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河流域生态修复方案

合集下载

凌河治理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凌河治理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 ) 凌河 流 域 入均水 资源 量 为 4 0 0 r n 3 左右 , 按 照 国际 惯例 , 大 小凌河流域 均为极度贫水 区 。 2 ) 凌河流域水资源地 区分布极 不均 匀 , 年均降 水量 4 0 0 ~
建平、 朝 阳、 北票 、 义县 、 阜新于凌海市注入渤海 。小凌河发
源于朝阳县六家子镇 ,流域面积 5 1 5 3 k m ,干流河道全长 2 0 6 k m, 流经 朝阳 、 连山 、 凌海 、 锦州等 市 、 县( 区) , 于凌海市 娘娘宫 乡注 入辽 东湾 。大 、 小凌 河的支流 众多 , 其中流域面 积在 1 0 0 k mz 以上 的支流有 6 8条 。流 域属于北温带季风气 候区 , 夏季多 雨炎 热 , 空气 湿润 ; 冬春雨 少 , 气候 干燥 。流域 内 的降 水主要 受华 北气旋 、 高 空槽 、 台风等气 象条件 影 响 ,
次较 大 的 旱灾 , 其中 1 9 5 9 -1 9 7 8年 的 2 0年 间 , 就有 1 O
年 春旱 、 8年伏旱 与秋吊 。 特别是 2 0 0 9年 , 凌河流域 遭遇了 6 O年 以来最严 重 的历 史大旱 , 部分 区域 颗粒 无收 , 损 失严 重 。流 域降水量 偏少 , 是 导致 该地 区区域 性干旱 的 主要原 因, 而降 水量 的年 内分配 不均 , 则导 致了 春旱 、 伏旱 、 秋 吊 等季节性 旱灾 的频繁发 生 。
凌河, 是 大凌河 与小 凌河 两大 水 系的统 称 , 位 于辽 宁 省 的西 部地区 。长期 以来 , 受地理环 境 、 气候、 人 类活动 加
1 0 7 0 0 m3 / s , 锦县站洪峰流量达 到 1 4 6 0 0 m3 / s 。1 9 6 3年洪水 是小凌河实测的最大洪水 , 缸窑 口站的洪峰流量达到 1 1 4 0 0 m3 / s , 锦州站洪 峰流量 9 8 1 0 m3 / s 。 2 ) 干 旱灾害 。 据历 史文件 记载 , 1 9 0 1 —1 9 4 9年 的 4 9年 内发生较 大的旱灾 1 0次 , 1 9 4 9年至今 亦平均 6 — 7年 发生

浅析喀左县大凌河河道生态环境治理

浅析喀左县大凌河河道生态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 JK,$%%%%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E82@C3>368/=6@69>=2@/8?>5681/8:12829/1/8:67P2@>89 Q>?/5>8F2R46 S648:C
-W\&*+0#*
, B&F*676*'5=C#'(%.G/65.$5#6' 2/.& H'(#'../#'( 76'15/*$5#6' I&'&(.4.'5J<<#$." B&F*6CAAEBB" 7%#'&-
*%喀左县生态环境概况
喀左县 地 处 辽 宁 省 西 部" 为 辽% 冀% 蒙 三 省 交 汇 地 带"南北长 CBK.6"东西宽 KDGK.6"总面积 AAEDGFH.6A & 其中"大凌河由凌源市乌兰白乡流入喀左县"县内流域 面积 ELDGK.6A "河道平均比降 AGCf& 大凌河流域多 为山区和丘陵"以河床为中心"向外逐步过渡到一级阶 地%坡积洪积扇%丘陵地带& 流域内植被较差"水土流 失严重"极易形成洪灾"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
多年来因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污水排放"横贯喀 左县的大凌河遭受严重污染"影响了两岸生态环境和
居民生活质量& 自 ABBH 年"喀左县通过# 以河扩城$ 战 略的实施"大凌河生态环境治理拉开了序幕& 其中"生 态环境治理过程主要涉及综合治理工程%湿地工程%生 态示范段工程& 通过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的实施"消除 了洪水灾害对人民群众的威胁"提升了县城的生态环 境"形成了 D 万 6A 的滨河风景带"对维护生态平衡%改 善气候环境%促进旅游发展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效果评价

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效果评价

2020年第4期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3醞笃设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效果评价吴波(辽宁省朝阳县水务局,辽宁朝阳122000)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5366.2020.04.09摘要:通过分析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因子,选择河道连通性、建设用地比例、重要生境保持率、水源涵养功能指数等15类指标。

然后以流域生态健康评估技术指南和水土保持生态特征值为基准,将综合评价体系分为指标、类型、对象3个方面,将大凌河流域生态水平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

研究表明: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状态达到“一般”等级,评价指数值为58;其中,大凌河中上游主流区生态综合指数为66,生态系统达到"良好”状态;主干支流牡牛河指数为46,老虎山河为52,各支流达到“一般”生态状态。

关键词:综合指数法;生态效果;水土保持;大凌河我国对流域生态评价的研究最早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流域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⑴。

例如,李玉照等⑵通过优化改进一般性的DPSIR模型,从压力、驱动力、印象、状态、响应5个方面构建了流域生态评价体系,并将其应用于金沙江流域安全评价;龙笛等⑶勺提出了生态健康、人类活动、自然条件等集中评价模型,以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及水环境评价为核心,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基准构建滦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体系;林斌等⑸从生态功能、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等方面确定17个评价因子,借鉴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4层次评价体系,较为系统客观地反映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健康状态。

为贯彻落实河流修养生息的要求以及维护流域生态健康,在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环境保护部组织相关部门编制了流域生态评估技术指南,简称“指南”同。

对于县域以上尺度,面积小于5万km2的生态评估,该指南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从压力状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结构3个方面构建基本框架体系,对于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标准统一,参评因子物理意义明确,共覆盖6大方面17个因子。

大凌河流域生态治理措施与成效分析

大凌河流域生态治理措施与成效分析

大凌河流域生态治理措施与成效分析王辉【摘要】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problems of Daling River Basin such as serious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 deteriorating waterenvironment,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imperfect flood protection system,weak control and administration. Control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division of closure areas ,returning farmlandsto river,planting of ecological forest,construction of artificial wetlands with rubber dams or river sub-merged dams,dredging of river course etc.%分析了辽宁省大凌河流域存在的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环境脆弱、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治理与保护管理薄弱等诸多问题。

提出了划分封育区退田还河、建设生态林、修筑橡胶坝、拦河潜坝形成人工湿地、疏浚河道等治理保护措施。

【期刊名称】《广西水利水电》【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5页(P59-63)【关键词】水资源;生态治理;大凌河;辽宁【作者】王辉【作者单位】辽宁省水利厅,辽宁沈阳 1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5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地区最大的河流,呈西东向,为东北独流入海一级河流,长397 km。

大凌河有南、西、北三源,北源凌源县万元店乡热水汤,西源河北省平泉县宋营子乡水泉沟,西北两源至凌源县城南辛杖子汇合,称大凌河西支;南源建昌县要路沟乡吴坤杖子水泉沟,流至南哨镇山嘴会合西支,陆续接纳老虎山河、牤牛河、西河、长皋河等支流,于凌海东南入渤海。

浅议锦州市小凌河的生态修复

浅议锦州市小凌河的生态修复

浅议锦州市小凌河的生态修复[摘要] 城市河流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环境意义。

小凌河是锦州市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河,从西向东横贯锦州市区,由于沿途接纳了锦州地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致使小凌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目前锦州市小凌河在其利用和治理过程中,出现了河流生态系统被破坏;水资源被过分开发、河流生态需水不能保证;污水排放入河、水质严重污染等问题。

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小凌河治理过程中应建设生态河堤、充分满足河流自身的生态需水、严格控制向河流排放污水等治理措施。

[关键词] 小凌河;环境;生态修复;治理一、小凌河面临的问题1.过分利用水资源,不能满足河流的生态需水城市河流是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水源。

为了满足城市的饮用水、工业用水、绿化用水、景观用水和娱乐用水,人们不断地从城市河流中取水,使得河流里的水量越来越少,甚至将其本身的生态需水也已分配到其他各项用水中。

小凌河全长206km,属山溪性河流,上、中游多荒山丘陵而且植被很差,水土流失严重。

小凌河有许多支流,大雨时众水猛集,极易泛滥。

河流自身的生态需水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影响河流生态系统中的水生生物、岸边植被的生长;破坏河流蒸发、径流、渗透的平衡;使河流丧失稀释自净的功能,结果造成河流两岸自然植被衰退、河床淤积、河水断流、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现象。

2.成为污水的销纳地,严重污染水质城市河流是城市的主要纳污水体。

部分城市污水、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以及初步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和农灌污水,都有可能排入城市河流。

小凌河地表水是沿岸地下水的补给源之一。

小凌河目前已受到污染,尤其是下游水源区,污染更加明显。

经研究显示小凌河水体污染与沿岸地下水呈显著正相关。

主要工业污染源有炼油厂、煤气公司、铁合金、凌川酒厂等10 家企业。

上述污水全部进入何家信子至百股河段,百股以下河段无较大工业污染源,目前没有工业废水汇入。

据水质监测资料,小凌河何家信子至百股河段,由于接纳了锦州市区大量工业及生活废水,水质急剧下降,石油类污染较严重;百股以下河段,因无工业废水排入,该段水质主要受上游来水影响。

大凌河流域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大凌河流域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大凌河流域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20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年第5期生态建设大凌河流域河道生态治理方案高素丽向京嗣(辽宁省白石水库管理局,辽宁朝阳122000)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5366(2011)05—0020—03摘要:大凌河流域属辽西低山丘陵区,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地区最大的河流,大凌河流域面积为23263km,其中山地丘陵占89%,平原区占l1%.大凌河干流河道全长522km.大凌河流域辽宁省境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78m,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治理与保护管理薄弱.生态治理方案采取分区治理.治理范围为大凌河干流河道全长522km,涉及葫芦岛,朝阳,锦州,盘锦等4个市的l1个县(市,区).治理措施分别为退田还河封育治理;生态林建设;人工湿地建设;河道疏浚;管护路等.关键词:大凌河;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分区治理DO1:10.3969/j.issn.J673—5366.2011.o5.O91流域概况大凌河流域属辽西低山丘陵区,是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8%.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在2000~7000t/(km2?a).土壤侵蚀容许值均为200t/(km?a).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地区最大的河流,呈西东向.大凌河上游分为南,西两支,南支发源于建昌县吴坤杖子村水泉沟,西支发源于河北省宋营子乡泉子沟,两支在喀左县大城子镇东南汇合后,流经朝阳市,锦州市,于盘lJJ县与凌海市交界处注入渤海.大凌河流域面积为23263kmz,其中山地丘陵占89%,平原区占11%.大凌河在我省境内面积为19998km,占全流域面积的86%,大凌河干流河道全长522km.大凌河的支流多集中于左侧,较大支流有大凌河西支,老虎山河,凉水河,忙

建立辽宁省凌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及建议

建立辽宁省凌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及建议
中 图分 类 号 : F 3 2 6 . 2 护

文献标识码 : A
对 于生 态环境 补偿 机制 , 党 中央 、 国务 院 再 三 出 林 n
环节 。有 理 由相信 , 治理好 大 、 小凌 河将 进一 步改 善 辽西 地 区的城 乡软 环 境 , 大 幅 提 升 流域 百 姓 的幸 福 指数 , 功在 当代 、 惠及 子孙 。虽 为辽 西 , 亦 为辽 宁 。
本 上 改变 辽西 环境 的重 要 举 措 , 是 一项 重 大 的 民生
工程 、 德政 工程 、 生 态工 程 、 科 学发 展工 程 , 是 改 变 辽
有 鉴 于此 , 2 0 1 0年 9月 1 8日, 辽 宁 省 人 民 政 府
台“ 顶层 设计 ” 文件 , 说 明 2个 问题 : 一 是该 问题 十分 科 n 重要 , 事 关科 学发 展 大 局 , 势在必行; 二 是 该 问 题 非 技 常急 迫 , 但 尚未得 到很好 解 决 , 时不我 待 。
l 建 立凌 河流域 生态补偿机 制 的必要性


发 布《 辽 宁省人 民政府 关 于建立 凌河 保护 区 的批复 》 ( 辽政 ( 2 0 1 0 3 2 2 8号 ) , 正 式建 立凌 河保 护 区 ; 是月 1 9 日, 辽 宁省 机构 编制 委员会 发 布《 关 于设立 辽 宁省凌
的智 慧 、 决心 和人 民群 众 的愿 望 、 期 盼; 这 是 一 个 大
辉煌 的 红 山文 化 。 曾经 的大 美 凌 河 , 祖 荫 着 生态 辽
西。
然 而 当下 的凌 河 , 却 已今 非昔 比 。据 了解 , 流域
内 的 7条 主 要 支 流 , 目前 仅 有 1 条 支 流为 Ⅳ类水 质 ,

凌海市凌河流域生态带建设规划

凌海市凌河流域生态带建设规划

海 、锦州 等市 、县 ( 区) , 于 凌 海 市 娘 娘 宫 乡 的
龙 王 庙 附近 注 入 辽 东 湾 ,干 流 河 长 2 0 6 k m , 流 域
其 它 河 流 位 于 凌 海 市 境 内段 均 无 防洪 工 程 。
2 防 洪 工 程 规 划
考 虑 河 口生 态 、河 流 发 展 需 求 以及 防洪 封 闭
【 中 图分类 号 】 T V 2 1 2 . 5
【 文献 标 识码 】 B
【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2 4 6 9( 2 0 1 4 )1 卜0 0 0 7 — 0 2
1 概 况
1 . 1 自然 概 况
上 河 段 没 有 防 洪 堤 ,锦 州 以下 河 段 ,左 岸 由百 股 河 入 河 口至 建 业 乡 的蒋 机 房 , 全长 1 5 k m 。全 部 堤
至 河 口之 间段 ,此 段 左 岸 为 凌 海 市 辖 区 ,流 经 双
羊 镇 、建 业 乡 ,并 于 建 业 乡 的 何 屯 入 海 ;右 岸 为 锦 州 松 山新 区辖 区 ; 凌 海 市 辖 区 河 段 除 百 股 河 汇
流 外 ,无 支 流 汇 入 。 1 . 2 防 洪 工 程 现 状
凌 海 境 内大 凌 河 支 流 流 域 面 积 在 l O O k m 以 上 有 3条 ,分 别 是 大 定 河 、牛 心 河 、大 业 河 。小
凌河流 域面积在 l O O k m 以 上 支 流 有 2条 , 分 别 是
上 岗河 、大 业 河 、蛤 蜊河 。其 中流域 面 积 在 l O O k m
要求 。
流域面积为 2 3 2 6 3 k m ,大凌河在凌 海市境 内河长

辽河沈阳段污染治理及生态恢复进程回顾

辽河沈阳段污染治理及生态恢复进程回顾

辽河沈阳段污染治理及生态恢复进程回顾辽宁省的辽河沈阳段是辽宁省最重要的水源地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河流之一。

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快速扩张,河流水质日益恶化,污染问题愈发突出。

为了解决辽河沈阳段的污染问题,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在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

一、污染治理为了治理辽河沈阳段的污染问题,政府推出了许多控制措施和项目。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在河道上加装节流堰。

这些节流堰可以改变河流的水流速度,从而提高水质。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污染治理工程,包括建设污水处理厂、拓宽河岸、清理蓝藻、减少废水排放等等。

在这些措施的推广下,污染治理工作逐渐取得了成效。

二、生态恢复除了污染治理,政府还着力恢复河流生态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加强了湿地保护,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植树造林,减少人类活动对逐渐恢复的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许多机构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生态恢复工作中,发起了各种倡议活动,并进行了植树活动、志愿者清理等活动,全社会的生态意识逐渐提高。

三、进展回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致力于辽河沈阳段的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

近年来,这些工作的成效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如今,辽河沈阳段整体水质得到了明显提升,水生态环境恢复得也日益健康。

但是,河流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农业、工业、城市生活污水对河流的直接排放,生态修复的不足及水污染形式的多样化等等。

生态环境和水质必须进一步得到改善和提升,这是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综上所述,辽河沈阳段污染治理及生态恢复进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希望联合政府、社会组织、各界志愿者,共同推进河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改善辽河生态、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大凌河及支流河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大凌河及支流河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大凌河及支流河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朝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7.21•【字号】朝政办发[2010]88号•【施行日期】2010.07.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大凌河及支流河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朝政办发〔2010〕8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朝阳市大凌河及支流河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七月二十一日朝阳市大凌河及支流河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关于开展支流河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办明电[2010]76号)要求,为进一步改善大凌河及其支流河水质,结合市政府《关于印发朝阳市重点河流“河长”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朝政办发[2009]5号),市政府决定于2010年7月-10月,开展朝阳市大凌河及支流河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

为确保专项行动顺利有效开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关注水问题、提高水质量、改善水环境为核心,通过专项行动的实施,遏制大凌河及其支流河水污染趋势,确保全市河流水质持续改善。

二、工作目标到2010年10月底,全市大凌河干流、大凌河西支、第二牤牛河、老虎山河、凉水河、什家河等6条主要河流断面,达到省、市考核标准。

三、整治范围及内容(一)全市境内大凌河、大凌河西支、第二牤牛河、老虎山河、凉水河、什家河等6条主要河流,监测考核断面见附件2。

(二)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管,确保稳定达标,坚决查处污水处理厂排水不达标、处理水量没有达到实际负荷、不能稳定运行的污水处理厂。

(三)对于沿河有污水排放的工业企业、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等将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较大的污染源作为此次行动的重点整治对象。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凌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凌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凌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朝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1.21•【字号】朝政办发[2012]7号•【施行日期】2012.0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凌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朝政办发〔2012〕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朝阳市凌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一月二十一日朝阳市凌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为做好我市凌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针对凌河流域水污染状况,市政府决定对凌河流域涉河尾矿库、临河排污企业及河道采砂等进行综合整治。

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工作任务(一)清理整顿涉河尾矿库铁选企业。

对于没有环保审批手续临河直排及没有安全许可手续或安全许可过期仍违法使用尾矿库的,立即责令停止生产;对于安全许可到期、但尾矿库占河或临河尾矿库硬围不合格的,暂停延续许可并责令整改;对于有其他部门合法手续、但无占河许可的占河尾矿库,由企业异地选址重建、退出行洪范围;对于有合法手续、但硬围不合格的临河尾矿库,通过采取增加硬围、边坡绿化等措施进行整改。

同时清除占河尾矿渣,确保不影响河道行洪,达到整治标准。

(二)重点整治临河排污不达标企业。

对无许可手续向河道直排的非法临河排污企业由县(市)区政府责令停产关闭;有许可手续但排污不达标的企业要限期治理,经治理不合格的由县(市)区政府责令停产关闭。

(三)严厉查处河道乱采滥挖行为。

规范河道采砂秩序,打击非法采砂行为,清除河道采砂造成的沙堆、沙坑,保证河道行洪畅通。

(四)清理整顿粪便污水排入河道的沿河畜禽规模养殖场。

采取“一场一策”的方式,组织整改或限期迁出,逐步解决畜禽粪便污水直排河道问题。

(五)解决入境水质污染问题。

大凌河流域朝阳段植被群落景观重建与生态恢复的研究_解维威

大凌河流域朝阳段植被群落景观重建与生态恢复的研究_解维威

《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4期大凌河是与辽河并列入海的一级河流,是将中华民族文明史向前推进1500万年的牛河粱红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发源于辽宁西部的大凌河及其中下游的阎王鼻子水库和白河水库,因近100年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采伐和其他生态破坏,大凌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已日趋恶化。

目前,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70%以上,旱涝灾害(特别是旱灾)频发,仅近50年的统计,大的旱灾就达42年。

大面积原始植被的消失,森林草地向农田或荒漠等的不可逆转化,破坏了物种的栖息地和繁衍环境,使该地区许多珍稀物种濒危或灭绝。

朝阳地区作为大凌河流域的代表城市,其境内出土的种类丰富的动植物化石都足以证明大凌河流域曾经富饶的动植物资源。

因此,对大凌河流域朝阳段植被群落重建与恢复对于该地区的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类似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内陆地区的生态恢复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同时,在行政区划的程度上提出景观重建与生态恢复优先级,为切实有效的开展景观重建与生态恢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区概况1.1流域位置、水系和地形大凌河流域位于辽宁省的西部,地处北纬40°30′~42°30′、东经119°00′~122°00′之间,流域面积为23263km2,省内面积19998km2,省内面积占流域面积的86%。

大凌河上游分南、西两支,南支发源于建昌县水泉沟,西支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泉子沟,两支于喀左县大城子镇东南汇合。

流经朝阳、北票、义县、凌海等市(县),于凌海市的南圈河与南井子之间注入渤海,总河长397km,省内河长373km,主要支流有大凌河西支、深井河、牤牛河、细河等。

在流域内,由西向东平行排列着努鲁儿虎山、松岭山。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从山地、丘陵过渡到山前倾斜平原,至渤海西岸,呈阶梯式降低。

1.2气象、水文和泥沙大凌河流域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属温带季风性气候。

气温年内变化大,年平均气温8~9℃,一月气温最低,平均气温为-12.6~-10.0℃,极端最低气温达-29.9℃,7月气温最高,平均气温为36~39℃,极端最高气温达41.8℃。

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方案

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方案

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方案一、绪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多条河流水质污染严重,河道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为了改善河道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平衡,进行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以某某河道为例,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工程方案的研究和设计。

二、问题分析某某河道经过多年的污染排放和人为开垦,已导致河道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河床退化、河堤坍塌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进行生态修复工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 河道水质改善:针对河道水质恶化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净化水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河道生态系统恢复:需要对河道的植被、动物、微生物等进行恢复和保护,增加河道的生物多样性。

3. 河床稳定和堤防加固:河道河床退化和河堤坍塌是造成河道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稳定河床和加固河堤,防止进一步破坏。

4. 河道景观提升:通过修复河道生态系统,提升河道的景观价值,使河道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三、工程方案1. 水质改善为了改善某某河道的水质,需要进行以下工程措施:(1)建立污水处理厂:在沿岸设立污水处理厂,对周边工厂和居民区的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减少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情况。

(2)河道自净能力提升:在沿岸设立人工湿地,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净化和降解,提升河道的自净能力。

(3)建设生态堤坝:在河道上游设立生态堤坝,利用自然植被和微生物对流入河道的污水进行净化,改善河道上游水质。

2. 生态系统恢复为了恢复某某河道的生态系统,需要进行以下工程措施:(1)植被恢复:在河道两岸种植水生植物、湿地植物等适于当地气候条件的植被,增加植被覆盖率,提升河道的生态环境。

(2)动物保护:设立野生动物保护区,保护河道中的野生动物,增加河道的生物多样性。

(3)湿地恢复:修复河道附近的湿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升河道的生态环境。

河道节点生态修复规划与实践

河道节点生态修复规划与实践
容 包 括“ 一坎 、 一潜 、 三湿地 ” 的规划设 计 。 以锦朝 高 速公路 桥下 游处 为 0+ 0 0 0起点 桩号 , 哨 口桥 节点 生态 治理 工程 范 围 为桩 号 6+ 0 0 0~1 + 6 0 0之 间 , 终点 桩 号 1+ 6 0 0位 于 朝 阳市 机 场 区域 ,
2 哨 口桥 节 点 生 态 治 理 的必 要 性
哨 口桥 节 点位 于 大 凌河 干 流 重 点河 段 上 , 也 是 连 接朝 阳市和外 界 的重要 道路 。哨 口桥 节点 距离 朝 阳市 6 k m, 哨 口桥节 点 的规划 与 建设 对 朝 阳市 的经 济、 文 化 的发展具 有 重要作 用 。
河 道 整治 范 围全长 1 . 0 k m。
到生态 与景观 的和谐 统 一 。生 态 岛屿布 置 在水 流顺
向、 突出 自然与整体 生态景观效果 , 适宜 鸟类栖息 , 利 于河 道长远规 划 。从 空 间角 度 , 岛屿 均为 私 密空 间 ; 从功 能角度 , 岛屿可作 为鸟类栖 息 区; 从景 观角度 , 岛 屿均 为水景 区。本 次规划共设计 岛屿 2座 , 其 中 1处 天然 岛屿 , 另一处 为人工开挖形成 的人 工岛屿 。
时, 许 多 水 生 生物 种群 的 生 存 环 境 遭 到破 坏 , 生态系统退化 , 河 道 水 污 染 严 重 。 通 过 系统 地 规 划 . 确 定 了“ 一坎 、 一
潜、 三湿地” 的 治理 方 案 , 对 河 道 节 点 进 行 了生 态治 理 与 修 复 。达 到 了改 善 水 质 、 美化 环境 、 修 复 和 维 护 河道 生 态的
面与湿地相 结合 的 国内外 治河新 理 念 实施 建设 。工 程实施后将展 现朝 阳市 南大 门凌河 生态治理 的风采 。

辽宁省凌河保护区条例(草案)

辽宁省凌河保护区条例(草案)

辽宁省凌河保护区条例(草案)文章属性•【公布机关】辽宁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1.04.13•【分类】立法草案及其说明正文辽宁省凌河保护区条例(草案)第一条为了加强凌河保护区的污染防治、资源保护、生态恢复建设和河道综合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凌河保护区治理保护以及其他有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凌河保护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划定并实行特殊保护和集中管理的凌河流域特定区域。

凌河保护区的界限,由省凌河保护区管理机构按照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范围予以公告,并设置区界标牌。

第四条凌河保护区的治理保护应当遵循统一管理、科学规划、全面保护、生态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凌河保护区的治理保护工作应当与凌河流域综合规划、沿河地区的新市镇、新城镇建设相结合,促进凌河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义务保护凌河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并有权举报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凌河保护区的治理保护。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和凌河保护区所在的设区的市(以下简称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的凌河保护区治理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加强对凌河保护区治理保护工作的领导,明确各相关方面职责;组织做好对凌河保护区治理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治理保护意识和能力。

凌河保护区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凌河保护区治理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八条省凌河保护区管理机构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规定,统一负责凌河保护区内的污染防治、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等管理工作,履行水利、环保、国土资源、交通、林业、农业、渔业等有关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责。

凌河保护区所在的市、县凌河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凌河保护区治理保护的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

省和凌河流域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凌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基于大凌河凌海段河道生态整治与环境修复方案研究

基于大凌河凌海段河道生态整治与环境修复方案研究
河流的行洪排泄能力在径流面积不断减少的情 况下逐渐减 弱,河 道 底 部 不 断 积 累 的 各 种 污 染 物 在 很大程度上 减 少 了 水 体 的 氧 溶 解 量,由 于 河 流 含 氧
[收稿日期]2019-11-18 [作者简介]刘丹(1979-),女,辽宁凌海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等。
0 引பைடு நூலகம்言
1 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镇河道的径流过水面积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 的加快不断 减 少,水 环 境 污 染 和 水 资 源 分 布 不 均 等 问题日趋突出[1]。护岸硬化、人工渠化以及顺直河 道沿线等为 城 镇 河 道 治 理 的 常 用 方 法,这 些 措 施 主 要强调农业 灌 溉、航 运 通 行 及 洪 水 排 泄 等 基 本 功 能 要求且河道 结 构 形 式 单 一,通 常 未 考 虑 河 道 的 自 然 生态功能,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2]。例如,浆 砌石或混凝 土 固 岸 改 变 了 河 流 的 自 然 属 性,硬 化 的 岸坡不仅阻碍了地下水的补给和水陆系统之间的联 系,而且可对生物栖息地产生破坏作用;各类污染物 在裸露硬化 的 岸 坡 无 法 被 过 滤 稀 释,在 径 流 作 用 下 排入河道对河流自然生态和水环境质量造成损害; 河水流速在 裁 弯 取 直 措 施 下 显 著 增 大,从 而 导 致 对 河岸和河床底部的冲刷作用明显增强等[3]。
地表水和 降 雨 的 汇 集 为 城 镇 河 道 为 主,在 降 雨 或地表径 流 水 作 用 下 随 意 堆 放 的 生 活 垃 圾 汇 入 河 流,对水环境 修 复 产 生 不 利 影 响 并 严 重 威 胁 着 用 水 安全,尤其是 在 枯 水 期 往 往 存 在 河 水 恶 臭 刺 鼻 的 问 题。其中,未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工业废水、人类生 活污水的随意排放等为破坏水环境的关键因素。河 道的流动能力在各类污染物汇入影响下逐渐变差, 其扩散功能 和 径 流 运 输 能 力 不 断 减 弱,从 而 导 致 水 环境系统自净能力的下降。 13 生态功能退化

市进一步加强辽河流域生态封育工作实施方案 辽河流域生态修复

市进一步加强辽河流域生态封育工作实施方案 辽河流域生态修复

市进一步加强辽河流域生态封育工作实施方案辽河流域生态修复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辽河流域生态修复工作的通知》(辽政办〔20__〕42号)《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锦州市进一步加强辽河流域生态封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锦政办〔2021〕3号)要求及市领导批示精神,为进一步推进我市饶阳河流域和大小凌河流域生态建设,加强生态封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巩固我市饶阳河支流、大小凌河等河流12万亩自然封育成果,在下一轮土地承包期结束前,确保现有封育区继续实施生态封育,开展好复核工作,确保生态封育政策精准落实到位。

全面畅通防洪生态廊道,使水生态系统功能显著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趋势,实现岸绿、水清、鱼游,初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各有关乡镇、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推进退田还河,恢复蓄洪空间、行洪通道和生态空间。

二、工作原则(一)坚持自然封育原则。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形成大尺度的生态廊道。

(二)坚持统筹兼顾原则。

结合实际,统筹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兼顾历史与现实,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三)坚持绿色生态原则。

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有利于行洪、水质净化、生态恢复为着力点,打造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

三、责任分工生态封育工作由有关乡镇承担主体责任,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指导和监督。

(一)市财政局负责生态封育资金拨付、使用指导和监督。

(二)市自然资局负责对生态封育土地权属调查、面积核查进行指导和监督。

(三)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对集体土地经营、土地流转进行指导和监督。

(四)市林业和草原局负责对林地权属管理、林木移出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五)市公安局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为生态封育提供保障。

(六)市水利局、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负责对河道管理范围内有关事务统筹协调。

四、2021年工作安排第一阶段,成立生态封育领导小组。

凌河流域生态修复方案

凌河流域生态修复方案

大凌河流域生态修复方案1大凌河的概况大凌河上游分南、西两支,南支发源于建昌县水泉沟,西支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泉子沟,两支于喀左县大城子镇东南汇合。

流经朝阳、北票、义县、凌海等市,于凌海市的南圈河与南井子之间注入渤海,总河长397 km,省内河长373 km,主要支流有大凌河西支、深井河、牤牛河、细河等。

在流域内,由西向东平行排列着努鲁儿虎山、松岭山。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从山地、丘陵过渡到山前倾斜平原,至渤海西岸,呈阶梯式降低。

大凌河流域面积k m 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多年平均输沙量2620万吨大凌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亿立方米,地下水亿立方米,人均水量,是我省的干旱缺水地区。

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平衡,大部分降水集中在6~9月。

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11835km2,约占流域总面积的%,土壤侵蚀模数为年均~万吨/km2,森林覆盖率仅18%,是全省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

2大凌河流域生态修复的必要性人类在河道整治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河道带来了致命的后果,导致河道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现已发展到了必须尽最大可能修复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或重建河道生态系统的境地。

究其原因如下:(1)生物多样性减少。

河道整治改变了水体流动的多样性,许多生物栖息地环境改变甚至消失。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们对河道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提倡河道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自净能力降低。

天然河道均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水泥衬底和护衬割裂了水体与土壤的关系,使水体与土地、生物和环境相隔离,导致河道的自净能力降低。

为了保证河道水体功能符合预定功能的要求,必须确保河道有较大的自净能力。

(3)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受阻。

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开发、处理,必须考虑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协调人与河道之间的关系,维护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故河道的生态修复不仅是对传统河道整治的补救措施,也是今后河道整治的良好借鉴模式。

小凌河河道治理总体方案

小凌河河道治理总体方案

小凌河河道治理总体方案小凌河河道治理总体方案一、流域概况小凌河是辽宁省西部较大河流之一,流域位于东经120°06′~121°21′,北纬40°55′~41°21′之间。

小凌河西邻六股河,南邻兴城河、连山河,北部和东部与大凌河毗邻。

小凌河发源于朝阳县的助安喀喇山,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朝阳、南票、凌海、锦州等市、县(区),于凌海市娘娘宫乡的龙王庙附近注入辽东湾,干流河长206km,流域面积5153km2。

小凌河流域呈长方形,东西长90km,南北宽60km,地势自西向东,由南北向中部倾斜。

小凌河山河营子以上,河流穿行山谷之间,河道弯曲,两岸植被较差,河床比降为1.27‰~1.52‰。

自山河营子以下河道进入丘陵及沿海平原区,河床比降为1.13‰左右。

其左岸即为大、小凌河冲积平原,右岸除有少量沿河平地外,基本属于丘陵地带。

小凌河上有2座控制性枢纽工程:元宝山水库和锦凌水库。

(1)元宝山水库元宝山水库坝址位于朝阳县六家子镇老虎沟村元宝山处,是小凌河干流上游控制性枢纽工程,工程最初的主要任务是供给上游瓦房子锰矿工业用水,并兼顾下游防洪、农业灌溉、养鱼、发电。

现锰矿已自备水源井,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灌溉、防洪和养鱼。

元宝山水库属小凌河水系,控制流域面积158km2,河长14km,平均比降7.9‰。

流域内多为低山丘陵,山地约140km2,占流域面积88.5%,地面植被稀少,土层薄,水土流失较重,河流含沙量较高。

汛期洪水具有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特点。

设计标准为100年,1000年校核,总库容2500万m3。

(2)锦凌水库正在建设中的锦凌水库坝址位于锦州市近郊区的后山河营子村,距锦州市9.5km。

是小凌河流域中的重要枢纽工程,也是小凌河干流上唯一的控制性骨干工程。

水库的任务是以防洪、城市供水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总库容8.2亿m3。

工程计划在2013年10月末竣工。

坝址上游河道长度154.8km,河道平均比较1.27‰,水库控制面积3029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8.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凌河流域生态修复方案1 大凌河的概况大凌河上游分南、西两支,南支发源于建昌县水泉沟,西支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泉子沟,两支于喀左县大城子镇东南汇合。

流经朝阳、北票、义县、凌海等市,于凌海市的南圈河与南井子之间注入渤海,总河长397km,省内河长373km, 主要支流有大凌河西支、深井河、牤牛河、细河等。

在流域内,由西向东平行排列着努鲁儿虎山、松岭山。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从山地、丘陵过渡到山前倾斜平原,至渤海西岸,呈阶梯式降低。

大凌河流域面积,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多年平均输沙量2620 万吨大凌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亿立方米,地下水亿立方米,人均水量,是我省的干旱缺水地区。

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平衡,大部分降水集中在6〜9月。

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11835km2,约占流域总面积的%,土壤侵蚀模数为年均〜万吨/km2,森林覆盖率仅18%,是全省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

2大凌河流域生态修复的必要性人类在河道整治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河道带来了致命的后果,导致河道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现已发展到了必须尽最大可能修复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或重建河道生态系统的境地。

究其原因如下:(1) 生物多样性减少。

河道整治改变了水体流动的多样性,许多生物栖息地环境改变甚至消失。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们对河道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提倡河道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自净能力降低。

天然河道均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水泥衬底和护衬割裂了水体与土壤的关系,使水体与土地、生物和环境相隔离,导致河道的自净能力降低。

为了保证河道水体功能符合预定功能的要求,必须确保河道有较大的自净能力。

(3)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受阻。

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开发、处理,必须考虑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协调人与河道之间的关系,维护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故河道的生态修复不仅是对传统河道整治的补救措施,也是今后河道整治的良好借鉴模式。

(4) 洪涝灾害的危害增加。

河道被裁弯取直使河道变窄加深,硬化覆盖使河床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河道泄洪功能减弱,给防洪带来了隐患,导致洪灾总体风险不断增加。

大凌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大凌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78m3,不到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2,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而单位面积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985m3/hm2,是全省平均值的1/3,全国的1/8。

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

并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丰水年与枯水年水量相差最高可达34 倍。

大凌河上游多为山区段河道,洪峰陡涨陡落,造成汛期洪灾频发,而非汛期无水可用的局面。

大凌河流经城镇、工矿企业的生活和工业废水、污水多数都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中,特别在枯水季节径流减少而排污总量不断增加,造成排污量远大于河道纳污能力,河道水质污染严重。

2009 年大凌河干流11 个水功能区监测结果达标区仅有2 个,达标率为18%;大凌河西支、凉水河、牤牛河及第二牤牛河等支流的4 个水功能区均超标。

水环境的不断恶化对供水安全和环境安全构成严峻挑战。

辽西地区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植被退化严重,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明显不足,而且林龄短,郁闭度低,树种单一,草场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另外辽西地区多为稀疏草地和旱作耕地,在干旱、少雨、大风等气候条件下,极易发生风蚀,导致沙尘暴问题。

防洪工程建设严重滞后。

农村段堤防多集中在下游平原区,石窗子以下有连续堤防,但多为20 世纪80 年代前陆续修建的,堤防质量较差,防洪标准较低。

中上游及支流地区多为山地,乡镇村屯一般地势较高、远离河道,重要防护对象较少,除部分零星段堤防外无大规模连续堤防。

城市段目前均已建有堤防,一般主城区段堤防基本达标。

大凌河中上游河段现状无堤,河道管理范围不明确,虽然进行了确权划界,但侵占河道现象依然严重,部分河段主河道被耕地、林地挤占的只剩十几米的宽度,造成河道自然行洪能力严重萎缩。

由于排污与河道治理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缺乏统一监管,造成水环境破坏严重。

3 治理以及修复方法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缓冲区恢复、植被恢复、河道补水、生物-生态修复、生境修复等技术。

其中,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是目前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方法。

缓冲区是河流与陆地的交界区域,如河边湿地、河谷或洪泛平原。

在河流两岸各设置一定宽度的缓冲区是重要的河流生态修复方法。

缓冲区修复可起到分蓄和削减洪水的功能。

其次,河流与缓冲区河漫滩之间的水文连通性是影响河流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素。

此外,河岸缓冲区还具有其他修复作用,包括将洪水中污染物沉淀、过滤、净化,改善水质;截留、过滤暴雨径流,净化水体;提供野生动植物的生息环境;保持景观的自然特征;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活、休闲空间等。

植被恢复是最普遍的河流修复的重要技术方法。

植被可以通过影响河流的流动、河岸抗冲刷强度、泥沙沉积、河床稳定性和河道形态而对河流产生很大影响。

同时,合理分布的植被还有助于减轻洪水灾害、净化水体,提供景观休闲场所和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水是河流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也是维持河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

不论是规定水库最小下泄流量,还是引水、废水回用补水等,都有利于增加河流流量,提供输沙、自净、供水和生态功能需水量。

对于水量不能满足其基本功能的河流,补水措施尤为重要。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曝气复氧、底泥污染控制、生物强化人工河道、自然河道生态塘、生态沟渠、生态修复耦合系统、生态护岸等技术,是生态修复和构建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和谐统一的主要技术。

裁弯河流的恢复则可利用弯曲河流消耗河流能量强化河流的自净功能,同时恢复河流的天然景观,是实现流域中河流回归自然的重要改造措施。

鱼道恢复则是近年来河流系统生态修复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西方国家在进行河流修复时普遍注意了鱼类通道的重建。

水生生物群落修复技术,利用生态学基本原理以及水生生物的基础生物学特性,以人工和生物调控相结合的方式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条件,通过引种移植、保护和生物操纵等技术措施,系统重建水生生物多样性。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是与河流各项功能相对应的。

通过这些修复技术,使得各项功能恢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从而达到恢复河流系统健康的目标。

由于生态修复技术是将河流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整体考虑,因此每一项恢复技术都可能对多项功能修复产生作用。

修复方案修复方案的确定需要包括四个步骤:明确修复阶段,排列优先次序,制定修复措施,维护修复成果。

在搞清具体河流的受损功能、受损程度和河流所受的约束条件后,便可首先确定河流修复所处的阶段然后,据此根据对各个河段特征和问题的认识、受损程度和修复的难易程度对河段修复次序进行排列,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有效的修复方法。

确定修复范围划分封育区,分为无堤段和有堤段的划分,无堤段应该按照一定的水利计算进行确定判断确定封育区,有堤段的划分就是利用堤坝作为分界线。

针对水土流失的方法植树造林生态林的建设,根据上下游不同河段河道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在堤防内侧、封育区边界补植一定宽度的生态林带,上游河段生态林宽度为10~ 20m,中下游河段生态林宽度20~ 100 m。

植物的种类不应该单一品种的,容易造成生态系统的单一,缺乏多样性,而且植物也最好不要栽植的过于规矩平整,良好的生态系统总是物种丰富的。

最好是可以形成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植物纵向结构,横向植物多种多样。

人工湿地根据大凌河水污染现状,在干流城区段下游、支流入汇口、重点排污口处等主要污染源下游通过修筑拦河坝(截潜坝、橡胶坝),形成人工湿地,借用国内外现已实施运用的人工湿地建设经验,充分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改善小区域生态环境的特性。

同时考虑与河道其它生态工程相结合,进而达到改善水质、美化环境、提高生态用水量和护岸固坡的综合效果。

生态林、灌木带及湿地植物的种类选择,根据河道现状的生态环境条件,植物种类选择要充分考虑生态适宜性、植物多样性及景观多样性的植物生态功能,应具备主根深扎、根系发达、枝叶茂盛、抗风能力强、耐水湿、耐寒又能够耐瘠薄土壤的抗性强植物种类,同时考虑经济、美观和易管理的要求。

选择的植物种类同时应具备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

植物选择杨树、柳树、槐树、榆树、杞柳、紫穗槐、沙棘、蒲草、芦苇、水葱等。

可结合当地情况,因地制宜,考虑选用其它乡土品种。

同时形成高中低的空间结构,这样更有助于生物群落的形成,在风景旅游景区,应注意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

在当地物种生长较好的地区,应加强景观营建为目的的群落化植被景观建植。

不仅考虑植物的绿化效果,还要注重植物的景观效果。

可参考试用的树种乔木如馒头柳、旱柳、锦新杨、北京杨、家榆、杏、侧柏、刺槐等;灌木如荆条、小叶锦鸡、胡枝子、水蜡等。

在耕地比重大的地区,要适当压缩农业用地面积。

陡坡耕地要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对保留的坡耕地要进行梯田建设。

在农村地区,应该注意大规模的养殖场不能够进行野外放牧,这样极其容易破坏刚刚建设好的树木和草坪。

可以鼓励当地的人在河道封育区栽植树木,并且允许在树木长大后有自己采伐的权利,并且可以继续补充新的植物。

这样可以更好的做好恢复植被的工作。

水质改善多年来人们为了得到自身的利益和发展,在大凌河周围建设了许多工厂,污水都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了河中,超过了河水的自净能力,给大凌河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虽然人们现在对大凌河进行了很多得努力,但对水质的改善需要长久的时间才能够看到效果,才能回到以前的状态。

例如大凌河锦州段主要接纳来自河的上游与义县和凌海境内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流域有废水排放的工业企业分布77 家,具有较大影响且废水年排放量在10万t 以上的企业主要有11家,主要隶属于机制纸及纸板制造业、火力发电业、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专项化学用品制造业等。

2009年工业废水排入量为万t,同比上年减少万t,占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入河污染物总量为,同比上年减少,占全市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凌河锦州段首要污染物为化学耗氧量,排放量为,占该河系污染物总量的%,等标污染负荷占该河系污染负荷的%。

其中位于凌海境内的锦州金城造纸有限公司是最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总排放量为,占大凌河污染物总排放量的%,等标污染负荷占大凌河的%。

大凌河流域锦州段受纳重点工业污染源化学需氧排放总量, 流域工业企业分布69 家;重点工业污染源氨氮排放总量, 流域工业污染源分布19 家;大凌河流域受纳重点工业污染源石油类排放总量。

虽然这个排污量再减少, 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以及水中的生物正常生存,因此还是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面源污染废水处理方法可按其作用分为四大类,即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

(1)物理处理法,通过物理作用,以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污染物质(包括油膜和油珠),常用的有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