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精编版

合集下载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一、判断题:1、测量过程是为确定量值所进行的一组操作。

(对)2、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错)3、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一组操作。

(对)4、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确认间隔在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前提下可由使用单位自己确定。

(对)5、经计量确认合格后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不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对)6、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所有测量过程并非都需要实施控制。

(错)7、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识确认人应是该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人员。

(错)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通常是通过校准后得出的。

(对)9、不合格测量设备在不合格原因已被排除后即可重新投入使用。

(错)10、测量设备的验证可以通过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计量要求直接比较来实现。

(对)11、测量仪器经校准,修正值等于0,因此不确定度也为0.。

(错)12、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大,其引用误差一定也大。

(错)13、增加测量次数,用平均值报检测结果,可以减少测量的系统误差。

(错)14、约定真值仅仅是真值的估计值,因为它具有不确定度。

(对)15、对被测量进行一次测量所得结果是没有不确定度的。

(错)二、单项选择题:1、某台测量设备经验证不满足计量要求,此时应采取(纠正措施)。

2、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对所有测量设备都要进行(确认)。

3、测量过程应设计成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

4、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维修时,应评审其(计量确认间隔)。

5、为便测量过程受控,应识别和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

6、通过重复观测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到的标准偏差,随观测次数的增加而(更为可靠)。

7、在重复性条件下,用温度计对某实验室的温度重复测量了16次,通过计算得到其分布的实验标准偏差s=0.44℃,则其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是(0.11℃)。

8、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某一计量标准,所得测量结果与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差是测量的(系统误差)的估算值。

100521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标准考核题(附答案)

100521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标准考核题(附答案)

ISO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考核题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 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

(√)2.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

(√)3. ISO10012:2003标准可用于改进测量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

(√)4. 测量过程是支持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

(√)5. ISO10012:2003标准的指南是对“要求”的增加、限制或修改。

(×)6. 组织没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7. 遵从ISO10012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满足其他标准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

(√)8. ISO10012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并提供了指南,用于支持和证明符合计量要求。

(√)9. ISO10012标准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

(√)10. ISO10012标准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以确保满足计量要求。

(√)11. ISO10012标准作为用于证明符合ISO9001、ISO14001和任何其他标准的必要条件。

(×)12. 相关方不允许在认证活动中使用ISO10012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输入。

(×)13. ISO10012标准可替代或增加ISO/IEC17025标准的要求。

(×)14. 测量设备的预期使用要求可包括测量范围、测量人员能力、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15. 测量设备通常只有一个计量特性。

(×)16. 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

(√)17. 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法制要求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18. 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但在产品要求中规定。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考核试卷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考核试卷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考核试卷(100分)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1、姓名【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号【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以下哪个为测量管理体系对应的国标【单选题】(5分)A.GB/T19001-2016/ISO9001:2015B.B.GB/T24001-2016/ISO14001:2015C.GB/T45001-2020/ISO45001:2018D.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正确答案: D4、2、测量管理体系应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单选题】(5分)A.测量B.计量C.管理正确答案: B5、3.体系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系统地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单选题】(5分)A.有效性、符合性和适宜性B.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C.计量保证能力和管理水平正确答案: B6、4.当计量要求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时,计量确认与()相同【单选题】(5分)A.检定B.测量结果C.较准正确答案: A7、5.体系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系统地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单选题】(5分)A.有效性、符合性和适宜性B.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C.计量保证能力和管理水平正确答案: B8、6.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单选题】(5分)A.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B.测量设备和测量导向C.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正确答案: A9、7.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修改时,应()其计量确认间隔。

【单选题】(5分)A.评审B.确认C.审核正确答案: A10、8.检定的目的确定被校准对象的示值与对应的由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以实现量值的()。

【单选题】(5分)A.可靠性B. 溯源性C.追溯性正确答案: B11、9.计量软件的用途计量检定/校准()【单选题】(5分)A.数据处理B.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C.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C12、10.计量职能应策划并进行测量管理体系审核,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地()要求【单选题】(5分)A. 实施和符合规定B.B.持续改进C.法规正确答案: A13、11.计量的特点包括()【多选题】(5分)A.A.溯源性B.法制性C.准确性D.统一性正确答案: ABCD14、12. 测量职责可用()来规定【多选题】(5分)A.A.组织结构图B.B.岗位说明书C.C.作业指导师书D.D.程序正确答案: ABCD15、13. 测量结果的溯源记录应根据()要求的期限予以保存【多选题】(5分)A.测量管理体系B.顾客C.C.程序文件D.法律法规要求正确答案: ABD16、14.应对作为测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测量过程进行策划、()、形成文件和加以控制。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答案大全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答案大全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测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标准是()。

A. ISO 9001B. ISO 14001C. ISO/IEC 17025D. ISO 45001答案:C2. 测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

A. 提高产品质量B.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C. 提升客户满意度D. 降低生产成本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测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A. 测量过程的控制B. 测量设备的管理C. 测量数据的处理D. 测量结果的经济性答案:D4. 测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包括()。

A. 策划、实施、检查、改进B. 设计、采购、安装、使用C. 培训、操作、监督、记录D. 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答案:A5.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是为了()。

A. 确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B. 评估测量设备的精度C. 计算测量数据的统计学意义D. 判断测量方法的科学性答案:A二、填空题1. 测量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ISO/IEC 17025明确指出,测量的准确性可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来评估。

答案:系统误差的校正;随机误差的估计2. 在测量管理体系中,内部校准是指在________内进行的,不需要外部认可的校准活动。

答案:组织内部3. 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是为了验证设备在________期间的测量能力。

答案:两次校准或检定4. 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需要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经过适当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培训;考核5. 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应基于________的结果和________的反馈。

答案:内部审核;顾客满意三、简答题1. 简述测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步骤。

答:测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步骤包括:首先,明确组织的测量需求和目标;其次,进行测量设备的管理,包括采购、维护和校准;然后,制定和实施测量过程的控制计划,确保测量活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接着,对测量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以支持决策和改进;最后,持续监控和评审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测评试卷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测评试卷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测评试卷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10题,共50分)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单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工号: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盖住值得产品质量的风险。

[单选题] *A.测量仪器B.测量活动C.计量确认D.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正确答案)2.()是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它们的组合。

[单选题] *A.实物量具B.测量仪器C.测量设备(正确答案)D.计量器具3.()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出具检定证书。

[单选题] *A.计量检定(正确答案)B.计量校准C.计量确认D.计量导出4.()应经评审,必要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持续符合规定的计量要求。

[单选题] *A.计量确认间隔(正确答案)B.计量确认C.测量过程D.计量检定5.()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单选题] *A.重复性(正确答案)B.复现性C.稳定性D.示值变化6.根据计量学特征,影响测量过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包括:()。

[单选题] *A.设施和环境条件B.测量设备C.最大允许误差(正确答案)D.方法和人员7.将2.5499修约为二位有效数字的正确写法是()。

[单选题] *A. 2.50B. 2.55C. 2.6D. 2.5(正确答案)8.()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单选题] *A.标准物质(正确答案)B.测量软件C.砝码D.实物量具9.在规定测量过程时,可能有必要确定()。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2、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4、测量管理体系: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5、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的一组操作。

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共10题)1、获证企业表明有能力用准确的测量结果来证实其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_经营管理、节能降耗_、__安全检测和_环境监测______等方面满足规定要求。

2、取得国家“AAA测量管理体系证书”的企业,便可证明其能满足以及其他质量认证标准对的质量保证要求。

GB/T 19000质量体系认证测量设备3、ISO10012:2003条文中讲到的资源包括:_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和_外部供方_四方面;信息资源又包括__程序、软件、记录、标识;物质资源包括_测量设备和环境。

4、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规定的认证要求,有计量法制、_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等三个部分。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_20%左右。

6、计量人员含义是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包括有计量管理人员_、_计量检定、_校准人员、计量技术人员、_验证人员、测试人员_、_内审员_等七类人员。

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__2__个基本单位;包括辅助单位在内的__21__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我国选定的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__16__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和有_20___个SI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的单位。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试卷答案精修订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试卷答案精修订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试卷答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试卷姓名部门得分一、判断题(每题2分,对打√,错打×)1、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测量设备和技术程序都应标识。

(√)2、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3、在企业中所有的测量设备都需要进行计量确认。

(×)4、维修后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间隔必须重新评定。

(√)5、不合格测量设备即是指经确认不符合预期使用要求的测量设备。

(√)6、封缄不适用于那些不需要外部校准而由用户自行调整的装置。

(×)7、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是指只要满足外部顾客的计量要求就可以了。

(×)8、应对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所有测量过程实施控制。

(√)9、对计量检测体系中的每个测量过程都应评价测量不确定度。

(√)10、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应计算所有的不确定度分量。

(√)11、测量管理体系,主要是通过计量确认,防止测量设备失准而对企业带来的风险。

(×)12、不合格测量设备在不合格原因被排除后即可重新投入使用。

(×)13、计量职能是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职能。

(×)14、外来服务,是指外部检定和校准工作。

(×)15、测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内容应由企业根据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自主确定。

(√)16、测量管理体系中的人员不包括测量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

(×)17、计量要求是通过校准后得出的。

(×)18、经计量确认合格后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也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19、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程序文件不一定必须足够详细。

(×)20、监视和记录用的室内湿度计没有必要计量确认。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1、确认证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A B C )A、查阅记录;B、测量或试验;C、面谈;D、推断。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试卷答案修订稿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试卷答案修订稿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试卷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试卷姓名部门得分一、判断题(每题2分,对打√,错打×)1、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测量设备和技术程序都应标识。

(√)2、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3、在企业中所有的测量设备都需要进行计量确认。

(×)4、维修后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间隔必须重新评定。

(√)5、不合格测量设备即是指经确认不符合预期使用要求的测量设备。

(√)6、封缄不适用于那些不需要外部校准而由用户自行调整的装置。

(×)7、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是指只要满足外部顾客的计量要求就可以了。

(×)8、应对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所有测量过程实施控制。

(√)9、对计量检测体系中的每个测量过程都应评价测量不确定度。

(√)10、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应计算所有的不确定度分量。

(√)11、测量管理体系,主要是通过计量确认,防止测量设备失准而对企业带来的风险。

(×)12、不合格测量设备在不合格原因被排除后即可重新投入使用。

(×)13、计量职能是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职能。

(×)14、外来服务,是指外部检定和校准工作。

(×)15、测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内容应由企业根据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自主确定。

(√)16、测量管理体系中的人员不包括测量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

(×)17、计量要求是通过校准后得出的。

(×)18、经计量确认合格后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也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19、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程序文件不一定必须足够详细。

(×)20、监视和记录用的室内湿度计没有必要计量确认。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1、确认证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测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试卷

测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试卷

测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试卷部门:姓名:职务/岗位:一、判断题(每题1分)(如果认为是对的打“”,如果认为是错的打“X”)1.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可能产生不正确的测量结果对产品质量影响的风险。

(√)2.组织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必须建立自己的测量标准。

(X)3.封印管理,主要是对测量设备上所有可调部位进行防护措施。

(√)4.测量管理体系是为了确保测量设备产生不合格误差的风险控制在允许限内。

(√)5.对测量设备的确认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

(√)6.发现测量设备失控时,除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外,还要追溯其以往的测量历史。

(√)7.外单位借来的测量设备,已经在外单位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即可立即投入使用。

(X)8.对于某个测量过程,当给出完整的测量结果时,应报告其测量不确定度。

(√)9.计量确认间隔应经评审,随后的实施过程中不能进行调整。

(X)10.顾客对计量的要求,除已经明确的之外,还要包括隐含的要求。

(√)11.测量设备确认间隔的时间越短,表明该测量设备的准确度越高,误差越小。

(X)12.如果测量设备已经处于有效的校准状态,则不必重新校准。

(X)13.计量验证是使计量要求符合测量设备计量特性的一个过程。

(X)14.对已确认的测量设备怀疑或已知损坏,应将该设备撤出服务区后,降级使用。

(√)15.对于同一被测量的不同测量结果,其误差越大,则不确定度也越大。

(X)16.测量过程有效运行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应形成文件。

(√)17.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在测量过程使用后再进行验证。

(√)1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通过校准后得出的性能。

(√)19.测量软件及其修改在启用前应进行测试。

(√)20.由于不合格而更改某个测量过程,在使用前应进行有效确认。

(√)二、单选题(每题1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不选或多选都不给分)1.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对体系内所有的测量设备都要进行( D )。

A.检定B.校准C.比对D.确认2.按测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对所有测量设备( A )。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2、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4、测量管理体系: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5、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的一组操作。

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共10题)1、获证企业表明有能力用准确的测量结果来证实其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_经营管理、节能降耗_、__安全检测和 _环境监测______等方面满足规定要求。

2、取得国家“AAA测量管理体系证书”的企业,便可证明其能满足以及其他质量认证标准对的质量保证要求。

GB/T 19000质量体系认证测量设备3、ISO10012:2003条文中讲到的资源包括:_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和_外部供方_四方面;信息资源又包括__程序、软件、记录、标识;物质资源包括_测量设备和环境。

4、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规定的认证要求,有计量法制、_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等三个部分。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_20% 左右。

6、计量人员含义是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包括有计量管理人员_、_计量检定、 _校准人员、计量技术人员、_验证人员、测试人员_、_内审员_等七类人员。

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__2__个基本单位;包括辅助单位在内的__21__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我国选定的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__16__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和有_20___个SI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的单位。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2、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4、测量管理体系: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5、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的一组操作。

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共10题)1、获证企业表明有能力用准确的测量结果来证实其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_经营管理、节能降耗_、__安全检测和_环境监测______等方面满足规定要求。

2、取得国家“AAA测量管理体系证书”的企业,便可证明其能满足以及其他质量认证标准对的质量保证要求。

GB/T19000质量体系认证测量设备3、ISO10012:2003条文中讲到的资源包括:_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和_外部供方_四方面;信息资源又包括__程序、软件、记录、标识;物质资源包括_测量设备和环境。

4、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规定的认证要求,有计量法制、_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等三个部分。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_20%左右。

6、计量人员含义是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包括有计量管理人员_、_计量检定、_校准人员、计量技术人员、_验证人员、测试人员_、_内审员_等七类人员。

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__2__个基本单位;包括辅助单位在内的__21__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我国选定的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__16__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和有_20___个SI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的单位。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2003/ISO10012:2003)培训考试题姓名:职工号: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和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

2、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南两部分,可用于和。

3、测量设备是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4、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系统地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和。

5、测量过程和结果计算中所用的软件应形成文件,并经和,以确保持续使用的适宜性。

6、影响测量结果的环境条件可包括、温度变化率、、照明、振动、尘埃量、、电磁干扰和其他因素。

7、计量确认包括和。

8、测量过程总则是应对作测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测量过程进行、、,形成文件和加以控制。

9、每一个测量过程的过程完整规范应包括所有有关、、、使用条件、操作者能力和影响测量可靠性的其他因素。

10、测量和确认过程的和采取的应形成文件以证明测量和确认过程持续地满足文件的要求。

11、计量职能应并测量管理体系的潜在机会,必要时进行修改。

12、测量过程控制记录的形成,修改、提供和删除应由负责,并在相应程序文件中作规定。

13、计量确认的两个关键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计量确认过程程序应包括当封印或保护装置被发现损坏、破损、转移或丢失时应采取的措施。

()2、测量过程应设计成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并确保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和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没必要评价测量不确定度。

()4、测量结果的溯源记录应根据测量管理体系、顾客或法律法规要求的期限予以保存。

()5、在构成测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中,应监视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

()6、如果已识别一个不合格的测量过程,其使用者应确定潜在的后果,进行必要的纠正,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测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7. 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应确保必要的资源以建立和保持计量职能。

(×)8. 组织的最高管理层应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9. 测量管理体系审核不得由第三方人员进行。

(×)18. 测量设备的校准不得由负责计量确认的计量职能以外的组织进行。

(×)二、单选题*1.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2.属于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符号是(cm )*3.关于测量管理体系审核,以下(B )说法是不正确的。

*4.关于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以下(D )说法是错误的?*5. ()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6. 下列单位中,哪些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斤)。

7.不合格控制包括对( D )的控制。

*8、以下哪些不属于测量设备?(C )9、企业计量管理的对象是(E )*10下列不属于测量管理体系中必要的支持过程的是(B )*11. 在测量管理体系中以下不属于信息资源是(D )。

12.企业测量管理体系的计量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应满足(D )的要求。

13 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是指(C )。

14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是指(A )15属于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的范围包括(C)16软件形成文件,经识别和受控的目的是确保( B )。

17企业计量管理的对象包括(D )。

18计量标准器具是指( C )19对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计量标准是(B )20测量管理体系审核可由(D )进行。

21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 D )22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是( B )23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 B )由与其主管部门同级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使用。

24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确保体系的(D )。

25(D )不是获得审核证据的途径26对体系实施内部审核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其持续的(A )27在构成测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中,应监视的对象是(D )28测量管理体系中必要的支持过程是指(D )29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须经(D )主持考核合格后,才能在本单位内部开展检定。

(绩效考核)测量管理体系标准考核题

(绩效考核)测量管理体系标准考核题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考核题壹、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

(√)2.壹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

(√)3.ISO10012:2003标准可用于改进测量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

(√)4.测量过程是支持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

(√)5.ISO10012:2003标准的指南是对“要求”的增加、限制或修改。

(×)6.组织没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壹部分。

(×)7.遵从ISO10012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满足其他标准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

(√)8.ISO10012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且提供了指南,用于支持和证明符合计量要求。

(√)9.ISO10012标准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

(√)10.ISO10012标准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壹部分,以确保满足计量要求。

(√)11.ISO10012标准作为用于证明符合ISO9001、ISO14001和任何其他标准的必要条件。

(×)12.关联方不允许于认证活动中使用ISO10012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输入。

(×)13.ISO10012标准可替代或增加ISO/IEC17025标准的要求。

(×)14.测量设备的预期使用要求可包括测量范围、测量人员能力、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15.测量设备通常只有壹个计量特性。

(×)16.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

(√)17.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法制要求且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18.计量要求通常和产品要求不同,但于产品要求中规定。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2003/ISO10012:2003)培训考试题姓名:职工号: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和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

2、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南两部分,可用于和。

3、测量设备是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4、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系统地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和。

5、测量过程和结果计算中所用的软件应形成文件,并经和,以确保持续使用的适宜性。

6、影响测量结果的环境条件可包括、温度变化率、、照明、振动、尘埃量、、电磁干扰和其他因素。

7、计量确认包括和。

8、测量过程总则是应对作测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测量过程进行、、,形成文件和加以控制。

9、每一个测量过程的过程完整规范应包括所有有关、、、使用条件、操作者能力和影响测量可靠性的其他因素。

10、测量和确认过程的和采取的应形成文件以证明测量和确认过程持续地满足文件的要求。

11、计量职能应并测量管理体系的潜在机会,必要时进行修改。

12、测量过程控制记录的形成,修改、提供和删除应由负责,并在相应程序文件中作规定。

13、计量确认的两个关键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计量确认过程程序应包括当封印或保护装置被发现损坏、破损、转移或丢失时应采取的措施。

()2、测量过程应设计成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并确保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和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没必要评价测量不确定度。

()4、测量结果的溯源记录应根据测量管理体系、顾客或法律法规要求的期限予以保存。

()5、在构成测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中,应监视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

()6、如果已识别一个不合格的测量过程,其使用者应确定潜在的后果,进行必要的纠正,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考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考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考试题单位名称姓名分数一、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每题1.5分,共30分)1、编写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的主要目的是对外描述其测量管理体系。

()2、测量设备是指工作计量器具和计量标准(包括标准物质)。

()3、测量设备的确认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

()4、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只能由第三方审核。

()5、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需要计量要求。

()6、任何测量都存在测量误差,因此也都存在测量不确定度。

()7、计量确认一般包括:首先是校准、必要的调整或维修,随后的再校准,以及所要求的封缄和标签。

()8、测量过程的设计应确保一旦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和及时采出纠正措施()9、ISO10012中的“验证”是指“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

()10、企业必须建立测量设备的校准装置。

()11、计量职能是指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职能。

()12、计量特性是经过校准后得出的。

()13、标识不但能用于测量设备上,也能用于测量过程。

()14、经过确认合格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不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15、封签被破坏的测量设备属于不合格的测量设备。

()16、测量设备中所说的软件就是指计算机程序。

()17、一个测量过程只适用于一台测量设备。

()1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

()19、对测量过程的要求应该包括:应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测量过程的控制应当按程序文件进行;一个测量过程可能会使用多台设备。

()20、对不合格的测量过程应当采取的措施是:进行标识;进行必要的纠正;停止使用不正确的测量结果。

()二、根据上图“测量设备的确认过程“,分析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是由哪几个过程组成(至少举出4个,并说出每个过程的输入、输出和活动是什么?(共20分)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企业的计量职能部门在测量管理体系中应承担哪些主要职责?(至少举出5个)2、需要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有哪些?如何进行高度控制?3、决定测量管理体系范围和内容的衡量标准是什么?4、测量过程规范应包括哪些内容?四、对申请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企业,审核员现场发现下列情况,是否属于不合格?如果是,是主要不符合还是次要不符合?不符合ISO10012中的拿一条款?(每题6分,共30分)1、审核员在某公司发现所有理化仪器都有计量校准状态标志,但没有确认状态标志。

第三季度测量管理体系考试题及答案

第三季度测量管理体系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第三季度培训考试题JY/CL/JL-035单位名称:姓名:成绩:一、填空题。

1、影响测量结果的环境条件可能包括:温度、(湿度)、(照明)、(振动)、(电磁干扰)和其他因素。

2、采购部、招标办负责(测量设备)的供方评价,计量质检部、技术中心负责(标准物质)的供方评价,制氧车间负责(标准气体)的供方评价。

3、确认间隔就是常讲的(检定/校准)周期。

计量确认间隔应当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持续符合规定的计量要求。

4、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都应评价测量不确定度,来自于(环境)、(方法)、(人员)、(设备本身)等分量的不确定度,最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并要形成文件和记录。

这是(AAA)级体系中的要求。

5、测量设备是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6、计量确认通常包含(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

7、评审是由(企业最高领导)就计量方针和目标,对计量工作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定。

8、显示装置的分辨力是指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差)。

二、判断题。

1、测量设备通常只有一个计量特性。

(×)2、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

(√)3、测量管理体系内不是所有的测量设备都需要经过确认。

(×)4、当使用正在培训中的员工时,应进行充分和适宜的监督。

(√)5、测量设备只要检定合格后,就可以用于所有测量过程。

(×)6、测量设备应在受控的或已经满足需要的环境中使用,以确保有效的测量结果。

(√)7、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可以从产品的规定要求中导出。

(√)8、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不得从被校准、验证和确认的设备的规定要求中导出。

(×)9、由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需按规定要求进行验证。

(√)10、如果测量设备已处于有效的校准状态,可不必重新校准。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2003/ISO10012:2003)培训考试题姓名:职工号: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和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

2、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南两部分,可用于和。

3、测量设备是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4、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系统地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和。

5、测量过程和结果计算中所用的软件应形成文件,并经和,以确保持续使用的适宜性。

6、影响测量结果的环境条件可包括、温度变化率、、照明、振动、尘埃量、、电磁干扰和其他因素。

7、计量确认包括和。

8、测量过程总则是应对作测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测量过程进行、、,形成文件和加以控制。

9、每一个测量过程的过程完整规范应包括所有有关、、、使用条件、操作者能力和影响测量可靠性的其他因素。

10、测量和确认过程的和采取的应形成文件以证明测量和确认过程持续地满足文件的要求。

11、计量职能应并测量管理体系的潜在机会,必要时进行修改。

12、测量过程控制记录的形成,修改、提供和删除应由负责,并在相应程序文件中作规定。

13、计量确认的两个关键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计量确认过程程序应包括当封印或保护装置被发现损坏、破损、转移或丢失时应采取的措施。

()2、测量过程应设计成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并确保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和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没必要评价测量不确定度。

()4、测量结果的溯源记录应根据测量管理体系、顾客或法律法规要求的期限予以保存。

()5、在构成测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中,应监视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

()6、如果已识别一个不合格的测量过程,其使用者应确定潜在的后果,进行必要的纠正,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
1、测量过程是为确定量值所进行的一组操作。

(对)
2、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错)
3、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一组操作。

(对)
4、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确认间隔在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前提下可由使用单
位自己确定。

(对)
5、经计量确认合格后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不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对)
6、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所有测量过程并非都需要实施控制。

(错)
7、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识确认人应是该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人员。

(错)
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通常是通过校准后得出的。

(对)
9、不合格测量设备在不合格原因已被排除后即可重新投入使用。

(错)
10、测量设备的验证可以通过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计量要求直接比较来实
现。

(对)
11、测量仪器经校准,修正值等于0,因此不确定度也为0.。

(错)
12、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大,其引用误差一定也大。

(错)
13、增加测量次数,用平均值报检测结果,可以减少测量的系统误差。

(错)
14、约定真值仅仅是真值的估计值,因为它具有不确定度。

(对)
15、对被测量进行一次测量所得结果是没有不确定度的。

(错)
二、单项选择题:
1、某台测量设备经验证不满足计量要求,此时应采取(纠正措施)。

2、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对所有测量设备都要进行(确认)。

3、测量过程应设计成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

4、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维修时,应评审其(计量确认间隔)。

5、为便测量过程受控,应识别和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

6、通过重复观测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到的标准偏差,随观测次数的增加而(更为可靠)。

7、在重复性条件下,用温度计对某实验室的温度重复测量了16次,通过计算得到其分布的实验标准偏差s=0.44℃,则其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是(0.11℃)。

8、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某一计量标准,所得测量结果与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差是测量的(系统误差)的估算值。

三、多项选择题:
1、不合格控制包括(不合格体系文件、不合格测量设备、不合格测量过
程)。

2、测量过程设计应根据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认计量要求,为了满
足这些规定要求而设计的测量过程应(形成文件、确认有效)。

3、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包括(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力)。

4、测量管理体系人员包括(计量管理人员、最高管理者、测量管理体系内审
员、检验人员)。

5、属于测量设备的是(压力表检定装置、测量的辅助设备、实验用温湿度
计)。

6、某个计量标准中采用了标称值为1Ω的标准电阻,校准证书上说明该标准
电阻在23℃时的校准值为1.000074Ω,扩展不确定度为 90uΩ(k=2),在该计量标准中标准电阻引人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45uΩ、 4.5*10-5)。

7、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小,表明(测量的分散性小、测量结果可能值所在区
间小)。

8、测量误差按性质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四、问答题:
1、如何识别顾客的测量要求 P19
2、设计并实施计量确认的目的是什么?计量确认应该包括什么内容?
P31
测量监视对象是什么 P47
4、企业自身开展测量设备的校准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使用的标准器具必须能溯源到上级标准器具,经过确认。

应用经过确认有效的校准程序。

可获得所要求的信息资源。

保持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校准环境应满足规程、规范、标准的要求;
使用具备能力的人员,自校人员必须相应的资格证,可由相应项目检定员替代。

合适的结果报告方式。

按规定实施监视。

保存记录证明校准过程符合要求。

5、某工人从非恒温车间送来一个工件要求计量室计量人员进行测量,该计量员看了一下计量室的温度计,其温度指示符合要求,于是立即对该工件进行测量,并出具了数据,该计量员的行为正确吗为什么
行为不正确。

因为虽然计量室温度指示符合要求,但是工件是从非恒温车间送来的,工件的温度于计量室温度不一致,因此,测量会由于工件温度差而产生误差。

应该等待一段时间,待工件温度与计量室温度一致后再进行测量。

6、某工件的测量要求为(10±0.03)mm,试导出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
根据测量要求,测量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为0.03mm,则测量设备的允许误差为
0.03/3=0.01mm;则选择测量设备为千分尺,量程为50mm。

五、计算题。

试题1
一台数字电压表送外部校准机构校准,给出的校准数据见下表:
该表测量范围:(20-100)V,最大允许误差:±(0.5%读数+0.2%量程)请验证示值误差是否满足要求。

示值误差的验证:
结论和说明:
校准给出的数值范围,满足预期测量范围的要求;
因U<1/3MPEV, 故按判定原则《MPEV判定,该数字电压表各校准点示值误差符合要求。

结果处理为合格。

P91.
试题2
已知用0.5级电压表(以引用误差表示)150V量程测量额定100V固定电压单次实验标准差s=0. 5v,在测量条件基本不变及被测对象为同一额定电压值情况下,用该表测量电压值3次,得测量值如下:V1=100.0V V2=100.3V
V3=100.3V
试完整表述该电压值的测量结果(要求以平均值给出。

并已知各变量间相关系数为0,且灵敏系数=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