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论”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权论”的主要内容
华夏经纬网 2011-06-16 14:08:59字号:小大
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出生在丹麦一个移民家庭,父亲丹尼斯·哈特·马汉是美国西点军校的教授,良好的家庭背景孕育了马汉对军事题材著作的兴趣。他尤其喜欢阅读英国军官撰写的拿破仑军队海上作战的著作。14岁那年,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后转入安那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先后担任炮舰和巡洋舰舰长之职。在20余年的海上生活中,马汉似乎无心于热闹的舰艇生活,唯独对军事、历史题材和军事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85年,受美国海军学院院长卢斯将军之邀,马汉进入海军学院出任海战史和海军战略及战术课程讲师。宁静的学院生活为他潜心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1890年,美国战略理论家马汉发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从而正式提出了"海权论" 思想。
首先,马汉从海洋与国家兴衰的角度,率先提出并深刻阐明"海权概念及深刻内涵。
1884年,马汉随舰至秘鲁,在利马一家英国俱乐部中阅读蒙森的《罗马史》,当读到该书"第二次布匿战争"时,他对汉尼拔进军罗马的路线提出了质疑,为什么汉尼拔舍近求远,不是取道海路直取意大利半岛,而是绕远路先占伊比里亚半岛,尔后再沿地中海北岸,打击罗马?深究下去,原来伽太基人缺少一只强大舰队,缺乏对地中海的制海权。马汉不禁扼腕兴叹,一个曾经是历上盛极一时的民族,却因为缺乏制海权而昙花一现。进而他又发现,在历史上,还有不少帝国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法国等,因缺乏对海权的认识而盛极而衰。他认识到,海洋控制是一个尚未为历史学家系统认识并加以阐述的重大历史性因素。从另一方面看,"海洋使其本身成为最重要和最惹人注目的是其可以充分利用的海上航线。"利用海洋的便利扩大海外贸易,寻求海外市场、输出商品、输入生产原料和进行殖民掠夺,国家才能走向繁荣富强。由于海上贸易具有"有限性",必然导致竞争,必须建立和发展海权来控制海洋。为了构筑新的理论,马汉创造了极具魅力的词"海权"(sea power)何为"海权",是指"有益于使一个民族领先海洋或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所有事情。"它不仅"包括用武力控制海洋或其任何一部分的海上军事力量的发展,而且还包括一支军事舰队源于和赖以存在的平时贸易和海运的发展。"前者是指一国拥有的海军舰队,包括附属于海军的陆上及海外基地、港口等设施,后者主要是指以海外贸易为核心且与海洋有关的附属机构及其能力,或者称为国家海洋经济力量的总和,具体是指用于海外贸易的商船队的运输能力、国家造船与修船能力、港口吞吐能力和为海外贸易服务的殖民地。马汉认为,上述两者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海上军事力量的建立和发展以海上经济力量为基础,反之,海上军事力量也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可以直接夺取海外殖民地和抢占海外市场,两者构成有机整体,对国家繁荣昌盛有直接影响。
其次,马汉深刻揭示了影响国家"海权"产生的六大基本要素。马汉认为,地理位置是影响一个国家建立和发展海权的首要条件: "如果一个国家所处位置,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那么这个国家就比一
个以大陆为界的国家具有更有利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地理位置包括能方便地进入海洋,具有控制重要的国际海上航线的态势。英国作为一个海上强国,其地理位置就大大优于法国和荷兰;自然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追求海权的意向和动力。良好的港口、深入内地的大河,意味着国家具有发展海权的潜力,因为这样的国家对海洋有种天赋的爱,反之,国家便难有向海洋进军的内在动力;海权的发展必须以一定的国土面积和一定的人口数量为基础,但光有面积是不够的,还应包括它海岸线的长度和港口特点等。光有人口也不行,还要看他们从事"与海洋或与各种舰船有关的行业"人的数量多少;民族特点对于发展海权也很重要。"从事商业的习性往往必然是依靠海洋强大起来的民族的显著特点。”“假如一个民族有喜欢贸易的习性,并有一条较好的海岸线,海上的各种危险,或对海洋的反感都不可能阻挡一个民族通过海上贸易去寻找财富。”马汉进而认为,一个民族"是否有能力建立相当多的殖民地。开拓殖民地与发展其他事业一样,越合乎自然规律,发展就越快。所以由全体人民迫切需要和本能的欲望创建的殖民地,其基础是最坚实的"。而当一个国家具有发展海权的所有自然和物质条件后,政府的性质就起关键作用。"政府的作用就相当于运用聪明才智。如果这个政府是聪明的,精力充沛和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就会使一个人的一生或者一个国家的事业获得成功,否则注定是失败。"
再次,马汉把"制海权"作为支撑"海权论"的有力工具。"海权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控制海洋以控制世界贸易,通过控制世界贸易以控制世界财富,通过控制世界财富以控制世界本身。实现上述目标,控制海洋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为此,马汉在提出"海权论"理论后,沿着上述思路对控制海洋问题即制海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于1910 出版《海军战略》,全面阐述作为"海权论"支撑的"制海权"理论。
马汉认为,海洋的巨大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最为广阔的海运航线。"海洋本身对于能以足够兵力将其占有的海军来说,就是一个链环,一座桥梁,一条公路,一处中央位置。”交通线是指前线军队联系国内基地和各个战略点之间的机动路线。"控制住交通线,即控制住海洋。"制海权,就是确保己方交通线的安全,同时切断了敌方交通线,也就"断绝了(敌方)施展战略的所有其他来源,……交通这一战略要素淹没了其他一切要素。" 虽然从理论上讲交通线"可以部分控制亦可全部控制,"但总体而言,对海上交通线的控制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英国在过去数百年的海战中能取得辉煌的胜利,就在于它能将敌国战略点至本国交通线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从作战的角度看,交通线还是一条退却线,舰队一旦失利,可以沿交通线迅速撤回,并得到其他部队的掩护和增援。
为了达成对海洋的控制,马汉提出了"舰队作战"的思想。他指出:"占领港口,军事上加以固守,固然确实有价值,甚至必要,但对舰队来说,却居于次要地位。""要在战争中控制海洋,首先就必须消灭敌人的舰队。消灭敌人的舰队是海军在战争中的首要任务。其他一切都是枝节问题。"舰队作战主要依靠强大舰队,即以战列舰为主的力舰队,寻找并消灭敌人的舰队。为求达此,必须做到:一是在兵力署上坚持中央位置。马汉直接采取了若米尼的分析方法,认为,海战无非是一种处理海洋战区地理位置的艺术,中央位置位于战场中间地带介于两个或数个敌人之间的区域,其战略价值尤为重要,谁拥有它,就能利用内线作战的优势,取得控制两边或两边以上敌人的有利态势二是在兵力运用上集中兵力。马汉指出,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海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集中。"集中的核心在于要在决定点上对敌占据优势,其精髓在于"相互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