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第六章 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二)非竞争性抑制(比较少见)
❖ 抑制剂同时与E和S反应 ❖ S+E 不影响 E+I ❖ Km没有影响,vmax↓ ❖ 增加[S]不能消除
2020/9/22
52
第二节
(三)反竞争性抑制
I不与E反应,I同ES反应 Km 、vmax都同步减小 很少见
2020/9/22
53
七、其他环境条件
(一)粘度 ❖ 冷冻中,90%以上的自由水被冻结 ❖ 未冻结相的粘度会显著提高 ❖ 酶和底物分子的移动性降低 ❖ 酶活力下降
➢化学试剂和载体(聚丙烯酰胺、葡聚糖、纤维素、
硅胶等)通过化学反应使酶分子上游离的羧基或 氨基共价结合到载体上。
➢双官能试剂(如戊二醛)将酶分子连接起来。酶
分子通过双官能试剂彼此相连接,形成了共价键, 同时酶的以部分起着载体的作用。
2020/9/22
63
第三节
优点: 共价键牢固,酶不易泄漏 缺点:一部分酶起着载体的作用而失去了催化
✓ 相反,与酶蛋白结合比较紧、用透析法不易 除去的小分子物质称为辅基。
2020/9/22
18
第一节引论
五、在生物体中的酶
酶在原料的生长和成熟中起重要的作用 由于细胞结构的解体常使酶活力提高 ➢果胶酶使番茄组织软化 ➢多酚氧化酶使果蔬褐变
2020/9/22
19
(一)酶的分布
不均匀的,定位化,区域化分布 特定的器官含有特定种类的酶
60
2020/9/22
61
第三节
一、酶的固定方法
(一)吸附
将酶吸附在氧化铝、有机聚合物、玻璃、无机 盐或硅胶等材料上
优点:
无需特殊化学试剂,简便、价廉 。
缺点:
结合力是弱键作用,当温度、pH和离子强度
改变,或者当底物存在时,结合的酶可能会解
吸。
2020/9/22
62
(二)共价连接
第三节
两种处理方法:
❖ 以一底物讨论酶反应
k1
E+S
ES k2
E+P
k-1
E :游离状态酶
S: 底物
ES : 酶-底物络合物 P : 反应产物
k : 反应速度常数
2020/9/22
25
第二节
v m ax[S ]
❖ V=
[S ] Km
2020/9/22
26
第二节
❖ Km =K-1/K1 Michaelis 常数,米氏常数
能力,固定的酶活力较低;对于价格昂贵的 酶,不经济。
2020/9/22
64
(三)载体截留
第三节
凝胶(聚丙烯酰胺)包埋将酶分子截留。 特点: ➢低MW底物可通过扩散自由进入凝胶颗粒,酶
30
二、酶浓度
❖ 当[E]<<[S], ❖ 反应速度∝酶浓度 ❖ 长时间范围内 初速度保持不变,然后下降 初速度保持的时间与酶的种
类有关 ❖ 酶活下降的原因 产物的抑制作用 酶失活 2020/9/22
第二节
31
反应动力学
❖ 反应早期 ➢[S]是一个常数 ➢酶反应是零级反应 ❖ 反应进行 ➢[S]下降 ➢反应遵循一级动力学
部位上去 酶的专一性或特异性可扩展到键的类型上。
2020/9/22
12
2020/9/22
第一节引论
13
第一节引论
三、酶的命名
习惯命名 商品名称 系统命名 4位数字组成的酶委员会编号(EC number)
2020/9/22
14
2020/9/22
第一节引论
15
第一节引论
➢ 食品加工中常用的酶是水解酶,其次是氧化 还原酶及异构酶。
❖ Vmax:最大反应速度,所有的酶都以ES形式 存在,及酶被底物饱和
❖ Km的测定方法:Lineweaver-Burk提出的双 倒数法
2020/9/22
27
第二节
1 Km 1 V V max[ S ] V max
2020/9/22
28
第二节
❖ 截距=1/Vmax 斜率=Km/ Vmax ❖ Vmax的意义 ➢在最适条件和被底物饱和时的理论上的最高
第六章 酶
Enzyme
2020/9/22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酶的化学本质、分类、酶催化的机理和酶 的反应动力学;酶的固定化方法。
掌握影响酶活力的因素;固定化酶的特点。
掌握各种酶的作用特点,包括脂肪氧合酶、多 酚氧化酶、果胶酶、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 酶、过氧化物酶等;哪些酶可作为食品质量的 指示剂。
不同食品原料所含酶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同一种酶在同一种食品原料中的含量还取决于
2020/9/22
22
2020/9/22
23
第二节 影响酶活力的因素
内在因素: 酶的浓度 底物的浓度 环境条件: pH 温度 水分活度 抑制剂
2020/9/22
24
第二节
一、底物浓度
反应速度V和底物浓度[S]的关系非线性
2020/9/22
第二节
39
第二节
❖ Arrnenius方程 k=Ae-Ea/RT ➢Ea:酶热变性的活化能 ➢R:通用气体常数 ➢ log残余百分酶活~时间 呈线性关系 ➢ 直线的斜率为Ea/2.3R
2020/9/22
40
第二节
(二)酶催化反应的活化能
❖ 酶降低活化能,产生两个效果 ➢低温下,使高比例的反应物转变成产物 ➢升高温度对酶反应速度造成的影响相对较
v~pH曲线确定最适pH ❖ 采用酶反应的初速度 ❖ 酶的pH 稳定范围 见表6-6
2020/9/22
34
2020/9/22
35
第二节
❖ 确定酶的pH稳定性测定方法 ➢与测定初速度时采用相同的温度、缓冲液、
酶浓度 ➢不同的pH下保温 极端的pH一般会使酶失活 ❖ 大多数酶的最适pH在4.5~8.0 ❖ 特殊情况 ➢胃蛋白酶~1.8 ➢精氨酸酶~10
2020/9/22
48
一底物酶催化反应的可逆抑制反应:
第二节
❖E KE1
❖ EI
KEs
K2
ES
KES1
E+P
Biblioteka Baidu
ESI
2020/9/22
49
第二节
❖ 动力学方程式 为:
[S]
V V max
KES
1 [S] [I ] [S][I ]
KES KEI KESIKES
❖ 倒数形式为:
1 1 [1 [I ] ] KES [1 [I ] ] 1 v v max KESI V max KEI [S ]
42
鳕鱼组织中的 磷脂酶在-4℃ 的活力相当于
-2.5℃的活力 的5倍。
2020/9/22
43
第二节
五、水分活度
❖ 食品原料中的水分含量必须低于1%~2%,才 能抑制酶活力。
2020/9/22
44
2020/9/22
45
❖ 有机溶剂(甘油)和水混合。 水分体积分数减少,酶活力下降。
第二节
2020/9/22
2020/9/22
36
❖ 不同pH下保温时的失活速度
2020/9/22
37
第二节
四、温度
(一)酶的热稳定性 ❖ 测定方法:酶液置于不同温度下(25℃)保温
一定时间后测定酶活。 ❖ 酶失活动力学 ❖ 遵循一级动力学:酶的残余活力百分数的对数
与保温时间呈线性关系(图6-11)。
2020/9/22
38
2020/9/22
8
第一节引论
酶被反复使用 酶的周转率(Turnover)
在酶被完全饱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底物 被每个酶分子转变成产物的分子数。
大多数酶,1×104s-1 少量的酶(昂贵)~大量的生物转化
2020/9/22
9
第一节引论
酶具有专一性或特异性(specificity)
酶作为催化剂的机制不完全清楚
按照Emil Fischer提出的“锁和钥匙”模式
➢酶的表面存在着一个特殊形状的活性部位~
与底物精确地立体互补
➢大多数酶与底物是高度专一的 ➢许多酶催化反应不符合此模式
2020/9/22
10
2020/9/22
第一节引论
11
第一节引论
Koshland的“诱导楔合” 模型 要点:
➢底物诱导酶蛋白几何形状的改变 ➢催化基团能精确地定向和底物结合到酶的活性
2020/9/22
第二节
54
第二节
(二)压力
一般压力不致于高到使酶失活 几种处理方式相结合时,导致酶失活 ➢压力-高温处理 ➢压力-高剪切处理 高压灭酶
2020/9/22
55
第二节
(三)剪切
混合、管道输送、挤压,使酶失活 在作用停止后,酶活再生
2020/9/22
56
第二节
(四)超声能量
2020/9/22
50
第二节
(一)竞争性抑制(常见)
❖ 抑制剂同E反应 ❖ ES不和抑制剂结合,EI不和底物结合 ❖ 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构和底物相似,这两种分子
与酶结合的部位相同 ❖ S+E 与 I+E竞争 ❖ Vmax没有影响,Km ↑ ❖ 底物[S]足够高,可以消除竞争性抑制
2020/9/22
51
酶活力
2020/9/22
29
第二节
对于一底物催化反应,还有Briggs Haldane模型
❖ 以稳定态假设取代平衡态假设
❖ 稳定态假设是指在酶反应中[ES]保持不变。
❖ 推导的公式为:
V
V
max[
s]
[s] Km
❖ Km=(k-1+k2)/k1 ❖ 除Km的定义不同外,两者模型完全相同。
2020/9/22
2020/9/22
6
二、酶的本质
第一节引论
定义(1979年) ➢酶是具有催化性质的蛋白质,其催化性质源
自于它特有的激活能力。 目前 ➢并非都是蛋白质
2020/9/22
7
第一节引论
酶是生物催化剂 ➢不参与反应,反应结束时保持不变 ➢酶在物理和化学状态上的改变是可逆的 酶反应中包含可逆的中间络合物
46
有机溶剂对酶反应的影响(两个方面) ❖ 影响酶的稳定性和反应进行的方向 ❖ 有机溶剂与水不互溶 ➢反应从催化水解反应移向催化合成反应 ❖ 有机溶剂与水互溶 ➢反应移向催化水解反应
2020/9/22
47
第二节
六、酶抑制动力学
❖ 当△G的绝对值很小,逆向反应不能忽视 ❖ 产物的积累产生抑制作用 ❖ 其它物质也会产生抑制作用 ❖ 对酶的抑制可以是不可逆的 ❖ 但可逆抑制更常见
58
(六)溶剂
与水不互溶的溶剂稳定酶 互溶的溶剂能使酶失活 ➢温度低时,较稳定
2020/9/22
第二节
59
第三节 固定化酶
将酶与不溶解的载体相结合,酶从可溶状态 变成固定化的状态。
优点: ➢酶的稳定性提高 ➢酶能反复多次使用 ➢产物中不含酶,不需要采用热处理灭酶,有
助于提高食品的质量
2020/9/22
小 ❖ 在酶稳定的范围内,尽可能采用高温
2020/9/22
41
第二节
(三)低温下酶的活力
❖ 食品原料部分冻结(0℃以下)时,酶的活动 并没有完全停止。
❖ 低温使酶活力下降,但应避免稍低于冰点的温 度保藏食品。
➢水冻结后,酶和底物浓缩,促进酶活。 ➢冻结和解冻破坏组织结构,酶容易接近底物。
2020/9/22
2020/9/22
4
第六章 酶
第一节 引论
一、酶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
在生物体内,控制着所有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的 合成、分解
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是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中 含有大量的酶(内源酶)
2020/9/22
5
第一节引论
酶的作用 ➢有益的:皱胃酶、蛋白酶(牛乳中) ➢有害的:果胶酶(番茄中)、脂酶 有效地使用和控制内源酶和外源酶
2020/9/22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酶促褐变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控 制手段;食用酶对食品色泽、质构、风味、 营养价值的影响。
2020/9/22
3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影响酶活力的因素 第三节 固定化酶 第四节内源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第五节 作为食品加工的助剂
和配料而使用的酶
第六节 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使酶失活 空化作用(起泡)导致酶的界面变性 酶失活过程不符合一级动力学
2020/9/22
57
第二节
(五)离子辐射
离子辐射能使酶完全失活所需的剂量比破坏 微生物所需的剂量大10倍。
缺氧和干燥条件下,酶稳定性高 室温下比低温下失活的程度高 采用热-离子辐射结合处理的方法
2020/9/22
2020/9/22
16
第一节引论
四、酶的辅助因子(cofactors)
酶在作用时需要有一个非蛋白质组分存在, 这个组分称为辅助因子。
分类
➢金属离子
羧肽酶~Zn2+ ,激酶~Mg2+ ➢有机化合物——B族维生素
辅酶(coenzyme)
2020/9/22
17
第一节引论
✓ 通常把与酶蛋白结合比较松、容易脱离酶蛋 白、可用透析法除去的小分子有机物称为辅 酶。
第一节引论
2020/9/22
20
第一节引论
(二)酶的隔离分布和与底物的接近
在完整的细胞内,酶通过各种方式和底物隔离
组织解体使酶与底物接近会导致食品的色泽、 质构、风味、芳香和营养质量上的改变
热处理、低温保藏和酶抑制剂的使用有助于稳 定产品质量
2020/9/22
21
(三)酶在食品原料中的含量
第一节引论
2020/9/22
第二节
32
三、pH
❖ PH对大多数酶的活力都 有显著的影响。
❖ S形或钟形 ❖ pH影响酶活力的原因 pH影响酶分子上电荷的
分布 取决于酶蛋白质的氨基
酸侧链上可离解基团的 状态
2020/9/22
第二节
33
第二节
❖ 可离解基团可能处于酶的活性部位,因此影响 酶与底物的结合和催化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