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最新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及答案(250道试题)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B )。
A.《尚书·禹贡》B.《史记·货殖列传》C.《汉书·地理》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C )。
A.《尚书》B.《史记》C.《汉书》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D)。
A.(德)戈策B.(中)司马迁C.(中)班固D.(俄)罗蒙诺索夫E.(古罗马)斯特拉波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C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B.工业地理C.商业地理D.旅游地理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C)。
A.宇宙派B.地志派C.环境论派D.区位论派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A )首创。
A.杜能B.韦位C.克里斯泰勒D.廖什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B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D.生产地域综合体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ABCD )。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BC )。
A.阶级性B.地域性C.综合性D.实用性E科学性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D )。
A.经济地理学概论B.工业地理学C.城市地理学D.中国经济地理学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2.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①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区位理论→对区域经济整体的研究→对区域之间发展问题的研究)②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研究客体企业组织→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的研究)③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规范性分析→行为主义对行为差异的考虑→解构主义地理学→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3.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经济活动的内容②经济活动区位③经济活动空间组织④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4.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①通论经济地理学②区域经济地理学③部门经济地理学④公司地理学5.当前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研究重点: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6.区位:主要是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7.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8.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生产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9.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①地理空间的有限性②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③经济活动进行空间转移的限制10.经济活动一般包括生产、流通以及消费活动,在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自然投入、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统称为生产三要素。
1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①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有制约作用②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
12.市场:是经济活动生存的空间,是经济活动价值实现的场所。
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和管理秩序等。
经济地理学题目
选择题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B)。
A.《尚书·禹贡》B.《史记·货殖列传》C.《汉书·地理》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C)。
A.《尚书》B.《史记》C.《汉书》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D)。
A.(德)戈策B.(中)司马迁C.(中)班固D.(俄)罗蒙诺索夫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C)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B.工业地理C.商业地理D.旅游地理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CD)。
A.宇宙派B.地志派C.环境论派D.区位论派6.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B)。
A.阶级性B.地域性C.综合性D.实用性E科学性7.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D)。
A.经济地理学概论B.工业地理学C.城市地理学D.中国经济地理学8.有关增长极,说法错误的是(D)。
A.增长极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但他忽视了地理空间B.布代维尔强调了地理空间,并把增长极与城镇联系起来C.增长极通过集聚作用发展成为城市,在自身成长的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增长D.增长极适用于发达地区的产业布局模式10.点轴(线)布局模式适用于(A)。
A.经济落后地区 B.中等发达地区 C.经济发达地区 D.以上答案都不是11.(B )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A.增长极理论B.梯度转移理论C.点-轴开发理论D.内生增长理论12.农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德国农业地理学家(D)。
A.佩鲁B.克拉克C.韦伯D.杜能13.1826年,《B》一书出版了,系统地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
A.《经济进步的条件》B.《孤立国》C.《德国南部的中心地》D.《安全与进步的冲突》填空题1.国内最古老的经济地理文献《山海经》、《禹贡》。
2.17世纪瓦伦纽斯出版商业地理教科书,为世界上最早的商业地理专业著作。
经济地理学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
A.《尚书·禹贡》B.《史记·货殖列传》C.《汉书·地理》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
A.《尚书》B.《史记》C.《汉书》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
A.(德)戈策B.(中)司马迁C.(中)班固D.(俄)罗蒙诺索夫E.(古罗马)斯特拉波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B.工业地理C.商业地理D.旅游地理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
A.宇宙派B.地志派C.环境论派D.区位论派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 )首创。
A.杜能B.韦位C.克里斯泰勒D.廖什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D.生产地域综合体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
A.阶级性B.地域性C.综合性D.实用性E科学性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
A.经济地理学概论B.工业地理学C.城市地理学D.中国经济地理学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经济地理学题库
经济地理学题库《经济地理学》课程练习:第一章一、选择题(不定项)1、国内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当属战国时代的()A.《史记》B.《山海经》C.《禹贡》D.《汉书》2、14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经济地理学前身()的产生。
A.人文地理学B.商业地理学C.农业地理学D.工业地理学3、19世纪80年代,欧洲地理学家()具体提出了建立作为科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标志着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分化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瓦伦纽斯B.奇泽姆C.罗蒙诺索夫D.葛茨4、20世纪上半叶,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最重大事件当属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
此时期,引入的经济活动区位论包括()A.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B.克里斯塔勒的以商业为主的“中心地理论”C.廖仕的“区位经济论”D.皮鲁的“增长极理论“5、依据本书的观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经济活动的内容B.经济活动区位C.经济活动空间组织D. 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二、填空题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研究阶段。
分别为史志描述,商业地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研究。
2、17世纪中叶,最具影响的商业地理专业著作是苏格兰学者奇泽姆 1889年出版的《商业地理手册》。
3、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
4、本书从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三方面概括了20 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5、前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问题有两种不同观点,以致形成两种学派。
一是以巴朗斯基,萨乌仕金等为代表的区域学派,另一是以费根和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的部门统计学派。
6、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该学科具有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相结合的特性。
7、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8、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单元是企业。
三、判断题1、17世纪中叶,欧洲地理学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商业地理专业著作之一。
大学经济地理复习题
大学经济地理复习题一、选择题1.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地理环境B.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C. 人口分布D. 政治制度2. 经济地理学中的“中心地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冯·杜能B. 韦伯C. 克里斯塔勒D. 洛施3. 以下哪个不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A. 空间分析B. 统计分析C. 历史分析D. 实验室实验4. 经济地理学中的“产业集聚”现象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地理位置B. 劳动力成本C. 政策支持D. 所有以上5.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尺度包括哪些?A. 全球尺度B. 国家尺度C. 地方尺度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6.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______上的分布及其与______相互作用的科学。
7. 经济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______,它主要研究城市和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
8. 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______和______。
9. 经济地理学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通常与______、______、政策等因素有关。
10. 经济地理学中的“全球化”是指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11.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2. 解释“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选择”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3. 描述经济地理学中“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论述题14. 论述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5. 分析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五、案例分析题16. 以一个具体地区为例,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1. B2. C3. D4. D5. D6. 空间、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7. 区域经济学8. 布局、发展9. 资源禀赋、地理位置10. 联系加强、依赖加深11. 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原因、经济全球化等。
经济地理学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着是( )。
A.《尚书·禹贡》B.《史记·货殖列传》C.《汉书·地理》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着是( )。
A.《尚书》B.《史记》C.《汉书》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
A.(德)戈策B.(中)司马迁C.(中)班固D.(俄)罗蒙诺索夫E.(古罗马)斯特拉波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B.工业地理C.商业地理D.旅游地理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
A.宇宙派B.地志派C.环境论派D.区位论派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 )首创。
A.杜能B.韦位C.克里斯泰勒D.廖什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D.生产地域综合体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
A.阶级性B.地域性C.综合性D.实用性E科学性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
A.经济地理学概论B.工业地理学C.城市地理学D.中国经济地理学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经济地理学》练习题.
《经济地理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区位;2、中心地;3、规模经济;4、范围经济;5、跨国公司;6、区域经济结构;7、主导产业;8、基础性产业;9、区域空间结构;10、空间近邻效应;11、经济地域综合体;12、产业集群;13、经济区;14、经济全球化;15、经济区域化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2、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3、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有哪些影响?4、分析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5、经济地域综合体有哪些基本特征?7、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8、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有哪些?9、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0、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有哪些影响?11、经济区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2、区域管制具有哪些特点?三、论述题1、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2、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什么特点?它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区域化有哪些影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如何避免类似亚洲金融危机的重演?4、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怎样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5、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就业环境带来了哪些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你对优化我国的就业环境有什么建议?6、农村工业化对我国农村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显著的推动作用?分析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四、材料分析题材料1:20世纪90 年代广东开始着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继后围绕珠江东西两岸,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如在珠江东岸,以深圳、广州等为主体形成了经济规模近4 000亿元的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珠江西岸,以佛山、中山为主体形成了经济规模达1 000亿元的电器机械产业集群。
专业镇遍布珠三角地区。
以“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小集群,大作为”为特征的专业镇占珠三角地区 400 多个建制镇的1/4。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一、名词解释题第2页区位;区位理论;区位因子;区位条件;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通达指数;遍在原料:局地原料;原料指数;区位重量;第3页需求圆锥体;中心商品;基础聚落;门槛值;跨国公司;产品周期理论;区域经济结构;区域产业结构;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关联产业;;潜导产业;极核式空间结构;区位指向;农村工业化;增长级;支配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乘数原理;加速原理;经济地域综合体;经济区;经济区划;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梯度推移理论;第4页中心-外围理论;绝对成本学说;相对成本学说;经济地理学的特性;区域经济结构;区际联系;回波效应;货物的供给范围(商品服务范围);内部范围经济;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增长极;中心性;中心地;区域创新网络;需求收入弹性;战略外包二、问答题4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4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4古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的区别与联系4区位因子的演变5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5市场对经济区位的一般影响5政府行为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5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5运费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5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理论前提、形成机制、主要内容和意义5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及缺陷6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6胡佛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6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6廖什市场区位论的重要内容7集市的特征7斯坦集市理论的重要内容7企业成长动因7企业空间扩张规律7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有何阶段性特征?7各种企业空间演变模式的共同点7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区位要求7跨国公司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入之间的相互关系?7如何选择主导产业8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机制8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8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8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8弗里德曼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8集聚机制及其成因8扩散机制及其成因8集聚与扩散机制的相互关系9空间近邻关系对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9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9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9胡佛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9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9经济区划的原则9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9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及途径10比较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差异?10胡佛的工业区位论的主要理论贡献是什么?10中心地等级结构的普遍性特点10一般经济轴线主要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
经济地理学试题
经济地理学试题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题(40分)1.什么是经济地理学?请简要阐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其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区域经济联系等。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地图制作等。
2.地理环境对于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请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例如,河流、湖泊等水资源的分布对农业和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沿海地区由于拥有便利的海运条件,有利于港口城市和航运业的发展。
气候条件也会对农业的产出和发展产生影响,例如草原地区适宜畜牧业的发展。
3.请简述区位和区域的概念,并说明它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位是指地理位置,区域是指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对统一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特征的地域。
区位和区域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合适的区位有利于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例如靠近供应链和市场的区位更有竞争优势。
而区域特征的统一和差异也会对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产生影响。
4.请简述中心-边缘理论,并说明其对经济地理学的意义。
中心-边缘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呈现中心-边缘结构,中心地区发展较快,边缘地区相对滞后。
这一理论对经济地理学的意义在于帮助分析和解释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和发展不平衡现象,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指导,合理规划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第二部分:论述题(60分)5.请论述全球化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全球化对经济地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全球化加快了地球空间的相互联系和交流,带来了跨国贸易的扩大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这使得经济地理学需要更多考虑国际经济间的联系与互动。
其次,全球化加剧了地区间的竞争,在全球价值链中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优势。
全球化使得经济地理学需要更多关注全球产业链分布和国际分工。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全球化使得一些发达地区的经济相对较为集中,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经济地理学试题
经济地理学试题1. 什么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以及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产业地理、城市地理、区域经济学等。
2. 解释"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的概念。
地理环境指的是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地形、土壤等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不同特征和资源分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业、工业、交通等各种经济活动的展开与发展。
例如,在农业方面,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能够提供良好的农作物生长环境,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而在工业方面,一些地理条件如水源、能源、运输便利性等,会对工业布局和产业密集度产生重要影响。
3. 解释"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概念。
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指人类经济行为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人类的经济活动通常需要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建设工厂、城市等,对土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会导致土地的破坏、水资源的枯竭、空气和水的污染等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状况都有严重的影响。
4. 列举几个经济地理学的应用领域。
(1)产业地理学:研究不同行业和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以及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2)区域经济学:研究不同地理区域在经济发展中的差异和特点,以及区域经济政策和规划。
(3)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变迁,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过程等。
(4)交通地理学:研究交通网络对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和地理空间格局的影响。
5. 解释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研究了企业在空间上选择适当的位置以获得最佳的竞争优势。
根据区位理论,企业在选择生产地点时会考虑到市场接近性、原材料供应、劳动力成本等因素。
理性的企业会选择那些能够满足其产业发展需求的地理位置,并通过在这些地理位置建立生产基地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经济地理学》题库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库一、名词解释区位条件、区位因子、节约经济、集聚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区位重量、中心地、门槛人口、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跨国公司、区域经济结构、区域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潜导产业、夕阳产业、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区域空间结构、产业集群、经济地域综合体、经济区、区域管制、区际经济联系、区域分工、空间相互作用、集聚机制、扩散机制、区位指向、空间近邻效应、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乘数作用、加速原理、行业合作、区域全面合作、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国际经济协调二、简单题1.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内涵2.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3.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突出问题的贡献4.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的辨析(主要区别)5.区位理论的基本涵义6.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辨析(概念与不同)7.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8.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9.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0.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1.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2.技术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3.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4.交通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5.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16.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17.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18.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19.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20.弗农产品周期理论的内涵21.邓宁折衷理论的内涵22.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选择(区位要求与实际区位)23.跨国公司R&D的区位选择(区位要求与实际区位)24.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选择25.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26.配第--克拉克定律27.库兹涅茨法则28.集聚机制的成因与作用29.扩散机制的成因30.集聚与扩散的关系31.空间近邻效应的影响表现32.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33.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结构(要素构成与组合方式)34.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现实有效性评价35.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36.经济区的基本特征37.区域分工的意义38.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39.经济区域化的发展成因40.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对策41.避免亚洲金融危机的举措42.区域空间结构演进机制三、论述题1.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2.企业增长的动因及战略3.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国别选择、微区位选择)4.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5.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模式6.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7.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8.区域分工理论综述9.区域经济差异的社会经济影响10.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11.我国区域经济开发的基本途径12.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特点13.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原因与机制14.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5.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
经济地理学试题
经济地理学试题一、选择题1.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 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C.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D.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2.经济地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主要包括()。
A. 经济学B. 地理学C. 社会学D. 历史学3.“重心地区”是指()。
A. 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B. 地理中心地区C. 高度发达地区D. 地理重要地区4.地理学中的“连续地区”是指()。
A. 地理范围上相连的区域B. 人口密集的地区C. 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D. 自然环境相似的地区5.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包括()。
A. 地域集约与限制因素B. 区位理论与吸引力原则C. 城市体系与地区差异D. 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二、填空题6.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发展的(空白)和(空白)。
7.城市化是城市人口相对(空白)的(空白)增长的过程。
8.工业化的核心任务是实现由(空白)经济向(空白)经济的转变。
9.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空白)和(空白)两个方面。
10.地域差异的产生是由(空白)和(空白)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简答题11.请简要解释经济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12.解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并给出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13.说明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给出一个具体的案例。
14.解释地域差异的概念及其成因。
四、论述题15.请以“新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为题,论述新经济地理学对传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以上是1200字的经济地理学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可以根据试题内容,进行相关知识的阐述和论述。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种产业属于第一产业?a. 农业b. 制造业c. 服务业d. 金融业2. 总人口数量与总面积的比例被称为什么?a. 人口密度b. 城市化率c. 土地利用率d. 基尼系数3. 下列哪个不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原因?a.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b. 工业化的发展c. 城市人口的老龄化d. 农业机械化的推进4. 以下哪个城市被认为是全球金融中心?a. 伦敦b. 上海c. 新加坡d. 香港5.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下列哪个方面?a. 区域经济发展b. 城市化进程c. 经济全球化d. 以上皆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解释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并举例说明其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2. 解释什么是城市化,列举城市化的原因和影响。
3. 什么是城市体系?请解释城市体系的形成原因,并举例说明。
4. 解释经济地理学中的贸易地理理论,包括比较优势和相对优势的概念。
5. 请解释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就不同地理位置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三、论述题(任选一题,共10分)1. 请详细论述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碳排放等方面。
2. 解释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并阐述其对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四、应用题(共20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某国家的GDP为2000亿美元,总人口为1亿人,土地面积为100万平方千米。
根据相关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 请计算该国家的人均GDP。
2. 该国家的人口密度是多少?3. 该国家的城市化率是多少?。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适用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试卷模式: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5小题,共25分)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4小题,共40分)四、论述题(1小题,共15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0个空)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2、经济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主要有:和。
3、经济地理学根据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
4、经济地理学边缘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与、、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5、区位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以及,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人类活动称为。
区位条件是区位所具有的。
6、区位理论根据其产生与发展的先后,分为和。
7、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影响生产活动区位的因素主要有、、、、、。
8、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主要通过、、来进行。
9、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可进入性包括、、、。
10、杜能圈包括、、、、、6个圈层。
11、根据局地原料生产时的重量转换状况不同,将其分为和。
12、企业经营中存在着两种成本,即和。
13、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主要有四种类型:、、、。
14、企业增长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由于、、----------------------------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和。
15、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三个显著特征:、和。
16、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包括:、、。
17、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和,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包括和。
18、按照要素集约度可以把产业部门分为、、、等类型。
19、按照产业功能不同可以将产业部门划分为三种类型:、、。
20、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因素主要有:、、。
21按照集聚程度和等级层次可以将工业地域划分为五种类型:、、、、。
22、商业活动区位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23、根据对外贸易客体的数量、特点及所处区位状况,可分为六种类型:、、、、以及。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适用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试卷模式: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5小题,共25分)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4小题,共40分)四、论述题(1小题,共15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0个空)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2、经济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主要有:和。
3、经济地理学根据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
4、经济地理学边缘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与、、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5、区位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以及,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人类活动称为。
区位条件是区位所具有的。
6、区位理论根据其产生与发展的先后,分为和。
7、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影响生产活动区位的因素主要有、、、、、。
8、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主要通过、、来进行。
9、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可进入性包括、、、。
10、杜能圈包括、、、、、 6个圈层。
11、根据局地原料生产时的重量转换状况不同,将其分为和。
12、企业经营中存在着两种成本,即和。
13、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主要有四种类型:、、、。
14、企业增长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由于、、和。
15、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三个显著特征:、和。
16、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包括:、、。
17、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和,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包括和。
18、按照要素集约度可以把产业部门分为、、、等类型。
19、按照产业功能不同可以将产业部门划分为三种类型:、、。
20、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因素主要有:、、。
21按照集聚程度和等级层次可以将工业地域划分为五种类型:、、、、。
22、商业活动区位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23、根据对外贸易客体的数量、特点及所处区位状况,可分为六种类型:、、、、以及。
24、对外贸易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25、区域空间结构由、、、等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26、区域空间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典型模式:、、。
经济地理学习题库1
《经济地理学》习题集一、基本概念1、规范性分析2、实证分析3、行为主义分析4、结构主义分析1)宏观板块5、经济全球化6、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7、功能性一体化8、制度性一体化9、关税同盟10、贸易创造11、贸易转移12、协议性分工13、要素分工14、贸易投资一体化15、产业链2)中观板块16、区域17、区域经济结构18、区域产业结构19、区域空间结构20、主导产业21、关联产业22、基础性产业23、支柱产业24、潜导产业25、劳动密集型产业26、霍夫曼系数27、城市职能28、城市规模29、城市化30、农村工业化31、技术创新32、增长极33、乘数效应34、极化效应35、扩散效应36、溢出效应37、涓滴效应38、经济地域综合体39、主导专业化部门40、经济区41、经济区划42、赫克歇尔-俄林模型43、区域合作44、区域经济绝对差异45、区域经济相对差异3)微观板块46、区位47、区位理论48、区位因子49、一般区位因子50、特殊区位因子51、可进入性52、通达性53、区位地租54、区域性因子55、集聚因子56、分散因子57、原料指数58、区位质量59、等费用线60、劳动费指数61、劳动系数62、加工系数63、经济人64、满意人65、中心地66、中心商品67、中心地职能68、中心性69、补充区域70、市场区71、经济距离72、门槛人口73、规模经济74、范围经济75、接触扩散76、等级扩散二、基础理论1、怎样正确理解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怎样理解经济地理学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3、试举例说明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4、怎样认识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相互关系?5、阅读文献,思考当代经济地理学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并提出你的1-3个学习研究兴趣点?1)宏观板块6、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7、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8、为何战后区域性国际一体化会迅速发展?其对国际经济的变化空间格局有何影响?9、怎样理解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10、怎样理解大市场理论的核心思想和西托夫斯基“高利润率恶性循环命题”?11、怎样理解协议性分工的条件?12、试析经济全球化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关系?13、试析功能性一体化与制度性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学》试题库(250道试题)
地理科学专业《经济地理学》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110)1.极具价值的中国最早的经济地理名著是( )。
A.《尚书·禹贡》B.《史记·货殖列传》C.《汉书·地理》D.《山海经》2.中国史书中首次出现以“地理”命名的专著是( )。
A.《尚书》B.《史记》C.《汉书》D.《山海经》3.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一科学名词的是( )。
A.(德)戈策B.(中)司马迁C.(中)班固D.(俄)罗蒙诺索夫E.(古罗马)斯特拉波4.经济地理从地理学分化、独立出来后,首先是以( )之名出现于世。
A.农业地理B.工业地理C.商业地理D.旅游地理5.在近代地理学中,对于“生产力分布为何有如此明显的地区差异”命题解释分为()。
A.宇宙派B.地志派C.环境论派D.区位论派6.区位论也称为标准化理论,是由德国( )首创。
A.杜能B.韦位C.克里斯泰勒D.廖什 7.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B.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C.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D.生产地域综合体8.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科学的提法是( )。
A.研究生产(力)布局(分布)规律的科学B.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C.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D.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9.下列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是( )。
A.阶级性B.地域性C.综合性D.实用性E科学性10.下列不属于通论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的是( )。
A.经济地理学概论B.工业地理学C.城市地理学D.中国经济地理学11.下列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依据和标准是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B.费希尔明确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C.能广泛接受是因为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较强的实用性D.采矿业按其产品的性质来看,理应划到第一次产业,但实践中常把其列入第二次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
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
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
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
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
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
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
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
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
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
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
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
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
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
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
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⑶城市化经历了集中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发展轨迹
⑷形成了整体实力强大的城市网络体系和大都市带。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
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运费指向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
工业原料分为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
原料指数(M i)=局地原料重量W m)/产品重量(W p),区位重量=(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 原料指数 + 1 。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质量得出的一般区位法则:
(1)原料指数(M 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2)原料指数(M 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3)原料指数(M 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依据原料指数将工业分为如下三种类型,据此可判断其区位倾向。
1.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
如钢铁业、水泥业、造纸业、面粉业、葡萄酒酿造业、制糖业和乳制品业等。
2.原料指数比1小的工业。
如啤酒酿造业、清凉饮料制造业和酱油制造业等。
3.原料指数大致等于1的工业。
如石油精练工业、机械器材组装工业和医疗器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