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性细菌》PPT课件
合集下载
致病性细菌第十章肠道感染细菌
![致病性细菌第十章肠道感染细菌](https://img.taocdn.com/s3/m/44714693360cba1aa811da42.png)
性尿路脓血症; 3. 女性多于男性; 4. 导管、内镜检查应严格无菌; 5. 化脓性感染:新生儿脑膜炎; 二、腹泻:由某些血清型引起
2020/3/31
18
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ETEC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IEC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EPEC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HEC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 EAggEC
36
麦康凯培养基(含山梨醇,O157为苍白菌落)
2020/3/31
37
2020/3/31
38
(二) 卫生细菌学检查
大肠菌群指数 每1000(g)ml水中大肠菌群数 大肠菌群
细菌总数 每1ml(g)样品中细菌总数
我国卫生标准 ≤ 3个大肠菌群/1L饮水 ≤ 100个细菌总数/1ml饮水
了解 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2020/3/31
2
问题?
大肠埃希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如何? 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
2020/3/31
3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一大群居住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近 似的革兰阴性杆菌。
,属于肠杆菌科,至少有30个菌属,120个以上的 菌种。
在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
防治原则
•预防:改善环境卫生、 加强饮食的检查与监测。
疫苗:研究已进入动物领域。如:合成
ST与LT非毒性B亚单位,口服后抗毒素水平 增加,但有空肠积气。 •治疗:早期纠正体液平衡,抗生素治疗。
2020/3/31
40
小结
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及分类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种类和致病机制
亦称为vero毒素大肠埃希菌 致病物质
2020/3/31
18
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ETEC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IEC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EPEC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HEC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 EAggEC
36
麦康凯培养基(含山梨醇,O157为苍白菌落)
2020/3/31
37
2020/3/31
38
(二) 卫生细菌学检查
大肠菌群指数 每1000(g)ml水中大肠菌群数 大肠菌群
细菌总数 每1ml(g)样品中细菌总数
我国卫生标准 ≤ 3个大肠菌群/1L饮水 ≤ 100个细菌总数/1ml饮水
了解 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2020/3/31
2
问题?
大肠埃希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如何? 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
2020/3/31
3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一大群居住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近 似的革兰阴性杆菌。
,属于肠杆菌科,至少有30个菌属,120个以上的 菌种。
在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
防治原则
•预防:改善环境卫生、 加强饮食的检查与监测。
疫苗:研究已进入动物领域。如:合成
ST与LT非毒性B亚单位,口服后抗毒素水平 增加,但有空肠积气。 •治疗:早期纠正体液平衡,抗生素治疗。
2020/3/31
40
小结
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及分类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种类和致病机制
亦称为vero毒素大肠埃希菌 致病物质
常见致病细菌ppt课件
![常见致病细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877b9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7.png)
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
二、葡萄球菌属 (二)基因与结构
2.结构
荚膜:有利于细菌黏附到细胞或生物合成材料表面(如生物性瓣膜、导 管、人工关节等)。
磷壁酸: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纤连蛋白结合,介导葡萄球菌的黏附。 肽聚糖:具有趋化作用,引起脓肿。
葡萄球菌A蛋白(SPA)是一种单链多肽,与细胞壁肽聚糖共价连接。
1/6/2024
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
(一)发现与描述
根据色素分类
性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菌落色素
金黄色
白色
柠檬色
血浆凝固酶
+
-
-
分解葡萄糖
+
+
-
甘露醇发酵
+
-
-
α溶血素
+
-
-
耐热核酸酶
+
A蛋白
+
致病性
强
1/6/2024
-
-
-
-
弱
无
退出
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
二、葡萄球菌属 (二)基因与结构
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
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
分类地位: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纲、乳杆菌目、链球菌科。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有: 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 肺炎链球菌(pneumococcus) 草绿色链球菌(Viridans Streptococcus)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马链球菌(Streptococcus equi) 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
1.化脓性链球菌 最主要致病性链球菌。
(1)致病物质 黏附素、溶血素、致热外毒素、侵袭性酶。
二、葡萄球菌属 (二)基因与结构
2.结构
荚膜:有利于细菌黏附到细胞或生物合成材料表面(如生物性瓣膜、导 管、人工关节等)。
磷壁酸: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纤连蛋白结合,介导葡萄球菌的黏附。 肽聚糖:具有趋化作用,引起脓肿。
葡萄球菌A蛋白(SPA)是一种单链多肽,与细胞壁肽聚糖共价连接。
1/6/2024
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
(一)发现与描述
根据色素分类
性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菌落色素
金黄色
白色
柠檬色
血浆凝固酶
+
-
-
分解葡萄糖
+
+
-
甘露醇发酵
+
-
-
α溶血素
+
-
-
耐热核酸酶
+
A蛋白
+
致病性
强
1/6/2024
-
-
-
-
弱
无
退出
第十一章 常见致病细菌
二、葡萄球菌属 (二)基因与结构
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
第一节 革兰阳性菌
分类地位: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纲、乳杆菌目、链球菌科。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有: 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 肺炎链球菌(pneumococcus) 草绿色链球菌(Viridans Streptococcus)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马链球菌(Streptococcus equi) 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
1.化脓性链球菌 最主要致病性链球菌。
(1)致病物质 黏附素、溶血素、致热外毒素、侵袭性酶。
致病性球菌PPT课件
![致病性球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ce1a51b52acfc789ebc95e.png)
非致病菌:不溶血/微溶血
表皮/腐生性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菌落周围无溶血圈
. 菌落周围有溶血圈 7
3. 生化反应
•触酶(+):与链球菌属(-)区别 •多数菌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 •致病菌分解甘露醇( +) •致病性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多阳性 。
乳 麦 甘 蔗 甘 蕈 木 松 尿 硝 DNA 金: + + + + + + - + + + + 白: D - - + + - - D + - 腐: - + - + - + - + + - -
(二)所致疾病
1.化脓性炎症:
(1)局部——毛囊炎、疖、痈
(2)内脏——气管炎、肺炎、中耳炎、 脓胸、心内膜炎等
(3)全身——败血症、脓毒血症
2.食物中毒
3.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另外:毒性休克综合征、假膜性肠炎
.
24
疖
痈
(三)免疫性
人类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只有当皮肤黏 膜受伤后,宿主免疫力降低时,才易引起葡 萄球菌感染。
1.形态与染色 (1) G+,球形/椭圆形,1μm
(2)固体培养:葡萄串状排列 液体培养:成双/短链状
(3)体内有些菌株可形成荚膜
.
5
2. 培养特性
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
最适温度(37℃),最适PH(7.4)
普通琼脂平板:
产生脂溶性色素 金黄色、白色、 柠檬色
.
6
• 血平板: 观察溶血现象
致病菌:完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腐生性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菌落周围无溶血圈
. 菌落周围有溶血圈 7
3. 生化反应
•触酶(+):与链球菌属(-)区别 •多数菌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 •致病菌分解甘露醇( +) •致病性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多阳性 。
乳 麦 甘 蔗 甘 蕈 木 松 尿 硝 DNA 金: + + + + + + - + + + + 白: D - - + + - - D + - 腐: - + - + - + - + + - -
(二)所致疾病
1.化脓性炎症:
(1)局部——毛囊炎、疖、痈
(2)内脏——气管炎、肺炎、中耳炎、 脓胸、心内膜炎等
(3)全身——败血症、脓毒血症
2.食物中毒
3.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另外:毒性休克综合征、假膜性肠炎
.
24
疖
痈
(三)免疫性
人类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只有当皮肤黏 膜受伤后,宿主免疫力降低时,才易引起葡 萄球菌感染。
1.形态与染色 (1) G+,球形/椭圆形,1μm
(2)固体培养:葡萄串状排列 液体培养:成双/短链状
(3)体内有些菌株可形成荚膜
.
5
2. 培养特性
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
最适温度(37℃),最适PH(7.4)
普通琼脂平板:
产生脂溶性色素 金黄色、白色、 柠檬色
.
6
• 血平板: 观察溶血现象
致病菌:完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性 PPT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性 PPT](https://img.taocdn.com/s3/m/3a9fdb77b90d6c85ec3ac6d0.png)
含义:在单位时间内,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或被 感染所需的微生物量数或细菌毒素量。
3.细菌致病性的确定依据
经典柯赫法则: 1、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 查出,而健康者不存在。 2、病原菌能够体外获得纯 培养。 3、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 物能导致相同的病症。 4、自感染动物体内能重新 分离到该病原菌的纯培养。
四、毒力岛(PAI) 位于细菌染色体之内,分子结构
与功能有别于细菌染色体的病原菌的 某个或某些独立基因群。
第二节 基因突变
一、细菌变异类型
1.形态变异
(1)自然形成或诱导产生的细菌L型。
(2)病原菌在特定的动物组织器官中,可发生形态结 构变异
2.结构和抗原性变异。 (1)荚膜变异。(2)芽孢变异。(3)鞭毛变异。
质粒整合到宿主染色体的菌株 F’因子:Hfr菌株上的F因子通过重组恢复成自由状
态时,有时可将其相邻的染色体基因一起切割下来, 成为携带某一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将携带不同基因 的F因子统称为F’。
耐药性质粒 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或重金属盐类的耐药性。
毒力质粒(Vi质粒)(virulence plasmid) 编码与该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
3.带菌现象:隐性传染或传染病痊愈后,病原菌在动物 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外,称带菌现象。呈带 菌状态的动物称为带菌者。
三、病原菌在宿主体内的分布
1.局部传染: 2.全身传染: (1)毒血症: (2)菌血症: (3)败血症: (4)脓毒血症:
第四节 细菌毒力的增强与减弱
一、毒力减弱的方法 二、毒力增强的方法
(二)动物方面 种类、性别、年龄、体质、抗感染能力 (三)外界环境
二、传染的表现形式
1.显性传染:当侵入的病原菌毒力较强,数量较多,而 机体抵抗力较低时,侵入的病原菌生长繁殖,对动物 机体产生损害,出现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疾病时,称 显性传染。
3.细菌致病性的确定依据
经典柯赫法则: 1、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 查出,而健康者不存在。 2、病原菌能够体外获得纯 培养。 3、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 物能导致相同的病症。 4、自感染动物体内能重新 分离到该病原菌的纯培养。
四、毒力岛(PAI) 位于细菌染色体之内,分子结构
与功能有别于细菌染色体的病原菌的 某个或某些独立基因群。
第二节 基因突变
一、细菌变异类型
1.形态变异
(1)自然形成或诱导产生的细菌L型。
(2)病原菌在特定的动物组织器官中,可发生形态结 构变异
2.结构和抗原性变异。 (1)荚膜变异。(2)芽孢变异。(3)鞭毛变异。
质粒整合到宿主染色体的菌株 F’因子:Hfr菌株上的F因子通过重组恢复成自由状
态时,有时可将其相邻的染色体基因一起切割下来, 成为携带某一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将携带不同基因 的F因子统称为F’。
耐药性质粒 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或重金属盐类的耐药性。
毒力质粒(Vi质粒)(virulence plasmid) 编码与该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
3.带菌现象:隐性传染或传染病痊愈后,病原菌在动物 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外,称带菌现象。呈带 菌状态的动物称为带菌者。
三、病原菌在宿主体内的分布
1.局部传染: 2.全身传染: (1)毒血症: (2)菌血症: (3)败血症: (4)脓毒血症:
第四节 细菌毒力的增强与减弱
一、毒力减弱的方法 二、毒力增强的方法
(二)动物方面 种类、性别、年龄、体质、抗感染能力 (三)外界环境
二、传染的表现形式
1.显性传染:当侵入的病原菌毒力较强,数量较多,而 机体抵抗力较低时,侵入的病原菌生长繁殖,对动物 机体产生损害,出现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疾病时,称 显性传染。
常见的致病性细菌优质PPT课件
![常见的致病性细菌优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c7d06ae87101f69e3195f5.png)
培养特性:48小时后菌落呈“脐”状 生化反应: (与甲型链球菌的鉴别)
菊糖发酵试验(+)、胆汁溶菌试验(+)
抗原构造:荚膜多糖抗原、菌体抗原 抵抗力:弱
C多糖:
一种特异性多糖,存在于肺炎链球菌的细胞 壁中,C多糖可为血清中称为C反应蛋白(CRP )的球蛋白所沉淀。CRP在急性炎症患者含量剧 增,故用C多糖来测定CRP。
引起脑膜炎的病因
• 细菌性脑膜炎:脑膜炎双球菌 • 病毒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病毒 • 寄生虫引起的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 • 非传染性脑膜炎:癌症等
• 葡萄球菌属
金黄葡萄球菌
球菌
• 链球菌属
• 奈瑟菌属
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球菌 和淋球菌
奈瑟菌属(NEISSERIA)
概述:
革兰阴性双球菌, 无鞭毛,无 芽胞,有荚膜和菌毛,需氧, 能产生氧化酶和触酶。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 荚膜 • 肺炎链球菌溶素O
( PNEUMOLYSIN O) • 脂磷壁酸 • 神经氨酸酶
所致疾病
• 大叶性肺炎 • 继发性胸膜炎、脓
胸、中耳炎、副鼻 窦炎、脑膜炎和败 血症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鉴别
五、防治原则
预防:接种多价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疫苗。 治疗: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
分类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根据细胞壁中多糖抗原结构的分类 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又称草绿色链C,甲型溶血(Α 溶血)多为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又称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或Β 溶血,致病力强。
丙型链球菌:
菊糖发酵试验(+)、胆汁溶菌试验(+)
抗原构造:荚膜多糖抗原、菌体抗原 抵抗力:弱
C多糖:
一种特异性多糖,存在于肺炎链球菌的细胞 壁中,C多糖可为血清中称为C反应蛋白(CRP )的球蛋白所沉淀。CRP在急性炎症患者含量剧 增,故用C多糖来测定CRP。
引起脑膜炎的病因
• 细菌性脑膜炎:脑膜炎双球菌 • 病毒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病毒 • 寄生虫引起的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 • 非传染性脑膜炎:癌症等
• 葡萄球菌属
金黄葡萄球菌
球菌
• 链球菌属
• 奈瑟菌属
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球菌 和淋球菌
奈瑟菌属(NEISSERIA)
概述:
革兰阴性双球菌, 无鞭毛,无 芽胞,有荚膜和菌毛,需氧, 能产生氧化酶和触酶。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 荚膜 • 肺炎链球菌溶素O
( PNEUMOLYSIN O) • 脂磷壁酸 • 神经氨酸酶
所致疾病
• 大叶性肺炎 • 继发性胸膜炎、脓
胸、中耳炎、副鼻 窦炎、脑膜炎和败 血症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鉴别
五、防治原则
预防:接种多价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疫苗。 治疗: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
分类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根据细胞壁中多糖抗原结构的分类 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又称草绿色链C,甲型溶血(Α 溶血)多为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又称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或Β 溶血,致病力强。
丙型链球菌: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ppt课件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e9cf7225c52cc58bd6beb5.png)
荚膜 菌毛
12/12/2017
1. 菌体表面结构——菌毛
由细菌菌毛介导的黏附
12/12/2017
菌毛黏附可抵抗体液的冲刷作用
12/12/2017
2. 侵袭性酶
血浆凝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 透明质酸 链激酶 A 群链球菌 链道酶 胶原酶:产气荚膜梭菌
12/12/2017
(二)毒 素
12/12/2017
毒血症
12/12/2017
(三)显性感染
机体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的病原菌毒力较强、 数量较多,导致机体组织细胞明显损害,生理功能 障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
12/12/2017
全身感染的类型
菌血症
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一过性或间歇性经血 流到达其他部位,称为菌血症。 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
12/12/2017
多种途径侵入机体
12/12/2017
结核杆菌
病原体侵入机体能否引起感染 还取决于:
机体的免疫力
12/12/2017
感染与免疫
细 菌
机 体
细菌的毒力 细菌的数量 细菌侵入途径
机体的免疫力 机体所处的环境 如:医院等
感染
12/12/2017
免疫
医护人员要关心爱护病人
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要关心、爱护病人,取 得病人的信任和支持,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才能取得 更好的疗效。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LPS激活凝血因子,广泛性微血栓形 成,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引起皮肤、黏膜、 内脏广泛出血、渗血,严重者可导致 死亡。
12/12/2017
12/12/2017
1. 菌体表面结构——菌毛
由细菌菌毛介导的黏附
12/12/2017
菌毛黏附可抵抗体液的冲刷作用
12/12/2017
2. 侵袭性酶
血浆凝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 透明质酸 链激酶 A 群链球菌 链道酶 胶原酶:产气荚膜梭菌
12/12/2017
(二)毒 素
12/12/2017
毒血症
12/12/2017
(三)显性感染
机体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的病原菌毒力较强、 数量较多,导致机体组织细胞明显损害,生理功能 障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
12/12/2017
全身感染的类型
菌血症
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一过性或间歇性经血 流到达其他部位,称为菌血症。 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
12/12/2017
多种途径侵入机体
12/12/2017
结核杆菌
病原体侵入机体能否引起感染 还取决于:
机体的免疫力
12/12/2017
感染与免疫
细 菌
机 体
细菌的毒力 细菌的数量 细菌侵入途径
机体的免疫力 机体所处的环境 如:医院等
感染
12/12/2017
免疫
医护人员要关心爱护病人
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要关心、爱护病人,取 得病人的信任和支持,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才能取得 更好的疗效。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LPS激活凝血因子,广泛性微血栓形 成,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引起皮肤、黏膜、 内脏广泛出血、渗血,严重者可导致 死亡。
12/12/2017
常见的致病性细菌讲解培训课件
![常见的致病性细菌讲解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805a77581b6bd97f19eaec.png)
▪ 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
▪ 毒素性疾病
▪ 食物中毒 ▪ 假膜性肠炎 ▪ 烫伤样皮肤综合症(网爆福建泉州“新生婴儿
放保温箱,温度太高被活活被烤死”,荒谬 )
▪ 毒性休克综合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抵抗力
▪ 抵抗力弱。 ▪ 有耐药性者少见,对青霉素、红霉素、四
环素和磺胺药都很敏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致病性 致病物质:
细菌的胞壁成分 外毒素 胞外侵袭酶类
金黄色葡萄 球菌普平板
金黄色葡萄 球菌血平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分类
根据色素和生化反应分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 致病 ➢表皮葡萄球菌 偶尔 ➢腐生葡萄球菌 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述
▪ 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少数致病 ▪ 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染源 ▪ 最常见的化脓性细菌 ▪ 所致疾病(常见、特殊) ▪ 易产生耐药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生物学性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抵抗力
▪葡萄球菌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耐盐性强。 ▪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耐药菌株增多,成为医院内感 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 毒素性疾病
▪ 食物中毒 ▪ 假膜性肠炎 ▪ 烫伤样皮肤综合症(网爆福建泉州“新生婴儿
放保温箱,温度太高被活活被烤死”,荒谬 )
▪ 毒性休克综合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抵抗力
▪ 抵抗力弱。 ▪ 有耐药性者少见,对青霉素、红霉素、四
环素和磺胺药都很敏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致病性 致病物质:
细菌的胞壁成分 外毒素 胞外侵袭酶类
金黄色葡萄 球菌普平板
金黄色葡萄 球菌血平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分类
根据色素和生化反应分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 致病 ➢表皮葡萄球菌 偶尔 ➢腐生葡萄球菌 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述
▪ 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少数致病 ▪ 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染源 ▪ 最常见的化脓性细菌 ▪ 所致疾病(常见、特殊) ▪ 易产生耐药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生物学性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抵抗力
▪葡萄球菌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耐盐性强。 ▪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耐药菌株增多,成为医院内感 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医学课件)细菌的致病性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细菌的致病性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6d79a21a37f111f1855b19.png)
.
兔耳缘静脉注射
.
操作
• 内毒素发热反应
准备
• 鲎试验
上次实验结果观察
.
内毒素检测方法——鲎试验
• 试剂:鲎试剂
内毒素、生理盐水
• 试验结果观察:
鲎试验(+):出现凝固
.
药敏试验
(抗生素敏感试验)
.
目的要求:
1、了解抗生素敏感试验的操作方法 2、初步作为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的 判断 3、了解常用抗生素的抗菌谱
.
强,能刺激机体形成抗毒素, 经甲醛脱毒后能形成类毒素
细菌致病作用的实验内容
血浆凝固酶实验
试管法 玻片法
内毒素发热反应及鲎试验
.
血 浆 凝 固 酶
• 是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侵袭 性物质
• 具有抗吞噬作用及血清中杀菌物质 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 使感染局灶化
.
血浆凝固酶的种类及检测方法
• 游离血浆凝固酶
.
纸片法
• 材料:
1、菌种: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 杆菌、绿脓杆菌 2、培养基:普通琼脂平板 3、抗生素滤纸片:每片含药量:青霉 素1单位,其它抗生素为10微克
.
绿 脓 杆 菌
.
葡 萄 球 菌
.
大 肠 杆 菌
.
判断:
抑制菌圈直径 (mm) 青霉素 <10 10-20 >20 <10 10-15 >15
(加热处理,取0.5-1ml)
• 结果观察:注射前后肛温的变化
(前,后30min)
• 注意事项:肛温的测量
(体温计使用、肛门位置)
.
兔耳缘静脉注射
兔耳部血管分布清晰。兔耳中央为动脉,耳外缘 为静脉。内缘静脉深不易固定,故不用。外缘静脉 表浅易固定,常用。先拔去注射部位的被毛,用手 指弹动或轻揉兔耳,使静脉充盈,左手食指和中指 夹住静脉的近端,拇指绷紧静脉的远端,无名指及 小指垫在下面,右手持注射器连6号针头尽量从静脉 的远端刺入,移动拇指于针头上以固定针头,放开 食指和中指,将药液注入,然后拔出针头,用手压 迫针眼片刻。
兔耳缘静脉注射
.
操作
• 内毒素发热反应
准备
• 鲎试验
上次实验结果观察
.
内毒素检测方法——鲎试验
• 试剂:鲎试剂
内毒素、生理盐水
• 试验结果观察:
鲎试验(+):出现凝固
.
药敏试验
(抗生素敏感试验)
.
目的要求:
1、了解抗生素敏感试验的操作方法 2、初步作为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的 判断 3、了解常用抗生素的抗菌谱
.
强,能刺激机体形成抗毒素, 经甲醛脱毒后能形成类毒素
细菌致病作用的实验内容
血浆凝固酶实验
试管法 玻片法
内毒素发热反应及鲎试验
.
血 浆 凝 固 酶
• 是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侵袭 性物质
• 具有抗吞噬作用及血清中杀菌物质 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 使感染局灶化
.
血浆凝固酶的种类及检测方法
• 游离血浆凝固酶
.
纸片法
• 材料:
1、菌种: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 杆菌、绿脓杆菌 2、培养基:普通琼脂平板 3、抗生素滤纸片:每片含药量:青霉 素1单位,其它抗生素为10微克
.
绿 脓 杆 菌
.
葡 萄 球 菌
.
大 肠 杆 菌
.
判断:
抑制菌圈直径 (mm) 青霉素 <10 10-20 >20 <10 10-15 >15
(加热处理,取0.5-1ml)
• 结果观察:注射前后肛温的变化
(前,后30min)
• 注意事项:肛温的测量
(体温计使用、肛门位置)
.
兔耳缘静脉注射
兔耳部血管分布清晰。兔耳中央为动脉,耳外缘 为静脉。内缘静脉深不易固定,故不用。外缘静脉 表浅易固定,常用。先拔去注射部位的被毛,用手 指弹动或轻揉兔耳,使静脉充盈,左手食指和中指 夹住静脉的近端,拇指绷紧静脉的远端,无名指及 小指垫在下面,右手持注射器连6号针头尽量从静脉 的远端刺入,移动拇指于针头上以固定针头,放开 食指和中指,将药液注入,然后拔出针头,用手压 迫针眼片刻。
致病性球菌PPT课件
![致病性球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c67d4bdd88d0d232d46a09.png)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
与金葡菌的鉴别 与肺炎链球菌的鉴别
革兰阳性链球菌 典型链球菌形态
典型的链球菌菌落
45
(四)防治原则
• 积极治疗带菌者和病人。
• 抗生素首选青霉素:用长效青霉素 预防链球菌感染,对减少肾小球肾 炎及风湿热的发生有一定效果。
46
临床意义-其他链球菌
B群链球菌:条件致病菌,是新生儿 败血症和脑膜炎主要致病菌
非 链球菌溶血素
猩红热
耐
M蛋白
急性肾小球肾
药 透明质酸酶
炎
株
链激酶
风湿热
链道酶
免 微生物
疫 性
学检查
防治
减少
直接涂片 传染
抗 分离培养 源
体 血清学试
验
青霉
素
48
A型选择题
练习
1. 各型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是(
A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 丙型链球菌 D B群链球菌 E D群链球菌
甲型链球菌:条件致病菌,在一定 条件下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变异链球菌:与龋齿有密切关系
47
小结
生物学性状
形 态 培 生化 抗原结 染 养 反应 构 色
触酶 (-)
A 群
多糖抗
β
菊糖 发酵
原
链 G+ 溶 (-)
球
血
蛋白质
菌
胆汁 抗原
溶解
(-)
致病性
抵 抗 致病物质 力
所致疾病
致热外毒素 化脓性感染
(1)SLO 对氧敏感 (2)SLS 产生β溶血环
40
•侵袭性酶
– 透明质酸酶 – 链激酶(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 SK)有利于细菌扩散 – 链道酶(链球菌DNA酶 SD) 感染特点:感染病灶与周围界限不清,易于扩散,脓汁 稀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kin
nose
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
第一节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与染色
球形,典型排列呈葡萄串状, G+ 在脓汁或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者,排列为双球或短链 状 无鞭毛,无芽胞,体外培养时一般不形成荚膜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
不同种的葡萄球菌可形成不同颜色的菌落: → 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 血琼脂平板上: 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透明溶血环
采集标本: 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
(一)直接涂片镜检 (二)分离培养和鉴定 (三)凝固酶实验 (四)药敏试验 (五)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查—ELISA
鉴定致病性葡萄球菌的主要依据
产生凝固酶、耐热核酸酶 产生金黄色色素 产生SPA 菌落周围有透明的溶血环 发酵甘露醇
(五) 防治原则
注 个人卫生
14
致病物质:“一酶二素三毒素”
凝固酶(coagulae): 葡萄球菌溶血素(staphylolysin):
Beta-hemolysis 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 肠毒素(enterotoxin) 剥脱性毒素(epidermolytic toxin, exfoliation toxin)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I(TSST-1)
Fc
Fab
抗原
SPA
菌体
协同凝集试验
含A蛋白
的金葡菌
IgG
结合IgG 的金葡菌
Ag
精选ppt课件
11
5 分类
据菌落特点、生化反应、SPA、代谢产物 等将其分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 表皮葡萄球菌:条件致病菌 腐生葡萄球菌:非致病菌
血浆凝固酶阳性株 血浆凝固酶阴性株
噬菌体分型
精选ppt课件
12
6 抵抗力
A
B
A.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
B.表皮葡萄球菌菌落
C
C.腐生葡萄球菌菌落
精选ppt课件
7
金黄色葡萄球 菌普通平板
金黄色葡萄 球菌血平板
3 生化反应
多数菌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 致病菌分解甘露醇
精选ppt课件
9
4 抗原构造
葡萄球菌A蛋白(SPA)特点:
存在于细胞壁的表面蛋白 可与IgG(除IgG3)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 SPA-IgG 可抗吞噬,促细胞分裂、损伤血 小板和引起超敏反应等 协同凝集试验
注意 消毒隔离
防
防止
防止
治
耐药性产生 医源性感染
抗生素、 药敏试验
自身菌 苗疗法
case
15岁男孩野外聚会回来1小时(距离野餐4小时) 后 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的症状。聚会 吃的野餐包括汉堡、热狗、土豆沙拉、柠檬 水等。
孩子不发烧而且在粪便和呕吐物中未见血。 参加聚会其他客人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 你认为有可能何种疾病? 可能的病原体是什 么?
➢ 如进一步确定病原体,应取什么标本,做什么实 验?
精选ppt课件
33
美国疾控中心(CDC)提供了如下建议来避免菌黄 色葡萄球菌感染:
•制备食物之前用肥皂和水充分洗手,尤其是指甲内; •鼻子或者眼睛感染时不要去制备食物; •手或者手腕有伤口时不要制备食物,也不要给其他人端送 食物; •保持厨房与就餐区域的清洁卫生; •如果食物要保存2小时以上,要么在60℃以上保温,要么 在4℃以下冷藏; •做好的食物装在宽而浅的容器中尽快冷藏。
7 表皮剥脱毒素:
噬菌体II型金葡菌产生,引起剥脱性皮炎
精选ppt课件
21
8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I(TSST-1): 噬菌体I型金葡菌产生 作用:具有超抗原活性,可引起机体发 热,增加对内毒素的敏感性,导致 多器官损伤。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
精选ppt课件
22
所致疾病
1、侵袭性疾病 1) 皮肤软组织感染:毛囊炎、疖、痈等 2) 内脏器官感染:气管炎、肺炎 3) 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
精选ppt课件
17
玻片法检测结合凝固酶
精选ppt课件
18
2 耐热核酸酶(heat-stable nuclease)
耐热,能较强的降解DNA和RNA。 是判断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3 脂酶:
引起疖、痈等皮肤化脓性病灶的重要原因。
精选ppt课件
19
4 葡萄球菌溶血素: 有五型,对人致病的主要是 溶血素。
精选ppt课件
15
1 凝固酶(coagulase):
→ 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种类:①结合凝固酶(菌体表面):
纤维蛋白原受体→细菌凝聚 ②游离凝固酶(细菌分泌):
凝血酶原样物质→血浆凝固
作用:① 抗吞噬
② 保护细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作用 ③ 感染局限化,易形成血栓
试管法检测游离凝固酶
精选ppt课件
24
2、毒素性疾病
1)食物中毒 2)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3)毒性休克综合征
精选ppt课件
25
金葡菌所致食物中毒
食物被带有金葡 菌的手污染
室温下放置产生和释 放毒素
精选ppt课件
27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精选ppt课件
28
(三)免疫性
人类对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 病后免疫力不强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精选ppt课件
34
思考题
1.什么是SPA,其生物学活性及应用? 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有哪些?
主要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3.致病性葡萄球菌的特点有哪些?
精选ppt课件
作用:溶血,损伤多种血细胞及组织细胞 5 杀白细胞素:
攻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膜。 表现:白细胞运动能力丧失,胞内颗粒排
除,细胞死亡。
精选ppt课件
20
6 肠毒素: 噬菌体III型金葡菌产生。分9个血清型, 均能引起食物中毒 (A、D型多见)。 作用机制: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为 主的食物中毒。
为无芽胞细菌中最强的: ①耐干燥 在干脓汁、痰液中可存活2--3个月; ②耐热 在60℃1h 或80℃30min才被杀死; ③耐盐 在含10%--15%NaCl的培养基中仍能生长; ④耐药
目前对青霉素G耐药已达90%以上; 青霉素类抗生素,甲氧西林, 万古霉素
精选ppt课件
1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精选ppt课件
致病性细菌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抗原结构、抵抗力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G+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化脓性球菌
G- :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第十一章 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概述: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体
医务人员带菌率70%,是医 院内感染的重要来源
nose
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
第一节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与染色
球形,典型排列呈葡萄串状, G+ 在脓汁或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者,排列为双球或短链 状 无鞭毛,无芽胞,体外培养时一般不形成荚膜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
不同种的葡萄球菌可形成不同颜色的菌落: → 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 血琼脂平板上: 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透明溶血环
采集标本: 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
(一)直接涂片镜检 (二)分离培养和鉴定 (三)凝固酶实验 (四)药敏试验 (五)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查—ELISA
鉴定致病性葡萄球菌的主要依据
产生凝固酶、耐热核酸酶 产生金黄色色素 产生SPA 菌落周围有透明的溶血环 发酵甘露醇
(五) 防治原则
注 个人卫生
14
致病物质:“一酶二素三毒素”
凝固酶(coagulae): 葡萄球菌溶血素(staphylolysin):
Beta-hemolysis 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 肠毒素(enterotoxin) 剥脱性毒素(epidermolytic toxin, exfoliation toxin)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I(TSST-1)
Fc
Fab
抗原
SPA
菌体
协同凝集试验
含A蛋白
的金葡菌
IgG
结合IgG 的金葡菌
Ag
精选ppt课件
11
5 分类
据菌落特点、生化反应、SPA、代谢产物 等将其分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 表皮葡萄球菌:条件致病菌 腐生葡萄球菌:非致病菌
血浆凝固酶阳性株 血浆凝固酶阴性株
噬菌体分型
精选ppt课件
12
6 抵抗力
A
B
A.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
B.表皮葡萄球菌菌落
C
C.腐生葡萄球菌菌落
精选ppt课件
7
金黄色葡萄球 菌普通平板
金黄色葡萄 球菌血平板
3 生化反应
多数菌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 致病菌分解甘露醇
精选ppt课件
9
4 抗原构造
葡萄球菌A蛋白(SPA)特点:
存在于细胞壁的表面蛋白 可与IgG(除IgG3)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 SPA-IgG 可抗吞噬,促细胞分裂、损伤血 小板和引起超敏反应等 协同凝集试验
注意 消毒隔离
防
防止
防止
治
耐药性产生 医源性感染
抗生素、 药敏试验
自身菌 苗疗法
case
15岁男孩野外聚会回来1小时(距离野餐4小时) 后 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的症状。聚会 吃的野餐包括汉堡、热狗、土豆沙拉、柠檬 水等。
孩子不发烧而且在粪便和呕吐物中未见血。 参加聚会其他客人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 你认为有可能何种疾病? 可能的病原体是什 么?
➢ 如进一步确定病原体,应取什么标本,做什么实 验?
精选ppt课件
33
美国疾控中心(CDC)提供了如下建议来避免菌黄 色葡萄球菌感染:
•制备食物之前用肥皂和水充分洗手,尤其是指甲内; •鼻子或者眼睛感染时不要去制备食物; •手或者手腕有伤口时不要制备食物,也不要给其他人端送 食物; •保持厨房与就餐区域的清洁卫生; •如果食物要保存2小时以上,要么在60℃以上保温,要么 在4℃以下冷藏; •做好的食物装在宽而浅的容器中尽快冷藏。
7 表皮剥脱毒素:
噬菌体II型金葡菌产生,引起剥脱性皮炎
精选ppt课件
21
8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I(TSST-1): 噬菌体I型金葡菌产生 作用:具有超抗原活性,可引起机体发 热,增加对内毒素的敏感性,导致 多器官损伤。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
精选ppt课件
22
所致疾病
1、侵袭性疾病 1) 皮肤软组织感染:毛囊炎、疖、痈等 2) 内脏器官感染:气管炎、肺炎 3) 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
精选ppt课件
17
玻片法检测结合凝固酶
精选ppt课件
18
2 耐热核酸酶(heat-stable nuclease)
耐热,能较强的降解DNA和RNA。 是判断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3 脂酶:
引起疖、痈等皮肤化脓性病灶的重要原因。
精选ppt课件
19
4 葡萄球菌溶血素: 有五型,对人致病的主要是 溶血素。
精选ppt课件
15
1 凝固酶(coagulase):
→ 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种类:①结合凝固酶(菌体表面):
纤维蛋白原受体→细菌凝聚 ②游离凝固酶(细菌分泌):
凝血酶原样物质→血浆凝固
作用:① 抗吞噬
② 保护细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作用 ③ 感染局限化,易形成血栓
试管法检测游离凝固酶
精选ppt课件
24
2、毒素性疾病
1)食物中毒 2)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3)毒性休克综合征
精选ppt课件
25
金葡菌所致食物中毒
食物被带有金葡 菌的手污染
室温下放置产生和释 放毒素
精选ppt课件
27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精选ppt课件
28
(三)免疫性
人类对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 病后免疫力不强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精选ppt课件
34
思考题
1.什么是SPA,其生物学活性及应用? 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有哪些?
主要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3.致病性葡萄球菌的特点有哪些?
精选ppt课件
作用:溶血,损伤多种血细胞及组织细胞 5 杀白细胞素:
攻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膜。 表现:白细胞运动能力丧失,胞内颗粒排
除,细胞死亡。
精选ppt课件
20
6 肠毒素: 噬菌体III型金葡菌产生。分9个血清型, 均能引起食物中毒 (A、D型多见)。 作用机制: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为 主的食物中毒。
为无芽胞细菌中最强的: ①耐干燥 在干脓汁、痰液中可存活2--3个月; ②耐热 在60℃1h 或80℃30min才被杀死; ③耐盐 在含10%--15%NaCl的培养基中仍能生长; ④耐药
目前对青霉素G耐药已达90%以上; 青霉素类抗生素,甲氧西林, 万古霉素
精选ppt课件
1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精选ppt课件
致病性细菌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抗原结构、抵抗力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G+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化脓性球菌
G- :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第十一章 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概述: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体
医务人员带菌率70%,是医 院内感染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