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污染源评价

合集下载

第三章 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工程.ppt

第三章 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工程.ppt
15
✓ 2)燃煤烟尘排放量的估算
Y=B×A ×D×(1-η)
式中:Y——烟尘排放量,kg/h; B——燃煤消耗量,kg/h; A——煤的灰分含量,%; D——烟气中的烟尘占灰分量的比例,%,其值与燃烧方式有关; η——除尘器的总效率,%;
若安置两级除尘装置,其效率分别为η1、 η2,则除尘装置的总效率 :
12
例3-1 某厂共有两个污水排放口。第一 排放口排放废水400t/h,COD的平均浓 度为300mg/L;第二排放口排放废水 500t/h, COD的平均浓度为120mg/L. 该厂全年连续工作,求该厂全年COD的 排放量。
13
例3-1答案
该厂全年工作时间 T=365×24h=8760h,则 QCOD=(400×300×10-6+500×120×10-6)×8760t
η总= 1-(1- η1)(1-η2)
16
锅炉烟尘占煤炭总灰分的百分比D
炉型 手烧炉 条炉 机械风动抛煤炉 沸腾炉 煤粉炉 往复炉 化铁炉
D/% 15-20 15-20 20-40 40-60 75-85 15-20 23-35
17
各类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百分比η
除尘器类型 重力沉降 离心旋风 湿式洗涤 布袋过滤 静电
=1576.8t/a
14
✓ 4、燃料燃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
1)SO2排放量的估算
GSO2 =2×B×S ×D ×( 1-η )
式中: GSO2 ——SO2产生量,kg/h; B——燃煤(或燃油)消耗量,kg/h; S——煤(或油)中全硫分含量,%。 D——可燃硫占全硫量的百分比,%(煤一般取80%,油取100%); η——脱硫设施的去除率。
硫酸
8~10

Chapter3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Chapter3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Chapter3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一、污染源调查与评价1、污染源与污染物污染源——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的污染物的来源(场所、设备和装置)污染物——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凡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率、形态进入环境系统而产生污染或降低环境质量的物质和能量。

污染源的分类2、调查的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状况,确定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对象;根据各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工作等级,确定污染源调查的范围。

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排放方式、途径及污染源的类型和位置。

工业污染源:生产管理、生产工艺和污染物排放、生产发展;农业污染源:种植业、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生活污染源:城镇居民人口、居民供排水状况、生活垃圾、民用燃料、城市污水。

交通运输调查内容:交通噪声、车辆尾气、车辆事故污染等;周围环境背景。

3、污染源调查的一般方法(点面结合,详查、普查结合)区域污染源调查详查:重点污染源调查;普查:区域内所有的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项目剖析:排放方式、规律;污染物的理化、生物特性;主要污染物的追踪分析(工程分析)。

4、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方法(1)物料衡算法ΣG投入=ΣG产品+ΣG流失式中ΣG投入——投入系统的某种物料总量;ΣG产品——进入产品中的该物料总量;ΣG流失——生产过程中该物料流失的总量。

(2)经验公式计算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排污系数进行计算,求得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Q=KW(3)实测法通过对某个污染源现场测定,得到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流量,然后计算出排放量。

Q=CLC:实测算术平均浓度(mg/m3)L:烟气或废水的流量(m3/h)Q:污染物排放量(kg/h)(4)燃烧过程主要污染物的计算SO2 G=BS×D×2×(1-η)B --耗煤量,T;S –煤的含硫率,%;D –可燃硫的含量,一般取80%;η—脱硫率,%烟尘 Y=B×A×D×(1-η)B --耗煤量,T;A –煤的灰分,%;D –灰分中烟尘的含量,%;η—除尘率,%η=(1-η 1)(1-η2 )5、污染源评价类别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潜在污染能力评价等标污染负荷法;排毒系数法;等标排放量法。

环境影响评价(第三章第四章计算)

环境影响评价(第三章第四章计算)

1. 设有某污染源由烟囱排入大气的 SO 2 源强为 80g/s, 有效源高为60m, 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为 6m/s, 当时气象条件下,正下风方向 500m 处的σz=18.1m,σy=35.3m ;计算x=500m y=50m 处的SO 2地面浓度。

解:根据高斯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可得:22221(,,0,)exp 2y z y z qy H C x y H u πσσσσ⎧⎫⎡⎤⎪⎪=-+⎢⎥⎨⎬⎢⎥⎪⎪⎣⎦⎩⎭ 将以上数据带入:)/10001.11.18603.355021exp 3.351.18614.3803522m g C (-⨯=⎪⎭⎪⎬⎫⎪⎩⎪⎨⎧⎥⎥⎦⎤⎢⎢⎣⎡⎪⎭⎫ ⎝⎛+⎪⎭⎫ ⎝⎛-⨯⨯⨯⨯== 0.01 mg/m 3经计算获得,x=500m y=50m 处的SO 2地面浓度为0.01 mg/m 3。

2. 某工厂烟囱高Hs=45m ,内径D=1.0m ,烟温Ts=100℃,烟速V s =5.0m/s ,耗煤量180kg/h ,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取10%,试求气温20℃,风速2.0m/s ,中性大气条件下,距源450m 轴线上SO 2的浓度。

(大气压Pa=101KPa )小型烟囱Q h <1700KJ/s ,采用霍兰德公式计算其烟气提升高度1)01.05.1(2-+=∆u Q D V H h s风速廓线幂指数 p 的取值在中性大气稳定度下,高斯扩散系数可由下式计算:σy =0.110726x 0.929481σz =0.104634x 0.826212解:⑴工厂烟囱的SO 2排放强度为: Q=180kg/hr×1%×90%×3264×1000/3600=0.90 (g/s) ⑵根据风廓方程,可计算在评价因子45m 处的风速。

从表中可查风速高度指数p=0.25p z z u u )(1212=)/(9.21045225.0s m u =⎪⎭⎫ ⎝⎛⨯= ⑶计算烟囱的提升高度和有效高度①烟气排放量Q v =A.u=3.14×0.52×5=3.9(m 3/s )②烟气热释放率v s a h Q T T P Q ⋅∆⋅=5.3=3.5×101×10027320100+-×3.9 = 296 (KJ/s )③烟气提升高度Qh<1700KJ/s ,属小型烟囱,可采用霍兰德公式计算其烟气提升高度。

第三章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 污染源调查不只是要重视污染物的排放量,也要 重视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进入环 境的途径以及对人体健康和工、农、渔业生产的 影响。
– 3.要各部门、各方面共同协作,要依靠群众。
10
环境影响评价EIA
• 三、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 1.基本情况
• 工业污染源的行政区域分布、行业分布以及各水系、河流 的纳污状况,污染物排放的数量、种类,排放的时空分布和 特征、去向等基本情况。
– 9.动植物与生态
• 调查项目主要为项目所在周围地区的植被情况;国家重点保 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分布与品种;主要生态类型和现状; 以及生产能力、物质循环状况,本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 系,危害生态系统的主要污染因子或环境破坏因子的来源等。
– 10.放射性
• 若需进行专题评价,应对放射性污染源逐个调查,说明种类、 源强和剂量。
17
环境影响评价EIA
• 五、污染源调查工作程序
– 污染源调查的基本程序由准备、调查、总结建档、 检查验收四个阶段组成。
• 1.准备阶段
– 根据目的和任务组织调查组,确定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制订 调查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培养技术骨干,提高认识,明确任务, 掌握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做好调查所需要的物资和技术准备。
– 1.环境现状的调查范围原则上应大于评价区域,特别 是评价区域边界以外的附近地区有重要污染源时,调 查范围可适当放大,具体范围视情况而定。
– 2.环境现状调查应首先搜集现有资料,当这些资料不 能满足要求时,再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
– 3.环境现状调查的项目应根据评价区的环境特征及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并结合评价等级确定。具体项 目可参考有关专题的要求。
– 2.评价标准
• 评价标准的选择主要根据污染源评价的目的和环境功能选 取。

第三章-污染源评价

第三章-污染源评价

2.2 经验系数法
(2)单产平均减污法 M = mG
其中m是目标年的单产产生的排污量, 它是一个变量 , 随着 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单产排污量逐步下降。
2.2 经验系数法
(2)单产平均减污法 预测目标年单产产生的排污量m,可以用以下模型计算:
m m0 (1 k )tt0
k是单产排污量的年削减率,是本模型中预测排污量的关键 因素,通常有: 0 < k < 1。
2.1 物料衡算法 2.2 经验系数法 2.3 实测计算法
2.1 物料衡算法
(1)方法原理 该模型的推导来自于物质总体的质量平衡。在生产过程中, 投入的物料量等于产品所含这种物质的量与这种物质流失 量的总和。如果物料的流失量全部由烟囱排放或由排水排 放, 则污染物排放量(或称源强)就可以用质量平衡法求出。
2.3 实测计算法
(2)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浓度的数量级小, 一般使用mg/m3为单位, 而废水通常是 mg/L; 废气样品的采集和烟气量的测量一般都在排气筒内进行;
由于烟气在体积、压强和温度上的依赖关系, 检测时需要同 步进行温度、压力的测量, 计算时需要将烟气流量和浓度折 算到标准状态下, 写作NM3/s和 mg/NM3
2.2 经验系数法
(3)弹性系数法
令弹性系数:
a
虽然在预测基准年前后,a和 的数值可以不同,但是弹性 系数法认为预测基准年前后的弹性系数保持不变。
2.3实测计算法
实测法是污染物调查中首先应该使用的方法。 过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 对重点污染源在有代表性的采样 点上取样, 测得废水、废气、废渣中污染物的浓度及排放 量, 经计算得到污染物排放量。 只适用于已投产的污染源;在建立数学模型时的参考值, 也应通过实测进行总结和检验。

03工程分析与污染源调查

03工程分析与污染源调查

主要污染源的确定
– 将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进行排列,计算累 计百分比,确定主要污染源。
污染源调查与环境影响评价的 关系
污染源调查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部分, 有助于明确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状况— —区域污染源;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分析中, 拟建项目的污染源评价也是极为重要的 内容。
实例
污水排放量及浓度
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内容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 分析环保措施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 分析污染物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 合理性 – 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在总投资中的比 例
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内容
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 卫生防护距离与安全防护距离 – 工厂车间布置合理性分析 – 附近村镇居民拆迁必要性分析
252.39 0.79 10.16 9.07 47.51 319.13 (P) 0.03 0.03 0.15
关键问题
区域污染源调查范围的确定 评价标准的确定
– 污染物排放标准 – 环境质量标准 – 《工业污染源调查技术要求及建档规定》 (1979)
工程分析
目的——分析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因素, 通过对工程全部组成、一般特征和污染 特征的全面分析,从项目总体上纵观开 发建设活动与环境全局的关系,从微观 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评价所需的 基础数据。
工程分析作用
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弥补“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建设项目产 污环节和源强估算的不足 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 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 数据
工程分析应遵循的技术原则
体现政策性 具有针对性 应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定量且准确的基 础资料 应从环境保护角度为项目选址、工程设 计提出优化建议
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内容

污染源评价是以判别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目的的评价

污染源评价是以判别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目的的评价

污染源评价是以判别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目的的评价。

污染源评价以污染源调查为基础,是制定区域污染控制规划和污染源治理规划的依据。

污染源评价方法:①计算等标污染指数,也称超标倍数,即某种污染物的浓度与污染源排放标准的比值。

②计算等标污染负荷,即等标污染指数与介质(载体,如污水、废气)排放量的乘积。

反映污染物总量排放指标。

③计算污染物或污染源的污染负荷比,即某个污染源或某种污染物在总体中的分数。

④按污染负荷比的大小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序。

位于前面的为主要污染源或主要污染物。

通常给定一特征百分数(如70%),按污染负荷比由大至小迭加,当其达到或超过该数时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称为主要污染源或主要污染物。

3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建议由于各种重金属污染评价的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建议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结合或借助其他工具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

(1)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相结合。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能体现各种重金属的相对贡献程度、生物有效性和地理空间差异,而不能反映重金属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趋势,与污染负荷指数法结合可以克服这种缺点,从而达到综合评价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2)上述各种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方法都只是通过简单的数字和表格体现某个区域的污染状况,可以把各种重金属评价方法与ArcGIS软件结合通过图形直观地表现出整个评价区域的污染状况。

通过各种重金属评价方法计算出评价区域内的采样点的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在ArcGIS软件中输入采样点、采样区域边界的点位坐标和采样点的污染状况,通过反加权插值不仅在图形中直观地表现出每个采样点的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还可以预测出这个评价区域其他部分的污染状况,并在ArcGIS软件中将区域内每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栅格叠加,从而直观地反映出区域内所有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状况和每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一般而言,土壤质量评价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选择土壤质量评价因素并确定其权重;二是土壤质量单因素评价;三是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第三章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第三章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2
一、污染源调查的意义和目的
G 投 入 G 产 品 G 流失
意义
是环境评价工作的基础; 掌握污染源的种类、数量及其分布; 掌握各类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及其随 时间变化状况。
目的:判断一个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
污染物,为环境评价和治理提供依据。
3
二、污染源调查内容
G 投 入 G 产 品 G 流失
式中: GSO2 ——SO2产生量,kg/h; B——燃煤(或燃油)消耗量,kg/h; S——煤(或油)中全硫分含量,%。 D——可燃硫占全硫量的百分比,%(煤一般取80%,油取100%); η——脱硫设施的去除率。
15
G 投 入 G 产 品 G 流失
✓ 2)燃煤烟尘排放量的估算
Y=B×A ×D×(1-η)
19
作业
G 投 入 G 产 品 G 流失
某厂有一台沸腾炉,装有布袋除尘器,除 尘效率为85%,用煤量5t/h,煤的灰分为 25%,煤含硫2%。求该锅炉的SO2 (kg/h) 、烟尘产生量( kg /h)各为 多少?
5
G 投 入 G 产 品 G 流失
(三)农业污染源调查
农药使用情况; 化肥使用情况; 农业废弃物和农业机械使用情况调查; 水体流失情况。
(四)交通污染源调查
噪声调查和汽车尾气调查。
6
三、污染源调查方法
G 投 入 G 产 品 G 流失
1、区域污染源调查:普查和详查。 2、具体项目的污染源调查:
12
G 投 入 G 产 品 G 流失
例3-1 某厂共有两个污水排放口。第一 排放口排放废水400t/h,COD的平均浓 度为300mg/L;第二排放口排放废水 500t/h, COD的平均浓度为120mg/L. 该厂全年连续工作,求该厂全年COD的 排放量。

环评第三章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环评第三章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三、污染源调查的方法
1、普查阶段的调查方法 首先通过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来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 然后以主管部门的名义发放污染源调查表。(见教材p23) 根据调查的结果计算出重点污染源(物),方法是: (1)确定重点污染源
①计算全区污染物排放总量Q= Q ;②计算每个污染源的排 污比Ri=Qi/Q; ③确定重点污染源,将几个污染源最大排污比相 加,超出0.6(或60%)的污染源就是调查区重点污
二、污染源调查内容
1、工业污染源调查内容 ①企业基本情况,②生产工艺,③能、水、原材料形式 和消耗,④生产布局,⑤管理调查,⑥污染治理状况,⑦污 染物排放状况,⑧污染危害调查,⑨发展规划。 2、农业污染源调查内容 ①农药使用情况,②化肥使用情况,③农业废弃物调查 ④畜、禽、水产养殖调查,⑤农业污染状况调查。 3、生活污染源调查内容 ①人口调查,②用水和排水调查,③燃料调查,④垃圾 处理调查。 4、交通污染源调查内容 ①道路, ②车辆,③噪声及震动调查,④尾气调查。
解7.①计算各污染物等表污染负荷:P1BOD=260*3000/20=39000 P1COD=300*3000/60=15000,P1SS=200*3000/20=30000, P1pH=[(7-4)/(7-6)]*3000=9000; P2BOD=160*1000/20=8000,P2COD=210*1000/60=3500, P2SS=130*1000/20=6500,P2pH=[(8-7)/(97)]*1000=500;P3BOD=300*4000/20=6000, P3COD=320*4000/60=21333,P3SS=230*4000/20=46000, P3pH=[(7-4.5)/(7-6)]*4000=10000; P4BOD=180*2000/20=18000 P4COD=240*2000/60=8000,P4SS=140*2000/20=14000, P4pH=0; ②计算各污染源的等表污染负荷: P1=39000+15000+30000+9000=93000; P2=8000+3500+6500+500=18500; P3=6000=21333+46000+10000=137333; P4=18000+8000+14000+0=40000。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n n
③某个地区(或流域)的等标污染负荷 Pm m
P m

n 1
P n
(n=1,2,3…,n’)
n' ④全区域(或全流域)的等标污染负荷 P P P

m 1
m
(m=1,2,3…,n’)
⑤污染负荷比
某污染物(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值占全部
污染物(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值的百分比。 公式:
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 期调查
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 期调查
2.采样断面的布设原则
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
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如污 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 水文站附近等应布采样断面; 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几何均值法大气质量分级标准 II 0.6~1.0 轻污染 III 1.0~1.9 中度污染
Ci ( Ii ) C0i
污染级别 Pi值 意义
I <0.6 清洁
IV 1.9~2.8 重污染
V >2.8 极重污 染
四、图件绘制及评价结论 1.绘制图件
监测布点图; 浓度分布图; 质量分级图;
2.文字结论
浓度分布范围、占标率;超标率或最大超标倍数,超标原因; 评价区域大气优劣程度(大气质量分级结果)等。
§3-3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1.监测时段
二级 条件许可,可调查一个水文年 一般情况, 为一个水文年的 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河 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一般情况,可只调查枯水期和 流 若评价时间不够, 至少应调 平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 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只调查枯水期 一般情况, 为一个水文年的 一般情况,应调查平水期和枯 河 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 口 若评价时间不够, 至少应调 调查枯水期 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一般情况, 为一个水文年的 一般情况,应调查平水期和枯 湖泊 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 (水库) 若评价时间不够, 至少应调 调查枯水期 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一级 三级 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 期调查

第三章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2 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污染物排放量预测方法包括物料衡算法、经验系数法和实测计算法等方法。
3.2.1 物料衡算法
用质量平衡法建立污染物发生模型,是物质不灭定律在污染源评价中的应用,该模型的推导来 自于物质总体的质量平衡。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量,等于产品所含这种物料的量与这种物 料流失量的总和。如果物料的流失量全部由烟囱排放或由排水排放,则污染物排放量(或称源强) 就可以用质量平衡法求出。例如根据燃料成份及其燃烧后的生成物的化学组成,可以估计出污染物 的浓度和总发生量。 例 3-1 根据燃料成份分析数据和常规气体常数, 用质量平衡法建立污染物发生模型, 求污染物 发生量及浓度。对燃料的成份分析结果和计算模式如表 3-1 所示。 表 3-1 燃料成分和燃烧产物计算表 每 kg 燃 生成物分子 生成物数 料 (mol) 分子式 元素量 含量(g) 657 181 17 32 90 23 SO2 H2O H2O O2 32 2 18 32 76.28 0.53 16 5 -0.72 62.56 0.53 8 CO2 12 54.75
第 3 章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产生的环境污染物,以不适当的浓度、形态和途径进入环境系统, 并对环境系统产生污染和破坏。环境对污染物的接受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利用环境容量这一 资源,必须根据污染物的来源、特性,对污染源结构、形态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对污染物进行总 量控制。
3.1 污染源现状调查
3.1.1 污染源及污染物
污染源即环境污染物的发生源,污染物的来源。通常把向环境中排放(释放)物理的(声、光、 热、辐射、振动等)、化学的(有机物、无机物)、生物的 (霉菌、病菌)、有害物质(能量)的设备、 装置、场所等称为环境污染源。 任何物质(能量),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率、形态和途径进入环境系统,并对环境系统 产生污染或破坏的物质(能量),称为环境污染物,或称污染物,也称污染物因子。根据污染物的 来源,特性,污染源结构、形态和调查研究目的的不同,污染源分类系统也不一样。根据污染物 产生的主要来源,将污染源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自然污染源分为生物污染源(鼠、蚊、 蝇等)和非生物污染源(火山、地震、泥石流等)。人为污染源分为生产性污染源(工业、农业、交 通、科研)和生活污染源(住宅、学校、医院、商业)。按其对环境要素的影响,环境污染源可分为: 大气污染源 (高架点源、线源、面源),水体污染源(地面水污染源、地下水污染源、海洋污染源), 土壤污染源,噪声污染源等。

3_第三章_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3_第三章_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17
作业
某厂有一台沸腾炉,装有布袋除尘器,除 尘效率为85%,用煤量5t/h,煤的灰分为 25%,煤含硫2%。求该锅炉的SO2 (kg/h) 、烟尘产生量( kg /h)各为 多少?
18
第二节
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的目的——分析建设项目影响 环境的因素,通过对工程全部组成、一 般特征和污染特征的全面分析,从项目 总体上纵观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全局的 关系,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 供评价所需的基础数据。
以形象的流程图说明,同时在工艺流程中表明污染 物产生的位置和污染物的类型
34
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内容
3)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
(1)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应列表说明; 分三期分别列出; 废水、废气、废渣分列。

(2)新建项目污染物源强
工程自身污染物设计排放量 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 污染物削减量
26
物料衡算法的计算通式
G
投入

G
产品
G流失
当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 时,按总量法公式进行衡算
G
排 放
G投入 - G回收 - G处理 - G转化 - G产品
27
例3-3 某企业年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 9000t,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2000t, 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为500t,生产过程 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为100t,某污染 物的排放量为5000t,则进入产品中的某污染物 总量为多少t? 答:1400t
第4章 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第一节 污染源调查
一、污染源调查的目的 目的
掌握污染源的种类、数量及其分布;

第三章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PPT课件

第三章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PPT课件
3.4 污染源调查方法 固体燃料的理论空气需要量:
V 04.2 21 Q n0e t0 0.5 0 (m 3/k)g
固体燃料燃烧的烟气量:
V y 3 .7 2 1 Q n0 e t 1 .0 6 0 5 ( 1 )V 0 (m 3/k)g
式中 Qnet —燃料低位发热k量 J/kg, ;
—空气过剩系数,见 表相 格关 。
式中mi—第i种污染物排放总量; Ci—第i种污染物实测浓度(废水,mg/L;废
气,mg/m3); Qi—废水、废气排放量(m3/年或m3/d)。
第三章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5 污染源评价方法 1.污染源评价目的 污染源评价的目的是要把标准各异、量纲不 同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一定的数 学方法变成一个统一的可比较值,从而确定出 主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
要对象。 在人为污染源中,工业污染源情况复杂、种
类繁多、污染严重。 工业污染源又可以按部门分割将其进一步分
为各种污染源。
第三章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2 污染源及污染物类型 3.2.1 污染源类型
第三章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2 污染源及污染物类型 2. 按环境污染的主要对象分类
第三章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3 污染源调查内容
6. 噪声源调查 噪声是一种能量污染(也称环境干扰),其 影响范围小、时间短,声源一旦停止发声,影 响也即结束,没有残留物。噪声分为工业噪声、 社会噪声与交通噪声。对工业噪声源的调查内 容主要是声源(机械运行的互相撞击、摩擦等 产生)的数量、位置和机械运行规律,车间噪 声等级及其与周围居民的关系;对社会噪声源 主要调查娱乐业扬声器、餐饮业炊事机械和用 具等发声噪声等级及波及范围。

污染源评价是以判别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目的的评价

污染源评价是以判别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目的的评价

污染源评价是以判别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目的的评价1.确定主要污染源:通过对污染源评价,可以准确地确定主要的污染源。

这对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和调整监管和治理措施非常重要。

只有明确主要污染源,才能实现精准治理,提高治理效果。

2.确认主要污染物:不同的污染源可能排放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通过污染源评价,可以确定主要的污染物,有针对性地开展监测与治理工作。

3.评估污染源的排放特征:通过对污染源的评价,可以了解排放各种污染物的量、浓度、根源等情况,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案和减排目标非常重要。

同时,评估污染源的排放特征也可以为环境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指导监测点的布设。

4.评估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污染源评价还可以评估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其对周围生态系统、水资源、土壤、大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污染源评价时,通常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污染源的排放量和浓度:通过收集和分析污染源的排放数据和监测数据,了解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包括排放量和浓度。

这一信息对于制定减排措施和界定污染源的优先治理次序非常重要。

2.污染源的排放方式和途径:污染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将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例如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土壤排放等。

通过评价污染源的排放方式和途径,可以精确把握污染源排放的重点和主要影响对象。

3.污染源的区域分布和时空变化:污染源通常分布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评价污染源的区域分布和时空变化,有助于判断不同区域的污染源与污染物的相互影响和传输规律。

4.污染源的污染物特征和组成:不同的污染源所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组成可能不同。

通过了解污染源的污染物特征和组成,可以制定相应的污染物监测方案,实现对主要污染物的有效监控。

总之,污染源评价是科学合理地了解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收集和分析过程。

通过污染源评价,能够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控制措施提供指导,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第三章 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第三章 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静电
95
18
例3-2 某厂全年用煤量30000t,其中用甲地煤15000t, 含硫量0.8%,乙地煤15000t,含硫量3.6%,SO2去除 率90%,求该厂全年共排放SO2多少kg?
G 2 80% 15000 0.8% 15000 3.6% 103 1 - 90% ( ) ( ) 1.6 66000 0.1 105600kg / a
Pij
Cij Sij
Qij
400 5.3 10 4 m 3 / d 1.4 105 m3 / d 150


27
(2)若区域内j污染源共有n个污染物,该污染源的 总等标污染负荷为Pj:
Pj
P
i 1
n
ij
(2)
某污染源共有n个污染物, i=1,2……n
28
(3)若该区域第i种污染物共有m个污染源,该污染 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Pi:
二氧化硫 (SO2) 总悬浮颗粒物 (TSP)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二氧化氮 (NO2)
一氧化碳 (CO)
6.00 20.00
臭氧(O3)
1h平均
0.16
0.20
35
Pij
Cij Sij
Q
Gij Sij
表1 废气污染源评价结果表
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 污染源等标污 (×109Nm3/a) 染负荷Pj 烟尘 SO2 310920 (×109Nm3/a) 327760 污染源 负荷比 Kj(%) 90.7 污染源位 次 1
的可比较值,从而确定出主要的污染物和污
染源。
24
二、评价方法
等标污染负荷法
综合考虑排污量和污染物的危害性。

污染源评价方法

污染源评价方法

第一节 污染源评价知识点:污染源评价目的污染源评价是在污染源和污染物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污染源评价的目的是要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为污染治理和区域治理规划提供依据。

知识点:污染源评价项目在评价项目选择时,应当保证本区域引起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进入评价。

考虑到我国现有监测能力和环境标准现状,评价参数选择要遵循如下原则:1. 根据区域内可能的主要污染物选择参数。

2. 根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选择参数。

3. 根据污染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及特点选择评价参数。

知识点:污染源评价标准为了统一评价标准,在1985年全国污染源调查中,根据工业污染源调查工作的实际水平,对工业污染源排放的废水、废气中有害物质的评价标准作统一规定。

但是近年来,在环境影响评价的污染源调查和评价工作中常采用对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或排放标准作为污染源评价标准。

知识点:污染源评价方法1. 等标污染负荷法等标污染负荷法就是确定等标污染负荷、等标污染负荷比,最终得出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按评价范围可分为项目(企业、工厂等)性和区域性(包括流域、水域)性两类。

(1)下面先简要介绍同一企业(或工厂等)内的污染源评价方法:首先计算该企业内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式中:P i ——该企业内第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C i ——该企业内第i 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C oj ——该企业内第i 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Q i ——该企业内第i 种污染物的排放流量。

通常将一个企业视为一个污染源,若该企业有n 中污染物参与评价,则该企业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i n i n i ii i Q C C P P ∑∑====110 式中:P ——该企业的总等标污染负荷。

而后计算该企业内第i 个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K i ):最后按评价企业内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 i )大小排列,计算累计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大于80%左右的污染物列为评价企业内的主要污染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实测计算法
(2)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 浓度的数量级小,一般使用 为单位, 浓度的数量级小,一般使用mg/m3为单位,而废水 为单位 通常是mg/L; 通常是 ; 废气样品的采集和烟气量的测量一般都在排气筒内 进行; 进行; 由于烟气在体积、压强和温度上的依赖关系, 由于烟气在体积、压强和温度上的依赖关系,检测时 需要同步进行温度、压力的测量, 需要同步进行温度、压力的测量,计算时需要将烟气流 量和浓度折算到标准状态下,写作NM3/s和 mg/NM3 量和浓度折算到标准状态下,写作 和
N ij =
C ij C 0i
3.2 等标污染指数
(2)污水排放标准选择 ) 排放限制值和污水的去向有关; 排放限制值和污水的去向有关; 是与污水的性质有关。 是与污水的性质有关。 同一水域兼有多种功能的,以最高功能划分类别。 同一水域兼有多种功能的,以最高功能划分类别。 污水排污公共下水道并进行集中二级处理时,执 污水排污公共下水道并进行集中二级处理时, 行相应的城市下水道水质规定。 行相应的城市下水道水质规定。
1.2 污染源调查
(3)农业污染源调查 ) 农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受害者,由于需要施用农药、化肥, 农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受害者,由于需要施用农药、化肥, 产生环境污染,农业自身也受害。调查的内容主要有: 产生环境污染,农业自身也受害。调查的内容主要有: 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 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 化肥使用情况的调查; 化肥使用情况的调查; 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 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 农业废弃物调查; 农业废弃物调查; 农业机械使用情况调查; 农业机械使用情况调查;
第三节 污染源评价
3.1 污染源评价的概念和目的 3.2 等标污染指数 3.3 等标污染负荷 3.4 污染负荷比

3.1 污染源评价的概念
污染源评价是指对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的鉴别和比较。 污染源评价是指对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的鉴别和比较。 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主要取决于排放污染物的种类、 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主要取决于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性 排放方式等。 质、排放方式等。 污染源对环境产生的实际污染效应,不仅取决于污染源 污染源对环境产生的实际污染效应, 本身的特性,还取决于环境的性质(背景值、自净能力、 本身的特性,还取决于环境的性质(背景值、自净能力、 扩散条件),接受者的性质, ),接受者的性质 扩散条件),接受者的性质,以及各种污染物之间的作 用和协同效应等 。
第三章 污染源评价
3.1 污染源调查 3.2 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 3.3 污染源评价
第一节 污染源调查
1.1 污染源及污染物 1.2 污染源调查
1.1 污染源及污染物
(1)污染源的定义 ) 即污染物的发生源,污染物的来源。 即污染物的发生源,污染物的来源。通常把向环境中排放 释放)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霉菌、病菌) (释放)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霉菌、病菌)有害物 质的设备、装置、场所等都称为环境污染源。 质的设备、装置、场所等都称为环境污染源。
2.3实测计算法 2.3实测计算法
(1)废水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首先对全厂各类废水及生活污水进行流量的测定。 首先对全厂各类废水及生活污水进行流量的测定。 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可以在各采样点取得样品, 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可以在各采样点取得样品,测定不 同时间的浓度值;也可按照流量的大小加权混合,取某一 同时间的浓度值;也可按照流量的大小加权混合, 时段浓度加权平均值。 时段浓度加权平均值。 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M =C Q 注意浓度及流量单位的换算,保证计算量纲的一致性。 注意浓度及流量单位的换算,保证计算量纲的一致性。
第二节 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
2.1 物料衡算法 2.2 经验系数法 2.3 实测计算法
2.1 物料衡算法
(1)方法原理 ) 该模型的推导来自于物质总体的质量平衡。在生产过程中, 该模型的推导来自于物质总体的质量平衡。在生产过程中, 投入的物料量等于产品所含这种物质的量与这种物质流失 量的总和。 量的总和。如果物料的流失量全部由烟囱排放或由排水排 则污染物排放量(或称源强) 放,则污染物排放量(或称源强)就可以用质量平衡法求 出。
2.2 经验系数法
(1)排污系数法 ) 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进行计算, 根据生产过程中 , 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 , 进行计算 , 求得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称为排放系数或排污系数法。 求得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称为排放系数或排污系数法。 计算公式为: 计算公式为: M (千克污染物 年)= K(千克污染物 / 吨产品)× W 千克污染物/年 吨产品) ( (吨产品 / 年) 吨产品
1.1 污染源及污染物
(1)污染源的分类 ) 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过程可以分为两类: 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过程可以分为两类: 直接污染( pollution); 直接污染(primary pollution); 转化污染( pollution) 转化污染(secondary pollution)
1.1 污染源及污染物
(1)污染物 ) 凡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率、 凡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率、形态和途径进入环境系 并对环境系统产生污染或破坏的物质(能量) 统,并对环境系统产生污染或破坏的物质(能量)称为环 境污染物,或称作污染物。 境污染物,或称作污染物。
1.2 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方式、 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方式、途径及污染源的 类型和位置等,是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内容。 类型和位置等,是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内容。 污染源的调查主要可以分为工业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的调查主要可以分为工业污染源调查、生活污染源 调查、交通污染源调查,也可以分为大气污染源调查、 调查、交通污染源调查,也可以分为大气污染源调查、水 污染源调查和噪声污染源调查等。 污染源调查和噪声污染源调查等。
m = m0 (1 − k ) t −t0
k是单产排污量的年削减率,是本模型中预测排污量的关键 是单产排污量的年削减率, 因素,通常有: 1。 因素,通常有:0 < k < 1。
2.2 经验系数法
(3)弹性系数法 )弹性系数法 假设在预测基准年与预测参照年之间, 假设在预测基准年与预测参照年之间,污染物的逐年排放 量和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各自以一个平均的增长速度在增 在预测基准年与预测目标年之间, 长;在预测基准年与预测目标年之间,污染物的逐年排放 量和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G 量和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G各自也以一个平均的增长速度在 增长, 增长,即
1.2 污染源调查
(1)工业污染源调查内容 企业周围环境状况; 企业周围环境状况;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基本情况; 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工艺; 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工艺; 污染危害调查; 污染危害调查; 生产发展情况调查; 生产发展情况调查;
1.2 污染源调查
(2)生活污染源调查 ) 主要指住宅、医院、学校、商业及其它公共设施。 主要指住宅、医院、学校、商业及其它公共设施。它排放 的主要污染物有:污水、粪便、垃圾、污泥、废气等。 的主要污染物有:污水、粪便、垃圾、污泥、废气等。调 查内容包括: 查内容包括: 城市居民人口调查; 城市居民人口调查; 城市居民用水和排水调查; 城市居民用水和排水调查; 民用燃料调查; 民用燃料调查; 城市垃圾及处置方法调查; 城市垃圾及处置方法调查;
1.2 污染源调查
在进行一个地区的污染源调查, 在进行一个地区的污染源调查,或某一单项污染源的调查 都应进行自然环境背景、社会背景调查。 时,都应进行自然环境背景、社会背景调查。根据调查的 目的不同,项目不同,可以有所侧重。 目的不同,项目不同,可以有所侧重。 自然背景包括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生物等; 自然背景包括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生物等; 地质 社会背景调查包括居民区、水源区、风景区、名胜古迹、 社会背景调查包括居民区、水源区、风景区、名胜古迹、 居民区 工业区、农业区和林业区等。 工业区、农业区和林业区等。
2.1 物料衡算法
(2)建立投入产出表 ) 对于一个工厂的实际生产运作而言, 对于一个工厂的实际生产运作而言,原料的量不一定仅限 于进入产品和由烟囱排放或由排水的流失量。 于进入产品和由烟囱排放或由排水的流失量。建立投入产 出的全平衡分析表对于正确的估计污染物的发生量、 出的全平衡分析表对于正确的估计污染物的发生量、削减 进行清洁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量,进行清洁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2.3实测计算法 2.3实测计算法
实测法是污染物调查中首先应该使用的方法。 实测法是污染物调查中首先应该使用的方法。 过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 过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对重点污染源在有代表性的采样 点上取样,测得废水、废气、 点上取样,测得废水、废气、废渣中污染物的浓度及排放 经计算得到污染物排放量。 量,经计算得到污染物排放量。 只适用于已投产的污染源;在建立数学模型时的参考值, 只适用于已投产的污染源;在建立数学模型时的参考值, 也应通过实测进行总结和检验。 也应通过实测进行总结和检验。
3.2 等标污染指数
(3)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选择 ) 主要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主要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的规定, 的规定,该标准设置三项指标 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 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 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 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M = M 0 (1 + a ) t −t0
G = G0 (1 + β ) t −t0
2.2 经验系数法
(3)弹性系数法 )弹性系数法 令弹性系数: 令弹性系数:
γ =
a
β
虽然在预测基准年前后,a和 β 的数值可以不同,但是弹性 虽然在预测基准年前后, 的数值可以不同, 系数法认为预测基准年前后的弹性系数保持不变。 系数法认为预测基准年前后的弹性系数保持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