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数学五教学导案

合集下载

2024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文案

2024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文案

2024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文案一、教学目标本册教案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认识分数2.第二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3.第三单元:分数的乘法4.第四单元:分数的除法5.第五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第六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7.第七单元:空间与图形8.第八单元:统计9.第九单元:综合应用一、第一单元:认识分数1.教学内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分类、分数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存在。

(2)新授:讲解分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的基本知识。

二、第二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教学内容: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

(2)新授:讲解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运算规律。

(3)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第三单元:分数的乘法1.教学内容:分数乘法的概念、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2)新授:讲解分数乘法的概念及运算规律。

(3)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四、第四单元:分数的除法1.教学内容:分数除法的概念、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分数除法的实际意义。

(2)新授:讲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及运算规律。

(3)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五、第五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教学内容: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通用15篇)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通用15篇)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通用15篇)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是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考点分析:能根据具体情况应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新知讲授——巩固总结——练习提高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三角形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我们学校有一批小朋友要加入少先队了,学校为他们做了一批红领巾,要我们帮忙算算要用多少布。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帮学校解决这个问题?(屏幕出示红领巾图)师:同学们,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生:三角形的师:你们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探索这个问题。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二、新知探究1、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到的?生说推导过程师: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我门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来研究的,那三角形的面积你打算怎么研究呢?生1:我想把它变成我学过的图形。

生2:我想看看三角形能不能变成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和四边形。

2、动手实验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一个长方型,一个平行四边形,你们可以利用这些图形进行操作研究,看哪一组能用多种方法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成果,推导公式老师:经过猜测和验证,学生们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请给大家看看。

生展示报告1:由两个相同的锐角三角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精打细算》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精打细算》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精打细算》导学案教学案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第一单元小数除法1精打细算导学案设计课题精打细算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小数除法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上的难点。

要突破这个难点,理解算理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1.引导学生探究交流,深化理解算理。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习,即学生能学会的,老师决不代替。

只要老师提问到位,学生的回答肯定精彩。

基于以上理念,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活动时,要求学生先观察,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最后尝试计算、汇报。

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经历发现算理的过程,深入理解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2.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头,又是计算教学的归宿。

通过创设学生所熟悉的商场购买牛奶的场景,引出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突出精打细算的主题,自然地引入小数除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激发学生探究小数除法的兴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导入。

1.引导学生交流对小数的意义、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并举例说明。

2.引入新课。

1.独立思考后,举例交流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是个十分之一,也就是个百分之一。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2页情境图,引导学生交流从情境图中获取的信息。

2.组织学生猜一猜买牛奶时会遇到什么问题。

3.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知道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并进行列式。

4.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5.尝试计算,理解算理。

计算甲、乙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

小组内探究计算方法并尝试计算。

讨论、汇报计算结果。

引导学生交流:怎么确定商中小数点的位置?提问:通过计算你得出了什么结论?6.师生共同总结小数除以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用竖式计算小数除以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0篇)

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0篇)

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方案〔通用10篇〕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方案〔通用10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方案篇1一、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9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据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答复下列问题,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对数学学科有较浓重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爱钻研,敢于探究,爱提问和质疑。

上学期期末统考及格率是73%,相对四年级进步明显,成绩过低的学生〔30分以下〕减少了许多。

但仍有近10多名成绩过差,几乎不能到达四年级程度,主要表如今知识欠账过大,承受才能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有时有照抄作业和不写作业的现象。

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倍数和因数,图形的面积,分数,分数加减法和可能性的大小〔其中图形的面积安排了根本图形和组合图形两个单元〕共计6个单元。

另外还安排了“数学与交通”、“尝试与猜测”和“数学与生活”3个专题学习内容。

本册教材中的分数和分数加减法、图形的面积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

为了学好分数,倍数与因数的学习内容也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将稍难的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局部穿插在分数局部学习,相对于过去教材做出了很的打破。

三、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1、掌握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的概念;掌握2,3,5的倍数、质数与合数的特征;会找倍数与因数;能分辨质数与合数,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2、使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以及简单的组合图形分析和面积计算。

3、在详细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体会分数的相对性,在观察比拟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究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分数的根本性质,理解公因数与公倍数的含义,掌握约分与通分的方法。

4、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如何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发现分数与小数互相转化的方法。

小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小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1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选择统计图,来解决“奥运会”的问题。

由于难度不大,而且非常适合现在的快乐课堂模式所以我准备大展拳脚。

因此课的设计突出了“统计图”实践性比较强的特点,用学生身边的事例,促使学生在自主的探索中经历选统计图的过程。

1、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字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如课的开始,展示部分奥运冠军的照片引入问题,在练习环节解决有关NBA、垃圾处理、跑步、我国人口等数据问题,在展示部分投影学习成绩、空气质量、家电销售情况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活动。

2、明确分工的合作学习。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有合作交流。

“统计”知识的学习,比较适合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我准备组织一些“合作学习”。

在归纳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后,让学生对子合作做图,小组讨论选统计图来巩固知识点。

3、注重德育于教学当中。

《标准》积极强调德育和智育要相结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无处不在渗透着德育。

如:解决奥运数据问题时强调爱国主义教育。

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学到新的知识,在思想上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上完这堂课后,我也感觉有一些遗憾,如:由于时间仓促,未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在压缩展示统计图环节中得到改进,个别环节的衔接还须进一步加强。

看着我写的以上三点,似乎什么都估计到了,结果课上成功了吗?回答是尴尬的。

只有部分成功。

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没有达到我的要求。

问题如下: 1、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

编书时估计是奥运会的那几年编写的。

现在20__(请自填)已经过去2年奥运会已经冷却了,我还不思修改仍然套用奥运会模式,学生激情明显不足。

至于空气质量、家电销售情况更是没有兴趣。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023范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023范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023范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023范文1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新课讲授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四、课堂练习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我们知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导学案一、数学1. 本学期的数学学习主要涉及整数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学生需掌握整数的运算规则和技巧,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在实际生活中,要能够灵活运用整数进行问题求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本节课的重点是整数的加减法。

老师先给学生讲解整数的加减法规则,然后通过实例让学生练习计算,帮助他们掌握技巧。

3. 老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整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语文1. 本学期的语文学习主要涉及古诗词的鉴赏和默写,古文阅读和理解,作文的写作等内容。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汉字的书写和拼音的发音,培养对古诗词、古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本节课的重点是古诗词的默写。

老师先引导学生朗读古诗词,讲解其中的典故和意义,然后让学生跟读并默写下来,检查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3. 老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英语1. 本学期的英语学习主要涉及基本单词和句型的学习,日常对话和情景交际的练习,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2. 本节课的重点是日常对话的练习。

老师通过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仿和练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英语对话,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 老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跨越语言障碍,提高英语综合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四、思品1. 本学期的思品课主要涉及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需要明确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自信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2. 本节课的重点是班级协作和集体活动。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讨论,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赢,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 老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情绪问题,培养他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增强抵御不良影响的能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0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7-P38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2、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具学具:圆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看幻灯图片,并配上故事:唐僧师徒四人沿着西天取经之路一直行进,一天,他们来到一个人家较少的村庄,猪八戒出去化缘,但整个上午,他只化得3张饼,这下可难坏了猪八戒,急得他抓耳挠腮,不知如何解决。

“3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4个人,该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呢?”猪八戒想请大家帮忙解决“分饼”这个问题,大家愿意帮这个忙吗?(板书课题:分饼)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活动一:1、请同学们拿出3张大小一样的圆形纸片代替3张饼,帮猪八戒分一分。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内交流分法及分的结果。

2、汇报成果。

①先把一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一张饼的一份,即张,然后再分第二张和第三张,这样每个人共分得3个,就是张。

(学生边说边演示。

)②把3张饼叠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一份,一份就是3个张,合在一起就是张。

(学生边说边演示。

)鼓励刚才没有想到这两种方法的学生,动手尝试一下这两种方法。

活动二:1、继续讲故事:同学们,你们为猪八戒解决了难题,猪八戒高兴极了,因为他掌握了,分饼的方法,以后不用再为分饼的问题而忧愁了。

由于心情好,下午化缘的时候,猪八戒更卖力了,到了傍晚时分,猪八戒已化缘了9张饼,他高兴地往回走,走着走着,他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9张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又分到多少张饼呢?”八戒想了想,用刚才你们教他的方法,不一会儿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分析1、教材简析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主要是自然数的认识,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第三单元“分数”,主要学习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

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主要学习平面图形大小的比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以及相关的面积计算。

(2)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主要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主要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综合应用进一步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容,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教学目标(1)会进行数的分类,理解自然数与整数的概念。

理解掌握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知道什么是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底、高,理解掌握相关的面积计算;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及简单的不规则图形面积。

(3)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互化;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正确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运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正确进行分数与有限小数的互化。

(5)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3、教学重点(1)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

(2)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7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7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7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二、编排思想1.探索最优方案(每个人都不空闲)。

2.发现规律(第n分钟接到电话的人数是前n-1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加1(老师),前n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是2的n次方减1)。

3.应用规律。

三、教学建议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全班汇报交流。

2.提示学生利用画图表的直观形式解决问题。

3.数学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理论,要事先设计好具体通知方案(包括每人的通知对象)和流程图。

综合应用粉刷墙壁一、教学目标巩固有关表面积等方面的知识,加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步骤1.明确设计方案需要做的工作。

2.收集数据。

3.整理数据、分析与比较信息。

4.书面呈现粉刷围墙方案。

三、教学建议1.因本实践活动会涉及实地的测量与调查,教学活动可以采取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相结合的形式。

2.室内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应该如何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数学信息。

3.展示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一比,看看哪组的方案更合理、更有实际效益,激发学生之间的互评,使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并接纳别人较好的方法。

4.活动结束之后,也可鼓励学生将自已设计的方案投给学校相关部门,为学校的建设提出一定的建议,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能正确的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

3、会把较大的整整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再求近似值。

教学重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区别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表格式)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表格式)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第一单元小数除法1精打细算导学案设计用。

(15分钟) 题。

2.教材3页“练一练”2题。

题的意思,先列式计算,再交流自己的想法。

2.观察题目中的两个算式,说出两种算法的算理。

装:一种是3支一包,售价是8.7元;另一种是4支一包,售价是10.8元。

购买哪种包装的牙刷比较合算?四、课堂总结。

(4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板书设计精打细算答:乙商店的牛奶便宜。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2打扫卫生导学案设计练”2题。

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可以榨油多少千克?平均榨出1千克豆油需要多少千克大豆?四、课堂总结。

(4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板书设计打扫卫生(一)18.9÷6=3.15(元) 第2课时打扫卫生(二)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激趣导入。

(5分钟) 1.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题意思考哪种玩具比较便宜。

2.揭示课题。

1.注意倾听,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

2.准备学习新课。

1.用竖式计算,并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20.6÷58.68÷7二、探究新知。

(18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5页“试一试”左边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列式?2.尝试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该1.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12.6÷12。

2.独立思考,尝试用竖式计算。

3.计算后交流汇报,明确:计算时十分位上不够商1,要商0占位。

2.列式计算。

(1)用9.9与0.8的积除以6得多少?(2)用8加6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怎样解决?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

4.师生共同总结出用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5.课件出示教材5页“试一试”右边的情境图,问剑龙平均每个多少元。

(1)列出算式。

(2)引导学生观察除数和被除数的大小关系,商可能会怎样?你发现了什么?(3)教师演示计算过程。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个知识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理解最大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对于求最大公因数,他们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难点: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应用。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和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卡片,用于表示学生的学习进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一堆木块,他想把这些木块分给他的朋友们,怎么分才能让每个人得到的木块数量最多呢?2.呈现(10分钟)讲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通过PPT展示具体的例题。

例如:求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两数,求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以及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名数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名数之间的互化的实质理解。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课件1]5÷6 14÷25 12÷12 18÷35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课件2]12÷35=()/()()÷( )=4/7()÷()=a/b 8÷()=( )/9()÷一qi=7/()1÷()=( )/d3,把5个饼分给9孩子吃,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课件3]4,小新家养鸡30只,养鸭10只。

养的鸡是鸭的几倍5,填空。

[课件4]30分米=()米180分=( )小时二,变式类推,深化理解1,教学P91 。

例4: (1)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2)一qi分是几分之几时思考:A,这两题与复习题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相同B,第(1)题要把分米数改写成米数应该怎么办怎样计算板书: 3÷10=3/10(米)C,第(2)小题是要将什么改写成什么怎样求得板书: 一qi÷60=一qi/60(时)※ P91 。

做一做2,教学P92 。

例5: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

养的鹅是鸭的几分之几(1)提问:A,用谁作标准该怎样计算B,与复习题对比,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2)归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用除法计算,除数都作标准数,得到的商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都不能写单位名称。

※ P92 。

做一做习前提问:说说用什么作标准数三,加强练习,深化概念1,P93 。

4§要求说说题目的思路和单位之间的进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整数的概念和性质;2.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和归纳能力;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教学内容:1. 整数和自然数的概念;2. 整数的正负表示;3. 整数加减法;4. 整数乘法;5. 整数除法及其性质;6. 运用整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介绍本单元的主题和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步骤二:整数和自然数的概念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整数和自然数的概念,并且比较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步骤三:整数的正负表示以数轴为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整数的正负表示方法,并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大小关系。

步骤四:整数加减法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学习整数的加减法规则,包括同号相加为正,异号相加为减等,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步骤五:整数乘法通过图形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整数的乘法规则,并掌握整数乘法的性质。

步骤六:整数除法及其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整数除法的概念和性质,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练习。

步骤七:运用整数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整数知识解决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解题的方法和策略。

步骤八: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围绕整数的概念、运算规则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反思和讨论。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整数的概念、运算规则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展开。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和性质,并通过具体的计算和实际问题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整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发现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思考,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和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回顾与思考主备:党睦镇初级中学杨芳教学目标:1、在思考与回顾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领会特殊于一般分类、转化和构造基本图形等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3、在复习的过程中,丰富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验。

重点:突出本章的重点、难点内容难点及突破方法:灵活应用所学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性质的探索”,四边形的性质有哪些呢?这一章还有那些内容呢?今天就来对此进行回顾。

二、新课1、出示“学习目标”2、出示“自学指导”(一)先学1、根据下面的问题串,总结回顾本章内容,看问题。

A.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各有哪些性质?他们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

B.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中,哪些图形具有轴对称性?哪些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大家分组总结,回顾思考,弄清它们之间的彼此关系?(二)后教对称性 互相平分中心对称 驶向胜利的彼岸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中心对称2、通过归纳,理清它们彼此间的关系。

3、如何制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呢? (通过讨论归纳回顾以上图形的判定方法)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是平行四边形且有一个直角是平行四边形,并且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正方形:是矩形,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 是菱形,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 等腰梯形:是梯形,两腰相等 是梯形,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4、回顾了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后,想一想: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有什么关系?内角和随着边数的增加有哪些变化呢?外角和呢?(三)当堂练习1、如图,AD=DB,AE=EC,FG∥AB , AG∥BC,利用平移或旋转的方法研究图中的线段DE 、BF、FC 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2、如果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那么连接各边中点所得的三角形的周长为()A.9B.6C.3D.29(四)小结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五)作业复习题一、复习回顾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2、出示图片,提问:要建立确定一条鱼的位置,该如何建立坐标系呢?3、若以鱼嘴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按顺时针方向标出鱼的各个点的坐标。

4、导入:课题:“变化的鱼”图形变化与坐标变化一、出示“学习目标”二、出示“自学指导”看书P162——P165的习题5、6上边完,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将图5——15中的鱼做如下变化(1)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2)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上3,所得各点坐标分别是什么?2、依次连接(1)中的两幅图,观察所得的鱼与原来的鱼相比有什么变化?3、如果保持横坐标不变,1、纵坐标变为原来的1/2,2、纵坐标分别减2的两条鱼又有怎样的变化呢?4、从你得到的这4条鱼与5——15中的鱼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0分钟以后,看哪位同学能准确而快速的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先学1、学生独立看书,思考完成上边的问题,分析并归纳结论。

2、小组讨论“鱼”的变化规律。

3、不断地在网格纸中按要求画出每一条“鱼”并与图5——15的坐标进行对比,总结规律?(二)后教1、收集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纠正处理,以达到“兵教兵”的效果。

2、针对不全面的知识点,教师给予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总结。

(1)中的鱼比原来的鱼横向长了2倍(2)中的鱼大小,形状没有改变,但整体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

(3)中的鱼被纵向压缩为原来的一半。

(4)中的鱼向下平移了2个单位长度。

总之,鱼的坐标变化与“鱼”的平移、伸长,压缩有密切的关系。

(三)当堂训练完成P165页的“议一议”,从中你又发现了什么?(四)小结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五)作业习题5、6,1、2(六)板书设计第五章确定位置(一)主备教师:党睦镇初级中学罗小芳教学目标:1、确定位置的必要性2、确定位置的方法重点: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方法。

2、比较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及突破方法:比较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导学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

如确定学校,家庭的位置,确定地图上城市的位置,在棋盘上确定棋子的位置等等。

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为什么姚确定位置,掌握确定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

1、出示“学习目标”2、出示“自学指导”(1)为什么确定物体的位置(2)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是什么?3、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出示图片:(1)为什么要学习确定位置?A、同学们,我们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让学生展开讨论,互相交流,必要时老师进行引导。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进行总结结果。

①确定位置②找去的路线③准备好其他物品。

由此可见,确定位置这项工作是非做不可的,否则无法到达目的地。

B、去电影院看电影时要先买好票,再根据票上指出的座位找到你该坐的位置。

你是如何找到你的位置的?让学生讨论,交流课本中的问题,再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所得的结果口述出来。

总结:“6排3号”指的是第六排的3号座位。

可以简写为(6,3)(2)议一议①让学生相互讨论,老师引导,最后老师在学生充分展开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概念。

总结:在电影院中只有一层时,需知道两个数据。

如:排,号,而且几层时,还需要层数。

②在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还有其他方法吗?让学生之间交流。

方法如下:a、在查某同学的家庭住址时,应看他家住几号楼几单元几号。

b、在教室找某个同学的位置,需看他是第几楼排第几竖排的交叉点上。

c、在海上确定某一位置时,应确定其方位角和距离。

d、应查它所处的经度和纬度。

经度和纬度的交叉即为所求4、出示例题(1)例题讲解,解决学生不懂的问题。

(2)学生练习。

投影仪:随堂练习1 学生回答,纠正错误,给出正确答案。

5、学生讨论课本“议一议”,并总结出结果结果: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6、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那些内容,你能总结出来吗?(1)学习确定位置的必要性(2)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

7、作业:习题5.1板书设计5.1 1. 确定位置(1)1.确定位置的必要性2、议一议(电影院找座位问题)3、例题解析4、课堂练习5、课堂小结第五章确定位置(二)主备教师:党睦镇初级中学罗小芳教学目标:1.量出图上距离,根据比例尺会计算实际距离。

2.重点体会极坐标思想和直角坐标系思想,并能计算一些简单的问题。

重点:会根据已知的条件,把一些物体或棋子所处的位置正确地表示出来。

难点及突破:分析已知条件中的数据并找规律。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老师、学生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及确定位置的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就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法。

我们知道了确定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那么,下面我们根据题目的要求看应怎样确定图中的一些点的位置。

如下图若用(0,0)表示A点的位置,用(1,0)表示B点的位置,用(1,2)表示F点的位置,则剩下的点的位置应如何表示?这就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GDC二、师生互动。

课堂探索(一)出示“学习目标”(二)出示“自学指导”(三)提出问题,引发讨论1、出示投影片:在途中,大家先分析一下,已知的三个点A(0,0),B(1,0),F(1,2)中的数字表示什么,然后找出规律,其他的点就能根据规律去求了,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回答规律是什么。

通过讨论交流后让学生代表给与概括,老师补充完成规律。

A(0,0)中的0,0表示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起点;B(1,0)中的1表示在水平方向距A点的距离。

0表示在竖直方向上距A 点的距离。

F(1,2)中的1表示在水平方向上距A点的距离,2表示在竖直方向上距A点的距离。

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排在前,竖直方向上的距离排在后。

根据同学讨论发现的规律,请同学们把其他点表示出来。

2、导入知识,解释疑难。

仿照上面的规律,让同学们完成课本上的“做一做”,让个别学生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纠正,并给出正确答案。

3、例题讲解出示投影片:例2同学们自己先做,然后让小组讨论,讨论时完成几个问题:(1)你能独立解决例题中的问题吗?(2)在例题中用了几种确定位置的方法?总结:在例题中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角度和距离来表示一种是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到0点的距离来表示现在请同学们再总结一下,这两种表示方法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它们都是用两个数据表示,在平面上确定位置要用两个数据,在空间中确定位置,需要三个数据。

不同点:一种是用水平方向和到0点的距离这两个数据来表示,另一种是用一个角度和这点到观测点的距离这两个数据来表示。

4、小组合作,完成课本中的“议一议”,并总结出结果。

5、学生练习(1)练习课本中的“做一做”,让学生口答出答案,老师引导,并纠正答案。

(2)练习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老师进行检查6、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何收获?7、作业习题5.2板书设计确定位置(2)1、做一做(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2、例题讲解3、想一想(仅有一个数据能确定位置吗?)4、试一试(怪兽吃豆豆)5、课堂练习6、课堂小结第五章变化的鱼主备教师:党睦镇初级中学杨芳教学目标:1.能根据已知条件,按要求找出图形变换后的坐标2.能理解在同一坐标系中,图形上的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变化之间的关系3.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重点:坐标变化与图形变化的关系难点突破:理解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教学用具或实验器材:三角形和多媒体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一、复习回顾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2、出示图片,提问:要建立确定一条鱼的位置,该如何建立坐标系呢?3、若以鱼嘴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按顺时针方向标出鱼的各个点的坐标。

4、导入:课题“变化的鱼”图形变化与坐标变化一、出示“学习目标”二、出示“自学指导”看书P162——P165的习题5、6上边完,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将图5-15中的鱼所如下变化(1)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2)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上3,所得个点坐标分别是什么?2、依次连接(1)中的两幅画,观察所得的鱼与原来的鱼相比有什么变化?3、如果保持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1/2,纵坐标分别减2,的两条鱼又会怎样变化呢?4、从你得到的这4条鱼与5-15中的鱼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0分钟后,看哪位同学能准确而快速的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先学1、学生独立看书,思考完成上边的问题,分析并归纳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