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 西蒙决策理论
管理学原理西蒙决策理论

例一
对意识的解释
当你看到一条狗、听到一个声音、突然感到悲伤或 有了其他主观体验时,大脑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科赫:
一个连接着大脑皮层前后部的锥体神经元群以独特的方式兴奋、放电。 不同神经元群的激活代表不同的感官刺激(左)。在小老鼠的大脑皮 层中(右侧),锥体神经元(绿色)存在于第五层,他们的周围是非 神经细胞(蓝色发光部分)。
❖ 探讨大脑和意识之间的关系,这是科学界最大的谜团之一。 意识与我们认为的内在自我以及精神存在密切关系,历史上 许多最伟大的头脑所认为的现实规律是与自然的,物质的世 界规律全然不同的。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柏拉图,他把灵魂 ,或精神,与身体区分开来,提出人类的理性是不朽的观点 。柏拉图的理论在基督教信仰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2 西蒙的决策理论
理性决策理论
这种决策理论也称为科学决策理论。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古 典经济学。因为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已提出经济行为的最大 化原则,即追求最大利润,在决策中选择最优方案。这种决 策理论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决策时要求遵循严格的程序:1、发现问题;2、 提出目标;3、设计方案;4、预测后果;5、分析比 较;6、选择最优方案。
❖ 目前,这一领域的科学家已经组成了一个优秀的团队,其中
包括若干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在其他专业取得了成绩后 又转向意识研究这一领域。其中就有吉拉德·埃德尔曼( Gerald Edelmen),他因在免疫学上的贡献获得1972年诺
1933-1936年,西蒙就读于芝加哥大学政治系并获得文学学 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期间,西蒙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学和政 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并相当熟练地掌握了高等数学、符号 逻辑和数理统计等主要技能。
大学毕业后,西蒙担任了加利福里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的 主任,从事地方政府研究工作,并完成了关于管理决策制定 的博士论文,该论文后来成为他的经典著作《管理行为》( 1945)的基础。1943年西蒙获得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博士。 Nhomakorabea例二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及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1.管理的内涵和性质是什么管理就是管理主体在一定的环境下,运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依靠组织内的全体成员的活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有效和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的性质有:(1)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具有二重性。
具体具体来讲,一方面是指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是指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具有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
2.管理的外部环境对组织有何影响外部环境是指能够对组织绩效造成潜在影响的各种外部力量,其构成要素是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一般环境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它只是以间接作用的方式影响社会某一特定的管理组织,但是这些起间接作用的变量因素将最终决定着组织的长远发展。
具体环境由资源供应者、竞争者、服务对象(顾客)、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构成。
它是对某一组织的目标实现产生直接影响的要素。
具体环境对每一个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随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它同一般环境相比,对组织的影响要更为直接和具体些。
3.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拥有自己的研究对象。
主要是研究管理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各个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阐明管理对象的活动规律,探求有效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从而达到管理系统的最大目标。
从理论上来概括,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管理活动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规律。
4. 什么是泰罗制由泰罗所创立的一种科学管理的制度,主要包括:(1)制定工作定额制;(2)实行标准化管理;(3)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贯彻例外原则等。
泰罗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5.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继梅奥之后,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成果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管理学原理习题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简答1、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简述管理的二重性。
3、简述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
4、简述“权变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5、简述麦格雷戈的“X-Y理论”。
6、简述西蒙的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论述1、什么是管理的二重性,它对管理实践的意义何在?2、试述管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辩证关系。
3、试述现代管理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以及现代管理理论的新突破。
4、结合实际,论述泰罗“科学管理”的借鉴意义及局限性。
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一、名词解释道德社会责任二、问答题1、道德可分为几个层次?几个阶段?2、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有哪些?3、企业的社会责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三、论述题试述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
第三章全球化管理一、问答题⒈什么是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⒉企业国际化经或的动机有哪些?⒊国际化经或要受到哪些环境要素的影响?⒋试从适用条件、特点、优缺点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全球战略。
第四章信息与信息化管理一、问答题⒈组织中的信息管理工作通常包括哪些环节?每个环节的内容与特征各是什么?⒉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系统由哪些要素构成?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具有什么样的特征?⒊何谓开环MRP?其基本构成及逻辑关系是什么?⒋何谓闭环MRP?它与开环MRP有何区别?⒌与物料需求计划相比,制造资源计划(MRPII)有何改进?⒍与MRPII相比,ERP有何进步?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一、简答题1.简述决策的基本过程2.简述正确决策的基本要求二、计算1.据市场预测,今后几年市场对某公司产品的需求会扩大(概率0.7),但也存在着销售量减少的可能(概率0.3),公司面临几种可能的选择:第一:扩建厂房更新设备,需投资700万元,若需求量扩大,公司每年可获利300万元;若需求量减少公司每年亏损50万元,服务期限5年。
第二:使用老厂房,更新设备,需投资400万元,若需求扩大,每年可获利100万元,若需求减少,每年也可获利60万元,服务期限5年。
西蒙的决策理论

西蒙行政决策理论之:行政决策过程
(1 )关于决策的含义: 西蒙对决策的广义理解:管理就是决策;包含了决 定前的调查分析,作决定以及决定作出后的评价等 一系列过程。 (2 )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 a. 情报阶段:探查环境,寻求决策条件; b. 设计活动: 设计、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备选行 动方案; c. 抉择活动:从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适 用的行动方案; d. 审查活动:对已经作出的抉择进行评价。
决策理论学派的理论要点
一、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西蒙指出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作决策。 他认为,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计 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
二、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西蒙对决策的程序、准
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异同及其决策技 术等作了分析。西蒙提出决策过程包括4个阶段: 搜集情况阶段;拟定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评 价计划阶段。这四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本身就是 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对西蒙决策理论的评价(积极)
1、使决策目标从迫求最优转到追求满意。 2、使管理科学的研究由静态转向动态。 3、使管理科学的研究由单学科转向多学科 4、使电子计算机在决策中的应用由处理信息转向
人工智能 5、使决策由最高领导层决策向层次决策转化 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西蒙对组织内决策的观察和 研究看起来似乎比不上古典利润最大化理论那么优 美,却提供了对某些管理领域的理解和预测更可行 的方法。
对西蒙决策理论的评价(消极)
从管理系统论观点来看,决策只是管理系统
中的一个子系统,而不是管理本身。 他重视程序化的决策,他提出组织要提高决 策的程序化程度,而对于非程序化的、具有 创新性质和战略性质的非理论之:行政决策过程
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
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
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人类行为学派。
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
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
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社会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
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
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
2.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
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决策理论(Theory Of Decision Making/Decision Theory) 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管理决策问题,形成的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决策理论已形成了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为代表人物的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是有关决策概念、原理、学说等的总称。
“决策”一词通常指从多种可能中作出选择和决定。
行政决策理论是用以指导和阐释行政决策的理论依据。
基本要点行政决策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
首先提出行政决策观点的是美国学者L·古立克。
他在《组织理论》一文中认为决策是行政的主要功能之一。
其后,美国学者C.I.巴纳德在《行政领导的功能》一书中,认为行政决策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战略因素。
这些观点对后来行政决策理论颇有影响。
但行政决策理论体系的形成,并使其在行政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则是由美国行政学家H.A.西蒙实现的。
1944年他先在《决策与行政组织》一文中提出了决策理论的轮廓。
3年后,他出版了《行政行为──在行政组织中决策程序的研究》,成为决策理论方面最早的专著。
此后,他继续研究决策理论和实际决策技术(包括运筹学、计算机学),为决策学成为新的管理学科奠定了基础。
代表性理论有关决策概念、原理、学说等的总称。
“决策”一词通常指从多种可能中作出选择和决定。
行政决策理论是用以指导和阐释行政决策的理论依据。
行政决策理论的种类较多,不同学者阐述问题的角度也各不相同。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以下几种。
完全理性决策论又称客观理性决策论(objective reason)。
J.边沁、美国科学管理学家F.W.泰勒等。
经济人具有最大限度的理性,其在决策上的表现是:决策前能全盘考虑一切行动,以及这些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决策者根据自身的价值标准,选择最大价值的行动为对策。
续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思想

中国信息大学:续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思想中国信息大学《管理学原理》讲义.西蒙的决策理论吸收了不少巴纳德的思想和观点——我们在学习现代管理理论丛林时知道巴纳德是社会协作系统学派代表人物,但西蒙与巴纳德在决策的前提设定上却有着根本的区别。
西蒙提出,现实生活中个人和组织的决策需要一定程度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都是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理想中的完全理性会导致人们寻求决策的最优解。
而现实生活中的有限理性则导致人们寻求满意解。
西蒙将组织内部的活动分为经常性和非经常性两类。
前者的决策为程序化决策,后者的决策为非程序化决策。
所有的程序化决策过程都可以概括为:界定问题;明确目标寻找为达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比较并评价这些方案;做出决策;在执行决策中进行检查和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的目标。
当然《管理学原理》任何理论都不可能绝对正确,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西蒙决策理论也会显现不足。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自学现代决策理论时,认真思考以下问题:西蒙认为,长期以来,在关于人类行为的理性方面存在着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由弗洛伊德开始的,就是试图把所有人类的认知活动都归因于情感的支配。
对此,西蒙提出了批评。
他强调,组织成员的行为如果不是完全理智的,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理性的,情感的作用并不支配人的全部。
另一个极端是,经济学家的经济人假设,赋予了人类无所不知的理性。
在经济人的观察角度下,似乎人类能够拥有完整、一致的偏好体系,让他始终可以在各种备选方案之中进行选择;他始终十分清楚到底有哪些备选方案;为了确定最优备选方案,他可以进行无限复杂的运算。
对此,西蒙也进行了反驳。
他指出,单一个体的行为不可能达到完全理性的高度,因为他必须考虑的备选方案的数量太大,评价备选方案所需要的信息太多。
事实上,现实中的任何人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也不可能先知先觉,决策者只能通过分析研究,预测结果,因此决策者也只能在考虑风险和收益等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自己较为满意的抉择。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第五章

一、定性决策方法
(一)集体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
原则: (1)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 (2)建议不必深思熟虑,越多越好; (3)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 (4)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
2、名义小组技术
3、德尔菲技术
(一)古典决策理论
1、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 假设作为决策者的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
2、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
令的有效执行; 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
云大旅院 杜莉莉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决策与决策理论 第二节 决策过程 第三节 决策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决策方法
第一节 决策与决策理论
一、决策的定义:
决策是管理者(主体)识别并解决问 题或利用机会(目的)的过程(本质)。
二、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 三、决策的依据:适量的信息 四、决策理论:
(一)古典决策理论 (二)行为决策理论
3
加班与 外包 4
3000万元 -200 万
1500万元 2000万元 500万元
1、解释:头脑风暴法 2、图示:经营单位组合分析图 3、图示:政策指导矩阵示意图 4、列举:决策方法 5、列举:决策分类
最大的经济利益。
(二)行为决策理论
1. 人是有限理性的; 2. 决策者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
响,在对未来的状况做出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 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 3. 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选择 的理性是相对的; 4. 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 对待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5. 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 寻求最佳方案。
西蒙 决策理论

• 西蒙的博学足以让世人折服,他获得过9个博士头衔:
• 1943年的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 1963年凯斯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
• 1963年耶鲁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 1963年法学博士学位 • 1968年瑞典伦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 1970年麦吉尔大学法学博士
• 1973年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学经济学博士 • 1978年米之根大学法学博士 • 1979年匹茨堡大学法学博士 • 瑞典皇家科学院总结性地指出:“就经济学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西蒙首 先是一名经济学家,他的名字主要是与经济组织中的结构和决策这一相当 新的经济研究领域联系在一起的。”
四个主要阶段 ① 找出制定决策的根据,即收集情报; ②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 ③在诸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即根据当时的情况和 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从各个备择方案中选定一个方 案; ④对已选择的方案及其实施进行评价。决策过程中 的最后一步,对于保证所选定方案的可行性和顺利 实施而言,又是关键的一步。
决策的分类
二、西蒙决策理论的评价
(一)西蒙决策理论的主要贡献
1、使决策目标从追求最优转到追究满意 西蒙决策理论提出了决策研究的途径,使 研究管理学科的学者重视组织成员在不同情况下 所做的决策,探讨了实事前提与价值前提对决策 影响。他批判了经济学上的“经济人”模型,即 绝对的,全知全能的纯理论性决策,而提出“管 理人”模型,即合乎实际的,相对的有限理性的 决策。西蒙提出企业的决策目标是追求满足利润, 即满意决策而非最优决策,使企业建立起适当的, 合理的组织目标,更符合实际需要,更切实可行。
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就是那些带有常规性、反复性的例行决策, 可以制定出一套例行程序来处理的决策。比如,为普通 顾客的订货单标价,办公用品的订购,有病职工的工资 安排等等。 非程序化决策, 则是指对那些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其确 切的性质和结构尚捉摸不定或很复杂,或其作用十分重 要而需要用现裁现做的方式加以处理的决策。比如,某 公司决定在以前没有经营过的国家里建立盈利组织的决 策,新产品的研制与发展决策等等。但是这两类决策很 难绝对分清楚,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只是像光 谱一样的连续统一体。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答案

管理学原理作业第3章一、思考题1、为什么梅奥认为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的能力?答:梅奥认为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满足程度能力的原因在于:(1)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
科学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作业方法、工作条件和工资制度,因此,只要采用恰当的工资制度、改善工作条件,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就可以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2)梅奥则根据霍桑实验得出不同的结论,他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而工人的士气则取决于他们感受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
在这些需要中,金钱与物质方面的需要只占很少的比重,更多的是获取友谊、得到尊重或保证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要。
因此,要提高生产效率,就要提高工人的士气;而要提高工人的士气,就要努力提高工人需要的满足程度。
(3)所以,新型的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分析工人需要的特点,不仅要解决工人生产技术或物质生活方面的问题,还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情绪,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样才能适时、合理、充分地激励工人,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2.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论中,协作系统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答:巴纳德认为,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不论其规模的大小或级别的高低,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1)协作的意愿。
组织是由个人构成的,组织成员愿意提供协作条件下的劳动和服务是组织存续所必不可少的。
协作的意愿意味着个人自我克制、交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权、个人行为的非个性化。
其结果是个人的努力结合在一起。
没有这种意愿,就不可能有对组织有用的持续的个人努力,也就不可能存在不同组织成员的个人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协调的组织活动。
(2)共同的目标。
是协作意愿的必要前提,协作意愿若没有共同的目标,则是发展不起来的。
没有共同的目标,组织成员就不知道需要他们提供何种努力,同时也不知道自己能从协作劳动的结果中得到何种满足,从而就不会有协作活动。
(3)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
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不同成员的协作意愿只有通过信息沟通才能相互联系,形成动态的过程。
管理学原理(原稿)

1.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A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2.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3.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4.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第一个责任是管理的一个组织,组织是一个整体。
第二个责任是管理管理者,第三个责任是管理工作和员工。
5.管理的任务,也是管理者的任务。
是: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通过承担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五项基本职能或工作,来实现管理的任务。
分为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
6.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管理是一门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MBA工商管理硕士)7.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所谓必要性,就是说管理是生产过程固定的属性,是有效地组织劳动所必需的;所谓目的性,就是说管理者直接或间接地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目的。
这就是说,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它是有效组织共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理、社会化生产理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这就是管理的两重性。
8.论述掌握管理的两重性……具有重要意义:(一)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三)要结合实际,随时制宜地学习与运用9.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一般性。
其他各类专门管理,都需要把管理学原理作为基础来加以学习和研究。
(二)多科性。
在内容上,它需要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及各种不同的类型组织的管理活动中概括和抽象出对各门具体管理学科学都具有普通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原理和方法;在方法上,它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来研究管理活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 (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年6月15日- 2001年2月9日):经济组 织决策管理大师,1978年 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西蒙简介
•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2001),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第十届诺贝尔经济 学奖获奖者。 • 197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贺辞说,其科学成就远超过他 所教的任何一门学科——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和 信息科学。他的研究成果涉及科学理论、应用数学、 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在所有 的这些领域中西蒙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们完全可 以以他的思想为框架来对该领域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但西蒙首先是一位经济学家,因终生从事经济组织的 管理行为和决策的研究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思想
• 有限理性 决策者追求理性,但又不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理性, 他只要求有限理性。因为人的知识有限,决策者既不 可能掌握全部信息,也无法认识决策的详尽规律。因 此,作为决策者的个体,其有限理性限制他作出完全 理性的决策,他只能尽力追求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的有 限理性。 • 满意准则 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满意”标准,而非最优标 准。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定下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然后考察现有的备择方案。如果有一个备择方案能较 好地满足定下的最基本的要求,决策者就实现了满意 标准,他就不愿意再去研究或寻找更好的备择方案了。 认为,完全的合理性是难以做到的,管理中不可能按 照最优化准则来进行决策。
西蒙的主要理论
• 决策理论
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吸收古典管理理论、行 为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 学科。由于西蒙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他 被授于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决策理论认为,管理活动的核心是决策,管理的 根本目的就是要减少各种决策的失误,减少决策的风 险性,提高决策的成功率。因此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 也就是决策科学化的过程。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及答案

1.管理的内涵与性质就是什么?管理就就是管理主体在一定的环境下,运用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等职能,依靠组织内的全体成员的活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有效与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的性质有:(1)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具有二重性。
具体具体来讲,一方面就是指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就是指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具有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
2.管理的外部环境对组织有何影响?外部环境就是指能够对组织绩效造成潜在影响的各种外部力量,其构成要素就是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
一般环境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与技术因素,它只就是以间接作用的方式影响社会某一特定的管理组织,但就是这些起间接作用的变量因素将最终决定着组织的长远发展。
具体环境由资源供应者、竞争者、服务对象(顾客)、政府管理部门与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构成。
它就是对某一组织的目标实现产生直接影响的要素。
具体环境对每一个组织而言都就是不同的,并随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它同一般环境相比,对组织的影响要更为直接与具体些。
3、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什么?管理学就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与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拥有自己的研究对象。
主要就是研究管理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与各个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阐明管理对象的活动规律,探求有效管理的原理与方法,从而达到管理系统的最大目标。
从理论上来概括,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管理活动的主要矛盾与基本规律。
4、什么就是泰罗制?由泰罗所创立的一种科学管理的制度,主要包括:(1)制定工作定额制;(2)实行标准化管理;(3)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贯彻例外原则等。
泰罗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5.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继梅奥之后,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成果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管理学原理课程复习要点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管理学原理》复习大纲第2章管理与管理学管理的含义: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由一批专门的人员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以期有效组合资源的过程。
这一表述包含一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管理以组织为载体,目的在于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的活动主要体现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3)管理活动的主体是一批专门的管理者。
(4)管理活动的核心在于实现组织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
管理者基本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智能;控制职能。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是一门科学,大量的学者和实践者在总结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的管理原则和管理理论。
管理工作的艺术性特点要求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到随机应变,具有灵活性而且富有创新精神。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
脱离管理的科学性仅仅强调管理的艺术性,容易导致管理活动表现为随意性,缺乏一定的章法,让管理实践学习者无所适从;同时,脱衣管理的艺术性仅仅主张管理的科学性,这容易导致管理活动体现为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纸上谈兵只会舒服管理实践者的创新思维。
从现实来看,有效的管理一定是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好的结果。
管理者的技能、层次与角色:技能分为三个方面:概念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技术性技能;层次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角色是指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和决策制定角色。
实用文档管理基本原理: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和责任原理。
其中,人本原理是指管理的活动要以人为核心,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
主要内容是:1、认识管理的主体2、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员工参与3、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系统管理是指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视为一个完整的开放系统或某一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主要观点是:1、整体性原理2、动态性原理3、开放性原理。
效益原理是指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要以实现有效性、追求高效益作为目标。
主要内容是:1、正确认识效果、效率、效益三者的关系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决策

程(生产进度)的监督与管理。
第二节 决策的分类 按决策起点分类
从决策的起点看,可以将决策分为初始决策与追 踪决策。
上一页
返回
表3-1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的比较 按照决策的重复程度分
返回
图3-1 不同管理层次面对不同数量的程序化决策
小测试:你的个人决策风格如何?
★ 研究表明,大多数人一般有2~3种决策风格,不过,其中必有一种占据主导。
请根据平时表现,选择回答以下问题:(答案无对错之分)
1. 在完成课堂作业或工作时,我寻找( )
A.实用的结果 B.最好的方案 C.创造性的方法或理念 D.良好的工作条件
2. 在完成课堂作业或工作时,我寻找( )
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目的经济 利益
经济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决策的概念
2.行为决策理论
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 性和非理性之间,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人对风险的厌恶:风险最小化!
人脑局限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决策的概念
【案例】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 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 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美 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 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 200%,为表感谢,我送你劳施莱斯!”
《管理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大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的性质与特征1、管理的含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的科学性:管理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普适性、可重复性,能够被学习和继承;管理的艺术性:管理实践可依据管理情境有自由发挥的空间.3、管理者的层次: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企业的现行政策,并计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层管理者:执行企业组织政策,指挥一线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工作。
基层管理者:一般只限于督导操作人员的工作,不会指挥其他管理人员。
4、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5、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1)角色:正人际角色挂名首脑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企业家(2)技能: 1)概念技能: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2)人际技能: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3)技术技能: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1)定额管理--动作研究和工时研究(2)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材料等)(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科学挑选和培训工人(4)差别计件工资制—①通过实践和动作研究来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工资定额②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定额。
(5)计划与执行分开(6)职能工长制(7)例外管理(8)“大饼”原理强调管理的核心是一场“精神革命”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1)概括了企业的经营活动6种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活动(2)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3)14项管理原则(Principles of management)(4)提出“法约尔跳板”原理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三种权力):(1)权力论传统的权力神授的权力(超凡权力)合理合法的权力----组织的基础(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特征4、霍桑实验和人际关系理论:霍桑效应:由“受注意了”所引起的效应。
管理学三大理论,XY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Douglas MC Gregor)于1957年提出了X-Y理论。
麦格雷戈把传统管理学成为“X理论”,他自己的管理学说称为“Y理论”。
X理论认为:多数人天生懒惰,尽一切可能逃避工作;多数人没有抱负,宁愿被领导、怕负责任,视个人安全高于一切;对多数人必须采取强迫命令,软硬兼施的管理措施。
Y理论的看法则相反,它认为,一般人并不天生厌恶工作,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并有相当程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控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实现企业目标的唯一办法,还可以通过满足职工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个人和组织目标融合一致,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麦格雷戈认为,人的行为表现并非固有的天性决定的,而是企业中的管理实践造成的。
剥夺人的生理需要,会使人生病。
同样,剥夺人的较高级的需要,如感情上的需要、地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也会使人产生病态的行为。
人们之所以会产生那种消极的、敌对的和拒绝承担责任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被剥夺了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产生的疾病的症状。
因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建立在对人的特性和人的行为动机更为恰当的认识基础上的新理论。
麦格雷戈强调指出,必须充分肯定作为企业生产主体的人,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他们乐于工作、勇于承担责任,并且多数人都具有解决问题的想象力、独创性和创造力,关键在于管理方面如何将职工的这种潜能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管理学原理>>中现代管理的三大理论是什么?是系统理论、权变理论和决策理论系统理论在管理学的研究中运用系统思想,并非开始于管理的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纳德最早提出了协作系统的概念,并指出管理的职能就在于保持组织同外部环境的平衡。
在本世纪30年代,福莱特也明确地提出了管理的整体性思想,她把企业组织视为一个不断运动着的统一整体,指出管理必须着眼于整体内部的协调。
此后,管理科学学派也把系统分析作为一种基本方法用于解决某些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复杂管理问题的决策。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B)。
A.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B.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C.管理就是决策2.企业要正常运转,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管理的( B)职能。
A.组织 B.协调 C.控制3.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 C),其手段都是管理。
A.对人的合理使用 B.科学技术的高度应用C.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三.名词解释管理——管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控制的过程。
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3管理的艺术性2、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因素有哪些?1.社会环境2.政治环境3.科学技术环境4.经济环境5.文化教育环境6。
自然地理环境第二章一、选择题1、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B).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C.《科学管理理论》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C )。
A.行为科学学说 B.人文关系学说 C.人际关系学说3、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C.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4、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B),这五种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A.计划、决策、组织、人员配备和控制B.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C.计划、组织、人员配备、协调和控制5、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A ).A.社会技术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经济系统6、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