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概论》读书报告
浅析《清代学术概论》
浅析《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是清代著名学者胡适所撰写的一本学术著作,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清
代的文化和学术状况,同时对一些重要人物和学术事件进行了具体分析。
本文从三个方面
对这本书进行浅析。
第一,本书强调了清代学术经历的变迁,特别是经历了科学、政治和社会的变革之后。
这个时期,中国的状况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冲击,也受到了国内的压力。
胡适通过对该时期的学术变化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学术的发展和传承。
同时,胡适也对文化、哲学和中国思想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清代学术的现象、矛盾、潜力和
困境。
第二,本书对一些重要人物和学术事件进行了具体分析。
例如,胡适在本书的前言中,提到了康熙时代学术杂志《四库全书》的编辑和出版事宜。
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四库全书
的编撰历程和独特之处,称赞了这个项目的成果和影响,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三,本书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之间存在的冲突和融合。
胡适认为,传统
文化与现代科学在许多方面存在矛盾,但也有许多重要的共同点。
他通过对康有为和梁启
超的思想和行动进行分析,认为他们在中国文化与科学之间建立桥梁,希望能够将中国传
统精神与现代科学思想相结合。
总之,《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很好的学术著作,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了解清代学术
的历史和现象,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对当前的学
术研究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清代学术概论》读书心得及联想1500字
《清代学术概论》读书心得及联想1500字清学非向所想象中之贫乏也,亦蔚为大观。
清学考据之风气,最可称道的就是其客观的研究精神,清儒可贵品质在求真。
此亦近乎后世之科学精神了。
现今中国文史学科研究方法,究竟是受西方影响,还是延续的清学传统?假设如无西学东渐,中国可否开出自己的科学?宋明学非向所认为中之完满也,末流亦滋流弊,谈心性终至于空疏,乃至不学无术,弃经不读,纯凭一己之见,以“良知”为名而附会于圣人。
汉宋之学共同特点就是以己意随意解释经典,缘己意从经典中妄加附会。
虽曰尊先圣,然是否实为诬先圣?每一时代均有每一时代之人所共同关心之问题,成为该时代思潮,塑造该时代之学术特点。
汉学、宋学、清学各有所长。
汉学可贵品质在改制立法、创造理想世界的大气魄;宋儒可贵品质在对人生意义的思辨透彻精微,且勤于实践。
儒学非仅宋学可以概括,当也也非仅汉学清学可以概括。
如何定位儒学?儒学是致用之术?是形上哲学?还是一种学术?《大学》言本末,然是否必以心性(内圣)为本?即使以心性为本,是否末(政治、外王)便不如其重要?或者说,二者是何关系?内圣“开出”外王是如何“开出”?或者说,外王亦是一重要学问,也需用力讲求?如果说性善是儒家起点和出发点,那么致太平便是儒家的目标和落脚点,《大学》归于治国平天下,横渠终言“开太平”,怎可只言心性而不论政治?只讲求心性之学而忽略政治之学,外王就可以自动“开出”否?梁氏论及宋学之弊时多持“缘佛入儒”说,并讥讽宋儒不敢直称佛学,硬称孔学,既诬孔又诬佛。
?然牟宗三先生特发明儒佛根源处不同,即“道德意识”与“苦业意识”之不同,可谓一积极一消极,为宋儒辩护。
此论可谓重要显明,是牟先生一大创造也,梁氏所未见。
然谓牟先生为一宗师则可,谓非此不能称之为儒学则不可。
钱宾四先生为学,不偏不倚,其学风颇有清儒严谨之风,但于汉宋诸学又能作持平之论,于汉宋清诸学皆能以“平议”之心待之,又能寄国史以“温情与敬意”,循循然儒者也。
浅析《清代学术概论》
浅析《清代学术概论》《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关于清代学术发展的重要著作,该书由清代学者詹天佑撰写,首次出版于1988年。
本书以其深刻的分析和丰富的史料,对清代学术的演变和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成为了研究清代学术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书中对清代学术的演变和发展进行了全面回顾。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学术发展也是非常独特而丰富多彩的。
詹天佑在书中通过对清代各个学术领域的详细考察,勾勒出了清代学术发展的脉络和特点。
他从儒家学术、经学、诗文学、史学、地理学、医学等多个方面入手,系统地分析了清代学术的兴衰起伏,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个清晰而完整的学术图景。
书中对清代学术的特点和贡献进行了深入分析。
清代学术在儒家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詹天佑从多个角度对清代学术进行了梳理,指出清代学术的主要特点包括思想解放、学术创新、文化多元等。
他强调了清代学术对后世的影响,认为清代学术在一定程度上为近现代中国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后世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中从学术史的角度对清代学术进行了评述。
詹天佑对清代学术的发展历程和各个学术领域的演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对清代学术的贡献和不足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他指出了清代学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对清代学者们在学术探索中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
他还对清代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进行了审视,为今人深入了解清代学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四,书中对清代学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詹天佑在书中不仅对清代学术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还对清代学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他探讨了清代学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特点,研究了清代学者们的学术思想和成就,论述了清代学术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清代学术的内涵和特点,获取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以其丰富的史料和深刻的分析,为研究清代学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清代学术概论读后感
清代学术概论读后感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系统介绍清代学术发展历程的学术著作,对于了解清代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以及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清代学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当时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成就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首先,清代学术概论详细介绍了清代学术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思想的渊源。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学术思想经历了从封建传统到近代思想的转变,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学术流派和学术观念。
清代学术概论通过对清代学术思想的渊源和发展历程的详细介绍,使我对清代学术思想的演变过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当时学术思想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其次,清代学术概论还对清代学术成就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评价。
在这部著作中,清代学术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包括哲学、文学、历史、医学、科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这些领域的介绍,我对清代学术成就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也对当时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清代学术概论的作者对清代学术成就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指出了其在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也使我对清代学术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最后,清代学术概论还对清代学术的影响和传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对清代学术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指出了清代学术在中国学术史上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
通过对清代学术的传承和影响的分析,我对清代学术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清代学术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通过阅读清代学术概论,我对清代学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清代学术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这部著作通过对清代学术的介绍和分析,使我对清代学术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清代学术的丰富多彩和不朽魅力。
希望通过对清代学术的深入研究和传承,能够更好地挖掘和发扬清代学术的宝贵遗产,也为中国学术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析《清代学术概论》
浅析《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是清代文化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所著的一本学术著作,首次发表于1940年。
全书共分五章,主要介绍了清代学术发展的背景、著名学者及其思想成果、学派流派的分析等。
以下是对此书的浅析。
一、学术背景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时期。
近代西方文化的入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回顾共同构成了清代学术的背景。
陈寅恪在书中对清代学术背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涉及到明清之际的文化变革、中国传统文化的流传与发展、西学东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为读者呈现了清代学术发展的整体背景。
二、著名学者及其思想成果
书中介绍了不少清代著名学者,如明朝遗民黄宗羲、王夫之、马端临、郑板桥、吴敬梓等以及清代学派宗师顾炎武、龚自珍、戴震等人,分别阐述了他们的学术成就及其思想成果。
陈寅恪通过对这些学者的介绍,使我们深入了解了他们的思想内涵和代表作品,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清代学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学派流派的分析
书中对清代学术的学派流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主要涉及江左学派、书院学派、刑部学派、顾炎武学派、龚自珍学派等。
作者深入探讨了这些学派的思想特色、学术思路、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从而让我们深入了解清代学术发展的整体趋势和特点。
总体来说,《清代学术概论》是陈寅恪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准确地把握了清代学术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呈现了清代学术的特点和趋势,对于后来的学者研究清代学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读《清代学术概论》有感——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读《清代学术概论》有感——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王苗苗
【期刊名称】《作文教学研究》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清代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与其学者的治学方法和治学态度是分不开的。
梁启超所著《清代学术概论》简要地对清代的学术思潮进行了评价。
其中把清代的学术思潮分为了启蒙、鼎盛、分裂、衰败四个时期。
不同时期学者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不同的,但却都有值得学习之处,前期注重创新和务实,中期则朴实严谨。
晚期由于社会动荡,学者的研究更倾向于促进民众的觉醒。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王苗苗
【作者单位】辽宁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95
【相关文献】
1.原创力的回归:朴学精神的思考--读胡适的《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J], 谢之
2.思想与学术之间——读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J], 吴岩
3.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解放潮流——读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J], 李锦全
4.梁启超以佛学理论研究清代学术史之得失——以《清代学术概论》为中心 [J], 萧平;王硕
5.从《清代学术概论》谈梁启超先生的治学方法--浅谈传统学术对梁启超的治学影响 [J], 朱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代学术概论读后感
清代学术概论读后感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关于清代学术发展历程的著作,作者对清代学术的发展、特点和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深刻地感受到清代学术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以及其对后世学术的深远影响。
首先,清代学术概论详细介绍了清代学术的基本特点。
清代学术以儒学为主导,同时兼收并蓄其他学术流派,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
在儒学方面,清代学者继承了宋明理学的精华,同时又对其进行了扬弃。
他们注重实践,强调“格物致知”,提出了“实学”、“经世致用”等新的学术理念。
此外,清代学术还融合了佛学、道家、法学、医学等多种学术思想,形成了多元化的学术体系。
这种学术特点在当时的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清代学术概论还对清代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社会矛盾尖锐,国家政治动荡不安,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清代学术却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势头。
清代学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他们积极思索社会问题,探讨学术理论,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观点。
这些学术成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而且对后世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学术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当今社会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最后,清代学术概论还对清代学术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清代学术不仅在当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后世学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清代学术在儒学、佛学、道家、法学、医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这些学术成果为后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清代学术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也为后世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持。
因此,清代学术对后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学术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阅读清代学术概论,我对清代学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清楚地认识到清代学术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以及其对后世学术的深远影响。
浅析《清代学术概论》
浅析《清代学术概论》《清代学术概论》是清代学术史研究的重要著作之一,由清代著名学者张廷玉所撰。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清代学术的发展历程、学术思想、学术流派、学术成就等内容,成为了研究清代学术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将从书中所阐述的清代学术概况、学术思想特点和学术成就等方面进行浅析。
张廷玉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详细地介绍了清代学术的概况。
清代以儒学为主流,同时也兼收并蓄其他学术流派,如佛学、道家、气学等。
儒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儒学内部,又形成了多种流派,如程朱理学、阳明心学、史学、经学等。
清代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学术思潮,如汉学、国学等。
清代学术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各种学术思想在这一时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张廷玉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清代学术的思想特点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他指出,清代学术思想虽然继承和发展了明代学术的传统,但也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最为显著的是程朱理学对清代学术的影响。
程朱理学作为清代学术的主流思想,对清代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文人学士们对理学的研究和讨论趋之若鹜。
清代学术还表现出了对传统儒学的反思和批判,如阳明心学的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观念,对传统儒学的局限性进行了挑战。
清代学术在对待其他学术流派的态度上也表现出了包容和开放的一面,如对于佛学、道家思想的借鉴和吸收。
清代学术的思想特点既有传统继承的一面,又有新思潮的涌现,展现出了多元和开放的特点。
张廷玉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清代学术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他认为,清代学术在儒家传统的基础上,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明代学术的成就,而且还在某些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风貌。
程朱理学的确为清代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启发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思想和观念。
在其他学术领域,如经学、医学、数学、地理、天文等方面,清代也有不少杰出的学者和成就,为这一时期的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代学术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又有所创新,在学术成就方面有了不俗的表现。
梁启超_清代学术概论_读后
学 、文学 、哲学等各个方面 。他对清代学术的 理解尚不够深入 ,存在一定偏颇 。
四阶段分期 ,是对清代学术史发展规律的尝
在论述一些具体问题时 ,梁启超也有意
试性归纳 ,在考察不同阶段的兴衰衔接时 ,注 重揭示内在因果关系 ,对启蒙期的兴起 、全盛
识地汇通中西文化 。他认为晚明理学的弊害 有如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基督教 “, 能使人
顾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史
□王云云
的研究 ,无疑对思想史 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
一 “、时代思潮”论
梁启超对清代学术
史的研究是以“时代思
潮”为 着 眼 点 展 开 的 。
在本书开篇 ,著者认为
时代思潮的形成与历史
环境 、人们的价值观及
心理取向有一定关系 。
因此他将清代考证学与
汉之经学 、隋唐之佛学 、
宋明之理学并列为独立
四个阶段 。“第一步 ,复宋之古 ,对于王学而 定的是他以开放的眼光面对问题的意识 ,至
得解放 ;第二步 ,复汉唐之古 ,对于程朱而得 于是否如其所言“绝相类”,值得商榷 。“清代
解放 ;第三步 ,复西汉之古 ,对于许郑而得解 放 ;第四步 ,复先秦之古 ,对于一切传注而得
思潮”与欧洲“文艺复兴”本质绝然不同 :清学 生存发展的环境是中国封建文化 ,文艺复兴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6 页 ,以下仅 盲目自大 ,而是主张中西文化互相沟通 、比较
标页码) 四 、衰落期 ,蜕分期也是衰落期 ,俞 樾 、孙诒让是这个时期的最后大师 。综观这 四个时期 ,梁启超认为它们代表了“复古”的
而共进 。在他看来 ,清代思潮“其动机及其内 容 ,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同上 ,第 3 页) 。对于他的这种一家之言 ,我们需要肯
浅析《清代学术概论》
浅析《清代学术概论》《清代学术概论》是清代学术研究的重要著作之一,由清代学者蒋廷锴所著,全书共分上下两卷,详细阐述了清代学术的发展历程、学派体系和学术成就,对清代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从《清代学术概论》的内容概要、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该书进行一定的浅析,使读者对清代学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清代学术概论》的内容概要《清代学术概论》全书共分为上下两卷,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清代学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上卷主要论述了清代学术的基本概况,包括学术的兴衰沿革、学术的体系和主要学派等内容。
下卷则主要介绍了清代学术的理论成就和具体表现,主要包括哲学思想、经学、政治理论、文学艺术和科技成就等方面的内容。
1. 清代学术的基本概况上卷主要从清代学术的兴衰沿革和学术的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蒋廷锴在书中详细地介绍了清代学术的发展历程,从明末清初的学术兴盛,到后来的学术衰落,以及清代学术的复兴和新的发展等内容。
还对清代学术的体系和主要学派进行了分类和介绍,包括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等不同学派在清代的发展状况以及主要代表人物和流派。
1. 系统总结了清代学术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清代学术概论》通过对清代学术的发展历程和成就的系统总结,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到清代学术的整体面貌和学术特点,有利于深入研究清代学术的相关问题。
2. 分类介绍了清代学术的学派体系和代表人物《清代学术概论》对清代学术的学派体系和代表人物进行了分类介绍,为读者提供了清代学术的详尽资料和参考文献,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清代学术的具体内容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3. 具体介绍了清代学术在不同领域的成就和研究成果《清代学术概论》在下卷详细介绍了清代学术在哲学思想、经学、政治理论、文学艺术和科技成就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清代学术的重要信息和研究资料。
《清代学术概论》的出版对于清代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浅说梁任公之《清代学术概论》
袭 了一点宋学 ,那么全盛时期的正统派则是完全的反动 , 自固壁垒 ,将 宋学置之不议论之列 ,其代表人物有 :惠栋 、戴震 、段玉 裁及 二王 。正 统派完全 以考证而考证 ,几乎不议 经世致 用 ,此派 中又有吴 、皖二 系 , 其考证精神不 同,惠栋过于信古而不疑古 ,笃守家法 ,盖凡学说 出于汉 儒者 ,皆当遵守 ,这 就 出现 了 “ 不 问真不 真 ,惟 问汉不汉 ” 的盲 从局 面。而戴震则 “ 不 以人蔽 已,不以 己自蔽”,无论何 人之言 ,决不轻信 , 必求其所 以然 。梁任公 曾说 :苟无戴震 ,则清学能否卓 然 自立? 由此 可 见任公 贬惠褒戴 之明显也 。也许任公褒奖 的莫过于戴震 的科学精 神 ,其 对现代之学术亦是积极 的作用 。此亦 即西方 的实证法 。但 正统派不 问经 世致用惟有求考证 以复古 ,此也正埋下 了清学分裂 的火 种 ,也让朴学 最 终 陷入 窄而深 的无可 自拔 的境地 ,最终走 向衰落 。 “ 由复古得解放 ” ,任公言之 “ 综观 二百余 年 学史 ,其 影 响及 于全 思想界者 ,一言以蔽 之 ;以复古为解 放。清人复古 当谓 复汉古 ,而为什 么清人多独尊汉 古呢?而且是 大多是古文经学 ?此 当论汉武帝 ‘ 独 尊儒 术 ,罢黜百家 ’将儒学提升 之至高无 上的高度 ,且汉儒 重考证 ,郑玄 , 许慎等为证。当然清儒复古也并非一蹴而就的 ,在顾炎 武身上不 难看 出 宋学的遗习 ,因此他们首先是复宋之古 ,抨击王阳明的心学 ,其后再复 汉古 以期解放众传注。虽然清学术衰微 ,但其解放精神仍存 ,这对于 当 时的社会也是一种解放。当时晚清处于危亡之际 ,历经 甲午 战败 ,戊戌 变败 ,名不副实的西洋运动 。最为重要的是全体参加西洋 的留学生无一 参加此运动 。这让任公愤慨 “ 昔之西洋 留学生 ,深有负于 国家也 。 ”顾 清学者之为学 问而学问 ,为经学而治经学之精神就更加难 能可贵 ,这 如 何不让人所叹惋 ! 总结
浅析《清代学术概论》
浅析《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学勤的学术著作,全书共分为十章,涉及清代学术的多个方面,包括官方学术、私家学术、民间科技、西学东渐等。
在官方学术方面,李学勤认为清代士人在科举制度的压力下,被迫将学术研究与政治考试融合,导致官方学术局限于儒家经典的研究和传承,缺乏创新和开放性。
而私家学术则更具有创新性和自由性,许多私人学者开始关注自然科学和西方文化,推动中国学术走向现代化。
在民间科技方面,李学勤指出清代农民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实践经验积累给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在西学东渐方面,清朝满洲政权以及中国精英阶层对欧洲习俗和文化的接受,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然而,李学勤也指出了清代学术存在的一些问题。
例如在官方学术中,批判和改革思想被压制和排斥,导致学术发展遭遇停滞和萎缩。
而私家学术和民间科技则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许多研究成果未能被精确传承和发展。
总的来说,《清代学术概论》对于清代学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了解清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启示。
同时,书中也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的问题,为我们推动现代中国学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浅析《清代学术概论》
浅析《清代学术概论》《清代学术概论》是中国清代学术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由中国著名学者王国维编著,首次出版于1922年。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清代学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学术流派和学术思想,深入分析了清代学术研究的特点和成就。
本文将对《清代学术概论》进行浅析,探讨其在清代学术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清代学术概论》以史学的视角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清代学术的发展历程。
王国维首先对清代学术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清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对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清代初期,由于明朝灭亡、满清建立政权,社会风气开始保守,学术思想受到限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清代学术开启了具有独特意义的新纪元,学术研究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王国维深入挖掘了这一历史背景下学术的发展与变革,详细阐述了清代学术的起伏、兴衰,使读者对清代学术的变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清代学术概论》全面介绍了清代主要的学术流派和学术思想。
在书中,王国维对清代学术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分类,总结了各派学术思想的特点和贡献。
清代学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涵盖了程朱理学、明清理学、道学、佛学、诸子百家等众多学派。
王国维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这些学派的源流渊源、主要代表人物、学术主张以及对清代学术发展的影响,使读者对清代学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清代学术概论》深入分析了清代学术研究的特点和成就。
王国维通过对清代学术的概览和总结,指出了清代学术研究在思想、文字、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显著成就。
在思想方面,清代学术致力于理学体系的总结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在文字方面,清代学者纂修了大量的文献、史书,使得古代文献得到了有效的保存和传承;在教育方面,清代学者积极倡导以经世致用为宗旨的教育理念,提出了许多教育改革的建议;在科技方面,清代学者在医学、天文、数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
通过这些分析,王国维深入挖掘了清代学术研究的特点和成就,为读者呈现了清代学术的独特魅力和巨大贡献。
浅谈“以复古为解放”说——读《清代学术概论》有感
浅谈梁启超的“以复古为解放”——读《清代学术概论》有感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原为应蒋方震之《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史》作序,由于梁文史功底深厚,厚积薄发,完序后篇幅几与蒋书相等,限于序文体例,遂独立成书,起名《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于 1920 年写作此书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是当时鲜明的时代特色。
书中提出“以复古为解放”作为清代学术发展的总特征,不仅是梁启超对清代学术的重新论列,更是其对五四新文化的呼应与引导。
本文将就该概念的提出,清代学术是不是“复古”,清代学术走“复古”之路的原因以及“复古”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解放”展开讨论。
一、“以复古为解放”概念的提出梁启超关于“以复古为解放”之概念,早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近世之学术》中就指出:“本朝二百年之学术,实取此前二千年之学术,倒影而缫演之。
如剥春笋,愈剥而愈尽里;如啖甘蔗,愈啖而愈有味。
不可谓非一奇异之现象也。
……要而言之,此二百余年间,总可命为‘古学复兴时代’。
”此处有类比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之味,梁氏将清代学术与欧洲文艺复兴相比拟,是因为他乐观地相信并确认清代学术同样会给中国带来思想解放,一如欧洲的文艺复兴。
以此为出发点,决定了梁启超论述清代学术的发展方向是对上一阶段学术的反动,表现出的形式为复古,最终达到的目的是思想解放。
而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则正式提出了“以复古为解放”之概念,先是认为“清代思潮”是“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
”又说:“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
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
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
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
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
夫既已复先秦之古,则非至对于孔孟而得解放焉不止矣。
”二、清代学术是否走“复古”之路我认同梁启超先生的清代学术“以‘复古’为其职志者”的说法。
《大师讲传统文化:清代学术概论》读书笔记模板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大师讲传统文化:清代学术概论》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学派〕
十二 〔戴门后学〕
1
十三 〔“朴 学”〕
2
十四 〔经史考 证〕
3
十五 〔水地与 天算〕
4 十六 〔金石学、
校勘学和辑佚 学〕
5
十七 〔清代的 “学者社会”〕
1
十八 〔清学全 盛的时代环境〕
2
十九 〔桐城派 与章学诚〕
3
二十 〔清学分 裂的原因〕
4
二十一 〔清学 分裂的导火线〕
5
二十二 〔清代 今文学与龚魏〕
三十一 〔前清学风 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异 点〕
三十三 〔结语〕
三十二 〔清代自 然科学为何不发达〕
附录 《清代学术 概论序》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大师讲传统文化:清代学术概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大师讲传统文化:清代学术概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二十三 〔康有 1
为是今文学运 动的中心〕
二十四 〔《大 2
同书》是康有 为的创作〕
3 二十五 〔梁启
超的今文学派 宣传运动〕
4 二十六 〔梁启
超与康有为的 分歧〕
5 二十七 〔晚清
思想界一彗 星——谭嗣同〕
二十八 〔清学正统 派的殿军——章炳麟〕
二十九 〔晚清西洋 思想之运动〕
三十 〔晚清思想界 一伏流——佛学〕
目录分析
01
第二自序
02
一 〔论时 代思潮〕
04
三 〔清学 的出发点〕
06
清代学术概论读后感
清代学术概论读后感清代学术概论是一本介绍清代学术发展的重要著作,通过对清代学术的系统性梳理和分析,使读者对清代学术的演变和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该书的作者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观察力,对清代学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读者展现了清代学术的多元性和独特之处。
在清代学术概论中,作者首先对清代学术的起源进行了追溯,从明清之际的思想背景和社会环境入手,阐明了清代学术的历史渊源。
随后,作者对清代学术的各个领域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包括经学、史学、哲学、医学等,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呈现了清代学术的丰富多样性。
在经学方面,清代学者继承了明代经学的传统,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
作者指出,清代经学在理论上更加注重注重经世致用,提倡经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同时,在史学领域,作者强调了清代学者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为后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素材。
此外,清代学术概论还特别关注了哲学和医学领域的发展。
在哲学方面,清代学者借鉴了西方哲学的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对传统哲学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改革。
而在医学领域,清代学者对传统医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了一些西方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以“温病学派”为代表的新医学流派。
通过对清代学术的概述和分析,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清代学者的辛勤努力和智慧结晶。
他们不仅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和学术成果,同时也保持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他们的努力为中国学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清代学术也有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在作者的论述中,虽然提到了清代学者的创新和开拓精神,但对于他们在思想和理论层面上的突破并未过多展开。
此外,清代学术在一些领域还受到了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学者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清代学术概论是一本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著作。
通过对清代学术的全面介绍和分析,读者可以对清代学术的发展轨迹和特点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同时,这本书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激发了对清代学术的新的思考和研究。
浅析《清代学术概论》
5海外文摘1 作者简介梁启超,生于公元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卒于公元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子,別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1920年梁启超欧游归国后,仅仅半月时间就著成《清代学术概论》一书。
当时,好友蒋方震著有《欧洲文艺复兴史》一书,请梁启超为其作序。
梁启超觉得,泛泛为一序,无以益其善美,不如取中国历史中类似之时代相印证,从中比较彼我短长,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于是梁先生把清代学术与欧洲文艺复兴相比,下笔不辍,写出5万多字,因其字数太多,遂独立成书,名曰《清代学术概论》。
从总体上看,《清代学术概论》仅仅只是一本概要式的学术论著,书中很多问题并没有展开,值得我们深挖,但它毕竟是关于清代学术的首部专著,梁启超先生之后的学者,基本是按这本书的框架来研究清代学术的。
2 就导读而谈朱维铮在导读中开篇即言,“作为总结清帝国二百六十七年学术变迁史的《清代学术概论》,既不是同类课题的首出之作,更非具有专门史经典意义的佳作”[1]。
但是此书却成为研究清代学术入门的必读书,一方面原因在于此书的内容,另一方面可能是梁启超在清末民初的声望所致。
其次,朱维铮在导论中详细介绍了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如《清代学术概论》初稿问世之际,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一年有半。
梁启超虽没有直接卷入北京的“五四事件”但是却是引爆这次事件的重要人物。
如书中所述梁启超“迷梦的政治活动”,即流亡日本期间是保皇党的一员,中华民国成立后,梁启超转向支持共和。
朱维铮在此用了较多笔墨记述梁启超由保皇党到支持共和的转变及政治活动对其心灵的影响。
从朱先生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其对梁启超在政治上的作为评价并不是很高。
尤其是梁启超反对科学和民主的态度,朱维铮对此进行了批评。
最后,导读专门用了一章节介绍章太炎和刘师培二人,此二人对梁启超撰写《清代学术概论》影响深远,特别是章太炎的《清儒》一书。
以上是导读部分,笔者读完之后有以下两个方面感触:第一,梁启超个人的政治主张是反复无常的,一段时间保皇,一段时间共和。
《清代学术概论》读书报告
浅论梁启超“以复古为解放”之说——读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在中国悠久的学术历史中,清代学术占据着重要地位,清学思潮对后世中国学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清朝晚期,中国传统学术出现低迷徘徊之景象,在清末民初,学者梁启超提出“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以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①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清代学术概论》、《近三百年来学术史》等著作的内容中。
简而言之,梁启超复古与解放的总结,是他借鉴欧洲文艺复兴而得出的观点。
一直以来,人们对其“复古为解放”的观点褒贬评价不一,如今而言,一段历史必有其发生之线索,一种思想必有其存在之条件,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人类的唯物观、唯心观皆不相同,所以,对待这样一种思想的正确与否的个人讨论,需要从不同的观察轴入手。
简要而言,我将此处的分析暂命名为“横纵分析法”,纵曰时,观察“复古为解放”之说提出并存在的历史背景;横曰事,讨论清代学术史的内部以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对比,从而得出结论。
一、“复古为解放”提出的背景清代学术“以复古为解放”学说提出于梁启超1920年的经典著述《清代学术概论》正文的第二节,之后又分别从阎若璩、胡渭、顾、黄、王、颜、谭、章等人的学术成就的叙述,总结清代学术之各个时期的状况,又分析戴震、惠栋等人的学术来做出了关于清代考据学的批评。
在梁启超看来,从清初顾炎武对王学的反动到康有为颠覆一切经典,清代考据学者以考据为手段节节复古,而结果是思想的层层解放。
以反孔教为重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是梁启超眼中的清代学术一路复古、解放思想所导致的直接后果。
认为“反动”、“复古”、“解放”互相依托,是梁启超论清代学术的最大特色。
让我们回顾这本《清代学术概论》的成书背景。
其成书于1920年10月,梁启超在此书的序言之中写道:“吾著此篇之动机有二。
其一,胡适语我:晚清‘今文学运动’,于思想界影响至大,吾子实躬与其役者,宜有以纪之。
其二,蒋方震著《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史》新成,索余序,吾觉泛泛为一序,无以益其善美,计不如取吾史中类似之时代相印证焉,庶可以校彼我之短长而自淬厉也。
《清代学术概论》读书报告
《清代学术概论》读书报告《清代学术概论》为梁启超先生在为蒋方震的《欧洲文艺复兴史》作序时,因“下笔不能自修”而“不得已宣告独立”的一部作品。
这种非为写作专业学术读本为创作动机的意外收获,也为广大读者:或学术爱好者或历史爱好者或崇拜梁启超先生者亦或文学爱好者带来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一下几点感受:一、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思想之流转分为启蒙期、全盛期、蜕分期、衰落期,“无论何国何时代之思潮,其发展变迁,多循斯轨。
”清朝固然不例外。
如果说者本书从时间的脉络上向读者介绍了清代的文学、思想,甚至天文地理方面的发展史和成果,不如说梁启超先生依据的是思想流转之发轫至衰落的四个必经阶段的顺序来写给后人以启发。
二、和之前所学的教科书、科研著作不同,《清代学术概论》在介绍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时,除了对其主要成就的介绍,大都会提及这些人的研究方法,并可找到共同之处,即求真求实。
例如一代开派宗师的顾炎武,研究方法一曰“贵创”,二曰“博证”,三曰“致用”;颜元:“立言但论是非,不论异同。
”;戴震“盖无论何人之言,决不肯漫然置信,必求其所以然之顾”,梁启超认为此精神“实可代表清学派时代精神之全部”;以及段玉裁等人在校勘方面求真求实的精神皆可体现。
三、对于知识应抱有敬畏之情。
梁启超先生言:“其实就纯粹的学者之见地论之,只当问成为学不成为学,不必问有用与无用,非如此则学问不能独立,不能发达。
夫清学派固能成为学者也,其在我国文化史有价值者以此。
”这是在清代启蒙运动、变法维新等倡西学的运动热潮之下,仍然倡导“经世致用”的精神保障之一。
固然“学问非一派可尽”,但当术业有专攻,精益求精,不然学问不过流于肤浅,而不能成大器。
然而我整本书中喜欢的一句话却是朱维铮在导读中提到的梁启超与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所倡导的不缠足运动的效应:“裹小脚的妇女抛弃裹脚布,固然是惊世骇俗的一种解放,而在提倡’天足’的女权主义者看来,不再裹足的妇女依旧是’小脚女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梁启超“以复古为解放”之说
——读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在中国悠久的学术历史中,清代学术占据着重要地位,清学思潮对后世中国学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清朝晚期,中国传统学术出现低迷徘徊之景象,在清末民初,学者梁启超提出“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以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①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清代学术概论》、《近三百年来学术史》等著作的内容中。
简而言之,梁启超复古与解放的总结,是他借鉴欧洲文艺复兴而得出的观点。
一直以来,人们对其“复古为解放”的观点褒贬评价不一,如今而言,一段历史必有其发生之线索,一种思想必有其存在之条件,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人类的唯物观、唯心观皆不相同,所以,对待这样一种思想的正确与否的个人讨论,需要从不同的观察轴入手。
简要而言,我将此处的分析暂命名为“横纵分析法”,纵曰时,观察“复古为解放”之说提出并存在的历史背景;横曰事,讨论清代学术史的内部以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对比,从而得出结论。
一、“复古为解放”提出的背景
清代学术“以复古为解放”学说提出于梁启超1920年的经典著述《清代学术概论》正文的第二节,之后又分别从阎若璩、胡渭、顾、黄、王、颜、谭、章等人的学术成就的叙述,总结清代学术之各个时期的状况,又分析戴震、惠栋等人的学术来做出了关于清代考据学的批评。
在梁启超看来,从清初顾炎武对王学的反动到康有为颠覆一切经典,清代考据学者以考据为手段节节复古,而结果是思想的层层解放。
以反孔教为重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是梁启超眼中的清代学术一路复古、解放思想所导致的直接后果。
认为“反动”、“复古”、“解放”互相依托,是梁启超论清代学术的最大特色。
让我们回顾这本《清代学术概论》的成书背景。
其成书于1920年10月,梁启超在此书的序言之中写道:“吾著此篇之动机有二。
其一,胡适语我:晚清‘今文学运动’,于思想界影响至大,吾子实躬与其役者,宜有以纪之。
其二,蒋方震著《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史》新成,索余序,吾觉泛泛为一序,无以益其善美,计不如取吾史中类似之时代相印证焉,庶可以校彼我之短长而自淬厉也。
乃与约,作此文以代序。
既而下笔不能自休,遂成数万言,
①
篇幅几与原书埒。
天下古今,固无此等序文。
脱稿后,只得对于蒋书宣告独立矣。
”①由此可见,《清代学术概论》这本书原本应该是以《序言》——《乾清一代中国思想界之蜕变》的形式出现的,但是梁启超下笔入神,仅半月竟成数万言。
篇幅过大,故独立成篇,甚至先于蒋先生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史》面世,刊登于《改造》杂志,后才更名出版发行。
因此,在历史背景上,可以将《清代学术概论》认为为《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史》的一件附属品或者刺激品。
从作者出发,当时梁启超刚西游回国,他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满目疮痍的欧洲国土后,思想难免有所转变。
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的首篇中认为“科学万能论”已经破产,对西方文明的进一步认识使他把目光逐渐集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并着重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迥异之处(比如在《清代学术概论》末尾提到的美术),从而开始积极探索中西文化融合之道。
梁启超说:“舍西学而言中学者,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者,其西学必为无本;无用无本,皆不足以治天下。
”因而他断言“二十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
”当然,梁启超所说的“科学万能论破产”并非指西方文明破产,也并非排斥科学,相反,他仍然承认西方文化的长处并表达了对欧洲前途的信心。
他断言,欧洲的文明“是建设在大多数人心理上,好像盖房子从地脚修起,打了个很结实的桩儿,任凭暴风疾雨,是不会动摇的”。
他认为西方文明已经造就了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现代国民,因而坚持主张“拿西洋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文明。
”将这种中西文化相互调和、补充的论调加之转变,实际上就是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所体现之精神。
由此观之,作者所受到的环境之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清代学术概论》内在思想和主旨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二、具体内容分析
在这本《清代学术概论》中,梁启超先生贯之以时代思潮兴盛转承的主线,论析有清一代的学术思想,涉及经学、史学、考古学、哲学、地学、金石学、文献学、佛学、美术、诗歌、历法、数学、水利等学术领域。
该书的论析中,梁启超把清代近300 年视作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力图从中梳理出中国文化迈向近代的历史进程。
全书包括两大自序、一篇序言,以及正文分为三十三节,梁启超在第一节就将清学发展的启蒙期、全盛期、蜕分期、衰落期类比为佛学之“生、住、异、灭”。
在第三节开篇,他便提出“清学之出发点,在于宋明理学一大反动”②,即梁启超认为可以把整个清代学术史看作是一个“复古”的过程,它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对明代陆王心学的反对),清代学术复古之风开启;第二阶段,复汉唐之古,对于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导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页1(自序)
程朱而得解放(反对宋代程朱理学),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解放;第三阶段,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反对东汉许慎、郑玄的“古文经”的权威),古代传统文化获得新的解放;第四阶段,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反对“今文经”),也就是指恢复到了百家争鸣那样思想开放的时期。
梁启超认为所谓思潮是指“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
始焉其势甚微,几莫之觉;浸假而涨—涨—涨,而达于满度;过时焉则落,以渐至于衰熄。
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
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
”故中国学术思想源远流长,在近乎两千余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等诸学,但能称之为学术思潮者仅后四者。
而在清代思潮中,前半期为“考证学”,在后半期为“今文学”,而今文学强调的“清学思潮”又是“对宋明理学之大反动,又实从考证学衍生而来。
”追溯至思想之最早期,整个清代学术史就是在不断回流、反思和解前人之弊中发展壮大的。
在《清代学术概论》第三十一节和三十二节,梁启超将清学与文艺复兴相比,认为清学也是在不断解放。
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二者之间其实存在着区别,其根本之处就在于阶级环境有巨大差异。
二者都为“解放”,可是却用着全然不同的方式,目的和结果也不能归为同一类。
例如梁启超认为,清代自然科学的不发达是因为没有“由后人承袭前人知识之遗产,几张增高”,清代文艺美术的不发达也是由此故。
他认为清学美术差于文艺复兴的发展,认为文艺复兴的美术发达是因为“返于希腊”。
可是文艺复兴前期,学者在欧洲很少,绝大多数又被经院哲学所网络,文艺美术只是被经学、哲学的迫使下的产物。
况且,在后来文艺复兴艺术兴起的时期,艺术家是可以得到权势、萌芽的资本主义的支持。
对比我国清朝,众多的学者都选择朝廷、选择官权,首先思想目的便不同,更何况他们的阶级环境与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们大相径庭。
这是就时代、阶级背景而言,不能将清代学术与欧洲文艺复兴相比较。
综上,在清代学界中,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方向、思想都不尽相同,顾、王、黄、颜等对王学存在着批驳的思想,但是每个人都有深厚的思想底蕴,在派别的界定上也并不清晰。
而梁启超“复古和解放”的看法,新颖独到,也对后世学术留下了很大影响。
梁启超“以复古为解放”这样一个言论、思想虽然出现的背景有些许特殊,但是,仅这样的一部无心插柳之作却被广大的学者尊为中国清代学术史的经典之作,其思想绝对值得讨论,其价值绝对值得掂量。
虽然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也不可否认那样的“时代特征”成为既定事实,那中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代表着时代。
所谓时代就是历史,就是梁启超认为的“生、住、异、灭”的过程。
横观清学之本身,梁启超把“以复古为解放”概括
为清代学术思想史发展的总趋势,这一论证显然是符合清代学术发展特点的。
只是欧洲文艺复兴与中国清学的背景、目的都不相同,故“清代思潮,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将其与欧洲文艺复兴相类比,有些不妥。
参考文献: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导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M],上海,中华书局,民国25年(1937年)
李锦全:《评“以复古为解放”说——读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求索》1984 年第3 期张瑜:《“以复古为解放”的现实意义》,黑龙江史志2010.19(总第23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