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2024版】旅游概论教学大纲

【2024版】旅游概论教学大纲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旅游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旅游概论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专业课程性质:主修总学时数:48课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旅游概论是旅游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书主要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通过9个项目、31个任务阐述了旅游、旅游的产生发展历史、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旅游市场、旅游的影响及旅游业的发展等知识。

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旅游的基础知识,对旅游活动的内容有概括的认识,为以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使本书在内容组织、结构编排、教学环节、任务训练等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项目一走进旅游——揭开旅游神秘的面纱1任务1 旅游是什么1任务2 旅游的内涵是什么4任务3 旅游的类型有哪些9项目二探访旅游——寻找旅游的轨迹16任务1 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走进古代的旅游17任务2 托马斯·库克掀开近代旅游的篇章25任务3 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现代旅游29项目三身体力行——成为快乐的旅游者36任务1 谁是旅游者37任务2 怎么样才能成为旅游者42任务3 旅游者的旅游类型有哪些47项目四锦绣山河——旅游动力的源泉52任务1 发现美,认识旅游资源53任务2 创造美,开发旅游资源60任务3 珍惜美,保护旅游资源63项目五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业69任务1 认识旅游业70任务2 整合资源,链接旅游——旅行社72任务3 旅途驿站,家外之家——旅游饭店81任务4 穿越时空,行游天下——旅游交通90任务5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旅游景区(点)93任务6 珍藏记忆,分享幸福——旅游购物97项目六有形产品无形手——旅游市场102任务1 植入服务,满足体验——旅游产品103任务2 环球旅游,异域风情——旅游市场及世界旅游市场107 任务3 美丽中国,魅力无限——我国的旅游市场112任务4 打造品牌,拓展市场——旅游市场营销118项目七雁过留声——旅游给我们带来什么124任务1 客观评价,合理利用——旅游效应概述125任务2 强国富民,辐射带动——旅游经济效应127任务3 传承弘扬,抵制规避——旅游社会文化效应132任务4 合理使用,和谐发展——旅游环境效应136项目八立规矩,定乾坤——旅游组织142任务1 谁持彩练当空舞——旅游组织概述143任务2 统一认识,绘制蓝图——国际旅游组织146任务3 协调组织,规划未来——我国的旅游组织150项目九明天的生活更美好——旅游业的发展160任务1 绚烂多姿,精彩纷呈——世界旅游业的发展161任务2 江山多娇,前程似锦——我国旅游业的发展163附录170参考文献190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课程代码:3225总学时:30学分:2适用专业: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第一部分课程描述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

它主要研究旅游学理论的结构框架,以及旅游管理各专业课在学科中地位。

2.课程作用《旅游学概论》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树立系统研究的思想,掌握旅游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较为全面地认识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认识旅游活动以及由其而引发产生的各种现象与关系的本质。

同时利用最新的资料,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案例的分析,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它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为他们将来从事旅游管理、科研等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以人类的旅游活动为出发点,以研究旅游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通过介绍旅游现象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探讨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介绍我国发展旅游的方针和政策,从而使学生对旅游现象和旅游学科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

三、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旅游业的基础上能够对一些旅游问题进行专业的思考。

能够根据所掌握的旅游知识,触类旁通,特别是对旅游业中各相关部门、企业的工作有大致的把握。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教学设计及学时安排本课程总参考学时数:30学时。

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践课0学时,其分配学时如下所示:二、教学内容与要点绪论了解旅游学应知:了解本课程的结构体系、研究意义应会:掌握旅游学的定义。

应做:掌握旅游学的结构体系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旅游的产生第二节旅游的缓慢发展(封建社会)第三节近代旅游与旅游业的开端第四节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第五节中国现代旅游的发展历程应知:理解迁徙、旅行和旅游的差别,理解旅行的产生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关系,理解旅游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根本原因应会:掌握封建时代欧洲旅游的主要形式,掌握封建时代中国旅行的主要形式,掌握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旅游发展的有利因素,理解产业革命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了解托马斯·库克对旅游发展的贡献,了解中国近代的社会经济背景及其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应做:掌握中国现代旅游发展的两大阶段,以及每个阶段发生的有关旅游的事件和时间。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2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2四、本课程各章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难点。

2五、职场健康与安全。

8六、课时安排。

8七、考核方式。

8八、参考教材。

9《旅游概论》课程标准(总学时:72课时)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旅游概论》是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它是一门研究旅游者、旅游业双方活动,影响旅游接待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非常重要的学科。

通过学习,要求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旅游学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为进一步学习酒店服务专业的其他学科和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2.教学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和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的产生,旅游者的条件,构成旅游业的要素,影响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等,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旅游酒店服务工作和旅游经营管理工作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3.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2)掌握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产生旅游者的条件。

(3)掌握旅游业的构成,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

(4)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细分,以及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

(5)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和意义,理解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6)理解并掌握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旅游概论》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只有全面地掌握了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的其他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学生只有在学习了此课程并对旅游学科有全面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酒店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旅游地理》课程为基础,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应先学习《旅游地理》课程。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旅游概论》课程学时:68课时1.课程性质《旅游概论》是全校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之前的必修课。

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基本掌握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熟悉旅游活动的本质、内容、种类、表现形式以及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及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对旅游的认识,并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教学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不仅能丰富理论知识,还应在思维、创新等各方面能力上有所提高。

2.课程目标1.了解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古代、近代和现代)2.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3.掌握旅游的主体和客体4.了解旅游业的构成5.了解旅游商品及其开发设计6.掌握旅行社的分类和主要业务7.掌握旅游交通的主要形式8.掌握旅游饭店的发展历史和类型9.了解旅游管理体制和方法10.了解旅游行业管理的内容和方法11.熟悉旅游行业组织12.了解旅游目标市场13.掌握旅游市场的基本概念14.了解旅游规划的意义和内容15.熟悉区域旅游合作的具体内容16.熟悉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17.掌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意义和实现途径;3.课程内容第一章、旅游的历史考察教学内容:1.导入世界旅游的发展古人出游的例子2.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第一次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业的影响托马斯﹒库克与近代旅游业的诞生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3.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现代旅游发展的原因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4.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概念的各种提法旅游的基本属性现代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媒体旅游活动的构成:六要素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教学要求:掌握旅游的相关概念重点:掌握旅游的相关概念第二章、旅游者教学内容:1.旅游者的概念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国际旅游者的概念国内旅游者的概念2.影响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可自由支配收入余暇时间其他因素3.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旅游动机的确立影响旅游动机形成的因素4.旅游者的类型及其需求特点不同购买目的旅游者及其特点不同心理类型旅游者及其特点根据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统计因素划分教学要求:本章主要在了解旅游者的相关概念;影响旅游者需求的因素;旅游者的类型和特点重点:影响旅游者需求的因素;旅游者的类型和特点第三章、旅游业教学内容:1.旅游业的概念、构成、作用旅游业的概念旅游业的构成旅游业的作用2.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的特点教学要求:掌握旅游业的概念、构成、作用;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重点:本章难点:掌握旅游业的概念、构成、作用;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第四章、旅游业的构成教学内容:1.旅行社旅行社的概念、性质与作用旅行社的分类旅行社的经营特点旅行社的基本业务旅行社的四种经营模式2.旅游交通概述旅游交通的概述旅游交通的特点旅游业的发展对交通的基本要求3.旅游交通的作用交通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与制约旅游业发展中的交通问题提高旅游交通质量4.现代旅游交通的类型与特点旅行社的概念、性质与作用国内旅行社的分类旅行社的基本业务5.饭店业现代饭店的概念,饭店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制订依据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坚持就业导向,明确规格定位,坚持工学结合,注重知行合一,坚持科学性、可行性,突出先进性、引领性的工作原则进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2018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引发《关于征求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2018年)>意见的通知》,就2017年以来形成的第一批353个专业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向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在这个背景下,我校人文与外语系会展策划与管理教研室修订了会展策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以会展策划与管理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瞄准珠三角会展企业需求进行课程改造,按照基础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对现行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课程性质和作用《旅游学概论》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是一门系统的研究旅游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

本门课程以研究旅游的产生背景、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和活动规律为出发点,以研究旅游三要素(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活动的媒介)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探讨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强调基础概念,对于旅游大类专业学生掌握学科的结构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并行课程为《管理学基础》、《现代礼仪与形体训练》、《会展设计与布置》、《会议策划与组织》等课程,后续课程主要包括《演讲与口才》、《参展商实务》、《会展服务》、《会展新媒体》等专业课程。

本课程将强调培养学生掌握旅游的基本理论、旅游活动的基本现象、对旅游产业及旅游经济的认知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利用旅游基本理论对旅游活动现象进行剖析。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旅游现象的本质属性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旅游活动的发展历程、旅游活动的三要素、影响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等综合知识,为旅游大类(6403-会展类)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知识基础。

【2024版】《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2024版】《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二、适用专业本课程标准适用: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三、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前瞻性。

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的作用。

通过学习与掌握本课程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旅游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通过旅游学概论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以及旅游活动的历史、定义、特征、分类、发展特点及趋势,对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及其主要行业应有的基本认识;了解旅游组织作用,以及重要国内外旅游组织基本情况;理解旅游市场的含义、市场细分及其标准、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基本情况规律;学会全面辩证分析旅游活动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一)知识目标通过旅游学概论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以及旅游活动的历史、定义、特征、分类、发展特点及趋势,对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及其主要行业应有的基本认识;了解旅游组织作用,以及重要国内外旅游组织基本情况;理解旅游市场的含义、市场细分及其标准、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基本情况规律;学会全面辩证分析旅游活动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二)能力目标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对实际旅游问题分析解决能力;通过问题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掌握本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广泛阅读了旅游相关的资料,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三)素质目标(人文素质目标)本课程通过多学科角度认识旅游,广泛阅读,案例分析等突进,培养学生较宽泛的综合人文素质、综合辩证思维素养,培养紧跟旅游时代变化创新,不断进取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教学方法使用和内容的讲解,培养学生团队职业素养,激发爱国情操和使命感。

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养成卫生习惯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勤洗手、戴口罩等)。

五、课程内容(一)课程设计思路《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据旅游本质的内涵及其发展表现分类分为四大板块:旅游的历史发展、旅游活动基本概念与分类、旅游活动构成或参与要素、旅游活动的影响。

130318《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130318《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代码130318二、适用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三、课程性质旅游业是当前世界发展最迅速、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资源国、旅游客源国,具有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场。

目前我国已排名世界第五旅游大国。

世界旅游组织(WTO)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的新兴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高职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

是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职旅游专业人才服务的。

《旅游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新兴学科,它以市场经济法则和旅游法规为指导,以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心理学等原理为基础,从市场经济的实质和我国国情出发,并且还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先进理念。

本门课程以世界范围为统一体,以旅游的经济条件和文化内涵为社会背景,以研究旅游的产生背景、历史演进、发展现状和活动规律为出发点,以研究旅游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探讨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它还研究了旅游学理论的结构框架,以及旅游管理各专业课在学科中的地位。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关旅游学及旅游产业的基本知识,具备现代旅游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能够运用旅游学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强化职业道德观念。

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酒店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共4学分、64学时,安排在第二学期授课。

表1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序号教学项目(各章)名称教学时数学分小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项目1绪论220项目2旅游的产生和发展862项目3旅游者862项目4旅游资源844项目5旅游业862项目6旅游产品844项目7旅游市场880项目8旅游活动的影响440项目9旅游业的行业管理844项目10旅游教育与培训220合计644614五、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的思路为:(一)教学环节1.规范课堂教学,夯实基础理论。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1.前言课程代码、名称课程代码:TM2ZY3101课程中文名称:旅游学概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Tourism学时与适用对象学时:32适用对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会展管理展业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课程地位《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类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在所有专业课程设置中属于先行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面向本专业初学者,以系统介绍旅游学科基本内容和一般方法为主。

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前瞻性。

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的作用。

通过学习与掌握本课程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旅游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与课程群的联系《旅游学概论》课程是旅游管理及同类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为《旅游经济学》、《旅游文化》、《旅游饭店管理》等系列专业课程。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课程起先行引导作用,增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实习和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依据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根据高等教育形势发展需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引,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坚持“夯实基础、能力驱动、通专相融、校企联动、个性培养”基本原则,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

以加强本课程教学基础建设条件为保障,构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根据《巢湖学院“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校党字〔2016〕114号)、《巢湖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校字〔2016〕134号)、《巢湖学院课程负责人管理办法(修订)》(校字〔2016〕137号)、《巢湖学院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校字〔2016〕20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课程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定位和目标《旅游概论》是旅游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社会科学中其他学科一样,它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从整理和了解旅游现象中分析并总结旅游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从而发现其活动规律,它所阐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观点,为本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对于学习以后开设的专业课程是大有好处的。

通过学习《旅游概论》,要使学生掌握旅游及其相关概念,掌握旅游活动的本质、内容、种类、表现形式以及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及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对旅游的认识,并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旅游的历史(一)课程内容1.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2.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3.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4.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5.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6.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们重点掌握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托马斯·库克对近代旅游的贡献,科学技术发展对旅游旅游活动的影响以及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等内容。

熟悉和了解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以及不同时期的旅行发展等内容。

第二章旅游的概念(一)课程内容1.旅游的概念2.旅游活动的类型3.旅游活动的性质4.旅游活动特点(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性质和特点三大内容。

熟悉旅游活动的类型;了解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

第三章旅游者(一)课程内容1.旅游者的基本概念2.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3.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4.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旅游者的基本概念、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熟悉和了解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第四章旅游资源(一)课程内容1.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2.旅游资源的开发3.旅游资源的保护(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区分现实旅游资源与潜在旅游资源、旅游点的生命周期。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旅游概论(旅游学概论+旅游法规)适用专业:旅游管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学分:8计划课时:128学时开课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开课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制定时间:2011年4月二、课程性质1、课程性质与类别: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入门课程,属于职业基本能力课程。

2、课程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旅游活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知识,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学会分析旅游现象和常见问题,能运用旅游政策法规解决旅游纠纷,进行规范服务。

3、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法律意识,形成对旅游业的总体认识,为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进而更好地为我国的旅游事业服务。

4、课程特点:本课程包括旅游学概论和旅游法规两个模块,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由易到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总体目标如下:(一)知识目标1、了解旅游的发展历程,世界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2、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例如旅游者(主体)的产生条件及流动规律、旅游资源(客体)的类型、评价、开发和保护;旅游业(媒介)的构成及特点;3、掌握旅游市场的调查与划分,我国旅游市场的构成及管理;4、熟悉旅游业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5、辨析道德与法律,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6、掌握旅行社、旅游合同、旅游保险、导游人员、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资源、消费者权益保护、旅游安全、旅游出入境等旅游法律常识。

(二)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思考、归纳、辨析能力。

在学习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旅游者产生的条件及流动规律、旅游政策等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训练。

②培养学生组织旅游活动的能力,会安排食、宿、行、游、购、娱各环节;③培养学生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旅游市场的构成、旅游业的影响等进行市场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旅游概论课程教学计划

旅游概论课程教学计划

旅游概论课程教学计划一、课程名称:旅游概论二、教学目标:1. 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

2. 掌握旅游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其相互关系。

3. 理解旅游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4. 掌握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5. 理解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大纲:第一部分:旅游概述1. 旅游的定义和历史2. 旅游的类型和模式3. 旅游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第二部分:旅游业1. 旅游交通2. 旅游住宿3. 旅游餐饮4. 旅游购物5. 旅游娱乐6. 旅游中介和服务第三部分:旅游经济、社会和文化影响1. 旅游的经济影响2. 旅游的社会影响3. 旅游的文化影响第四部分: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的原则和方法1. 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旅游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第五部分: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 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原则和实践3. 旅游环境保护的策略和工具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介绍基本概念、理论和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旅游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旅游业的具体操作和实践。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或相关机构,加深对旅游业的理解。

5.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评估方法:1. 平时作业:布置阅读、笔记、报告等形式的作业,以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期中考试:在学期中段进行一次小测验,评估学生对前半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整个学期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学生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和个人报告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2.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掌握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了解旅游的产业链和旅游产品的分类,熟悉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和旅游管理的基本原则。

2.2能力目标学生应该能够分析旅游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了解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管理,掌握旅游服务的基本技能和客户管理的方法,具备一定的旅游经营管理能力。

2.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旅游概念、旅游产业、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旅游的定义和特征,旅游的历史和现状,旅游的产业链和分类,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和趋势,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管理,旅游服务的基本技能和客户管理的方法,旅游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4.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模拟操作等。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又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5.考核方式和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程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70%。

考核标准主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水平和素质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力求客观、公正、科学。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旅游学及旅游业的基本知识,具备现代旅游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运用旅游学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强化职业道德观念。

尤其旅游职业道德培养更需要随时随地,贯穿于每一堂课。

教育学生从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做起,进而成为称职的旅游从业者。

课程目标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具备旅游从业人员所需的行业价值观念和认知;2.能力目标能够结合旅游者需求分析旅游市场的开发;能够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知识深入分析旅游资源实际应如何开发;能运用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目的地所带来的系列影响分析如何引导旅游业实现有效可持续发展;能用旅游学基础知识分析某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3.知识目标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明确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掌握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了解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了解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3.1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研究,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适用对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目录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一)课程定位 (1)(二)设计思路 (1)二、课程目标 (1)(一)知识目标 (1)(二)能力目标 (1)(三)素质目标 (2)三、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 (2)四、考核与评价 (7)五、实施建议 (7)(一)教学建议 (7)(二)教材及相关资源开发建议 (8)(三)教师师资配备建议 (8)(四)教学条件配备建议 (8)(五)教学考核与评价建议 (8)《旅游概论》课程标准旅游概论旅游管理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第一学年第1学期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旅游概论》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是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的导入 性课程。

它以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为主线,为学生概括旅游者与旅游产业 活动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旅游学科的整体框架、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课程的目标 就是培育学生的“旅游情结”和“专业思维”,同时,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 联与衔接。

前期课程:无后续课程:中国旅游地理、饭店管理实务、导游实务、旅游策划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旅游概论》是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指定的专业必修课,是旅游 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

该门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 专业基础课,分旅游发展与旅游研究、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影响四大基本 板块全面介绍旅游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基本问题,是继续学习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基 础,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基本掌握 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熟悉旅游活动的本质、内容、种类、表现形式以及发展旅游 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社 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及旅游和旅游业的 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对旅游的认识,并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大纲】《 旅游概论 》

【课程大纲】《 旅游概论 》

《旅游概论》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旅游概论(英文):Introduction to Tourism课程编号:14371099课程学分:2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本课程主要研究旅游学理论的结构框架,以人类的旅游活动为出发点,以研究旅游三要素(旅游主题、旅游课题、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通过介绍旅游现象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探讨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介绍我国发展旅游的方针和政策,从而使学生对旅游现象和旅游学科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旅游和正确认识旅游,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最终让学生在掌握旅游学的基础理论及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学会以专业的旅游学分析方法和理论来分析研究一些现实旅游问题。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旅游学的研究内容和旅游学科体系的特点,知晓旅游活动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和相关重大事件;明白旅游的具体含义、性质及旅游的组成要素,熟悉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旅游业中重要的构成行业;能够辩证的分析旅游发展对当地的影响等。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一、旅游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二、对旅游现象的认识三、旅游学研究的几个中心问题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旅游;旅游学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和发展(4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理解和掌握现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原因;掌握现代旅游的特点。

2. 教学重点与难点:现代旅游的概念;现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原因。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及发展(1学时)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二、旅游的萌芽三、封建社会时期的旅游发展第二节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开端(1学时)一、近代旅游发展的社会背景二、旅游业的开端第三节现代旅游的发展及其原因(1学时)一、现代旅游的概念二、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第四节中国旅游业的发展(1学时)一、解放前旅游业的发展二、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驿站;士人漫游;现代旅游2、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3、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如何产生的?4、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5、试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旅游概论教学大纲

旅游概论教学大纲

《旅游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教学对象:中职一年级学生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旅游概论》是全校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之前的必修课。

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基本掌握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熟悉旅游活动的本质、内容、种类、表现形式以及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及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对旅游的认识,并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教学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不仅能丰富理论知识,还应在思维、创新等各方面能力上有所提高。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教师讲授与指导学生自学结合起来,教师讲授应特别重视案例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见习、调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来加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布置课程练习、指导课外实践活动和推荐参考书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自学、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同时组织学生到一些有代表性的酒店、旅行社及旅游风景区等旅游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或邀请成功的旅游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作演讲。

四、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要求及重难点绪论(2课时)第一节旅游与旅游业第二节旅游学与旅游概论教学要求:掌握旅游与旅游业的概念和区别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熟悉旅游学的概念;了解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

重点:旅游、旅游学的概念;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

难点:旅游与旅游业二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4课时)第一节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第二节旅游的概念及定义教学要求:掌握旅游的概念及定义;熟悉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了解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重点:旅游的概念及定义。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三、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本课程从旅游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为脉络,分析了各阶段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从旅游活动主体、客体和媒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律;从旅游市场、旅游影响、旅游组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深入分析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现象。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深刻领会和系统掌握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今后更好地从事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教学,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旅游学基础知识,根据旅游学科的标准,能够深入分析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现象,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典型问题能独立思考,有独到见解。

知识目标:知道旅游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和学习方法,了解旅游学学科的一些基本问题;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律、特征和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现象;掌握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素质目标: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审美过程,旅游资源同一般资源的主要区别就是它审美性和观赏性。

通过旅游审美的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能力,建立作为一个旅游从业者应具有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规范,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四、课程联系五、课程内容六、课程实施(一)教学方法建议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以及有关学情,选择适合于本课程的最优化教学法。

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等因素,本课程项目驱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本课程一共涉及4个模块设计,每个模块的设计都以完成项目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学习。

案例分析教学法:采取优秀案例分析的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旅游概论》课程教学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教学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性质根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从事旅行社、景区(点)等旅游相关企业的导游服务和基层管理等业务的一线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旅游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只有全面地掌握了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其他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学生只有在学习了此课程并对旅游学科有全面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如《旅游服务礼仪》《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导游执业规范》等的深刻内涵特别是在旅游管理中的运用,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学习在旅游管理知识体系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能了解旅游及与旅游相关的基本理论、理解旅游业供给与需求市场发展规律,为学习其他的相关专业课程和进行实践工作打好基础。

二、参考学时及学分60学时;3学分。

三、课程目标《旅游概论》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旅游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熟悉该课程的结构体系及重要的概念,能够运用旅游学概论的专业知识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简单的经济文化现象,能够正确分析相关的主客体之间关系和旅游业发展规律和趋势,为学习其它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也为学生在今后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工作奠定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一)知识目标六、技能考核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学生通过国家旅游局组织的全国导游资格证书考核。

七、实施建议(一)本课程教学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完成。

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通过旅游资源调查、景点考察、旅行社考察等途径来完成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

八、教学条件九、学习评价(一)本课程应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过程进行精心设计,主要体现“工作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前者为平时考核课程,后者为综合考核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2)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2)
四、本课程各章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难点 (2)
五、职场健康与安全 (8)
六、课时安排 (8)
七、考核方式 (8)
八、参考教材 (9)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总学时:72课时)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旅游概论》是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它是一门研究旅游者、旅游业双方活动,影响旅游接待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非常重要的学科。

通过学习,要求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旅游学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为进一步学习酒店服务专业的其他学科和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2.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和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的产生,旅游者的条件,构成旅游业的要素,影响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等,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旅游酒店服务工作和旅游经营管理工作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3.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2)掌握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产生旅游者的条件。

(3)掌握旅游业的构成,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

(4)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细分,以及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

(5)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和意义,理解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6)理解并掌握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旅游概论》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只有全面地掌握了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的其他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学生只有在学习了此课程并对旅游学科有全面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酒店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旅游地理》课程为基础,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应先学习《旅游地理》课程。

本课程与《旅游心理学》、《前厅与客房服务》等专业课程相配合,共同组成酒店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基本体系。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学媒体的设置应是多样化的。

教学媒体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还应配有多媒体教学、习题讨论、实习等教学媒体和手段,加深学生对旅游活动的感性认识,提高欣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能力。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也应结合实践教学。

有条件的教学班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定期进行参观、游览、讨论、评论,增强学生对旅游活动的感性认识,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能力,为今后从事酒店经营管理等工作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四、本课程各章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旅游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的概
念、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特点、旅游
的类型。

了解旅行和旅游的区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的产生
1.旅行源于迁徙活动
2.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和分离
3.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第二节旅游的定义
1.旅游的定义
2.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旅游的内容
第三节旅游的本质属性
旅游的四大本质属性:社会属性、旅游的文化属性、旅游的经济属性、旅游的消费属性
第四节旅游的特点
旅游的四大特点:广泛性、综合性、参与性、季节性
第五节旅游的类型
1.按旅游区域划分
2.按旅游目的划分
3.新型旅游
第六节旅游组织
1.国际性的旅游组织
2.我国的旅游组织
教学重难点:本章重点在于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它是人类超出生存需要的高级消费形式。

难点是旅行和旅游的区别。

第二章旅游简史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世界旅游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掌握世界现
代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发展的特征。

了解
中国旅游历史沿革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划分;了解
新中国旅游事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世界旅游历史概述
1.古代旅行和旅游的发展及其特征
2.近代旅游的兴盛与旅游业的诞生
3.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第二节中国旅游历史沿革
1.古代旅行和旅游
2.近代旅游
3.现代旅游
教学重难点:本章重点在于掌握世界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难点是中国旅游历史沿革及各个历史
时期发展的特征。

第三章旅游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旅游者、
旅游资源、旅游业的概念。

掌握旅游者的
条件、旅游资源的分类、我国旅游资源的
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旅游业的主
要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者
1.旅游者的概念、条件
2.旅游者的类型和基本要求
第二节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特点
2.主题公园
3.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第三节旅游业
1.旅游业的概念、性质、特点
2.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
教学重难点:本章重点在于掌握旅游者的条件;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开发原则。

难点是旅游业的影响和作用。

第四章旅游业的构成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构成旅游业的三大支柱,理解并掌握
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区、
旅游购物品、旅游娱乐业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行社
1.旅行社的概念、类型、作用
2.旅行社的职能和业务
3.旅行社质量保证金
第二节旅游交通
1.旅游交通的概述
2.旅游交通的作用、类型
3.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选择
第三节旅游饭店
1.旅游饭店的概念、类型、等级
2.旅游者对饭店的要求
第四节旅游区(点)
1.旅游景区的概述
2.对旅游景区的要求
第五节旅游商场
1.旅游购物品及其作用
2.旅游商场的类型
第六节旅游娱乐业
1.旅游娱乐业的概念和作用
2.旅游娱乐设施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本章重点在于构成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及其各自的作用。

难点是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相关知识。

第五章旅游市场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并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和形成的条
件,掌握旅游者流动的规律,理解旅游市
场划分的标准,我国的两大旅游市场。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市场的概念
1.旅游市场的概念
2.旅游市场形成的条件
3.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第二节旅游市场的划分
1.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
2.旅游市场的细分标准
第三节我国的旅游市场
1.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
2.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
第四节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
教学重难点:本章重点是旅游者的流动规律,旅游市场形成的条件。

难点是旅游市场划分的标准。

第六章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 要求学生了解生态旅
游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理解并掌握
生态旅游的意义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
施。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态旅游概述
1.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2.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第二节生态旅游的现状与意义
1.生态的类型
2.中外生态旅游现状
3.生态旅游的意义
第二节旅游可持续发展
1.旅游可持续发展概述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本章重点在于了解生态旅游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对这样的新生事物要有前瞻性,要掌
握现代旅游发展的变化,为做好未来的旅游从
业人员打好基础。

第七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决定未来旅行和旅游的主要因素。

掌握未来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旅
游业未来的广阔发展前景。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1.国际旅游更加方便、快捷和舒适
2.旅游活动的方式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和文化化
3.国际旅游者的流向继续向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转移
第二节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1.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2.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开创国际化发展模
3.大中华旅游圈的兴起,假日旅游向常态化发展
教学重难点:本章重点是我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难点是旅游业发展趋势的决定因素。

五、职场健康与安全
本课程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职场健康与安全意识,明白旅游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教育学生将来从事酒店行业的工作时,要树立绿色、环保的生态旅游意识,坚持旅游可持续发展政策。

从自身做起保护旅游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真正保证人们的旅游健康与安全。

六、课时安排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时安排:
七、考核方式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考核方式:
平时(20%)+半期(20%)+期末(60%)=100%
平时含考勤、课堂提问、作业完成等考核内容。

期末为闭卷考试。

八、参考教材
邵世刚、施筠君、李光坚.旅游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