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探索教材的认识与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幼儿园里的科学探索与发现,主题班会ppt课件 (3)
![幼儿园里的科学探索与发现,主题班会ppt课件 (3)](https://img.taocdn.com/s3/m/10135c2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1.png)
鼓励孩子提问
鼓励孩子提问
鼓励孩子提出关于科学现象的问题,培养他们的 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引导孩子思考
引导孩子思考问题的答案,帮助他们理解科学概 念和原理。
鼓励孩子猜想
鼓励孩子对科学现象进行猜想,培养他们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
与孩子一起进行探索活动
示范探究过程
与孩子一起进行科学实验和探索活动,示范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 法。
物理探索
物体的运动与力
介绍物体的运动方式,如 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加 速运动等,以及力的作用 ,如重力、摩擦力等。
光与影
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如折 射、反射等,以及影子的 形成原理,并引导幼儿进 行简单的光学实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如 振动产生声音等,以及声 音的传播方式,如空气传 播、固体传播等。
的观察能力。
鼓励孩子记录
03
鼓励孩子将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记录下来,培养他们的记录习惯
和科学素养。
05 科学探索与发现的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
确保实验材料的安全性
选择无毒、安全的实验材料,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危险的物品。
实验操作的安全指导
在实验前向孩子明确安全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避免发生意外 。
监督孩子的操作过程
在生活中的运用
日常用品
科学发现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用品中,如手机、电视、洗衣 机等。这些设备利用了电磁学、光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科 学原理,使生活更加便利。
医疗健康
医学科学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福音,如抗生素、疫苗、 心脏起搏器等。这些医疗手段都基于科学发现,帮助人们延 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在学习中的运用
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的运用
科学研究与开发
(第2课时)实践与探索PPT课件(华师大版)
![(第2课时)实践与探索PPT课件(华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a8149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1.png)
1.阅读课本阅读材料: 《鸡兔同笼》
2.课本 习题7.3 第2题 复习题B组第12题
示),现需将150张正方形硬纸片
和300张长方形硬纸片全部用 于制作这两种小盒,可以做甲、 图2
乙两种小盒各多少个?
解:设可以做甲小盒 x 个,乙小盒 y个.
根据题意,有
x 2y 150 4x 3y 300
解得
x 30
y
60
甲乙
图1
经检验符合题意.
图2
答:可以做甲小盒30个,乙小盒60个.
试一试
某一天蔬菜经营户用60元钱从蔬菜 批发市场批了西红柿和豆角共40kg, 到菜市场去卖,西红柿和豆角这天的 批发价与零售价如下表:
品名
西红柿 豆角
批发价(单位:元 /kg)
1.2
1.6
赚零 /k多他g售)少当价钱天(?卖单完位这:些元西红1柿.8和豆2角.5能
解:西红柿批了 x kg,豆角批了 y kg.
图7.3.1 图7.3.2
探索
仔细视察图形 寻找相等关系
设长方形的长为 xmm ,宽为 ymm.
x 2
y
启示1
启示2
启示3
启示4
解答
启示1
设长方形的长为 xmm,宽为 ymm.
5y
x
y
3x
3个长方形的长=5个长方形的宽
即 3x 5y
返回
启示2
设长方形的长为 xmm ,宽为ymm .
x2
2y
1个长方形的长+ 2mm =2个长方形的宽
即 x 2y2 8xy 22
返回
5y
x x2
y 2y
3x
解:设长方形的长为 xmm ,宽为 ymm.
2.课本 习题7.3 第2题 复习题B组第12题
示),现需将150张正方形硬纸片
和300张长方形硬纸片全部用 于制作这两种小盒,可以做甲、 图2
乙两种小盒各多少个?
解:设可以做甲小盒 x 个,乙小盒 y个.
根据题意,有
x 2y 150 4x 3y 300
解得
x 30
y
60
甲乙
图1
经检验符合题意.
图2
答:可以做甲小盒30个,乙小盒60个.
试一试
某一天蔬菜经营户用60元钱从蔬菜 批发市场批了西红柿和豆角共40kg, 到菜市场去卖,西红柿和豆角这天的 批发价与零售价如下表:
品名
西红柿 豆角
批发价(单位:元 /kg)
1.2
1.6
赚零 /k多他g售)少当价钱天(?卖单完位这:些元西红1柿.8和豆2角.5能
解:西红柿批了 x kg,豆角批了 y kg.
图7.3.1 图7.3.2
探索
仔细视察图形 寻找相等关系
设长方形的长为 xmm ,宽为 ymm.
x 2
y
启示1
启示2
启示3
启示4
解答
启示1
设长方形的长为 xmm,宽为 ymm.
5y
x
y
3x
3个长方形的长=5个长方形的宽
即 3x 5y
返回
启示2
设长方形的长为 xmm ,宽为ymm .
x2
2y
1个长方形的长+ 2mm =2个长方形的宽
即 x 2y2 8xy 22
返回
5y
x x2
y 2y
3x
解:设长方形的长为 xmm ,宽为 ymm.
新教材2023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探索与发现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
![新教材2023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探索与发现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13d0bd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3.png)
解析:称颂:赞美,颂扬。词义较重一般对功德业绩卓著的人。称赞:用言语 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侧重喜爱并加以赞美,多用于口语。
(3)沧海—粟·九牛一毛 人生在世,虽为 沧海一粟 ,也不能碌碌无为,而应该向诺贝尔奖 获得者屠呦呦学习,学习她的探索精神和谦逊品质。她认为成功属于 整个研究团队,她的贡献只是 九牛一毛 。
在人生的路口,无论我们选择哪一个方向,只要有和屠呦呦一样的努力精神和 优秀品质,就能获得必然的成功。我们要学会从必然做起,打造品质,积累努力, 淬炼精神,从而走向成功。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1)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 因为屠呦呦一无博士学位、二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被称为“三 无”科学家。然而,她却成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榜样、中国科学界获得诺贝 尔奖的第一人,这给中国的评奖机构、管理部门和学术委员会上了一堂严 肃的课! (2)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12位 女性得主。有人说,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获奖,而且更在于 她获得诺奖之前的几十年的沉默。屠呦呦无论在获得拉斯克奖之前还是之 后,都遭遇了种种争议和非议,但屠呦呦不作回应、不说废话,只管干好 自己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回应争议和非议。
回顾当时的探索,屠呦呦说,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我们的 工资待遇都挺低的,大家也不考虑这些,自觉来加班,要争取快速推 进工作。”她感叹,建设创新型国家一定要多提倡原创发明。“你有 原创的东西,在国际上就会被另眼相看,能说服人。”
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中显示了奇效。 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 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 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此,世卫组织当年就要求在疟疾高发的 非洲地区采购和分发100万剂青蒿素复方药物,同时不再采购无效药。
(3)沧海—粟·九牛一毛 人生在世,虽为 沧海一粟 ,也不能碌碌无为,而应该向诺贝尔奖 获得者屠呦呦学习,学习她的探索精神和谦逊品质。她认为成功属于 整个研究团队,她的贡献只是 九牛一毛 。
在人生的路口,无论我们选择哪一个方向,只要有和屠呦呦一样的努力精神和 优秀品质,就能获得必然的成功。我们要学会从必然做起,打造品质,积累努力, 淬炼精神,从而走向成功。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1)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 因为屠呦呦一无博士学位、二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被称为“三 无”科学家。然而,她却成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榜样、中国科学界获得诺贝 尔奖的第一人,这给中国的评奖机构、管理部门和学术委员会上了一堂严 肃的课! (2)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12位 女性得主。有人说,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获奖,而且更在于 她获得诺奖之前的几十年的沉默。屠呦呦无论在获得拉斯克奖之前还是之 后,都遭遇了种种争议和非议,但屠呦呦不作回应、不说废话,只管干好 自己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回应争议和非议。
回顾当时的探索,屠呦呦说,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我们的 工资待遇都挺低的,大家也不考虑这些,自觉来加班,要争取快速推 进工作。”她感叹,建设创新型国家一定要多提倡原创发明。“你有 原创的东西,在国际上就会被另眼相看,能说服人。”
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中显示了奇效。 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 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 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此,世卫组织当年就要求在疟疾高发的 非洲地区采购和分发100万剂青蒿素复方药物,同时不再采购无效药。
教学机构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解读》ppt课件
![教学机构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07da2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0.png)
第十一页,共一百二十六页。
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进一步体(Ti)会余数一定要比除 数小。
结合分草莓的具体情境来解 释为什么商7不合适。
圈一圈的活动是对试商结果 (Guo)的验证。
加深对试商方法的理解,呈现 了常见的典型错误:商大了、 商小了。
第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六页。
4.如何克服解决有余数除法实际问题的
在探究活动中,不仅关注(Zhu)知识的获得
,还关注(Zhu)学习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 的探索与发现能力。
第九页,共一百二十六页。
认识余数。 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 借 理(解Jie有)助余操数作除活法动的,意感义受。余数。
(理解)横式中每个数在操作过程 中各表示什么,余数“1”在搭正 方形时是哪根小棒,为什么它要 剩下?
数 学的 生过 的程 研, 究利 兴于 趣学 。生进一步
加 借助深1对00位以值内的数体的学会习。经验。
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经验基础上,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完成数数
任务。
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六页。
发展学生对一千的数感。
10个小方片是可以数出来的,
没有对万的大(Da)小进行感受, 只是初步认识。
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六页。
认识数位顺序表,感受数的构成
和前面计几数节单课位(之其间实的从关20系以。内数的
学 认习 识读 开、 始写 )就(Xie有)万(Y以ou)内了的数数位。的铺
通 垫 关, 注过表 难用现 点多种在 :我 中形们 间式数 和表的 末示认 尾数识 带的大 “活多0动”, 了 伴 的数解 有。大(You数)拨的计构数成器。的活动。
知(Zhi)道东南、东北、西南、西 北四个方向。
会用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 方向,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 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进一步体(Ti)会余数一定要比除 数小。
结合分草莓的具体情境来解 释为什么商7不合适。
圈一圈的活动是对试商结果 (Guo)的验证。
加深对试商方法的理解,呈现 了常见的典型错误:商大了、 商小了。
第十二页,共一百二十六页。
4.如何克服解决有余数除法实际问题的
在探究活动中,不仅关注(Zhu)知识的获得
,还关注(Zhu)学习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 的探索与发现能力。
第九页,共一百二十六页。
认识余数。 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 借 理(解Jie有)助余操数作除活法动的,意感义受。余数。
(理解)横式中每个数在操作过程 中各表示什么,余数“1”在搭正 方形时是哪根小棒,为什么它要 剩下?
数 学的 生过 的程 研, 究利 兴于 趣学 。生进一步
加 借助深1对00位以值内的数体的学会习。经验。
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经验基础上,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完成数数
任务。
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二十六页。
发展学生对一千的数感。
10个小方片是可以数出来的,
没有对万的大(Da)小进行感受, 只是初步认识。
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二十六页。
认识数位顺序表,感受数的构成
和前面计几数节单课位(之其间实的从关20系以。内数的
学 认习 识读 开、 始写 )就(Xie有)万(Y以ou)内了的数数位。的铺
通 垫 关, 注过表 难用现 点多种在 :我 中形们 间式数 和表的 末示认 尾数识 带的大 “活多0动”, 了 伴 的数解 有。大(You数)拨的计构数成器。的活动。
知(Zhi)道东南、东北、西南、西 北四个方向。
会用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 方向,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 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最新人教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ppt课件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ppt课件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d84b21ce2f0066f43322d6.png)
• 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表述上,着眼于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 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 用过程。
• 2、在教学方法的确定和运用上,着眼于 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探索、 推理验证、合作交流。真正体现:学生是 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 者与合作者,把握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和 重点。
•
一找:两种相关量的是圆的面积和半径,π是
定量。
•
二写:根据πr2=S,即π"r"r=S,所以S÷r=π,π是定量,但由于r是
变量,所以π"r是变量,因此(yīncǐ),圆面积和圆半
径不成比例。
•
通过上面的“找”、“写”、“判”三招,可
以很轻松的判断复杂的正反比例,为正确解答比例
第十五页,共35页。
比例(bǐlì)
• 比例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蕴含比 例关系的常见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sùdù)、时间、路程,……)和几何形 体求积公式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从本质上 可以说,比例关系是对常见数量关系的抽象 和概括,是对相关知识的浓缩和提升。教学 时要注意的是:
•
第一招“找”:根据题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和一个一定的量(不变量)。
•
第二招“写”:根据两个相关联的量写出求定
量的关系(guān xì)式。
•
第三招“判”:根据关系(guān xì)式进行判
断,如果定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商,则成为比例;
如果定量是两种相关联量的积,则成反比例。
第十九页,共35页。
• 如:圆的面积和半径。
第八页,共35页。
•我们以圆柱体积的内容学习为例。在探索圆柱体积计算 方法的内容时,建议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 明”的探索过程(guòchéng),体会类比、转化等数学思 想。教学时可以先呈现“类比猜想”的过程(guòchéng), 由于圆柱和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直柱体,而且长方体与 正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高”,由此可以产生猜 想: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也可能是“底面积乘高”。在 形成猜想后,再引导学生“验证说明”自己的猜想, “验证说明”的方法可以有如:一是用硬币堆成一堆, 用堆的过程(guòchéng)来说明“底面积乘高”计算圆柱 体积的道理,这实际上是“积分”思想的渗透;另外一 种方法是“转化”思想的渗透,即把圆柱通过“切、拼” 转化为长方体,再根据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推导出圆 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材25页的切拼图)
• 2、在教学方法的确定和运用上,着眼于 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探索、 推理验证、合作交流。真正体现:学生是 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 者与合作者,把握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和 重点。
•
一找:两种相关量的是圆的面积和半径,π是
定量。
•
二写:根据πr2=S,即π"r"r=S,所以S÷r=π,π是定量,但由于r是
变量,所以π"r是变量,因此(yīncǐ),圆面积和圆半
径不成比例。
•
通过上面的“找”、“写”、“判”三招,可
以很轻松的判断复杂的正反比例,为正确解答比例
第十五页,共35页。
比例(bǐlì)
• 比例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蕴含比 例关系的常见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sùdù)、时间、路程,……)和几何形 体求积公式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从本质上 可以说,比例关系是对常见数量关系的抽象 和概括,是对相关知识的浓缩和提升。教学 时要注意的是:
•
第一招“找”:根据题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和一个一定的量(不变量)。
•
第二招“写”:根据两个相关联的量写出求定
量的关系(guān xì)式。
•
第三招“判”:根据关系(guān xì)式进行判
断,如果定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商,则成为比例;
如果定量是两种相关联量的积,则成反比例。
第十九页,共35页。
• 如:圆的面积和半径。
第八页,共35页。
•我们以圆柱体积的内容学习为例。在探索圆柱体积计算 方法的内容时,建议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 明”的探索过程(guòchéng),体会类比、转化等数学思 想。教学时可以先呈现“类比猜想”的过程(guòchéng), 由于圆柱和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直柱体,而且长方体与 正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高”,由此可以产生猜 想: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也可能是“底面积乘高”。在 形成猜想后,再引导学生“验证说明”自己的猜想, “验证说明”的方法可以有如:一是用硬币堆成一堆, 用堆的过程(guòchéng)来说明“底面积乘高”计算圆柱 体积的道理,这实际上是“积分”思想的渗透;另外一 种方法是“转化”思想的渗透,即把圆柱通过“切、拼” 转化为长方体,再根据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推导出圆 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材25页的切拼图)
第三单元探索与创新 群文阅读 课件(共29张PPT)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
![第三单元探索与创新 群文阅读 课件(共29张PPT)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https://img.taocdn.com/s3/m/c629e9c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d.png)
2.自读《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文,简述影响加来道雄 走上物理研究之路的两件童年趣事,梳理其逐步深入的研究过 程,完成下表(30分钟)
故事小标题 1.对的遐鲤想鱼世界
探索研究的过程(150字内概括)
作者观察水池,设想水底的鱼群中存在鲤鱼“科学家”,并想 象它们对水池世界的理解,接着设想某个鲤鱼”科学家”被抓 走然后返回的感想,由此发现人类就像鲤鱼那样以为宇宙只包 含肉眼可见的事物,自此以后对存在高维空间的可能极感兴趣。
成就:主要研究超对称以及万有理论,他是弦理 论的参与者,超弦理论的奠基人。代表作品:《超越 时空》《构想未来》《平行宇宙》。
文本结构
时 间
第一部分 全文总括:记叙了作者在童年的两件趣事,以及作
顺
(第1段) 者是如何由这两件趣事来激发自己的科学兴趣的。
序
(
教
第二部分 由对鲤鱼世界的遐想,推知人类认识的局限性。
5.其他科研单位的协作;
……
6.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青蒿素的发现,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作者简介
加来道雄,日本和族,日裔美籍科学家,1947年 1月24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毕业于美 国哈佛大学,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 位,后任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的理论物理学教授, 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超弦理论的奠基人。
第三单元“探索与创新”专题学习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 学习介绍科学发现过程和成果、展现科学研究艰辛与乐趣的知识性读物, 感受不同领域学者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发展科学思维,培 养科学精神,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2. 掌握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时抓住关键概念、术语和关键 语句,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和把握文章主旨。 3. 尝试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际经验思考问题,借鉴课文中使用的研究 方法进行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4. 把握知识性读物的特点,学习文章说明事物、阐释事理和进行逻辑推理 的方法,体会这类文章严谨、准确的语言风格;写作说明事理的文章。
幼儿园主题班会, 探索未知,发现自我ppt课件
![幼儿园主题班会, 探索未知,发现自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77da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9.png)
全班分享
01
分享准备
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准备在全班分
享。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分享内容。
02
分享过程
学生自愿上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积极互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分享内容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03
反馈与评价
在全班分享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分享内容进行评价和反馈,鼓
加强沟通与合作
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的表现 ,以便更好地衔接两者之间的教育。
家长和幼儿园应共同制定教育计划,确保 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接受的教育是一致 的。
注重家庭教育指导
增强家园互动
幼儿园有责任向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 ,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教 育孩子。
幼儿园主题班会, 探索 未知,发现自我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contents
目录
• 主题介绍 • 探索未知 • 发现自我 • 实践体验 • 互动交流 • 主题延伸与思考
01
主题介绍
主题背景
儿童心理学
探索和发现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充满 好奇心和求知欲。主题背景基于儿童 心理学的理论,关注儿童的探索欲望 和自我发现的需求。
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分享内容进行总结
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教师点评与引导
点评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全班分享以及互动情况,进行有 针对性的点评和引导。点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的观点、感受 、思考方式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等。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拓展。
幼儿园里的科学探索与发现,主题班会ppt课件
![幼儿园里的科学探索与发现,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26a0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1.png)
通过让孩子亲自动手操作、制作和实验,培养孩 子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动手能力与创造力的关系
动手能力强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促进孩子 在科学探索中的创新和发展。
02
幼儿园中的科学探索活 动
植物观察
总结词
培养观察力,了解植物生长过程
详细描述
组织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 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等条件。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叶子、花朵和果实的特点, 让他们描述自己的发现,培养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里的科学探索与发现,主题 班会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目录
• 科学探索与发现的重要性 • 幼儿园中的科学探索活动 • 科学探索活动的实施方法 • 科学探索活动的意义与影响 • 家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作用
01
科学探索与发现的重要 性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观察是科学探索的基础
活动过程指导
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验过 程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
鼓励幼儿思考
通过提问和引导,鼓励幼儿思考实 验背后的原理和意义。
培养科学态度
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幼儿实事求是 、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04
科学探索活动的意义与 影响
对孩子个人发展的影响
培养好奇心和探究欲
科学探索活动激发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使他们主动提出问题 、寻找答案。
明确活动的目的和预期效 果,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 计活动内容。
选择活动内容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 选择适合的科学探索主题 ,如动植物、物理现象等 。
安排活动时间
合理规划活动时间,确保 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 索和发现。
3
动手能力与创造力的关系
动手能力强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促进孩子 在科学探索中的创新和发展。
02
幼儿园中的科学探索活 动
植物观察
总结词
培养观察力,了解植物生长过程
详细描述
组织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 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等条件。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叶子、花朵和果实的特点, 让他们描述自己的发现,培养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里的科学探索与发现,主题 班会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目录
• 科学探索与发现的重要性 • 幼儿园中的科学探索活动 • 科学探索活动的实施方法 • 科学探索活动的意义与影响 • 家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作用
01
科学探索与发现的重要 性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观察是科学探索的基础
活动过程指导
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验过 程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
鼓励幼儿思考
通过提问和引导,鼓励幼儿思考实 验背后的原理和意义。
培养科学态度
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幼儿实事求是 、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04
科学探索活动的意义与 影响
对孩子个人发展的影响
培养好奇心和探究欲
科学探索活动激发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使他们主动提出问题 、寻找答案。
明确活动的目的和预期效 果,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 计活动内容。
选择活动内容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 选择适合的科学探索主题 ,如动植物、物理现象等 。
安排活动时间
合理规划活动时间,确保 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 索和发现。
幼儿园主题班会, 探索未知,发现自我ppt课件
![幼儿园主题班会, 探索未知,发现自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4fe86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7.png)
在面对未知时,我们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班会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如 何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耐心和毅力
探索未知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通过班会活动,引导幼儿 学习如何保持耐心和毅力,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勇敢探索
鼓励尝试和冒险
自我价值
自信心
通过鼓励和肯定,培养幼 儿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 自己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 目标。
自尊心
教育幼儿尊重自己,珍惜 自己的价值,不自卑、不 自弃。
自我激励
培养幼儿自我激励的能力 ,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 够积极面对,不轻易放弃 。
自我实现
自我目标设定
引导幼儿设定自己的短期和长期 目标,让他们学会规划自己的人
02
03
自我意识
通过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 外貌、性格、喜好等,培 养他们的自我意识,让他 们了解自己的特点。
自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价
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优 点和不足,学会客观地评 价自己,为将来的自我完 善打下基础。
自我控制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 动和游戏,培养幼儿的自 我控制能力,让他们学会 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源。
未来展望
拓展活动内容
在未来的活动中,可以进一步拓展主题范围,引入更多与 探索和发现相关的内容,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加强家校合作
可以邀请家长更多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促进孩子们的 成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 理念和活动安排。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方法,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设计和组织各种主题活动,提高活动效 果和质量。
培养耐心和毅力
探索未知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通过班会活动,引导幼儿 学习如何保持耐心和毅力,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勇敢探索
鼓励尝试和冒险
自我价值
自信心
通过鼓励和肯定,培养幼 儿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 自己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 目标。
自尊心
教育幼儿尊重自己,珍惜 自己的价值,不自卑、不 自弃。
自我激励
培养幼儿自我激励的能力 ,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 够积极面对,不轻易放弃 。
自我实现
自我目标设定
引导幼儿设定自己的短期和长期 目标,让他们学会规划自己的人
02
03
自我意识
通过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 外貌、性格、喜好等,培 养他们的自我意识,让他 们了解自己的特点。
自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价
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优 点和不足,学会客观地评 价自己,为将来的自我完 善打下基础。
自我控制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 动和游戏,培养幼儿的自 我控制能力,让他们学会 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源。
未来展望
拓展活动内容
在未来的活动中,可以进一步拓展主题范围,引入更多与 探索和发现相关的内容,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加强家校合作
可以邀请家长更多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促进孩子们的 成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 理念和活动安排。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方法,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设计和组织各种主题活动,提高活动效 果和质量。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2.4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2)-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2.4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2)-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457ebda98271fe900ef920.png)
3.对“两根小棒长度的和与第三根小棒一样时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 问题,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以及数学活动经验,大胆设想,小心验 证,进而解决问题。
4.三角形内角和是第一次从角这个要素出发研究三个角之间和的关系,三 角形三边关系是第二次从边这个要素出发研究三边的关系——两条边的和与 第三条边长短的关系,那么学生是否能把三角形内角和研究三个角关系的学 习经验迁移到三边关系的学习之中呢?
角的及关全系等 三角形等
教材纵向分析
暗线——关系
认识了线段、射
线两与直条线线,的认位识置
平行、相关交系、垂 直,再次认识角。
三个角
和的关 图形分系类
三角形分类
一下
二下 四上
探关索注长要方素形之、间正的
方关形系的(性对质边,初两 步认条认识)识平角行,四直边观形。
承上 三角形内角和 启下 四下 三角形边的关系 五上 六下
四下 三角形边的关系 四边形分类
五上 六下
图形的旋转 和运动
初中
学习与三 角形有关 的线段、 角及全等 三角形等
教材纵向分析
暗线——关系
初步认识长方 形、正方形、 三角形、圆等 平面图形。
认识了线段、射
线两与直条线线,的认位识置
平行、相关交系、垂 直,再次认识角。
三个角
和的关 图形分系类 三角形分类
观察
动手 实验
交流 发现
总结
人教版
4组纸条
我的思考
1.通过观察→动手实验→交流发现→总结三角形三边关系,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会经历思考的全过程,积累探索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进而培养学生的观 察、分析、比较、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利用小棒模型直观操作帮助学生感知图形的特征,同时也在操作活动中 获得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三角形内角和是第一次从角这个要素出发研究三个角之间和的关系,三 角形三边关系是第二次从边这个要素出发研究三边的关系——两条边的和与 第三条边长短的关系,那么学生是否能把三角形内角和研究三个角关系的学 习经验迁移到三边关系的学习之中呢?
角的及关全系等 三角形等
教材纵向分析
暗线——关系
认识了线段、射
线两与直条线线,的认位识置
平行、相关交系、垂 直,再次认识角。
三个角
和的关 图形分系类
三角形分类
一下
二下 四上
探关索注长要方素形之、间正的
方关形系的(性对质边,初两 步认条认识)识平角行,四直边观形。
承上 三角形内角和 启下 四下 三角形边的关系 五上 六下
四下 三角形边的关系 四边形分类
五上 六下
图形的旋转 和运动
初中
学习与三 角形有关 的线段、 角及全等 三角形等
教材纵向分析
暗线——关系
初步认识长方 形、正方形、 三角形、圆等 平面图形。
认识了线段、射
线两与直条线线,的认位识置
平行、相关交系、垂 直,再次认识角。
三个角
和的关 图形分系类 三角形分类
观察
动手 实验
交流 发现
总结
人教版
4组纸条
我的思考
1.通过观察→动手实验→交流发现→总结三角形三边关系,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会经历思考的全过程,积累探索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进而培养学生的观 察、分析、比较、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利用小棒模型直观操作帮助学生感知图形的特征,同时也在操作活动中 获得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笫二部分各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教材分析
《发现与探索》三年级下册由: “物理实验”、“身边科学”、 “科学减灾 ”等三个单元, 30 个 实验活动组成。
各单元在内容类别上相联但各自成 课,与其它科别教材在编排上有所 不同。
其总体目标是: 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进行 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实验活 动,帮助他们体验科学实验的方法 和特点,引导他们进行尝试性的科 学实验研究,学习收集信息,培养 科学精神,学习一些浅显的科学知 识和技能。
笫一课《影子》
(1)以影子产生条件为重点内容。 (2)影子与测量创造条件进行实 践操作。 (3)“探索延伸”是很有趣味性的 活动,在组织上下些功夫。 (4)两课时完成。
笫二课 《“凿壁借光”与光的直进原理》
(1 )以“光是沿直线传播” 的为重点 内容。 (2)本课的关键点在于“人为什么能看 见东西?” (3)实验成功点。(P.7) (4)图6的实践活动最好能让学生亲自 实践一下。 (5)所用灯光不可刺眼。
(1)以“琴弦长短、粗细、松紧变化与 音调变化”的关系为重点内容。 (2)本课的关键点在于实验器材的制作。 (3)用乐器实物演示是成功之诀窍。
笫二单元身边科学
1.由笫三课《纸《校园尘降的研究》 第十二课《找夏天的足迹》 等五课组成。
2. 主要活动内容是认识纸的特性、用 眼卫生、辩认方向的一般方法、校园 尘降与环保、夏天特征。 3.其活动思路是通过实验或信息收集, 探索一个身边事物一些科学道理。然 后探讨相关的方法或对生活实践中现 象的解释。 4.分课教学建议:
2. 教材的基本架构模式:
(1)课题提出 (2)提出假说 (3)进行研究 (4)获得结论 (5)讨论延伸
三、几点建议
1. 保证教学活动的安全性。 2. 提倡课上完成教学任务。 3. 呼吁专职本学科教师。
.
4.抓好点校,以点带面 5. 重视使用“教参” 6. 辨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7. 提出修改意见
笫三课《纸的再认识》
(1)以“纸的三个特性”为重点内容。 (2)怎样观察到纤维的长短和粗细是实 验的关键点。 (3)关于实验结论的实用价值教师可以 举一些事例。
笫四课《用眼卫生》
(1)以“关于用眼卫生情况的调查与分 析”为重点内容。 (2)进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 (3)学习调查方法,根据学校情况教师 要制定好调查方案,可对班内,也可 对班外。 (4)图5的眼废劳实验意义不大,可以 直接进入下面
笫五课 《热空气会向上升吗》
(1)以“热空气是向上升”的为重点内容。 (2)关于“热空气上升的道理”不做为本课 深究内容。因为 “实验三”是个综合性实 验,还不能直接说明热空气上升的道理。 (3)实验均可做为教师演示实验,要注意实 验的安全性 (4)“探索延伸”活动最好播放相关的视频 课件。
笫六课《弹弦听音》
(1) 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 (2)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4)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
教材既授之以鱼更重视授之以渔。 (1)在知识与方法上更重视方法的传授; (2)在结论与过程上更重视过程的研究; (3)在验证知识与探索知织上更重视探 索知识。
笫九课《辨认方向》
(1)以收集信息研究“太阳帮我们辨认方向” 和“其它辨认方向”的方法为重点内容。 (2)“探索延伸”是很有趣味性的活动,虽 有一定难度,但确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 重要内容应高度重视这一活动内容。 (3)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辨认方向 的方法。 (4)图7年轮不清楚。
笫十一课《校园尘降的研究》
笫一单元物理实验
1. 由 笫 一 课 《 影 子 》 、 笫 二 课 《“ 凿壁借光”与光的直进原理》 、 笫五课《热空气会向上升吗》、笫 六课《弹弦听音》等四课组成。 2.主要活动内容是光线的基本原理 及应用、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热 空气上升的道理与应用。
3. 其活动思路是通过实验探 索一个物理的基本原理或知 识,然后探讨这个原理在生 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4.分课教学建议: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 境。 (2)设置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环节。 (3)安排面向全体学生的各项教学活动。
二、教材的结构与基本模式 1.教材的结构:
教材整体结构可分六个板块: 身边科学、物理实验、 数学研究、科学减灾、 发明训练、其它研究。
身边科学:共16课 占32% 物理实验:共15课 占30% 数学研究:共 8课 占16% 科学减灾:共 4课 占 8% 发明训练:共 5课 占10% 其它研究:共 2课 占 4%
笫三单元科学减灾
1.由笫七课《泥石流》 笫八课《怎样从室内撤离》 笫十课《火灾中的烟雾》 等三课组成。
2. 主要活动内容是泥石流灾害的 产生与预防、火灾中烟雾的危害与 自救、灾害发生时的撤离。 3. 其活动思路是通过模拟实验与 信息收集探索发生灾害的原因、预 防与自救。 4.分课教学建议:
笫七课《泥石流》
(1)以研究“泥石流灾害的预防”的为重点 内容。 (2)本课实验二是教学的关键点,“草皮” 又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物品。 (3)“探索延伸”是本课的重点活动,应拿 出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教学活动。可由“实 验二”导入,再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完成 教学任务。 (4)导言的数据有多种提法。
《发现与探索》教材的 认识与分析
第一部分 教材的特色与结构
一、教材的特色:
它是以“发现与探索”为学科 题目,以学生为主体,以科学实验 为主要教学手段的一本教科书。。 本学期共50课书,共进行实验 128个,平均每课2.56个实验。可 以说是以实验贯穿全课程。
1.具有创新性的一本书
2.突出基本能力的培养
(1)以研究“校园尘降的”的方法为重 点内容。 (2)本课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实现教学目 标的关键点。 (3)“探索延伸”是很好的活动,应组 织好这一教学活动。
笫十二课《找夏天的足迹》
(1)以收集信息,研究“夏天的特征” 为重点内容。 (2)本课教学活动的组织是本课实现教 学目标的关键点。 (3)“探索延伸”是很好的活动,应组 织好这一教学活动。 (4)1月份某天最高气温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