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鄂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鄂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1、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不相似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2、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3、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4、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5、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
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8、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我省的首府是(武汉),我市的市府是(黄冈)。
9、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0、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1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12、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山多)13、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象一个蓝色为主的彩色“月亮”)14、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总的趋势是西高东地)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象一只雄鸡)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青藏高原)15、“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来的。
湖北教育出版社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提纲知识点复习提纲
湖北教育出版社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课知识要点第一课一、填空1、人的一生经历(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中(婴儿期)和(青春期)生长最快。
2、(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特征之一,它影响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二、问题1、你现在处在什么生长发育时期?应该注意什么?答、我现在处在青春发育期。
应该注意锻炼身体加强营养,合理休息等。
2、青少年生长发育时期男女生长有什么规律?答、青少年发育期女生从12岁开始发育,男生从13岁—14岁开始发育,在此时期女生比男生早发育2年,10岁以前男同学平均身高略大于女同学的身高,12岁开始女孩的身高、体重超过男孩。
3、举例说说你遗传你父母的哪些特点?有哪些变异(植物也举例说明)3、什么叫遗传现象?什么事变异现象?答、自己与爸爸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叫遗传现象,父母与子女兄妹姐弟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第二课一、填空。
1、(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星球,它是一个(水)球。
人类认识它经历了(漫长)而又(艰难)的历程。
2、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大多是(咸)水。
3、古希腊人通过(出港的远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出现或隐没)的现象,提出了“地球说”。
4、(哥伦布)是地理发现的先驱者。
5、(麦哲伦)是航海家,探险家第一个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形。
二、问题1、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球体?答、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大多是咸水。
2、古希腊人通过什么现象提出地球说?答、古希腊人通过出港的远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出现或隐没的现象,提出了地球说。
第三课一、填空。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0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
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纬指示(南北方向)。
4、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二、问题1、什么叫地球仪?有什么作用?答、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就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叫地球仪。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第1课我们的生长发育1、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2、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
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3、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答: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
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第2课地球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有人认为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通过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答: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主要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部分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总面积大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第3课地球仪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地球仪都是由(底座)、(固定支架)、(球体)、(地轴)四部分构成的。
3、地球仪大致有四种类型:经纬网格地球仪、政区地球仪、地貌地球仪、地形地球仪,也还有一些特制的地球仪,如航海用的地球仪、装饰用的地球仪等。
4、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地轴)。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1课)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括号内为参考答案,下同。
)、(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3、从统计结果看,我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比男生(高)和(重)。
4、观察课本第3页中间图,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5、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6、你从三年级到六年级进行过几次体检,一般在哪里检查的?(据实回答)6、说一说你与去年相比,身体还发生了哪些变化?(据实回答)8、你的形态特征等方面与爸爸相似还是与妈妈相似?(据实回答)9、你的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的形态特征与爸爸相似还是与妈妈相似?(据实回答)10、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有)、(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第二单元(2——5课)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
6、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8、“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第 1 课我们的生长发育1、一个人一生经受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2、我们觉察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像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
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肯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3、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觉察?答: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一样,女同学在9 岁到12 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
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第 2 课地球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围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有人认为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通过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答:地球总面积约为5.1 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局部主要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陆地面积仅占地球外表积的29%;海洋局部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总面积大约有3.6 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外表积的71%;所以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第 3 课地球仪1、人们依据地球的外形,按肯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地球仪都是由〔底座〕、〔固定支架〕、〔球体〕、〔地轴〕四局部构成的。
3、地球仪大致有四种类型:经纬网格地球仪、政区地球仪、地貌地球仪、地形地球仪,也还有一些特制的地球仪,如航海用的地球仪、装饰用的地球仪等。
4、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地轴〕。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知识点集锦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知识点集锦第1课我们的生长发育1、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2、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体重)、(坐高)、(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3、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4、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
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5、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答: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
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6、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四、五、六年级每年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数据,有什么发现?答:通过平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四年级以前,也就是10岁以前,男同学的平均身高、体重略大于女同学,从四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也就是从10岁开始到12岁,女同学在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方面都超过男同学。
7、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答: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
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第2课地球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鄂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鄂教版)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1、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不相似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2、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3、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4、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5、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
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8、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我省的首府是(武汉),我市的市府是(黄冈)。
9、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0、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1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12、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山多)13、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象一个蓝色为主的彩色“月亮”)14、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总的趋势是西高东地)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象一只雄鸡)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青藏高原)15、“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来的。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课自己与父母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一种遗传现象,一树结果酸甜各异,说的是一种变异现象。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动物有这种现象,植物也有这种现象。
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五个阶段,目前我们正处在少年期。
我们青少年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仅身高和体重在增长,而且身体的各个部分也显著变化。
第二课地球是人类的居住地。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历程。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由“居住地中心说”到“天圆地方说”再到“地球说”的认识过程。
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他们的依据是远方的航船桅杆和船身不是同时出现和隐没。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麦哲伦带领的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地球是以海洋为主的球体。
四大海洋按面积从大到小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七大陆地按面积从大到小分别是,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第三课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就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在宇宙中是绕一根假想的轴自传,这根假想的轴叫地轴。
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分别是南极和北极。
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我们称它为赤道。
其它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北半球有一条纬线叫北回归线,南半球有一条纬线叫南回归线。
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在地球仪上,还有表示地球表面陆地、海洋、国家位置等的地图。
通过经纬度,我们能很快在地球仪上确定物体的具体的位置。
第四课我们常见的地图类型有,地形地图图,行政区划地图、交通地图、气象地图、物产分布地图等。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第1课生锈与防锈1.铁在有(水)和(空气)的条件下更容易生锈。
2.铁和铁锈的性质(不同),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
铁生锈后变成了另一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4.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隔绝(空气)或隔绝(水)。
5.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喷漆)、(涂油)、(擦干)、(电镀)、(组成合金)等。
6.其他的金属也会生锈,比如铜表面的铜锈(绿色),铝表面的锈斑(白色)。
第2课蜡烛的燃烧1.蜡烛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炭黑)等新物质,故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需要(空气);蜡烛燃烧消耗的不是瓶中所有的空气,而是其中的(氧气)。
3.(氧气)可以助燃,能支持燃烧。
4.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5.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空气体积中,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其他气体约占(1%)。
第3课颜色变化1.紫甘蓝汁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物质变成(红色),遇(碱性)物质变成(绿色),遇中性物质不变色。
2.白糖在加热过程中经历了两种变化:一种是白糖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这是(物理)变化;一种是白糖颜色由白色变成黑色,生成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4.危险化学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的化学物品。
5.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物质总在发生(变化)。
第二单元田野里的生物第4课植物的简单分类1.每种植物都有多种特征,如蚕豆的叶片是(椭圆形)的,花是(蝶形)的。
根据植物的一些(特征),可以对植物进行分类。
2.根据植物(茎)的特征,可以将植物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
3.根据植物的一种特征,可以将植物分成(两类);再选择其他的特征,对这两类植物进一步分类……直到将所有的植物分开,这种分类方法叫作(二歧分类法)。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科上册知识要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科上册知识重点1、我们的生长发育1、一个人要经历“婴儿 - 少年 - 青年 - 中年 -老年”五个阶段。
人的生长发育包含(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人有两个生长顶峰期:①由胎儿期开始到出生后 1 岁;②女孩约 10-12 岁,男孩约 12-14 岁。
2、10 岁从前,男孩在身高、体重稍高于女孩。
10 岁此后,女孩不论身高、体重等均匀数都高于男孩,形成曲线上的第一次交错; 12 岁左右男孩开始发育,约 14 岁男孩身高、体重又超出女孩。
形成发育曲线上的第二次交错。
3、(遗传)与 ( 变异 ) 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2、地球1519 年 9 月,航海家(麦哲伦)历时(三年)带领船队达成了人类初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3、地球仪地轴与地面订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均匀分红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 . 其余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此中北半球有条纬线叫北回归线,在南半球,与北回归线对应的一条纬线叫南回归线。
在地球仪上,很多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
4、地图看地图要注意哪三因素?第一要知道比率尺,比率尺是图上距离它所表示的实质距离的比。
其次,要判断方向:或依据经纬线定向;或依据指向标定向;或面对地图,定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四个方向。
最后,地图上附有图例,每个符号都代表详细的地理事物。
知道了标记的作用,我们便可以经过读图来认识一个地方的状况了。
5、成立“地球档案”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表面积约为亿平方千米,半径均匀约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
4 月 22 日为“世界地球日”。
6、日夜交替1543 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天体运转论》--- “太阳中心”说。
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 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 小时,日夜交替一次约为 24 小时。
人教鄂教版六(上)复习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1、生锈与防锈1、铁在有水和空气的条件下更容易生锈。
2、铁和铁锈的性质不同,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
铁生锈后变成了另一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3、铁和铁锈两种物质的区别物质颜色质地能否被磁铁吸引能否导电表面铁银(灰)白色坚硬能能光滑铁锈红棕色疏松不能不能粗糙4、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隔绝空气或隔绝水。
5、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喷漆、涂油、擦干、电镀、组成合金等。
6、其他的金属也会生锈,比如铜表面的铜锈绿色,铝表面的锈斑白色。
2、蜡烛的燃烧1、蜡烛变成蜡油的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炭黑等新物质,故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需要空气;蜡烛燃烧消耗的不是瓶中所有的空气,而是其中的氧气。
3、氧气可以助燃,能支持燃烧。
4、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5、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空气体积中,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其他气体约占1%。
6、蜡烛燃烧的相关实验现象与结论:①干净的烧杯罩在蜡烛上方,现象: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会被熏黑②蜡烛在封闭的瓶中燃烧:现象:开始时正常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③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或者气体通入石灰水中),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炭(黑)。
(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3、颜色变化1、淀粉溶液遇碘液会变成蓝(紫)色。
2、紫甘蓝汁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物质变成红色,遇碱性物质变成绿色,遇中性物质不变色。
3、白糖在加热过程中经历了两种变化:一种是白糖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这是物理变化;一种是白糖颜色由白色变成黑色,生成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变化类型变化的形式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例子化学变化发光、发热、颜色改变、形成沉淀有铁生锈、蜡烛燃烧、食物变质、白糖加热后变色物理变化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蜡烛熔化、水结冰、弹簧拉伸5、危险化学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的化学物品。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第1课生锈与防锈1.铁在有(水)和(空气)的条件下更容易生锈。
2.铁和铁锈的性质(不同),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
铁生锈后变成了另一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4.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隔绝(空气)或隔绝(水)。
5.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喷漆)、(涂油)、(擦干)、(电镀)、(组成合金)等。
6.其他的金属也会生锈,比如铜表面的铜锈(绿色),铝表面的锈斑(白色)。
第2课蜡烛的燃烧1.蜡烛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炭黑)等新物质,故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需要(空气);蜡烛燃烧消耗的不是瓶中所有的空气,而是其中的(氧气)。
3.(氧气)可以助燃,能支持燃烧。
4.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5.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空气体积中,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其他气体约占(1%)。
第3课颜色变化1.紫甘蓝汁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物质变成(红色),遇(碱性)物质变成(绿色),遇中性物质不变色。
2.白糖在加热过程中经历了两种变化:一种是白糖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这是(物理)变化;一种是白糖颜色由白色变成黑色,生成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4.危险化学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的化学物品。
5.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物质总在发生(变化)。
第二单元田野里的生物第4课植物的简单分类1.每种植物都有多种特征,如蚕豆的叶片是(椭圆形)的,花是(蝶形)的。
根据植物的一些(特征),可以对植物进行分类。
2.根据植物(茎)的特征,可以将植物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
3.根据植物的一种特征,可以将植物分成(两类);再选择其他的特征,对这两类植物进一步分类……直到将所有的植物分开,这种分类方法叫作(二歧分类法)。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第1课生锈与防锈1.铁在有(水)和(空气)的条件下更容易生锈。
2.铁和铁锈的性质(不同),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
铁生锈后变成了另一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4.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隔绝(空气)或隔绝(水)。
5.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喷漆)、(涂油)、(擦干)、(电镀)、(组成合金)等。
6.其他的金属也会生锈,比如铜表面的铜锈(绿色),铝表面的锈斑(白色)。
第2课蜡烛的燃烧1.蜡烛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炭黑)等新物质,故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需要(空气);蜡烛燃烧消耗的不是瓶中所有的空气,而是其中的(氧气)。
3.(氧气)可以助燃,能支持燃烧。
4.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5.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空气体积中,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其他气体约占(1%)。
第3课颜色变化1.紫甘蓝汁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物质变成(红色),遇(碱性)物质变成(绿色),遇中性物质不变色。
2.白糖在加热过程中经历了两种变化:一种是白糖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这是(物理)变化;一种是白糖颜色由白色变成黑色,生成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4.危险化学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的化学物品。
5.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物质总在发生(变化)。
第二单元田野里的生物第4课植物的简单分类1.每种植物都有多种特征,如蚕豆的叶片是(椭圆形)的,花是(蝶形)的。
根据植物的一些(特征),可以对植物进行分类。
2.根据植物(茎)的特征,可以将植物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
3.根据植物的一种特征,可以将植物分成(两类);再选择其他的特征,对这两类植物进一步分类……直到将所有的植物分开,这种分类方法叫作(二歧分类法)。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与习题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1我们的生长与发育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3、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我们现在处于少年期。
4、孩子与父母在身体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在生理学上叫做遗传现象。
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在身体形态等方面如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生物都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5、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答:都有遗传现象。
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6、三——六年级时,男女同学生长发育有什么特点?答:女生在10岁左右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身高逐渐会超过男生。
男生在12岁左右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身高逐渐会超过女生。
2地球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人们认识地球经历的过程: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
3、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我国属于亚洲,位于东半球或者北半球。
5、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36106万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70.8%;陆地总面积约1495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29.2%。
6、想一想有哪些事物或者现象能够说明地球的形状?答:①带有桅杆的船在海面上远远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而离去时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②麦哲伦探险从西班牙出发往西行,最后船只顺利回到西班牙。
③航空照片和卫星照片上地球是球体。
④日食时,太阳遮住的边缘是弧形的。
7、是谁证实了“地圆学说”?他是用什么办法证明的?答:是麦哲伦证实了“地圆学说”?他是用环球航行的办法证明的。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1课)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3、从统计结果看,我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比男生(高)和(重)。
4、观察课本第3页中间图,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5,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有)、(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第二单元(2——5课)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
6、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8、“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
9、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我省的首府是(武汉),我市的市府是(黄冈)。
10、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1、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12、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13、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14、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山多)15、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象一个蓝色为主的彩色“月亮”)16、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17、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象一只雄鸡)18、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青藏高原)19、怎样制作地球档案?(地球的形状、大小、地形、地貌、陆地、海洋、动植物、物产、矿藏、人类和环境等资料)第三单元(6-9课)一、填空题1、“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来的。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第1课生锈与防锈1.铁在有(水)和(空气)的条件下更容易生锈。
2.铁和铁锈的性质(不同), 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
铁生锈后变成了另一种物质, 发生了(化学)变化。
4.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 隔绝(空气)或隔绝(水)。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喷漆)、(涂油)、(擦干)、(电镀)、(组成合金)等。
其他的金属也会生锈, 比如铜表面的铜锈(绿色), 铝表面的锈斑(白色)。
第2课蜡烛的燃烧1.蜡烛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 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炭黑)等新物质, 故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需要(空气);蜡烛燃烧消耗的不是瓶中所有的空气, 而是其中的(氧气)。
3.(氧气)可以助燃, 能支持燃烧。
4.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空气体积中, 氧气约占(21%), 氮气约占(78%), 其他气体约占(1%)。
第3课颜色变化1.紫甘蓝汁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遇(酸性)物质变成(红色), 遇(碱性)物质变成(绿色), 遇中性物质不变色。
2.白糖在加热过程中经历了两种变化:一种是白糖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 没有生成新物质, 这是(物理)变化;一种是白糖颜色由白色变成黑色, 生成了(新物质), 这是(化学)变化。
4.危险化学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的化学物品。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 物质总在发生(变化)。
第二单元田野里的生物第4课植物的简单分类1.每种植物都有多种特征, 如蚕豆的叶片是(椭圆形)的, 花是(蝶形)的。
根据植物的一些(特征), 可以对植物进行分类。
2.根据植物(茎)的特征, 可以将植物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
根据植物的一种特征, 可以将植物分成(两类);再选择其他的特征, 对这两类植物进一步分类……直到将所有的植物分开, 这种分类方法叫作(二歧分类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
识点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1课)
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观察课本第3页中间图,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3.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第二单元(2——5课)
1.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2.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3.地球上的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
地球最南端的一点叫(南极),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5.识读地图的三要素为:(比例尺、判定方向、图例)。
“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
6.地图的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7.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8.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9.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
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
10.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
海洋面积大)
11.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
山多)
12.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
13.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青藏高原)
14.怎样制作地球档案(
地球的形状、大小、地形、地貌、陆地、海洋、动植物、物产、矿藏、人类和环境等资料)
第三单元(6-9课)
1.“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来的。
2.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4.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
5.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理位置偏东的地方会比地理位置偏西的地方首先看到日出。
我国大陆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绥芬河市),最晚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新疆的喀什市)。
6.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14时)左右,温度最低的时候是早晨(6时)左右。
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趋势(早晨6点-下午12点(由低到高),下午12点-早晨6点(由高到低)。
7.太阳照射地面的情况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太阳直射地面,气温高;太阳斜射地面,气温低)。
8.大多数植物是白天(生长)夜晚(休眠)。
9.地球绕太阳公转和绕地轴自转时,地轴的北极始终对着哪个方向(
北极星)
10.我国发射的神舟6号载人飞船一天绕地球168圈,那么,飞船上的人一天可以看到多少次太阳升起和落下(
168次)
11.引起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太阳的照射)
第四单元(10-16课)
1.卵石大都集中在河床的(下游)。
2.卵石是如何形成的?(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将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
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石块之间相互摩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
)
3.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我发现石头会(冒气泡)。
4.溶洞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
1.石灰岩地貌,
2.有含酸性的水流过)
5.溶洞是如何形成的?(自然界的雨水或地下水常常带有酸性,当它流经石灰岩表面或者沿裂隙渗透到岩石中去时,会对石灰岩产生溶解作用。
天长日久,石灰岩就会在这种酸性地下水的侵蚀下形成许多洞穴,这些洞穴相互连通,不断扩大。
一旦地下水退却,在石灰岩构成的山中就形成了奇妙的溶洞。
)
6.钟乳石是如何形成的?(在溶洞中,含有溶解了石灰岩物质的水从洞顶往下滴时,由于温度的变化,生成的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从而使水中的物质又沉淀出来,并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形成钟乳石。
)
7.石笋是如何形成的?(含有溶解了石灰岩物质的水从洞顶或钟乳石上滴落到洞底时,因为水分的蒸发和二氧化碳的逸出,使水中的石灰岩物质沉淀出来,并自下而上逐渐增长形成的。
)
8.黄河下游河床中沉积下来的泥沙等物体是从哪里来的(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了那里的大量的泥沙,被河水搬运到下游,流水速度减缓,泥沙就沉积下来了)
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10)米以上。
到了黄河的中下游,河中的泥沙含量达到每立方米(30)多千克。
9.由于人类的过度放牧和乱砍滥伐,(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10.沙尘暴多发生于(沙漠)、(沙地)和干燥的(沙质裸露)的地表。
产生沙尘暴的原因的什么(
过度放牧、植被破坏、土地沙化)。
11.我国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随着工业的发展在逐年(增加)。
12.防止沙尘暴的方法: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科学放牧,保护牧场;扩大城市绿化面积。
13.我们都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间为(2008年5月12日),地震强度为(8.0)级。
14.地震是怎样产生的?(由于地壳内部物质不停的运动,岩层相互跻压、变形,最后发生断裂,就发生了地震。
)
15.火山爆发是怎样形成的?(地层内融化的岩浆剧烈活动,温度很高,压力很大,一旦冲出地表,喷发出来,就形成了火山喷发。
)
16.20世纪初,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在2亿年以前,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是(一块大陆)。
7.地质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分为六大板块,板块交界地带岩石圈活动很活跃。
第五单元(17-20课)
1.怎样利用星图找星座(
找哪个方向的星座,就面向那个方向举起星图卡片,进行对照观察)
2.在不同季节里,我们所能见到的主要星座都不一样,春季有(狮子)座、夏季有(天鹅)座、秋季有(飞马)座、冬季有(猎户)座。
3.为什么不同的季节,看到的主要星座不一样(
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不同季节地球相对太阳和星座的位臵不同,我们看到的星座也不同)
4.星座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利用(北极星的位置)找到北方。
5.地球上的四季形成的原因(地球绕太阳公转和地轴倾斜方向不变)有关。
6.找到北极星后,怎样确定东、南、西、北方向(
面对北极星站立,前面是北方、后面是南方、左面是西方、右面是东方)
7.水有(固态)、(液态)、(气态)的变化。
水结冰是由(液态)到(固态)的变化。
8.我们看到的霜你知道是怎样形成的吗(
在气温低于0℃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凝结成的小冰粒就是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