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诗情画意》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9《诗情画意》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9《诗情画意》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9《诗情画意》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艺术中的诗意意蕴,明确诗情画意的基本概念。

2.通过学习古代诗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辨识、欣赏和评价艺术品。

4.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艺术中的诗意意蕴,明确诗情画意的基本概念。

•通过选取古代诗词,分析其诗情画意。

2. 教学难点•把握诗情画意的内涵。

•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诗情画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诗情画意”。

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诗情画意以及为什么要知道它们的基本概念。

2. 活动1:“诗情画意”概念讲解教师通过PPT、图片等方式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诗情画意,并举例说明。

并让学生自己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

3. 活动2:“水调歌头”画意分析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化名著《红楼梦》中的“水调歌头”,并讲解其中的诗情画意。

同时鼓励学生书写初步的草书字。

4. 活动3:绘制“水调歌头”画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水调歌头”画意,运用所学的美术技能,自由绘制。

5. 活动4:分享画作学生互相分享各自完成的画作并交流自己参与完成画作时的感受。

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

6. 活动5:学习使用草书字教师向学生展示草书字,并讲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让学生了解草书字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指导他们书写。

7. 活动6:用草书字书写自己的名字学生练习草书字的书写,并用其书写自己的名字。

8.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诗情画意”这个美术概念,并通过《水调歌头》的画意分析和自己的绘画,深刻理解了“诗情画意”的内核和文化背景,并提高了美术技能。

四、教学反思“诗情画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要通过给学生讲解和例子加以说明,才能使学生理解。

在上完本节课后,学生们都非常喜欢用草书字书写自己的名字,他们对课堂上的内容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让学生多多运用画笔创造和竞争,多进行让他们自己选择的话题进行创作。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诗请画意》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诗请画意》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诗请画意》教案《诗请画意》教案(一)教材简析:而本课不仅要表现出古诗的大体内容,还要将读后的感受表达出来,在表现形式上不限,只要表现出古诗的意境即可。

教学目标:学习用水墨画形式表现古诗大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作能力;通过诗情画意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艺术情感。

教学重点:如何用水墨画形式描绘古诗大意。

通过分析、讨论古诗大意及分析范作的方法解决。

教学难点:古诗意境的表现。

通过分析范作和以一首诗为例,先讨论分析再示范的方法解决。

教学准备:1、教具:水墨诗意挂图数幅,水墨画示范工具、录音机、古诗朗诵录音带2、学具:生宣纸、毛笔、调色盘、水瓶、垫纸、墨汁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望庐山瀑布》的古诗朗诵带,并展示为此诗配画的水墨诗意图。

请看老师为《望庐山瀑布》配的画,是用什么形式画的?(水墨画)我们今天就来用水墨画表现古诗大意。

板书课题:画画古诗大意二:审美体验:用水墨画表现的《望庐山瀑布》给人什么样的感受?(讨论)在老师的帮助下分析书上范作:谁能说说《寻隐者不遇》的诗词大意?读了以后给人什么样的感受?那么范作上是如何表现出这种意境的?(在讨论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运用水墨画法表现隐者生活环境的清幽的)《蓬头稚子》用了什么笔墨技法表现诗词内容的?《泊船烟渚》表现了什么意境?如果都用“勾”的方法好不好?这些诗意图很好地运用了水墨画中的勾、皴、点、染技法来表现诗的意境,使人看了以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要用水墨画古诗大意,要挑选意境深远,层次较多的诗,象《望庐山瀑布》之类写景的及一些抒情的诗。

三:我们学过的哪些诗适合用水墨法画?(请两、三名学生各以一首诗为例分析)诗里写了什么?有什么情节?表现了什么意境?读了诗,你会产生什么感情?以刚学过的《鹿柴》为例,示范如何用水墨技法表现诗意。

放诗朗诵录音,并请学生说说诗的大意?(有哪些人物、景物)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如果要表现出这种意境,诗中中哪些人物或景物可简化或省略?以上我们做的这一步叫“构思”。

人教版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人教版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人教版美术《诗情画意》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诗情画意的艺术魅力。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素养。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体验诗情画意的创作过程。

1.2 教学内容介绍诗情画意的概念和特点。

分析诗词与绘画的关系,探讨如何将诗词意蕴转化为绘画作品。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经典诗词和对应的绘画作品,引发学生对诗情画意的兴趣。

1.4.2 讲解诗情画意的概念和特点,分析诗词与绘画的关系。

1.4.3 示范如何将诗词意蕴转化为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1.4.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绘画创作,尝试表达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第二章:绘画材料的运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的绘画材料,如水墨、水彩、素描等。

培养学生对绘画材料的特性和运用方法的认识,提高绘画技巧。

2.2 教学内容介绍常用的绘画材料及其特性,如水墨的浓淡干湿、水彩的透明度等。

讲解不同绘画材料在不同绘画技法中的应用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绘画材料的运用。

2.4 教学步骤2.4.1 讲解常用的绘画材料及其特性,如水墨的浓淡干湿、水彩的透明度等。

2.4.2 示范不同绘画材料在不同绘画技法中的应用方法。

2.4.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绘画材料,进行实际操作,掌握绘画材料的运用方法。

第三章:线条与形状的表现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线条和形状在绘画中的表现力。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形状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线条和形状的种类和特点,如直线、曲线、圆形等。

探讨线条和形状在不同绘画材料和技法中的表现力。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线条和形状的表现技巧。

3.4 教学步骤3.4.1 讲解线条和形状的种类和特点,如直线、曲线、圆形等。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四章《诗情画意》。

详细内容围绕如何将古诗文中的意境通过绘画表现出来,让学生在理解古诗文的基础上,运用绘画技巧,将诗中的画面呈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古诗文中的意境,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2. 学习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将古诗文中的意境转化为绘画作品。

重点:学习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首古诗《静夜思》,让学生朗读并体会诗中的意境。

2. 讲解:分析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意境用绘画表现出来。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如何将古诗《静夜思》中的意境转化为绘画作品,讲解绘画技巧。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尝试将其意境用绘画表现出来。

5. 互动: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作品,交流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7.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古诗文,尝试将其意境用绘画表现出来。

六、板书设计1. 《诗情画意》2. 内容:古诗文意境绘画技巧创新意识审美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首你喜欢的古诗,将其意境用绘画表现出来。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古诗与绘画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观念。

课后反思如下:1. 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程度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古诗文的学习。

2. 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绘画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3. 课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古诗绘画比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绘画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古诗文意境的理解与绘画表现2. 绘画技巧的掌握3. 课后作业设计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古诗文意境的理解与绘画表现1. 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文,配合音乐、图片等元素,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中的意境。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4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4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第9课诗情画意》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诗词中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诗意情感。

教材中包含了多首中国古代诗词,每首诗词都配有一幅插图,插图中的意象与诗词内容相呼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词的意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色彩、线条和形状等视觉元素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然而,对于如何将诗词中的意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将文字描述转化为画面表达,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逐步掌握将诗词中的意象转化为视觉形象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诗词中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诗意情感。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将诗词中的意象转化为视觉形象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诗词中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诗意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将诗词中的意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将文字描述转化为画面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诗词中的画意。

2.示范法: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将诗词中的意象转化为视觉形象的方法。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将诗词中的意象转化为视觉形象。

4.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9课诗情画意》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3.材料:画纸、画笔、颜料、彩泥等4.参考资料:中国古代诗词、相关绘画作品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组中国古代诗词朗诵作品,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意境。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诗词和插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画面表达。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案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案
3. 诗意画的重要性和应用:
- 培养审美情感和创作能力
- 提升观察力和想象力
- 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 丰富艺术欣赏和创作领域
4. 观察自然景观的方法:
- 仔细观察景物的形状、线条、色彩等特征
- 注意景物的光影效果和空间感
- 发现景物中的美和情感,寻找创作灵感
5. 创作诗意画的基本步骤:
- 选择合适的景物作为创作对象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诗意画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将诗意融入画面。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诗意画意融入自己的作品”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情景模拟:我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和举例的方式,尽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从而更好地将情感融入画作中。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愿意参与课堂互动。
2. 小组合作: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讨论和实践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使他们在交流中拓宽了思路,激发了创作灵感。
(4)鼓励创新: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勇于尝试新的表现手法,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5)关注过程:教师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作品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协作精神、积极参与程度等。
八、反思改进措施
在过去一段时间的教学中,我尝试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特色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以下是我对教学的反思和改进措施。

五年级美术上册《诗情画意》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上册《诗情画意》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上册《诗情画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认识诗情画意的重要性。
2.学会欣赏和分析古代诗人和画家的作品,理解其表现手法和意境。
3.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不足,提高创作水平。
5.拓展课堂,提升素养: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美术活动,如参观美术馆、参加书画比赛等,拓宽艺术视野。
-建立家校联系,让家长关注学生的美术学习,共同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以一首古典诗词《静夜思》作为导入,让学生感受诗情画意的魅力。
2.难点是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独立创作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关注自然、人物、情感等元素,为创作提供素材。
-通过讨论、实践、反思等环节,帮助学生克服创作中的困难,提升创作水平。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一首古典诗词导入,让学生感受诗情画意的魅力,引发学习兴趣。
-结合课本内容,展示相关诗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互相欣赏、借鉴和帮助。
5.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世界,提升生活品质。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和心理发展上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他们对美术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诗情画意的艺术形式充满好奇,但可能对绘画技巧和意境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诗情画意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诗情画意人教版
(2)绘画技法的运用: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技法表现诗歌意境。例如,如何运用线条的曲直、粗细、疏密来描绘不同的景物;如何运用色彩冷暖、明暗对比来表达情感;如何通过构图布局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3)创意绘画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创意绘画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重点强调学生对诗歌意境的个人理解和独特表达,培养其创意思维和绘画表现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提炼诗歌意境和绘画技法的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案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古诗的意境及其绘画表现。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绘画实践。学生将尝试运用所学技法,将讨论的诗歌意境转化为绘画作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情画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绘画创作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部分学生在创新方面仍有待提高。他们更倾向于模仿现成的作品,而不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因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表现诗歌意境。
最后,关于课程评价,我觉得可以更加多元化。除了作品展示和评价外,还可以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让他们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

9《诗情画意》(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9《诗情画意》(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诗情画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与画的密切关系,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水墨画表现古诗意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诗与画的密切关系2. 水墨画的基本技法3. 古诗意境的表现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用水墨画表现古诗意境。

2.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将诗与画相结合,创作出富有诗意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向学生介绍诗与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水墨画作品,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魅力。

-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作品美在哪里?它们是如何表现古诗意境的?2. 学习水墨画基本技法- 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用笔、用墨、用水、构图等。

- 示范如何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古诗意境,如描绘山水、花鸟、人物等。

3. 创作实践-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尝试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古诗意境。

- 在创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构图、用笔、用墨等方面的技巧,力求表现出古诗的韵味。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交流,感受诗情画意的魅力。

-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5.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与画的密切关系,以及运用水墨画表现古诗意境的方法。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培养审美情趣。

五、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充分感受诗情画意的魅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勇于表现自己的个性。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适当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经典的水墨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 鼓励学生多阅读古诗,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为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齐白石绘画赏析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个点,利用画配诗为切入点,完成对齐白石的美术作品的基本了解,2.能简单的进行赏析。

完成学生综合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同时通过三年级开始的中国画学习,也已经建立起中国画知识的基本构架,,对国画课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对自我感受进行表现。

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所以尝试通过已有知识经验,让孩子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自己创作儿童诗。

把学生的想法、知识经验与创造力相统一3重点难点1.了解齐白石先生的艺术成就以及提诗画的魅力2.简单的赏析齐白石的艺术作品3.赏析齐白石的艺术作品的同时,能够为其作品配诗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疑问导入导入:同学们老师现在给大家出示的这幅画原本有24副小画组成,但其中有十二幅画流失了,可仅仅这12副画却在1994年嘉德拍卖会上以517万人名币成交,创造了当时中国书画拍卖的世界纪录,那么是谁的画这么有魅力,让人愿意不惜重金将它卖走呢? 他就是世界文化名人、中央美术学院荣誉教师、中国杰出人民艺术家、享誉中外的中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齐白石先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画艺术。

活动2【讲授】初步尝试齐白石先生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初期三个历史时期,原名为齐纯芝,早年是一位雕花的木匠,那时还有好些人叫他阿芝师傅,到26岁拜师学画,27岁开始枕典席文,一日齐白石正在。

第9课 诗情画意(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9课 诗情画意(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9课诗情画意(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为《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

本课以我国经典古诗词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创作等环节,了解和掌握绘画与古诗词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融入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绘画与古诗词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达古诗词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新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和绘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并将其融入绘画创作中。

2. 如何运用绘画语言表达古诗词的意境,使作品具有诗情画意。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古诗词资料、绘画作品等。

2. 学具:绘画纸张、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描绘古诗词意境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诗情画意。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课的主题——《诗情画意》,讲解绘画与古诗词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 案例分析:展示多幅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是如何表现古诗词意境的。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总结拓展:对本课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欣赏和研究绘画与古诗词相结合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诗情画意》2. 教学目标:了解绘画与古诗词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词意境,运用绘画语言表达。

4. 教学过程:欣赏、分析、创作、展示、评价。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根据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绘画创作。

2. 课后作业:收集并欣赏绘画与古诗词相结合的作品,写一篇欣赏心得。

五年级美术上册《诗情画意》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上册《诗情画意》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诗情画意》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诗配画的课件、诗配画的知识等。

学具:纸张、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现童声朗诵《咏鹅》,激发学生回忆一年级学过的古诗,并描绘诗的含义,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

欣赏书中的三幅诗配画作品,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的中国画创作。

小结: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揭题:诗情画意。

(设计意图:古诗配画,导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一)以古诗《静夜思》为例,分析怎样创作诗配画。

1.教师:每逢佳节,我们常常会用李白的《静夜思》来表达思乡的心情。

(1)教师:这首诗能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2)教师出示几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出问题:哪幅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2.欣赏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

3.课件出示图片,以听一听、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找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

教师小结:要画出诗中的情景,除表现出诗中的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设计意图:通过古诗配画活动,学生解决教学难点。

)(二)创作实践。

1.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哪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引导学生展示准备的资料,由学生解释诗意,并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

2.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表扬并进一步启发学生。

3.提出作业要求: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图画。

程序:选诗—构思—构图—描绘—文字。

先完成基本构图再上色。

4.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1)用适合自己画面的工具上色。

(2)指导完成作业的学生,对学生提出合理建议,比如绘画构图、诗意的理解、诗词的书写格式等。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9课诗情画意》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画意,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情画意的内涵,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古诗词,每首诗词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都是根据诗词内容创作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教材还提供了相关的学习指导和绘画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绘画和创作都有很高的热情。

同时,他们也已经学习过一些古诗词,对于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也有一定的基础。

然而,学生对于诗情画意的理解和表现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情画意的内涵,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2.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和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3.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诗情画意,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诗情画意的内涵和表现手法。

2.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诗情画意。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和分析古诗词中的插图,使学生理解诗情画意的内涵。

2.指导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表现诗情画意。

3.创作法:通过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提高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9课诗情画意》2.课件:古诗词插图、绘画技巧讲解3.画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古诗词插图,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引发学生对诗情画意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古诗词和插图,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情画意的内涵。

然后,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详细解释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理解绘画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开始动手绘画。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巩固对诗情画意的理解和绘画技巧的掌握。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诗情画意》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第9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使学生能够理解诗词与绘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诗词和对应的画作,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材料。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古代诗词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欣赏和分析诗词与绘画之间的关系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欣赏诗词和画作,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词与绘画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诗词与绘画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诗词与绘画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2.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绘画,展示如何将诗词中的意象转化为绘画作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与绘画之间的联系。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创作法:教师鼓励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诗词和画作,用于课堂教学。

2.教师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供学生创作使用。

3.教师准备投影仪和投影幕,用于展示诗词和画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诗词和对应的画作,引导学生思考诗词与绘画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案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案篇一:第十课人教版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案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十课诗情画意内乡县城镇一小王艳丽一. 教材简介:《诗情画意》选自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十课。

学习要求:选择喜欢的古诗为其配画.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给古诗配画,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2.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谈话,欣赏体会,探讨交流,设计猜古诗---背古诗—画古诗的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给古诗配画的要点.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欣赏和创作古诗配画,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遗产的情感,从中得到美的启蒙、美的陶冶、美的感受。

提高艺术修养. 三. 教学重点:在理解古诗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将诗意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诗画结合,使古诗更有生命力。

四.教学难点: 领会古诗,把握关键字句,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具:相关课件学生准备:图画纸,铅笔,彩笔等五.教学过程:(一) 导入阶段.课前放录制的古诗朗诵,创设情景.(看图猜诗)1. 同学们,你们一定会背很多首古诗吧?我们来欣赏几幅根据古诗画的插图,我们看一看,猜一猜画的是哪首古诗?(放课件: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游子吟悯农)同学们真聪明,猜得又快又准.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根据画面的意思猜的)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古诗配画.(板书课题)(二)释题引入新课,探究学习:1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民族文化的一枝独秀,它的语言精炼优美,可以说每首诗都是一副美丽的画,.给古诗配画古已有之,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诗作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给人以高雅的享受,我们再来欣赏一段诗配画片段。

(放课件《田园乐》)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优秀的古诗,有写景的,抒情的,状物的,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同学们在一起交流讨论一下,你最喜欢的古诗有哪些?2.诵古诗,入诗境,悟诗情:指名朗诵,适当指导语气感情,引导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当你朗诵这首优美的古诗诗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指名让学生发言,交流.(这个环节的用意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同一首诗,不同的同学想象出的画面不尽相同,但是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3.集体创作,探究画法:出示高鼎的《村居》这首诗,组织学生活动:小组接力作画。

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学设计第一篇: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学设计《诗情画意》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0课教学目标:1、为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故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

2、运用已学过的构图知识、色彩知识、绘画技巧表达古诗的意境。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诗配画的创作,让学生感受诗情画意的独特魅力,提高绘画创作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并了解中国画的构图。

教学具准备:学生准备一到三首喜欢的、能够背诵、理解的古诗及绘画工具。

师收集了解一至五年级学生学过的古诗,并收集绘制相关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四张画家的作品和学生一起欣赏。

(先读诗句再赏画)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诗和画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个别回答。

2、师小结:诗人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而画家则用绘画的方法抒发自己的情感,准确表现了诗中内涵,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让我们从诗中从画中体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感受到了大师作品中的诗情画意,真是美在其中呀!(板书诗情画意)二、传授新知,从意境到构图1、诗情画意是我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曾有很多大画家都喜欢用画来表达诗的意境,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宋代的名画,你能联想到哪首古诗呢?(出示马远《寒江独钓图》)师:南宋画家马远素有“马一角”之称,他常在画面留出许多空白给观赏者以自由想象的余地。

这幅画在平静的江面上孤舟、老翁在独钓,由于钓者坐船的一端故船尾微微上翘,画面四周皆不着墨迹,只在船边勾出几条淡淡水波纹以示江面,使人联想起江的空旷,意境深远。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画配诗的游戏)师:我这有两幅画,你能学学诗人给他配上一句诗吗?(课件出示两幅画)A、学生思考,个别回答。

课件打出诗句。

B、师提问:你为什么选这句?你是根据什么? C、学生个别回答,师小结分析。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诗情画意》教案人教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诗情画意的基本概念。诗情画意是指将诗歌的意境融入绘画创作中,使作品既有画的视觉效果,又有诗的情感内涵。它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体现了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教材中的《静夜思》配画,展示了如何在画面中捕捉到诗中月光的清冷和思乡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词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的美感: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领悟诗情画意的意境,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如何通过绘画形式表现。例如,通过分析教材中的作品《静夜思》,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月夜的宁静与画面的淡雅色调之间的联系。
-掌握不同绘画技法的运用:指导学生运用水墨画、水粉画、线描等技法进行创作,强调每种技法的特点和表现力。如水墨画的晕染效果与线描的清晰轮廓,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技法表达诗意。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绘画技法的运用和诗意情感的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教材中的作品和现场示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诗情画意相关的创作主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绘画创作实践。学生将尝试运用所学的绘画技法来表达一首指定的古诗意境。
-审美判断与自我评价:学生在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时,可能难以从专业角度出发,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色彩搭配、构图、技法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其审美判断能力。
-创新思维与个性化表现:鼓励学生在尊重原诗意境的基础上,发挥个性,进行创新性表现。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作品既不失诗的内涵,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次,在绘画技法方面,学生们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水墨画、水粉画等技法,而有些学生则显得较为吃力。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绘画技巧的专项训练,让每位学生都能扎实掌握基本技法。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四章《诗情画意》。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和掌握诗与画的关系,通过欣赏和分析古今中外的诗画作品,感受诗画结合的美感;学习以诗入画、以画解诗的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诗画艺术的基本特点,提高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运用诗画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提高创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诗画结合的创作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诗情画意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材、诗画作品范例。

学具:绘画用品、彩色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幅画美在哪里?”以此引出本课主题《诗情画意》。

2. 新课内容学习:(1)欣赏和分析古今中外的诗画作品,让学生了解诗画结合的美感。

(2)讲解诗画结合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以诗入画、以画解诗。

3. 实践环节:(1)请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诗歌,进行绘画创作。

(2)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4. 例题讲解:(1)以《静夜思》为例,分析诗画结合的方法。

(2)展示教师作品,让学生了解如何将诗情画意融入作品中。

5. 随堂练习:(1)学生选择一首诗,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诗情画意》2. 内容:(1)诗画结合的美感(2)以诗入画、以画解诗的创作方法(3)实践环节:学生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首喜欢的诗歌,进行绘画创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收集自己喜欢的诗画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组织一次诗画作品展示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创作过程。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诗情画意》教案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诗情画意》教案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诗情画意》教案一. 教材分析《诗情画意》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代表画家的介绍,以及山水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的讲解和示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传统艺术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但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和创作能力还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山水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代表画家。

2.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

2.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运用。

3.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创作方法。

2.示范法:示范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和技巧。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山水画作品。

4.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山水画作品和资料,制作PPT。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毛笔、墨水、宣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山水画,激发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代表画家,讲解和介绍相关知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和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然后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创作简单的山水画作品。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年级美术上册《诗情画意》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上册《诗情画意》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诗情画意》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诗配画的课件、诗配画的知识等。

学具:纸张、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现童声朗诵《咏鹅》,激发学生回忆一年级学过的古诗,并描绘诗的含义,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

欣赏书中的三幅诗配画作品,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的中国画创作。

小结: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揭题:诗情画意。

(设计意图:古诗配画,导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一)以古诗《静夜思》为例,分析怎样创作诗配画。

1.教师:每逢佳节,我们常常会用李白的《静夜思》来表达思乡的心情。

(1)教师:这首诗能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2)教师出示几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出问题:哪幅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2.欣赏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

3.课件出示图片,以听一听、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找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

教师小结:要画出诗中的情景,除表现出诗中的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设计意图:通过古诗配画活动,学生解决教学难点。

)(二)创作实践。

1.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哪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引导学生展示准备的资料,由学生解释诗意,并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

2.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表扬并进一步启发学生。

3.提出作业要求: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图画。

程序:选诗—构思—构图—描绘—文字。

先完成基本构图再上色。

4.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1)用适合自己画面的工具上色。

(2)指导完成作业的学生,对学生提出合理建议,比如绘画构图、诗意的理解、诗词的书写格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美术《诗情画意》教学设计教案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五年级上册美术《诗情画意》教学设计教案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准备古诗一首,并能解释诗意;绘画材料、工具。

四、教学思路
诗情画意是一种纯美的境界,作者运用高度浓缩及精湛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将眼睛所看、心理所想表现出来,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将学生带进诗情画意,感受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提高孩子们对古诗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并以听一听,找一找,即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也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创作的方法,为学生的创造表现提供借鉴。

教师注重个别指导,让后进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

课件出现童声朗诵《咏鹅》,激发学生回忆一年级学过的古诗,并描绘诗的含义,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

小结: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揭题:诗情画意
(二)课件出现故事一首《静夜思》
1、师: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就会常常用李白的《静夜思》来表达思乡的`心情。

1)师:读了这首诗能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启发学生想象各种不同的情景。


2)教师出示几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出问题:哪幅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
2、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引导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

3、课件出示图片,以听一听,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找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

教师小结:要画出诗中的情景,除表现出诗中的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

(三)发展阶段
1、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引导学生展示准备的资料,介绍解释诗意,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

2、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

3、提出作业要求:
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图画。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构图。

第二课时:完善构图,上色。

4、学生操作,教师加强个别指导。

第一课时:
1)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引导。

2)引导个别后进生的造型创作。

第二课时:
1)提醒应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上色。

2)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提出合理建议,使其完善作品。

(四)评价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1、自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3、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
(五)课堂延伸:
可以尝试用电脑绘画的方式表现,可以根据自己的电脑水平设计不同风格的作品。

1、教师出示几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出问题:哪幅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
2、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引导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

3、课件出示图片,以听一听,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找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

教师小结:要画出诗中的情景,除表现出诗中的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