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总结第一章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分类1. 农业手工业:耕作、养殖等2. 家庭手工业:纺织、编织、陶器等3. 手工作坊:铁器、铜器、金银器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1. 家族传承:手工业技术主要依靠家族传承2. 作坊生产:手工业以作坊形式进行生产3. 技术保密:手工业者严格保守技术秘密4. 市场需求:手工业生产受市场需求影响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影响1. 促进经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和市场的发展2. 改善人民生活:手工业产品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求3. 技术进步: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第二章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商业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商品交换2. 发展:夏商周时期商业活动逐渐繁荣3. 市场形式:市场、市集、夜市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1. 市场调节:商业活动受市场供求关系调节2. 货币交易:商业活动以货币交易为主3. 区域性: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知识点三:中国古代商业的影响1. 促进经济繁荣:商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繁荣2. 加强地域交流:商业活动促进了地域间的交流和合作3. 文化传承:商业活动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第三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1. 农学:农学著作如《农政全书》、《齐民要术》等2. 医学:中医药学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3. 天文学:历法、天文观测等4. 数学:算术、几何、代数等5. 工程技术:建筑、水利、冶金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1. 实用性:科学技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2. 传承性:科学技术主要通过书籍传承3. 创新性:科学技术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创新知识点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1. 推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于生产、医疗等领域,推动社会发展2. 文化传承:科学技术的传承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3. 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第四章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原始社会时期出现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2. 发展:夏商周时期出现儒家、道家等学派3. 繁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出现“百家争鸣”知识点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点1. 多元性:各种思想学说并存,互相竞争2. 传承性:思想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和发展3. 包容性: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1. 塑造民族性格: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2. 影响政治制度: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3. 促进文化繁荣:思想文化的繁荣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第五章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1. 诗歌:唐诗、宋词、元曲等2. 散文:儒家经典、史书、文学作品等3. 小说:明清小说等4. 艺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1. 抒情性: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强调抒情言志2. 寓意性:文学艺术作品富含寓意和哲理3. 地域性:文学艺术作品受地域文化影响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1. 丰富文化内涵:文学艺术作品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2. 传承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作品传承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3. 审美教育:文学艺术作品对人们的审美教育和道德修养产生影响第六章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知识点一:古代世界的战争类型1. 城邦战争:古希腊城邦之间的战争2. 帝国征服: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3. 民族迁徙:日耳曼人、匈奴人的迁徙战争知识点二:古代世界的主要战争与征服1. 特洛伊战争:希腊城邦与特洛伊城的战争2.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3. 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帝国对欧洲、北非、中东的征服知识点三: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影响1. 促进文明交流:战争与征服带动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和融合2. 疆域扩张:战争与征服使帝国疆域不断扩大3. 破坏与重建:战争带来破坏,但也催生新的政治、文化重建第七章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点一:古代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1. 古埃及:建筑设计、医学、数学等2. 古希腊:哲学、数学、物理学等3. 古印度:数学、天文学、医学等4. 古阿拉伯:数学、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点二:古代世界的思想文化成就1. 古埃及:宗教信仰、象形文字等2. 古希腊:哲学、戏剧、雕塑等3. 古印度:佛教、印度教、梵文等4. 古阿拉伯:伊斯兰教、阿拉伯数字等知识点三:古代世界科技与文化的影响1. 促进人类思维发展: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2. 传承与创新: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3. 对后世的影响: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梳理总结,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工场手工业时代(工业革命前)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 • • • • • • 1.不同点 A.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 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批判 B.内容 提倡人性,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幸福 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封建 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 C.影响 • 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引发了欧洲范围内宗教改革的浪潮 • 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引发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 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2.宗教改革
• (1)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思 想的传播;教会压榨。 • (2)标志: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 (3)主张:因信称义,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 (4)实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学统治的社会思想 改革运动。 • (5)影响 • 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 级革命的旗帜。 •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工场手工业时代) ——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 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4、15世纪~18世纪初) • 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 造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 • 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启 动时期。 • 16世纪前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体,人类社会开始迈向近代 社会; • 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 • 近代科技思想发展。 • 这一切为西方向工业文明的迈进开启了大门。
• 二、相同点 • 1、背景与条件 • 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的历 史时代 • 2、性质 •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天主教会,使人文精 神得以弘扬 • 3、方式与手段 • 都在古代文化中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 典文化,马丁· 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 4、与统治者的关系 • 都与统治者关系密切,人文主义者需要国王、贵族和富商 的庇护;宗教改革者与统治者的关系更紧密,马丁· 路德得 到了封建诸侯的保护
高中历史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阶段特征教材精解素材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阶段特征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是通过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和手工业从属商业资本而逐步实现的。
这一转变过程的最初阶段是简单协作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定期向小生产者收购产品,运到较远的市场去出售,他们成为包买主。
多数小生产者则由于贫困,不得不求助于包买主出售其产品。
这样,商人的收购和贩卖活动,打破了小生产者和消费市场的直接联系;很多小生产者变成受商业资本剥削的雇佣劳动者。
简单协作与后来手工工场的主要区别是没有劳动分工,产品在一个家庭或一个生产单位内就可以完成。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就是在简单协作的基础上形成的。
手工工场有分散和集中两种形式,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之初以分散的手工工场为主要形式。
生产者仍分散在各自家庭中劳动,但是他们在企业家的组织下形成一个生产集体,有一定的劳动分工。
商人为保障其货源,将统一购买来的原料交给雇佣工人去加工,付给一些报酬,然后销售成品。
所谓报酬实质上就是工资。
这已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但又不彻底,因为加工的工具大都是那些受雇者自己的,劳动过程也是工人在各自家里分散进行,每一种产品是依次经过不同的家庭工人的劳动制造出来的。
分散的手工工场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工人一无所有,集中在资本家的厂房内,使用资本家提供的劳动工具,在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
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他们与雇主的关系是彻底的雇佣关系。
在集中的手工工场,分工越来越细,一件产品的制成要经过许多道工序。
简单协作、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三种形式,它们虽然在时间上是承袭的,但又往往是并存的。
下面让我们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典型的英国为例进行考察。
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于毛纺织业。
毛纺织业兴起之初,其生产组织在城市是行会作坊,在农村是家庭手工业。
农村中没有行会的控制,手工业者的分化比较迅速。
商人以各种方式控制分散的生产者,简单协作很快过渡到手工工场。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详解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详解
公元前约1600年的商代时期,工艺品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商代玉器、青铜器等工艺品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而且在制作工艺上也已经有了相当的成熟。
从商代开始,手工业逐渐形成了以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为特点的制造业。
在周代,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周朝以青铜器制作而闻名,这需要高度熟练的技工和复杂的制作工艺。
当时的手工业已经有了专门的工坊和作坊,如铁匠铺、木工房等,各个地方都有相应的手工业中心。
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促进了社会的经济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在秦汉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秦朝的冶铁业、陶器业、瓷器业等工艺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农业方面,人们开始使用犁耕和田间灌溉设施等先进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和市场需求。
而汉朝时期的手工业发展更是达到了巅峰。
汉朝开启了丝绸之路,与西域、罗马等其他国家进行经济贸易往来。
这极大地推动了手工业的繁荣和技术的交流。
丝绸的生产和出口成为当时的重要产业,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汉朝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手工业人才,如著名的匠师齐民要和刘君孟轲,他们对手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汉宣帝时期创立的国营作坊制度也对手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到了晋唐时期,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多元化的制造业得以建立。
冶铁业、造船业、染料业、造纸业等各个行业得到了积极发展。
随着手工业的
发展,冶铁技术不断改进,民间特别是农民也开始雇佣工匠制造工具和农具。
第三章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一、十字军东
第三章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第一节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一、十字军东征在渡过500年最黑暗的年代后,到11世纪时,欧洲开始了为时200年的十字军东征。
这次远征在形式上是打着夺回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的宗教旗号,实质上是在摆脱穷困、掠夺财富、扩大教会势力等诸多因素的支配下的侵略战争。
其结果是一方面促进了整个欧洲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恢复和城市的复苏;另一方面,在东方文明、古希腊文明和他们所继承的罗马文明的融合中,推动了一种新文明的诞生。
二、工场手工业和远航探险15世纪下半叶,新工厂主、商人的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他们要求扩大贸易和到海外去寻找财富,远洋航海和探险事业应运而生。
西欧各国最初是为了寻找从海上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航路,结果,意大利航海家哥仑布(C.Columbus,1451-1506)1492年发现了今天称作美洲的新大陆。
葡萄牙海员麦哲伦(F.deMagalhaes,1480-1521)率领的船队从1519年8月10日到1522年9月8日实现了环球航行的壮举。
远航探险和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的社会和科学技术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在这场航海探险中所体现出的自信和冒险精神,也为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精神动力。
三、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发端于意大利,随后波及整个欧洲的反神学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宗教神学的黑暗统治和封建专制,借助复兴古典文化运动,利用古希腊文化中蕴藏的世俗观念、民主思想、理性主义和探索精神,与宗教神学中的专制主义、蒙昧主义、经院哲学相抗衡。
他们在文学、绘画等方面极力宣扬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
四、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从14、15世纪开始,在西欧与中欧国家兴起,运动的目的是改革教会,建立起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教义,同时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改革政治制度的要求。
五、东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在欧洲的传播中国、印度和阿拉伯等东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在中世纪陆续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的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_近代西方文明的勃兴——工场手工业时期
1. (2013· 山东文综)1788 年 7 月 10 日, 纽约某报纸以 《船 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 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 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联邦体制 C.共和制度
[ 命题立意 ]
(
)
B.分权制衡原则 D.主权在民原则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肯定人性, 宣扬“信仰得救” 内 要求把人从 和简化宗教仪式, 容 宗教束缚中 建立资产阶级化的 解放出来 新教
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 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 和个人自由,建立资产阶 级“理性王国”
冲击了封建 打击了欧洲的封建 影 神学的束缚,势力和天主教会,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资
本题以纽约某报纸的通告为切入点考查
美国的政治体制,主要考查准确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如“1788
年”“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十三包”等。 这些信息体现 了美国 1787 宪法所确立的联邦体制。分权制衡、主权在民的 原则和共和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B、C、D 三项。
二、特征概览 阶段 特征 工场手工业时期(16~18世纪中期)是近代资本主义的 兴起阶段。16世纪前后,人类社会开始迈向近代社会, 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
政 在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 治 政治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 上 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表 经 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 济 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现 上 并进一步拓展 思 近代科技的出现,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完善; 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 上 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3
(3)经济重心南移。
2.材料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关于“祖传秘方”的说法和“祖传秘 方”传奇式的故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秘方为什么不能传播开来呢? 在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这么一段话:“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 技术的时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 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这种传习,主要由 于手工业市场的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了防治技术竞争而采取的自卫措施, 手工业成品也往往因此而保证了工艺水平。但这种世代传习显然是妨碍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的。”元稹的《织妇词》中有:“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 嫁不得”。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中国古代为什么会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特点?这对中国古代社会经 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元稹的《织妇词》中有:“东家头白双女儿, 为解挑纹嫁不得”。反映了什么现象?有何影响? 原因:个体手工业工匠为了竞争的需要,往往将若干年乃至若干代实践总结的 技艺在本家庭成员内部传授。影响到手工业技术的传播和推广,制约了手工业 的进步,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现象:个体手工业生产者中,有些为了技艺传承而不至于泄漏,往往将子女的 婚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甚至有终老不嫁的现象。 影响:使个体工匠尤其技艺比较精湛的工匠家庭的婚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 内,选择配偶的余地比较小,这严重影响了这类工匠家庭人口再生产,长期以 往则必然会使这样的手工业家庭出现萎缩。
6、影响: 标志着封建制度趋向衰落。政治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经济上冲击着封建经济的统治基础, 思想上导致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 7、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原因: (1)封建制度的阻碍(根本原因) (2)市场:国内--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国外--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资金:地主、商人不扩大再生产; 劳动力: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工场手工业时期课件
英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最为典型的 国家之一,其羊毛、纺织、钢铁等 产业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得到了迅速 发展。
社会背景
封建制度的瓦解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封建制度逐渐瓦解,这为工场手 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为工场手工业提供了 广阔的市场和人力资源,同时也 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工场手工业时期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工场手工业的起源 • 工场手工业的特点 •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 工场手工业的影响 • 工场手工业的局限性
CHAPTER 01
工场手工业的起源
时间背景
01
02
03
14世纪初
工场手工业在欧洲开始萌 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 术的进步,逐渐在欧洲各 地兴起。
手工技艺传承
工场主通过学徒制度,将手工技艺传授给年轻工人,培养了一批熟 练的手艺人。
生产效率提升
手工工场的出现,使得生产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产品品质也 得到提高。
发展阶段
规模扩大
01
随着市场需求增加,手工工场的规模逐渐扩大,雇佣工人数量
增多。
技术创新
02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工场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引入新设备和
对社会发展的制约
阻碍城市化进程
手工生产方式难以Biblioteka 足 城市化进程中对大规模 生产和商品的需求,制 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阻碍国际贸易发展
手工产品成本高、质量 不稳定,不利于国际贸 易的发展,限制了国家 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阻碍社会分工细化
手工生产方式难以适应 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专业 化趋势,制约了社会经 济的发展和进步。
对世界市场的开拓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在工业革命的早期,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手工业制造逐渐被机械化的工厂生产所取代,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这一转变不仅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影响了劳动力的组织和劳动条件。
工场手工业的定义工场手工业是指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阶段,工匠和手工业者在工厂中进行生产。
在此之前,手工业者通常在自己的家中或小工作坊中进行生产。
然而,随着机械技术的进步和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增加,手工业者逐渐开始在规模较大的工厂中进行生产。
这一转变背后的动力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发展。
资本家开始投资和组织生产,雇佣工人在工厂中劳动。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工人常常是无产阶级,他们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取生计。
工场手工业的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相较于传统的手工业制造,工场手工业在生产效率上有了明显改善。
通过引入机械和设备,工厂能够大规模地生产商品,并在相同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
机械化的生产还降低了成本,使商品更具竞争力。
这一变化促使着工业化的加速,进一步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组织的变化工场手工业时期,标志性的变化是工人的集中。
工人不再在个体手工业者的小作坊中工作,而是聚集在规模较大的工厂中。
工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加,劳动力得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
这种集中劳动力的趋势进一步催生了劳工运动的兴起,工人开始为改善劳动条件和获得更好的待遇而组织起来。
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改变。
工业化的加速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迁徙到城市,以寻找工作机会。
这种城市化的趋势,推动了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并导致城市社会经济结构的重组。
城市中工人阶级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农村则逐渐变成了提供粮食和原材料的地区。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
资本主义通过雇佣劳动力、大规模生产和竞争市场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工场手工业的机械化生产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剧了分工的细化和劳动分工的加深。
工场手工业时期
工场手工业时期
(1500年——18世纪末) 可以分为两阶段: 一、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兴起 (14—16世纪) 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17、18世纪)
工场手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几件 大事 (一)经济发展: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对外探险:新航路开辟 (三) 扩张:早期殖民扩张 (四)思想文化: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几件大事之间的联系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对内: 对内: 人的发现 新航路的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对外: 对外: 世界的发现
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
生产力的发展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产 生
资产阶级征 服世界活动
(外—世界的 世界的 发现) 发现)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文艺复兴 资产阶级反 (思想文化) 思想文化) 封建斗争
• 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
欧洲开辟出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 欧洲主导世界的格局开始形成,全球逐渐 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 类从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世界市场雏形形成并不断得到拓展。
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17C——18C·60年代)
1.时间起止: 2.时代特征: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3.重大事件及其联系:链接 4.重大事件复习:链接 5.对本阶段历史的整体认识
政治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二)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 (1789(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
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解放运动:欧洲启蒙运动
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阶段 (17、18世纪)
思想—启蒙运动 思想 启蒙运动 政治—革命建立宪政 政治 革命建立宪政 封建国家改革 对外 殖民主义扩张 仍是赤裸掠夺为主) (仍是赤裸掠夺为主)
高三二轮通史复习—工场手工业阶段完整版课件
这一阶段指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到工业革命前的历史。也可以称 为前工业化时代。从社会性质上看,是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 渡。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是进入工业化的准备阶段。
资本主义经济,既是发展的动力,又是发展的目的。这一时期通过 圈地运动、殖民扩张、黑奴贸易,从内外两个范畴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为工业化提供了资本、市场、劳动力等必要条件。工场手工业的快速发 展也为工业化提供了技术和生产组织的积累。
端
17-18世纪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中国:明末-清中期)
背景(经、政、文)和性质
指导思想及涵义
启 蒙
代表、著作、思想、地位及影响 (伏:主张-反对-局限-领袖)
运 (卢:契约-共和-民权-激进-浪漫)
动 (孟:分权-奠基-古代-近代)
(康:思想自由-启蒙真谛)
意义影响(本身-引申-延伸) (3层:制度设计-人的解放-人文内涵)
英国殖民霸权确立的过程 英国殖民霸权确立的原因
早期殖民主义的罪恶和特点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二、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和代议制度的确立
14-16世纪 资本主义的兴起 (中国:明朝)
宗教 性质:既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次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政治运动。 改革 政治影响: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有利于各国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17-18世纪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中国:明末-清中期)
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性质的工 场手工业迅速发展,资本原始积累 趋向完成,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扩大。 西欧已经处于工业革命的前夜。
世界 市场 发展 状况
新航路开 辟促使世 界市场开 始形成。
背景和条件 过程和路线 影响和意义
殖民扩张 和世界市 场粗具规 模。
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通史复习:工场手工业时期
现代化起步 (时间:17-18世纪初)
可编辑ppt
1
【总体特征】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制度矛盾尖锐,封建
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开启了工业文明的大门,是 早期政治革命的时期。
(1)政治上: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代议制 在英、美等国确立并完善,但资本主义还不能战胜封建 主义,世界各国整体仍是以封建制度为主。
政
联邦制原则、和 民主 原则。
治 ②1789年 华盛顿 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不久,
第一届国会也经选举产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
体开始确立起来。可编辑ppt
4
【经济上,主要史实】
工 殖 1. 17世纪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商船,荷兰人有
场 民 2. “海上马车夫 ”之称,掌握了世界商业霸权。
手 扩 3. 2.英国:①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 》,
(2)经济上: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时 期;重商主义政策广泛盛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得以拓展;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展开。
(3)外交上:西欧列强殖民扩张,密切各地区联系。
(4)思想上: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并取得突破,为后来的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启蒙运动广泛
传播,理性主义推动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
(4)评价:进步性:①对美国:宣告美国成立;指导独 立战争胜利;其民主精神影响美国未来。②对世界:推 动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影响法国大革命; 推动了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民主独立运动。③地位:人类 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马克思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局限性:删去谴责奴隶制的内容;存在财产、种族、性别、
(1)背景:社会矛盾的激化。①查理一世的反动暴政。 ②王权与议会的矛盾进一步激化。③1640年,长期议会 (新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工场手工业
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是指以手工操作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工业形态。
在工厂手工业中,工人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和简单的工具进行生产,没有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设备和高科技的支持。
本文将从工場手工業的起源、特点、发展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工场手工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
在古代,工匠们常常在家中或小作坊中使用简单的工具,手工制作各种商品。
他们依靠多年的经验和技艺,将原材料加工成各种精美的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还成为社会经济交流的媒介,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工场手工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力劳动的主导地位。
相比机械化生产,工场手工业更加注重工人的工艺技能和技术水平。
工匠们通过手中的工具,将原材料一步一步地加工成为精美的产品。
他们对每一个细节非常讲究,追求产品的完美。
正是这种专注和精细的手工制作,使得工场手工业的产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品质保证。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推动。
在早期社会中,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和技术条件的约束,手工业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工场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手工制作的产品因其独特性和高品质而备受青睐。
从古代的陶器、纺织品到现代的手工艺品、家居用品,工场手工业涵盖了众多领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工场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工场手工业为就业提供了很多机会。
相比机械化生产,工场手工业更加依赖于人力,需要大量的工匠和手工艺人。
这为许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劳动力的就业稳定和经济的增长。
其次,工场手工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手工业传统和特色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当地人的需求,还通过市场交流和出口,扩大了经济的影响力。
一些以工场手工业为特色的地区因此成为了知名的工艺品产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最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也有助于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
世界近代现代史 上册(课本第三章)人教版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课本第三章)一. 本周教学内容: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课本第三章)学习方法:1.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2. 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开会,形成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维也纳体系。
3.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4. 由于本章内容多,故分两部分学习。
此期按资本主义的经济、国际关系、政治三条线索掌握。
第一部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国际关系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一)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1.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资本的原始积累:⑴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⑵殖民掠夺。
⑶圈地运动:①18世纪,英国圈地运动盛行。
②地主获得大量土地,革新农业技术,改良畜牧业品种,促进农牧业的发展。
③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入城市,沦为雇佣劳动者。
3. 工场手工业蓬勃发展,作用:⑴积累了丰富生产技术知识。
⑵使生产分工日益深化,作用:①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②使劳动工具进一步专门化,为发明和使用机器创造了条件。
4. 煤铁资源丰富,可以提高铁产量,促进机器的推广和使用。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 工业革命的进程:⑴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开始发明和使用机器,以后机器生产扩展到:①采煤、②冶金、③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
⑵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于1785年投入使用,并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⑶评价:①工业生产逐渐由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过渡。
②传统的手工工场日趋衰落,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兴旺发达。
③生产力大幅度增长,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革,人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工业革命。
④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机器制造业建立起来,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 工业革命的扩展首先是西欧和北美法国:⑴进程:①18世纪到19世纪初,法国一些纺织业开始使用机器和蒸汽动力,其他部门也逐渐效仿。
第三章2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工业品的需求和供给 第二节 工场手工业的特点 第三节 工场手工业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品的需求和供给
一、海外市场的需求 二、欧洲市场的需求 三、供给方面
一、海外市场的需求
15世纪地理大发现的影响在16世纪开始 显现出来。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殖民化, 欧洲与新大陆的联系不仅表现在贵金属、 染料、蔗糖等源源不断地输入,而且表现 在欧洲对新大陆的商品和劳务的输出,这 对欧洲的工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吸纳了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同时
不至于使粮食生产下降; 另一方面将市场引入农村经济,改变了农 村的传统面貌。
第三节 工场手工业的影响
一、欧洲工业中心的转移 二、为技术革命准备条件 三、培养企业家和近代产业工人 四、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存在
第三节 工场手工业的影响
16-17世纪工场手工业在欧洲的发展并不 平衡,欧洲的工业中心从佛兰德斯、意大 利北部和德意志南部转移到了英国和荷兰。 英国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而成为工业革 命的发源地,工场手工业在工业革命后还 长期存在,吸收剩余劳动力方面做出了重 要贡献。
普及了亚麻和大麻在低地国家、波兰和西里西 亚的种植; 发现了铁和铜的新矿区; 发展了明矾的生产 将新大陆和波罗的海国家确定为新的木材供应 来源
三、供给方面
从技术方面看,发明了节省资源和劳动力
的技术。 从劳动力的供给看,到户制和集中的手工 工场充分利用了农村中的潜在劳动力。 从资本的供给看,合伙制和股份制等企业 组织形式推广,使更多的资金得以利用, 而且减少了投资的风险。
四、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存在
工场手工业在工业革命兴起后,并没有立即从历 史舞台上消失,而是与机器大工业并存了很长一 段时间。 工业革命后的工场手工业是机器大工业的补充。 同时也在吸收剩余劳动力方面做出了不容忽视的 贡献。 工场手工业在吸收劳动力的同时还不断向近代工 业输送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既是近代工业之母,又是近 代工业发展对社会冲击的缓冲层。
高二历史选修1_课文注释:日本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课文注释:日本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和发展18世纪中期,日本商业资本开始首先渗入农村的纺织业。
商人以“换棉”(供给农民皮棉,让其在家纺成纱,再织成布,按成品数量支付工资)、“出机”(供给农民棉纱和织机,按成品多少支付工资)等方式逐步控制生产者。
“出机”商人进一步设立自己经营的作坊,从穷苦农家招雇“机织下女”即女工,形成以分工为基础的手工工场。
19世纪前半期,手工工场从纺织业扩展到油、酒、纸、糖、陶瓷、蜡烛、采矿、海产加工等生产部门,数量也不断增加。
1854年,日本全国雇用十人以上的手工工场约有300所。
1867年,全国各生产部门的手工工场共约400多所。
丝织业和棉织业仍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生产部门。
如:桐生的丝织手工工场达到二百六七十家,每家有织机六架至十架;足利的棉纺织手工工场,通常每家拥有三五十架织机,多的甚至达到一二百架。
手工工场的出现和发展,开始触动封建制度的基础,因而遭到代表旧生产关系的幕府和大名的抑制。
但是,当时日本的工场手工业还未达到高度发展阶段,资产阶级也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1/ 1。
手工业发展历程
手工业发展历程
手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最初,手工业是人们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的主要方式。
在这个阶段,人们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技术,通过手工劳动完成各种生产任务,例如农业、纺织和陶器制造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掌握了更多的技术和工艺,手工业的规模和复杂性也逐渐扩大。
在古代文明的发展中,手工业成为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古埃及的石匠、中国的丝织工、印度的铁匠等都展示了手工业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械化和工业化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
机器的广泛应用和大规模生产使得手工业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大规模的工厂和生产线替代了手工劳动,许多传统的手工业工艺逐渐式微。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重新认识,手工业经历了一次复兴。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手工制品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内涵。
手工业逐渐从传统制造业转变为一种具有艺术性和奢侈品属性的产业。
当前,手工业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的一部分。
很多国家和地区将手工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和文化资源进行发展。
现代的手工业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也结合了现代设计和市场需求,推出了各种高品质的手工制品,包括陶瓷、纺织品、工艺品等。
总的来说,手工业发展历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简单
生产到工业化的冲击,再到如今的复兴和发展。
手工业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价值和文化传承的产业,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海外市场的需求
殖民地市场的需求
所以西欧其它国家成为殖民地需求的供 给者,西班牙成为一个漏斗,金银通过它 而流入欧洲其他国家,金银流入最多的是 荷兰、英国、法国这些工场手工业有一定 基础的地区,从而更加促进了那里的工场 手工业的发展。
一、海外市场的需求
殖民地市场的需求 这一时期,贸易额与贸易商品种类都扩大了, 出口的工业品主要有亚麻布、毛织品、呢绒、金 属制品(如铁条、刀具),另外还有枪和火药, 玻璃球和丝绸。意大利的长袜、法国的帽子、缎 带、花边之类的奢侈品以及纸张和法律、宗教方 面的书籍。一、海外市场的需求 殖民 Nhomakorabea市场的需求
最初,西班牙是美国市场的主要供给者, 15世纪上半期,西班牙的毛纺织业、金融 制造业、造船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美 洲市场的需求导致的。
一、海外市场的需求
殖民地市场的需求
16世纪时,殖民地对欧洲工业品的需求 超出了西班牙的生产能力。但是殖民地生 意的高额利润,远高于工场手工业的利润, 因此垄断殖民地贸易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宁 愿从事殖民地冒险,而不愿从事工场手工 业生产。
第三章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第三章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16-17世纪)
第一节 工业品的需求和供给 第二节 工场手工业的特点 第三节 工场手工业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品的需求和供给
一、海外市场的需求 二、欧洲市场的需求 三、供给方面
一、海外市场的需求
15世纪地理大发现的影响在16世纪开始 显现出来。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殖民化, 欧洲与新大陆的联系不仅表现在贵金属、 染料、蔗糖等源源不断地输入,而且表现 在欧洲对新大陆的商品和劳务的输出,这 对欧洲的工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存在
工场手工业在工业革命兴起后,并没有立即从历 史舞台上消失,而是与机器大工业并存了很长一 段时间。 工业革命后的工场手工业是机器大工业的补充。 同时也在吸收剩余劳动力方面做出了不容忽视的 贡献。 工场手工业在吸收劳动力的同时还不断向近代工 业输送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既是近代工业之母,又是近 代工业发展对社会冲击的缓冲层。
二、集中的工场手工业
1564年,温奇库姆建立了一个作坊,200 名织工集中在一间屋子里使用200架织机, 200名学徒帮忙,100名妇女梳理羊毛,200 名少女运转线杆纺一。拣选羊毛找作由150 名儿童来完成任务。呢绒一经织成,即交 到50名剪毛工作和80名整理工人手中,这 个作坊还有一个雇佣20名工人的漂洗作坊 和一个雇佣40名工人的染坊。
二、欧洲市场的需求
16世纪以后,随着欧洲人口的增加和城市
的发展,居民原有消费需求增加
农村居民移居城市,引起住房和公共设施的修 筑,促进建筑材料的生产。 富裕价层对奢侈品和装饰品的需求进一步增长, 乡村豪宅、华丽的马车、挂毯、贵重家俱、花 边饰物、陶瓷奢侈品的生产在西欧各地繁荣起 来。
二、欧洲市场的需求
三、工场手工业的经济收益
此外,分料到户制和集中的手工工场使原
来受行规限制,不能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得 以利用,而且在不对劳动力进行重大培训 的基础上,保证了劳动力的充足供应。
分料到户制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充分利用了
分工协作产生的效益,使生产得到了很大 提高。
四、工场手工业的分布
这一时期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另一个特点就
随着商业革命兴起的中产阶级,促使消费
结构发生变化。
在穿着方面,由而穿的传统毛织品转为花哨的 细呢织品,从而细呢织品业取代粗毛织品业。 由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印刷业和时钟业兴盛。 书籍成为经济景况较好家庭的必备之物。
三、供给方面
从自然资源的供给看,为了满足不断扩大
的市场需求,人们开发了许多尚未得到利 用的自然资源。
二、集中的工场手工业
不久,毛纺织行业集中的手工工场也发展
起来。最普遍的是雇佣500-700人的工场, 也有雇佣150-200人的小型手工工场,还有 更大的手工工场。 同时,集中的手工工场在印刷业和玻璃业 中也出现了。 18世纪,这种集中的大型手工工场在英国、 法国、荷兰和德意志等国的各个工业领域 比较普遍地发展起来。
三、培养企业家和近代产业工人
工业革命时期的企业家们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工场 主,特别是来自小工场主,他们根据市场变化, 抓住技术革新带来的机会,采用新机器、新生产 方式,逐渐将小工场发展成大企业。 从手工工场中还涌现出大批发明家,他们主要是 通过实践积累,完成了工业革命的大部分革新, 而这些发明家只不是大批技术工业中的一部分。 在工场中劳动的工业成为近代工业的第一批产业 工人。
是普及性。这一时期工场手工业与中世纪 传统的手工业不同,它的技术不是一项特 殊“工艺”,不需要特殊传授就可以掌握, 而且当时的生产工具较为简单,开办费用 低,具有普遍发展的可能性和大量吸收剩 余劳动力的潜力。
四、工场手工业的分布
16世纪英国从事毛纺织业生产的人数 几乎占全国居民的50%,17世纪有至少1/5 的人口靠毛纺织业生活。据当时记载,几 乎没有一个城镇和乡村不把毛纺织业作为 主要的家庭副业。
一、分料到户制
“包买商”和中间商帮助家庭手工业者克服
困难,但他们也因而失去独立性。
收购商品 提供原料
控制工序
“分料到户”(分散的手工工场)
分料到户制是以生产工序的不断分离为特
征,以生产地和销售地的扩大、每一工序 的付费为表象。
一、分料到户制
分料到户制在纺织业上获得充分发展。 如1637年英国公布的私人档案中曾记载: 在考尔切斯托地方有一个包买商汤姆斯· 雷 诺尔池,他在生产中雇用了400名纺工、52 名织工、33名其他手艺人,所有这些人都 在郊区自己的家里工作,并领得他们应得 的工次。纺工在家里分到羊毛,织工分到 毛纱,有的还分到织机。 渐渐的,分料到户制扩展到五多产品 行业和印刷业。
一、分料到户制
为什么会出现分料到户制?
欧洲的社会结构
16世纪以后经济方面的变革
交通状况
二、集中的工场手工业
一些行业要求集中生产的性质决定其无法
采取分料到户制,如矿产开采和冶金业, 这些行业一开始采取的就是集中作业方式。 这些企业大多采取合伙制或股份制。 这些行业是最早出现的集中的手工工场。
一、欧洲工业中心的转移
法国的情况
法国的丝绸在当时的欧洲已居首位,法国在亚麻布市 场上夺取了一大部分先前由佛兰德斯制造商控制的西 属美洲市。 它的玻璃制品,尤其是大镜子,已开始取代威尼斯的 玻璃制品。 在造纸业和印刷业方面有当时最大的两本个纸张和书 籍供应者之一。 诺曼底与多菲尔的铁工业、朗格多克的毛纺织业及布 列塔尼的造船业也取得了进展。
三、供给方面
此外欧洲国家奉行重商主义政策,法国、
德国、俄国和英国都是在前工业社会推行 重商主义政策的典型国家,它们在17世纪 末把重商主义推向高峰,大力扶植工场手 工业业的发展,采取保护关税、出口退税、 出口奖励、吸引外国技术人员等一系列优 惠政策,政府的这些措施使工场手工业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欧洲工业中心的转移
英国、荷兰、法国手工业的兴起,对老工
业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西班牙和意大利 成为竞争中彻底失败的国家。
旧的工业国家在自然资源和新兴工业国家
未掌握的手工业方面仍有竞争力。
二、为技术革命准备条件
工场手工业建立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它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秘密不是技术革命,而 是建立在劳动分工、劳动协作、共同利用 固定资本设备基础上的企业组织开展。细 致的分工使劳动过程简单化、标准化、集 中的手工工场又使团队的聚集效应充分显 现,以后的技术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发生的。
一、欧洲工业中心的转移
英国的情况
首先,英国原有工业部门迅速扩张。许多部门如毛纺 织、采矿、冶炼、造船等传统部门早在中世纪时已有 所发展,只是由于行会限制,外于停滞状态。16-17世 纪由于市场规模扩大,分料到户制、集中的工场手工 业的发展,使这些部门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其次出现大量新部门。造纸业、玻璃制造业、明矾、 硝石、肥皂等制造业。
四、工场手工业的分布
16-17世纪的工场手工业与后来的机器大工
业不同,它未兴起于城市,而主要散布于 农村。
主要原因在于城市中的产品定价、人员招募、 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和程度都由行会制定的行规 严格约束。市场的扩大并没有立即引起城市中手 工工场扩大生产的反应。
四、工场手工业的分布
工场手工业广泛散布于农村,不仅是 手工业本身发展的特点,对于农村经济来 讲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工场手工业的经济收益
16-17世纪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从技术上看,
并没有出现工业革命时那种革命性的变化。 1700年左右尽管理有一些技术创新,但整 个工业的技术水平与中世纪时期相关无几。 一些动力机械的使用范围十分有限,很多 重型工作仍依靠体力来完成。 因此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巨大收益不是取得 技术性的突破,而是原有技术的扩大使用 和完善。
第二节 工场手工业的特点
一、分料到户制 二、集中的手工工场 三、工场手工业的经济收益 四、工场手工业的分布
一、分料到户制
自中世纪到近代初期,独立的家庭手工业
作坊都是最基本的工业生产单位,其生产 主要是为满足家庭和邻居们的需要。 资金缺乏和交易信息不畅是阻碍他们扩大 产量和销量的主要困难。 16世纪以后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独立的 家庭手工业和手工作坊向专业化发展,分 料到户制加强了专业化的发展。
普及了亚麻和大麻在低地国家、波兰和西里西 亚的种植; 发现了铁和铜的新矿区; 发展了明矾的生产 将新大陆和波罗的海国家确定为新的木材供应 来源
三、供给方面
从技术方面看,发明了节省资源和劳动力
的技术。 从劳动力的供给看,到户制和集中的手工 工场充分利用了农村中的潜在劳动力。 从资本的供给看,合伙制和股份制等企业 组织形式推广,使更多的资金得以利用, 而且减少了投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