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四巨头激战福建
啤酒业三巨头角力
其 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突破 1 亿元 ,同 1
比增 长 7 %。 8
青 岛啤酒表示 ,收购青 岛啤酒趵 突
在这背后 是 国内啤酒行 业三 足鼎立
泉 的销售 网络 ,有 利于公 司的业务运作 体化管理及 规划 。
一
华 润雪花 在产销量 、净利润 的高速 而且外资百威英博产销量 在 50多万吨 , 0
啤酒业三 巨头角力
文 张旭
.
上 ・ 节刚过 ,啤酒行业一年一 度的
3月 2日,青 岛 啤酒集 团宣 传部 部 长孙静对记者表示 ,“ 去年 6 月集 团将趵 突泉收购过来 ,现在将股 权转让 给股份
在产销上已经将青啤 、燕京抛下。 ” 记者在 与多位 证券分 析行业人 士沟
通了解 , 目前 华润雪花 在 国内的市场 占
对手燕 京 啤酒 也在 3月 1日公 布 了去 年
上述接 近青 啤的人士表示 ,他们 ( “ 青 啤 )现在感觉与华润 的差距在不断拉大 , 之前双 方主要是产量 上有差距 ,但是 在 盈 利质量上 青啤 占优 ;现在华润不仅 拉
大产销量 的差距 ,而且盈 利能力 与青 啤 几乎没有差距。 ” 此 外 ,他还 透露 ,为了巩 固山东 大
20 09年 , 岛啤酒产销近 6 0万吨 , 青 0
融 资 1.亿元 扩张近百万吨产能后 ,现 7 9
三方角力
在又扩充产能 6 0万吨。
青 啤 、燕 京 率 先 打响 新 年 的扩 张 , 这让一 直竞争激 烈的啤酒行业 ,竞 争更 啤酒 行业 竞争 ,“ 主要是 规模取胜 ,但最 终是靠资本取胜 。 ”面
高市 场份额作 为考核高管业 绩的重要指 5 %,青 啤拟 将 其 变成 区 域垄 断 市场 。 0
啤酒企业竞争成功案例解读
啤酒企业竞争成功案例解读随着对啤酒市场需求的增加,啤酒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下面,我们将分析一些啤酒企业竞争成功的案例,并解读其成功的原因。
1.百威英博百威英博是全球领先的啤酒企业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个知名品牌,例如百威啤酒、斯德哥尔摩燕京啤酒等。
百威英博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巧妙策略。
他们注重品牌的建设和推广,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广告传播,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此外,百威英博在产品研发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不断推出新口味和新款式的啤酒,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青岛啤酒青岛啤酒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啤酒品牌之一,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其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高品质的产品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青岛啤酒始终坚持采用优质的原材料和传统的酿造工艺,确保产品的品质优良。
此外,通过赞助各类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青岛啤酒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了信任和好感。
3.喜力啤酒喜力啤酒是世界知名的啤酒品牌,它的成功主要源于市场细分。
喜力啤酒针对不同目标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的产品系列,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他们推出了低度啤酒、淡香型啤酒、浓香型啤酒等多个系列,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口感和味道的要求。
此外,喜力啤酒也注重与时俱进,在推广过程中采用了多元化的营销手段,比如与知名艺人合作,做出一系列创新的广告宣传,吸引了大量的目标消费者。
这些啤酒企业的竞争成功案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1.品牌建设和品牌推广2.产品创新和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口味和新款式的啤酒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偏好。
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品质和营养价值,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3.市场细分和目标消费群体的研究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的产品系列,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了解并研究目标消费群体的喜好和需求,制定相应的产品和市场策略。
4.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和宣传方式通过与知名艺人合作,赞助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等方式,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啤酒垄断经营案例山东绿豆沙啤酒覆灭
啤酒垄断经营案例:山东绿豆沙啤酒覆灭一、引言啤酒在我国可谓是饮食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酿造啤酒的企业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垄断经营一直是啤酒行业的隐患之一。
本文将以山东绿豆沙啤酒的倒闭案例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啤酒垄断经营的现状和影响。
二、案例分析1. 背景介绍山东绿豆沙啤酒是我国著名的啤酒品牌,曾经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在垄断经营的背景下,该品牌最终陷入了困境。
据报道,山东绿豆沙啤酒在市场中受到其他啤酒企业的排挤,导致销量下滑,最终宣告倒闭。
2. 垄断经营的影响垄断经营导致了山东绿豆沙啤酒的覆灭。
在啤酒行业中,巨头企业通过垄断手段控制市场资源和渠道,从而排斥其他小型企业的发展。
这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3. 垄断经营的成因啤酒行业的垄断经营不仅源于企业的规模优势,还与政府监管不力有关。
在垄断经营的背景下,企业难以依靠自身实力打破行业壁垒,政府应加强行业监管,遏制垄断行为。
三、探讨与总结1. 垄断经营对市场的影响垄断经营不仅扼杀了创新和竞争,也损害了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为了打破垄断经营,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需共同努力,实现市场的真正公平竞争。
2. 政府监管的重要性政府监管在防止垄断经营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加强对啤酒行业的监管,打击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对消费者的启示消费者在选择啤酒时,不仅应考虑产品的口感和品质,也需关注所支持的企业是否遵守市场规则,对于垄断行为持一种零容忍的态度,以保护自身的权益。
四、个人观点啤酒行业的垄断经营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市场体制中的问题。
我认为政府需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破垄断,促进企业的公平竞争和市场的有序发展。
五、结语在啤酒行业中,垄断经营带来了不利影响,山东绿豆沙啤酒的覆灭是其案例。
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方可打破垄断,实现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啤酒三国志
啤酒三国志竞猜:同为奥运啤酒赞助商的百威、青岛和燕京,谁将通过这场关键战役赢得市场的最是喝采。
当1994年程业仁加入安海斯一布希(Anheuser—Busch,简称AB公司)时,没有人会想到他会成为这家全球第二大啤酒制造商的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但随后的几个大事件证明了他的能力。
组建AB公司在华最主要的生产基地:百威(武汉)国际啤酒有限公司——他完成了这个任务;收购哈尔滨啤酒——这也完成了;他还要扩大AB旗下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让来自中国的利润贡献突破其全球业务的1%——在这方面,程还在努力中。
现在,他有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将在北京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无疑将吸引中国众多的年轻消费者,而百威则是这项顶级赛事的赞助商。
不过,他面对的却是一个古怪的局面:在百威之外,两家来自本地的啤酒制造商——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也坐上了奥运赞助商的席位。
在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这一奇特安排,势必会让该领域的争夺战愈演愈烈。
对其中任何一个品牌而言,这可能都会降低它们对消费者所本应产生的奥运吸引力。
而它们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态势迫使其都必须借此来摆脱追赶者,或者缩小与领先者的差距。
中国早已在2003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场,年啤酒销量已超过3000万千升。
去年,中国的啤酒市场规模增长了近15%,连续3年实现了两位数的高速“扩容”。
就目前而言,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3.8%和10.2%,而百威只有7%;雄踞首位的则是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华润雪花啤酒。
现在,这场有可能改变各啤酒制造商市场力量对比的关键战役正悄然打响。
在北京通州区经营着一家小型杂货店的王大海对最近突然受到优待颇有些“受宠若惊”,以往他需要推着三轮车到远处的批发商那里进啤酒,而现在,只要打一个电话,啤酒商的送货车就马上开到门口。
而且还曾经有厂商开出300元的价格希望说服他只经营一种啤酒——在北京这样的重点市场,这家月销量只有50箱的小店亦成为各啤酒商的寸土必争之地。
啤酒垄断经营案例山东绿豆沙啤酒覆灭
啤酒垄断经营案例山东绿豆沙啤酒覆灭
摘要:
一、引言
二、山东绿豆沙啤酒的兴起与垄断地位
三、垄断带来的问题
四、绿豆沙啤酒的覆灭
五、结论
正文:
【引言】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一些企业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和市场占有率,逐渐形成了垄断地位。
然而,垄断并非长久之计,今天我们将以山东绿豆沙啤酒为例,探讨垄断经营带来的问题以及其最终的覆灭。
【山东绿豆沙啤酒的兴起与垄断地位】
山东绿豆沙啤酒,曾经是我国啤酒市场的佼佼者,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优良的品质,迅速占领市场,成为啤酒行业的领军企业。
在其巅峰时期,绿豆沙啤酒占据了我国啤酒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地位。
【垄断带来的问题】
然而,随着绿豆沙啤酒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其也开始面临垄断带来的种种问题。
首先,由于缺乏竞争,绿豆沙啤酒开始忽视产品质量,一些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
其次,垄断地位使得绿豆沙啤酒在价格上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价格一路飙升,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
【绿豆沙啤酒的覆灭】
然而,好景不长,绿豆沙啤酒的垄断地位并未持续太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对垄断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同时,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和价格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这些压力下,绿豆沙啤酒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最终走向了覆灭。
【结论】
山东绿豆沙啤酒的覆灭,无疑是对垄断经营的一个警示。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企业都不应该试图通过垄断来获取利益,而应该以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青啤,燕啤淮海战役
远程异地的营销能力减弱
腹背受敌,处在西有安徽 的华润圣泉,北有山东的 燕京三孔、无名、银麦, 东有连云港三得利王子的 包围之中。
战局分析
燕京啤酒
燕京啤酒
优势分析:
资本雄厚
收购的企业负债率低,且 经营状况都不算太差。
劣势分析:
在徐州地区虽然知名度较 高,由于其产品是高端产 品,故产品的市场份额较 低。
青啤、燕啤“山析
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
优势分析:
是国内啤酒行业的著名品 牌,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离总部青岛近,可以作为 坚固的大后方。
五家公司分布在徐州周边 地区,彼此可以相互依托, 互为犄角,在市场战略的 防护和攻守方面有不可多 得的优势。
劣势分析:
目前产量总和较低,市场 覆盖率不够。
增加市场供应量:两条战线,两道阻击圈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从而使三孔主攻外围,重金抢夺市区,坐享市场空白的策略 落空。
营销实战
第三招:公关活动多方出击
公关活动多方出击
市政府对外招待指定用酒 赞助“亚洲杯”铁人三项赛 举办“彭城啤酒杯”徐州旅游形象小姐大赛 有奖销售当老二 啤酒文化之夜和夏夜纳凉晚会
推中档:彭城(青岛)啤酒公司推出中高档系列啤酒“金色旋 风”、“金色年华”。
营销实战
第二招:自我壮大,协同作战,增加市场供应量
自我壮大,协同作战,增加市 场供应量
自我壮大:由于彭城(青岛)啤酒完成了增量“十万吨”的 生产线改造,增加了对城区啤酒的供应,有效地将市场空白 降到最低点。
协同作战:淮海事业总部下属所有分公司,均以徐州为战略 中心,统一指挥协同作战。
谢谢观看
12金融工程班 男子一组
战区分析
决战徐州
啤酒三巨头会战京华 创业经验
啤酒三巨头会战京华“阵地战”是啤酒业商战的重要形式,业内常有“得北京者得天下”,“得广州者半边天”的说法。
北京这个战场,对啤酒业群雄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一是因为这个地区的啤酒消费量极大,第二是因为这里是中国的首都,对全国市场具有强大的辐射力。
在2004年以前,北京的啤酒市场长期被燕京所垄断,然而自2004年底中国啤酒业老大青岛高调进京之后,燕京的压倒性地位(九成以上市场份额)似乎有动摇的痕迹。
最近,中国啤酒业第三把交椅华润也大张旗鼓地宣布进京,啤酒业三巨头同城会战,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本文将以北京战场为切人口解读三巨头混战的前世今生。
青岛主攻篇——北京五年之痒在中国,青岛啤酒是老大。
一句“青岛的,世界的”,短短六个字便充满了霸气。
放眼国内,有这种自信和实力的品牌寥寥无几。
但在北京,作为强龙的青岛始终被地头蛇燕京压在脚下。
徒劳无功的开局北京,是燕啤的大本营。
在大众记忆中,青岛啤酒的进京时间是2004年底到2005年初。
然而这是一项被青岛人以高调进京的传媒攻势“修改”了的记忆。
青啤进京,其实可以追溯到5年之前。
2000年8月,青岛啤酒以2250万美元控股北京五星和三环,正式表露了它染指首都市场的意图。
2001年4月,双合盛五星啤酒厂和三环啤酒厂正式更名为北京五星青岛啤酒有限公司和北京青岛三环啤酒有限公司。
也是在这一年,青啤北方事业部成立,下辖河北廊坊、北京三环、北京五星、陕西汉斯、渭南、汉中6个企业,形成了青啤对燕京的“地域包围圈”。
不过,青岛进入北京的第一波攻势显然没有成功。
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2002度年报》上,我们看到北京青岛啤酒三环有限公司2001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仅1.28亿元,亏损达3590万元,是青啤当年亏损最大的子公司。
面对这样的挫折,青岛没有退缩,2002年和联想强强联手,砸了超过1000万元大搞活动,并相应地发起轰轰烈烈的促销攻势在北京各地设立超过500个免费品尝点,并在每个酒瓶盖上印着1角、5角和2元不同价值的奖励标志。
中国啤酒龙头企业发展史
中国啤酒龙头企业发展史中国啤酒行业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但真正起步是在20世纪50年代。
以下是简述中国啤酒龙头企业发展史的几个阶段:起步阶段(1950年代):1950年代,随着新中国成立,中国的啤酒工业开始逐步建立起来。
在这一阶段,国有企业开始建设啤酒厂,如青岛啤酒厂等,这些企业在当时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发展阶段(1960年代至1980年代):1960年代至1980年代,中国啤酒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许多地方纷纷建立啤酒厂,啤酒的生产量和品种都有了显著的增长。
这一时期,中国啤酒行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酿造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改革开放与市场竞争(1990年代):19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啤酒市场迎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新的产品、技术和营销理念。
国内啤酒企业也开始进行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提高竞争力。
如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企业在这一时期都进行了重要的改革和发展。
整合与品牌建设(2000年代):2000年代,中国啤酒行业开始进入整合期。
大型啤酒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形成了几个主要的啤酒集团,如青岛啤酒、雪花啤酒等。
同时,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通过广告、赞助等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
国际化发展(21世纪初至今):21世纪初,中国啤酒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进行海外并购和扩张。
如青岛啤酒、雪花啤酒等企业在国外建立了生产基地,使中国啤酒走向世界。
同时,国际啤酒品牌也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本土品牌展开竞争,推动了中国啤酒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啤酒行业的发展史是一个从起步到逐步发展、改革开放、市场竞争、行业、行业整合再到国际化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啤酒企业不断学习、创新、提高,终于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大白鲨啤酒福建营销推广案
大白鲨啤酒福建营销推广案作者:陆新之来源:《商界·中国商业评论》2008年第07期“西北有西北狼,东南有大白鲨。
”这说的是青岛啤酒下面两个异军突起的子品牌。
在激情燃烧的年代,将一种酒性格化,与当地区域的人文性格结合成为一个典型的产品,这是跨界的重要思路。
在白鲨,是青岛啤酒东南事业部在福建的一次有趣尝试。
当时,福建啤酒格局很有趣。
雪津啤酒经过品牌重组,迎头赶上,和惠泉啤酒两强瓜分天下。
经过深入调研发现,全国品牌青岛啤酒在福建要取得成绩,唯一的机会就是情感地化。
福建人酷爱喝啤酒,而且每次是小杯多箱。
喝啤酒用一口杯,但是会一箱箱地喝。
一晚上,一个人能喝上十几二十瓶,非常快意恩仇,充分凸显了爱拼才会赢的个性。
经过精心策划,青岛啤酒推出了中国第一只地域个性啤酒——“大白鲨”。
在其产品概念设计之中,这就是第一支承载福建人个性的啤酒。
在新品牌传播中,“大白鲨”大胆地进行思维跨界,牢牢地紧扣主题“运动有我大白鲨”,使“大白鲨”为福建人的体育运动助兴。
不到一年时间,新生品牌“大白鲨”在福建奇迹般地崛起,成就了青岛啤酒与福建其他两个传统品牌三足鼎立的满意格局。
“大白鲨”啤酒,是中国营销界一次挑战“烟酒在地化垄断”的行业定势大获成功的跨界案例。
竞争态势分析一、竞争预测1.雪津啤酒2003预测■继续以冰啤为拳头,巩固扩展中高端份额■强化优势,强化竞争力,以品牌拉升产品■日月星的收购放量,在冰啤之外另辟中档战机■通路细耕,巩固份额,新品入市2.惠泉啤酒2003预测■股票上市提供充足弹药,将率先立体化大规模开战■四处突击,充分发挥产能;广告、渠道、促销三手并举■纯生啤产能发挥的愿望最强烈,志在高端翻番■雪津纯生产能不足,青岛纯生上市,高端促销推广将是紧要关头二、青岛啤酒东南事业部品牌现状及理想指向1.品牌现实与理想通过整合、细分,汇聚整体资源战斗力,实现青岛啤酒东南事业部的品牌理想。
这两个整合是:——青岛啤酒主品牌资源整合对福建的支持拉升——东南事业部形象识别传播的整合统一大品牌现状品牌理想同安厂、福州厂、漳州厂青岛啤酒集团生产体系之东南分厂形象分离形象整体——大青岛集团各自为政的区域信息多地方信息认识信息统一,整体认识企业知名度高,美誉度、忠诚度参差不一美誉度、忠诚度高品质认定混乱,形象认定杂、弱品质认定+形象认定主副品牌,资源配置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品牌线组合层次清晰形成合力2.品牌理想状态三分厂形象认知统一在集团形象平台;整合传播与青岛啤酒保持一致性;产品线的梳理,条理分明;分产品定位与分品牌定位,市场细分、个性细分明晰;3.品牌策略思考经销商说:我们看重青岛啤酒的牌子!竞争对手说:青岛啤酒吓我一跳,赶快壮大!东南事业部总经理说:我来自青岛大本营!所有的焦点集中在“青岛啤酒”金字招牌上:“青岛啤酒”是东南事业部最耀眼的资产,是福建啤酒市场最高的平台!通过两个细分,可以构成立体化产品链架构,这两个细分是:——明确的产品市场细分——清晰的分品牌形象定位定位就是牺牲,意味着有所为,有所不为。
外资啤酒在华的第三次“冲击波”
中国 的啤酒业务。至此 ,外
资 啤 酒 在华 的第 一 次 “ 冲击
波 ”黯 然告 退 。
当然 。这 个 时 期 的外 资
啤酒 企 业 虽 然 遭 遇 了 失 败 , 但 也 有 如 百威 、三得 利 等 外
啤酒行业叉一轮激烈的内外
大 战开 始 了……
资 啤 酒 企 业最 终 选 择 了 “ 潜
维普资讯
放缓,利润降低 ,英博 、S B、A 、嘉 A B 士伯等 国际啤酒巨头因此承受巨大的经 营压力 , 急于开拓潜力较大 的新兴市场。 而 中国正以其庞大的人 口规模和快 速的经济增长孕育着一个庞大的啤酒市 场。20 ,中 国虽有三 成多的啤酒 05年 企业处于亏损经营状态,许多大的集 团
在华市场的历史教训
外资啤酒集体抢滩 中国 市场始于上个 世纪 9 O年代,
当 时各 大 外 资 品牌 都纷 纷 通
伏”中国市场。
上 个 世纪 9 O年 代 中 后
期到 2 世纪初, 1 这些 “ 潜伏”
着 的外 资 啤酒 企 业 以及 一 些
过与中国企业合资合作 的方
式 来 开 拓 市场 。 巴斯 集 团与
苦苦支撑了数年之后 。在 9 O年代 后期 。巴斯 、中策等大集团纷纷从中国 大陆啤酒市场撤走资本 。紧接着是澳大 利亚的富士达啤酒、丹麦的嘉士伯、法
前全球啤酒市场 的格局来看 ,欧美等发
达 国家 的 啤酒 消 费市 场 已经 日趋饱 和 ,
有 的甚 至开始 萎缩 ,造 成产 品销 售增长
重返 中国市场 的外资啤酒, 一
商在 经 历 了第 一 次 进 人 中 国 外 国人 ,一 切 都 亲力 亲 为 ,“ 外 国 人 用
今夏啤酒战事乏善可陈
今夏啤酒战事乏善可陈2021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仍然在继续。
因此,今年的夏季啤酒市场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这个季节本应该是啤酒销售的旺季之一,但实际上,大多数啤酒公司都遇到了一些挑战。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今夏啤酒战事乏善可陈的原因。
一、疫情影响疫情是啤酒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随着人们越来越担心感染病毒的风险,不少人选择回避酒吧、餐馆等场所,这导致了这些场所的收入减少,也限制了啤酒销售的渠道。
此外,由于政府禁止聚集活动,许多夏季音乐节和其他户外活动被取消或推迟,这也影响了啤酒销售。
二、天气因素夏季的炎热天气通常会刺激啤酒销售,但今年却不是这样。
2021年夏季,世界各地都遭遇了极端的气温,尤其是欧洲地区。
由于高温和干旱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啤酒生产成本上升,这也制约了啤酒销售。
此外,由于气温过高,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轻饮料、冰茶等,而不是啤酒。
三、消费趋势改变消费者的偏好在不断变化,这也对啤酒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以健康和环保为导向的消费趋势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许多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更健康和天然的饮品,而不是啤酒。
此外,在今年夏天,人们更注重家庭和假期,而不是社交活动。
这也限制了啤酒销售的规模。
四、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啤酒市场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啤酒公司在争夺市场份额时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
市场上激烈的竞争也导致了啤酒价格的竞争,这进一步降低了啤酒公司的盈利能力。
综上所述,今夏啤酒战事乏善可陈的原因主要包括疫情影响、天气因素、消费趋势的改变以及市场竞争激烈。
这些因素之间互相影响,制约了啤酒市场的增长和发展。
然而,随着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情况有望得到改善。
我们相信,经过努力,啤酒市场仍将恢复并实现可持续增长。
啤酒垄断经营案例山东绿豆沙啤酒覆灭
啤酒垄断经营案例山东绿豆沙啤酒覆灭【引言】在众多啤酒品牌中,山东绿豆沙啤酒曾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营销策略,一度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家曾经的行业佼佼者最终走向覆灭。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绿豆沙啤酒的垄断经营案例,探讨其覆灭背后的原因,以期为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山东绿豆沙啤酒的垄断经营概况】1.企业背景山东绿豆沙啤酒成立于上世纪末,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绿色健康的品牌形象,迅速在市场上走红。
2.垄断地位的形成凭借出色的市场表现,绿豆沙啤酒在短时间内占据了我国啤酒市场的一大份额,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地位。
3.垄断手段及影响在垄断地位确立后,绿豆沙啤酒采取了一系列手段维护其地位,如压低竞争对手价格、限制市场进入等。
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行业竞争,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垄断带来的问题与挑战】1.行业内竞争加剧绿豆沙啤酒的垄断地位引发了其他企业的不满和竞争,导致行业内竞争加剧。
2.消费者权益受损垄断地位使得绿豆沙啤酒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消费者需求,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滞后。
3.政策法规的制约绿豆沙啤酒的垄断行为引发了政府监管,政策风险成为其发展的一大挑战。
【覆灭原因分析】1.市场过度扩张绿豆沙啤酒在市场扩张过程中,忽视了市场规律和自身实力,导致资源浪费和经营困难。
2.品质问题产品品质问题引发了消费者信任危机,导致市场份额下滑。
3.政策风险面对政策法规的调整,绿豆沙啤酒应对不力,最终导致覆灭。
【绿豆沙啤酒覆灭的启示】1.企业经营应遵循市场规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遵循市场规律,理性扩张,避免盲目追求市场份额。
2.注重产品品质和消费者需求企业应注重产品品质和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3.合法合规经营企业应严格遵守政策法规,合法合规经营,防范风险。
【我国啤酒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发展】1.市场竞争格局当前,我国啤酒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国内外品牌激烈争夺市场份额。
2.企业发展战略为应对竞争,企业应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竞争力。
白兰地三巨头福建风云
白兰地三巨头福建风云
肖竞;汪胜利;郭斌(编)
【期刊名称】《新食品》
【年(卷),期】2006(000)023
【摘要】福建省、烈性洋酒三大集散地之一,辖区内的福州、厦门、泉州等中心城市,从来就不缺乏烈性洋酒品牌前赴后继的身影,其中的“极端”就是全球知名洋酒集团保乐力加花2500万元天价杀入厦门一家娱乐会所。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肖竞;汪胜利;郭斌(编)
【作者单位】《新食品》记者;福建办事处;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38
【相关文献】
1.巨头联手机床业风云再起 [J], 张海纯
2.冀鲁豫三地猪业巨头风云际会共襄中国生猪产业联合发展盛事 [J], 颛锡良;卢云博
3.那些叱咤风云的电子巨头去哪儿了 [J], 毛振华;
4.话说白兰地——白兰地是怎样酿造的(连载三) [J], 王恭堂
5.那些叱咤风云的电子巨头去哪儿了 [J], 毛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刚成立1年多的公司,成为“纳税大户”,位列全莆田市第四
刚成⽴1年多的公司,成为“纳税⼤户”,位列全莆⽥市第四图:⽹络编辑:闻道莆⽥市2019年度纳税企业光荣榜出炉,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再次位列榜⾸。
令⼈好奇的是,第四名的纳税⼤户“物泊科技”,对许多莆⽥⼈来说很“⾯⽣”。
这家公司2018年4⽉才在莆⽥成⽴,仅仅⼀年多的时间,这家实⼒强劲的公司⼀下⼦成为莆⽥市纳税⼤户,到底是什么来头?神秘的纳税⼤企,来⾃哪⾥?部分截图今天,莆⽥市2019年度“纳税⼤户”名单新鲜出炉!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毫⽆悬念再次登顶,接下来分别是福建省烟草公司莆⽥市公司、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紧随其后的第四名——物泊科技有限公司,对于许多莆⽥⼈来说,有点“⾯⽣”,法⼈代表张仕平更是没听过。
据公开资料显⽰,物泊科技有限公司曾⽤名为福建物泊物流有限公司,所属⾏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成⽴⽇期是2018年4⽉;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开发;道路、沿海、内河货物运输;⽆车承运、⽆船承运等。
法⼈代表张仕平有35家企业。
公司实⼒雄厚,⼏何式增长图:⽹络公司前⾝是⼭西聚鑫物云电⼦科技有限公司,由上海东铭实业有限公司与23家钢⼚联合出资收购后,将总部移⾄莆⽥湄洲湾北岸。
2018年6⽉,物泊科技获得莆⽥市⾸张具有⽆车承运⼈资质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同年7⽉开始运营,在全国范围开展铁矿⽯、煤炭等⼤宗散货⽆车承运业务。
(⽆车承运是指不拥有车辆⽽从事货物运输的个⼈或单位,属于“互联⽹+”⾼效物流,可降低物流成本。
)△物泊科技BI展厅公司股东实⼒雄厚,最⼤股东瑞钢联是世界最⼤的铁矿⽯贸易商,公司联合了全国各地的30家钢铁企业共同出资研发“56⽤车”智慧物流平台,平台车源、货源充⾜。
△成都货运情况实时场景展⽰以前,钢⼚主要是⾃建物流,或是找物流公司代运,⼤都采⽤社会闲散车辆,有时会出现货物质量变差、缺⽄少两等问题,事后难以维权。
“56⽤车”智慧物流平台有严格的门槛准⼊机制,注册司机必须证照齐全,同时建⽴⿊名单和⽩名单制度,保障货物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啤酒四巨头激战福建编者按:随着啤酒巨头全国化布局战略的相继实现,针对区域市场的争夺正成为彼此间竞争的关键,比如在福建,国内啤酒三巨头都手握重兵,竞相出手,而英博的加入,则又让福建市场具有了国际化竞争缩影的味道。
2006年,福建无疑是国内啤酒市场战火最为激烈的焦点市场之一:英博收购雪津;华润雪花携手清源;燕京与惠泉积极开展“并轨”;青啤继续加速在福州、厦门、漳州三地的“直角三角形”式落地……在同一个省级市场里,国内外四大啤酒巨头纷纷派出重兵,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开了一场贴身的肉搏。
■兵临城下目前,福建市场排名前三的啤酒品牌依次是雪津、惠泉和青岛啤酒,三大品牌在当地约占了80%的市场份额。
雪津作为当地第一强势品牌,2005年产量达83万吨,盈利3. 8亿元,其主要优势分布在闽东和闽北;惠泉2005年产量为45万吨,在闽南和闽西北略显强势。
一位在福建啤酒市场经营多年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雪津、惠泉、青岛啤酒(主品牌)在福建市场比例为4:3:1,“如果要算上青岛啤酒在福建的子品牌,那么这个比例则变为4:3:2.5。
”据了解,青啤在福建拥有着三大子品牌,其中定位中低端市场的大白鲨,目前在福建省单品销量第一,此外榕城、五星在一些市场也拥有着不错的销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大白鲨、榕城背后拥有青啤这棵大树,福建本土啤酒品牌背后无一例外都有外来啤酒巨头的身影:雪津背后是英博,惠泉背后是燕京,清源背后是华润雪花。
事实上,啤酒巨头对于福建市场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进攻。
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表格:外来品牌入闽进程:2001年6月并购原福州榕城啤酒厂2001年8月收购原漳州啤酒厂2002年5月以1.42亿元并购厦门银城啤酒2002年9月以2450万元收购南安惠源啤酒公司2003年7月以3.76亿元控股惠泉啤酒2006年1月以58.86亿元人民币取得雪津100%控股权2006年2月以7800万元收购泉州清源85%的股权从以上的表格可以看出两点:第一,青岛、燕京、雪花以及英博,四大啤酒巨头均已经先后在福建完成了各自的布局;第二,巨头们在进入福建时,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并购”的方式,以当地具有一定市场份额和知名度的本土品牌作为切入点。
因此,在这场福建本土品牌竞争的背后,实质却是几大啤酒巨头们的正面较量。
据有关数据显示,福建约有8000多万的人口,啤酒市场容量达170万千升/年,人均消费量居全国第一,而2005年福建啤酒市场的总产量约一五7.33万千升。
一业内人士指出,从产量与市场容量数字的对比来看,福建啤酒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福建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可以向粤东、江西、浙江等市场辐射,甚至包括台湾市场——这也是巨头们瞄准福建的重要原因。
”■四城之争福建当地有这么一种提法——“福厦漳泉”,由此表明这四个城市在福建省内的独特政治、经济地位。
在这场福建啤酒大战中,这四个城市理所当然成为了巨头们激战的焦点。
福州:雪津VS青啤福州是福建的省会,年啤酒消耗量约35万吨,约占全省市场的五分之一强。
有数据显示,目前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
此外,对于啤酒行业来说,往往省会城市的热销品,在全省范围内都具有“消费领袖”作用,因此在众啤酒企业的眼中,抢占福建就必须攻下福州。
在2000年以前,福州曾是惠泉啤酒的天下,但后来随着雪津在福建莆田、三明和江西南昌拥有三个生产基地,年产能力达到90万千升,通过大量“专场”的形式强势打入福州餐饮终端,逐渐占领了福州约50%-60%的市场份额。
目前,在福州与雪津拼抢最为激烈的是青岛啤酒。
早在2002年,青岛啤酒在福建收购的第一家企业就选在了福州,并成立青岛啤酒(福州)有限公司。
在福州生产厂,青啤投入了3000万元全套引进德国、比利时、瑞典、荷兰及美国先进的生产设备,针对雪津在福州主推的终端单瓶价格分别在4元、6元、8元的精品、纯生、天地等系列产品,相继推出了清爽、优质8°、金质9°等系列产品。
2006年,青岛啤酒(福州)有限公司将厂址直接迁到了福州市郊,并针对终端发动了一轮接一轮的赠饮活动。
今年3月底,青岛啤酒在福州连续开了一家鲜啤屋和一家扎啤城,搞起了新创的卖场直销模式。
青岛啤酒(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于述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前期三四年的调整,目前青岛啤酒在福州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2 5%-30%,由原来的第3位上升到了第2位。
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大这一比例。
”记者获悉,针对青岛啤酒越来越大的攻势,目前雪津正积极着手加强对福州终端的掌控,采取以更高费用巩固其在酒楼、饭店的“专场”,加大在特定场所开展新品赠饮活动的力度。
泉州:惠泉VS雪花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距离福州一五4公里,经济实力一直位列福建省第一,年啤酒消费量30万吨以上。
一直以来,泉州是惠泉的大本营,惠泉的工厂就设在泉州的惠安市。
自2005年以来,惠泉啤酒开始实施“大泉州战略”(所谓“大泉州”是指以泉州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以及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等地区),通过“大泉州大纯生”活动,大力推广惠泉大纯生啤酒,着力整合市场网络,构建以乡镇为主的扁平化核心网络,以巩固泉州这一根据地市场。
与此同时,惠泉还积极推行以“福见惠泉”为主题的换标工程,并借此进行产品线整合和产品价格体系梳理。
惠泉啤酒董事长李秉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公司实施的大泉州战略已初见成效,公司产品在泉州的市场份额已由2004年的30%左右回升到了5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自收购了清源啤酒后,华润雪花也将“大泉州”定为了自己的核心市场,并针对性地推出了8度超爽、9度冰爽两款啤酒。
华润雪花啤酒(福建)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捍告诉记者,雪花在“大泉州”采取了自建渠道和深度分销相结合的模式,铺市率已达到了60%,“目前,雪花啤酒福建公司的年产能为10万吨,我们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把它提到30万吨。
我们在福建市场的目标是,拿下福建20%的市场份额。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明年我们将在原清源啤酒的基础上扩建厂房,包括增加生产线及酿造设备,甚至不排除将来在福建再收购其他啤酒厂,或者自建新厂房的可能。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从今年起,惠泉啤酒将继续以“大泉州战略”为基础,加大力度发展和巩固三个基地市场的占有率,以福建市场为中心,逐渐向江西、浙南、粤东地区渗透,形成以燕京惠泉公司为龙头,福鼎、抚州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
而福建雪花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全力提升“雪花”作为全国性啤酒品牌在福建当地的知名度,同时加大与当地消费者形成互动。
为此,从9月一五日至11月30日,雪花啤酒将在大泉州开展“盖中寻宝”百万促销活动,消费者只要购买雪花啤酒8度超爽、9度冰爽促销产品,就有机会获得丰厚奖品;此外,9月22日,30名福建当地参与了“雪花啤酒勇闯天涯•开盖有奖”的中奖消费者,将从泉州出发前往九寨沟,享受为期七天的双飞之旅。
“从消费者着手,直接与消费者沟通,做好‘啤酒爱好者的正式合作伙伴’的宣传推广——这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华润雪花啤酒在全国范围内,包括在福建市场的首要目标之一。
”陈捍这样表示。
厦门:群雄逐鹿厦门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年销售啤酒12.5万吨左右。
相对来说,厦门在福建算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市场。
首先,由于当地缺乏强势地产品牌,导致外地品牌蜂拥而至。
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雪津、惠泉、青啤三家占据着厦门啤市85%的市场份额,其中雪津占38%。
在厦门市场,无论是在广告、促销还是终端销售上,随处可见雪津的身影;而厦门也是青啤大白鲨的阵地,2005年“大白鲨”被评为厦门市著名商标,并从2002年起连续四年赞助“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
此外,雪花、燕京、哈啤、清源等也均在一些场所见到。
而在夜总会、酒吧、酒楼等高端场所,百威、喜力、蓝带、嘉士伯、科罗娜、朝日等外资啤酒品牌都有着一定的市场。
尽管在福建其他区域,夜场基本上是被雪津把持着,但在厦门,这些外资啤酒品牌的年销量在1.5万吨左右。
漳州:青啤独霸漳州下辖八县一市二区,目前年啤酒消费量约一八万吨。
自并购了原漳州啤酒厂后,目前漳州基本上是青岛啤酒天下,青岛啤酒(漳州)有限公司形成了以“大白鲨”为主导,“五星啤酒”为辅的产品结构。
■竞争焦点:由低向高延伸目前,福州啤酒市场存在两种价格档次:一是定位2-4元左右的中低档主流酒;二是定位在7-8元乃至更高的高档啤酒。
在记者的调查中,目前在中高档酒店中,4.8元(5一八ML)/瓶的雪津纯生啤、5.8元/瓶(500ML)的惠泉纯生啤、5元的精装雪津等产品卖得相对不错,而在一般的餐饮店则以4元以下的各规格的惠泉、雪津以及青啤的榕城、大白鲨等产品为主。
现状:低价+促销+进店“整体上来说,福建是一个极不正常的市场。
”一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首先,市场主流消费为中低档的产品。
福州啤酒经销商赵先生告诉记者,在福建的餐饮终端,几乎所有啤酒产品(包括一直在国内高档啤酒市场表现很好的百威), 60元/箱(12瓶)的价格是一个“天花板”,一旦进店后超过这个价格这个市场就很难接受,“但是,如果你一箱产品出厂价为40元,进店后卖60元,这其中利润空间就很小,经销商和终端都没有什么‘激情’。
”随后,记者在福州一餐饮店老板处证实了这个说法,“除开消费者的固有习惯来看,现在福州啤酒市场竞争激烈,一瓶啤酒的利润只有0.1元左右,3元/瓶的啤酒和1元多的啤酒利润都差不多,但低价位的啤酒,资金积压少、周转也快,因此很多终端都更愿意进低价位的产品。
”第二,销售费用高。
据赵先生称,在福建,终端进店、买断专营权和促销权的情况特别普遍,福州某大酒楼就曾爆出了100万/年的天价,“不仅餐饮终端,甚至连有些夫妻店,各厂家都需通过竞标来获得其入场权。
”此外,福建市场特别流行“瓶盖促销”,诸如“开盖有奖”、“再来一瓶”的方法已被福建当地的消费者视为“理所当然”,外来品牌进入福建,如果不这么做,就很难在市场上推动,“以前,曾有一个外来品牌进入福建,每瓶酒开盖就有一块钱送,最后等于这一箱酒都是白送的。
”一业内人士指出,惠泉、雪津之所以能在福建占有大份额,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各价位、档次的产品都有,能够通过中高档产品的利润来支撑其市场费用,“但是,更多的福建啤酒企业都长期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
”变化:激战中高端市场也许是不堪低利润率的困扰,今年7、8月间,福建啤酒市场突然出现了一场集体“涨价风波”:雪津精品每箱涨了3元左右,零售价从原来的2.8元/瓶上涨到3元/瓶;惠泉的千禧白瓶啤酒,普遍每瓶涨了0.5元;而青岛大白鲨则普遍每瓶涨0.08元。
一业内人士指出,巨头们的进入已然给福建啤酒市场带来了一种大环境的变化,企业们开始从过去的追求“量”向追求“利润”逐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