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doc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4篇)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的定义及范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正常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发生本科避免的涉及医疗安全的不良时间或缺陷。
包括:(一)可能损害患者健康或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的事件;(二)可能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的事件;(三)各类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事件;(四)不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的操作;(五)可能引起患者额外经济损失的事件;(六)可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的事件;(七)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损害或经济损失的事件;(八)可能给医院带来信誉等各种损失的事件;(九)其他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件或隐患。
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级2.1(一)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二)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三)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四)(四)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3、接收报告单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表统一上报至医疗安全管理科,核后及时转发相应职能部门进一步分析处理有争议的会同医务部、护理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审核确定,根据我院实际,规定如下。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由疗安全管理科处理,相关部门协助;(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转发护理部,相关部门协助;(二)(三)感染相关安全(不良)事件转发感染管理科处理,相关部门协助;(四)药品相关安全(不良)事件转发药剂科,相关部门协助;(五)器械、设备安全(不良)事件转发设备科,相关部门协助;(六)设施安全(不良)事件转发后勤科,相关部门协助;(七)服务及风纪安全(不良)转发监督科处理,相关部门协助;(八)安全相关安全(不良)事件转发保卫科,相关部门协助;(九)其他安全(不良)事件根据情形转发相关部门处理。
四、上报流程(一)上报形式1.书面报告i/ii级事件____小时内,iii、iv级事件5各工作日内,当事人或其他发现人员按照要求填写书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至医疗安全管理科。
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程序,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促进医院持续改进。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和管理。
三、定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导致患者伤害、死亡或医疗资源浪费的事件,包括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医疗设备故障、医疗环境问题等。
四、报告原则1. 及时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应当立即报告,不得拖延。
2. 真实性:报告内容应当真实、客观、准确,不得隐瞒、篡改或虚报。
3. 保密性:对报告人及其报告内容进行保密,不得泄露。
4. 非处罚性:对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个人或单位,不进行责任追究。
五、报告程序1. 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
2. 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向医务科或相关职能部门报告。
3. 医务科或相关职能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24小时内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4. 医务科或相关职能部门在调查核实后,应当在48小时内向医院领导报告。
5. 医院领导接到报告后,应当在72小时内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整改落实。
六、报告内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及患者的基本情况。
2. 事件的具体经过、原因分析及初步判断。
3. 事件可能造成的后果及已采取的防范措施。
4. 事件处理结果及整改措施。
七、管理措施1. 医院应当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数据库,对报告的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
2.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分析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预防措施。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6篇)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错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
为打到____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时间与隐患缺陷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规范医疗(不良)时间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允许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记性又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原则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监测行业性、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征。
1、行业性。
仅限于医院内与患者安全有关的部门,如临床医技、护理、后勤等。
2、自愿性。
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有自愿参与的权利,提高信息报告人的自愿行为,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3、保密性。
该制度对报告人医技报告中设计的其他人和部门的信息完全保密,报告人科通过网络、新建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医务处等专人专职受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将严格保密。
4、非处罚性。
本制度不具有处罚权,报告内容____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一句,也____对设涉及人员和部门的处罚一句,不涉及人员的晋升、评比、奖惩。
5、公开性。
医疗安全信息在院内医疗相关部门和公式,通过申请向自愿参加的可是开放____医疗安全信息及其结果____,用于医院和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需经认定和鉴定,不涉及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个人信息。
三、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性质1、是对国家强制性“重大医疗过失和医疗试过报告系统”的补充性质的医疗安全信息。
2、是独立的、保密的、自愿的、非处罚性的医疗不良事件信息报告系统。
3、它是手机强制性的医疗事故报告等信息系统收集不到的有关医疗安全信息及内容。
4、是对《医师定期考核办法》的奖惩补充。
四、处理程序当发生不良事件后,报告人科采取多种形式,如填写书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或电话报告给相关部门,报告事件发生的具体事件、地点、过程、采取的措施等,一般不良事件要求____小时内报告,重大事件、紧急情况者应在处理的同时口头上报告给相关上级部门,只能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缓解缓解并制定改进措施。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强化监管和考核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 对医疗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同时 向患者普及医疗安全知识,提高 患者的监督和参与度。
通过定期检查、评估和考核,确 保各项改进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形成 有效的威慑。
完善医疗安全管理 体系
通过建立完善的医疗安全管理体 系,包括风险评估、预防措施、 应急处理等环节,全面提升医疗 安全管理水平。
将改进措施落实到具体 部门和人员,限期整改 。
对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 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 整改效果符合预期。
04
事件分析和改进措施
事件分析
1 2
事件类型
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如用药错误、 感染暴发、手术失误等。
事件发生原因
分析事件发生的内在和外在原因,如人员培训 不足、流程不规范、设备故障等。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 正常运行,降低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医疗安全 不良事件。
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共享平台,加强 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医疗 安全水平。
05
相关政策和法规
相关政策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关于加强医疗安全工作的通知》
展望和未来发展
拓展报告制度范围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安全的认识不断提高,未来该报告制度可以拓展到 更多领域,如药品安全、医疗器械安全等。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可以共享医疗安全信息,共同解决问题,提高 整体医疗安全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安全管理经验和技术,进一步提高我国医 疗安全管理水平。
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制度
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制度
[定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合格的医疗器械或药品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任何与医疗器械或药物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或正常诊疗过程中发生的危害事件。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报告的形式包括:网络报告、电话报告、书面报告、口头报告等。
报告者可以报告自己发生的问题,也可以报告所见他人发生的问题。
自愿报告系统采取匿名的形式,对报告人严格保密。
医疗安全事件通报系统包括药物不良事件报告;医疗器械(含设备)不良事件报告;针刺伤报告;跌倒/坠床、坠楼/触电等意外事件报告;管道滑脱报告;病人外出报告;压疮报告;输血、输液反应报告;化疗药物外渗报告;护理过失报告;非计划性二次手术;一类切口感染;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等。
各科室可根据临床需求,增加报告项目。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处理流程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对应部门:
1.药物不良事件:报告给药学部、护理部、医务处
2 .医疗器械(设备)不良事件:报告给设备科(维修部)、医务处
3 .针刺伤事件:报告给护理部、防保科
4,跌倒/坠床事件:报告给护理部、医务处
5 .管道滑脱事件:报告给护理部、医务处
6 .病人外出和坠楼/触电等事件:报告给护理部、医患沟通办公室、保卫科
7 .压疮事件:报告给护理部
8,输血不良事件:报告给护理部、医务处、输血科
9 .输液不良事件:报告给护理部、医务处、药学部
10 .化疗药物外渗不良事件:报告给护理部
IL其他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给护理部。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6篇)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具体如下: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本制度所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别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我院划分为____类:1、病房诊治问题。
包括错误诊断、严重漏诊、错误治疗、治疗不及时、院内感染等。
2、不良治疗。
包括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等。
3、意外事件。
包括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
4、辅助诊查问题。
包括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等。
5、手术相关问题:如手术患者、部位和术式选择错误、患者术中死亡、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住院期间同一1手术的再次手术、麻醉相关事件等。
6、医患沟通。
包括医患沟通不良、医患语言冲突、医患行为冲突等。
7、其他非上列导致医疗不良后果的事件。
三、接收报告部门1、医疗不良事件尚未发生纠纷的或者有发生纠纷苗头的上报医务处。
2、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3、感染相关不良事件上报院感科。
4、药品不良事件上报药剂科。
5、器械不良事件上报设备科。
6、设施不良事件上报总务后勤科。
7、服务及行风不良事件上者上报院办。
8、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保卫科。
四、报告形式(一)书面报告。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按护理部规定执行。
(二)紧急电话报告,仅限于在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如意外坠楼、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意外死亡等)紧急情况使用。
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处理流程1、当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填写书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记录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采取的措施等内容,一般不良事件要求24-48h内报告,重大事件、情况紧急者应2在处理的同时口头或电话上报告职能科,由其核实结果后再上报分管院领导。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保护患者安全
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过程 中的错误和疏漏,有助于 减少患者受到伤害的风险 。
促进医疗系统改进
通过对不良事件的报告和 分析,医疗机构可以改进 其内部流程和系统,防止 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报告制度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促进经验分享和学习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有助于医疗机构及 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避免问题扩大 和恶化。
培训内容
包括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 的定义、分类、报告流程、案例 分析等,确保医务人员全面了解 相关知识和要求。
培训方式
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如定期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 小组讨论等,提高培训的灵活性 和效果。
宣传策略及手段
宣传策略
制定全面的宣传计划,包括宣传目标、受众、时间表和预算等,确保宣传活动有 针对性地进行。
根本原因分析
针对严重或频发的不良事 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 根本原因,为改进医疗质 量提供依据。
数据利用策略
01
02
03
04
风险预警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可能发 生不良事件的环节进行预警,
提醒医疗机构加强防范。
质量改进
针对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
医疗服务质量。
教育培训
将不良事件案例作为教育培训 的素材,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
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主动性
医务人员应主动关注医 疗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积极预防不良事件的发
生。
04
数据分析与利用
数据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不良事件的数量、类型 、发生时间等进行统计描 述,以了解不良事件的基 本情况。
趋势分析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 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不良 事件的发生趋势,为医疗 机构提供预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旨在及时发现、报告、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事件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
三、定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活动中,由于医疗设备、药品、技术操作、护理服务等原因,导致患者出现意外伤害、疾病恶化、死亡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四、报告原则1. 及时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医疗机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 真实性:报告内容应真实、客观、完整,不得隐瞒、虚报、漏报。
3. 保密性:对报告人及事件相关人员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不得泄露。
4. 分析性:医疗机构应对报告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五、报告流程1. 事件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医疗机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影响。
2. 事件报告:医疗机构应按照报告原则,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并按要求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3. 事件调查:上级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调查,查明事件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4. 整改落实:医疗机构应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存在的问题,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 信息反馈:医疗机构应将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上级主管部门。
六、监督管理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制定相关应急预案,确保制度落实。
2. 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六篇)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更好的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特制定我院医疗不良事件及隐患报告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不良医疗事件是由于医疗干预而不是患者疾病本身造成,或可能造成患者发生损害的事件。
二、报告范围:1、可能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的事件;2、各类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医疗事件;3、不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的操作;4、有助于预防严重医疗差错的发生事件;5、其他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隐患;三、报告接收部门:1、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医务科;2、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护理部;3、感染相关事件报告感染管理科;4、药品不良事件报告药剂科;5、器械不良事件报告院办办公室;6、设施、设备不良事件报告院办公室;7、服务及院风院貌事件报告院办公室;8、安全不良事件报告院办公室。
四、报告形式:发生不良事件后,一律以书面形式上报相关部门。
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科立即电话报告,但科室做好记录。
五、报告内容:不良事件报告人应详细说明以下内容:1、不良事件受累及患者身份资料;2、不良事件发生时段;3、不良事件类型(药物、跌倒、手术、输血、医疗过程、公共意外、治安其他事件);4、患者目前状态。
六、分析、反馈、制度整改措施:职能科室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____对不良事件的调查和合适,合适情况上报院领导,根据分管领导的指示,积极制定整改措施,整改相关科室限期整改,消除隐患。
三台县芦溪中心卫生院三台县第二人民医院二____年____月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二)是一种机构内部的制度,旨在鼓励医疗工作者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以便及时发现、评估和处理这些事件,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该制度通常由医疗机构自行建立,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任何不良事件,包括医疗错误、医疗事故、感染、药物过敏等。
这些事件可能导致患者的健康受损或其他不良后果。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医疗机构内部的学习和改进,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通过主动汇报和分析医疗不良事件,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院的正常运营。
为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处理、分析、反馈和持续改进工作,提高医院对医疗安全事件的识别、预防和控制能力,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各临床、医技、护理、后勤等与患者安全有关的部门和人员。
三、报告原则1. 行业性:本制度仅限于医院内与患者安全有关的部门,如临床医技、护理、后勤等。
2. 无责性:实行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无责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制度,提高信息报告人的自觉行为,保证信息的及时性与可靠性。
3. 保密性:对报告人主动报告中涉及的其他人和部门的信息完全保密,报告人可通过网络、信件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医务科等专人专职受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将严格保密。
4. 非处罚性:凡主动报告者为无责非追究性,报告内容不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
四、报告内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病房诊治问题:错误诊断、严重漏诊、错误治疗、治疗不及时、院内感染等。
2. 不良治疗: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等。
3. 意外事件: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
4. 辅助检查问题: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错误等。
5. 设备故障:医疗设备故障、停电、停水等影响医疗安全的事件。
6. 医患纠纷:医疗纠纷、投诉、抗议等影响医疗安全的事件。
7. 其他:影响患者安全、医疗秩序、医院形象的事件。
五、报告程序1. 发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后,当事人或目击者应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措施,尽力减轻或消除事件对患者的影响。
2. 当事人或目击者应在事发后24小时内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并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院发展,建立和完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医疗活动中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三、定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活动中,由于医疗行为、设备故障、药品不良反应等原因,导致患者受到伤害、病情恶化、死亡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四、报告原则1. 及时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应及时报告。
2. 真实性:报告应真实反映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实际情况。
3. 保密性: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过程应保密,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隐私。
4. 非处罚性:对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应给予鼓励和保护,不进行处罚。
五、报告流程1. 发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后,立即停止相关医疗活动,采取措施防止事件扩大。
2. 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由科室负责人向医务科报告。
3. 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必要时请相关部门协助。
4. 医务科在调查和处理完毕后,应将结果报告给院长。
5. 院长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审批,并决定是否需要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六、报告内容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名称、发生时间、地点、患者基本信息。
2.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详细经过,包括医疗行为、设备故障、药品不良反应等。
3.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对患者的影响,包括伤害、病情恶化、死亡等。
4.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处理措施和结果。
5.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包括人为因素、设备因素、药品因素等。
七、处理措施1. 对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根据事件原因和影响,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医疗安全意识。
2. 对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 对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药品,进行评估和监测,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4. 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引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受到伤害或死亡的突发事件。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医院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事件,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二、定义与范围1. 定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活动中,由于医疗行为、医疗设备、药品使用等原因,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或死亡的突发事件。
2. 范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包括患者在医院内因医疗行为导致的伤害或死亡,以及患者在医院外因医疗行为导致的伤害或死亡。
三、报告制度1. 报告原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应遵循及时、准确、完整、保密的原则。
2. 报告对象: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对象包括医院领导、医务部门、护理部门、药品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
3. 报告流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或知情人员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在2小时内向医务部门报告,医务部门应在2小时内向医院领导报告。
4. 报告内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患者情况、事件经过、事件原因、事件后果、已采取的措施等详细信息。
四、处理与改进1. 处理措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医院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并根据事件情况,对患者进行救治。
2. 调查与分析:医院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调查与分析,查明事件原因,明确责任。
3. 改进措施:根据调查与分析结果,医院应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五、培训与教育1. 培训内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培训内容包括报告制度的建立、报告流程、报告内容、处理与改进措施等。
2. 培训对象: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培训对象包括医院全体职工,特别是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
3. 培训方式: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培训方式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网络培训等。
六、监督与考核1. 监督:医院应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监督机制,对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平安,削减医疗(平安)不良大事,确保病人平安,依据卫生部今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精神,结合中国医院协会《2012年度病人平安目标》,特制定突泉县人民医院医疗(平安)不良大事报告制度,详细如下:一、医疗(平安)不良大事的定义本制度所称医疗(平安)不良大事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苦痛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平安的因素和大事。
二、医疗(平安)不良大事所属类别依据医疗(平安)不良大事所属类别不同,划分为7类:1、病房诊治问题:包括错误诊断、严峻漏诊、错误治疗、治疗不准时、院内感染等。
2、不良治疗:包括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等。
3、意外大事:包括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
4、帮助检查问题:包括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中消失严峻并发症等。
5、手术相关问题:如手术患者、部位和手术方式选择错误、患者术中死亡、术中术后消失并发症、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住院期间同一病人的再次手术、麻醉相关大事等。
6、医患沟通:包括医患沟通不良、医患语言冲突、医患行为冲突等。
7、其他非上列导致医疗不良后果的大事。
三、接收报告部门1、医疗不良大事上报医务科。
2、护理不良大事上报护理部。
3、感染相关不良大事上报护理部。
4、药品、器械不良大事上报医务科。
5、设施不良大事上报总务后勤科。
6、服务及行风不良大事上报院办公室。
7、平安不良大事上报总务后勤科。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庆医发〔2017〕18号___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本制度所称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具体包括:1.可能损害患者健康或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的事件。
2.可能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的事件。
3.各类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事件。
4.不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的操作。
5.可能引起患者额外经济损失的事件。
6.可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的事件。
7.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损害或经济损失的事件。
8.可能给医院带来信誉等各种损失的事件。
9.其他非上述事件类型但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件或隐患。
二、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分级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按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1.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2.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3.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4.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在对患者实施之前被发现并得到纠正,患者最终没有得到错误的医疗护理服务。
三、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分类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我院划分为十六类:1.医疗沟通事件:指医护工作人员对患者所有已知病情情况、诊疗措施了解后,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使病人及其家属对病情、各种诊疗措施、病情发展、费用、并发症等涉及知情的事项了解。
医患双方上述沟通不到位产生的事件。
2.病人资料辨识事件:因对病人资料辨认不清,导致的事件。
包括认识病人错误,治疗部位错误,治疗时间错误,严重误诊、漏诊等事件。
3.医疗处置事件:指诊断、治疗操作中不当、不及时及意外事件(除检验、仪器、耗材、药物事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及范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缺陷。
包括:(一)诊治、操作问题:包括错误诊断、严重漏诊、错误治疗、治疗不及时、不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的操作等。
(二)辅助检查问题:包括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等。
(三)输血、药品、器械问题:包括配输血隐患缺陷、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等。
(四)手术相关问题:包括手术前准备不足、手术适应症错误、手术患者部位错误、术式选择错误、手术操作不当造成损害后果、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患者术中死亡,术后治疗或监护不当、非计划再次手术、麻醉缺陷等。
(五)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压疮、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
(六)服务缺陷:包括医患沟通不良、医患语言冲突、医患行为冲突、医护人员因服务或法律意识淡薄引起的不良事件或缺陷等。
(七)其他事件或隐患:包括可能损害患者健康或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可能引起患者额外经济损失、可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损害或经济损失、可能给医院带来信誉等各种损失、职业暴露隐患、制度执行缺陷等。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级(一)Ⅰ级(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二)Ⅱ级(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三)Ⅲ级(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四)Ⅳ级(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一)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国发[1987]63号)、原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卫医发[2002]206号)以及我院《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及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医疗差错事故管理制度》执行。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2篇)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及时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更好的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医务人员根据规定的要求和途径,通过全院职工及时、主动地报告影响病人安全的事故隐患或潜在风险,管理人员收集分析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以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以达到防范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
一、目的规范医疗(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允许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原则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监测行业性、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征。
1.行业性。
仅限于医院内与患者安全有关的部门,如临床医技、护理、后勤等。
2.自愿性。
医院各科室和个人有自愿参与的权利,提高信息报告人的自愿行为,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3.保密性。
该制度对报告人医技报告中设计的其他人的信息完全保密,报告人可通过网络、邮件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院办室等专人专职受理,院办室和管理人员将严格保密。
4.非处罚性。
本制度不具有处罚权,报告内容____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____对涉及人员和科室的处罚依据,不涉及人员的晋升、评比、奖惩。
____公开性。
医疗安全信息在院内医疗相关科室公示,通过申请向自愿参加的科室开放____医疗安全信息及其结果____,用于医院和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需经认定和鉴定,不涉及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个人信息。
三、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性质1.是对国家强制性“重大医疗过失和医疗事件报告系统”的补充性质的医疗安全信息。
2.是独立的、保密的、自愿的、非处罚性的医疗不良事件信息报告系统。
3.是收集强制性的医疗事故报告等信息系统收集不到的有关医疗安全信息及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医发〔2017〕18号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本制度所称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包括:(一)可能损害患者健康或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的事件。
(二)可能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的事件。
(三)各类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事件。
(四)不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的操作。
(五)可能引起患者额外经济损失的事件。
(六)可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的事件。
(七)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损害或经济损失的事件。
(八)可能给医院带来信誉等各种损失的事件。
(九)其他非上列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件或隐患。
二、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分级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在对患者实施之前被发现并得到纠正,患者最终没有得到错误的医疗护理服务。
三、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分类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我院划分为十六类:1、医疗沟通事件:指医护工作人员对患者所有已知病情情况、诊疗措施了解后,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使病人及其家属对病情、各种诊疗措施、病情发展、费用、并发症等涉及知情的事项了解。
医患双方上述沟通不到位产生的事件。
2、病人资料辨识事件:因对病人资料辨认不清,导致的事件。
包括认识病人错误,治疗部位错误,治疗时间错误,严重误诊、漏诊等事件。
3、医疗处置事件:指诊断、治疗操作中不当、不及时及意外事件(除检验、仪器、耗材、药物事件)。
4、药物事件:药物发放、运送及使用过程中不良事件。
5、血液及血制品事件:血液制品发放、运送及使用过程中不良事件。
6、设备仪器相关事件:设备故障,一次性耗材出现问题或者设备使用不当导致的不良事件。
7、检验及检验报告事件:病人送检标本管理、试剂管理、检验报告发送管理过程中的事件。
8、院内感染事件:院内感染相关事件。
9、患者及其家属依从性事件:患者及家属不按医嘱、医院规定,依从性差造成的事件。
10、公共设施事件:医院建筑、通道、其它工作物、有害物质外泄等相关事件。
11、医患双方冲突事件:医患双方发生的不满、言语、肢体冲突等事件。
12、治安事件:非医患双方之间的治安事件:如盗窃,患方与第三方的治安事件。
13、误伤事件: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意外伤害事件。
如针刺、割伤、感染等。
14、非预期事件:非预期诊疗措施、重返ICU、花费大幅超出预期,住院时间延长等。
15、不作为事件:医疗护理工作中已经发现问题,但未及时处理导致的不良事件。
16、其他事件。
四、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一)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卫医管发[2011]4号)执行。
(二)Ⅲ、Ⅳ级事件属于自愿报告系统范围,是强制报告系统的补充,具有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1、自愿性: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有自愿参与的权利,提供信息报告是报告人(部门)的自愿行为。
2、保密性:该制度对报告人以及报告中涉及的其他人和部门的信息完全保密。
报告人可通过网络、信件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相关职能部门将严格保密。
3、非处罚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所涉及人员和部门处罚的依据。
4、公开性:医疗安全信息在院内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公开和公示,对医疗安全信息及其结果进行分析,用于医院和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
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涉及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个人信息。
五、接收报告单位:发现不良事件,相关科室、人员要主动向以下职能部门报告,由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分析处理。
1、医疗相关不良事件:报告医务科2、护理相关不良事件:报告护理部3、感染相关不良事件:报告感染管理科4、药品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药剂科5、器械、设备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药械科6、输血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检验科6、设施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后勤科7、医疗服务及行风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办公室8、人身安全(不良)事件:报告保安室六、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处理流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职能科室(医务科、护理部、感染办、药剂科等)重大事件一般事件(提出处理意见)院长召开院务会(决定实施意见)当发生不良事件后,报告人填写《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一般不良事件(Ⅲ、Ⅳ级)要求24-48小时内报告,重大事件(Ⅰ、Ⅱ级)在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的同时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医务科、护理部报告,由其核实结果后再上报分管院领导,并在24小时内填报《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分管院领导决定组织相关委员会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并上报院长。
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还应另外填写相关报表。
七、职责(一)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1、识别并主动报告各类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
2、提出初步的改进建议。
3、相关科室负责落实医疗不良事件的改进措施。
(二)各职能部门1、指派专人负责收集《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2、接到报告后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制定对策及整改措施,督促相关科室限期整改,及时消除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
3、负责对不良事件进行整理分析,向相关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提出系统改进办法,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减少或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相关职能科室于每月底将本月不良事件汇总上报医院医务科。
(三)质量管理部门:1、每季度对全院医疗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和分析。
2、对发生频率较高的或重大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专题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必要时上报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加以研究讨论。
八、激励机制1、医院对主动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并及时整改和持续改进的科室给予奖励,按规定时限上报一例,酌情奖励10-100元。
2、如上报的事件对科室或医院从管理体系、运行机制、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上的流程再造帮助显著,促进医疗质量获得重大改进者,给予相应奖励。
3、主动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例数原则上每月应达到科室床位数的4%。
4、当事人或科室在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未及时上报导致事件进一步发展的,或医务科、护理部从其它途径获知的,虽未对患者造成人身损害,但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或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的予当事人或科室相应的处理。
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医务科2017年3月13日XX大学生实习报告总结3000字社会实践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
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
人生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就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们要用行动证明自己。
打一份工,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
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你得去面对你从没面对过的一切。
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的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
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
在学校,理论学习的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的,而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你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的那么吃力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意愿,它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追求,如今的大学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希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
时下,打工的大学生一族正逐渐壮大成了一个部落,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显然,大学生打工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这股潮流中正悄悄发生着改变。
对于大学生打工,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人的看法不尽相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模式,我们有理由走自己选择的人生路,只要把握住自己,掌握好学习与打工的分寸,肯定能把大学这个人生阶段过得丰富多彩。
打工的途径或者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是对社会有益,对自己积累人生经历有益,还能够有少量收入,就可以毫不犹豫的参与其中。
虽然在实践中我只是负责比较简单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出来也使我颇感兴奋!在学校上课时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听讲,理论占主体,而我对知识也能掌握,本以为到了企业能够应付得来,但是在企业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平时在学校数字错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但在工厂里,数字绝对不可以错,因为质量是企业第一生命,质量不行,企业生产就会跟不上,而效率也会随之下降,企业就会在竞争的浪潮中失败。
因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这种要求是我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
在学校里可能只需会解一道题,算出一个程式就可以了,但这里更需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没有实际,只是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社会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而且一旦出错并不是像学校里一样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过来就行了,在工厂里出错是要负责任的,这关乎工厂的利益存亡。
总之,这个寒假的社会实践是丰富而又有意义,一些心得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却决不仅仅用兴奋就能描述的,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收获,是对”有经验者优先“的感悟。
……在我的打工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许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级欺压、责备下级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事实如此,但这也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
它让我明白到别人批评你或是你听取他人的意见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只有这样才能表示你在诚心听他说话。
虽然被批评是很难受的,而且要明确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们的批评。
因为这样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成功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