子的结构、性质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了解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认识化学键的类型和作用。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认识物质的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掌握反应条件及其影响。
4.有机化学: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结构和命名规则,掌握有机反应类型,认识有机物的性质和应用。
5.化学计算:掌握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等计量单位及换算关系,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实验技能: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学会常见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培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模块解析与教学策略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2.原子和分子:结合模型、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地展示原子和分子的结构,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原子和分子的性质,从而加深对化学键的理解。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以实验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物质性质和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4.有机化学:从生活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通过典型有机反应的解析,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5.化学计算: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掌握化学计算的方法和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知识复习的五大板块
![初中化学知识复习的五大板块](https://img.taocdn.com/s3/m/a0f8aa253169a4517723a3b3.png)
初中化学知识复习的五大板块第一块:元素、原子、化合价、离子、化学式、相对原子质量,这一大块以原子和原子结构为中心。
以铝原子和氯原子为例:铝原子(Al):质子数13 决定元素种类,核电荷数为13的原子都是铝元素决定相对原子质量(13+14)中子数14 →Al失去3个电子变成Al3+(铝离子)决定电子数13 最外层上3电子————→Al化合价为+3价→ Al属金属元素氯原子(Cl)质子数17 核电荷数为173的原子都是______元素中子数 18→Cl得到_____个电子决定电子数 17 最外层上7电子————→Cl化合价为_____价变成_____→Cl属______元素Al为+3价决定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Cl为-1价第二块: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大块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中心。
以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为例:通电化学方程:2H2O====2H2+O2↑从上图看出:微观上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导致了宏观上的元素种类和质量及物质的总质量的不变。
分子可分→分子种类改变→物质种类改变化学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总质量不变原子不可分→原子重组→原子三不变原子数目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原子质量第三块: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根据组成认清物质的类别,从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两方面去区分,明确物质的分类标准,可以帮助理解和判断物质的所属类别。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分类,是按照所含物质的种类是一种还是多种。
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有固定的化学式;混合物是单质与单质。
单质与化合物或化合物与化合物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没有固定的组成,也没有固定的化学式。
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通过物理方法还可以分开。
单质与化合物的分类是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而化合物至少含有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元素是用化学方法结合在一起。
氧化物则是由氧元素和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课程大纲
![初中化学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73be21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5.png)
初中化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初中化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探究,学生将逐步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为未来深入学习和应用化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2. 了解和描述元素、化合物的基本特性,学习化学符号和方程式的使用;3.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学习计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摩尔比例;4. 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在工业和环境中的重要性。
三、课程内容1. 第一模块: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1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化合物的形成与分类。
1.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 物质的状态变化与化学反应。
2. 第二模块:原子与化学键2.1 原子结构- 原子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2.2 化学键- 化学键的形成与类型;- 共价键和离子键的特点。
3. 第三模块:化学方程式与计算3.1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和表达方式; - 平衡化学方程式的表示与平衡。
3.2 摩尔计算- 摩尔质量和摩尔比例的概念;- 化学方程式与摩尔计算的应用。
4. 第四模块:酸碱与盐4.1 酸碱性物质- 酸碱与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4.2 盐类物质- 盐的成分与性质;- 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5. 第五模块:氧化与还原5.1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和还原的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与应用。
5.2 电化学-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与电池的基本原理。
四、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内容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评分。
3. 综合测验:针对每个模块进行定期考查,测试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4. 课程项目:参加化学展示、讨论班等课外活动,表现优秀者给予适当加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模块模块重要性
常出题
型
常联系知识点
初中常见的物
质化学史研究物质的一门学科,任何题
都是在物质的性质、用途的研究上出
的,在试卷中占有重要地位。
选择题、填
空题、实验
探究题
1、初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应用(空
气、氧气、水、碳、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煤、石油、天然气、
金属、酸、碱、盐)
2、物质的分类
物质构成的奥
秘与高中知识练习较紧密,初中本专题
题的难度有所下降,主要考物质的构
成、组成、化学用语、化学用语周围
数字的含义及元素周期表。
选择题、填
空题、
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
物质组成(元素)、化学用语、化学
用语周围数字的含义及元素周期
表。
化学反应及原
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对整个化学的学
习过程都是很重要的,他是化学的最
基本的一种表达方式。
填空题、实
验探究题
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
3、反应类型的区分
科学实验探究在中考中是必考题题型,较难。
实验探究
题
主要考查全册书的实验及课外知识
的应用
物质的推断中考必考题,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
填空题最
后一小题
(31小题)
对全册书物质及反应原理考察
物质的分离与
除杂属于分析题型,一般出在选择题居
多。
选择题1、物理方法:过滤结晶
2、常见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检验与
鉴别实验探究题选择题3、物理方法:过滤结晶
常见物质的性质
化学基本计算包括四类计算,中考必考(第36小
题)
选择题、计
算题
1、有关化学式基本计算
2、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
3、含杂质的计算
4、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化学与环境必考题选择题、
填空题
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