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统一观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统一观及其现实意义作者:崔大勇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11期[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和政治要求在理论上的集中体现,其中政治经济统一观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政治经济[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96-02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根据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曾经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过政治的涵义,这些论述,有机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即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和政治要求在理论上的集中体现。
其基本要点有:关于政治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关于政治发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关于政治本质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关于政治的核心问题与国家的关系;关于政治学说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关于政治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关于政治斗争与政党组织的关系。
本文就其政治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及其实践运用作以简要说明。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统一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既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难看出经济具备两个方面的几个含义,一是指一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指一定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状态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构成方式,而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联系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则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
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得出的正是这样的结果:首先,政治是根源于经济的,政治这种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是对经济的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
政治是由经济决定的,是经济的几个体现。
政治经济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政治经济学重点知识点归纳【--三会一课】政治经济学知识要点一、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也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武器。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二、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提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实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因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它越是正确地提示经济规律,其理论就越具有科学性,便越符合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
三、为什么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这是因为:(1)这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条件下研究我国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联系国际经济关系,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运行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2)资本主义经济有新的发展变化。
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变化、新特点,需要加以研究。
四、如何看待当代西方经济学?(1)当代西方经济学即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其掩盖资本主义矛盾、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为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并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来说,具有庸俗性质。
(2)当代西方经济学从其研究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方法和制度、认识和阐述市场经济运行及政府调控的规则,以及优化产业结构、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又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成分。
马克思主 义政 治经济学核心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对于我们理解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运行规律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一系列核心问题贯穿其中,这些问题构成了其理论体系的基石。
首先,商品和货币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起点。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而价值则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角色,方便了商品交换的进行。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和货币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和规律。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价值论的提出,为我们理解商品的价值形成、价格的本质以及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剥削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另一个关键理论。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这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源。
马克思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的研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内在矛盾。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会将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
然而,资本积累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即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上升,可变资本的比重下降。
这会导致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即失业现象。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表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马克思通过对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的分析,揭示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比例关系和平衡条件。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改革开放全球化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
他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全面的揭示和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的产,发展和最终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代表了广大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内容: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社会科学理论中最正确、最科学、最严谨的理论体系,它不断地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辟道路,它既不是终极真理,也没有过时。
既要克服僵化思想和教条主义,又要反对“无用论”和“过时论”。
马克思研究的虽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但它对于今天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作用不可低估。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是指跟随时代发展而全面前进。
要用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对待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广泛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各个发展阶段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规律的科学。
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经济条件,因而有不同的经济规律和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他们研究现存社会所提出的正确理论,有些具有长远指导意义,有些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的变化而失去指导作用。
不拘泥于具体结论和个别论断,是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列宁说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全面、最深刻、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
”因此,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经济问题,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十分必要的。
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都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思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广泛传播,令人目不暇接。
马克思主 义政 治经济学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对于我们理解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运行规律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劳动价值论。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其使用价值或者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普遍认可的平均劳动时间所决定。
比如,一个工人花费了比社会平均时间更多的时间生产出一件商品,但这件商品在市场上的价值仍然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这个工人个人所耗费的时间决定。
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商品经济的本质,让我们明白了价值的真正来源。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让工人在工作时间内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们所获得的工资,这部分超出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资本家正是通过占有剩余价值来实现资本的积累和利润的获取。
例如,一个工人一天工作 8 小时,创造的价值足以支付他一天 4 小时工作的工资,那么剩下 4 小时创造的价值就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
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也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内在危机。
再生产理论则关注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体。
只有当这四个环节保持协调和平衡,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比如,如果生产出来的商品无法在市场上顺利销售,就会导致生产环节的停滞,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上层建筑则包括政治、法律、文化等制度和意识形态。
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时,上层建筑也会相应地发生变革。
例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当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危机时,也会引发对其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反思和变革。
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建设领域的应用
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建设领域的应用【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建设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然后探讨了其在经济建设中的实际作用,并列举了一些应用实例。
接着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建设的启示,指出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作用,为当前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建设、应用、原理、作用、实例、启示、重要性、当前经济形势、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对于经济建设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深化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建设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及其在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建设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可以指导我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应用实例,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提炼成功经验,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重要性,有助于我们及时把握经济形势变化,创新发展思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列宁说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全面、最深刻、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
”因此,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经济问题,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阐述这一理论的代表著作是《资本论》,其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论》共四卷一百四十九章,三百多万字,写作和出版历经了120年时间。
《资本论》这部巨著它耗时之长久,内容之丰富,道理之深遂,是这个时代的社会科学著作中无可比拟的。
正如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序言中所说:《资本论》在大陆上常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它也被后人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多方面的,但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一)理论的深刻性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指出:“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得到。
”其具体表面在:1.经济范畴概括的规范性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它反映了经济现象中最一般最本质的东西的概念。
大多数经济范畴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
《资本论》中对一系列范畴、概念都作了规范性的表述。
围绕这些经济范畴展开分析,使其理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资本论》中的许多范畴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基本原理分析的透彻性表现为理论研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达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程度。
即理论认识克服了羞羞答答、含糊其词,实现了一针见血、一次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体制改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践的结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
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旨在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并探讨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的重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它包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划和设计。
马克思主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认为社会主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选择。
基于这一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建设必然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推动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建立国家和集体经济为主体的所有制体系。
同时,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经济体制改革要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市场行为,保证经济稳定和公平。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和经济秩序维护。
这样可以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
三、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性1.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经济得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激励机制。
市场化的改革措施促进了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经济体制改革使资源配置更加灵活高效。
市场机制能够根据供求关系自动调整资源配置,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3. 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使得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相互促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创立的一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揭示剥削、阶级斗争等基本问题的学科。
它旨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内在矛盾,并探索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
然而,在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使得社会形成了两个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
2. 价值论与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论与剩余价值理论是其核心观点之一。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中所包含的劳动时间。
而剩余价值则是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所得到的利润,它是资本主义制度中阶级斗争的结果。
3. 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最终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则和路径,力求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对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内在矛盾。
通过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并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问题,如剥削、贫富差距、经济危机等。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通过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无产阶级能够明确自己的历史任务,并找到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此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它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有助于规避资本主义复辟的风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总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揭示剥削和阶级斗争等矛盾,旨在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提供科学依据。
本教案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讲解。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应用。
2. 价值理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与实践意义。
3. 剩余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第二部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本质及其规律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界定和分析。
2.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与运行机制。
3. 价值规律与市场规律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制约与推动作用。
第三部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起因和表现形式。
2. 经济周期的概念、特点和阶段。
3. 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第四部分:剥削和阶级斗争1. 剥削的定义、表现形式和原因。
2. 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与发展规律。
3. 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与历史进程。
第五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指导。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启示与指导作用。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远景描绘与路径选择。
结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理论体系,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剖析和阶级斗争的研究,为我们认识社会现象、把握时代脉搏提供了科学依据。
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当前经济问题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
注:以上教案仅为示例,具体教案编写请根据实际需求和教育教学要求进行创作。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的一种科学理论体系,也是一种指导思想与实践的方法论。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经济、政治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1.1.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它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基础的。
社会所有制的变革直接影响到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引起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变化。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到来。
1.2.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家通过压榨工人剩余价值的方式获取利润。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剥削现象,为人们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工具。
1.3.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经济危机现象。
马克思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马克思揭示了经济危机背后的深层次规律,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来解决经济危机的思路。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2.1.指导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对于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有助于避免重复资本主义或修正主义的错误。
2.2.促进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为工人阶级的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
这一理论有助于引导工人阶级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利益,实现社会变革和阶级解放。
2.3.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入研究,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建设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建设是两个重要而密切相关的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系,旨在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法治社会建设则是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治环境,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建设的内涵、关系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但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调节和干预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旨在通过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保障社会公平和公正,避免出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剥削和压迫现象。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辅相成的是法治社会建设。
法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国策,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
法治社会建设包括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强化法治意识、加强法律教育和宣传、保障司法公正等内容。
通过法治社会建设,可以有效规范市场经济行为,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建设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治的保障,而法治社会建设又需要市场经济的支撑。
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发展;而只有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法治社会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进步。
总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途径。
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相互支持下,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
2012年第01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1,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1期)Total No .301收稿日期:2011—11—01作者简介:张婧(1983—),女,山西太谷人,山西省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助讲,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浅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张婧(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榆次030600)摘要:面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的倾向,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比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对西方经济学的正确态度。
通过实践中劳动价值论的新探索及马克思主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说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发展;重要性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1—0087—02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也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必需的理论科学。
针对现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的倾向,谈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发展状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就受到了学习和研究。
现今,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西方经济学的传入,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分歧。
从全盘否定西方经济学,到八十年代后期,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开始攀升,可以说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平分秋色;而发展至今,又有人盲目崇拜、全盘肯定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地位下降。
从教材、教学的认识上来看,1980年7月第一版由蒋学模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被选用为高校教材。
在书中,详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介绍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制度相关理论。
八十年代之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仅是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浅显介绍,并没有引起学生们的重视;而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则是作为专业课的学习。
试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
试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摘要】在党十九大后,我国强调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方向,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将其作为核心因素,能为现代化社会上主义的稳定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在实践中,作为一名高中生,需要不断深化和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
【关键词】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在实践发展中,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积极发展,对其认识也要符合时代的建设需求,保证在理论上加强新认知和新发展,这样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稳定进步和发展。
在党十九大后,我国强调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方向,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将其作为核心因素,能为现代化社会上主义的稳定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在实践中,作为一名高中生,需要不断深化和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拓宽自身视野,不再将眼光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重视社会时事的了解,全面提升自身的社会关注度,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性质、优势、计划性等等,更好的参与到相关活动中,为自身的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一、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在一些了解中,市场经济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为了达到整体的高效率发展,基于其特殊性和一般性,促使市场经济的形成,需要基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形式。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市场经济存在一定的社会属性。
在党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下,需要积累多方面经验,坚持重要改革,在现代化发展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下发挥其优势。
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能充分展现出市场经济的社会性,也会满足实践发展需求。
市场经济也是中性的,一般是不具备特殊化的,加强对该问题的准确分析和理解,需要给予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分析。
如:市场机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存在,存在的经济现象共有,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中性特点。
如:市场机制需要在社会历史环境下存在,和特殊的社会制度相互结合,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背景下,对市场机制给出不同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看,市场机制不是中性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第29卷㊀第4期Vol.29㊀No.4北京印刷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21年4月Apr.202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吴菲琼1,庄龙强2(1.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漳州363000;2.福建漳州发展集团,漳州363000)摘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最新成果,也是指导中国发展新时代经济建设的基础理论,能够使我们在面对实体经济转向以及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等问题上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㊂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今天看来依旧具有新鲜的时代性㊂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并且从中汲取对于当前社会发展有益的因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在新常态下的经济运行规律,对于推进我国市场经济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㊂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意义;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图分类号:F091.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8626(2021)04-0087-03㊀㊀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对于世界经济以及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遇见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贡献出中国人民的智慧[1]㊂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上来看,当今世界中的经济发展体系依旧处于全球资本主义时期㊂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今社会中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性㊂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依旧是一个重要问题㊂我国经济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下,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进行调整,使分配制度改革进程得到了推进,同时也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主义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中的基本经济制度㊂一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学术价值㊁思想价值㊁方法论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意义的概括㊂(一)学术理论的历史意义使大卫㊃李嘉图跌倒的那个深坑并没有困住马克思,从这一点上就表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理论中所蕴含的历史意义㊂大卫㊃李嘉图是马克思所处时代中经济学方面的重要人物,经济学达到高峰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李嘉图对于劳动价值一元论的观点一直深信不疑的坚持,但也是这一观点导致他在面对资产阶级的质疑时变得哑口无言[2]㊂其受到资本家质疑的问题是:如果坚持劳动价值一元论的观点,那么雇佣不同劳动力所花费的资本不同得到的利润也就不会相同,但是事实却是相同比例的利润出现在了雇佣不同劳动力所花费的资本中,由此就可以说明劳动力与赚取的利润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李嘉图所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是错误的㊂面对这样犀利而又尖锐的疑问,李嘉图选择了沉默,最终导致其政治经济学的衰败㊂而马克思在经过这一深坑时并未像李嘉图一样跌落到坑底,他创立的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平均利润理论使他从李嘉图跌倒的地方站了起来,对于资产阶级的质疑和挑战马克思进行了科学有力的回击,并使自己的劳动价值论承受住了时代的攻击以及资本家的质疑,从而迎来了政治经济学发展中新的高峰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人们的生产性劳动制定了新的界限,深化了人们对于创造价值的劳动认知,同时也击溃了资产阶级对于李嘉图劳动价值一元论的质疑,将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进行了提高,使工人清楚认识到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关系,也使工人阶级看清了自身的发展道路,那就是工人阶级要想获得真正的解放,就必须将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制度推翻,从而获取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自身经济的解放[3]㊂(二)方法论的历史意义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历史意㊀㊀收稿日期:2021-01-10义进行探讨的时候,我们可以从阶级整体的方法以及历史的方法两个角度来看㊂马克思反驳资产阶级所提出的质疑时采用的方法就是整体分析法,如果从个体角度出发,对资本和工人之间关系的阶级本质就不能够进行清楚的分析,造成个别雇主在短时间内将工人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就能够诱惑工人继续为其效力,导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利益潜藏于短期改善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的外表下㊂当恶行暴露之后工人开始执迷于不断罢工㊁砸毁机器的自发斗争中,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倒退㊂而将蒙在工人们眼睛上的黑布揭开的正是马克思的阶级的㊁整体的分析方法,使工人认清了自身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跳出了以往窄小的天地,对于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有了更为清晰直观的认识[4]㊂非历史方法㊁原子方法是资产阶级所使用的方法,在他们的认知中认为资本关系自古就有且会永久存活㊂但是马克思所宣扬的事实却是资本只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所存在的一个段落,既不是自古就有,也不会永世长存㊂在资本主义之前,封建社会中发展的趋势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资本主义时期则是人与物的合作,资本家只是将封建社会中抽打人皮肉的有形鞭子转换成了抽打人经济的无形鞭子而已,通过掌控经济的方式实现对人的继续奴役㊂马克思通过生产㊁分配㊁交换的三个角度对资本灭亡的必然性进行了论证,但是资本作为一种有机体束手就擒也不会是它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风格,而资本所寻找的出路则是加强对一种商品的劳动力投入,使其所获取的利润空间减小,转而开发新的产品提高其价格赚取利润,以此来增强自身的生命力㊂在资本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之下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只是一句空谈呢?当然不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资本顽强生命力的表现对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进行解决,痼疾依然留存资本之中[5]㊂(三)思想创新的历史意义在马克思发表‘资本论“之后,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改变,同时对工人阶级才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㊂在工人自己养活自己的同时还养活了趴在工人身上吸血的资本家㊂站在以往传统的观念角度来看,好像是资本家给了工人工作的岗位,养活了工人,但是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讨论,我们会发现,工人在资本家手下进行劳动,在赚取自己工资养活自己的同时,还创造了剩余价值以及利润,养活了资本家;其次,当我们换一个角度,从资本再生产的方向来看,资本家所享用的财富是他在对工人掠夺的基础上得来的,假如说资本家没有工人为其日复一日的创造利润,迟早有一天资本家的财富会消耗殆尽㊂但事实上,资本家的财富不仅没有消耗殆尽,反而越来越多,那么多出来的财富是从哪里来的呢?那就是工人在不断创造中为资本家所赚取的利润[6]㊂马克思的这些观点改变了工人发动革命的根本性质,工人发动革命不是为了抢夺资本家的财富,而是拿回属于自己原本所创造的劳动价值,这样颠覆性的思想与当时的传统看法截然相反,甚至工人阶级自己都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的提出开启了工人阶级思想上的变化㊂二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所具有的时代价值(一)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随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所蕴含的中国特色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融合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特色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㊂在中国新常态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发生了根本变化㊂在对资本主义的劳动价值㊁生产关系㊁生产方式㊁交换关系中进行解剖和分析的时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资本剥削的本质进行了揭示[7]㊂同时,科学社会主义的制度思想也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和风险反思的基础上所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这种具有战略思维以及远大发展目光的视角下得了一种全新的启示和前进方向㊂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问题的理论成果在新常态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并将新常态下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建设的基本现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设想相结合,从而使我国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进一步进行了利用与研究,使得新常态下的市场经济建设再次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由此造就了我国市场经济在2018年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900309亿元,与2017年之时相比较增长了6.6%,实现了原本所设定的6.5%的预期发展目标(见表1)㊂88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年表1㊀2018年中国GDP发展情况分季度看我国2018GDP相较于2017年增长情况分产业看我国2018GDP相较于2017年增长情况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6.8% 6.7% 6.5% 6.4%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64734亿元㊁3.5%366001亿元㊁5.8%469575亿元㊁7.6%(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新常态下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价值在于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实践中具有科学的指导价值㊂经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的指导,我国市场经济在近些年来取得飞速发展[8]㊂笔者收录了2012-2018年间我国GDP的变化情况,具体见表2㊂表2㊀中国2012-2018年中国GDP季度核算主要数据我国GDP绝对额/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全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全年2018900309 6.8 6.7 6.5 6.4 6.6 2017827122 6.9 6.9 6.8 6.8 6.9 2016744127 6.7 6.7 6.7 6.8 6.7 20156767087.07.069 6.8 6.9 20146361397.37.47.27.27.2 20135880197.87.57.97.67.7 20125341238.07.57.48.07.7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科学理论的指导以及创新相结合㊂当前的市场经济融合了较为复杂的多方面因素,相较于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经济发展形势有着很大的差异[9]㊂但是客观的运行轨迹始终是人类世界中经济发展的基本轨道,因此在21世纪的经济发展形势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所蕴含的科学理论指导和理论成果在新常态下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依然具有指导作用㊂因此对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我们要主动将其把握在手中㊂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现实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发角度,同时也是对于世界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回应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是解决经济在新常态发展趋势下出现各种问题的基本手段㊂尽管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中国经济增长快速,但是市场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着的城乡贫富差距㊁扶贫攻坚㊁经济下行等诸多短板,因此,对于中国市场中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以及优化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㊂科学理论的指导是破解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难题的唯一钥匙,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新常态下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㊂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探寻破解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形势下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启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所包含的时代价值[10]㊂三㊁结语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依旧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㊂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之下,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二者优势在相互结合发展的情况下得到了充分发挥,充分证明了在维护社会主义正义与公平方面我国市场经济所发挥的积极作用㊂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下,应对于国家权利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对于计划体制所产生的影响加紧对其消除,对于市场经济以及国家权力的边界线不断进行探索和拓展,从而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公平㊁高效的发展环境㊂参考文献:[1]㊀李健,李冉.世界历史视野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价值[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378(3):66-73,114.[2]㊀许屹山,傅康.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探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98(3):22-24. [3]㊀刘力歌.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学说[J].中国商论,2018,757(18):174-175.[4]㊀郑尚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8,118(4):26-27.[5]㊀何毅亭.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J].新湘评论,2018,239(11):19-21.[6]㊀张小艳,张轩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价值[J].党史博采(下),2018,576(12):27-28.[7]㊀杨万甫.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时代价值[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6):11-15,26. [8]㊀赵佳琪,辛绍军.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探究[J].科技风,2018,353(21):234.[9]㊀邹丽芬.论新时代下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89(6):11-14.[10]崔向阳,钱书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中的文化产业价值链构建与升级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4(1):113-119.[11]王立胜.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价值[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8,12(3):33-46. [12]顾钰民.联系时代和实践新因素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J].经济纵横,2018,390(5):2,12-16.(责任编辑:谢蓓)98第4期吴菲琼,庄龙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浅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
浅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及运行规律进行具体研究后,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涉及经济学与政治学等多学科各方面的内容,它的基本原理综合了几大学科的研究成果,经过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得到越来越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就是中国吸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是借鉴马克思主义优秀经验的过程,并广泛应用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具体实践中。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它细致分析了全社会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矛盾进行了解释阐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前苏联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进行了十月革命并最终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吸取前苏联革命的经验教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开始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指导中国经济建设的理论依据,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还是中国向国际化迈进的必然选择。
由于中国的经济体制发展到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不长,国内的市场经济制度和经济环境还有很多不稳定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规律,它的研究发展可以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相结合,相印证,既能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能帮助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指导中国建立民主公正的社会主义国家,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指导,找出适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道路,在中国社会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中接受检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道路上的一大目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一、引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本质和规律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意义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探究。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学研究,是两位创始人对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和社会矛盾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马克思首次系统阐述其经济学思想的作品是《资本论》,此书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列宁和斯大林等继任者的引领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近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潮流包括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探索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拓展。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研究内容包括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以及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等。
其中,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依赖于无尽的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则揭示了资本主义内在的不稳定和矛盾,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关注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模式,强调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提出劳动与资本相对应的价值观。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理解和改造现实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首先,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我们可以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和不平等现象,进而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和研究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和规律,为改善和调适现代经济提供了参考。
最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为我们思考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制度建设和优化提供了借鉴。
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有其重要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实践对经济制度的创新和总结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方法论指导和基本原则。
本文将从制度建设、发展阶段和政策制定三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指导。
一、制度建设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发展需建立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制度之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来实现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马克思主义主张在保证市场的发挥作用的同时,通过法律法规、监管机构等制度工具来调整和引导市场行为,保证市场公正、公平、有序的运行。
马克思主义还强调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即实现人民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二、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提供了方向。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初级阶段是指在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上,经济制度发生变革,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
中级阶段是在初级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经济制度,促进市场发展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高级阶段则是在中级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质的飞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水平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阶段理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三、政策制定马克思主义为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提供了依据和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策应当服务于人民的整体利益,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制定中,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关注人民的需求和利益。
同时,要注重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还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及对市场行为的监管和调节。
马克思主 义政 治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经济现象、把握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现实深刻洞察和批判的结果。
在 19 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深入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本质和运行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商品的价值来源,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剥削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工人的劳动创造了价值,但他们却只能获得维持生存的工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这种剥削关系导致了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的不平等。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让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剩余价值,从而实现资本的积累和利润的获取。
这一理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本质,也为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危机提供了理论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危机是其固有矛盾的集中体现。
由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会出现生产过剩、经济衰退等现象。
在经济繁荣时期,资本家为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导致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
当危机爆发时,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经济陷入萧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这种周期性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所导致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强调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反过来又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在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政治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垄断地位。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改革开放的实践相脱节,加之缺乏有效的短期分析工具,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衰落”了。
面对挑战,政治经济学界作出了两种反应。
一种是消极的,即要么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的理论需求和中国经济学蓬勃发展的事实视而不见,对该范式自身的缺陷不去正视,固守传统不变;要么在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沿袭旧制,再加上一些当代资本主义的描述性材料,而在社会主义部分引入一个简写本的西方经济学(其蓝本大多数是新古典综合派)。
后一种做法无疑漠视了一个理论范式内在逻辑一致性的基本要求另一种是积极的,即清除传统理论中的教条主义影响,以《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著作为主要理论依据,以中国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为理论源泉,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紧迫的理论需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创造了宽松的学术环境,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
尽管受到了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冲击,但一个挣脱了教条主义束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正展示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概念、范畴体系和分析方法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也是一个理论范式自我完善的要点所在。
在概念和范畴体系方面,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所有制、所有权、劳动、劳动力、剩余价值、剩余劳动、资本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概念之争,以求澄清概念,使讨论能在共同的基础上展开;其二,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该范式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
在分析方法方面的发展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进一步确立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研究中的方法论地位。
虽然任何一本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宣称自己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两大研究方法,但由于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它们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现在,教条主义被逐步清除,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和巩固。
其二,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具有短期分析意义,有的学者试图为该范式的工具箱中增加一些新的分析方法。
多方面努力的成果被初步整合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理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性认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早期关于价值规律以及市场与计划关系的探讨做了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并把这两个主题拓展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这一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主题。
因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大支柱,凝结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对经济科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理论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列宁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概念的创始人,斯大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和模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创立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关系作过深入的研究,揭示的商品经济的一般原理,为我们认识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们提出过计划和市场这些概念,并没有提出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经济。
他们认为,商品是私人劳动的产物,商品交换是私人生产者的一种劳动交换关系。
因此,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程中,对未来的社会主义作过一些科学的预测,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在那里,人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1]。
整个社会生产过程是在直接的有计划的调节下进行的。
由于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人们之间不存在经济利益的矛盾,因此,整个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都是简单明了的。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用于生产,每一个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的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
那时,一件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可以不必首先采用迂回的途径加以确定,日常的经验就可以直接显示出这件产品平均需要多少数量的社会劳动。
”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可以简单地处理这一切,而不需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2]。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未来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是有前提条件的:第一,全社会的单一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第二,个别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第三,每个人都成为“自由人”。
具备这些条件需要相当丰富的物质基础,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现在看来,没有一个国家具备这些条件,不能用这些论述来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首先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概念的是列宁。
列宁提出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利用对个人经济利益的关心、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和经济核算制等一系列中介环节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主张,在列宁看来,对于市场的利用只是过渡时期的一种特殊情况,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还应保留商品货币和市场机制,他没有来得及对理论作进一步的修正。
社会主义制度的真正建立是在斯大林时期完成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理论也是在这一时期最终确立的。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发现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没有资本家参加的特种商品生产,它注定要与货币经济一起为社会主义服务。
并指出价值规律是“很好的实践的学校”,它使我们的干部迅速地成长起来,成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真正领导者。
但是,斯大林对市场的这种认识仍然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从总体上还没有超出传统计划经济的认识框框。
斯大林在苏联建立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种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和模式,被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并在很长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
这一模式的确立,一方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的计划经济思想,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大规模的工业化的客观要求。
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经济的原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增长日益缓慢,计划经济中运行动力不足、经济结构僵化、经济效率低下的弊病日益明显。
引入市场成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一些改革,从而使传统的计划经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这种改革过程中,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在逐渐被冲破。
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从那时起,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成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动力,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逐步摆脱了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大大推动了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从总体上看是以前苏联模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已经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但是,当时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
有时由于实践的需要在经济政策上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市场因素,但这只是度过经济困难的策略,一旦经济情况好转,主张取消限制市场的思想又会占上风。
在我国,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中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问题的认识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就开始了。
但是,当时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从总体上没有超出传统计划经济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突破传统观念,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经历了从实践到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开始了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真正认识。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正确理解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针对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首先提出要“在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的改革原则,确立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改革措施。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认真总结了农村改革和城市企业改革的经验,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明确表示为“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又提出了改革计划体制,加强市场调节的改革思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市场调节和市场机制在现实的经济过程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基于这些新的认识,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即提出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机制。
自198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三年治理整顿时期,与此相适应,在经济体制上,也着力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改革。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谈话,明确地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是“体制性”的范畴,而不是区别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制度性”的标志。
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详细论述了改革的理论原则。
由此开始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世纪初建立起新的体制,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伟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五大则进一步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终于找到了在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第348页。
[3]魏杰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肖云著.《资本论》与市场经济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5]顾海良,张雷声著.从马克思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北京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