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精编完整版

合集下载

采矿学名词解释

采矿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采煤方法: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采煤工艺方式:爆破采煤工艺、普通机械化、综合机械化。

煤田(coalfield):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矿区(miningarea):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井田(矿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一部分煤田或全部煤田。

矿井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a):设计中规定矿井在单位时间(年)内采出的煤炭和其它矿产品的数量。

矿井井型:按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大小划分的矿井类型。

(1)大型矿井:120、150、180、240万t/a300、400、500、600万t/a及以上;(2)中型矿井:45、60、90万t/a;(3)小型矿井:30万t/a以下。

阶段(horizon):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水平(level):常指某一标高的水平面。

开釆水平:简称水平,运输大巷及井底车场所在的位置及所服务的开采范围;广义的水平:布置大巷的某一标高的水平面;采区:阶段或开采水平内沿走向被划分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开采块段。

采煤循环:采煤工作面完成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处理采空区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完成一个循环后采煤工作面推进的距离称为循环进度。

循环方式:循环进度与昼夜循环数的总称作业方式:采煤工作面一昼夜内采煤班和准备班的配合方式正规循环: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循环作业图中规定任务的循环及时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架,后推移输送机°(P139)滞后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推移输送机,后移架°(P139)开机率:采煤机实际运转的时间占可利用的采煤作业时间的百分比°(P166)倾斜分层:将厚煤层分成若干与煤层层面相平行的分层,然后逐层开采。

工作面沿走向或倾向推进;分层同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上、下分层工作面错开一定距离同时采煤,称:“分层同采”分层分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采下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

煤矿开采名词解释

煤矿开采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采煤工作面:在矿井内进行采煤作业的场地2.采煤工艺:在采场内根据煤的自然赋存条件和采用的采煤机械,按照一定顺序完成采煤工作面各道工序的方法及其相互配合称为采煤工艺3.采煤系统:指采区内的巷道布置系统以及为了正常生产而建立的采区内用于运输通风等目的的生产系统4.冒落带:当采煤工作面移架或回柱放顶后,工作面顶板岩层自下而上依次跨落形成的带5.裂隙带:位于冒落带之上,随直接顶得岩石跨落后形成的冒落带6.弯曲下沉带:裂隙带上方至地表的岩层为弯曲下沉带7.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是一次采全厚的采煤方法,主要应用在缓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进几年发展了大才高综采,在厚煤层中也得到了应用8.沿空留巷:是指在采煤工作面采过之后,将区段平巷用专门的支护材料进行维护,作为下去段的平巷9.沿空掘巷:是指沿着已采工作面的采空区边缘,掘进下区段工作面的回风区段10.U型通风:当工作面采用前进或后退回采方式时,其通风方式是U型通风11.Z型通风:进风流与回风流方向相同12.Y型通风:当采煤工作面产量大和瓦斯涌出量大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稀释回风流中的瓦斯13.爆破采煤:简称泡采,即用打眼爆破的办法进行落煤,人工装煤14.普通机械化采煤:简称普采,即用浅截式滚筒采煤机或刨煤机进行落煤和装煤15.综合机械化采煤:简称综采,即工作面全部实现综合机械化16.带帽点柱:由一根立柱和一个柱帽组成17.悬臂支架:由单体液压支柱与铰接顶梁组成18.最小控顶距:采煤工作面在放顶以后和下次采煤以前的宽度19.最大控顶距:工作面放顶前的宽度,它等于最小控顶距与放顶步距之和20.推入式进刀方式:当采用单滚筒采煤机时,采煤机的滚筒不能直接割到煤璧的两端,为了使运输机头,机尾和采煤机滚筒推入新的位置,往往采用预先开缺口的办法21.斜切式进刀方式:采煤机沿着弯曲的输送机运行,逐渐切入煤璧,采用双滚筒采煤机,可以上下都不预做切口22.齐梁式支护:又称直线式,及悬梁端沿工作面相齐,支柱排成直线状23.错梁直线柱布置:顶梁交错使用正倒悬臂,但支柱呈直线24.错梁柱布置图:顶梁均为正悬臂布置,割一刀后均间隔挂梁打柱25.再生顶板:如果顶板岩石为泥质页岩或泥质成分较高时跨落后在上覆岩层压力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可能重新固结而成较完整的下分层顶板26.放顶煤采煤法:放顶采煤法就是在厚煤层中,沿煤层(或分段)底部布置一个采高2~3m的长壁工作面,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进行回采,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人工松动的方法是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放出,并予以回收的一种采煤方法27.倒台阶采煤:工作面层倒台阶形,工人在台阶下分组作业,即可避免上方采落煤块的伤害,又能充分利用工作面全长进行多点作业28.正台阶采煤法:是指在急倾斜煤层的阶段或区段内,沿伪斜方向布置成上部超前的台阶形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29.。

煤矿开采名词解释

煤矿开采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2、井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3、石门:‎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

‎4、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或‎一个阶段服‎务的巷道。

‎5、‎准备巷道:‎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分‎带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

‎6、回采巷‎道:为一个‎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

7‎、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的‎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

8‎、开采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

‎9、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个块段称‎为一个采区‎。

1‎0、区段:‎在采区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将‎采区划分为‎若干个长条‎部分,每一‎块长条部分‎称为一个区‎段。

‎11、分段‎:在阶段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的长条带‎,每个长条‎带称为一个‎分段。

‎12、带‎区:在阶段‎范围内,沿‎着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部分,分一‎个部分称为‎一个带区。

‎13‎、矿井生产‎能力:是指‎矿井在一年‎内能够生产‎煤炭的数量‎。

1‎4、矿井服‎务年限:是‎指矿井的开‎采年限。

‎15、‎井田开拓方‎式:是指矿‎井的井硐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和阶‎段内布置方‎式的总称。

‎16‎、井底车场‎:是联结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大巷‎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17、采掘‎关系:通常‎将采煤与掘‎进的关系称‎为采掘关系‎。

1‎8、采煤工‎作面:是指‎采场内进行‎采煤的煤层‎暴露面,又‎称为煤壁;‎在实际工作‎中,是指用‎来大量开采‎煤炭资源的‎场所。

名词解释煤矿开采

名词解释煤矿开采

一、名词解释1、采掘关系:通常将采煤与掘进的配合关系称为采掘关系。

2、采煤系统:指采准巷道布置系统,掘进和回采工作顺序。

3、石门: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方向与煤层直交或斜交的岩石平巷。

4、井底车场:井底车场是连接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5、开采水平:将没有井底车场,运输大巷并其担负整个水平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

6、开拓巷道:服务于全矿井,一个水平或若干个采区的巷道,叫做开拓巷道。

7、准备巷道:服务于一个采区或数个区段的巷道叫做准备巷道。

8、回采巷道:服务于采煤工作面的巷道叫做回采巷道。

9、水力开采:是指利用水力来完成矿井生产中采煤运输,提升等生产环节的全部或部分工作的才开技术。

10、三下一上采煤:是指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体上采煤。

11、放顶煤采煤法:开采煤时,沿煤层底部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将工作顶部煤层在工作面推进过后,破碎冒落顶煤可以回收的一种采煤方法。

12、沿空留巷:工作面采煤后沿采空区边缘维护原回采巷道的护巷方法称为沿空留巷。

二、选择题1、对于井工开采。

中厚煤层采区才出率不低于( C ) C.80%2、我国煤矿区工作面常采用的回采顺序是( B )B .后退式3、对于井工开采,厚煤层采区才出率不低于(A)A.75%4、对于井工开采,进水平煤层是指煤层倾角为(C)C.8°以下5、对于井工开采,大倾角煤层是指煤倾角为(C)C25°-45°6、对于DK615-4-12其中数字’“6”表示(A)A.600MM7、井田开拓方式按井筒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我国南方地区采用最多的一种开拓方式是(B)B斜井开拓8、对于DC915-4-12其中数字“9”表示(A)A9OOMM9、对于倾斜长壁采煤法,采煤工作面是______布置,沿_______推进两侧的回采巷道是倾斜的并通过联络巷道直接与大巷连接(A ) A水平、倾斜三、判断题1、折返式井底车场的优点是巷道工程量小,巷道交叉点少,施工容易。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1.煤田:大面积的含煤地带2. 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3.矿井生产能力和井型:(1)根据矿井生产能力不同,我国把矿井划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称井型。

(2)矿井年产量是矿井每年生产出来的煤炭数量。

一般小型矿井井田走向长度不小于1500m;中型矿井不小于4000m;大型矿井不小于7000m。

3.矿山井巷种类:直立巷道、水平巷道、倾斜巷道。

4.核定生产能力:核定后的综合生产能力称为核定生产能力。

5.根据生产能力不同,我国把矿井划分为大、小、中三种类型。

①大型矿井:1.20Mt/a、1.50Mt/a、1.80Mt/a、2.40Mt/a、3.00Mt/a、4.00Mt/a、5.00Mt/a和5.00Mt/a 以上的矿井;②中型矿井:0.45Mt/a、0.60Mt/a、0.90Mt/a;③小型矿井:0.90Mt/a、0.15Mt/a、0.21Mt/a和0.30Mt/a。

6.矿井年生产量:是矿井每年生产出来的煤炭量,以万t或Mt表示。

年产量,是指每年实际生产出来的煤炭量,其数值常常不同于矿井生产能力,而且每年的产量常不相等。

7.最大经济剥采比:是按该剥采比开采的煤炭成本不大于用地下开采的煤炭成本。

8.矿山巷道分类:直立巷道、水平巷道、倾斜巷道。

9.暗立井:又称盲竖井、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

10.暗斜井: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斜井。

11.主要上下山:服务于一个开采水平的倾斜巷道。

4.阶段和水平:(1)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称为一个阶段。

(2)水平用标高(m)来表示,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5.阶段内的再划分:采区式分段式带区式(1)采区式划分: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

(2)分段式划分:在阶段范围内不划分采区,而是沿倾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条带,每个长条带称为分段。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3)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3)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3)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20.对拉工作面:对拉工作面的实质是利用三条区段平巷准备出两个采煤工作面。

其生产系统是:中间的区段平巷铺设输送机作为区段输送巷,这时,上工作面的煤炭向下运动到中间输送巷,下工作面的煤炭则向上运动到中间输送巷,由此集中运送到采区上山。

21.区段无煤柱护巷:沿空留巷和沿空掘巷;采用区段凭煤柱护巷,使区段平巷沿采空区布置,可避开或削弱固定支承压力,能改善巷道维护状态,减少煤炭损失,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22.区段分层平巷的布置:倾斜式布置,水平式布置,垂直式布置。

23.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优点:1.可为超前采煤工作面掘进分层平巷和多头掘进提供条件,并缩短区段的准备时间,有利于采掘接替;2.可以实现上下分层工作面同采,有利于增加采区产量和合理集中生产;3.第二分层以下各分层的运输平巷均是在上部分层的采空区下方掘进,矿山压力小、易于维护,由于分层平巷为超前掘进,而且随采煤工作面推进而报废,其维护长度及时间短,维护费用低;4.各分层工作面采出的煤均可利用集中运输平巷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集中管理。

24.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方式:一煤一岩集中巷布置,机轨合一的集中巷布置。

25.区段岩石集中平巷的位置:1.巷道与煤层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h应不小于一定数值。

2.应将巷道布置在压力传递角fan以外。

影响h和fan的主要因素:支承压力的大小、煤层底板岩层性质和地质构造。

26区段集中平巷与分层平巷间的联系方式,主要根据用途、倾角、分层平巷的布置形式及用途、掘进工程量的大小、采区巷道布置全局的合理性。

一般有石门、斜巷和立眼联系石门联系的优点:掘进施工、运料和人员行走方便。

主要缺点:石门用作运煤时,不能实现煤炭重力运输,石门的铺设输送机,多占用设备。

当煤层倾角较小时,石门长度较长,掘进工程量大。

当煤层倾角较大,区段分层运输和回风平巷均为水平布置时,可采用石门与溜眼相结合的形式联系分层运输平巷与集中平巷,当煤层倾角较小、分层运输和回风平巷均为倾斜布置时,可采用倾斜溜眼重力运煤。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精编完整版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精编完整版

1、石门——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2、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阶段;3、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4、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立井,装有提升设备,也有主副暗立井之分;5、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6、井底车场——联结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大巷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7、前进式回采——工作面自采区上山向采区边界推进,称为前进式回采;8、矿山压力——由于井下采掘工作破坏了岩体中原岩应力平衡状态,引起应力重新分布,作用在采掘空间周围岩体内和作用在支护物上的力称为矿山压力;9、沿空留巷——在采煤工作面采过后,将区段平巷用专门的支护材料进行维护,作为下区段的平巷;10、正悬臂——支架悬臂的长段在立柱的煤壁侧,短段在立柱的采空侧;11、及时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支架,后移输送机。

这种支护方式适用于顶板中等以下的采煤工作面。

12、循环进度——采煤工作面每完成一个循环向前推进的距离,是每次落煤的深度和循环落煤次数的乘积;13、放煤步距——是指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前后两次放煤的间距。

14、倒台阶采煤法——是指在急斜煤层的阶段或区段内,布置下部超前的台阶形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15、井田——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16、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17、运输大巷——为水平或一个阶段运输服务的水平巷道18、生产掘进率——生产掘进总进尺/矿井产量,m/万t19、采场——在采区内,用来直接大量开采煤炭资源的场所,称为采场。

20、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煤矿开采学

煤矿开采学

概念题1.煤田:指含煤地层比较连续或不连续,在同一成矿条件下形成的,一般分布范围较广的产煤地。

2.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3井田:指采矿工程中按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水平规定的由一个矿井开采的范围。

4.井型:指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同而划分的矿井类型。

5.阶段:指在井田范围内平行走向按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6.开采水平:将布置有井底车场和阶段运输大巷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

7.矿井生产能力:矿井一年内能生产煤炭的数量,以"Mt/ a”表示8.井底车场:是指位于开采水平、井筒附近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9.立井:在地层中开凿的直接通向地面的直立巷道,又称竖井。

10.暗立井:不与地面直通的直立巷道。

11.斜井: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倾斜巷道。

12.平硐:在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水平巷道。

13.平巷:在地层中开凿的,不直通地面的,其长轴方向与煤层走向大致平行的水平巷道。

14.石门:在岩层中开凿的,不直通地面,与煤层走向垂直或较大角度斜交的岩石平巷。

15.上下山:位于开采水平以上(下),为本水平或采区服务的主要倾斜巷道。

16.开拓巷道:为井田开拓而开掘的基本巷道。

(主副井,主运输石门,阶段运输大巷,阶段回风大巷,风井等)17.准备巷道:为准备采区,盘区或带区而掘进的主要巷道。

(采区上下山,采区或带区车场,变电所,煤仓)18.回采巷道:形成采煤工作面,为其服务的巷道。

(区段运输平巷,区段回风巷,开切眼)19.采区式划分:在阶段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块段,每一个采块段称为一个采区。

20.带区式划分: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适合布置采煤工作面的长条,每一个长条叫做一个分带。

21.辅助水平:在开采水平内,因生产需要而增设有运输大巷的水平位置和所有服务的开采范围。

22.开采水平垂高:又称水平高度,指开采水平服务范围上下边界的垂直距离。

23.阶段垂高:又称阶段高度,指阶段上下边界之间的垂直距离。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整理总结第一章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为煤田。

2.井田:划归-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3.矿井生产能力:一般指矿井的设计年生产煤炭的数量,以“Mt/a"表示。

4.开采水平:把开掘有运输大巷和井底车场的水平面,称为开采水平。

5.阶段:沿着倾斜方向按照一定的水平标高把井田划分为若干个走向的长条,并在长条带的上部建立矿井的回风水平,在阶段的下部建立矿井的运输水平。

每一个长条带叫-一个阶段。

6.区段:沿着倾斜方向按照--定的斜长把采区或盘区划分为若干个走向的小长条,并在长条带的上部掘进工作面的回风平巷,在长条的下部掘进工作面的运输平巷。

每一个小长条叫一一个区段。

7.分带: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直接划分成若千个倾斜条带,每--个条带的宽度可布置--个采煤工作面,这种倾斜条带称为分带。

8.分段:在阶段内不划分成采区,而沿煤层倾斜方向划分成若干个走向条块,每一个条块的宽度可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这种条块叫分段。

9.区段:在采区或盘区内,沿采区上山或盘区上山(石门)划分若干个条块,每一个条块宽度可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这种条块叫区段。

10.石门:在岩层中开掘的垂直或斜交于岩层走向的水平巷道,称为石门。

11.主井:专用于提升煤炭的井筒叫主井12.副井:专用于提升矸石、下放设备器材、升降人员等辅助提升工作的叫做副井13.斜井:为直接与地面相通的倾斜巷道14.立井:为直接与地面相通的直立巷道15.矿井的生产能力:矿井设计年产量16.平峒: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

17.井底车场:井下主要运输巷道与井筒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18.大巷:为全水平或水平的一翼服务,平行于煤层走向的水平巷道。

布置在煤层中的叫煤层大巷,布置在岩层中的叫岩石大巷。

19.主要石门: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采区(盘区)服务的石门。

20.煤门:在厚煤层内开凿的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

煤矿专业名词解释和基本知识

煤矿专业名词解释和基本知识

一、采煤相关专业(一)煤层规定1、薄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m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3.5m以下的煤层。

2、中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m-1.5m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3.5m-10m以上的煤层。

3、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3.5m以上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10m以上的煤层。

4、近水平煤层: 地下开采时倾角在8度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在5度以下的煤层。

5、缓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在8度-25度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在5度-10度的煤层。

6、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25-45度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10-45度的煤层。

7、急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在45度以上煤层。

8、近距离煤层:煤层群层间距离较小,开采时互相有较大影响煤层9、保护层:为消除或削弱相邻煤层的突出冲击或冲击地压危险而先开的煤层或矿层。

10、石门揭煤:石门自底(顶)板岩柱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的全部作业过程。

11、安全水头值:隔水层能承受含水层的最大水头压力值(二)井巷及支护1、井巷:为进行采掘工作在煤层或岩层所开凿的一切空洞。

2、水平:沿煤层走向某一标高布置运输大巷或总回风巷的水平面。

3、阶段: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4、区段:(分阶段、小阶段)在阶段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5、主要运输巷: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和主要绞车道的总称。

6、运输大巷:(阶段大巷、水平大巷或主要平巷)为整个开采水平或阶段运输服务的水平巷道。

开凿在岩层中的称石门运输大巷:为几个煤层服务的称集中运输大巷。

7、石门: 与煤层走向正交或斜交的岩石水平巷道。

8、主要绞车道:(中央上下山或集中上下山)不直接通到地面,为一个水平或几个采区服务并装有绞车的倾斜巷道。

9、上山:在运输大巷向上,沿煤岩层开凿,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按用途和装备分为:输送机上山、轨道上山、通风上山和行人上山。

10、下山:在运输大巷向下,沿煤岩层开凿,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煤矿开采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填空、综合)

煤矿开采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填空、综合)

煤矿开采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之为井田。

2.矿井生产能力:矿井每年能生产的原煤量。

(2分)3.井底车场:连接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巷道和铜室的总称。

(2分)4.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如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采区碉室等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称为准备方式。

(2分)5.回采巷道:仅为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称为回采巷道。

(2分)6.对拉工作面:利用三条区段平巷准备出两个采煤工作面,即中间共用一条运输巷的工作面布置。

(2分)7.人工假顶:厚煤层分层开采时,为使下分层具有较好的顶板条件,在开采上分层时,为下分层铺设假顶即为人工假顶。

(2分)8.矿区总体设计:矿区开发总体部署,合理进行井田划分及矿区规模决策,还要对矿区辅助企业、文教、卫生等统一安排,比可行性研究更具体。

9.两采一准:两班采煤,一班准备、检修,采煤班内进行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移输送机等工作:准备班内进行回柱放顶、检修机器设备、接长或缩短顺槽输送机等工作曳有专门的准备班,准备时间较充足,矿井设备也有较充足的检修时间)。

(2分)10.采煤方法: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11,矿山井巷:在煤矿地下开采中,为了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需要而开掘的井筒、巷道和铜室总称矿山井巷12、斜巷:不直通地面而长度较短的倾斜巷道,用于行人、通风、运料等<1分),此外,溜煤眼和联络巷有时也是倾斜巷道(1分)。

13,采煤工艺:山于煤层的自然条件和采用的机械不同,完成回采工作各工序的方法也就不同,并目在进行的顺序上、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规律地加以安排和配合。

这种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和配合称为采煤工艺14、区段斜长:为采煤工作面长度、区段煤柱宽度及区段上下两平巷宽度之和。

15、采区采出率:是指工业储量中,设计或实际采出的那一部分储量,约占工业储量的比例,以百分数表示16,道岔:使车辆山一条线路上转到另一条线路上的装置,山尖轨、辙叉、转辙器、道岔曲轨、护轮轨和基本轨组成。

煤矿开采学最全知识点

煤矿开采学最全知识点
煤柱——房柱式采煤法。 简答题 1、矿井阶段内一般再划分为哪几种方式进行开采?并简单说明。 答: 上山阶段;采区,或分带;下山阶段;采区,或分带。 2、阶段内再划分中,什么是采区式划分? 3、阶段内再划分中,什么是带区式划分?有何特点? 4、放顶煤支架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优点? 高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中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高位放顶煤单输送机液压支架 特点:煤尘大、采放不能平行作业、回收率低 低位放顶煤双输送机液压支架 特点:后输送机铺在底板上,煤尘小,有发展前景 5、放顶煤采煤法的实质是什么? 6、简述井田境界划分方法。 答: (1)垂直划分:近水平煤层。相邻矿井以某垂直面为界,沿境界线各留井田边界煤柱。 (2)水平划分:倾斜和急倾斜煤层。以一定标高的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并沿此留 边界煤柱。 (3)按煤组划分:煤组间距较大。将煤层间距较小的相邻煤层划分为一个 矿开采。 (4)按自然条件划分。 7、在什么条件下设置辅助水平?辅助水平的作用是什么? 辅助水平和开采水平的区别是 什么? 答:辅助水平的适用条件: (1)水平垂高过大,开采技术困难。 (2)多水平上下山开采的 矿井,上开采水平下山采区辅运、通风、排水困难,下开采水平需要解决回风问题 。 ( 3) 急斜煤层矿井,阶段垂高较小,水平储量较少,水平的T不满足,要求加大H,在两开采水平 间设辅助水平,现少用。 (4)近水平煤层,开采水平置于主采煤层中,主采煤层以上或以 下的煤层设辅助水平,开设简易车场担任辅运、通排等任务。煤通过井筒附近的溜眼到达开 采水平提至地面。 作用:只担任辅运、通风及人员升降等任务。当辅助水平距井筒较近时,可设简易井底车场 直通井筒,担任辅运、通风或排水任务。 辅助水平和开采水平的区别: ? 8、选择合理开拓延深方案的原则和要求是什么? 答: (1)开拓延深方案确定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井巷、设备和设施;生产系统简单、缩短 新旧生产水平同采的时间;保持或扩大原有生产能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2) 开拓延深方案的要求: 1)延深原有主副井(直接延深) :断面和提升设备能满足新水平提 升要求;更换提升设备直接延深合理时。井筒延深不受地质、水文条件的限制;2)暗井延 深: 受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限制, 原井筒不宜直接延深; 原有提升设备不能满足新水平需要, 又无法更换;原有井筒延深在经济上不合理;平硐开拓矿井,生产水平以下的阶段无法用平 硐开拓时,用暗立(斜)井开拓新水平;暗井延深多采用暗斜井延深,受富含水层影响 。 3)直接延深结合暗井延深:介于直接延深和暗井延深之间。

煤矿名词解释全集

煤矿名词解释全集

名词解释薄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在1.3M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在3.5M 以下的煤层中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在1.3~3.5M的煤层,露天开采厚度3.5~10M 的煤层。

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在3.5M以上的煤层,露天开采厚度10M以上的煤层。

近水平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8°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5°以下的煤层。

缓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8~25°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5~10°的煤层。

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25°~45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10~45°的煤层急倾斜煤层:地下或露天开采时倾角大于45°的煤层。

近距离煤层:煤层群层间距离较小,开采时相互之间影响较大的煤层。

井巷:为进行采掘工作在煤层或岩层内开凿的一切空硐。

水平:沿煤层走向某一标高布置的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的水平面。

阶段: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区段:在阶段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主要运输巷: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和主要绞车道的总称。

运输大巷:为整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提供运输服务水平巷道。

开凿在岩层中的称岩石运输大巷;为几个煤层服务的称集中运输大巷。

石门:与煤层正交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

主要绞车道:不直接通地面,为几个水平或几个采区服务装有绞车的倾斜巷道。

上山:在运输大巷以上,沿煤层开凿的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按用途和装备分为输送机上山、轨道上山、通风上山和人行上山等。

下山:在运输大巷向下,沿煤层开凿的为一个采取服务的倾斜巷道。

按用途分为输送机下山、轨道下山、通风下山和人行下山等。

采掘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总称。

阶檐:台阶工作面中台阶的错距。

老空:采空区、老窑和已经报废的井巷的总称。

采空区:回采以后不再维护的空间。

锚喷支护:联合使用锚杆和喷水凝土或喷浆的支护。

喷体支护:喷射水泥砂浆或喷射混凝土作为井巷支护的总称。

冻结壁交圈:各相邻冻结孔的冻结圆柱逐步扩大,相互连接,开始形成封闭的冻结壁的现象。

煤矿名词解释大全

煤矿名词解释大全

煤矿常用名词解释大全鹤济王屋山:周天忠名词解释薄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在1.3M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在3.5M以下的煤层中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在1.3~3.5M的煤层,露天开采厚度3.5~10M的煤层。

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在3.5M以上的煤层,露天开采厚度10M以上的煤层。

近水平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8°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5°以下的煤层。

缓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8~25°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5~10°的煤层。

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25°~45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10~45°的煤层急倾斜煤层:地下或露天开采时倾角大于45°的煤层。

近距离煤层:煤层群层间距离较小,开采时相互之间影响较大的煤层。

井巷:为进行采掘工作在煤层或岩层内开凿的一切空硐。

水平:沿煤层走向某一标高布置的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的水平面。

阶段: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区段:在阶段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主要运输巷: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和主要绞车道的总称。

.运输大巷:为整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提供运输服务水平巷道。

开凿在岩层中的称岩石运输大巷;为几个煤层服务的称集中运输大巷。

石门:与煤层正交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

主要绞车道:不直接通地面,为几个水平或几个采区服务装有绞车的倾斜巷道。

上山:在运输大巷以上,沿煤层开凿的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按用途和装备分为输送机上山、轨道上山、通风上山和人行上山等。

下山:在运输大巷向下,沿煤层开凿的为一个采取服务的倾斜巷道。

按用途分为输送机下山、轨道下山、通风下山和人行下山等。

采掘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总称。

阶檐:台阶工作面中台阶的错距。

老空:采空区、老窑和已经报废的井巷的总称。

采空区:回采以后不再维护的空间。

锚喷支护:联合使用锚杆和喷水凝土或喷浆的支护。

喷体支护:喷射水泥砂浆或喷射混凝土作为井巷支护的总称。

煤矿开采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填空、综合)

煤矿开采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填空、综合)

煤矿开采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填空、综合)1 煤矿开采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1.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之为井田。

2.矿井生产能力:矿井每年能生产的原煤量。

(2分) 3.井底车场:连接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巷道和铜室的总称。

(2分) 4.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如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采区碉室等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称为准备方式。

(2分) 5.回采巷道:仅为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称为回采巷道。

(2分) 6.对拉工作面:利用三条区段平巷准备出两个采煤工作面,即中间共用一条运输巷的工作面布置。

(2分) 7.人工假顶:厚煤层分层开采时,为使下分层具有较好的顶板条件,在开采上分层时,为下分层铺设假顶即为人工假顶。

(2分) 8.矿区总体设计:矿区开发总体部署,合理进行井田划分及矿区规模决策,还要对矿区辅助企业、文教、卫生等统一安排,比可行性研究更具体。

9.两采一准:两班采煤,一班准备、检修,采煤班内进行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移输送机等工作:准备班内进行回柱放顶、检修机器设备、接长或缩短顺槽输送机等工作曳有专门的准备班,准备时间较充足,矿井设备也有较充足的检修时间)。

(2分) 10.采煤方法: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11,矿山井巷:在煤矿地下开采中,为了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需要而开掘的井筒、巷道和铜室总称矿山井巷12、斜巷:不直通地面而长度较短的倾斜巷道,用于行人、通风、运料等13,采煤工艺:山于煤层的自然条件和采用的机械不同,完成回采工作各工序的方法也就不同,并目在进行的顺序上、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规律地加以安排和配合。

这种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和配合称为采煤工艺14、区段斜长:为采煤工作面长度、区段煤柱宽度及区段上下两平巷宽度之和。

15、采区采出率:是指工业储量中,设计或实际采出的那一部分储量,约占工业储量的比例,以百分数表示16,道岔:使车辆山一条线路上转到另一条线路上的装置,山尖轨、辙叉、转辙器、道岔曲轨、护轮轨和基本轨组成。

煤矿名词解释大全

煤矿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薄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在1.3M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在3.5M 以下的煤层中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在1.3~3.5M的煤层,露天开采厚度3.5~10M 的煤层。

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在3.5M以上的煤层,露天开采厚度10M以上的煤层。

近水平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8°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5°以下的煤层。

缓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8~25°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5~10°的煤层。

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25°~45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10~45°的煤层急倾斜煤层:地下或露天开采时倾角大于45°的煤层。

近距离煤层:煤层群层间距离较小,开采时相互之间影响较大的煤层。

井巷:为进行采掘工作在煤层或岩层内开凿的一切空硐。

水平:沿煤层走向某一标高布置的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的水平面。

阶段: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区段:在阶段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主要运输巷: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和主要绞车道的总称。

运输大巷:为整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提供运输服务水平巷道。

开凿在岩层中的称岩石运输大巷;为几个煤层服务的称集中运输大巷。

石门:与煤层正交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

主要绞车道:不直接通地面,为几个水平或几个采区服务装有绞车的倾斜巷道。

上山:在运输大巷以上,沿煤层开凿的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按用途和装备分为输送机上山、轨道上山、通风上山和人行上山等。

下山:在运输大巷向下,沿煤层开凿的为一个采取服务的倾斜巷道。

按用途分为输送机下山、轨道下山、通风下山和人行下山等。

采掘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总称。

阶檐:台阶工作面中台阶的错距。

老空:采空区、老窑和已经报废的井巷的总称。

采空区:回采以后不再维护的空间。

锚喷支护:联合使用锚杆和喷水凝土或喷浆的支护。

喷体支护:喷射水泥砂浆或喷射混凝土作为井巷支护的总称。

冻结壁交圈:各相邻冻结孔的冻结圆柱逐步扩大,相互连接,开始形成封闭的冻结壁的现象。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2)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2)

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2)煤矿开采学名词解释3. 矿井开拓、准备及回采的含义及作用是什么?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若干采区服务的巷道,如井筒、井底车场、主要石门、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主要风井。

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数个区段服务的巷道,如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采区硐室。

回采巷道:仅为采煤工作面生产服务的巷道,如区段运输平巷、区段回风平巷、开切眼。

1. 何谓采煤方法?采煤方法:根据不同的矿山地质及技术条件,可有不同的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相配合,从而构成不同的采煤方法。

采煤工艺:由于煤层的自然条件和采用的机械不同,完成回采工作各工序的方法也就不同,并且在进行的顺序、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规律地加以安排和配合。

这种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称为采煤工艺。

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回采工作各项工序的过程,称为采煤工艺过程。

采煤系统:回采巷道的掘进一般是超前于回采工作进行的。

它们之间在时间上的配合以及在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称为回采巷道布置系统,也即采煤系统。

采场:用来直接大量开采煤炭的场所,称为采场。

采煤工作面在采场内进行采煤的煤层暴露面称为煤壁,又称为采煤工作面。

回采工作:在采场内,为了开采煤炭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称为回采工作。

13. 我国较广泛采用的采煤方法有哪几种?应用及发展概况如何?一、壁式体系采煤法a.薄及中厚煤层单一长壁采煤方法b.厚煤层分层开采的采煤方法c.厚煤层整层开采的采煤方法二、柱式体系采煤法柱式体系采煤法又称为短壁体系采煤法,是以房、柱间隔采煤为主要特征,常见的有巷柱式、房式、房柱式采煤法。

一、选择采煤方法的原则1、安全2、经济3、采出率高以上三个基本原则是密切联系有相互制约的,在选择时应当综合考虑。

采煤方法发展方向一、改进采煤工艺,因地制宜地发展先进的机械化采煤技术二、扩大走向长壁采煤法和倾斜长壁采煤法的应用范围三、缓斜、倾斜厚煤层进行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和放顶煤采煤法四、大力推广无煤柱护巷技术五、急倾斜煤层开采要进一步探索机械化的发展途径六、“三下一上”采煤技术推广有广泛的发展七、适度发展水力采煤技术八、柱式体系采煤法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九、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前景光明十、采煤方法是一个发展着的系统工程第三章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1. 长壁采煤法有那几种主要采煤工艺?爆破采煤工艺,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综合机构化采煤工艺。

煤矿矿井名词解释

煤矿矿井名词解释

煤矿矿井名词解释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附录一煤矿主要名词解释薄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 1.3m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 3.5m以下的煤层。

中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3.5m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10m的煤层。

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3.5m以上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10m以上的煤层。

近水平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8°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5°以下的煤层。

缓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8°~25°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5°~10°的煤层。

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25°~45°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10°~45°的煤层。

急倾斜煤层:地下或露天开采时倾角在45°以上的煤层。

近距离煤层:煤层群层间距离较小,开采时相互有较大影响的煤层。

井巷:为进行采掘工作在煤层或岩层内所开凿的一切空硐。

水平:沿煤层走向某一标高布置运输大巷或总回风巷的水平面。

阶段: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区段(分阶段、小阶段):在阶段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主要运输巷: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和主要绞车道的总称。

运输大巷(阶段大巷、水平大巷或主要平巷):为整个开采水平或阶段运输服务的水平巷道。

开凿在岩层中的称岩石运输大巷;为几个煤层服务的称集中运输大巷。

石门:与煤层走向正交或斜交的岩石水平巷道。

主要绞车道(中央上、下山或集中上、下山):不直接通到地面,为一个水平或几个采区服务并装有绞车的倾斜巷道。

上山:在运输大巷向上,沿煤岩层开凿,为1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按用途和装备分为:输送机上山、轨道上山、通风上山和人行上山等。

下山:在运输大巷向下,沿煤岩层开凿,为1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按用途和装备分为:输送机下山、轨道下山、通风下山和人行下山等。

采掘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石门——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
2、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阶段;
3、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4、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立井,装有提升设备,也有主副暗立井之分;
5、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
6、井底车场——联结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大巷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7、前进式回采——工作面自采区上山向采区边界推进,称为前进式回采;
8、矿山压力——由于井下采掘工作破坏了岩体中原岩应力平衡状态,引起应力重新分布,作用在采掘空间周围岩体内和作用在支护物上的力称为矿山压力;
9、沿空留巷——在采煤工作面采过后,将区段平巷用专门的支护材料进行维护,作为下区段的平巷;
10、正悬臂——支架悬臂的长段在立柱的煤壁侧,短段在立柱的采空侧;
11、及时支护——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支架,后移输送机。

这种支护方式适用于顶板中等以下的采煤工作面。

12、循环进度——采煤工作面每完成一个循环向前推进的距离,是每次落煤的深度和循环落煤次数的乘积;
13、放煤步距——是指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前后两次放煤的间距。

14、倒台阶采煤法——是指在急斜煤层的阶段或区段内,布置下部超前的台阶形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15、井田——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16、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17、运输大巷——为水平或一个阶段运输服务的水平巷道
18、生产掘进率——生产掘进总进尺/矿井产量,m/万t
19、采场——在采区内,用来直接大量开采煤炭资源的场所,称为采场。

20、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21、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

22、准备巷道——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

23、回采巷道——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务的巷道。

24、中切眼——在采面推进方向走向中部开掘的、连通机巷、风巷且与开切眼长度相近的联络巷
25、沿空掘巷:沿上区段采空区边缘或仅留小煤柱掘进的下区段平巷。

26、顺向平车场——车辆进入储车线方向与提车线方向一致
27、倾斜长壁采煤法——回采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沿倾斜(仰斜或俯斜)推进采煤。

28、仰斜开采——采面沿倾斜从下向上推进采煤。

29、放顶步距——相邻两次放顶间隔的距离,放顶步距等于最大控顶距与最小控顶距之差。

30、滞后支护:割煤后,先推移刮板输送机后移架。

31、采区:阶段内沿走向方向划分的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块段。

32、控顶距:采煤工作面煤壁至末排支柱顶梁后端的距离,或至放顶柱之间的距离。

33、准备方式: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

34、联接点:任何轨道线路都有直线和直线间的联接线路,这种联接线路称线路联接点。

35、矿井采掘关系:矿井采煤与掘进(开拓、准备和回采巷道掘进)的配合关系。

36、阶段:井田内沿倾斜方向按一定的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

37、采煤方法: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的总称。

38、分层分采:同一区段内,采完上一分层后再采下一分层。

39、开拓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

40、采区生产能力:指单位时间内采区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产量总和,一般以万t/a 表示。

44、采煤机割煤方式:采煤机割煤以及与其他工序的合理配合,称为采煤机割煤方式。

45、一次伪斜角:斜面线路经一次回转之后,岔线OA的倾角为β,β称一次伪斜角。

46、采煤工作面:在采场进行回采的煤壁。

47、回采工作面:在采场内为采煤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48、采煤系统:回采巷道的掘进与回采工作之间在时间上的配合以及在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称为回采巷道布置系统,也即采煤系统。

49、壁式采煤法:回采工作面长度较长;工作面两端有可供运输、通风和行人的巷道;回采工作面向前推进时,必须不断支护;采空区要随工作面推进按一定方法及时处理;回采工作面内煤的运输方向与工作面煤壁平行。

50、柱式体系采煤法:采空区顶板利用回采工作面采场周边或两侧的煤柱支撑,采后不随工作面推进及时处理采空区的采煤方法。

51、自重应力:岩层自身重力引起的应力。

52、构造应力:地壳构造运动在岩体中引起的应力
53、矿山压力显现: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围岩或支护物呈现的各种力学现象。

54、直接顶初次跨落:采煤工作面自开切眼推进一段距离后,直接顶悬露达到一定跨度,就要对采空区顶板进行初次放顶,使直接顶垮落下来,这一过程称作直接顶的初次垮落。

55、周期来压:基本顶周期破断在采煤工作面引起的矿压显现。

56、初次来压:基本顶初次破断在采煤工作面引起的矿压显现。

57、对拉工作面:利用三条区段平巷准备出两个采煤工作面。

58、采区车场:采区上(下)山与区段平巷(或区段集中平巷)、阶段大巷与上(下)山的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
59、采区中部车场:联结上山和中部区段平巷的一组巷道和硐室。

60、采区上部车场—采区上山与采区上部区段回风平巷或阶段回风大巷之间一组联络巷道和硐室。

61、采区下部车场—采区上山与阶段运输大巷联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62、上、下山盘区:上山开采叫上山盘区,下山则反之。

63、石门盘区:用石门开采的盘区。

64、炮采:用爆破采煤。

65、普采:普通机械化采煤。

66.、综采:综合机械化采煤。

67、人工假顶:在工作面下部分层中铺设金属网等材料所形成的一层采空区。

68、再生顶板:在采空区中垮落的破碎岩石在上层压力的作用下,再加上注浆,过一段时间后形成的新胶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顶板。

69、正规循环率:一般指全月正规循环次数与全月工作日数乘作业规程规定的日循环次数之比
70、正规循环作业:在一定时间内,按照计划设计的作业要求,完成全部工序和工作量,取得预期的进度
71、作业形式:采煤工作面在一昼夜内生产班与准备班的相互配合关系。

72、劳动组织:
73 、综采放顶煤:
综放工艺:
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矿区开发;矿区根据储量、赋存条件、煤炭市场需求量和投资环境等情况,确定矿区规模、划分井田,规划井田开采方式,规划矿井或露天矿建顺序,确定矿区附属企业的类别、数目和生产规模,建设过程等,总称为矿区开发。

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上山\下山:服务于一个采盘区的倾斜巷道,上山用于开采其开采水平以上的煤层;下山用于开采其开采水平以下的煤层
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
准备巷道;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
回采巷道;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务的巷道
矿井生产系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人员安全进出、材料设备上下井、矸石出运、供电、供气、供水等巷道线路及其设施
采区式划分;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
分段式划分;在阶段范围内沿倾斜方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条带,每个长条带称为分段,每个分段沿倾斜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带区式划分;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带区,带区内又划分成为若干个倾斜分带,每个分带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矿井储量:井田范围内煤炭的埋藏量(指井田内可采煤层的全部储量)
矿井生产能力:矿井一年内能生产煤炭的数量
矿井服务年限:一个矿井从投产到报废的开采年限
斜井开拓:主井和副井皆为斜井的开拓方式3、立井开拓:主井和副井皆为立井的开拓方式平硐开拓:以平硐作为主要开拓巷道的开拓方式
片盘斜井:当井田划分为片盘开拓的斜井
斜井单水平采区式开拓; 自地面向下开掘穿岩的一对斜井至开采水平后,根据井田延展的主要方向布置开采水平大巷,在大巷两侧采用盘区式或带区式进行准备
斜井盘区式开拓: 将井田划分为盘区,在利用斜井开拓的开拓方式
立井单水平带区式开拓: 井田划分为两个阶段,在阶段内划分为带区,并且采用立井开拓的开拓方式
立井单水平采区式开拓: 井田划分为两个阶段,阶段内分区式布置,比且采用立井开拓的开拓方式
走向平硐:平硐沿煤层走向开掘,把煤层分为上、下山两个阶段,具有单翼井田开采的特点。

垂直或斜交平硐:平硐由煤层顶板进入或由煤层底板进入煤层,平硐将井田沿走向分成两部分,具有双翼井田开拓特点。

存车线;存放车辆的线路
调车线;这种为使电机车由列车头部调到尾部的专门设置的轨道线路
绕道线;电机车由重车线绕行到空车线的线路
阶梯平硐:煤层按标高划分为数个阶段,分别有各自独立的平硐来开拓
综合开拓:采用立井、斜井、平硐等任何两种以上井硐形式开拓的方式
多井筒分区域开拓:将大型井田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通风系统的开采区域
控顶距:采煤工作面煤壁至末排支柱顶梁后端的距离,或至放顶柱之间的距离。

煤矿开采学:是研究煤矿开采技术的综合性科学。

内容:地下开采、井田开拓、准备方式、采煤方法
矿井:组成矿区的社会单元
煤门:在厚煤层内,与煤层走向直交或斜交的水平巷道,称为煤门
矿山井巷:在地下开采中,为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需要而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总称为矿山井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