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数学家秦九韶传
数书九章中华之光——宋代数学家秦九韶小记
秦九韶,字道古。
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三月,出生于普州(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天庆观街“秦苑斋”的一个书香门第、仕宦之家。
秦九韶之祖父秦臻舜,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及第,官至通议大夫(正四品)。
父亲秦季槱,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进士及第,累仕显谟阁直学士(从三品)。
秦臻舜父子,同治春秋,政声亦佳。
秦九韶之祖母和母亲,均出于书香门第。
秦九韶出生于如此书香之家,受到长辈之熏陶,接受良好家庭教育。
加之,秦九韶生活在父亲结交的忠臣良相、儒雅之士挚友圈中,师长之关爱教诲,为秦九韶之健康成长培植了优良环境。
嘉定九年(1216)秋,秦九韶随祖母、母亲离开普州,与知巴州军州事之父亲团聚。
嘉定十二年(1219),兴元军士权兴等兵变犯巴州,守臣秦季槱失巴州。
第二年,秦季槱出任工部郎中。
秦九韶随父至临安,开始了“早岁侍亲中都,因得访习于太史”之励志年华。
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六月,秦季槱知潼川府军州事,秦九韶随之。
秦九韶后擢升郪县县尉,24岁蟾宫折桂。
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冬,秦九韶赴临安任国史院校正。
端平三年(1236)正月,秦九韶任蕲州通判。
第二年,擢升和州军州事。
后相继任职淮南西路、两浙路和广南东路、广南西路。
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七月,秦九韶知梅州军州事,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三月卒于梅州。
终年59岁。
数书九章 中华之光——宋代数学家秦九韶小记 文/李青春(四川省安岳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秦九韶身处宋金、宋蒙战争乱世,仕途坎坷。
他酷爱数学,虽置身政治,但对数学研究从未放弃。
在政务之余,广泛收集历学、数学、星象、音律、营造等资料,进行分类研究。
宋理宗淳祐四至七年(1244—1247),秦九韶利用为母守孝的宝贵时光,把长期积累之数学知识及研究所得予以整理编辑,写出中外闻名巨著《数书九章》。
早在汉、魏之间,《孙子算经》就提出了一个有名的数论科学算题,即某数除以8余7、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某数。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的故事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的故事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公元1202~1261年)在1247年(淳佑七年)着成『数书九章』十八卷.全书共81道题,分为九大类:大衍类、天时类、田域类、测望类、赋役类、钱谷类、营建类、军旅类、市易类。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巨着,它总结了前人在开方中所使用的列筹方法,将其整齐而有系统地应用到高次方程的有理或无理根的求解上去,其中对「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法)和「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等有十分深入的研究。
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法),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在古代<孙子算经>中载有”物不知数”这个问题,举例说明:有一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二,七七数之余二,问此数为何?这一类问题的解法可以推广成解一次同余式组的一般方法.奏九韶给出了理论上的证明,并将它定名为”大衍求一术”。
秦九韶(生卒年不详,活动期约在13世纪)中国南宋数学家,字道古,四川人,著有《数书九章》(1247年)18卷。
对大衍求一数(整数论中的一次同余式解法)和“正负开方术”(数字高次方程的求正根法)等都有深入的研究。
中国自古以来就使用十进位制计数法,一些实用的计量单位也采用十进制,所以很容易产生十进分数,即小数的概念。
第一个将这一概念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是魏晋时代的刘徽。
他在计算圆周率的过程中,用到尺、寸、分、厘、毫、秒、忽等7个单位;对于忽以下的更小单位则不再命名,而统称为“微数”。
到了宋、元时代,小数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更明确的表示。
杨辉《日用算法》(1262年)载有两斤换算的口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即1/16=0 0625;2/16=0 125。
这里的“隔位”、“退位”已含有指示小数点位置的意义。
秦九韶则将单位注在表示整数部分个位的筹码之下,例如:—Ⅲ—Ⅱ表示13.12寸寸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法。
在欧洲和伊斯兰国家,古巴比伦的六十进制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一些经典科学著作都是采用六十进制,因此十进制小数的概念迟迟没有发展起来。
秦九韶数学家故事
秦九韶数学家故事秦九韶(1208—1261?),字道古,自称鲁郡(今山东)人,生于普州安岳(今四川)。
他于1247年完成《数书九章》,提出大衍总数术,系统解决了一次同余方程组解法,直到近代,数学大师欧拉、高斯才达到或超过其水平;他提出正负开方术,把求高次方程正根的方法发展到十分完备的程度,而欧洲在19世纪才创造出这种方法。
他是宋元数学高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对于秦九韶的人品,历来褒贬不一。
同代人刘克庄说他“暴如虎狼,毒如蛇蝎”,稍后周密的记载也是负面的。
清代学者焦循等为秦九韶辩诬,认为他是“瑰奇有用之才”。
1946年余嘉锡发表《南宋算学家秦九韶事迹考》,以刘克庄的奏状与周密的《癸辛杂识》互相印证,说秦九韶的罪状“固非横肆诬蔑”。
此后,钱宝琮则说秦九韶“为人阴险,为官贪暴”。
20世纪下半叶这种观点在学术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如果认真研究一下秦九韶的《数书九章·序》,尤其是其中的九段“系”,那么一位正直的秦九韶的形象便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秦九韶将数学的作用概括为“通神明,顺性命”和“经世务,类万物”大、小两个方面。
然而,他通过自己的数学研究坦承对其“大者”“肤末于见”,而专注于“小者”。
这反映了他具有实事求是,不慕虚荣的科学精神。
秦九韶非常关心国计民生,把数学作为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涉及数学方法在国计民生各方面的应用问题,充分表现了他对国家、民众有强烈的责任心。
更重要的是,秦九韶强烈反对政府的横征暴敛,豪强的强取豪夺,大商贾的囤积居奇,主张施仁政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数书九章》之中。
他的九段“系”文明确谈到“仁”或“施仁政”的有四次:“苍姬井之,仁政攸在”;“惟仁隐民,犹己溺饥”;”彼昧弗察,惨急烦刑。
去理益远,吁嗟不仁”;“师中之吉,惟智仁勇”。
还有,秦九韶主张抗金、抗蒙,在《数书九章》中特设“军旅”类,有十一个军旅问题,要用到勾股、重差、开方等比较高深的方法,这在中国古代是罕见的。
数学家秦九韶简介_秦九韶算法简介
数学家秦九韶简介_秦九韶算法简介秦九韶(1208年-1261年),字道古,汉族,生于普州安岳(今四川省安岳县)。
南宋官员、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
秦九韶提出的秦九韶算法是中世纪的数学泰斗。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数学家秦九韶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数学家秦九韶简介作为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来说,他并不是一出生就是数学家,而是凭借着自己对数学方面的喜好和勤奋好学。
在他小时候就很是聪敏勤学,宋绍定四年的时期,秦九韶考中进士,他每每在政务之余,就会对数学进行潜心钻研。
除此之外,他还喜欢广泛的搜集历学、数学、星象、音律、营造等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他曾在为母亲守孝时,把长期积累的数学知识和研究所得加以编辑,写成了闻名的巨著《数学九章》,并创造了“大衍求一术”。
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而其中他所论的“正负开方术”,还被称之为“秦九韶程序”。
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著名的数学家,跟他的父亲是有密切联系的。
当时他的父亲担任工部郎中和秘书少监的期间,正好是他努力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时候。
而他的父亲正好掌管营建,以及图书,在他的下属机构还设有太史局,因此,他便有机会阅读大量典籍,同时还可以拜访天文历法和建筑等方面的专家,请教天文历法和土木工程问题。
此外,他又曾向“隐君子”学习数学,向著名词人李刘学习骈俪诗词,并达到较高水平。
秦九韶算法秦九韶算法是中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秦九韶提出的一种多项式简化算法。
在西方则被称作霍纳算法。
它也是中国古代著名和伟大的数学家、中世纪的数学泰斗---秦九韶的算法理论之一。
秦九韶算法具体是将一种将一元n次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转化为n 个一次式的算法。
它的解答方法大大简化了整个的计算过程,即便是在现代,利用计算机解决多项式的求值问题时,秦九韶算法依然是最优的算法。
而“秦九韶算法”的主人公则是著名人物秦九韶。
他是南宋末年人,出生帝是在鲁郡。
早年曾从隐君子学数术,后因其父往四川做官,便跟随父迁徙。
宋代著名数学家秦九昭的著作
宋代著名数学家秦九昭的著作
题目:宋代著名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数书九章》)提出了“正负开方术”和“大衍求一术”。
解析:
《数书九章》,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由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所著。
书中共列算题81问,分为9类。
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并不按数学方法来分类。
题文也不只谈数学,还涉及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成为了解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重要参考文献。
该书在数学内容上颇多创新,是对《九章算术》的继承和发展。
它概括了宋元时期数学的主要成就,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峰。
《数书九章》是对《九章算术》的继承和发展,概括了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数学的主要成就,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峰。
当它还是抄本时就先后被收入《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
1842年第一次印刷后即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
秦九韶所创造的正负开方术和大衍求一术长期以来影响着中国数学的研究方向。
焦循、李锐、张敦仁、骆腾凤、时曰醇、黄宗宪等数学家的著述都是在《数书九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完成的。
秦九韶的成就也代表了中世纪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与最高水平,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数书九章》共列算题81问,分为9类,每类9个问题。
主要内容如下:
⑴大衍类: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⑵天时类:历法计算、降水量。
⑶田域类:土地面积。
⑷测望类:勾股、重差。
⑸赋役类:均输、税收。
⑹钱谷类:粮谷转运、仓窖容积。
⑺营建类:建筑、施工。
⑻军族类:营盘布置、军需供应。
⑼市物类:交易、利息。
日记坊。
高中数学文化情景题专题17 秦九韶 (以秦九韶为背景的高中数学考题题组训练)解析版
【高中数学数学文化鉴赏与学习】专题17秦九韶(以秦九韶为背景的高中数学考题题组训练)一、单选题1.南宋时期,数学家秦九韶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的公式: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那么三角形的面积ABCS=为秦九韶公式,这与古希腊数学家海伦证明的面积公式()12ABCSp a b c ⎫=++⎪⎭实质是相同的.若在ABC 中,2,3,4a b c ===,则ABC 的内切圆半径r 的值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直接根据题干的面积公式计算,然后根据等面积法计算可得该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 【详解】由题可知:2,3,4a b c ===,19()22=++=p a b c又()12△⎫==++⎪⎭ABC S p a b c ,所以△====ABC S 由1922△ABC S a b c rr ,所以r = 故选:D2.南宋时期,我国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发现了与海伦公式等价的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称之为“三斜求积术”.这个公式能用三角形的三边a 、b 、c 来求三角形的面积S .数学课上,张三在做笔记时由于分神,有部分公式没有抄完,他的笔记写着22S ⎤⎛⎫⎥ ⎪⎝⎭⎥,请问□里是( ) A .222b c a +- B .222a b c +-C.222c a b+-D.222a b c++【答案】C【解析】【分析】由面积公式与余弦定理进行推导,得到答案.【详解】由三角形面积得:111sin222S ac B ac ac===故选:C3.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数学非常辉煌的时期,其中秦九韶、李治、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其他表作有秦九韶的《数学九章》,李治的《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和《杨辉算法》,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和《四元玉鉴》.现有数学著作《数学九章》,《测圆海镜》,《益古演段》,《详解九章算法》,《杨辉算法》,《算学启蒙》,《四元玉鉴》,共7本,从中任取3本,至少含有一本杨辉的著作的概率是()A.27B.37C.47D.57【答案】D【解析】【分析】先求其对立事件的概率,再用1减去其对立事件的概率即为所求【详解】解析:所求概率3537C51C7P=-=故选:D4.中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曾提出“三斜求积术”,即假设在平面内有一个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的面积S可由公式S p 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8a b+=,6c=,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A .B .8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求出7p =,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将面积S 表示为a 的函数,利用a 的范围及二次函数知识可求出结果. 【详解】依题意可得11()(86)722p a b c =++=+=,所以S ==因为a c bb c a +>⎧⎨+>⎩,即6886a a a a +>-⎧⎨-+>⎩,所以17a <<,所以当4a =时,S 取得最大值 故选:A5.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由三角形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三斜求积”公式.设△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面积为S ,“三斜求积”公式表示为S 在△ABC 中,若222sin 4sin ,()4a C A a c b =-=-,则用“三斜求积”公式求得△ABC 的面积为( )AB .CD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正弦定理边角关系可得4ac =,再结合已知可得2224a c b +-=,代入“三斜求积”公式即可求面积. 【详解】由正弦定理可得:24a c a =,则4ac =,又22224a ac c b -+=-,即222244a c b ac +-=-=,所以S ==6.我国古代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给出了三角形面积的求法:“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如果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就是S =根据此公式,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sin 3sin c A C =,且()2210a c b +-=,则ABC 的面积为( )A .1BC D .2【答案】B 【解析】 【分析】结合正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正确答案. 【详解】依题意2sin 3sin c A C =,由正弦定理得23,3ac c ac ==,()2222210,210a c b a ac c b +-=++-=,222222610,4a c b c a b ++-=+-=,所以S = 故选:B7.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发现了已知三角形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他把这种方法称为“三斜求积”:以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卷五“田域类”里就有已知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该问题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一块三角形田地,三边分别为13,14,15,则该三角形田地的面积是( ) A .84 B .168 C .79 D .63【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三斜求积”可得三角形面积公式为S ,代入数值计算【详解】解:依题意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 b c ≥≥,则三角形面积公式为S =15a =,14b =,13c =,所以84S 故选:A8.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数学家秦九韶在其著作《数书九章》中独立提出了一种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三斜求积术”,即ABC 的面积S =,,a b c 分别为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若1b =,且tan C =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A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先根据tan C ,a c 关系,代入面积公式,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解最值. 【详解】因为tan C =sin cos sin C C B C B ,即()sin C C B A =+;由正弦定理可得c =,所以S当a =S 取到最大值2. 故选:A.9.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数学家,其著作《数书九章》中的大衍求一术、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秦九韶把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称为小斜、中斜和大斜,三斜求积术即已知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用公式表示为:ABCS=a ,b ,c 是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已知ABC 中,cos 2cos a Ab B =-,2b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A .43B .83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正弦定理化进行边角转换可得2c a =,代入面积公式,变形后结合二次函数性质得最大值. 【详解】 由cos 2cos a Ab B =-得sin cos sin 2cos A A B B=-,2sin sin cos cos sin A A B A B -=,即2sin sin cos cos sin sin()sin A A B A B A B C =+=+=,所以2a c =,ABCS=所以2209a =,即a =()max 1423ABC S =. 故选:A .10.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数学家,其著作《数书九章》中的大衍求一术、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秦九韶把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称为小斜、中斜和大斜,三斜求积术即已知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用公式表示为:ABCS ∆=a ,b ,c 是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已知ABC 中,cos cos 2cos cos a A a Ab B B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A .43B .83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cos cos 2cos cos a A a A b B B-==-,得到2sin sin cos cos sin sin()sin A A B A B A B C =+=+=,即2c a =,再由cos cos a B b A ab +=,利用余弦定理得到2b =,代入ABCS ∆=. 【详解】解:ABC 中,因为cos cos 2cos cos a A a Ab B B-==-, 所以sin cos cos ,2co s s cos in A A a a AB b BB -==-, 则2sin sin cos cos sin sin()sin A A B A B A BC =+=+=, 即2c a =,又cos cos a B b A ab +=, 则22222222a c b b c a ab c c+-+-+=, 即c ab =,则2b =,所以ABCS ∆=当2209a =时,ABC 面积取得最大值为43, 故选:A11.我国古代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记述了“三斜求积术”,即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则△ABC 的面积S cos ()cos 0a B b A +=,且222b c a +-△ABC 的面积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正弦定理化简已知,求得cos A bc ,最后代入面积公式求解. 【详解】由正弦定理边角互化可知cos ()cos 0a B b A +=化简为()sin cos sin cos 0A B B C A +=,sin cos sin cos cos A B B A C A +=即()sin sin cos A B C C A +==sin 0C ≠,cos A ∴=222cos 2b c a A bc +-==⇔=,解得:1bc =, 根据面积公式可知S =. 故选:A12.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由三角形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三斜求积”,设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面积为S ,则“三斜求积”公式为S ,若2sin 2sin a C A =,()226a c b +=+,则用“三斜求积”公式求得ABC 的面积为( )AB C .12D .1【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因为2sin 2sin a C A =,()226a c b +=+,利用正弦定理得到222,+-a c b ac ,代入体积公式求解. 【详解】解:因为2sin 2sin a C A =,()226a c b +=+, 所以2ac =,222622+-=-=a c b ac ,所以===S , 故选:A13.数学家秦九韶曾提出“三斜求积术”,即假设一个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三角形的面积S 可由公式S =p 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与古希腊数学家海伦公式完全一致,所以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24,6c =,则当三角形面积最大值时AB 边上的高为( )A .8B .C .12D .【答案】B 【解析】 【分析】代入公式S =9a b ==时三角形的面积取得最大值,再计算AB 边上的高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18a b +=,12p =,则S 121232a b-+-≤==当且仅当1212a b -=-,且18a b +=,即9a b ==时,等号成立,此时三角形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所以AB =故选:B.14.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由三角形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三斜求积”公式,设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面积为S ,“三斜求积”公式表示为S .在ABC 中,若2sin 6sin a C A =,()2216a c b +=+,则用“三斜求积”公式求得ABC 的面积为( )A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若2sin 6sin a C A =,()2216a c b +=+,得到ac 和222a c b +-,代入S 求解即可. 【详解】解:因为2sin 6sin a C A =, 所以26=a c a ,即6ac =,又()2216a c b +=+, 所以2224a c b +-=, 所以=S 故选:C15.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发现了“三斜”求职公式,即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则ABC的面积S =已知在ABC 中,cos 6,ac B b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AB .C .2D .4【答案】D 【解析】【分析】由条件cos 6,ac B b ==得2220a c +=,由基本不等式得10ac ≤,再由S 可求解. 【详解】△222222cos 622a c b a c bac B ac ac +-+-===,又△b =,2221220a c b +=+=.△22102a c ac +≤=(当且仅当a c ==.△ABCS=4==, △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4. 故选:D16.我国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其内容为:“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把以上文字写成公式,即S (其中S 为面积,a ,b ,c 为△ABC 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若b cos C +c cos B =4,c=a =c (cos B cos C ),则利用“三斜求积”公式可得△ABC 的面积S =( )A .B .C .4D .8【答案】B 【解析】 【分析】将cos cos 4b C c B +=利用余弦定理化角为边,求得a ,利用正弦定理将(cos )a c B C =+化边为角,求得b ,再根据题中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因为cos cos 4b C c B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2422a b c a c b b c ab ac+-+-+=,所以4a =,又因为(cos )a c B C =,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 cos cos )A C B C C =,即()sin sin cos cos )B C C B C C +=,所以sin cos cos B C C C =, 因为a c >,所以A C >,所以2C π<,所以sin B C =,所以4b ==,代入S === 故选:B .17.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 、b 、c ,则三角形的面积为(海伦—秦九韶公式)S =2a b cp ++=,若ABC ,8AC =,12BC BA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A .B .C .16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海伦—秦九韶公式将三角形的面积表示出来,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在ABC 中,由8AC =,12BC BA +=, 则8,12b a c =+=,则20a b c ++=, 所以102a b cp ++==,所以ABCS=10102a c-+-≤=当且仅当1010a c -=-,即6a c ==时,取等号, 所以ABC面积的最大值为. 故选:A.18.秦九韶是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中有已知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阳,开平方得积.”如果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就是S ,其中a ,b ,c 是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若sin 2sin cos C A B =,且224b c +=,则ABC 面积S 的最大值为( )ABCD【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得到a b =,代入面积公式并根据基本不等式可求出结果. 【详解】由sin 2sin cos C A B =得22222a c b c a ac+-=⋅,得a b =,所以S ====22554442c c +-≤=285c =,22125b a ==时,等号成立.故选:B19.数学必修二101页介绍了海伦-秦九韶公式: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数学家秦九韶在其著作《数书九章》中,提出了已知三角形三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的公式,与著名的海伦公式完全等价,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已具有很高的数学水平,其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隔,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S ,其中a 、b 、c 分别为ABC 内角A 、B 、C 的对边.若1tan C =,2b =,则ABC 面积S 的最大值为( )AB C .2 D【答案】A 【解析】 【分析】将已知等式结合sin tan cos CC C=进行化简,得到sin 3(sin cos cos sin )C B C B C)3sin BC A ,并利用正弦定理可得c =,代入 “三斜求积”公式S 并将2a 看成整体并利用二次函数性质得解. 【详解】13cos 1tan 3sin C -=, 3sin tan 13cos BCB,又sin tan cos CC C=, 3sin sin cos 13cos B CC B,cos sin (13cos )B C C B ,cos sin 3sin cos B CC C B ,所以sin 3(sin cos cos sin )3sin()3sin C B C B C B C A ,由正弦定理得 ,c = 2,bABC 的面积S ==将2a 看成整体并利用二次函数性质得,当 24a =即 a =2时, ABC 的面积S 有最故选:A . 二、多选题20.中国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即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把以上文字写成公式,即S (S 为三角形的面积,a ,b 、c 为三角形的三边).现有△ABC 满足sin :sin :sin 2:A B C =△ABC 的面积ABC S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BC 的最短边长为4 B .△ABC 的三个内角满足2A B C +=C .△ABCD .△ABC 的中线CD 的长为【答案】AB 【解析】 【分析】结合题意利用正余弦定理处理运算,常用向量处理△ABC 的中线:()12CD CA CB =+. 【详解】因为sin :sin :sin 2:A B C =::2:a b c =2a t =,3b t =,()0c t =>,因为ABC S =△,所以=2t =,则4a =,6b =,c =A 正确;因为2221636281cos 22462a b c C ab +-+-===⨯⨯,所以3C π=,2233A B C πππ+=-==,故B 正确;因为3C π=,所以sin C =,由正弦定理得2sin c R C ==,R =C 错误; ()12CD CA CB =+,所以()22111361624619442CD CA CB⎛⎫=+=⨯++⨯⨯⨯= ⎪⎝⎭,故CD =D 错误.故选:AB.21.《数书九章》是我国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全书十八卷共八十一个问题,分为九类,每类九个问题,《数书九章》中记录了秦九昭的许多创造性成就,其中在卷五“三斜求积”中提出了已知三角形三边a ,b ,c 求面积的公式,这与古希腊的海伦公式完全等价,其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S ,现有周长为5ABC 满足::2:a b c =判定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A .在ABC 中角C =30°B .ABCC .ABCD .ABC 【答案】BCD 【解析】 【分析】根据给定条件,求出边长a ,b ,c ,再利用正余定理、面积定理逐项分析、计算判断作答. 【详解】因ABC 的周长为5::2:a b c =2,3,a b c ===由余弦定理得:2221cos 22a b c C ab +-===,而0180C <<,则60C =,A 不正确;由选项A 知,ABC 的面积1133sin 23sin 60222S ab C ==⨯⨯⨯=,B 正确;由选项A 及正弦定理知,ABC 的外接圆半径R 有22sin 603c R C ===,解得3R =,C 正确;设ABC 的内切圆半径为r ,则ABC 的面积1()2S a b c r =++==,解得r =,D 正确. 故选:BCD22.中国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了已知三角形三边求面积的公式,其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S △ABC 满足sin :sin :sin 2:A B C =ABC S =△ )A .△ABC 周长为5B .3C π=C .△ABCD .△ABC 中线CD 【答案】BC 【解析】 【分析】由题设及正弦定理得::2:a b c =a 、b 、c 判断A 的正误;应用余弦定理求角C ,正弦定理求外接圆的半径,作DE AC ⊥应用勾股定理求CD . 【详解】由题设及正弦定理知:::2:a b c =2,3,a x b x c ===且0x >,2S =2x =,所以4,6,a b c ===△ABC 周长为10+A 错误;2221cos 22a b c C ab +-==,又0C π<<,则3C π=,B 正确;△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2sin c R C ==C 正确;如下图,过D 作DE AC ⊥,由题设知:162ADC S DE ==⨯⋅,则DE =又2cAD ==2AE =,故4CE =,所以CD =D 错误.故选:BC 三、双空题23.我国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在《数学九章》中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即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把以上文字写出公式,即S (其中S 为三角形面积,a ,b ,c 为三角形的三边). 在非直角ABC 中,a ,b ,c 为内角A ,B ,C 所对应的三边,若3a =且()cos a c B C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 ,此时c =________.【答案】3 【解析】 【分析】由已知结合正弦定理及和差角公式进行化简,然后结合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化简,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 【详解】解:因为(cos )=+a c B C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cos )sin()A C B C B C ==+, 所以sin cos cos sin cos sin cos C B C C B C C B =+,cos sin cos C C B C =,因为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所以cos 0C ≠,sin C B =,由正弦定理得b =,由题意可得S =当29c =即3c =时,ABC 的面积最大,此时max S =.3. 24.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约1202-1261)被国外科学史家赞誉为“他那个民族,那个时代,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独立推出了“三斜求积”公式,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从三条边长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就是S =现有ABC 满足sin :Asin :sin 2:B C =ABC 的面积是ABC 的周长为________,AB 边中线CD 的长为_________【答案】 10+10 【解析】 【分析】由正弦定理得出三边关系,再由面积公式求出各边得出周长,再利用ACD S =△求出中线CD 的长. 【详解】因为sin :sin :sin 2:A B C =::2:a b c =设2,3,a k b k c ===,则由题可得S ==2k =,则ABC 的周长为(510a b c k ++=+=+因为CD 为中线,ACD △中,6,AC AD ==CD x =,则ACDS==x =又在三角形中,BD BC CD +>,所以CD =故答案为:10+ 四、填空题25.中国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即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 ,b ,c ,则三角形的面积S 可由公式S p 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现有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满足4,6a b c =+=,则此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答案】【解析】 【分析】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基本不等式求得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详解】 46522a b c p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S==,当且仅当3==b c 时等号成立.故答案为:26.我国古代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记述了“三斜求积术”,即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则ABC 的面积S 根据此公式,若()cos 2cos 0a B b c A +-=,且2224b c a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正弦定理化简已知,求得1cos 2A =,再根据余弦定理求bc ,最后代入面积公式求解. 【详解】解:由正弦定理边角互化可知cos (2)cos 0a B b c A +-=化简为()sin cos sin 2sin cos 0A B B C A +-=,sin cos sin cos 2sin cos A B B A C A +=即()sin sin 2sin cos A B C C A +==sin 0C ≠,1cos 2A ∴=, △222141cos 2222b c a A bc bc +-==⇔=,解得:4bc =,根据面积公式可知S27.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三斜求积术”,即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把以上文字写成公式,即S (其中S 为三角形的面积,,a b c ,为三角形的三边).在斜ABC 中,,,a b c 分别为内角,,A B C 所对的边,若(cos )=+a c B C ,且sin a C B =.则此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解析】 【分析】由正弦定理化边为角,应用诱导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变形可求得sin B C =,再由正弦定理得b =,代入面积公式得面积S 为c 的函数,结合二次函数性质得最大值. 【详解】解:△(cos )=+a c B C ,△sin sin (cos )A C B c =,即sin cos cos sin()sin cos cos sin C B C C B C B C B C =+=+,cos sin cos C C B C =, 又(0,)C π∈且2C π≠,则cos 0C ≠,△sin B C ,△b =,又sin a C B =,所以ac =,解得3a =,△S == △3c =时,max S =.. 【点睛】 思路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考查新定义,解题关键是利用正弦定理及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公式得出边的关系,利用新给出的面积公式表示出三角形面积,从而可得最大值及边长.28.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提出了一种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三斜求积术”,即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则ABC的面积为S =222cos cos cos sin sin 1C A B A B --=-,且ABC 的外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解析】【分析】 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化简222cos cos cos sin sin 1C A B A B --=-,结合正弦定理角化为边,得到222a b c ab +-=,利用余弦定理求得C ,再求得c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4ab ≤,从而由S =. 【详解】由222cos cos cos sin sin 1C A B A B --=-得:2221sin 1sin 1sin sin sin 1C A B A B --+-+=-,即222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故222a b c ab +-=, 所以2221cos 22a b c C ab +-== ,而(0,),3C C ππ∈= ,所以22sin c c C === , 则22424,4b ab a ab ab +-=≥-≤,当且仅当a b = 时取等号,故ABC S ===≤ 即ABC,故答案为:29.《数书九章》三斜求积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一,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秦九韶把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称为小斜、中斜和大斜,“术”即方法.以S ,a ,b ,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大斜,中斜,小斜;,,a b c h h h 分别为对应的大斜,中斜,小斜上的高;则111222a b c S ah bh ch ===.若在ABC中a h =b h =c h =__________.【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公式求出三角形的边长,再利用余弦定理求得其中一角,再利用正弦定理求得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即可得解.【详解】解:由a b c ah bh ch ==,知111::::8:7:5==a b c a b c h h h , 设8,7,5===a k b k c k ,则2S ==,又182=⨯=S k,△2=,△1k =,△8,7,5===a b c△2221cos 22a cb B ac +-==, 又()0,B π∈,△3B π=,△该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2sin b R B ===30.我国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了“三斜求积术”,即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把以上文字写成公式,即S (其中S 为三角形的面积,a ,b ,c 为三角形的三边).在非直角ABC 中,a ,b ,c 为内角A ,B ,C 所对应的三边,若2a =,且()cos a c B C =,则ABC 的面积最大时,c =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角,化简整理得b =,带入面积公式,配方可得最值.【详解】()cos a c B C =,由正弦定理()sin sin cos A C B C ∴=,又()A B C π=-+ ()sin sin sin cos cos sin A B C B C B C =+=+,cos sin cos C B C C ∴=, ABC 非直角三角形,cos 0C ∴≠,sin B C ∴=,即b =,S ∴==当且仅当212c =,即c =时,S 有最大值.故答案为:。
秦九韶其人其书
秦九韶其人其书介绍一、秦九韶生平简介●秦九韶字道古,普州安岳(今四川安岳)人。
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生,约景定二年(1261年)卒于梅州(今广东梅县),中国古代数学家。
●年少的秦九韶聪敏勤学,博文强学,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其中奥妙,自己动手参与实践,既注重读书做文章,又注重技艺。
秦九韶喜欢观察普州石刻,通过观赏石刻了解社会风貌,并为他在后来撰写《数书九章》奠定了基础。
●秦九韶的父亲既是一位随性诱导的开明家长,又是一个因材施教的明智老师,他主张抛开戒律不压制特长,任其发展。
秦九韶从二三岁就开始背诵诗词,识字写字。
他秉性颖然,注意力集中,在父亲的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学习《四书五经》,知韵律,能赋诗。
●秦九韶常常听父亲讲述抗战历史,听取爱国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从小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正气凛然,痛恨投降派屈辱议和的可耻行为,主张坚决抗金,抗击侵略的思想扎根于九韶心中。
年十八,在乡里为义兵首。
●少年的秦九韶就饱经战争忧患。
秦九韶自幼聪明好学随父亲在临安的五六年的时间,他集中精力学习,同时父亲的官职也为他提供了学习条件。
工部是管理手工业、建筑、交通和金融的部门,所以秦九韶阅览了众多的建筑书籍,又跟随父亲到工地观察,了解施工情况。
他学到许多的劳动技术。
并用于实际当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秦九韶在父亲的引荐下,他广泛结交社会名流,并博览群书。
其父亲任职期间,给他创造了集中学习和拜师求学的有利条件。
他充分利用这个机会阅读皇家大量典籍,拜访尚书省秘书省钻研天文历法,对各位专家的知识兼收并蓄,记录天文历算方面的许多知识,学会编制历法的方法,把天文历算的研究成果写成数学形式的问题。
由于在天文历法方面的丰富知识和成就,曾受到皇帝召见,阐述自己的见解。
他在研究天文历法的同时注重气象和气候,他也是中国气象学的创始人之一。
●秦九韶在学习研究天文历法和工程技术的过程中,深感数学是认识一切事物的重要手段,他利用有利条件系统的学习古代数学,在“隐君子”陈元靓的指导下学习《九章算术》,在自学的过程中他用坚强的毅力,潜心的思考,进行大量的记录、推理和演算,遇到不懂得地方反复演算,不耻下问,直到弄懂为止。
秦九韶与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
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其著作《数书九章》是我国十三世纪数学成就的代表之一.秦九韶利用多项式算法,给出了求高次代数方程的完整解法,提出了相当完备的“正负开方术”,这一成就比西方早了五六百年.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秦九韶在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方面所做的工作.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秦九韶的高次方程的表示方法,以及他对高次方程分类的方法.秦九韶沿用了前人在开方中所使用的列筹方法:把常数——“实”——置于第二层,在最上面一层放置得数——开方所得的“商”.之后,再由上向下依次放置x 的一次项、二次项等各项的系数(各“廉”),在最下一层放置最高次项系数——“隅”.如图1所示的筹式,图1该式相当于列出了方程:f (x )=a 0x n +a 1x n -1+a 2x n -2+a 3x n -3+⋯+a n -1x +a n =0(a n <0).因为所计算的大都是长度、面积之类的问题,因而秦九韶以前的数学家们将开方式的“实”——即常数项常设为正数,在求得根的各位得数后,由下向上推算,再把最后算得的结果从常数项中减去.秦九韶觉得这样不方便,设“实常为负”(a n <0),把a n 和各项系数列在一起,在计算时只要按增乘开方法累乘、累加直至最后即可.这就是说,古代数学家们所列筹式相当于:a 0x n +a 1x n -1+⋯+a n -1x =A ,A >0.而秦九韶则列出了:a 0x n +a 1x n -1+⋯+a n -1x +a n =0,而其中a n =-A 常是负数.在秦九韶的所有问题中,除了a n 之外,其他项的系数有时为正,有时为负,它们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清代数学家李锐称:“秦道古(即秦九韶)《数学九章》卷四上开方图,负算画黑,正算画朱.”但是现传刊本中已经看不见这种黑赤两色的记录了.现传刊本中只记有“上廉负”“下廉正”等.而方程的缺项,则在应列筹处划入零号“○”,并在其旁记入“虚方”“虚下廉”等,如图2(秦九韶正负开方法算草图,采自宜稼堂丛书本《数书九章》)所示.图2数学史话57秦九韶《数书九章》中有二十多个需要进行“开方”求解的方程问题.按各问题原有的名目看,这些问题都是和测量降雪深度、求各种形状的田地的面积、测量问题、计算粮仓的体积等实际应用问题有关的.在这些问题中,次数最高的有十次方程.秦九韶曾把高次方程按其系数的情况定为若干名目.若|a0|≠1,则称之为“开连枝某乘方”;如400x4-2930000=0(x=97643439,第4卷“竹器验雪”题),则称之为“开连枝三乘方”.若某方程的奇次幂系数皆为零时,则称之为“开玲珑某乘方”,如x10+15x8+72x6-864x4-11664x2-34992=0(x=3,第八卷“遥度圆城”题),则称之为“开玲珑九乘方”.以上便是秦九韶的开方式列筹方式和他对方程进行的简单分类.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秦九韶的“正负开方术”——任意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的具体运算步骤.这一解法的步骤和“增乘开方法”完全一致.以《数书九章》卷五中“尖田求积”的问题为例,简单叙述如下:“尖田求积”问题需要求解的方程为-x4+763200x2-40642560000=0.秦九韶在二十多个开方问题中,除了系数数字比较庞大的两个问题外,都附有算草和解说运算每一步骤的筹图.在“尖田求积”问题中就附有二十一个图式——“正负开三乘方图”,用来详细说明运算的每一个步骤.为了简洁起见,我们把二十一个筹算图式精简为八个图式,为了便于理解,将原图下附有的全部注文,附注于8个图式之旁.①列算如图.②上廉超一位,益隅超三位,商数进一位;上廉再超一位,益隅再超三位,商数再进一位;上商八百为定.③以商生(即乘)隅入益下廉,以商生下廉消(指正负相消)从上廉,以商生上廉入方,以商生方得正积,乃与实相消.以负实消正积,其积乃有余为正实,谓之“换骨”.④以商生隅入下廉——一变:以商生下廉入上廉内,相消——以正负上廉相消,以商生上廉入方内相消——以正负方相消.⑤以商生隅入下廉——二变:以商生下廉入上廉.⑥以商生隅入下廉——三变.⑦方一退,上廉二退,下廉三退,隅四退;商续置——四变.数学史话58⑧以方约实,续商置四十,生隅入下廉内,以商生下廉入上廉内,以商生上廉入方内.以续商四十命方法,除实适尽.所得商数八百四十步为田积(即x =840).秦九韶的正负开方术和现代通常所谓的霍纳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的运算步骤都采用了随乘随加的方法.在上列八个筹式中:图①相当于列出了方程:-x 4+763200x 2-40642560000=0(1);图②相当于对(1)式进行x =100x 1的变换,得-(10)8x 14+763200·104x 12-40642560000=0(2);求得8<x 1<9,确定出第一位得数为8,图③至图⑥就是用与霍纳算法完全一致的步骤进行x 2=x 1-8的代换,求出新方程(即图⑥):-(10)8x 42-3200(10)6x 32-3076800(10)4x 22-826880000(10)2x 2+38205440000=0(3)图⑦相当于对(3)式进行了x 3=10x 2的换变之后,得出了新的方程:-(10)8x 43-3200(10)6x 33-3076800(10)4x 23-826880000(10)x 3+38205440000=0最后求得x 3=4,故得x =100x 1=100(8+x 2)=100(8+x310=840.我们注意到,秦九韶在求第二位得数时,采用了“以方约实”的试除法,用来求出第二位得数的估值.“以方约实”就是以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常数项,其得数与第二位得数的真值很相近.值得指出的是,在现代通常应用的霍纳算法中也使用这种试除法.秦九韶还对运算过程中所产生的某些特殊情况进行了讨论.例如他曾讨论了“换骨”“投胎”等情形.我们知道,在通常情况下,进行x =a +y 的代换后,方程的常数项符号保持不变,同时其绝对值逐渐减少.但也会有特殊情况发生.假如,在代换后常数项的符号由负变正,秦九韶称之为“换骨”,并将其开方式称为“开翻法某乘方”.上述“尖田求积”题中就有“换骨”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方程存在两个正根,而所求者恰好是由较大的数所产生的,假若所求的是由较小的数产生的,就不会有“换骨”的情况产生.如“环田三积”(卷六),“望敌圆营”(卷八),虽然都有可能出现两个正根,但因所求乃是由较小的数产生的,故而都没有“换骨”的情况产生.所谓“投胎”则是指常数项符号不变,但其绝对值增大的情况,如“古池推元”(卷八):0.5x 2-152x -11552=0,在得到第一位商300进行代换后,常数项的绝对值反而增至12152,所以称之“投胎”,但在求得第二位商6并进行代换后,常数项绝对值反而减少至1472,最后求得x =366412429.当方程的根不为整数时,秦九韶采取了下列办法:(1)按原有步骤继续求其小数,即所谓“进退开除”的方法.如卷十二“囤积量容”问题中16x 2+192x -1863.2=0的答数为x =6.35,在同一问题中还有方程36x 2+360x -13068.8=0,其答数为x =14.7.(2)“命分”的方法.如卷六“环田三积”:-x 4+15245x 2-6262506.25=0,在求得初商进行减根变换后,秦九韶便以方、廉、隅各数(即减根变换后所得方程的一次、二次、三次,至四次项的各个系数)相并为分母,余实(常数项最后的余数)为分子,即得x =20+324506.25-1-80+12845+577800=2012980252362256.假如所求解的是一个二次方程,这种方法和《九章算术》刘徽注中所提出的“以借算加定法而命分”的方法相同.我们可以认为秦九韶的这种方法是古已有之的“命分”方法在高次方程解法中的推广.值得注意的是,伊斯兰国的数学家也采用了这种命分方法,在阿尔·卡西的《算术之钥》(公元1427年)一书中就记载了这样的例子.(3)当方程为两项方程,且其首项系数|a 0|≠1时,秦九韶又给出了所谓的“连枝同体术”.若a 0x 2-a 1=0中的系数a 0和a 1都是平方数时,则方程可以化为(αx )2=β2,可以立即得出x =βα.此外还可以首先进行x =y a 0的变换,把首项系数变为1.秦九韶用首项系数乘常数项,得出变换后的方程y 2-a 0a 1=0,解得y =a 0a 1,将其代入x =ya 0中,即可求得x 的值.如卷七“临台测水”一题中有方程24649x 2-41912676=0,其系数均为平方数,可得(157x )2=64742,从而得出x =6474157=4137157;而在卷六“漂田推积”问题中有方程121x 2-43264=0,以二次项系数乘常数项后的方程为y 2-121×43264=0,开方得y =2288,将其代入x =y a 0得x =2288121=181011.——摘自《中国数学史》数学史话59。
关于数学的传奇人物故事-秦九韶
关于数学的传奇人物故事-秦九韶秦九韶想必知道他的人其实是比较少的,所以小编想把他的事迹告诉大家,让更多人认识到我们祖国曾经有过这么伟大的数学家!简介秦九韶(1208年-1268年),字道古,汉族,生于普州安岳(今四川省安岳县)人,祖籍鲁郡(今河南范县)。
南宋著名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
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诗词、弓剑、营造之学,历任琼州知府、司农丞,后遭贬,卒于梅州任所,1247年完成著作《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方程组问题的解法,也就是现在所称的中国剩余定理)、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高次方程正根的数值求法)是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表述了一种求解一元高次多项式方程的数值解的算法——正负开方术。
人物生平秦九韶,字道古。
普州安岳(今四川安岳)人,祖籍鲁郡(今河南范县)。
中国古代数学家。
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生;约景定二年(1261年)被贬至梅州,咸淳四年(1268)二月,在梅州辞世,时年61岁。
秦九韶其父秦季栖,进士出身,官至上部郎中、秘书少监。
秦九韶聪敏勤学。
宋绍定四年(1231),秦九韶考中进士,先后担任县尉、通判、参议官、州守、同农、寺丞等职。
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不久死于任所。
他在政务之余,对数学进行潜心钻研,并广泛搜集历学、数学、星象、音律、营造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宋淳祜四至七年(1244至1247),他在为母亲守孝时,把长期积累的数学知识和研究所得加以编辑,写成了闻名的巨著《数学九章》,并创造了“大衍求一术”。
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他所论的“正负开方术”,被称为“秦九韶程序”。
世界各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数学课程,几乎都接触到他的定理、定律和解题原则。
秦九韶祖籍鲁郡(今河南范县),其父秦季槱,字宏父,绍熙四年(1193)进士,后任巴州(今四川巴中)守.嘉定十二年(1219)三月,兴元(今陕西汉中)军士张福、莫简等发动兵变,入川后攻取利州(今广元)、阆州(今阆中)、果州(今南充)、遂宁(今遂宁)、普州(今安岳)等地.在哗变军队进占巴州时,秦季槱弃城逃走,携全家辗转抵达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
南宋秦九韶的数学成就
□ 付春娟
书九章》的内容编排敢于突破前人的束缚,
并在前人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取得了数学 设计有着惊人相似的地方,其中就包含了程
方面的巨大成就。秦九韶在数学内容上有 序设计的许多方法及技巧。在十八、十九世
很多的创新,其中包括中国最早的数码字 纪的国外,欧拉和高斯都同时对一次同余组
记数法,最大公约数、公倍数的运用,同余 进行了论证和研究,并独立地获得了与“大
大贡献。秦九韶在处理同余问题的方法上, 家欧拉(1743)和高斯(1801)得出了与“孙子 一是采用“大衍术”,二是“治理术”(治理演 剩余定理”相似的结论[1]95。东方数学无疑在
纪术)。“大衍术”是一次同余式组问题的通 一次同余问题的研究上处于优先的地位,印
常解法,而治理术则是专为历元推算设计的 度学者在一次同余分析方面也有一定的兴
程序,两者都是在“大衍术”的基础上实现 趣与探讨。早在公元 6 世纪到 12 世纪期 的。秦九韶的大衍总数术并不是将剩余定理 间,印度数学家都沿用一种类似于“大衍
推广到模数上的两两非互素的一般形式,而 术”的算法来求解一次不定方程组,而这些
是将模数转化为两两互素的情形,这在当时 从未有过像秦九韶“大衍术”这样完整、系
式的创造发明等方面的成就。
衍术”相一致的结论。在欧洲最早接触一次
一、秦九韶的“大衍术”的理论
同余问题的是意大利数学家列奥纳多·斐波
秦九韶在许多的数学分支领域内取得 那契(约 1170—1250),他在《算盘之书》中
的成就是非常巨大的,尤其在“大衍术”的理 给出了两个一次同余的问题,但是没有相应
论上的概况与总结,是其对数学史上又一巨 的一般算法。直到十八、十九世纪,才由数学
三、秦九韶对代数学与几何学的贡献 秦九韶的数学成就还表现在很多方面, 在代数学方面,他继承并改进了《九章算术》 中的方程计算方式,尤其是在计算方法上进 行了有效的改进。秦九韶在领悟《九章算术》 中方程术的情况下,通过将题设中的 20 个 数据列为方程,来解四元线性方程组,并将 数据依次相乘和直除,并画出了十四幅图形 详细注释变换中的因果关系,直到系数矩阵 转化为单位矩阵才算结束。其计算过程按部 就班,准确无误,是中国史料中完整地记载 多元方程演算过程的实录,非常具有史料价 值,并早于欧洲的高斯 2000 多年采用这种 消去法。在几何学方面,秦九韶发扬了《九章 算术》和《海岛算经》里的测算方法,对勾股 及“重差”的算法进行了有效的阐述,尤其是 其斜边求积公式的推算与应用。我国古代还 没有素数的概念,秦九韶首创“连环求等”的 方法,以实现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在推陈 出新方面,秦九韶模拟了《九章算术》中的以 漆、漆题,衍为易麦、踏曲题等,认为题意出 自于“盈不足”且不落窠臼,开辟了新的途 径,达到了另辟蹊径、推陈出新的效果[3]57。秦 九韶早于德国数学家高斯 500 多年,在大衍 总数术中“用数”的互通及借贷关系中正确 地且富有一定道理地说出了它们之间的联 系,而现代人只能通过采用现代数论的知识 来考察其内涵。秦九韶在几何领域也为中国 传统数学的研究填补了空白,其中的“三斜 求积”就是著名的一例,这使得希腊哲学家 海龙创造的用边长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的公
享誉中外的神算家——秦九韶
享誉中外的神算家——秦九韶数学,曾被称誉为“科学的女王”。
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经历了从汉唐以来一千多年的发展,到宋元时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数学体系。
达到了古代数学史上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等数学四大家,而秦九韶则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一、举世闻名的数学巨著——《数书九章》秦九韶(1202—1261年),字道古。
南宋时期普州安岳(今四川安岳)人;一说为该县所属龙台乡秦家坝,一说为周礼乡人。
他的父亲秦季槱,曾任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秦九韶早年随父宦游,因得以接触皇家馆藏文献。
他勤奋好学,“性极机巧”,而对数学兴趣特别浓厚。
年长,随父宦移湖州、杭州等地,受到名师及太史局(主管天文历数机构)官员指点,对“星象、音律、算术以及营造等事,无不精究”。
南宋理宗绍定四年(1231年),秦九韶于29岁时考中进士,先后担任琼州(今海南岛)、梅州(今广东梅县)知州。
于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病故于梅州。
秦九韶在从政之余,对历史、数学、天文、营造、军旅、赋役等学广征博采,搜集掌握大量资料,逐一精心研究。
南宋理宗淳年间(1241-1252年),因母亲病故,秦九韶利用守制期间,将历年累积有关大量数学研究的成果,予以系统整理编撰,于淳七年(1247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数学巨著《数书九章》。
这部中世纪的数学杰作,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或创新,为人类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英国李约瑟博士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宋代出现了中国各朝代中最伟大的数学家,特别是秦九韶、李冶和杨辉。
”《数书九章》,又称《数学九章》,全书共有18卷,分“大衍”、“天时”、“田赋”、“测望”、“赋役”、“钱谷”、“营建”、“军旅”、“市易”九大类,其中包括了田地求积、产量计算、屯田规划、雨量测定等等方面内容。
每一类各采用九个例题,共计81个应用题,用文字阐明其算理,给出解题步骤,并辅以算草图式。
《数书九章》最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项:一是一次同余式理论,即著名的《大衍求一术》;一是求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即《正负开方术》。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主要成绩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主要成绩
秦九韶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数学家,他的主要成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广“天元术”
“天元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中的一种求解高次方程式的方法。
秦九韶在其著作《数书九章》中详细介绍了这一方法,并进行了大量的推广和普及。
他提出了“传、衍、攀、剖”四种方法的组合应用,使之更加灵活和实用,使“天元术”成为了中国古代数学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二、研究数论
秦九韶对数学的研究不仅限于代数,还涉及到了数论方面。
他在《数书九章》中介绍了中国古代数学中的“方程术”和“同余术”,并深入探讨了素数、因数分解等数学问题,为后人在数论研究上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三、提出“连分数”
秦九韶在其著作《数书九章》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表示方法——连分数。
他将实数表示为以整数为分子的有限或无限连分数的形式,这一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数学和物理等领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四、研究勾股定理
秦九韶对勾股定理的研究也有很大的贡献。
他通过使用古希腊的几何方法,成功地证明了勾股定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如城
市规划和军事防御等领域。
总之,秦九韶是中国古代数学中的一位杰出的代表,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著作中,还体现在他对中国古代数学的推广和普及中。
他的贡献对于中国古代数学和现代数学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九韶著作
秦九韶著作篇一:秦九韶-秦九韶秦九韶(1202―1260)就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字道古,四川省安丘县。
他在1247年译成的《数书九章》就是继在《九章算术》(公元前1世纪时重编)后我国最重要的数学经典。
《数书九章》有载算题81道,分后九章,约27万字,接触面很广,在代数学领域内诸法关键的贡献。
父季据,进士早年,曾任工部侍郎、秘书省秘书少监。
秦九韶自己曾任和州(今安徽和县)、琼州(今海南琼县)、薪州(今湖北薪春)、建康(今江苏南京)通判。
秦氏成才之路有三:其一是因为他父亲长期从政,他自己也出任地方行政官吏,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广泛接触工程技术、农田水利、海运交通、钱粮经济、商品交易、军事后勤等工作,为他著作《数书九章》采集素材提供有利条件。
其二,据《数书九章》秦氏自序说:“早岁侍亲中都,因得访习于太史。
”这当是在他父亲任秘书少监职时事,秦九韶向制订历法官员学习造历知识。
其三,《数书九章》秦氏自序还说:“尝从隐君子受数学”,隐君子是谁,未详姓名,很可能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所以秦九韶在数学上的创造发明、其来有自:家学渊源、本人工作实践,刻苦钻研以及良师益友间互相切磋质疑问难。
秦氏在代数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有三:1.线性方程组《九章算术》方程章论线性方程组解法,其中所介绍的计算程序相当于今称矩阵初等变换。
从题给增广矩阵,经变换使系数矩阵成为三角矩阵,然后回代,得到答案。
《数书九章》继承《九章算术》传统,于卷17第1题(“推求物价”)第2题(“均货摊本”),改《九章算术》“遍乘直除”(依次连减)为“互乘相消”,又把系数矩阵变换到单位矩阵为止。
题后草文如实记录13世纪时我国解线性方程组全过程。
“均货摊本”题相当于解方程组:1,583w52x106000,?1670y?15x?106000264z800y106000,.200w40z106000这一解法与今称高斯消去法完全一致,解线性方程组的工作我国远远早于西方。
2.数值求解多项式方程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纂类》(1261年)中引述北宋贾宪的增乘方法。
奇人秦氏九韶 奇书《数书九章》 首创“大衍求一” 媲美《九章算术》 “正负开方”两术 誉称两部九章
78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Education Column专 栏[中国科技教育史话]奇人秦氏九韶奇书《数书九章》首创“大衍求一”媲美《九章算术》“正负开方”两术誉称两部九章 王渝生,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
2020年6月5日,经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确定文翁、司马相如、陈寿、常璩、陈子昂、薛涛、格萨尔王、张栻、秦九韶、李调元(按年代排序)10位为第2批四川历史名人。
其中,南宋数学家秦九韶(1208—1268)因其数学名著《数书九章》(1247)而入选。
2天后,6月7日,我约当年《秦九韶籍贯考》考证秦氏为四川安岳人的内江市原副市长邵启昌同赴安岳秦九韶纪念馆考察,受到安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贻奎等领导热情接待。
回想198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纪念秦九韶《数书九章》成书7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又称“全国第一次秦九韶学术研讨会”)上,当时尚为四川省内江市数学教师的邵启昌的论文《秦九韶籍贯考》,力排“鲁郡”山东、河南范县或陕西“秦凤间”的误传,一锤定音,确定了秦九韶是四川普州即今安岳县人。
2000年,我们参与组织了“秦九韶纪念馆落成典礼暨全国第二次秦九韶学术研讨会”。
当时我请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题写的馆名“秦九韶纪念馆”还悬挂在纪念馆大门上,我撰文的碑刻《秦九韶其人其书》和邵启昌撰文的碑刻《数书九章 中华之光》仍在纪念馆大厅内秦九韶塑像两侧,迄今已整整20年了。
现在秦九韶纪念馆已被命名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四川师范大学数学史教育研究基地,每年前来参观的青少年学生和外地游客络绎不绝。
秦九韶从小生活在家乡安岳,进士出身的父亲秦季槱是一位学识渊博、办事极为认真的知识分子,他对孩子因材施教,特色教导,助推秦九韶稳步成长。
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日记500字范文
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日记500字1秦九韶,南宋数学家,1247年完成著作《数书九章》,其中“中国剩余定理”、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高次方程正根的数值求法)是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
在中国数学史上,广泛流传着一个“韩信点兵”的故事:韩信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他英勇善战,智谋超群,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卓绝的功劳。
据说韩信的数学水平也非常高超,他在点兵的时候,为了保住军事机密,不让敌人知道自己部队的实力,先令士兵从1至3报数,然后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再令士兵从1至5报数,也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最后令士兵从1至7报数,又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这样,他很快就算出了自己部队士兵的总人数,而敌人则始终无法弄清他的部队究竟有多少名士兵?因为《孙子算经》早就对这类问题有过研究,但只是初具雏形,还远远谈不上完整。
因此,后人把这一命题及其解法称为“孙子定理”主要是推崇《孙子算经》在这一类问题处理上的时间领先,其实想法的成熟,还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孙子问题”中的不足,秦九韶推广了“孙子问题”的解法,从而提出了“中国剩余定理”。
秦九韶经过长期的积累和苦心钻研,于公元1247年写成《数书九章》。
这部中世纪的数学杰作,在许多方面都有所创造,其中求解一次同余组的“大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
正是因为这样,在西方数学史著作中,一直公正地称求解一次同余组的剩余定理为“中国剩余定理”。
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日记500字2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1736-1813),18世纪的伟大科学家。
他在数学、力学和天文学三个学科中都有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尤以数学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拿破仑曾称赞他是“一座高耸在数学界的金字塔”,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把数学分析的基础脱离几何与力学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拉格朗日出生在意大利的都灵。
由于是长子,父亲一心想让他学习法律,然而,拉格朗日对法律毫无兴趣,偏偏喜爱上文学。
认真阅读3个数学家或科学家的故事并写出500字的读
篇一秦九韶,南宋数学家,1247年完成著作《数书九章》,其中“中国剩余定理”、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高次方程正根的数值求法)是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
在中国数学史上,广泛流传着一个“韩信点兵”的故事:韩信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他英勇善战,智谋超群,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卓绝的功劳。
据说韩信的数学水平也非常高超,他在点兵的时候,为了保住军事机密,不让敌人知道自己部队的实力,先令士兵从1至3报数,然后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再令士兵从1至5报数,也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最后令士兵从1至7报数,又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这样,他很快就算出了自己部队士兵的总人数,而敌人则始终无法弄清他的部队究竟有多少名士兵?因为《孙子算经》早就对这类问题有过研究,但只是初具雏形,还远远谈不上完整。
因此,后人把这一命题及其解法称为“孙子定理”主要是推崇《孙子算经》在这一类问题处理上的时间领先,其实想法的成熟,还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孙子问题”中的不足,秦九韶推广了“孙子问题”的解法,从而提出了“中国剩余定理”。
秦九韶经过长期的积累和苦心钻研,于公元1247年写成《数书九章》。
这部中世纪的数学杰作,在许多方面都有所创造,其中求解一次同余组的“大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
正是因为这样,在西方数学史著作中,一直公正地称求解一次同余组的剩余定理为“中国剩余定理”。
篇二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1736-1813),18世纪的伟大科学家。
他在数学、力学和天文学三个学科中都有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尤以数学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拿破仑曾称赞他是“一座高耸在数学界的金字塔”,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把数学分析的基础脱离几何与力学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拉格朗日出生在意大利的都灵。
由于是长子,父亲一心想让他学习法律,然而,拉格朗日对法律毫无兴趣,偏偏喜爱上文学。
直到16岁时,拉格朗日仍十分偏爱文学,对数学尚未产生兴趣。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的故事数学家故事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的故事数学家故事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公元1202_1261年)在1247年(淳佑七年)着成『数书九章』十八卷.全书共81道题,分为九大类:大衍类、天时类、田域类、测望类、赋役类、钱谷类、营建类、军旅类、市易类。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巨着,它总结了前人在开方中所使用的列筹方法,将其整齐而有系统地应用到高次方程的有理或无理根的求解上去,其中对「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法)和「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等有十分深入的研究。
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法),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在古代<孙子算经>中载有物不知数这个问题,举例说明:有一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二,七七数之余二,问此数为何?这一类问题的解法可以推广成解一次同余式组的一般方法.奏九韶给出了理论上的证明,并将它定名为大衍求一术。
秦九韶(生卒年不详,活动期约在13世纪)中国南宋数学家,字道古,四川人,著有《数书九章》(1247年)18卷。
对大衍求一数(整数论中的一次同余式解法)和正负开方术(数字高次方程的求正根法)等都有深入的研究。
中国自古以来就使用十进位制计数法,一些实用的计量单位也采用十进制,所以很容易产生十进分数,即小数的概念。
第一个将这一概念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是魏晋时代的刘徽。
他在计算圆周率的过程中,用到尺、寸、分、厘、毫、秒、忽等7个单位;对于忽以下的更小单位则不再命名,而统称为微数。
到了宋、元时代,小数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更明确的表示。
杨辉《日用算法》(1262年)载有两斤换算的口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即1/16=00625;2/16=0125。
这里的隔位、退位已含有指示小数点位置的意义。
秦九韶则将单位注在表示整数部分个位的筹码之下,例如:ⅢⅡ表示13.12寸寸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法。
在欧洲和伊斯兰国家,古巴比伦的六十进制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一些经典科学著作都是采用六十进制,因此十进制小数的概念迟迟没有发展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传经历和为人秦九韶(1202—约1261),字道古,普州安岳(今属四川)人,祖籍鲁郡。
父秦季槱,字宏父,绍熙四年(1193)进士。
嘉定十二年(1219),秦季槱任巴州(今四川巴中)守。
是年三月,兴元(今陕西汉中)军士张福、莫简等发动兵变,入川后夺取利州(今广元)、阆州(今阆中)、果州(今南充)、遂宁(今遂宁)和普州(今安岳),并进犯巴州。
秦季槱弃城而走。
朝廷命沔州都统张威引兵镇压。
年仅18 岁的秦九韶“在乡里为义兵首”,参加张威军的平乱之战。
不久,秦季槱携全家辗转抵达当时的京师临安(今杭州)。
嘉定十五年(1222),秦季槱任工部郎中,十七年,除秘书少监。
宝庆元年(1225)正月,兼任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工部掌管营建,而秘书省则掌管图书,其下属机构设有太史局。
因此,天资聪颖、求知若渴的秦九韶有机会阅读大量典籍,熟悉建筑、修造、治河等方面的土木工程知识,并向他父亲的属官中负责测验天文、考定历法的学者们学习天文历法知识。
他后来在《数书九章》序中说“早岁侍亲中都,因得访习于太史”,即指这段时间的事。
秦九韶又曾向“隐君子”学习数学。
他还向著名词人李刘学习骈骊诗词。
通过这一时期的学习,秦九韶的学识日趋渊博。
周密在《癸辛杂识续集》中称他“性极机巧,星象、音律、算术,以至营造等事,无不精究”,“游戏、毬、马、弓、剑,莫不能知”。
宝庆元年(1225)六月,秦季槱被任命为潼川(今四川三台)知府,七月赴任。
秦九韶于是随父回到四川。
次年正月十二日,秦氏父子来到涪州(今重庆涪陵),与涪州守李踽及其两个儿子同游,观赏长江石鱼,并刻石题名,后为姚觐光收入《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成为一则重要史料。
在潼川,秦九韶曾当过县尉。
这期间,李刘曾邀请他到国史院校勘书籍文献,但未成行。
端平三年(1236),元兵攻入四川,嘉陵江流域兵祸不断,秦九韶不得不经常参与军事活动,饱受战争之苦。
他后来在《数书九章》序中回忆道:“际时狄患,历岁遥塞,不自意全于矢石间,尝险罹忧,荏苒十祀,心槁气落。
”数年后,秦九韶被迫再次离川,往东南避难。
先后担任过蕲州(今湖北蕲春)通判及和州(安徽和县)守,最后定居湖州(今属浙江)。
有史料记载,秦九韶是个自私、专横和唯利是图的人,抑或战争改变了他的天性。
与他同时代的刘克庄在《缴秦九韶知临江军奏状》中说他“倅蕲妄作,几激军变;守和贩鹾,抑卖于民”。
周密说他“既出东南,多交豪富”;在湖州的住家,建堂于苕水之上,“极其宏敞,后为列屋以处秀姬,管弦、制乐、度曲,皆极精妙,用度无算”。
非利用职权中饱私囊者,岂能如此奢华?淳祐四年(1244)八月,秦九韶以通直郎为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通判,十一月,因母丧离任,回湖州守孝。
在此期间,秦九韶可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专心学问,埋头著书。
淳祐七年(1247)九月,完成数学名著《数书九章》。
由于在天文历法上的造诣,次年他被推荐到朝廷,受到皇帝召见,因而得以阐述自己的见解,并呈上他的奏稿及《数学大略》(即《数书九章》)书稿。
孝满书成后的秦九韶不甘寂寞,又开始向往功名利禄。
淳祐十年(1250),他往投吴潜幕。
吴潜(1196—1262),号履斋,南宋重臣,主战派首领。
秦九韶与吴潜很有交情,他在湖州的居家即从吴处得到的地皮。
宝祐二年(1254),秦九韶到建康,任沿江制置司参议,但不久去职,回湖州家居。
此后,他去扬州攀附当朝权臣贾似道。
宝祐六年(1258)正月,贾似道荐秦九韶于广帅李曾伯,时逢琼州守阙,于是李曾伯便命其暂任琼州守,但三个月后被免职。
刘克庄说秦九韶“到郡(琼州)仅百日许,郡人莫不厌其贪暴,作卒哭歌以快其去”。
周密则说他“至郡数月,罢归,所携甚富”。
离琼州回湖州后,秦九韶又投奔吴潜,得荐,开庆元年(1259)任司农寺丞,因不满贾似道专权,被罢。
景定元年(1260),又任命为知临江军(今江西清江),再次遭罢。
不久,吴潜罢相,被贬潮州。
秦九韶受到株连,也贬梅州(今广东梅县)做地方官,他“力政不辍”。
约在景定二年(1261),病卒于任所,年60 岁。
对数学的贡献:《数书九章》秦九韶恶劣的个人品行,与杰出的数学才能是不相称的。
因此有人因他的数学成就而为其个人品行辩护,如清代数学家焦循在《天元一释》卷下说:“秦九韶为周密所丑诋,至于不堪,而其书亦晦而复显。
密以填词小说之才,实学非其所知。
即所称与吴履斋交稔,为贾相窜于梅州,力政不辍,则秦之为人亦瑰奇有用之才也。
”与此同时,也有人因他的恶劣人品而贬低其数学成就,如余嘉锡《南宋算学家秦九韶事迹考》中说他“虽能治天算,多技能,不过小人之才耳,何足道哉!”对秦九韶,也有较客观地评价:“有才有学的人未必有德,我们读《数书九章》,不能不表扬秦九韶在数学方面的贡献,但是论他的为人,也应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
”①《数书九章》,是秦九韶勤奋学习、苦心钻研和多年积累的数学成就的结晶,是堪与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相媲美的。
这部著作,南宋时称为《数学大略》或《数术大略》,明《永乐大典》和清《四库全书》皆题称《数学九章》。
明季常熟赵氏脉望馆藏有另一抄本,万历时赵琦美为其撰写跋文始称《数书九章》。
后来清道光时按赵抄本校刻的《宜稼堂丛书》本流传较广,遂成为现今的通称。
该书共18 卷,81 题,分为9 类,每类9 题,主要内容是:一、大衍类:一次同余组的解法;二、天时类:历法推算、雨雪量的计算;三、田域类:土地面积;四、测望类:勾股、重差等测量问题;五、赋役类:田赋、户税;六、钱谷类:征购米粮及仓储容积;七、营建类:建筑工程;八、军旅类:兵营布置和军需供应;九、市易类:商品交易和利息计算。
每题答案之后都有“术”说明解题方法,“术”后有“草”说明演算步骤,①钱宝琮:《秦九韶〈数书九章〉研究》,载钱宝琮等著《宋元数学史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66 年版,第62 页。
有的题目还画有图。
《数书九章》中的两项最重要的成就是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和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法)。
在数学发展史上,古典代数学的中心课题是方程论。
中国古代的方程论,不论是现代意义下的开方,还是解一般的高于二次的一元方程都被称为开方。
从《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到5 世纪的祖冲之和7 世纪的王孝通,已经解决了开平方、开立方,以及二次三项方程和正系数三次方程求正根问题。
11 世纪,贾宪又创造了一种新的开方法——增乘开方法,通过随乘随加导出减根方程,逐步求出正系数高次方程的正根。
12 世纪,数学家刘益提出“正负开方术”,并突破了方程系数全都为正的限制。
但刘益的方法并不是增乘开方法。
秦九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把以增乘开方法为主体的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发展到十分完备的程度。
他的方程系数可正可负,可为分数,也可为小数,在有理数范围内没有限制,但规定常数项总为负。
亦即解决了形如下列的数字方程求解问题:a0xn+a1xn-1+a2xn-2+.+an-1x+an=0其中a0≠0,an<0,ai∈Q(i= 0,1,.,n)。
《数书九章》81 个问题中,用方程来解的有21 个,共列出了26 个方程,其中二次方程20 个,三次1 个,四次4 个,十次1 个,其解法大都有详草。
从其随乘随加的具体运算过程可以看出,秦九韶提出的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可以毫不困难地转化为计算机程序。
秦九韶还讨论了“投胎”、“换骨”、“玲珑”、“同体连枝”等特殊情形,并将其广泛应用于面积、体积、测量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在西方,关于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的探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直到1840 年,意大利数学家鲁菲尼(P.Ruffini,1765—1822)才创立了一种逐次近似法解决数字高次方程无理根的近似值问题,而1819 年英国数学家霍纳(W.G.Horner,1786—1837)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的论文“用连续逼近法解任何次数字方程的新方法”中,才提出与增乘开方法演算步骤相同的算法,后被称为“霍纳法”。
秦九韶的成就要比鲁菲尼和霍纳早五六百年。
秦九韶对于一次同余组解法的理论概括,是他在数学史上的另一项杰出贡献。
一次同余式问题的解法是适应天文学家推算上元积年的需要而产生的。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假设在远古时代有一年的冬至、甲子日零时和日月合朔在同一时刻。
该时刻即称为上元,从上元到本年经过的年数称为上元积年。
在既知本年的冬至时刻和十一月平朔时刻的条件下推算这一年的上元积年是一个一次同余问题。
设A 为回归年(从冬至到冬至)日数,R1 为本年冬至距其前一个甲子日零时的日数,B 为一朔望月(从平朔到平朔)的日数,R2 为冬至距前一个平朔的日数,则上元积年x 满足下列一次同余组Ax=R1(mod 60)≡R2(mod B)。
3 世纪后,中国各家历法都有一个特定的上元积年,但各个时期的天文学家尽管掌握了上元积年的推算方法,却没有明确提出系统的和完整的一次同余理论。
最早见于记载的一次同余问题是《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问题:“今有物不知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这相当于求解一次同余组x≡2(mod 3)≡3(mod 5)≡2(mod 7)。
《孙子算经》给出最小正解:x=2×70+3×21+2×15-2×105=23,但未说明其理论根据。
秦九韶青年时在杭州“访习于太史”,掌握了上元积年的推算方法。
他经过深入研究,把上元积年算法与孙子问题的解法联系起来,在《数书九章》中明确给出了一次同余组的一般解法。
设m1,m2,.,mn 两两互素,M=m1·m2·.·mn,Mi=M/mi(i=1,2,3,.,n)。
若有正整数k1,k2,.,kn 满足kiMi≡1(modmi),i=1,2,3,.,n,则一次同余组x≡ri(mod mi)≡r2(modm2)≡.的解为x modM ≡()。
k M r i i iin= .1这就是西方文献中所称的“中国剩余定理”。
秦九韶把mi、M、Mi 和ki 分别称作定数、衍母、衍数和乘率。
显然,一次同余组解法的关键是求乘率ki。
因为同余式kiMi≡1(modmi)等价于kigi≡1(modmi),其中Mi≡gi(modmi),0<gi<mi,所以这一问题又归结为求解同余式ax≡1(modb),(a,b)=1,a<b秦九韶提出的著名的“大衍求一术”,就是求解(1)的方法(今亦泛指整个一次同余组的解法)。
《数书九章》卷三“治历演纪”题,详细记述了南宋开禧历上元积年的推算过程。
从大衍求一术的这一具体应用可以清楚看出,秦九韶的算法是完全正确和相当严密的。
并且,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与他的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一样,简洁、明确、带有很强的机械性,其程序亦可毫无困难地转化为算法语言,用计算机来实现。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数书九章》卷一、卷二大衍类共有9 个一次同余组问题,其中只有“余米推数”题(三个模数为19、17、12)可直接应用“中国剩余定理”来解,其余诸题所给模数或带有小数,或带有分数,或为不两两互素的整数,需要进行适当的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