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教案】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的高低、长短、快慢等;- 学习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如线与间的名称和音符的位置;- 学习乐器的分类和基本演奏方法。
2.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观察、感受、表达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提高他们的合作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 音的高低、长短、快慢等内容;- 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如线与间的名称和音符的位置;- 乐器的分类和基本演奏方法。
2. 音乐欣赏:- 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交响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学习欣赏经典音乐作品的韵律、旋律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步骤1. 游戏引入(时间:10分钟)- 教师介绍音乐的魅力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声音辨认游戏,通过声音来认识音的高低和长短。
2. 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时间:30分钟)- 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介绍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如线与间的名称和音符的位置;- 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逐渐学会书写简单的音符和简单的乐谱;- 教师引导学生用发声器材(如手拍、口哨等)进行简单的节奏感训练,培养学生的乐感。
3. 乐器分类和基本演奏方法的学习(时间:30分钟)- 通过图片和简短的描述,向学生介绍各类常见乐器的分类和基本演奏方法;- 教师播放不同乐器的音频,让学生听出并辨认不同乐器的声音。
4. 音乐欣赏(时间:30分钟)- 教师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国的古筝曲等,向学生介绍其背景和特点;- 播放音乐作品的录音,让学生欣赏并描述音乐的韵律、旋律和表达方式;- 分享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激发他们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设计简单的乐理练习题,检查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个人作品展示: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用乐器演奏、歌唱或舞蹈的形式进行表演,以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创造能力。
花城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案一、全册教学法内容(以课为单位)第1课:祖国像妈妈一样第2课:奇妙的太空第3课:多彩的乡音(五)第4课:动物世界(六)第5课:我们喜爱的影视歌曲第6课:环球音乐探宝(五)——漫游非洲第7课:走进音乐大师(一)第8课:冬日的遐想才艺表演联欢会二、全册教学要求将他们的生活置于活生生的音乐体验之中,这是激发孩子学习音乐全册教学要求。
三、全册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关键)第一课:围绕“爱祖国”这一主题,通过歌曲的学习与欣赏,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
第二课:巧妙地向学生介绍新的现代乐器——电子合成器,让学生能通过对太空的联想和声音的探索,来感受和表现想象中的太空景色与乐器音乐之间的联系。
第三课:通过学唱和欣赏民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第四课:体验回旋曲式的结构和二声部节奏练习的内容第五课:体会影视主题歌在电影电视传播中的作用第六课: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受第七课:了解音乐大师——海顿及其代表作品第八课:安排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的音乐与“冬”季里自然界之间密切相关的内容四、全册教时安排每一课安排用二周时间五、教学方法措施1、唱一唱歌曲2、看画听音乐3、找一找唱名4、敲一敲小乐器5、演一演音乐小品6、打一打快板第1课祖国像妈妈一样教学内容:有情感地演唱《祖国像妈妈一样》《七子之歌》和《长在祖国的春天里》教学目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拍击《祖国像妈妈一样》《七子之歌》和《长在祖国的春天里》三首歌曲不同的节奏型,能独立地视唱歌曲《七子之歌》的旋律。
教学重点:《祖国像妈妈一样》旋律分析教学过程:1、谈话交流。
让学生用语言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2、比较:《祖国像妈妈一样》《长在祖国的春天里》,让学生仔细看出歌曲表达的意思。
学生谈听后感,老师板书“祖国”,引导学生提示课题,3、分别学唱:《祖国像妈妈一样》从节奏入手,用听唱法,老师多用不带伴奏的范唱来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带唱、范唱、对唱、模唱。
《长在祖国的春天里》从“1、3、5”三音入手,采取视唱为主听唱为辅的方法进行学唱。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曲《小熊过桥》教案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曲《小熊过桥》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熊过桥》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五年级上册歌曲,通过小熊过桥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好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还不够到位,需要通过教学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小熊过桥》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掌握。
2.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传达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小熊过桥》的音频、视频及图片素材。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小熊形象道具、桥形象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小熊过桥的故事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同时,播放歌曲《小熊过桥》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演唱。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学生再次演唱歌曲,注意观察学生的演唱表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5.拓展(10分钟)邀请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音乐创作。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小熊过桥》所传达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用录音设备录制自己的演唱,第二天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花城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第1课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2、学唱歌曲(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讨论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师生共同讨论)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
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应“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教学的重点在对声音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小结4、课后作业: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是一首三拍子的波兰民歌,表现了用煤的童话意境。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体会外国民歌的优美意境。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材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是一首优美的波兰民歌,歌曲为三拍子,歌词十分的优美,旋律十分的动听,表现一种近乎于童话的美感。
歌曲的节奏型比较简单,主要是三拍子的不停重复,好像是在给听歌的人婉婉道来优美的童话故事。
教具:多媒体、录音机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1、播放课件。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教案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教案一. 教材分析《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和理解旋律的概念。
教材通过各种练习和活动,让学生在感知旋律的过程中,培养音乐的听觉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对旋律的感知和表现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和理解旋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律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表现能力。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旋律的概念,能在音乐实践中正确感知和表现旋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聆听、演唱、演奏、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音乐材料,如歌曲、乐曲等。
2.准备教学器材,如钢琴、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
教师提问:“大家能听出这首歌曲的旋律吗?请大家尝试跟着音乐唱一唱。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律的概念。
同时,让学生聆听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旋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这些旋律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首歌曲,按照旋律进行演唱。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简单的旋律,让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和表演,巩固对旋律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欣赏一些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分析这些作品中的旋律。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旋律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课后练习演唱和分析一些旋律,提高对旋律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曲《踏雪寻梅》踏雪寻梅 教案1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曲《踏雪寻梅》踏雪寻梅教案1一. 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是一首五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描绘了一个人在雪中寻找梅花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美妙,理解歌词的意义,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歌词意义,同时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学生可能会对歌词中的梅花产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感受音乐的美妙。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踏雪寻梅》。
2.理解歌曲歌词的意义,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理解歌词的意义,体会歌曲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词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
3.练习法:学生反复演唱,教师指导纠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
3.乐谱:供学生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踏雪寻梅》,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提问:“你们听到歌曲中有哪些景象?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雪和梅花,体会歌曲的美好情感。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词,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歌词的意义。
然后解释歌词中的“踏雪寻梅”是指在雪中寻找梅花,象征美好生活。
接着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是否见过梅花?梅花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醒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雪和梅花,体会歌曲的美好情感。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提高演唱水平。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雪和梅花的诗歌或故事。
花城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花城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音乐的魅力——花城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
2. 合奏和合唱的基本技巧。
3. 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音乐资料。
2. 音乐乐器和伴奏设备。
3. 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音乐概念和元素,例如节奏、旋律等。
2.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力量和美妙。
二、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15分钟)1. 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如节拍、音高、音符等,并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引导学生分析一段简单音乐作品的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三、合奏和合唱的基本技巧(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合奏练习,指导他们如何协调演奏,注意节奏和和声。
2. 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让他们体验合唱的美妙,并指导他们如何掌握合唱的技巧。
四、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15分钟)1. 播放一段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
2.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小结与延伸(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音乐概念和技巧。
2. 布置音乐作业,要求学生练习合奏或合唱,并鼓励他们多听音乐、多欣赏音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精神,让他们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4篇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4篇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形象。
2、学会看图谱,通过图谱理解音乐。
3、感受音乐的同时喜欢根据自己的想象作出动作。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1、录音机、磁带《狮王进行曲》2、图谱活动过程:1、谈话进入主题今天是狮子大王的生日,你们听他来了!2、请幼儿完整性的欣赏一遍《狮王进行曲》提问:在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幼:有狮子在叫。
)3、教师用故事讲述自己听后的感受4、分段欣赏,请幼儿说说每段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并欣赏图谱的同时用动作表现出音乐。
①第一段:喇叭吹响②第二段:狮王进场③第三段:狮王高兴的吼叫④第四段:狮王与小动物们一起跳舞庆祝(提示幼儿有哪些动物出现)⑤第五段:狮王大吼把小动物们都吓跑了5、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知动态画面的内容,尝试听辨音乐快乐、悲伤的情绪变化,并用相应的动作表现。
2、喜欢参与音画同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布置森林场景、小鸟头饰、动画片片段剪辑《快乐的小鸟》活动过程:一、以《小鸟飞》音乐律动入室。
二、倾听音乐,引导幼儿展开联想,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提问:你们听到什么样的音乐这段音乐象什么三、引导幼儿欣赏消音动画片,讲述动画片的内容:(1)第一段:小鸟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的(2)第二段:小鸟们在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四、进一步引导幼儿尝试听辨快乐、悲伤的音乐,并与相应的动画片进行匹配。
(1)第一段音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2)第二段音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五、引导幼儿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1)鼓励幼儿创编鸟飞、鸟跳的动作,表现快乐的音乐(2)鼓励幼儿创编小鸟伤心的表情、动作,表现悲伤的音乐六、引导幼儿讨论,教育幼儿要爱护鸟类,不要伤害小鸟:为什么快乐的小鸟会变得那么悲伤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篇3教学内容:欣赏:“落水天”“雨中曲”“雷鸣电闪波尔卡”“第六(田间)”歌曲:“水花花、泥巴巴”“水中”第一课“水花花、泥巴巴”教学目的1、用活泼、跳跃地情绪来学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体验雨中跑着勇敢的小娃娃。
花城五年级音乐上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花城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音乐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包括音乐基本知识、歌曲欣赏、音乐表演等。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基本音乐知识进行歌曲欣赏和表演,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表达方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课本、音乐CD、音响设备、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2. 环境准备:教室内应有良好的音响设备和音乐播放环境,需要保证音乐能够清晰地传达给学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约5分钟)教师可以选择播放一段快板音乐或唱一首吉祥如意的歌曲,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2. 歌曲欣赏(约15分钟)选择一首旋律优美、节奏欢快的歌曲进行欣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听一遍,然后再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齐唱,并解释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3. 音乐知识讲解(约20分钟)介绍音乐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音高、音长、节拍等,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用处和意义。
4. 音乐表演(约15分钟)鼓励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独奏或合奏,可以组织学生们分组进行表演,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挑战。
5. 总结(约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表演、提问等方式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音乐表达的情感体验。
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小练习或听力测试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七、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演唱,可以进行个人或小组演唱,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作和表演能力。
2. 学生可以尝试学习一种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通过练习乐器,锻炼他们的音乐技巧和表达能力。
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案五上

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案五上教案标题: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案五上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的概念。
2. 学习并掌握音乐中的基本音符和节拍。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节奏和旋律的概念。
2. 基本音符和节拍的学习。
3. 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材五上。
2. 音乐乐器或音频设备。
3. 音乐节拍器材。
4. 音乐欣赏素材。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 提问学生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了解。
2. 概念讲解(10分钟)- 解释节奏和旋律的概念,并通过示例音乐进行说明。
-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元素。
3. 音符和节拍学习(15分钟)- 介绍基本音符和节拍的概念,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等。
- 使用音乐节拍器材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不同音符和节拍的持续时间和强度。
4. 音乐欣赏和表达(15分钟)- 播放一段经典音乐,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
- 让学生自由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可以通过舞蹈、绘画或口头表达等方式。
5. 合作演奏(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简单的音乐进行合作演奏。
- 学生可以使用各种乐器或身体打击方式,展示他们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6. 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继续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音乐,发展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2. 组织音乐比赛或演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合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乐器,拓宽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作演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自主创作作品,评估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回答,检查学生对音乐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五年级上册花城版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花城版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音乐对人类的重要性。
2.学习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和声。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
2.学会通过唱歌和演奏乐器表达音乐。
3.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音乐的基本要素a.节奏:学生通过学习和拍手、击打乐器等活动,感受节奏的重要性,并学会简单的乐曲节奏。
b.旋律:学生通过唱歌和模仿音乐演奏,发展旋律感和歌唱能力。
c.和声:学生学习和认识简单的和声,如和弦的构成和和声的种类。
2.音乐欣赏与创造a.音乐欣赏:学生通过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并发展音乐欣赏能力。
b.音乐创造:学生将学到的基本要素运用到创作中,通过编写简单的乐曲、歌曲或舞蹈,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些音乐活动,如合奏、合唱等。
2.示范引导:教师通过演奏、唱歌等形式示范给学生,引导他们学习和模仿。
3.音乐欣赏:教师引导学生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使他们对各种音乐风格和文化有所了解。
五、教学步骤1.导入a.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b.讨论音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思考和理解。
2.学习音乐的基本要素a.节奏-教师进行拍手示范,让学生跟随拍手,并逐渐加快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身体和乐器发展自己的节奏感。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奏活动,锻炼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b.旋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唱歌和模仿演奏,发展自己的旋律感和歌唱能力。
-教师示范一些简单的乐曲,让学生听后模仿演奏。
c.和声-教师介绍和弦的概念和种类,并进行简单的示范。
-组织学生进行编写简单和声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音乐欣赏与创造a.音乐欣赏-教师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讲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音乐世界——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教学重点:1. 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元素。
2. 学习音乐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材。
2. 音乐播放设备。
3. 乐器和节拍器材。
4. 音乐绘本、图片等辅助教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元素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的定义、音乐的作用等。
3. 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声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元素。
第二课:音乐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1. 复习音乐的基本元素。
2. 学习音乐的基本技巧:唱歌、演奏乐器、舞蹈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技巧进行音乐表达。
3. 学习音乐的表达方式:音乐的情感表达、音乐的故事表达等。
通过听音乐、观看音乐视频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课:音乐的欣赏和创造1.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
2.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3. 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可以是编写简单的旋律、创作歌词等。
第四课:音乐与生活1.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喜欢的音乐,并解释喜欢的原因。
3. 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可以是唱歌、演奏乐器、舞蹈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音乐团队或合唱团等音乐活动,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 组织音乐比赛或表演,展示学生的音乐才艺和创造力。
3. 鼓励学生多听音乐、看音乐演出等,拓宽音乐视野,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包括音高、音长、节奏等。
2. 学习并演奏简单的乐曲,培养音乐鉴赏和表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音乐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教学重点:1. 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学习并演奏简单的乐曲。
教学准备:1.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2. 音乐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3. 音乐录音或音乐播放设备。
4.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
2. 通过播放一段简短的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音高、音长和节奏的概念,并通过简单的示范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2. 利用投影仪或黑板,展示不同音符的符号和音长,并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唱。
3. 利用教材中的相关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音高、音长和节奏的理解。
三、学习并演奏简单的乐曲(20分钟)1. 选择一首简单的乐曲,如《小星星》,向学生介绍乐曲的基本信息。
2. 指导学生分组,分配不同的乐器,并教授乐曲的演奏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排练,并逐步提高演奏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4. 进行小组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鼓励学生通过多听音乐、多参与音乐活动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3. 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音乐概念和要素的理解。
2.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并尝试用乐器演奏或唱唱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并通过演奏简单的乐曲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表演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在指导学生演奏乐曲时,注重个别辅导和整体协调,使学生的演奏水平得到提高。
花城广东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花城广东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五年级上册(第9册)音乐科教学计划(_______学年度第一学期)一、班级情况分析: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而且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上课纪律好,举手发言胆子比较大。
特别是在歌曲演唱这一块上,识谱能力较强,能够按照音乐的旋律歌唱,富有感情尤其是一些女生,这一群力量比较庞大,很有实力去带动几个乐感较差的学生。
二、教学目的要求:1.以音乐的美感感染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预技能:从“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舞步到动作组合等等。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开发学生的形象能力、创造性思维潜质。
始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全册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关键)第一课:围绕"爱祖国"这一主题,通过歌曲的学习与欣赏,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
第二课:巧妙地向学生介绍新的现代乐器--电子合成器,让学生能通过对太空的联想和声音的探索,来感受和表现想象中的太空景色与乐器音乐之间的联系。
第三课:通过学唱和欣赏民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第四课:体验回旋曲式的结构和二声部节奏练习的内容第五课:体会影视主题歌在电影电视传播中的作用第六课: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受第七课:了解音乐大师--海顿及其代表作品第八课:安排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的音乐与“冬”季里自然界之间密切相关的内容三、教材分析本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既要面对全体学生,也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
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全书共8课,教材配有相应的光盘磁带。
四、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和钻研《大纲》及教材,掌握乐理、听音、练唱之间的联系,使之相互密切配合。
教学方法:唱一唱歌曲,看画听音乐,找一找唱名,敲一敲小乐器,演一演音乐小品,打一打快板。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小号与弦乐》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小号与弦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号与弦乐》是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教材,通过学习这首曲目,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小号和弦乐这两种乐器的特性和表现力,感受音乐的魅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小号和弦乐的演奏技巧、音乐特点以及乐曲的分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乐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演奏技巧、音乐理解和情感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号和弦乐的特性和表现力,欣赏音乐的美妙。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分析方法,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4.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演奏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小号和弦乐的演奏技巧2.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3.乐曲的分析与理解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小号和弦乐的演奏技巧、音乐特点和乐曲分析。
2.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奏,引导学生模仿和感悟。
3.练习法:分组练习,教师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材、多媒体课件。
2.乐器:小号、弦乐乐器。
3.音响设备:音响、话筒、投影仪。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小号和弦乐合奏的曲目,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乐器的声音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小号和弦乐的演奏技巧、音乐特点,并进行示范演奏。
同时,展示相关乐器的图片,让学生对乐器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演奏问题,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首简单的曲目,学生进行集体演奏,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要素,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1.《春之歌》:欣赏、学唱;
2.《英文歌曲:Old Mac Donald Had a Farm》: 听、模仿;
3.《押韵歌:毛毛熊有个大船》、《公园中的花儿》: 学唱、节奏;
4.《声乐歌曲:歌唱小朋友》: 听力、理解;
二、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学习熟唱《春之歌》;
2.能够模仿朗读Old Mac Donald Had a Farm;
3.能够熟练唱押韵歌曲《毛毛熊有个大船》、《公园中的花儿》,并感
受语调及节奏;
4. 能够听懂《歌唱小朋友》,运用听力辨析声乐歌曲中的音色及弱强拍。
三、教学重点
1.教学《春之歌》;
2.学习Old Mac Donald Had a Farm;
3.辨析押韵歌曲《毛毛熊有个大船》、《公园中的花儿》;
4.欣赏、理解声乐歌曲《歌唱小朋友》。
四、教学方式
1. 听、选择的方式帮助学生欣赏音乐;
2. 教师唱、示范,学生跟唱练习;
3. 带学生改唱歌曲,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韵义;
4. 利用节奏乐器、口哨等工具,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节奏;
5. 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分享,练习及表演。
五、教学预测
1. 能够掌握老麦克唱的歌曲的主要内容;
2. 能够根据歌曲的前奏,熟练的唱押韵歌曲;
3. 能够听力理解声乐歌曲,运用听力辨析歌曲中的音色及弱强拍;
4. 通过歌曲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乐感及团体协作能力。
花城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祖国像妈妈一样》●第一单元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本单元围绕‚爱祖国‛这一注意,设计了《祖国象妈妈一样》、《七子之歌》《长在祖国的春天里》三首歌曲,及欣赏独唱与合唱《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的欣赏内容。
通过歌曲的学习中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
★知识目标:能在老师指导下正确拍击三首爱国歌曲的节奏型,并能独立视唱〈七子之歌〉的旋律;在歌曲欣赏中学会分析比较独唱与合唱不同演唱形式的作用;从教材开设的”音乐网站”中,独立学会”休止符”的知识.★技能目标:用正确的歌唱方法富有感情的演唱本课的三首歌曲,并能独立背唱其中一首;能背唱<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歌曲主题.《祖国像妈妈一样》《长在祖国的春天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祖国像妈妈一样》是一首两段体的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较慢,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第一乐段旋律重于抒情,第二乐段通过音型的变化,使情绪转向赞颂,曲调也变得更加热情和舒展,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长在祖国的春天里》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旋律和亲切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孩子们对祖国妈妈的热爱及在祖国怀抱快乐成长的幸福感,情绪活泼欢乐。
两首歌曲都是表达爱国感情的歌曲。
●教学重难点:新节奏型o x x x |x. xx |x x x || 及歌曲旋律中7度和8度大跳的准确演唱;●教学设计:1.聆听、学唱。
★谈话交流。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妈妈‛、‚我‛两个词语后,提出问题:天底下每一个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有很多。
你的妈妈是怎么爱你的呢?学生自由表达,回顾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老师连线,加一个‚爱‛字。
★聆听歌曲。
无视频播放两首歌曲《祖国像妈妈一样》、《长在祖国的春天里》,旨在让学生仔细‚听出‛而不是‚看出‛歌曲表达的意思。
学生谈听后感,老师板书‚祖国‛引导学生揭示课题,完成以上板书设计。
★分别学唱。
《祖国像妈妈一样》这首歌里出现了新的节奏,这是歌曲难点,而且本首歌的每一句都是强拍弱位起或者弱拍起,这需要老师多带唱。
花城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花城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XXX五年级(2)上册音乐教案第1课我们学校的合唱节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2、学唱歌曲(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讨论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师生共同讨论)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
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不小。
(3)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讲授的重点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4)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XXX(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5)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小结4、课后作业: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学唱《在卡吉德洛森林》这首短小精悍的波兰民歌,具有三拍子音乐的舞蹈风格。
初听时,引领学生作第一拍跺脚、第二、第三拍拍手的动作感受三拍子音乐的风格。
前两个乐句要求用连贯的声音演唱,后两个乐句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
二声部第二乐句接第三乐句处,注意唱准五度音程。
结合教材中的练声曲,研究连音和跳音的唱法。
(二)观赏男声独唱《游击队歌》.《游击队歌》是我国老一辈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XXX的代表作。
它诞生在1937年的抗日烽火岁月。
全曲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特点,曲调轻快流利,节奏活跃,富于变化,充满旺盛的活力,生动地刻画了游击健儿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形象和乐观昂扬的精神面貌。
1独唱讲授的方法1“唱-奏”互动教学法在合唱教学中的运用独唱讲授是学校音乐讲授的重要内容,对造就学生的审美感和个人主义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音乐教案一、全册教学法内容(以课为单位)第1课:祖国像妈妈一样第2课:奇妙的太空第3课:多彩的乡音(五)第4课:动物世界(六)第5课:我们喜爱的影视歌曲第6课:环球音乐探宝(五)——漫游非洲第7课:走进音乐大师(一)第8课:冬日的遐想才艺表演联欢会二、全册教学要求将他们的生活置于活生生的音乐体验之中,这是激发孩子学习音乐全册教学要求。
三、全册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关键)第一课:围绕“爱祖国”这一主题,通过歌曲的学习与欣赏,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
第二课:巧妙地向学生介绍新的现代乐器——电子合成器,让学生能通过对太空的联想和声音的探索,来感受和表现想象中的太空景色与乐器音乐之间的联系。
第三课:通过学唱和欣赏民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第四课:体验回旋曲式的结构和二声部节奏练习的内容第五课:体会影视主题歌在电影电视传播中的作用第六课: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受第七课:了解音乐大师——海顿及其代表作品第八课:安排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的音乐与“冬”季里自然界之间密切相关的内容四、全册教时安排每一课安排用二周时间五、教学方法措施1、唱一唱歌曲2、看画听音乐3、找一找唱名4、敲一敲小乐器5、演一演音乐小品6、打一打快板第1课祖国像妈妈一样教学内容:有情感地演唱《祖国像妈妈一样》《七子之歌》和《长在祖国的春天里》教学目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拍击《祖国像妈妈一样》《七子之歌》和《长在祖国的春天里》三首歌曲不同的节奏型,能独立地视唱歌曲《七子之歌》的旋律。
教学重点:《祖国像妈妈一样》旋律分析教学过程:1、谈话交流。
让学生用语言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2、比较:《祖国像妈妈一样》《长在祖国的春天里》,让学生仔细看出歌曲表达的意思。
学生谈听后感,老师板书“祖国”,引导学生提示课题,3、分别学唱:《祖国像妈妈一样》从节奏入手,用听唱法,老师多用不带伴奏的范唱来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带唱、范唱、对唱、模唱。
《长在祖国的春天里》从“1、3、5”三音入手,采取视唱为主听唱为辅的方法进行学唱。
一、二句用视唱法学唱,三句用听唱法,四、五句用视唱法。
视唱前,可让学生先跟老师做三个音组合的即兴打手号唱音高的辅助练习,再过度到打手号模唱第一、二句的旋律。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歌曲作出处理。
6、巩固、表现。
通过独唱、舞蹈、几人组合表演,可以用乐器表现抒九对祖国妈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7、欣赏、拓展。
初听《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问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再听几首歌颂祖国妈妈的生日,歌声中结束离开教室。
课后小结:用比较法学唱这首歌曲方法很好!学生会找到差距第2课《七子之歌》教学内容:学唱《七子之歌》教学目标:用比较法评价领唱、合唱《七子之歌》和学唱的歌曲《七子之歌》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教学重点:旋律跳动较大强调音准教学过程:1、欣赏歌曲。
复习歌曲《长在祖国的春天里》,由生长在祖国怀抱的我们引出曾离开祖国怀抱的“游子”心声《七子之歌》的欣赏。
2、议论歌曲。
说澳门,谈回归,查七子,讲感受,议论歌曲不同的演唱形式。
3、学唱歌曲。
熟悉新节奏,用视唱法学唱歌曲,多用模唱法纠正容易出错的地方4、享受歌曲。
指导学生用独唱、领唱、小组领唱、齐唱等形式来表现歌曲。
课后小结:边查边听边学唱的形式很好!第2课奇妙的太空第1课《奇妙的太空》教学内容:欣赏电子合成器曲《奇妙的太空》以及声音的探索与表现教学目标: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已有经验,围绕乐曲《奇妙的太空》展开想象与联想,初步了解电子合成器的功能,感受其美妙的音色,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1、看一看,说一说。
播放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员第一次发射成功的精彩片段,老师描述“小明”太空梦境。
——一起听听音乐家们是怎么样表明“小明”太空情境地的。
2、听一听,想一想播放电子合成器曲,请学生欣赏并向学生介绍此种神奇的乐器。
3、编一编,演一演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用前面寻找到的音响乐器,口模拟声响和身体来表现飞船发射上天的过程。
第1课《我驾飞船上蓝天》教学内容:学唱《我驾飞船上蓝天》教学目标:能准确把握三拍子歌曲的节拍韵律,热情饱满地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自己对“奇妙太空”的向往之情。
教学过程:1、提问入手,你们作个梦吗?有没有一些很开心的梦景?2、新课前提出这两句作发声练习曲,先唱熟旋律,以减低新课难度。
3、拍读。
随老师有节奏地朗诵诗句,学习3/8拍子,了解其含义及强弱规律4、律动。
听伴奏音乐,身体随之自己律动,感受3/8拍子的韵律,体验音乐“飞”的感觉。
5、歌唱。
表现“主人公”的美丽梦想,曲式结构是A+B+A+C6、延伸。
请学生上教材的“音乐网站”,自学“单拍子与复拍子”教学小结:把难点在课前提前学会,往往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3课多彩的乡音第1课《放马山歌》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云南民歌《放马山歌》,和《五指山歌》欣赏《红色娘子军》教学目标:学唱歌曲云南民歌《放马山歌》,和《五指山歌》欣赏《红色娘子军》,比较和发现三地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能用自然正确的演唱方法,独立自信地演唱其中一首歌曲。
教学过程:1、看地图,复习民歌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家乡在哪个省?那里有什么民歌?2、听音乐、了解民俗播放云南民歌《放马山歌》和黎族民族《五指山歌》。
设问:两首歌曲的风格、情绪、速度有何不同呢?3、唱民歌,表现风格1)先教会学生吆喝,可以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来完成2)比较谁的吆喝好,又能听会老师唱的其中一句或几句。
3)请会唱的学生取代老师来唱歌词,不会的学生继续吆喝,并尽快听会赶上其他同学。
4)完全放手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歌唱全曲。
4、学唱《五指山歌》1)让学生和着老师的歌声用手画旋律线,设问:你感受到哪些旋律音是很长的?接着启发学生轻轻哼唱那些地方。
讲解延长记号,并提示学生唱好单双倚音。
2)这是一首问答歌。
可以采用师生问答、学生问答来学唱。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设计几种演唱形式。
如一人问众人答,女生问男生答。
5、复习课、分析比较1)复习演唱这两首歌曲,引出歌曲比较的环节。
2)让学生分析讨论、比较发现这两首歌的异同点。
内容由学生自己去发现。
6、赏乐曲、谈谈感受观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学生情感上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后,再欣赏《斗笠舞》的音乐,引导学生与歌曲《五指山歌》的旋律进行比较。
课后小结:第2课《采茶扑蝶》教学内容:学唱和歌表演《采茶扑蝶》教学目标:用自然正确的演唱方法《采茶扑蝶》,愿意创编动作与歌舞曲《采茶扑蝶》的表演活动。
教学过程:1、整体欣赏,感受变化。
聆听歌曲,能明显感受到三个乐段的不同色彩。
2、积极思维,展开设计。
第一乐段引导学生用声势节奏与规律性地拍击句尾有特点的节奏×.× × 。
第二乐段自由随音乐做各种采茶动作。
第三乐段在每一句的结尾二分音符处配上“0 ×× 节奏3、变换形式,促进提高。
引导学生变换表现形式,用三个不同的动作表现歌舞曲《采茶扑蝶》,三种演唱形式,加深学生对歌曲的记忆4、比较欣赏,拓宽视野。
引进讲解“重复”这一个音乐知识点。
复习三年级学过的歌曲《春天来了》,感受音乐中的“重复”课后小结:用多种形式的方法来学习这首歌曲,很好!第3课我国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教学内容:介绍以二胡为主的乐器及音色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和《空山鸟语》,了解和感受我国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二胡的音色特点;能听辨出和说出拉弦乐器中期货乐器的音色和名称。
认识我国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基人刘天华,了解其代表作品。
教学过程:1、提前分配任务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各自下去收集二胡、高胡、京胡、中胡、板胡及刘天华的简介资料及音响片段。
2、要求学生能自信熟练的演示讲解。
3、学生上台操作。
老师提示课题——介绍我国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
再请出各小组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所得。
4、说二胡。
穿插欣赏《赛马》,初听,寻找二胡表现的马蹄声和嘶鸣声,感受二胡的魅力,复听,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不同的场景。
5、说高胡,放演奏片段6、说中胡,放演奏片段7、说京胡,放演奏片段8、说板胡,放演奏片段9、说刘天华,欣赏其代表作《空山鸟语》课后小结: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不足的部分老师给予补充。
对表现大胆,自信以及准备充分的小组给予表扬。
第4课音乐游戏——漫游音乐迷宫教学内容:掌握:延音线教学目标:在歌曲的学习中掌握“延音线”的演唱方法,体会到“延音线”在歌曲中的作用;能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漫游音乐迷宫”的活动,自信地展示自己的音乐能力。
教学过程:1、提前画迷宫。
上课前,老师在黑板上弯弯曲曲地随意画几笔,标上“入口、出口”及4个站点。
准备几面小红旗排名次用。
2、分组练考题。
分4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练习书上的4个题目准备解答。
答题机会最多有一次或两次或三次,由老师们自定。
3、合作走迷宫。
每个小组按顺序每完成一题就进入下一站,没答对的就原地反复作答直到正确才能进入下一站的新题……最后评出冠亚季军。
4、收获与困惑。
比赛结束后,请学生们分享自己在本次“走迷宫”游戏中的收获。
并说出自己认为最难做的题目,老师进行集体辅导。
第4课动物世界第1课《小熊过桥》教学内容:欣赏和学唱《小熊过桥》教学目标:能根据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及其心理变化设计不同的表现形式(歌声、动作或学具等)。
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歌曲中简单的二部合唱能力。
教学过程:1、欣赏《小熊过桥》1)初听,感受6/8拍子的摇荡感,让学生描述歌曲所讲的故事。
2)复听,弄清歌曲分几个部分,选择合适的结构图。
从听觉上分别提出要求。
3)运用图形、线条、色彩等来表示相同和不同的乐段,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以及思维能力。
4)最后达到了解,认识回旋曲式ABACA的结构特点。
2、演唱《小熊过桥》1)根据欣赏的记忆找出歌曲难点2)节奏变化多的地方,二声部合唱的地方3、找简单的方法解决难点:1)复杂的节奏填上歌词有节奏地读一读,既有趣又解决了难点,唱起来也轻松2)合唱部分在最后一个A段,抽出来做声音练习。
3)全体学生齐唱高声部至熟悉,老师加入配唱低声部,稳定后逐渐请出学生给老师“帮忙”,两声部平衡后老师退出。
4、整首歌曲可以采先“演”后“唱”的程序1)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小组(A组人数多些),可以交换,听歌曲范唱轮流进行表演,听多几遍学生就自然表演,听多几遍学生就自然会唱了。
2)唱旁白(胆小的小熊)——唱主角(向妈妈求救)——唱旁白(胆小的小熊)——唱配角(帮助小熊的鲤鱼)——唱旁白(勇敢的小熊)3)讲解音乐小知识“RIT”5、创编表演微型歌舞剧1)先讨论“全班齐唱合唱、学生独唱、老师独唱”这三种演唱形式用来演唱歌曲的哪个部分比较合适。
2)让全体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体会回旋曲式。
课堂小结:本课需要二节音乐课。
谈谈小熊过桥时的表现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展开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