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达州的变化精编版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达州的变化作文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达州的变化作文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达州的变化作文《达州的巨变》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达州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超级大的变化!
以前,达州的路可不好走,坑坑洼洼的,一到下雨天就满是泥水。

现在呀,到处都是又宽又平的大马路,汽车在路上跑得可稳啦!
以前,大家住的房子也小小的,光线还不好。

可现在,到处都是高高的大楼,房间又大又亮堂。

就说咱们达州的公园吧。

以前只有小小的一个,里面也没多少好玩的。

现在可不一样啦,有好多漂亮的大公园,里面有滑梯、秋千,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可美啦!
还有啊,以前买东西都要去小小的商店。

现在有了大大的商场,里面什么都有,想要什么就能买到什么。

达州变得越来越好了,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啦!
《改革开放让达州不一样》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咱们达州的故事。

以前的达州,很多人家里都没有电视,想看动画片都难。

现在呢,每家每户都有大电视,还能看各种各样的节目。

以前出门大多靠走路,去远一点的地方得走好长时间。

现在公交车、出租车到处都是,还有方便的共享单车,想去哪里一下子就到了。

以前,人们穿的衣服颜色都很单调。

现在,商场里的衣服五颜六色,款式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达州的学校也变了好多。

以前的教室很简陋,现在有宽敞明亮的教室,还有好多好玩的体育器材。

改革开放让我们的达州变得越来越好,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让达州的未来更美好!。

我和我的家乡达州演讲稿

我和我的家乡达州演讲稿

我和我的家乡达州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四川省达州市的小李。

今天,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对我的家乡达州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首先,让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家乡达州。

达州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丹霞地貌、红水河、峨眉山等美丽的风景名胜。

同时,达州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其次,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对家乡达州的深厚情感。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达州人,我对这片土地有着无比的热爱和眷恋。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的家乡是那样的宁静而美好,田园风光、古老村落、热情好客的乡亲……这一切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心灵深处永远的牵挂。

除此之外,我还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家乡达州的发展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达州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同时,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达州也在不断传承和弘扬着自己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这座城市。

最后,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达州人,我将永远热爱我的家乡,热爱这片美丽的土地。

我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座城市,让达州的美丽和魅力传遍全国乃至全世界。

总而言之,我的家乡达州是一座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城市,我为能够生在这样一个地方感到无比自豪。

我将永远热爱我的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努力奋斗。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达州的明天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改革开放以来达州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达州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达州的变化调查地点: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农村)调查时间:2015年5月调查方式:实地调查,上网查询两年前,随着升学的缘故,我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安康,虽然远离家乡,但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一草一木,在我的心里永远是那么的熟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这些年,家乡的人们的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四川渠县,渠县隶属于省,位于达州市西南部,与广安、南充、巴中山水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8′ —107°15′,北纬30°38′—31°16′,截至2004年,渠县辖15个镇,45个乡,幅员面积2013平方公里。

截至2010年,总人口为148万。

早在新石器时期,这片土地便有了人类活动。

殷商时期賨人在今土溪镇城坝村建立了国都城,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设置宕渠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定名渠县,还曾建置郡、州治地,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川东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渠县人民创造的巴渝舞、竹枝歌、彩亭、耍锣、花园歌、竹编等民族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虽然出门在外不经常回家,但每次回家我都会惊奇地发现家乡也在变化着,并且,近几年来我发现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下面就是我发现的家乡的一些变化:一、交通家乡很多年前就铺水泥路,基本都通到家门口,所以家乡的交通可以说是很便利的,上次回家我还发现村里还出资弄路灯,晚上出门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黑漆漆的一片,晚上出门还要拿着手电筒,黑夜行车也相对更安全了。

并且在路上基本不见自行车了,人们骑的更加多的是电动车和摩托车,这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更高,环保意识也相应加强了。

二、住房家乡基本每家每户住的都是楼房,几年前人们很少装修,但现在基本都装修的很漂亮它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改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室内没摆设的状况。

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达州变化大

达州变化大

达州变化大达县职高杨春燕我的家乡是达州,虽然那里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也不能够与其它大城市相提并论。

可是近年来,达州真的在不断的变化,越变越美丽,越变越繁荣、昌盛。

以前,我们达州大街上的地板上总是坑坑洼洼的,一到了晚上,就是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老人们走在街上,经常会因为不小心踩到有坑坑的地方摔倒了,而且因为路面坑坑洼洼的,下了雨过后,坑里面就会有很多的积水。

你如果走在路边,一辆车开过来,坑里的积水会溅得你满身都是,让你变成名副其实的落汤鸡。

现在经过多次的整个,路面已经变成平坦的了。

再说说这里的河吧!以前这里很不卫生,人们把垃圾倒在这条河里附近,使这条河发出一阵阵嗅味,让人难以忍受,有些身体不好的从这路过,病情更加严重了。

现在就不同了,到处都是环保标语,还有许多清洁工在扫地,水不但没有嗅味了,而且人们还在这河里附近种上了许多垂柳,像一位春天的使者,热情地伸出修长的手臂,焕发出勃勃生机;它的技条细长下垂,直觉泻而下,像少女柔软的披发,又像一条绿色的瀑布,优美而不失气势。

从这儿路过的人再也不用捂着鼻子了。

夏天、人们还可以在垂柳下面乘凉,真是天更蓝了水更清了。

达州不仅在环境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观,还在经济上有明显的增强。

以前这里是一个不到30万人口的城市,现在达州的人口大约有五六十万了,达州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人民生活进一步迈向小康。

昔日,我的家乡只不过是一个小村庄,道路全部是泥路,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残留在我脑海里的家乡到处是平房,所见的平房屈指可数,而且大多数是瓦房,刮风下雨时,严重时里面还会有很多地方漏雨,屋前的道路冷冷清清,没工厂没商店,更不要说路灯了。

一条街道简直是封闭的。

在当年,拥有一辆自行车代步,已经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的。

人们那里穿的衣服都有补点,以前有一句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我的家乡就成了一个小镇,繁荣而昌盛。

从前低矮,破旧的房屋被新颖的高楼代替了,当年泥泞的道路已不见终影,宽阔的沥青路纵横交错,在宽阔的道路上,车辆穿梭来往,道路两旁已种上翠绿的树木,还会为行人遮阳,街道上人来人往。

改革开放后,达州的变化简短介绍作文

改革开放后,达州的变化简短介绍作文

改革开放后,达州的变化简短介绍作文说起咱们达州,那变化可真是翻天覆地!小时候,我家住在老城区的一条小巷子里。

那时候的房子低矮破旧,墙壁上的石灰剥落得厉害,露出里面斑驳的红砖。

巷子的地面是坑坑洼洼的石板路,一下雨就积满了水,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生怕溅一裤腿的泥水。

还记得那时候,家里的电器也就只有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

每到晚上,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看着那模糊不清的画面,却也觉得无比满足。

那时候的夏天,可没有空调这玩意儿,一把蒲扇就是度过炎炎夏日的最好伙伴。

到了晚上,大家都把竹椅搬到院子里,一边扇着扇子驱赶蚊虫,一边听着大人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达州,一切都开始慢慢改变。

先是城市的道路。

那些狭窄的小巷逐渐被拓宽,铺上了平坦的柏油。

马路上的车辆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稀稀拉拉的几辆自行车,到后来的摩托车,再到如今川流不息的小汽车。

道路两旁种上了郁郁葱葱的树木,还装上了漂亮的路灯,夜晚的达州不再是一片漆黑。

再说说购物。

以前买东西,就只能去街边的小杂货店,里面的商品种类少得可怜。

后来,出现了一些小型的超市,虽然规模不大,但也比杂货店丰富了许多。

而如今,大型的购物中心在达州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走进这些购物中心,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

从时尚的服装到各种新奇的电子产品,从美味的食品到精致的家居用品,应有尽有。

而且购物环境舒适宜人,逛累了还能在里面的餐厅或者咖啡店歇歇脚,享受一下悠闲的时光。

住房的变化更是让人惊叹。

以前的老旧房子逐渐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高楼大厦。

小区里绿树成荫,有花园、有健身设施,还有专门的物业管理。

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再是拥挤和简陋,而是宽敞和舒适。

教育方面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

我小时候读书的学校,教室简陋,教学设备也很缺乏。

现在的学校,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教室里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还有宽敞的操场和丰富的图书资源。

孩子们能接受到更优质的教育,有更多的机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达州变化调查报告范文

达州变化调查报告范文

达州变化调查报告范文一、现状概括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

大巴山南麓。

北与陕西汉中、安康耻邻,南接广安市,东与重庆市辖万州区,音陵区接端,西邻巴中市和南充市,西至成都395公里,南到重庆270公里,2005年统计数据表明,达州市共辖一区五县,即通川区、果县、大竹县、开江县、宜汉县、达县,代管万源市,共有3个街道办事处,102个镇,209个乡。

全市总人口640.3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386人/平方公里。

其中非农业人口105.5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4%.达州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且类型众多。

全市现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地市级风景区3个,县(市)级风景区6个,达州是农业大市,农副产品十分丰富,是四川重要的粮食、油菜籽、些麻、相桔、油橄榄、生猪等多种商品生产基地。

二、规划背景世界经济和我因经济的发展趋势:“西部大开发的深化时期:成渝经济区日益壮大:达州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客观需要:达州市发现了储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四川省委、省府提出了工业强省的战略决策:我国进入:“十一五"历史时期:达州市经济增长方式为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

直接导致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新污染:达州市由中等城市进入大城市的提升阶段,三、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达州市老城区、北外、南外、西外、魏兴、蒲家、双龙、东岳、复兴、罗江、河市、盘石、减部、石板、君塘、东乡等乡镇,面积约884平方公里。

四、城市性质城市性质确定为: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秦巴地区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五、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确定为2010年约55万人,2020年约90万人。

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在90平方米以内。

城市建设总用地2010年控制在50平方公里以内,2020年控制在80平方公里以内。

改革开放之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之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改革开放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升综合国力建设更强更好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

改革开放具有很大的延续性,需要在较长时期内稳定的实施。

在过去的30年里,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了这一政策,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济发展有特色成体系有规模。

人民生活达到并超过了小康水平。

是广大人民群众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无限关爱。

我叫罗山博,我的家乡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南麓。

东连开县,南临梁平,西接达县,北依宣汉。

距省会成都市620公里。

全县幅员1033平方公里,耕地39.12万亩,平均海拔600米。

总人口58万,居民以汉族为主,居住着藏、满、回、土家等14个少数民族。

开江物产丰富,境内已探明矿产有20多种,其中天然气、煤、石灰石储藏量大。

县境内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盛产多种农作物,素有“川东小平原”之誉。

开江山川秀丽,景色如画。

旅游资源丰富,有始建于唐朝的古刹宝典金山寺,有富含多种矿物质具有保健医疗功用的飞云温泉,有波光艳的宝石湖水库。

而我的家在开江的最东边,到边界只有一步之遥。

下面就从我的切身感受来谈一谈我的家乡在吃、穿、住、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变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首先来谈谈吃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粮食产量很低,人民普遍吃不饱,而且买粮食要用粮票,买油要用油票,买糖要用糖票,票是人民经济生活中的主角;肉类这种普通百姓的奢侈品要留到过年才能享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取消了定量供应制度,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也相应地增加,经过30年的发展,温饱都已经成为过去时了,现在人们不再要求吃饱,而是要求吃好、吃的营养、吃的健康!其次是穿,经过这30年的发展,穿着结束了用布票买布做衣服的时代,同时也结束了一件衣服穿几代人的时代,如今面对琳琅满目、品牌众多的服饰类商品,人们在穿着上不仅追求舒适,而且追求时尚,因此世界不再是只有蓝和绿两种颜色了,而是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了!居住环境,30年前住的都是土房茅草屋,烧的都是木材和秸秆,对环境污染很大。

改革开放以来达州的变化(同名14338)

改革开放以来达州的变化(同名14338)

改革开放以来达州的变化(同名14338)改革开放以来达州的变化调查地点: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农村)调查时间:2015年5月调查方式:实地调查,上网查询两年前,随着升学的缘故,我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安康,虽然远离家乡,但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一草一木,在我的心里永远是那么的熟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这些年,家乡的人们的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四川渠县,渠县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位于达州市西南部,与广安、南充、巴中山水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8′ —107°15′,北纬30°38′—31°16′,截至2004年,渠县辖15个镇,45个乡,幅员面积2013平方公里。

截至2010年,总人口为148万。

早在新石器时期,这片土地便有了人类活动。

殷商时期賨人在今土溪镇城坝村建立了国都城,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设置宕渠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定名渠县,还曾建置郡、州治地,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川东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渠县人民创造的巴渝舞、竹枝歌、彩亭、耍锣、花园歌、竹编等民族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虽然出门在外不经常回家,但每次回家我都会惊奇地发现家乡也在变化着,并且,近几年来我发现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下面就是我发现的家乡的一些变化:一、交通在“食”的方面,从最初的填饱肚子就算富裕人家,到现在的每日必吃得健康、营养的食品,食品供应现在根本不在话下,以前人们基本是在过节或是集市日才能吃到肉,但现在人们基本每天都能吃到肉,冰箱里基本都会有备好的肉菜,并且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不会像以前那样专买便宜的菜而不注重食品安全。

从泥路,到水泥路;从瓦房,到楼房;从生活困苦,到逐渐改善,再到如今的经济宽裕。

看着家乡的改变我感到很高兴,我也确实感受到了我家的幸福生活在蒸蒸日上的发展着,我感到很欣慰。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家乡变化

从家乡变化看改革开放三十年2015年10月22日一、家乡简介我的家乡开江县,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地处四川省东部,大巴山南麓,位于渠江支流明月江的两大源头白岩河、新宁河流经之地。

开江县域介于东经107°42′至108°05′、北纬30°47′至31°15′之间。

东西宽36.5㎞,南北长51.5㎞。

开江县全境幅员面积1032.55㎞2,总人口60.34万人(2011年),辖十镇、十乡。

开江历史悠久,旧名新宁县,有1450多年历史。

建置以前,春秋战国时属巴国。

开江县旅游资源丰富,有始建于唐朝的古刹宝典金山寺,有富含多种矿物质具有保健医疗功用的双飞温泉,有宝石湖水库。

二、我的回忆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市民家庭。

从我出生开始,这20多年来,随着我慢慢地长大,我的家乡也一刻不停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的家乡只有一条街,沿街全是瓦房,居民们也没有什么娱乐场所。

到了傍晚,都在家里看着那台还算清晰的小彩电。

然而,不知不觉,改革开放的东风也从沿海刮到了我的家乡,从此以后我的家乡每天都在不停地变化。

直到现在,每次放假回家,我都能看到新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新的公共基础设施又投入使用。

我为我的家乡紧跟时代的潮流而深感欣慰。

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改变还是这条河。

80年代的母亲河如今的母亲河不论在面对我家乡的建设成就,还是在面对我的家庭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我都完全有理由自豪地说,改革开放给了我们未来,给了我们希望,如果没有这次改革,我不知道我还会在我那只有一条街的县城里面呆多久。

三、旅游业的巨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努力建设和发展旅游业。

宝泉塔、文笔塔、明月泉、宝石泉、飞云温泉……素有“巴山平原·毓秀水乡”之美誉的开江以其山奇水秀闻名遐迩,县内有国家3A级景区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8个,如画的美景吸引着各地游客。

然而,在没有高速公路之前,由于受到交通的限制,开江的旅游还停留在以万州、达州、梁平为主的范围内。

改革开放40年达川区林业成效综述及未来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40年达川区林业成效综述及未来发展对策

2020年第2期现代园艺达川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幅员面积2245km2,林业用地70373.33hm2,辖52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22万。

改革开放40年以来,达川区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积极发展了乌梅、青花椒等富民产业,密织森林资源管护网,不断推进林业重点改革,夯实林业保障,为建设“生态达川、美丽达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达川区林业发展成效综述1.1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改革开放前,全区森林资源遭到掠夺式破坏,森林覆盖率一度下降到3.7%。

20世纪90年代,针对现状,先后实施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造林保存达6666.67hm2。

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完成公益林建设32940hm2,累计减少森林资源消耗20余万m3。

自2000年起相继实施2轮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8433.33hm2,配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后续产业等18666.67hm2。

同时,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40年来累计参与人次2000余万,栽植各类绿化苗木8000万余株,“爱绿、植绿、护绿”观念深入人心。

截止2018年底,全区森林面积增加到66400hm2,森林蓄积量增加到425万m3,森林覆盖率增加34.2%。

1.2林业产业蓬勃兴起党的十八大以来,达川区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1]的产业发展思路。

以乌梅和青花椒作为绿色产业支撑,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乌梅示范园区,发展乌梅6666.67hm2。

2018年,将青花椒作为“脱贫奔康”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区已栽植青花椒6520hm2。

初步形成了以铁山森林公园、真佛山、仙女山和乌梅山为主,城区周边康养人家、农家乐为辅的生态旅游格局,旅游综合产值突破3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种养为主、采集为辅、多种经营”的林下产业格局。

2014年,达川被命名为“中国乌梅之乡”,2015年,建成四川省现代林业重点县。

截止2018年底,全区林业产值到达24.5亿元,农民从林业获得的收入达2204元。

改革开放以来达州的变化精编版

改革开放以来达州的变化精编版

改革开放以来达州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达州的变化调查地点: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农村)调查时间:2015年5月调查方式:实地调查,上网查询两年前,随着升学的缘故,我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安康,虽然远离家乡,但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一草一木,在我的心里永远是那么的熟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这些年,家乡的人们的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四川渠县,渠县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位于达州市西南部,与广安、南充、巴中山水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8′ —107°15′,北纬30°38′—31°16′,截至2004年,渠县辖15个镇,45个乡,幅员面积2013平方公里。

截至2010年,总人口为148万。

早在新石器时期,这片土地便有了人类活动。

殷商时期賨人在今土溪镇城坝村建立了国都城,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设置宕渠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定名渠县,还曾建置郡、州治地,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川东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渠县人民创造的巴渝舞、竹枝歌、彩亭、耍锣、花园歌、竹编等民族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虽然出门在外不经常回家,但每次回家我都会惊奇地发现家乡也在变化着,并且,近几年来我发现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下面就是我发现的家乡的一些变化:一、交通家乡很多年前就铺水泥路,基本都通到家门口,所以家乡的交通可以说是很便利的,上次回家我还发现村里还出资弄路灯,晚上出门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黑漆漆的一片,晚上出门还要拿着手电筒,黑夜行车也相对更安全了。

并且在路上基本不见自行车了,人们骑的更加多的是电动车和摩托车,这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更高,环保意识也相应加强了。

二、住房家乡基本每家每户住的都是楼房,几年前人们很少装修,但现在基本都装修的很漂亮它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改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室内没摆设的状况。

改革开放后的达州

改革开放后的达州

改革开放后的达州我的家乡是四川省达州市。

达州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东接江汉平原,南达重庆商埠,西通四川腹地,北连秦川沃野,是四川通江大海的东进走廊。

高速公路、国道线、水路和航空运输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是川东交通枢纽。

达州在改革开放前,原名称为达县地区,辖达县、大竹、渠县、宣汉、开江、万源、白沙工农区、巴中、通江、南江、平昌。

邻水、共12个县区,1992年,地改市、成立了达川市,将邻水划归广安管辖、平昌、通江、南江、巴中、成立了巴中市。

达川市后改为达州市。

改革意味着飞跃,开放预示着富强,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只不过短短的几年时光,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物产丰富的达州市,历来是川东北出川的咽喉和秦巴物资集散地,伴随着改革的春风,特别是从1993年以来,达州取得了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六年迈出六大步,年年跃上新台阶的可喜成绩。

首先,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经济上08年GDP排名升至第5名,人口达到640万。

近年来,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相关产业取得高速发展,中石化、中石油、美国雪佛龙以及海螺集团、康泰化工、瓮福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入驻达州,达州已基本形成了能源、化工、钢铁、建材以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

随着达州天然气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深度推进、秦巴地区物流中心的加速培育、优势骨干产业的聚集壮大,达州正逐步成为全省经济成长最活跃、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其次,道路及交通建设也飞速发展。

以前我们达州大街上的地板总是坑坑洼洼的,一到了晚上,就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老人们走在街上,经常会因为不小心踩到有坑的地方摔倒了,而且因为路面坑坑洼洼的,下了雨过后,坑里面就会有许多的积水,你如果走在路边,一辆车子开过来,坑里的积水会溅得你满身都是,让你变成名副其实的落汤鸡。

改革开放后,达州大力发展了交通。

现在的达州道路不但干净平整,而且路路相通,路路宽阔明亮。

达州的交通现在也是四通八达。

公路有达渝高速,达陕高速,210,318国道等,铁路方面,达州站是川东北最大的站,在这里可以乘火车到很多的地方。

四川达州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作文

四川达州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作文

四川达州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作文咱四川达州,那可是个有故事的地儿,打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像是春天的竹笋,嗖嗖地往上窜,变化大得让人直瞪眼。

想当年,咱们达州城,街道窄得只能容下两辆自行车并排走,还得小心翼翼生怕碰了肩膀。

一到下雨天,那泥巴路能滑得你怀疑人生,走路都得用上“溜冰”的技巧。

现在呢?嘿,一条条宽敞的大马路,笔直笔直的,小汽车、大卡车嗖嗖地来回跑,跟比赛似的。

人行道铺上了地砖,下雨天再也不怕“溜冰”了,反而还能享受雨后的清新空气,那叫一个舒坦。

记得小时候,咱们达州能逛的地儿不多,最热闹的就是那几条老街,卖啥的都有,但大多是小摊小贩,东西也就那么几样。

现在呢?商场、超市、步行街,一个接一个,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看花了眼。

特别是那些新开的购物中心,里面不仅有各种品牌的衣服鞋子,还有电影院、游乐场,周末带着家人孩子去,既能逛街购物,又能享受家庭时光,别提多美了。

说到吃,达州人可是最有发言权的。

以前,咱们想吃顿好的,得等到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来了贵客。

现在啊,满大街的小吃店、餐馆,川菜、粤菜、湘菜、西餐、日料……应有尽有。

想吃啥就吃啥,不用等到特殊日子,也不用心疼钱包。

特别是那些有特色的老店,味道还是那么正宗,让人吃了还想吃。

再说说咱们达州的房子吧。

以前,大多数人住的都是低矮的瓦房或者土坯房,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真是让人头疼。

现在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小区绿化、公共设施一应俱全,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居住环境,买房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位置、价格,还要考虑小区的环境、配套设施等。

还有啊,咱们达州的交通也是越来越方便了。

以前出个远门,得提前几天准备,路上还得颠簸好几个小时。

现在有了高速公路、铁路,还有即将建成的机场,去哪里都方便快捷。

特别是那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现在回家过年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几个小时就能到家门口。

看着达州这些年来的变化,心里真是感慨万千。

达州各个时期重大历史 作文

达州各个时期重大历史 作文

达州各个时期重大历史作文在达州这片土地上,历史可是丰富多彩啊!
先秦那会儿,达州就是巴蜀文化的大本营了。

那时候的人们可是聪明得很,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无数的传奇故事。

那些古老的遗迹、神秘的文物,都是咱们祖先留给咱们的宝贵财富。

到了三国时期,达州就成了蜀汉和曹魏争抢的地盘。

那时候的达州,虽然战火连天,但咱们达州人民可是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

他们为了保卫家园,为了蜀汉的江山社稷,可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再说说明清时期吧,那时候的达州可是个商贸繁荣的地方。

水运发达,商船来来往往,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各种庙会、市集也是多得数不清,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那时候的达州,真的是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城市。

近代以来,达州的变化就更大了。

从封闭到开放,从贫穷到富强,达州人民可是经历了不少的风风雨雨。

抗日战争那会儿,达州
人民可是积极参与抗战,为国家出了不少力。

新中国成立后,大家在党的带领下,一起努力奋斗,才有了今天这个繁荣富强的达州。

总的来说,达州的历史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充满了故事。

无论是先秦的巴蜀文化、三国的英雄传说、明清的商贸繁荣,还是近代的历史巨变,都是达州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汗水的浇灌。

这些历史印记,不仅见证了达州的发展变迁,也彰显了达州人民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十年中的达洲_小学四年级作文200字

十年中的达洲_小学四年级作文200字

十年中的达洲
我的家乡在达洲,达洲十年前是一座很不干净的城市。

到都是垃圾,到处都是尘土,市民的语言极不文明。

从外地来的外地人常把达洲比为“一座小乡镇的城市”。

这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好像把达州变了一个样似的街道变宽了,到处是垃圾的事情也没有发生了,到处是灰尘和语言极不文明的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了,道德品质也变好了,到处都在开始绿化了。

有一天,我和奶奶去坐公交车,车上挤满了人。

忽然,有叔叔主动给我奶奶让坐,大家都用赞叹的眼神看着他。

你看达州是不是变化了很多。

我觉得达州的变化可真大呀!。

2分钟看完达州历史版图变迁

2分钟看完达州历史版图变迁

2分钟看完达州历史版图变迁秦川锁钥
畅达四⽅
地处中国版图中⼼
这⾥是中国圆⼼城
梦想之城
迎着朝阳
见证⽆限可能
这⾥是四川第⼀缕阳光升起的地⽅
虎蛇为腾以武⽴国
集渔盐便利
建开放国度
这⾥拥有同三星堆相媲美的罗家坝遗址
这⾥是古代巴⼈故⾥
风起云涌惊雷起
⼀颗红⼼向延安
50余名共和国将军从这启程
13万巴渠⼦弟⾎染疆场
这⾥是川陕苏区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达州
达州⾃古以来为
四川东出北上重要门户
当古⼈感叹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时”
古代巴国却已是
控川陕之要道
接川鄂之津卫的通达之州
从秦设宕渠道⾄今
已历经2300余年
通过版图变迁
感受风云变幻的达州历史
(达州历史版图变迁)
绘图
市博物馆历史学硕⼠研究⽣安普义
今天的达州是⼀座更加⽂明开放
繁荣幸福
朝⽓蓬勃的现代化城市
让我们⼀起助⼒达州加快建成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城市,奋⼒争创全省经济副中⼼!
让达州⾛向世界
让世界拥抱达州!。

赞美达川区景市镇变化的文章

赞美达川区景市镇变化的文章

赞美达川区景市镇变化的文章
在石桥镇列宁街,镌刻着列宁二字的石牌坊静静地伫立,默默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战火烽烟虽已散尽,红色记忆历久弥新,根植人心的红军精神已深深融入达川区发展的血脉,让达川在机遇与挑战中,实现一次次华丽的蜕变。

红色传承,绿色发展。

达川区作为农业大区、省级贫困区,从贫穷落后中一路走来。

现如今,荒山变金山,旧貌换新颜,这里的每一条路,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落,变化随处可见。

穿行在田野乡间,曾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乡村土路早已不复存在,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民心路、产业路、幸福路纵横交错,为脱贫奔康、乡村振兴注入了无限可能。

道路通,产业兴。

这里是由百节、马家、景市连片发展的万亩乌梅基地。

从当地村民念叨的顺口溜“乌梅树,摇钱树,种上两亩能致富”中可以感受到乌梅种植带给村民的实惠。

围绕小乌梅作出的大文章层出不穷:从对乌梅精深加工及产品开发的全新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到梅博园、乌梅山旅游接待中心的建立、再到乌梅山旅游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产业发展的红利让老百姓腰包更鼓了、生活更好了、笑容更甜了。

达州好一新

达州好一新

达州好一新达州好一新达州,这座位于四川省中部的城市,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正逐渐成为游客们心中的新宠。

近年来,达州得到了大力发展和改造,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和魅力,成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旅游目的地。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达州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首先,达州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这座城市处于山地和丘陵地带交错的地势之中,拥有众多的自然美景。

比如,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有着壮丽的山峰、奇特的石林和清澈的湖泊,给人一种宛如仙境般的感觉。

还有达州的石室山,这是一座由巨型石头组成的山脉,形状独特,犹如一间石室,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达州还有大渡河和黄龙溪,这两条河流风景如画,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

其次,达州的人文景观同样令人难以忘怀。

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例如,达州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这里有着众多的红船遗址和红军长征足迹,让人对革命历史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

还有达州的民俗文化,这里举办了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舞狮、川剧、刺绣等,让人们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地方风情。

此外,达州还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和古建筑,如青城山大觉寺、文昌阁等,这些寺庙和古建筑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给人一种宁静和庄严的感觉。

再次,达州的城市设施和交通也得到了大力改善。

城市中心有着现代化的商业中心、豪华酒店和购物中心,满足了人们各种需求。

此外,达州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的交通枢纽,如高速公路、高铁站和机场,使得达州与周边城市和其他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

最后,达州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座城市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和绿色旅游发展。

达州广大的农田和优美的山水景观为生态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人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到纯天然的农产品和绿色的生态环境。

此外,达州还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控制了工业污染和城市垃圾处理,提高了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

总之,达州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正逐渐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旅游目的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达州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达州的变化
调查地点: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农村)
调查时间:2015年5月
调查方式:实地调查,上网查询
两年前,随着升学的缘故,我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安康,虽然远离家乡,但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一草一木,在我的心里永远是那么的熟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这些年,家乡的人们的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四川渠县,渠县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位于达州市西南部,与广安、南充、巴中山水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8′ —107°15′,北纬30°38′—31°16′,截至2004年,渠县辖15个镇,45个乡,幅员面积2013平方公里。

截至2010年,总人口为148万。

早在新石器时期,这片土地便有了人类活动。

殷商时期賨人在今土溪镇城坝村建立了国都城,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设置宕渠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定名渠县,还曾建置郡、州治地,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川东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渠县人民创造的巴渝舞、竹枝歌、彩亭、耍锣、花园歌、竹编等民族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虽然出门在外不经常回家,但每次回家我都会惊奇地发现家乡也在变化着,并且,近几年来我发现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下面就是我发现的家乡的一些变化:
一、交通
家乡很多年前就铺水泥路,基本都通到家门口,所以家乡的交通可以说是很便利的,上次回家我还发现村里还出资弄路灯,晚上出门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黑漆漆的一片,晚上出门还要拿着手电筒,黑夜行车也相对更安全了。

并且在路上基本不见自行车了,人们骑的更加多的是电动车和摩托车,这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更高,环保意识也相应加强了。

二、住房
家乡基本每家每户住的都是楼房,几年前人们很少装修,但现在基本都装修的很漂亮它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改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室内没摆设的状况。

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人口素质
以前家乡出一个大学生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家乡的孩子基本都是读完初中
就去工作了,但现在人们的思想觉悟更高了,家长都努力督促子女读书,现在大学生已经不是稀奇的了。

虽然家乡的人们都是务农为主,但人们经常读一些关于致富之类的书,所以家乡木材厂、养猪场越来越多,这也相应给家乡的人们在农忙之余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人们的收入也会相对更多一点。

四、穿着讲时尚
过去家乡的人们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家乡的人们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

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

再也不会出现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小孩子的衣服也不会买更大的以备长大了还能穿,而是穿的更加讲究了。

五、家电
随着收入的稳步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特别是现在国家实行家电下乡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政策的落实,家乡的居民买到了实惠的家电,一改过去买得起家电而用不起电的状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档家用电器已不再是奢侈品,正成为家乡居民生活要素的重要内容。

六、文化娱乐丰富多彩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家乡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

家乡办起了自己的歌舞团,并且,去年家乡也建好了一个室内的娱乐中心,在娱乐中心里可以打篮球,也有一个大大的舞台,平时谁家有喜事只要交100块钱的水电费就可以在娱乐中心办酒席,并且还会请一些歌舞团来助兴,这样子就算下雨天也不会愁。

七、医疗卫生
现在家乡卫生条件改善,卫生所增多,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医疗设施也相对齐全。

近年,由于国家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农民从中得到更多优惠。

八、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