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铁路工程应用
bim在铁路中的应用
![bim在铁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a672b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c.png)
bim在铁路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铁路中有以下应用:
1. 信息共享:BIM技术可以帮助铁路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参与者,如开发商、规划者、设计者和施工商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提高流程的协调性和管理性,实现精确的设计和施工。
2. 模拟建造过程和施工过程可视化:BIM技术能够实现模拟建造过程和施
工过程可视化,使得施工技术人员能够直观地看到建成后的效果,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3. 资源管理:BIM技术可以实现施工资源透明化管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4. 图纸审核:利用BIM技术建立建筑、结构及机电各专业模型,在建模过
程中会不断发现设计图纸问题,并总结成图纸审核报告。
这些问题可以及时报设计院确认并修改,为施工方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5. 数据支撑: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的梁、板、柱、墙、楼梯等,所有的标高、外形、材质、钢筋排布等相关数据资料都可以根据需要在BIM模型中进行
筛选调用,为现场施工提供数据支撑。
总的来说,BIM技术在铁路工程中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工期、提高施工质量。
BIM技术在涉铁工程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涉铁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84d4ad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9.png)
BIM技术在涉铁工程中的应用摘要:各行各业都在创新,创新才能发展。
建筑业作为传统行业,现在也面临一次技术革新-信息化,BIM技术作为一种信息化的工具,已在建筑业中生根发芽。
涉铁工程应该紧跟步伐,合理地应用BIM技术来提高效率,提高安全系数,提高业主满意度以及降低施工过程成本。
关键词:BIM技术,涉铁工程,应用引言:BIM作为一种信息化的工具,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逐步走进建筑业。
BIM技术现在被广泛地应用于房建、装修装饰、管道安装等领域,但在铁路工程领域还未被广泛普及。
2013年5月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专题会讨论“BIM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工作”,标志着BIM技术正式开始被应用于铁路工程。
本文以我公司承建的商丘市涉铁立交新建工程宋城东路项目为载体,谈一谈BIM技术在涉铁工程中的应用。
1、工程概况商丘市涉铁立交新建工程宋城东路项目位于商丘市示范区,全长675.62米。
全程采用框架和U型槽结构。
框架结构下穿京九铁路,采用顶进(8.6+12+7.4+12+8.6)m的独立框架;U型槽结构下穿商合杭高铁。
商丘地下水位高,地质复杂,线上挖孔桩作业难度大,顶进工作极其复杂,引用BIM技术三维建模来辅助施工就显得至关重要。
2、BIM技术在涉铁工程中的应用2.1可视性该宋城东路项目业主是城管局,不是铁路专业方面的工作人员。
铁路工程专业性强,业主不能随时走到封闭网内视察。
所以业主或者用户只知道最终修建一条下穿铁路的路,却不知在封闭网内施工难度巨大。
天窗点时间的限制,以及地质原因造成的反水都给施工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我们采用Revit,Navisworks建立三维模型,模拟整个施工过程,能够将封闭网内的施工场景呈现在业主面前,将挖支点桩的反水过程,框架涵顶进架空的过程完整地呈现在业主面前,让业主了解涉铁工程难度,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将工地搬到业主电脑上。
由于涉铁工程的专业性,涉铁工程本身的可视性不强,所以涉铁工程比房建、装修等领域更需要应用BIM技术。
BIM技术在铁路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刘树峰
![BIM技术在铁路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刘树峰](https://img.taocdn.com/s3/m/c4b61f0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6.png)
BIM技术在铁路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刘树峰发布时间:2021-09-23T07:24:20.692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4期作者:刘树峰[导读] 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信息进行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BIM技术在我国铁路施工管理中应用越来越普遍。
BIM信息建模技术主要是通过数字化信息来模拟实际工程信息,实现对实际工程的指导。
本文在对BIM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BIM技术在铁路隧道施工管理、四电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对BIM技术在铁路建设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系统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改变设计师的设计习惯,提高铁路施工管理的设计工作质量和信息关联程度。
刘树峰中铁一院集团南方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摘要: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信息进行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BIM技术在我国铁路施工管理中应用越来越普遍。
BIM信息建模技术主要是通过数字化信息来模拟实际工程信息,实现对实际工程的指导。
本文在对BIM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BIM技术在铁路隧道施工管理、四电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对BIM技术在铁路建设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系统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改变设计师的设计习惯,提高铁路施工管理的设计工作质量和信息关联程度。
关键词:BIM技术;铁路施工;施工管理;应用研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视听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经历着一场新的技术变革。
与此同时,这种技术变革的范围是广泛的,特别是在工程项目、工程建设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已成为现阶段施工管理的常用手段。
比如在铁路隧道施工中,利用BIM 虚拟技术对铁路隧道施工进行模拟和三维成像,便于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案的对比评价和优化,保证铁路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铁路四电工程中运用BIM技术,利用三维建模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可视化技术等,对工程进行模拟、预测工程量及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便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调整,辅助施工过程的“三控三管一协调”工作[1]。
内马铁路项目BIM应用实施方案
![内马铁路项目BIM应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536e2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4.png)
内马铁路项目BIM应用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内马铁路项目是一项连接内陆城市和沿海城市的高速铁路项目,总长1200公里,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采用BIM 技术对该项目进行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协同设计,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智能化决策。
二、BIM应用目标1.提高项目设计效率:通过BIM技术的全过程协同设计和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提高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效率,减少设计冲突和错误,降低设计返工率。
2.优化施工过程:BIM模型可以作为施工的参考依据,通过模拟施工过程,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风险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3.提高运维管理效果:在BIM模型中集成运维信息和设备数据,实现运维管理的智能化,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三、BIM应用方案1.BIM技术培训和推广:通过培训项目团队中的设计人员、项目经理和施工人员等人员,提高他们对BIM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确保项目团队对BIM技术的统一认知。
2.BIM模型的建立和管理:建立BIM模型的标准规范,确定模型的分级和数据的标准化,建立BIM模型的更新和维护机制,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利用BIM技术对设计信息进行建模、碰撞检测和优化,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4.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利用BIM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减少施工风险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效率。
5.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应用:在BIM模型中集成运维信息和设备数据,实现运维管理的智能化,提高运维效率和效果。
6.BIM技术的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在项目团队中建立BIM数据的共享平台,实现设计、施工和运维各阶段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四、BIM应用的成果和效益1.提高设计效率:BIM技术可以实现设计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和协同设计,减少设计冲突和错误,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率。
2.提高施工效率:通过模拟施工过程,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风险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并提高施工效率。
BIM技术在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应用
![BIM技术在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38ab6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c.png)
BIM技术在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应用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BIM技术简介,接着分析了BIM技术在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的具体应用。
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BIM技术;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应用引言: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输电线路,为高铁列车提供充足的电能。
在我国高铁事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提高接触网工程的建设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展现出高效便捷并日益发展成熟的前提下,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中引入BIM技术将是今后发展趋势。
1BIM技术简介BIM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英文缩写。
BIM最早起源于美国,后逐渐发展到英国、新加坡、芬兰、韩国、日本等地,其被广发认可的定义为建筑信息模型,是对设施的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现手法,为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持,并且在此期间共享设备的信息资源。
BIM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概念导入、初步应用、快速发展三个阶段,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颁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作为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总目标,在数字中国的大战略下,BIM的发展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通过数字化转型走向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实现可持续的必经之路。
接触网系统是沿铁路线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构成影响电气化铁路发展及安全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运用日趋成熟,但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接触网系统设备零部件种类繁多、连接复杂,涉及电气、结构、机械等多个专业,因此BIM技术在接触网系统的应用发展缓慢,本文结合BIM技术在接触网专业的应用实践,浅谈BIM技术应用于接触网后的优势及前景。
2BIM技术在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的具体应用2.1参数化建模工作接触网工程中涉及许多应用内容,如支柱工程、定位装置安装工程、接触线工程等,其空间结构的烦琐程度较高,涉及多类学科。
基于轻量化BIM_模型的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应用
![基于轻量化BIM_模型的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43d52b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d.png)
基于轻量化BIM模型的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应用秦金德(川藏铁路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31)摘要:针对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质检资料缺失、滞后、内容不规范等问题,提出以“一检合格率”指标推行分级管理,研发基于轻量化BIM模型的质检系统,借助轻量化BIM模型对铁路工程进行结构部位分解,结合质量验收标准形成质量管理最小单元,生成质量、进度、计价管理基础数据源,以检验批签认驱动轻量化BIM模型运转,把质量管理的结果延伸到进度和计价管理,并将建设单位管理关口前移,从而实现以计量计价为抓手,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控。
实践表明:所提出的质量管理方案有效可行,所应用的质检系统为管理者提供了可视化、智能化的质量管理手段,能为铁路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轻量化;BIM模型;质检资料;检验批;质量管理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1X(2024)02-0093-06 DOI:10.19550/j.issn.1672-061x.2023.12.08.0010 引言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施工跨度大、管理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1],而进度、质量、投资是铁路工程建设控制的三大主要目标。
质检资料不但是施工质量真实写照、质量验收结论重要依据,也是竣工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铁路工程质量控制显得至关重要[2]。
在以往铁路建设管理过程中,因缺乏强有力的资料管理手段和工具,导致质检资料出现数据不真实、表格或内容不规范、资料缺失等问题,传统式的质检资料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铁路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高标准、高要求、数字化、信息化的要求[3-4],而目前将新兴信息技术BIM与铁路行业现有技术的深度融合是保障铁路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5]。
BIM技术的优点主要是展示方式直观、便于协同工作,可结合铁路行业的状况,进行信息交流与资源交互,建立工程相关的数据资源库,并在工程推进的过程中逐渐对其完善,满足铁路工程数据资源共享的需求[6-7]。
BIM在铁路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分析
![BIM在铁路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0f23de3186bceb19e8bbd6.png)
Ap l ainAn ls fB M n R i y C n tu t n P oet pi t ayi o I i al o s ci rjcs c o s wa r o
L u ig u Zh q n
( hn i y E gn eigDein a d C n utn o p C . t.,B i n 0 0 5 C iaRal n ie r sg n o sl t u o ,L d wa n a Gr ej g1 0 5 ) i
・
线 路 /路 基 ・
B M 在 铁 路 建 设 项 目中 的应 用 分析 I
卢祝 清
( 中铁 工 程设 计 咨 询 集 团有 限公 司 ,北 京 1 0 5 ) 0 0 5
摘 要 : 过 阐述 建 筑信 息模 型 ( I 的 基 本 概 念 , 出 B M 是 以 三 维 数 字 技 术 为基 础 , 成 了 工 程 项 目各 种 相 关 通 B M) 指 I 集
C n t cin p oe t o sr t rjc ;Ral y d sg u o i ein w一大 批 铁 路 项
目开工 建设 , 铁路 工程 的工 期 、 对 质量 和技 术要 求 越来
越 高 。 然 而 铁 路 建 设 项 目 是 个 复 杂 的 系 统 工 程 , 要 需
Ab ta t ulig Ifr t n Mo eig ( I sr c :B i n nomai d l d o n B M) i it d c d b eciig i a i c n e t. I i s nr u e y d sr n t b sc o c p s t s o b s
方 面提 出 了在 铁 路 建 设 项 目中应 用 B M 技 术 的 设 想 , I 为铁 路 建设 项 目统 一 各 阶 段 的 数 据 标 准 , 发 多阶 段 、 专 业 开 多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数字化设计与应用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数字化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9c082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9.png)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数字化设计与应用唐雪芹,董凤翔,赵亮亮(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BIM中心,四川成都610031)摘要:阐述基于BIM技术的铁路数字化设计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三维数字设计平台选择、设计标准建立、构件库建立、协同设计平台搭建和管理、各专业BIM设计与模型分析应用等。
数字化设计和交付是实现铁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重要内容,BIM技术与铁路融合后形成铁路数字化设计的成套理论和技术体系,对提高铁路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益具有显著意义,将为实现智能铁路战略提供重要技术保证。
关键词:BIM;标准;协同平台;构件库;铁路设计;数字化中图分类号:U212;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61X(2021)01-0050-07DOI:10.19550/j.issn.1672-061x.2021.01.0501概述数字化设计在工程设计领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建设工程中应用已相当普及。
BIM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大大提高了铁路行业数字化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使设计方法与技术手段相对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与进步[1]。
德国、瑞士、韩国等国家铁路数字化战略中,均提出利用BIM技术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的目标[2]。
我国在2018—2035年智能高铁发展战略中也明确了在创新示范、加速突破、全面提升3个阶段的发展目标[3]。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离不开铁路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当前正处于智能高铁加速突破阶段,突破基于BIM技术的铁路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对提高我国铁路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保持我国高铁全球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建质函〔2016〕183号)、《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建质函〔2015〕159号)等相关政策的发布,全国已有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布了推进BIM应用的指导意见。
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企业为主体,通过政策和技术标准引领和示范推动,在建筑领域普及和深化BIM技术应用,提高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参与方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实现建筑业向信息化、工业化、智慧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信息化及BIM_应用现状与展望
![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信息化及BIM_应用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621f235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b.png)
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信息化及BIM应用现状与展望杨威,张晨茜,任佳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我国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于全面推进铁路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在现代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方面设定了一系列新的目标和任务。
BIM技术作为铁路工程信息化的主要发展方向,能够有力推动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归纳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在建设过程中的关键BIM应用需求,详细阐述当前我国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在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管理、智能运维4个方面开展的BIM应用,验证信息化及BIM技术能够有力推动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在全生命周期实现精细化、协同化、智能化发展,并对我国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信息化及BIM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BIM;信息化;全生命周期中图分类号:U291;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1X(2024)02-0021-08 DOI:10.19550/j.issn.1672-061x.2023.09.12.0010 引言自2019年9月《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正式印发,到2020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智能高速铁路体系架构1.0》发布,再到2021年底《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出台,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正在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为进一步践行国铁集团“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客站建设新理念[1],深入贯彻落实《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引入信息化及BIM技术赋能交通运输发展,加快形成现代化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调查研究发现,近10年我国共新增955座高铁站,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4万km,稳居世界第一。
将新增高铁站房按照建筑面积进行统计整理,高铁站房面积超过40万m2共有3个,超过20万m2共有7个。
铁路工程BIM技术研究和应用情况汇报
![铁路工程BIM技术研究和应用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38e7607d0242a8956aece44a.png)
铁路工程BIM技术研究和应用情况汇报
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
铁路工程BIM技术研究和应用情况汇报
2015年
发布了站前专业数据存储标准,启动交付标准编制,推进 铁路BIM国际化。 扩大试点工作,拟开展17个项目试点,开展成段落BIM应 用,勘察设计协同平台起步。
2015
2014年
建立了标准框架,发布了《铁路工程数据结构分解》和《铁 路BIM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两个标准。 开展了客站、路基专业试点。
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
铁路工程BIM技术研究和应用情况汇报
(四)开展了铁路BIM关键技术攻关 铁路总公司高度重视BIM技术研究工作,在科研立项上给予大力支持,
共规划了9大类20个课题进行研究。2013年以来,已经立项数据平台、全寿 命周期关键技术及路基、桥梁、隧道、客站、四电和成段落应用研究等多项 科研课题,开展了科研攻关。
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
铁路工程BIM技术研究和应用情况汇报
(二)铁路BIM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路线 铁路BIM研究应用起步阶段,需要研究制定BIM技术标准,进行BIM软件的
定制开发,逐步挖掘应用价值点。BIM研究推进应系统规划,分步实施。 一是标准先行,重点突破
BIM标准是BIM应用的基础,结合铁路行业特点,率先建立铁路BIM标准体系。 同步开展各专业BIM技术科研攻关,突破铁路BIM技术应用关键技术。
2014
20201133年年
开展隧道、桥梁两个单专业科研攻关。 成立了中国铁路BIM联盟。
2013
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
铁路工程BIM技术研究和应用情况汇报
(一)推动了铁路行业BIM技术应用自律性组织成立 2013年12月,铁路总公司联合其他7家理事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铁路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数字化设计与应用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数字化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d2d772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3.png)
基于 BIM技术的铁路数字化设计与应用摘要:阐述基于BIM技术的铁路数字化设计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三维数字设计平台选择、设计标准建立、构件库建立、协同设计平台搭建和管理、各专业BIM设计与模型分析应用等。
数字化设计和交付是实现铁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重要内容,BIM技术与铁路融合后形成铁路数字化设计的成套理论和技术体系,对提高铁路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益具有显著意义,将为实现智能铁路战略提供重要技术保证。
关键词:BIM技术;铁路数字化;设计应用1铁路工程各专业BIM设计(1)测绘:设置不同坐标分带参数,在设计软件中进行换带计算并合并,定义地形图坐标系,引用地形图和点云数据及实景建模数据,创建三维地形模型,最终将文件提供给各个专业调取开展BIM设计。
(2)地质:在地质数据库中配置工程项目地质内容环境(岩性层、覆盖层、地质时代、风化层、断层等),通过界面录入并管理野外勘察数据,将钻孔数据、勘探线的勘探剖面数据、地质点数据等录入数据库,根据地质数据和测绘专业提供的三维地形表面模型,以“手动+自动”的方式在软件中建立地质分界面,生成三维地质模型。
(3)线路:利用矢量化地形图和外部环境资料建立项目环境,在三维环境中设置线路技术方案走向比选体系,综合环境因素分析评价方案优劣,使线路平纵断面合理可靠,输出三维线路模型为铁路其他专业提供空间定位基础。
(4)路基:参考地形、线路、桥梁、隧道、站场的专业模型,完成路基填挖边坡、坡面防护、支挡工程、复合地基及排水工程的设计建模工作,并生成路基模型。
(5)桥梁:参考测绘、地质、线路、地形、隧道、站场等专业数据,采用桥梁BIM设计工具集可实现桥梁上部结构与线路的关联、下部结构和地形的关联设计,自定义所有上下部参数化构件,创建各类参数构件库,完成桥梁的布跨、梁构件、桥墩、桥台和锥坡等设计工作。
(6)隧道:参考地形、地质和线路模型,根据洞门端墙、水沟、截面、翼墙、桩、桩帽石等数据,参数化设计洞门、边仰坡和洞口截水沟模型,根据地质纵断面图标识的围岩类别,选择标准构件和断面模板,完成洞身、辅助洞室及辅助坑道的设计建模工作。
BIM技术助力常益长铁路站房工程智慧建造应用实践
![BIM技术助力常益长铁路站房工程智慧建造应用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a8b368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0.png)
ANZHUANG2023年第5期42占游云 严心军 吴璇 史雅瑞(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工程研究院 北京 100160)摘 要:本文以常益长铁路站房项目一标项目为例,针对高铁站房的施工重点及难点,从BIM技术基础应用、综合应用、创新应用三个方面介绍了BIM技术助力项目智慧建造的应用实践。
为项目施工生产管理降本增效,同时也为新时代高铁站房智慧建造树立了典范。
关键词:BIM技术 铁路站房 智慧建造 应用实践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607(2023)05-0042-03BIM技术助力常益长铁路站房工程智慧建造应用实践1 工程概况新建常益长铁路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处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常德-益阳-长沙城镇发展轴,是我国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线共设5个车站,依次为常德站、汉寿南站、益阳南站、宁乡西站、长沙西站,中铁建工集团承建其中的益阳南站、汉寿南站、宁乡西站三个新建站房项目(见图1)。
其中,益阳南站总建筑面积6.2万m 2;汉寿南站总建筑面积为2万m 2;宁乡西站总建筑面积2万m 2。
项目工期2021年3月开工,2022年5月竣工,目前益阳南站已经投入运营。
办公区、材料加工区、材料堆场、施工道路、大型机械设备、临水临电的布置,使施工总体部署更加科学合理,最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2.1.2 施工进度计划模拟优化项目进度管控尤为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进度模拟作为工程进度的形象控制目标。
通过无人机、全景相机等设备定期采集各阶段现场实际形象进度信息,与同阶段4D虚拟建造模型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调整生产作业安排,实现进度的动态管控[1]。
图1 常益长铁路站房一标项目效果图2 BIM技术应用2.1 BIM技术基础应用2.1.1 场布和施工组织模拟优化针对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各施工单位现场平行交叉作业多、施工组织难度大的特点,采用BIM技术对施工组织进行优化,对各阶段施组平面进行三维建模,优化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交通组织,立体规划生活区、2.1.3 二次结构深化基于BIM技术在一次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砌筑和构造规范[2]及装饰预埋要求对二次结构砌筑进行二次结构深化,建立导墙、砌筑墙体、构造柱、圈梁、过梁模型,并且添加相关尺寸、材料、编号信息、出图和交底,同时二次结构深化模型也是后期机电深化的基础模型。
铁路项目BIM_通用数据环境应用探索
![铁路项目BIM_通用数据环境应用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0fa1e9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0.png)
铁路项目BIM通用数据环境应用探索郭芳1,李达塽1,张晨1,贺晓玲1,李子龙1,路芳2(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2.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1)摘要:高速铁路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参与人员多、影响范围广,在建设过程中涉及专业众多,有大量的跨专业设计和多工序施工等情况,整体项目复杂性大。
目前,实现全过程、多参与方、多平台的协同工作是铁路项目面临的难点。
在阐述我国铁路工程建设BIM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铁路全过程及项目应用数据管理需求。
基于ISO 19650提出的通用数据环境(CDE)概念,探讨CDE的工作特点,形成面向铁路项目的CDE框架及解决方案,最大化发挥铁路项目全过程BIM应用价值。
关键词:铁路项目;BIM;通用数据环境;多专业协同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1X(2024)02-0056-07 DOI:10.19550/j.issn.1672-061x.2023.08.22.0010 引言按照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在2025年底达到16.5万km。
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万km。
继“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建成后,“八纵八横”正在加密成形。
随着我国铁路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铁路迈进了智能时代。
智能建造作为智能铁路体系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陆续开展了发展规划、关键技术、标准体系、工程建设应用等大量研究实践工作,已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应用经验。
1 铁路工程建设BIM研究现状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席卷全球,国内外各行业纷纷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智能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越来越紧密。
在铁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铁路工程建设投入逐年增多,铁路项目规模和周期较长,对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BIM技术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与未来的应用趋势。
BIM技术在铁路信号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铁路信号工程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357b71890c69ec3d4bb7502.png)
2 B I M技术信号设计优势
针 对铁路 信- g - z程项 目,采用 BI M技 术进行 设计 、模 拟 施工和 运维具 有 明显 优势 。在信号 专A B l M模 型设计 过
2 0 1 7 2 g 第1 期
6 9
慧 U 技 木 ; J
应 川
同设计 ,及时发现设计过程中的碰撞、遮挡问题 。利 月
( 1)目前 ,信号 专 业 的图纸 设计 多 以图形 符号 代表
具 体 设 备 ,图纸 中仅 反 映设 备相 对于 信 号楼 的位 置 ,或
设备里 程值 ,并没 有反 映信 号设 备 限界 等 问题 。 图纸 设计 时 ,设 计人 员遵照 设计规 范 ,通 过站场 图 的简 要轮廓 及个 人经验 进行 设计 ,存在许 多不确 定 因素 。如信 号设 备布置
技 术 的 设 计 灵 活 性 ,可 对 出现 问 题 的 工 点 及 时 进 行
程 中 ,针对 不 同种 类 、不 同型号 的设 备 采 用 分别 建 模 方
法 ,结合 设计 规范及 设备 生产厂 家提供 的相 关资 料进行 设
计 ,将 设 备 翻 模 转 化 为 三 维 空 间模 犁 , 再 通 过 Bl M技 术 ,
息 化 技术 的可 传 递 性 ,实 现模 型数 据 在 设计 、施 工 、 运
维 过 程 中 的有 效传 递和 共 享 ,将设 计 单 位 、施 工 单 位 、 设 备 厂 家有 机 结 合 ,可 增 强 图 纸设 计 和 基 建施 工 过 程 的 准确 性 ,提 高运 维 管理 水平 。
程 设 计 中 价 值 和 意 义
关键 词 :BI M技 术 ;铁路 信 号 ;3 - 程 设计 ;信 息化 技 术 ;模 型 库
BIM技术在浩吉铁路上的应用
![BIM技术在浩吉铁路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2e0d3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9.png)
2020年第5期信息与电脑China Computer & Communication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BIM 技术在浩吉铁路上的应用孔化蓉 张 纯(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4)摘 要:我国的铁路建造技术日趋先进,BIM 技术在铁路建造领域也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
以浩吉铁路通信工程为例,借助BIM 技术实现通信专业各设备间的管线预布,将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众多及位置隐蔽的线缆以合理化的空间位置进行三维模拟布设,能够提前发现综合布线的具体实施重点与难点,及时调整各管线的空间位置,为综合布线的现场施工提供指导,可缩短施工周期、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
关键词:铁路通信工程;BIM;综合布线;施工指导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67(2020)05-015-03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Haoji RailwayKong Huarong, Zhang Chun(Wuhan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Bureau Group Co., Ltd.,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Abstract: China ’s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dvanced, BIM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railwayconstruction has also made a number of phased results. Taking th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of Haoji railway as an example, with the aid of BIM Technology, the pipeline pre layout among the equipment of communication specialty is realized, and the cables with large scale, complex structure, numerous functions and concealed location are arranged in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with reasonable spatial location, so as to discover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comprehensive layout in advance, adjust the spatial location of each pipeline in time,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omprehensive layout Providing guidance foron-site construction can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save labor and material costs,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 railway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BIM; integrated wiring; construction guidance作者简介:孔化蓉(1978—),男,湖北天门人,本科,高级工程师。
BIM技术在铁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铁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91b106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7f.png)
BIM技术在铁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铁路运输是我国交通领域中所占地位较高的一类运输方式,其信号的运维通常是以人工操作的形式,但是随着其运输量等的提升,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无法达到并满足工作的需求。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开始朝向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BIM技术的涌现可以更好的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
将该项技术投入到项目的施工以及验收等各个环节内,可以进一步的优化专业交叉施工的顺序,同时有效的提高生产的效率。
本文主要就BIM技术在铁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我国某铁路工程项目为例,深度的探究该项技术在其工程中应用的要点。
标签:铁路建设;通信工程;BIM技术引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铁路运输的发展态势也变得越来越好。
但是,传统固化的铁路信号运维一般是以人工的形式为主,铁路车次数值以及相关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在这一状况下,会导致铁路信号运维工作量以及难度逐渐的变高,对铁路行业的发展形成了阻碍,需要赋予其信息化、智能化的特性,使得其可以较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态势。
利用BIM技术,处理好铁路信号通信时期所存在的各类问题,综合考虑和其项目相关联的各项数据信息,并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整合项目的相应信息,让其模型更具可视化的特性。
1工程概况为了能更为深入的分析BIM技术在铁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要点,本文主要以我国某一铁路工程项目为例进行探究,该铁路工程主要是连接两个城市的主要通道,其起点于西方,逐渐的朝向东部延伸,其路过多个县市,最终达到目的地。
对其项目进行全局性的分析,铁路运行的线路会直接影响到这两个省的经济发展状态。
其铁路沿线所处的环境较为繁杂,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化,想要让该工程项目进展的更为顺畅,就需要开展更为高效合理化的设计工作,借助BIM技术,使得其所制定出的施工方案更具可行性。
2BIM技术在铁路通信设计中的应用在该铁路工程项目中选择一段为试验段,就该试验段进行具体化的设计,构建出相对应的BIM模型,其模型对于通信专业来说,突破性意义较强。
BIM技术在张呼铁路站房建设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张呼铁路站房建设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115166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9.png)
特别策划1 BIM组织实施及模型搭建1.1 工程概况乌兰察布站站房建筑面积11 949.14 m 2,建筑尺寸147.2 m×38.4 m×21.0 m,基础为独立基础,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候车大厅屋面为钢网架结构。
卓资东站为线侧下式站房,建筑面积4 450 m 2,结构类型为站房主体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候车大厅屋顶为钢筋混凝土平屋面。
1.2 统一BIM构件标准、原则并搭建模型按照专业成立BIM实施小组后,研究确定BIM模型文件夹存储结构原则、模型拆分及组织原则,并定义整个BIM项目的各类构件标准,包括建立土建模型建模标准、设备模型建模标准以及设备管线颜色标准等。
按照制定好的BIM构件模型标准,进一步完善BIM模型的各类所需信息,确定构件的尺寸、形状、位置、材质、技术参数等数值信息标准。
最后对照设计文件,按照已确定的各项BIM构件原则标准,逐步搭建张呼铁路站房BIM模型(见图1)。
2 具体应用2.1 碰撞检测及孔洞预留碰撞检测即对建筑模型中的建筑构件、结构构件、机械设备、水暖电管线等进行检查,以确定构件之间不发生交叉、碰撞、冲突,导致施工困难繁琐甚至引起工程变更的现象。
通过BIM软件中面向对象设计的功能,在掌握构件的空间几何尺寸后,通过约定的标准及计算,发挥计算机对庞大数据的处理能力实现直观的碰撞点反应。
应用过程中的碰撞大致有以下几种:实体碰撞(对象间直接发生交错)、延伸碰撞(如某设备周围需要预留一定的维修空间,或处于安全考虑与其他构件间应满足的最小间距要求,在此范BIM技术在张呼铁路站房建设中的应用姚杰,兰渊(蒙冀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第一作者:姚杰(1973 —),男,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摘 要: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可优化性等特点,可有效消除建设项目的信息孤岛,满足铁路建设管理在抓源头、抓过程、抓细节方面的管理需求。
BIM建筑信息技术在铁道建筑中的应用
![BIM建筑信息技术在铁道建筑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3650a2af111f18583d05afc.png)
58MODERN URBAN TRANSIT 3 / 2017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论坛园地BIM 建筑信息技术在铁道建筑中的应用王令朝1,王浩旭2(1. 上海铁路局技术监督所,上海 200712;2. 青岛二中,山东青岛 266000)摘 要:介绍了建筑信息模型(BIM )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特点和用途,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BIM 技术在铁道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具体实例简明地叙述了运用BIM 软件进行建筑设计建模的思路和步骤,以供铁道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铁路;BIM 技术;建筑信息;应用中图分类号:TU17作者简介:王令朝(1943—),男,高级工程师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是一种信息模型,它是在以建筑工程项目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信息化建筑模型,并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技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通常,这种信息化建筑模型中涵盖了建筑的所有信息,包括平面上的二维信息、空间上的三维信息、时间上的四维信息和工序上的六维信息等,BIM 实际上就是一个涉及建筑相关数据的汇总,使用者所需要的各种数据都可以从中进行提取,比如三维算量、施工模拟和放大样等。
1 BIM 的主要特点与传统的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模式相比较,它具有可视性、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样等 5 个特点。
(1)使用BIM 技术可以通过虚拟的三维模型,把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变成一种可视化的模型,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能够借助这个模型全方位地了解整个工程的全部细节,并便于对工程进行合理的修改和调整。
(2)通过 BIM 技术可以得到最准确的工程基础数据,并可将工程基础数据分解到构件级和材料级,以便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并将各种对比数据与施工方、监理方、业主和有关管理人员同步共享,让各方互相进行有效的协调,全面掌控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
BIM技术在铁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 张国艳
![BIM技术在铁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 张国艳](https://img.taocdn.com/s3/m/f8552bef4b73f242336c5fea.png)
BIM技术在铁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张国艳摘要:建筑信息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工程,在铁路桥梁工程建设中使用BIM技术,可以找出优化建设工程的方法,不断给铁路桥梁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铁路桥梁工程一、BIM技术在铁路桥梁设计中的应用1.1从传统的设计模式迈向“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传统的二维设计孤立的静止的看待桥梁,设计人员通过绘制不同视图的线条来描述桥梁结构,需要人为建立不同视图间、不同专业间的关联关系,这使得提取关键的设计信息,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帮助变得十分困难。
BIM协同设计以桥梁构件为对象,从发展和关联的角度进行设计,设计人员能通过调整构件对象的属性和关联关系,以实现桥梁的整体设计,并且对后续的深入数据挖掘带来很大的便利。
1.2铁路桥梁构件库的建立方法目前铁路桥梁BIM构件库的建立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画的方式”,即利用目前成熟商业化软件本身的参数化建模功能,将设计过程封装为参数构件库,从而达到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二是“编程的方式”,即通过软件二次开发,采用编程的方式建立参数构件库。
“画的方式”相对简单,但实现的功能较少,并且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很高。
对桥梁结构设计而言,与结构物自身的参数化相比,最重要是桥梁结构与线路、测绘和地质模型间的关联关系。
这些关联关系的建立,通过“编程的方式”实现效率更高。
1.3BIM协同设计传统设计以资料互提和会审的方式进行多专业间的协同,审核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通过与设计人员讨论的形式来检查结构间的正确性,这就使得在设计过程中,会产生以下问题:(1)不同的设计人员只能修改自己的设计版本;(2)在修改、评审或批准的过程当中,实际提交总会有一些时间的滞后;(3)不同专业设计人员在各专业间协调不足,容易造成对设计修改响应不及时。
BIM协同设计要求模型能够在专业间无损的流转和重用,专业接口是BIM协同设计的核心,桥梁BIM模型只有与测绘、地质和线路等模型的有效结合,才能进行地质、淹没、排水、日照等空间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和分阶段目标。以试点示范为先导,逐步培育和规范应用市场和管理环境,分阶 段有序推进BIM技术应用。
6
中 技BIM铁术技二应术院在“用铁十路经二工五验程”应交B用I流M
(三)铁路BIM技术路线 铁路BIM研究应用起步阶段,需要研究制定BIM技术标准,进行BIM软件的定制开发,
逐步挖掘应用价值点。BIM研究推进应系统规划,分步实施。
一是标准先行,重点突破 BIM标准是BIM应用的基础,应结合铁路行业特点,率先建立铁路BIM标准体系。
同步开展各专业BIM技术科研攻关,突破铁路BIM技术应用关键技术。
二是精选平台,高点起步
选择在BIM领域拥有成功经验合作方联合研发,保证所选择的平台和软件在三维设 计方面具有优质基因,成熟开放,支持统一网络数据库,支持铁路BIM标准实施。
同时根据铁路工程特 点,增加了单项工程、工程 构件、工程工项、项目阶 段、人员角色、组织角色、 工程产品、工程特性等分类 表格,扩充铁路工程地理要 素和工程地质信息。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表编号
17
中 技BIM铁术技二应术院在“用铁十路经二工五验程”应交B用I流M
隧道专业
依托石鼓山隧道、清凉山隧道,建立了隧道工程地形、地质建模和模型族库,实现了设计、 施工模型转换和数据互通,探索了在施工组织、技术交底、质量安全控制等建设管理的应用价 值点。
施
工
锚杆
精
度
的
暗
洞
模
型
型钢钢架
混凝土
石鼓山隧道2号浅埋三维地质模型
路基专业 依托江油北站工程,完成了路基BIM模
型族库的建立工作。开展了基于BIM的路基 数字化施工技术研究,研发了北斗卫星定位 覆盖、无线网络覆盖、数字化测量、数字化 机械施工、实时数据处理以及实时交互等信 息化施工技术。
23
中 技BIM铁术技二应术院在“用铁十路经二工五验程”应交B用I流M
站房专业 依托海南西环线东方站、乌鲁木齐新客站、沈阳南站和杭州南站,开展了利用BIM技术进
铁路工程产品
铁路工程特性
地理信息
编制说明
在建筑国家标准基础上扩充铁路工程内容 引用建筑国家标准表11
在建筑国家标准基础上扩充铁路工程内容 引用建筑国家标准表13 引用建筑国家标准表14 引用建筑国家标准表15 引用建筑国家标准表21
在建筑国家标准基础上扩充铁路工程内容 引用建筑国家标准表32 引用建筑国家标准表33 引用建筑国家标准表40 引用建筑国家标准表41
2
中BIM铁技二术院在“铁十路二工五程”应B用IM 技术应用经验交流
一、铁路BIM发展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
(一)铁路BIM技术推进组织方式 2013年12月,铁路总公司联合7家理事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铁路BIM联盟。
联盟作为铁路行业首个BIM技术研究自律性组织,以推进中国铁路BIM技术进步为 己任,旨在搭建一个集BIM技术总体规划与政策建议、标准制订、应用技术研究、 研讨培训、技术服务与咨询、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业务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拥有会 员单位40家,在国际和国内的影响力日益深远。
四电集成 依托兰渝铁路四电工程,开展了四电构件开发、工程模型创建工作。探索了在BIM应
用平台上进行隧道四电设备协同布设、区间信号机布设仿真、信号设备导通模拟等工作。
隧道内接触网、综合接地、信号设备、通信漏缆、通信直放站隐蔽工程设计信息模型
行站房深化设计、管线综合、碰撞检查和可视化交底,探索了基于BIM 技术的站房三维建模标 准和施工图交付标准,开展了施工和运维阶段应用研究。
24
中 技BIM铁术技二应术院在“用铁十路经二工五验程”应交B用I流M
站房专业
人体舒适度分析
室内外日照可视化
室内风环境分析
25
中 技BIM铁术技二应术院在“用铁十路经二工五验程”应交B用I流M
10
中 技BIM铁术技二应术院在“用铁十路经二工五验程”应交B用I流M
(一)初步构建了铁路BIM标准体系 依托联盟各方优质资源,迅速推进了中国铁路BIM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中国铁路BIM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和实施标准两大部分。其中技术标准是基础性的标
准,是制定实施标准和进行BIM深度应用的基础,用于指导和规范铁路BIM软件开发。技术 标准分为信息语义标准、数据存储标准、信息传递标准。
新编制
新编制
新编制 新编制 新编制 新编制 新编制 新编制 新编制 在GB/T 25529-2010基础上扩充铁路工程内
容
13
中 技BIM铁术技二应术院在“用铁十路经二工五验程”应交B用I流M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是在ISO16739标准的IFC-4版本基础上扩展编制的 ;增加和扩充了线路中心线,增加了铁路工程共享模式,包括公用类型、公用空间结构、公 用零件和公用属性集。扩展了线路、轨道、路基、桥梁、隧道、站场及四电集成等专业领域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数据交付标准,是在国际BIM标准框架体系下编制,研究工作正在进行 中。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 I M 技术
1
在铁路工程应用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副总工程师:周建 二〇一六年七月
中BIM铁技二术院在“铁十路二工五程”应B用IM 技术应用经验交流
目录
一、铁路BIM发展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 二、铁路BIM技术研究和应用成果 三、稳步有序推进铁路BIM研究应用
4
中 技BIM铁术技二应术院在“用铁十路经二工五验程”应交B用I流M
(二)铁路BIM技术指导思想 政策引导与企业主导相结合 铁路总公司统筹规划,研究出台推动BIM应用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标准,形成有利 于新技术应用发展的铁路建设环境。充分发挥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等市场 主体主导作用,培育供需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提高BIM技术在铁路建设项目全 寿命周期的应用水平
19
中 技BIM铁术技二应术院在“用铁十路经二工五验程”应交B用I流M
桥梁专业 依托新白沙沱长江大桥、沪通长江大桥等项目,初步建立了铁路桥梁BIM模型族库,实现
了设计、施工模型转换和数据互通,探索了在施工组织、技术交底、钢梁制造和拼装等施工阶段 的应用价值点。
编制并发布了站前专业《铁路工程信息模型数据存 储标准》。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交付标准》编制工作也已经启 动,该标准将为铁路项目BIM试点工程提供成果交付依 据。
12
中 技BIM铁术技二应术院在“用铁十路经二工五验程”应交B用I流M
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 和编码标准采用面分类法; 依 照 ISO12006-2 体 系 框 架 编 制 , 引 用建筑 BIM国 家标 准 相应内容,在适当类目下扩 充了铁路工程信息。
14
中 技BIM铁术技二应术院在“用铁十路经二工五验程”应交B用I流M
(二)推动了铁路BIM标准体系国际化
该会议决议: buildingSmart正式接受中国 铁路BIM联盟加入该组织,并承认中国铁路BIM联 盟在铁路BIM标准制定方面所做的工作,期待中 国铁路BIM联盟持续参与基础设施BIM标准的制定 工作。
7
中 技BIM铁术技二应术院在“用铁十路经二工五验程”应交B用I流M
三是试点验证,完善标准
依托BIM试点项目,验证性应用了正在编制过程的铁路BIM标准,并对标准进行不 断完善,标准制定与研究应用同步开展。
四是需求牵引,价值导向
BIM研究需要立足实际需求,追求价值最大化,深入挖掘设计、施工、运维阶段的 不同应用价值点,分难易程度、价值大小逐步实现。
桥梁专业
开展了钢梁制造一体化技术研究工 作,形成了BIM模型数据与数控机床直 接对接,指导钢梁制造的技术路线。目 前已实现将三维BIM模型转化为数控机 床的G代码,供数控机床使用。减少了 人工二次转换的工作量,并提高了制造 准确性。
22
中 技BIM铁术技二应术院在“用铁十路经二工五验程”应交B用I流M
这标志着我们与国际BIM标准组织建立了工 作联系,标准国际化工作持续展开。
15
中 技BIM铁术技二应术院在“用铁十路经二工五验程”应交B用I流M
该会议决议: 1.肯定了中国铁路BIM联盟所作的工作,并同 意将中国铁路BIM联盟的铁路IFC标准通过该组织的 PAS流程正式向国际公布。 2.肯定了中国铁路BIM联盟在整体框架组和线 路中心线IFC1.1标准中所作的建设性工作。 3.邀请中国铁路BIM联盟参加整体框架、技术 组,以及桥梁和中心线专业工作组。 4.加快标准工程验证工作,以便形成国际标准 。
8
中BIM铁技二术院在“铁十路二工五程”应B用IM 技术应用经验交流
目录
一、铁路BIM发展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 二、铁路BIM技术研究和应用成果 三、稳步有序推进铁路BIM研究应用
9
中 技BIM铁术技二应术院在“用铁十路经二工五验程”应交B用I流M
二、铁路BIM技术研究和应用成果
铁路总公司于2013年启动BIM技术研究应用 工作以来,联盟内各建设、设计、施工、科研单 位通力合作、大胆创新,充分利用BIM、云计算 、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铁路BIM标准 编制和BIM技术研究应用工作,有些方面取得了 新的突破和阶段成果。
20
中 技BIM铁术技二应术院在“用铁十路经二工五验程”应交B用I流M
桥梁专业 桥梁结构数字化预拼装等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通过两次虚拟拼装大幅节约了场地
和时间。基于BIM的施工组织、技术交底等4D施工动态管理研究正在同步开展。
组装过程中的全桥模型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