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学期知识点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知识点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7a4c5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7.png)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知识点在高二历史课程的下学期期末考试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
本文将按照章节的顺序进行论述,以便于整理记忆。
第一章:人类起源与社会的形成在人类起源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包括人类的起源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别等。
同时,社会的形成也是重要的内容,我们需要学习社会的定义、社会形成的条件和主要特点等。
第二章:古代文明此章节重点学习了古代文明的不同类型和地域特点。
我们需要了解埃及文化、巴比伦亚文化、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等重要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此外,对于古代文明的传播和交流也需要有所认识。
第三章:中世纪西方世界了解中世纪西方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知识是本章的重点。
我们需要学习封建制度的特点和演变、教会的权力与影响、十字军东征和黑死病等重要事件。
第四章: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这一章节主要学习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更替。
我们需要了解每个朝代的建立、主要统治者、社会制度和文化成就等。
另外,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动乱事件也是必要的。
第五章: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在这一章节,我们需要重点学习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包括英国的工业革命、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兴起,以及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特点和运作机制等。
第六章: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本章重点学习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包括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革命,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
同时,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运动也是必要的。
第七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时期这一章节主要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战争的爆发原因、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以及战后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格局等。
第八章: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发展了解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是本章节的重点。
我们需要学习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和挑战等。
第九章: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在这一章节,我们需要重点学习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
![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8e69d1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5.png)
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高二下学期的历史课程通常会涵盖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主题,具体内容会根据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高二下学期历史课程中的知识点:1. 中国古代史:-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
- 明清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边疆政策。
2. 中国近现代史:- 晚清的衰落与列强的侵略,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
- 辛亥革命及其影响,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 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和军阀割据。
3. 世界历史:- 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 19世纪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后果。
4. 思想文化史:- 启蒙运动及其对现代政治思想的影响。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 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5. 经济史:-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演变。
-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
6. 政治史:- 现代国家制度的建立,包括宪法、法律和政府结构。
- 国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国际组织和外交政策。
- 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7. 社会史:- 社会阶层和阶级斗争的历史演变。
- 妇女解放运动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 种族平等和民权运动的发展。
8. 科学技术史:-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等。
-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9. 文化艺术史:- 现代文学艺术的流派和代表人物。
- 电影和音乐的发展历程。
- 现代建筑和设计的特点。
10. 环境史:-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工业化和城市化。
- 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深度会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材进行调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人教版高二下历史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下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110d0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d.png)
人教版高二下历史知识点中国历史是一门广阔而深入的学科,它涵盖了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作为高中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高二下的历史知识点内容丰富,包括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和重要事件。
本文将介绍一些人教版高二下历史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加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
第一部分:古代中国历史知识点1. 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的时期,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如儒家、墨家、道家等。
2.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如统一文字、法律和度量衡等,被称为遗臭万年的暴秦。
3. 西汉时期: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正统地位,汉文化和传统的基础在这个时期奠定下来。
4. 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的时期,也是三国鼎立的时期。
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刘备、曹操、孙权等。
5. 北魏时期:北魏时期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时期。
北魏朝廷推行了汉化政策,使得汉族文化得以传承并深入北方地区。
第二部分:近代中国历史知识点1. 清朝时期: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2.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爱国运动,为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的革命运动,建立了新中国。
5. 中国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它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文简要介绍了人教版高二下的一些历史知识点,包括古代和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时期。
高二下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二下历史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6a5c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c.png)
高二下历史必背知识点第一章: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一、人类的起源和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阶段,主要特点是人类以狩猎、采集为生,使用石器工具。
二、新石器时代的到来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农业时代,使用石、陶、布等制作工具。
三、古代文明的兴起古代文明的兴起主要表现为四大文明河流谷地文明,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印度河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第二章:古代社会的发展和缔造一、古代东亚社会的发展古代东亚社会的发展主要包括东亚三大文明的兴起和繁荣,即中国古代文明、日本古代文明和朝鲜古代文明。
二、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主要包括印度教和佛教的兴起和印度各王朝的兴衰。
三、古代希腊社会的发展古代希腊社会的发展主要包括希腊城邦的兴起和繁荣、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希腊文化的传播。
四、古代罗马社会的发展古代罗马社会的发展主要包括罗马帝国的建立和扩张、罗马法的形成和罗马文化的传播。
第三章:中世纪欧洲的变革与发展一、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主要特征,它以封建领主与农奴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形成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封建体系。
二、天主教会的权威与影响天主教会在中世纪欧洲具有巨大的权威和影响力,它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十字军东征与欧洲文艺复兴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文艺复兴则是中世纪文化发展的转折点,标志着欧洲进入了现代文明的道路。
第四章:近代世界的形成与崛起一、大航海时代与欧洲殖民扩张大航海时代是近代世界的重要标志,它推动了欧洲的殖民扩张,使欧洲列强崛起为世界的中心。
二、宗教改革与民族国家的兴起宗教改革是近代社会的一场重大变革,它削弱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促使了民族国家的兴起。
三、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社会经济制度的重大转变,它以私人占有和市场经济为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高二下册历史必修知识点
![高二下册历史必修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155b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4.png)
高二下册历史必修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我们了解过去的经历、文化和社会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二下学期的历史必修课程中,我们将接触到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和介绍这些知识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历史。
1. 国家独立与领土统一在这个部分,我们将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几个重要事件,如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五四运动等。
这些事件对于中国国家独立和领土统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们认识到民族独立和统一的重要性。
2. 社会变革与科技进步这一部分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社会变革事件,如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
我们将了解到这些变革对于经济、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要明白科技进步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 二战与国际事务二战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也是国际事务中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将学习二战的起因、过程和结局,以及各个国家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此外,我们还将了解国际组织的成立和发展,以及二战对于国际秩序和国际合作的影响。
4. 文化传承与发展在文化传承与发展这一部分,我们将了解不同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重点包括对古代文化的传承研究、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以及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和繁荣。
5. 思想解放与民主进程这一部分将介绍思想解放和民主进程在不同国家和时期的发展。
我们将学习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如马克思、列宁和孙中山等,了解他们对于思想解放和民主进程的贡献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和社会运动。
通过学习这些高二下册历史必修知识点,我们将对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认识到历史对于社会和我们个人的影响和意义。
同时,我们也能够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指导我们面对现实和未来的挑战和抉择。
历史知识是一种宝贵的财富,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希望大家在高二下册历史课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下册
![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3f9329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9.png)
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下册在高二历史课程中,下册的内容与中国现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相关。
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记忆,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常考的知识点。
一、中国近现代史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标志着封建帝制的覆灭、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胜利为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推进了政治和社会的进步。
2. 护法运动:护法运动发生在辛亥革命后,目的是保护民国政府的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
护法运动有利于巩固中央政权,维护国家利益。
3.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在1919年。
作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一次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形成了反帝爱国和拥护科学新文化的新的民族精神。
二、世界近代史1. 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和最破坏性的战争之一。
它爆发于1914年,涉及了世界各个国家,对20世纪的国际关系、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 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是在俄国推翻沙皇制度的一次重要革命。
这次革命导致了共产党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各个国家的影响。
3. 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签署的和平条约。
它影响了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对二战的爆发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4.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789年,是近代欧洲最伟大的革命之一。
这场革命推翻了法国的绝对君主制度,对世界政治局势和人权等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只是下册历史课程中的一部分常考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演变和影响。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和应对考试都非常重要。
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并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为现实生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希望同学们通过对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的学习,能够培养对历史的兴趣,提升自己的历史素养。
历史是我们前进的基石,我们应该珍惜并尊重历史,同时也要在历史中不断寻求进步与创新。
高二历史人教版下册知识点
![高二历史人教版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c6094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c.png)
高二历史人教版下册知识点高二历史人教版下册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是学生了解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重要教材。
本文将对高二历史人教版下册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复习。
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古代文明的起源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需要了解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等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衰落。
重点关注古埃及的金字塔、法老制度,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以及中国古代的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朝的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二、希腊与罗马的古典文明希腊和罗马文明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生应掌握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希腊哲学的发展,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以及希腊神话和艺术。
罗马方面,要了解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基本原则,以及罗马帝国的扩张和衰落。
三、封建社会与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是一个由领主和农奴组成的社会结构。
学生需要理解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领主与农奴的关系、封建庄园的运作方式。
此外,还要学习中世纪教会的作用、十字军东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以及文艺复兴的兴起和代表人物。
四、中国古代的统一与分裂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学生应掌握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郡县制、三国鼎立的局面、隋唐的盛世以及五代十国的分裂。
特别注意的是,唐朝的开放政策和对外交流,以及宋朝的科技发展和经济繁荣。
五、近现代世界的历史变迁近现代世界历史是充满变革的时期。
学生需要了解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扩张。
同时,还要学习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立。
六、中国近现代的变革与发展中国近现代史是一段充满挑战和变革的历史。
学生应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状况、洋务运动的尝试、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此外,还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高二历史人教版下册知识点
![高二历史人教版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e4f69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a.png)
高二历史人教版下册知识点高二历史人教版下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文化交流与变迁、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信息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全球化与中国、中西对比与冲突、中日韩与东亚一体化、东南亚的发展与挑战、非洲的崛起与合作、中东与伊斯兰文化、拉美与新兴地区的发展。
一、文化交流与变迁在这个知识点中,我们将学习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变迁。
通过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影响与融合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二、世界历史的转折点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上一些重要的转折点,如宗教改革、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
这些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三、信息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信息时代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本部分将重点介绍全球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我们将了解到信息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并思考如何应对和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
四、全球化与中国全球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大挑战与机遇,本知识点将探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角色。
我们将分析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影响,并思考中国应对全球化的战略和策略。
五、中西对比与冲突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和冲突。
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对比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并思考如何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六、中日韩与东亚一体化东亚地区近年来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合作日益密切,本部分将重点介绍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的关系和合作。
我们将分析东亚一体化的成果和挑战,并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地区合作与交流。
七、东南亚的发展与挑战东南亚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本知识点将介绍东南亚地区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我们将了解东南亚国家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并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
八、非洲的崛起与合作非洲是一个地理面积巨大、资源丰富的大陆。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了解非洲的崛起和发展,重点探讨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与交流,以及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和援助。
2024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总结
![2024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721c5a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0.png)
2024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考点总结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1.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2. 秦汉经济的发展与城乡关系3. 秦汉法律制度发展及对后世的影响4. 秦汉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点5. 秦汉农业技术的进步及其影响6. 秦汉与匈奴、西域等边疆地区的联系与影响第二章中世纪欧洲的形成与发展1. 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以及对欧洲的影响2.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特点3. 封建制度下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兴起4. 城市与教会的权力对抗及其影响5. 西欧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6. 中世纪欧洲文化与教育的传承与发展第三章近代欧洲的变革与革命1. 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的影响与发展2. 宗教改革与新教的兴起3. 经济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4. 啤酒革命和英国清教革命的原因与影响5. 西方科技与文化向东方传播的途径与后果6.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期的重要事件与影响第四章近代中国的启蒙与变革1.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思想与影响2. 辛亥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与发展3.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5.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与中国革命的胜利6.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第五章二战后的冷战格局与国际关系演变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结果2. 冷战的形成与特点3. 西方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立与合作4. 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与非洲、亚洲的解放运动5. 冷战期间的危机与对抗6. 二战后国际体系的演变与多极化趋势第六章近现代中国的发展与挑战1.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初期2. 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国经济的发展3.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 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的转型5. 台湾问题与中共的对台政策6. 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以上仅为在____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课程可能涉及的考点总结,内容较为简略,具体考纲和要求还需以教材为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二下历史知识点
![高二下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6af4c7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5.png)
高二下历史知识点高二下学期的历史课程通常涵盖了多个时期和主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知识点:1. 中国近代史:- 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 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 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和军阀割据。
- 五四运动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和早期活动。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和策略。
- 抗日战争中的中共角色和贡献。
3. 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政治制度的建立。
- 社会主义改造和三大改造。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后果。
4.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实施。
- 经济特区的设立和作用。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5. 世界现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后果。
- 凡尔赛体系和国联的建立。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全球影响。
-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美苏对抗。
6. 全球化与地区冲突:-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格局。
-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
- 地区冲突和民族主义的兴起。
- 国际组织在解决冲突中的作用。
7. 科技革命与社会变迁:- 工业革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信息技术革命和数字时代的来临。
- 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8. 文化与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
- 启蒙运动和现代思想的形成。
- 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
这些知识点是高二历史课程中可能会涉及的内容,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学生应该注重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以更全面地理解历史。
高二历史知识点笔记人教版
![高二历史知识点笔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f04b3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8.png)
高二历史知识点笔记人教版高二历史知识点笔记人教版封面:高二历史知识点笔记人教版目录:1. 导言2. 古代文明3. 中国古代史4. 世界古代史5. 近代史6. 现代史7. 总结与展望1. 导言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故事,认识不同文明的发展,从而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
本笔记旨在总结高二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历史知识。
2. 古代文明2.1 人类文明的起源- 人类的进化和迁移-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 农业革命与定居生活的兴起2.2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 黄河流域文明- 长江流域文明-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3. 中国古代史3.1 周朝与春秋战国- 周朝的分封制度与封建礼制-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与分裂3.2 秦朝与汉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的统治与科举制度的兴起3.3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割据与文化繁荣- 隋唐王朝的统一与辉煌4. 世界古代史4.1 埃及文明- 尼罗河文明的兴起与衰退- 法老王的统治与金字塔的建造4.2 希腊与罗马文明- 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发展-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衰落4.3 印度与东南亚文明- 印度教和佛教的起源和传播- 吴哥窟的建造与东南亚古代文明的繁荣5. 近代史5.1 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与大航海时代- 宗教改革对欧洲的影响5.2 近代欧洲的革命与变革-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期的欧洲6. 现代史6.1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开放-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6.2 二战与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战后秩序的重新调整- 冷战的兴起与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7. 总结与展望历史知识点的学习需要我们掌握大量的背景知识和事件的发展脉络,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历史的内涵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册知识点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8d56f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e.png)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册知识点【一】一、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的起源:图画文字→象形字的符号化→汉字汉字源远流长。
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
世界上另外五种最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中美洲印第安族玛雅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都已然成为死文字,不再使用。
汉字汉字从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文字,尽管在形体上、读音再次出现上或字义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性质上并没有再次发生发生根本性变化。
现代汉字和古时汉字一脉相承,现代汉字是从古代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我国古人常说“上古结绳而治”。
古书上说:“古者无文字。
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实际上在文字产生之前,结绳是一种用来记事的方法。
约定俗成,不同的绳结,或绳子的各异长短、颜色等,表示某种特定的含义。
不过这只是一种记事基本原理,文字是通过另一种途径逐渐形成的。
我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都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
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象形字相当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至商朝,汉字已经形成完整体系。
为什么说到商代,汉字也已形成完整体系?因为从文字内部结构结构和造字方法看,甲骨文已经历转变了相当长的演变过程,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上甲骨文。
甲骨文的内部结构释义方法和字形结构,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脉相承的。
甲骨文字形结构,已出现了用字后世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其中以象形为多,还有会意字、形声字、指事字、假借字、转注字。
通心面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显现出来的发现对研究商周的历史和中国文字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文字的演变及主要特征:甲骨文→金文→篆书(分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有古文字和隶楷初级阶段两大阶段。
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
高二下册的历史笔记知识点
![高二下册的历史笔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ef3517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e.png)
高二下册的历史笔记知识点进入高中的历史学习,学生们需要通过笔记来总结和记忆知识点,以便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
下面是高二下册历史学习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古代史、近代史以及现代史领域的内容。
请注意,本文仅提供知识点的概述,并非详尽论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古代史知识点1. 两河流域文明- 法老王朝:了解埃及法老王朝的创建及具体统治情况;- 肆虐的亚述帝国:了解亚述帝国的兴起、扩张及灭亡经过;- 古巴比伦王国:了解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谟拉比法典等重要法律制度的建立;- 支配中土的希伯来人:了解犹太人的历史、摩西法典等宗教法规;- 迦太基:了解迦太基的兴起、经济特点及与罗马的三次战争。
2. 古希腊文明- 爱琴海帝国的建立:了解克里特文明及米诺斯王国的兴起过程;- 希腊城邦的分裂与合并:了解各个希腊城邦的特点以及斯巴达和雅典的发展;- 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制度与特点;-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了解亚历山大的扩张及对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的影响。
3. 古罗马文明- 罗马的建立与发展:了解罗马城市的建立、罗马共和国制度及其衰弱原因;- 罗马帝国的兴起与扩张:了解罗马帝国的分裂、兴起与君主专制体制的建立;- 帝国的鼎盛与危机:了解罗马帝国的繁荣发展、经济与军队动荡等因素带来的危机;- 西罗马帝国的结束:了解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过程及原因。
二、近代史知识点1. 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 文艺复兴的兴起:了解文艺复兴思想的兴起背景、特点及对艺术、文学的影响;- 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了解大航海时代的重要航海家、动机及其带来的影响。
2. 科学革命- 哥白尼的地心说否定:了解哥白尼地心说的提出、发展及其对天文学的贡献;- 奥古斯塔·平克的气体定律:了解气体定律的提出及其对物理学的影响;-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了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及其对物理学的影响。
三、现代史知识点1. 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爆发:了解工业革命的起因、英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 资本主义的发展: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特点、自由贸易与工人运动、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高二下册历史知识点详解考点解析(精选3篇)
![高二下册历史知识点详解考点解析(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a030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1.png)
高二下册历史知识点详解考点解析(精选3篇)高二下册历史知识点详解考点解析篇1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
(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
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高二下册历史知识点详解考点解析篇2一、文学的主要成就1、19世纪的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
代表作有: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
(2)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社会现实。
代表作有: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社会百科全书),列夫·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镜子)《安娜·卡列尼娜》等。
2、20世纪文学(1)西方文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托夫》,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等。
(2)苏联文学:“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高尔基所著的《母亲》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1)浪漫主义: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反映了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
(2)现实主义: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3)印象主义:法国莫奈《日出·印象》,荷兰“扑向太阳的画家”凡高是“现代绘画之父”,绘有《向日葵》。
人教版高二下册历史知识点详解
![人教版高二下册历史知识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008d1a177232f60dccca157.png)
高二下冊歷史知識點詳解(一)隋唐——封建社會的盛和衰1、隋大統一的歷史原因。
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啟後的歷史地位。
3、全面細緻的識記大運河的分段、起止點、溝通河流。
理解大運河開鑿的原因,影響。
正確看待曆不同人物對大運河的評價。
4、多方面(從統治者作為,從制度,從科技,從水利,從民族交往,從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啟示。
5、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活動和評價。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均田制,租庸調製的實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間的聯繫,後來的破壞。
7、全盛時期的表現(經濟、政治、民族、對外、文化。
)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8、長安和揚州。
9、唐中央政權和邊疆民族關係的史實,共性。
與漢民族關係的異同點。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對外交往和漢的不同之處及其成因。
對外交流的具體史實。
11、深刻理解兩稅法的實施和影響。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原因和啟示。
13、唐文化:唐詩、韓愈和柳宗元。
莫高窟,繪畫,書法,封建教育,醫學,孫思邈和《唐本草》。
說明:歷來是高考之重點和熱點區域,應注意。
核心是盛與衰。
高二下冊歷史知識點詳解(二)秦漢——多民族大一統的封建社會的形成、鞏固、問題和演變成分裂1、秦統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條件。
2、秦始皇建立和鞏固統一和中央集權的措施。
3、從正反面分析秦亡漢興的原因。
5、秦皇、漢武多方面的活動。
6、理解和評價焚書坑儒、獨尊儒術。
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內容,作用。
7、自春秋、戰國經秦到西漢治國思想的變動和影響。
8、秦漢與匈奴,西域,越族的關係。
9、張騫和班超的貢獻:絲綢之路。
10、造紙術,地動儀,張衡,華佗,王充,司馬遷和《史記》,數學和封建教育。
11、秦漢出現的封建社會的社會問題及表現。
(土地兼併、*、思想專制)12、秦漢是對後世具有開創性的朝代,秦漢奠定了我國後來2000年封建社會的基本格局,基本特點。
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實?(統一的國家格局;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格局;多種土地制度基礎上的的封建小農經濟格局;以漢族為主體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對外交流的開放格局;以儒家為主體重倫理的思想格局;以應用技術為主的世界的傳統科技與文化格局。
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学期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学期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64a630d2cc58bd63186bdee.png)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唐时期)
①三省为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②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2、发展(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①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②枢密院——负责军事
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元朝)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979d8101f69e3142329484.png)
高二下學期歷史知識點(一)一、“人是萬物的尺度”1、智者學派產生的背景:雅典等一些古希臘城邦,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
雅典成為希臘政治和文化中心。
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學者的研究越來越關注“人”本身。
2、智者學派的思想主張:(1)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的主題,研究人類,反思人類自己。
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社會組織、風俗習慣和倫理規範等。
(2)強調人的價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張: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樹立了人的尊嚴和權威。
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學派的主要思想,體現了希臘文化人文主義的本質。
二、美德即知識1、蘇格拉底的思想主張:(1)宣導“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們的道德價值觀,以挽救衰頹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識”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內在靈魂,世界上沒有人自願作惡,人之所以作惡是出於無知。
(4)教育對美德同樣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認識自己靈魂之內已有的美德。
2、影響:蘇格拉底對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類精神覺醒的一個重要表現,他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三、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1、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關注的焦點也是人類社會,著有《理想國》一書,他根據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個人明確分工,各司其職,主張有正義感和理性的“賢人”統治國家。
2、柏拉圖的這種想法儘管有很多錯誤,但他鼓勵人們獨立理性思考.為理性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柏拉圖的學生亞裏士多德在很多學術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為古希臘最博學的人。
他關注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特別強調在整個自然界中,人類是級的。
高二下學期歷史知識點(二)一、“開眼看世界”1.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地主階級抵抗派)。
(1)林則徐:設立譯館,編譯《四洲志》、《各國律例》,成為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編撰《海國圖志》,闡述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
2.概念:先進的地主階級知識份子,從封閉狀態中走出來,摒棄傳統的夷夏觀念,率先提出向西方學習。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历史重要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历史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e174069e31433238689384.png)
高二下學期歷史重要知識點【篇一】一、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傑作1、浪漫主義音樂的興起:(1)時間:19世紀。
(2)特點:注重抒情性、自傳性和個人心理刻畫的形式,突出個人感受。
(3)發展:以奧地利和德意志為中心,到19世紀中葉,浪漫主義音樂走向鼎盛時期。
2、代表人物及作品:(1)德意志音樂家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連接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音樂的橋樑。
他的交響樂作品中,表達了反對封建專制,歌頌資本主義的思想感情。
(2)浪漫主義音樂的傑出代表還有奧地利的約翰o施特勞斯。
他被譽為“圓舞曲”,作品旋律優美,節奏輕快,以《藍色的多瑙河》最為著名。
3、歌劇的輝煌成就:(1)義大利音樂家威爾第創作了歌劇《茶花女》等,他的作品表達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意識。
(2)法國歌劇家比才的作品《卡門》,淋漓盡致地表現出浪漫主義色彩。
4、民族樂派的興起:(1)19世紀的歐洲,出現了弘揚本民族特性的民族樂派。
(2)19世紀中後期,俄國的民族樂派音樂興起。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天鵝湖》等是世界聞名的傑作。
二、20世紀世界音樂的發展變化1、現代主義音樂的興起:(1)時間:起源於19世紀末的美國爵士樂,在一次大戰後受到空前歡迎。
(2)特點:輕鬆活潑,通俗易懂,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3)發展:二次大戰後,以搖滾、藍調和爵士等為代表的音樂更加通俗化,吸引了無數聽眾。
新時代大眾心理的變化,特別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長,使搖滾樂成為流行音樂的主流。
2、代表作品:(1)20世紀50年代初,搖滾樂《圍著時鐘搖吧》對美國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
(2)20世紀60年代,搖滾樂在美國更加火暴,出現了《時代在改變》等作品。
(3)英國的披頭士樂隊在西方也有很大影響。
3、影響:隨著傳播技術的革命和交通的日益便捷,日益繁榮的流行音樂活動改變著人類的娛樂和生活方式。
各國間的音樂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強,加深了對不同民族音樂的理解和尊重,推動著世界音樂的繁榮。
三、影視藝術的產生與發展1、電影藝術的產生與發展:(1)條件:19世紀晚期,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科學技術的長足進步為電影的出現提供了技術和物質基礎。
人教版高二下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下册历史必修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a95f090242a8956aece470.png)
高二下冊歷史必修二知識點(一)一、三教合一1、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新發展: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間廣為傳播。
儒學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發展。
2、隋朝:儒學家提出“三教合歸儒”的主張,又稱“三教合一”,主張以儒學為主和並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論。
3、唐朝:統治者奉行三教並行的政策,即尊道、禮佛、崇儒。
佛教和道教開始挑戰儒學的正統地位,儒學大師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
二、程朱理學:1、程朱理學產生的背景原因:(1)統治者支持:長期的混亂,不利於大一統的穩定和鞏固,宋代統治者宣導尊儒讀經。
(2)儒家學者的努力:展開了復興儒學、抨擊佛道的活動;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理學”。
(3)代表人物:北宋時期的程顥、程頤兄弟和南宋時期的朱熹,成就最為突出,所以“理學”也稱為“程朱理學”。
2、程朱理學的內涵:(1)程顥、程頤的思想主張: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
萬物只有一個天理,主張先有理而後有物。
這是理學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張:朱熹是理學集大成者。
強調理之源在於天理,而天理就是作為道德規範的三綱五常。
強調“存天理,滅人欲”。
3、程朱理學的影響:程朱理學適應了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維護了封建專制統治。
朱熹編著的《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後世科舉考試依據的教科書。
朱熹的學術思想還傳播到日本、朝鮮乃至歐洲;在日本和朝鮮,甚至形成“朱子學”學派。
三、陸王心學1、陸九淵的思想主張:把“心”作為宇宙萬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張;強調“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認為天地萬物都在心中。
2、王陽明心學出現的背景:(1)明中期以後,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社會動盪不安,封建專制統治陷入危機。
(2)王陽明繼承和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
3、王陽明的思想主張:(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無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揚“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命題。
(2)在認識論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學說。
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学期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学期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fac5dacfc789eb162dc8ee.png)
【篇一】人教版高二歷史下學期知識點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及其演變1、三省六部制的確立(隋唐時期)①三省為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尚書省(負責執行)、門下省(負責封駁審議)②尚書省下設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間既互相配合,又互為補充,提高了辦事效率;完整的相權又被分割,有利於加強皇權。
2、發展(宋朝)三省長官基本不參與政事,另外設置①中樞門下——負責行政②樞密院——負責軍事③三司(鹽鐵、度支、戶部)——負責財政3、三省六部制的廢除(元朝)元朝廢除三省、實行一省制,只設中書省,六部也歸入中書省。
【篇二】人教版高二歷史下學期知識點顯著特點:第一,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由於自然科學的新發展,並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起來,使科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科學和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二次工業革命則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
新的技術和發明已超出一國的範圍,其中有不少出現於德國、美國,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除一些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完成或將要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外,有些後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如德國、日本則尚未完成或剛剛起步,因此,對它們來說,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
這些國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其發展速度比較迅速。
影響:①第二次工業革命使生產和資本走向集中,迅速產生壟斷和壟斷組織。
②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
③第二次工業革命加劇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全球的侵略和擴張。
【篇三】人教版高二歷史下學期知識點1.反法同盟(1)1793年春,英國糾合普、奧、意、西等國以法國處死路易十六為藉口,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武裝干涉法國革命。
1898年,英國組織第二次反法同盟。
拿破崙帝國時期,英、俄、奧等國又先後組織第三次到第七次反法同盟,對法戰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学期知识点
【篇一】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唐时期)
①三省为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②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2、发展(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①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②枢密院——负责军事
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元朝)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篇二】
显著特点: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除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有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则尚未完成或刚刚起步,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这些国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发展速度比较迅速。
影响: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迅速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全球的侵略和扩张。
【篇三】
1.反法同盟
(1)1793年春,英国纠合普、奥、意、西等国以法国处死路易十六为借口,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1898年,英国组织第二次反法同盟。
拿破仑帝国时期,英、俄、奥等国又先后组织第三次到第七次反法同盟,对法战争。
(2)反法同盟对法国的战争,前期主要是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后期的战争既有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英、俄等欧洲国家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面。
2.“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1)组织演变和使命:1815年秋,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倡议,俄、普、奥三国成立“神圣同盟”。
其目的是在基督教的名义下,联合欧洲各国的封建君主,共同镇压革命,维护维也纳体系。
接着又成立四国同盟(包括英、俄、普、奥四国),决心以武力贯彻神圣同盟的使命。
(2)主要活动:①1820~1823年,西班牙爆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神圣同盟授权法国出兵镇压了革命。
②1820年,意大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21年,神圣同盟决议由奥地利出兵镇压革命。
③1823年,俄国唆使法国以神圣同盟名义派兵远征拉丁美洲,镇压西属殖民地的独立战争,由于美国发表“门罗宣言”,干涉计划未能实行。
(3)瓦解:在希腊和比利时独立运动的冲击下,同盟内部出现利益冲突,同盟开始瓦解。
(4)性质:是维护维也纳体系、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的带有封建性、反动性的政治军事同盟。
3.国际联盟
(1)提出: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
(2)建立:巴黎和会决定建立国联,国联盟约列入凡尔赛和约。
1920年1月,在日内瓦成立,为英法所操纵。
(3)宗旨:维护和平,制裁侵略。
(4)实质: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5)主要活动: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入侵西班牙采取纵容侵略的政策。
(6)解体: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
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国联宣告解散。
4.法西斯同盟
(1)形成:①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1936年),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②德日签订《XXX》,一年后意大利加入,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③1940年秋,德国与日本、意大利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2)活动: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的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
1940年6月法国投降。
1940年秋德军猛攻英国。
1941年德军进攻
苏联。
与此同时,意德军队进攻北非。
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规模。
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建立: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同时美英加强对苏的援助。
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2)主要活动:政治上互相协作(二战期间四次会议)、经济上互相支持、军事上互相配合。
(3)意义: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6.联合国
(1)建立: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
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
总部设在纽约。
(2)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3)常任理事国:中、苏、美、英、法?
(4)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5)原则:《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各会员国必须遵守的原则,如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等。
(6)作用:初期联合国实际为美国所操纵。
后来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
7.欧洲共同体
(1)原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快合作。
(2)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由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三个机构合并组成。
(3)主要国家:起初,只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
后来又有一些西欧国家加入。
到1986年,又有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六国加入欧共体。
(4)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5)实质:国家垄断资本的联合。
(7)影响:
①西欧各国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政局日益稳定,它的国际地位提高并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②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减弱,美国与西欧的主从关系改变,并逐渐向平等的伙伴关系发展,这就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并发生动摇。
8.七十七国集团--20世纪60年代第三世界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到80年代其成员已增加到110多个。
这个组织主要通过与发达国家在联合国进行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
9.石油输出国组织--1960年,由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拉发起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
1973年,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石油输出国组织以石油为武器,对那些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进行制裁,结果触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使西方经济陷入严重混乱。
10.北约和华约组织--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国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和后来的“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