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面颈部系统解剖上下颌骨

合集下载

口解口腔颌面部与颈部解剖1

口解口腔颌面部与颈部解剖1

2.突起:上颌骨有四个突起,即额突、颧突、腭突及牙槽突。
(1)额突:与额骨、鼻骨、泪骨连接(由上颌体的前外侧面向
上突起)
(2) 颧突:由体伸向外侧的短突.接颧骨。
(3)腭突:由体向内伸出的水平骨板。
①与对侧的腭突在正中线上结合,形成腭正中缝。构成口腔顶及 鼻腔底的大部分,构成硬腭前3/4。
②与其后方的腭骨水平部相连,构成口腔顶及鼻腔底(骨腭)
口腔颌面颈部系指上以眉尖点、眶上缘、颧弓、 乳突、上项线及枕外隆突的连线,下以胸骨颈静 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肩峰和第7颈椎髁突 的连线之间的部位。
第一节 骨及关节
一.骨 面颅骨由14块骨组成, 成对的有: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腭骨及下鼻甲。 不成对的有:梨骨、下颌骨。
上述诸骨相互连结分别围成眶、口腔和鼻腔。
(4)水平部与垂直部连接处上有锥突。
思考题
1.口腔颌面颈部的范围 2.面颅骨由哪14块骨组成 3.上颌骨的组成、各面的主要解剖结构
和特点 4.上颌骨的支柱结构 5.下颌骨的组成、各面的主要解剖结构
和特点 6.下颌骨的薄弱环节(为什么下颌骨易发生骨折)
二、
(一)TMJ结构
TMJ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盘及关节韧带所组成。
部位:
运动轴心 髁状突 转动:髁状突
髁状突
滑动:下颌孔附近
(二)下颌骨的薄弱部位
薄弱部位: 1 正中联合 2 颏孔区 3 下颌角
4 髁状突颈部
(三)腭骨
为成对的L形骨板,构成鼻腔的外侧壁及骨腭的后部,分为水 平部和垂直部。 1.水平部:近似方形,构成硬腭后1/4,其外侧缘与上颌骨 牙槽突共同构成腭大孔,前方与上颌骨腭突相接, 构成骨腭。 2.垂直部: 构成鼻腔的后外侧壁,分为内外二面。 (1)其外侧面有翼腭沟,与上颌体内面 和蝶骨翼突前面的沟,围成翼腭管。 (2)内面朝向鼻腔,称鼻面。 (3)垂直部上缘有蝶突和眶突,两突间 的凹陷为蝶腭切迹,与蝶骨合成蝶腭孔, 翼腭窝经此孔通鼻腔。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牙槽孔:
为牙槽管的开口 有上牙槽后神经 通过。
通眶下管,管内 在前段发出上牙 槽前神经,后段 发出上牙槽中神 经。
眶下孔:
在眶下缘中点 下方约0.5cm处。
翼腭管:
腭大沟与蝶骨翼突 和腭骨垂直部相接 共同构成,管内有 腭降动脉和腭神经 通过。
尖牙窝:
提口角肌起始 与此处,一般为 于前磨牙根尖 的上方,与上颌 窦仅有薄骨板 相隔。
2. 3.
动脉
1. 颈总动脉 约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分
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在颈鞘内颈总、 颈内动脉居于颈内静脉的内侧,迷走神 经位于动静脉之间的后方。 颈总分叉处有两个重要的结构: 颈动脉窦:颈内动脉起始处或颈总动脉 分叉处的膨大,窦壁内有特殊的压力感 受器;颈动脉体:西医棕色的椭圆形小 题,有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 后壁或附近。
舌骨上肌群 •二腹肌 后腹起自颞骨乳突切迹,向前下外止于中间腱。前
腹起自下颌骨的二腹肌窝,向后下止于中间腱。中 间腱附着于舌骨体与舌骨大角的交界处。 •下颌舌骨肌 起自内斜线,向后内止于舌骨体的前面。 •颏舌骨肌 位于中线,起自颏棘,向后止于舌骨体上面。 •茎突舌骨肌 位于二腹肌后腹的上方
除了茎突舌骨肌是牵拉舌骨向后外,其他舌骨上肌都有降下颌并 牵拉舌骨向前的作用。
1.
腭咽部肌
• 腭帆提肌 • 腭帆张肌 • 腭舌肌 • 腭咽肌 • 腭垂肌 • 咽缩肌 • 咽提肌
唾液腺
1. 腮腺 位置、形态和毗连 神经支配、血管分布和淋巴回

2. 下颌下腺 位于下颌下三角内,有深浅两部组成,在下
颌舌骨肌下缘连接;下颌下腺导管从下颌下腺深部穿出, 行于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之间,开口于两侧的舌下肉阜; 感觉有舌神经分支支配,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起自交感干颈 上神经节,随面神经分布至腺体,副交感纤维起自脑桥的 上涎核,经面神经鼓索支,随舌神经走行,进入下颌下神 经节,更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分布至腺体。 3. 舌下腺 位于舌下区,在口底粘膜舌下襞的深面,下颌舌 骨肌的上方。舌下腺导管有两种,小管开口于舌下襞,部 分汇入下颌下腺导管;大管经下颌下腺导管外侧开口共同 开口于舌下肉阜或单独开口于舌下肉阜。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体部
➢ 颊面 ➢ 颞面 ➢ 眶面
朝向前外侧 凹陷向后内侧,颞窝前外壁 平滑内凹,眶外下壁
突起
➢额蝶突 向上方, 邻接额骨颧突和蝶骨 大翼
➢上颌突 向内下方, 接上颌骨颧突
➢颞 突 向后,与 颞骨颧突相接构成颧 弓
腭骨
palatine bones
L形骨板,位于 鼻腔后部,上颌 骨与蝶骨翼突间
➢ 舌下腺窝 内斜线上, 颏棘两侧
➢ 二腹肌窝 内斜线下, 中线两侧的卵圆形凹 陷
➢ 颌下腺窝 二腹肌窝后 上方
下颌升支外面
咬肌粗隆 外面下方骨 面粗糙部,咬肌附着处
喙突 扁三角形,颞肌及咬肌 附丽
髁状突 ➢ 髁、颈两部分 ➢ 关节翼肌窝 髁颈前上
方小凹陷,翼外肌下头 附丽 ➢ 乙状切迹 髁突与喙突 间的下颌切迹,咬肌血 管神经通过
舌骨大角
自舌骨体外向后上延伸,上 缘与舌动脉起始同一水平, 是舌骨舌肌起始部.
舌骨小角
舌骨体与舌骨大角连接处, 茎突舌骨韧带附着.
口腔颌面颈部 系统解剖
口腔颌面颈部境界
上界 眉间点-眶上缘 -颧弓-乳突-上项线枕 外隆突
下界 胸骨颈静脉切 迹-胸锁关节-锁骨-肩 峰-第7颈椎棘突
后界 咽门
面部
额部 颌面部
颌面骨

颞下颌关节
腔 颌 面 颈
肌肉 唾液腺 血管

淋巴组织
神经
第四章 颌面部骨
颌骨组成
下颌骨的薄弱部位
正中联合 位置突出,胚胎发
育连接处 颏孔区
有颏孔及下颌前磨 牙牙槽窝 下颌角
体与支的转折处, 骨质薄,下颌智齿牙槽 窝 髁状突颈部
较细
血供、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骨 上颌骨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骨 上颌骨

③腭突(palatine process) 水平骨板,在上颌体与牙槽突的移行处伸向内侧, 形成腭中缝(midpalatal suture),参与构成口腔顶及 鼻腔底。 构成硬腭前3⁄4
骨性标志
➢ 切牙孔(incisive foramen): (又称门齿孔、腭前孔) 腭突下面在上颌中切牙的腭侧、腭中缝与两侧尖牙连线的交点上 有鼻腭神经、血管穿出 ➢ 切牙管(incisive canal):上颌中切牙的腭侧,鼻腭神经血管
④内面(鼻面)
➢参与鼻腔外侧壁构成
重要结构
翼腭管: 组成:蝶骨翼突 腭骨垂直
部 上颌体内面沟 内容: 腭降动脉、腭神经 意义:上颌神经麻醉
上颌窦裂孔:三角形,通 向鼻腔
上颌窦(maxillary sinus)
一底、一尖,前、后、上、下四壁

颧突

鼻腔外侧壁
前壁
上颌体前面
后壁
上颌体后面
上壁
眶面
下壁
③上面(眶面)
重要结构 眶下沟(前 下 内)----眶下管----眶下孔 牙槽管(由眶下管中后部发出,前段有上牙槽前神
经通过;后段有上牙槽中神经通过) 因此: 眶下管麻醉可同时麻醉上牙槽前、中N及眶下N。 眶下管长约1.5㎝,进针不可太深,以免伤及眼球。
眶下沟 眶下管 眶下孔
上齿槽中N 上齿槽前N 眶下N
通过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腭大孔(greater palatine formen):
构成:上颌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
内容:腭前神经、腭大血管
位置: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牙槽嵴 顶至腭中线弓形面的中点
表面标志: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 缘至腭中缝连线的中外1/3的 交点上,距硬腭后缘前约
0.5mm.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彭大才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彭大才
舌的淋巴最后回倒二腹肌后腹与肩胛舌 骨肌之间沿颈内静脉排列颈深上淋巴结。 并有一定的规律。
二、咀嚼肌
颞肌
三、颈部肌
颈阔肌
四、腭咽部肌
五、口颌系统的肌链及其临床意义
(一)口颌系统的肌链 1水平肌链从前向后呈环状排列。由口
轮匝肌、颊肌和咽上缩肌组成。这个肌 链像括约肌样,它和舌肌组成一对互相 对抗而又平衡的肌组,影响着整个牙弓 和牙合的形成.
三、唇
(一)境界及表面标志
(二)层次 1,皮肤 2,浅筋膜 3,肌层 4,粘膜下层 5,粘膜
(三)唇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1,唇的动脉、静脉 2,唇的淋巴
A 上唇及下唇外侧的淋巴注 入下 颌下淋巴结;
B 上唇的淋巴可注入耳前淋巴结或颈 深上淋巴结;
C 下唇中部注入颏下淋巴结、中线或近 中线的可交叉注入对侧下颌下淋巴结、 下唇 外1/3还可经颏孔进入下颌骨。
五、牙龈
牙龈为覆盖于牙槽突边缘区及牙颈的 口腔粘膜,内与腭或舌下区、外与牙槽 粘膜相连。牙龈的边缘称为龈缘,呈波 浪状,其突入牙间部分称为龈乳头〔或 牙牙龈手术时,应将粘骨膜作为一层切 开,自骨面将其完整剥离。在口腔内行 浸润麻醉时,药物应注人口腔前庭沟粘 膜下层内,而不应注人牙龈深部,以免 引起疼痛或牙龈撕裂。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重医大解剖教研室 彭大才
第一节 骨
一、上颌骨
(一)外形 外形不规则,一体四突。 1.上颌体 (1)前面:眶下孔及方向尖牙窝
(2)后面:颧牙槽嵴;上颌结节 (3)上面:眶下沟眶下管; (4)内面:上颌窦裂孔;翼腭沟 2.四突 (1)额突 (2)颧突 (3)腭突 (4)牙槽突
(二)结构特点
2,层次
A 粘膜
B 粘膜下层,含较多粘液腺、在腭垂 腭舌腭咽弓处松易水肿。

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课件

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课件
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
本PPT课件将详细介绍口腔颌面颈部的解剖结构和相关知识。
颌骨分类
下颌骨
构成口底、颏部和下颌角。
上颌骨
构成眶底、鼻底、上颌窦和上颌牙槽突。
颧骨
构成眼眶外壁、颧弓和颧突。
舌骨
位于颈部,参与舌头运动、喉部运动和呼吸。
颞颌关节
结构
由关节突、关节盘、下颌骨的髁突组成。
运动
由张口、咀嚼、侧移、前伸等多种运动组成。
舌下腺
分泌唾液,经颏淋巴结注入舌淋巴管。
颈部软组织
1 颈筋
能转动颈部,使头部偏斜和旋转。
2 颈肌
分为背侧和腹侧,支撑和活动头部和颈部。
3 颈血管
包括颈动脉和颈静脉,血液供应和回流头部 和颈部。
4 其他组织
包括气管、食管、喉返神经等。
颅底
延髓
控制心脏、呼吸和消化,连接脑、脊髓和神经。
小脑
调节运动、平衡、协调和姿势。
垂体
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内分泌和生殖。
视交叉
视神经交叉,主管眼球视网膜映射的部分视觉信息。
牙齿
牙冠
牙的可见部分,由牙釉质和牙 本质构成。
牙根
隐藏在牙槽骨中的牙部分,由 牙本质、牙周膜、根尖孔和根 管组成。
牙周韧带
连接牙根和牙槽骨,支撑和稳 定牙齿。
病理
颞颌关节紊乱症、永久性关节脱位、关节强硬等是常见疾病。
口腔黏膜
1
结构
由表皮、基底层、粘膜层和肌层构成。
2
功能
保护口腔组织、吸收和分泌、呼吸和感觉等。
3
病理
口腔黏膜溃疡、口腔癌等是常见疾病。
腮腺
耳下腺
分泌水样唾
分泌粘液唾液,经颈深淋巴结汇入淋巴导管向上注 入颈内淋巴管。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牙槽突的变化反映的破骨与成骨两者相互 平衡的生理过程。
正畸治疗;缺牙区牙槽突萎缩。
牙槽突的解剖结构
牙槽窝 牙槽突容纳牙根的部分。 其周壁称固有牙槽骨。 固有牙槽骨上有许多小孔,故又称筛状板。 在X 片上呈现白线状影像,又称硬板
牙槽窝形态、大小、数 目和深度与所容纳的牙 根相适应
解剖标志
➢ 眶下孔 眶下缘中点下方约 0.5cm,向后上方通眶下管
➢ 尖牙窝 前磨牙根尖上方, 眶下孔下方深窝,提口角肌 起始部
➢ 前鼻棘
后面(颞下面)
➢ 以颧牙槽嵴为界,参与构成颞下窝 、翼腭窝前壁 ➢ 上颌结节 比较粗糙的圆形隆起,翼内肌浅头的附着点 ➢ 牙槽孔 上颌结节上方,牙槽管开口,向下导入上颌窦后壁.
牙槽突
上颌骨包绕牙根的突 起部分。内外骨板为 密质骨,中夹松质骨。 唇侧骨板薄并有小孔, 浸润麻醉。
上颌骨牙槽突与腭骨 水平部构成腭大孔, 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牙 槽嵴至腭中缝弓形连 线中点
牙槽突的结构特点
骨骼系统中变化最显著的部分,其变化与 牙的发育、萌出、咀嚼功能、牙的移动、 恒牙的脱落有密切关系。
单一颌骨 下颌骨 成双颌骨 上颌骨
颧骨
犁骨 鼻骨 下鼻甲
泪骨 腭骨
上颌骨
maxilla
位于颜面中部,左右各一,相互对称。 参与构成 眼眶底部 口腔顶部 鼻腔侧壁、底部 颞
下窝 翼上颌裂 眶下裂
上颌骨外形
前外面(脸面)
境界
➢ 上界 眶下缘 ➢ 内界 鼻侧缘 ➢ 下界 牙槽突 ➢ 后界 颧牙槽嵴
➢ 正中联合
➢ 颏结节 正中联合旁, 近下颌下缘处
➢ 外斜线 从颏结节经 颏孔下向后上至升支 前缘的骨嵴,降下唇 肌、降口角肌、颈阔 肌附着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考点大全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考点大全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复习资料1.上颌骨位置毗邻位于颜面中部,左右各一,相互对称,是除下颌骨外最大的口腔颌面部骨,形成整个上颌部,与颧骨,额骨,蝶骨、鼻骨、犁骨、泪骨、腭骨等邻接。

构成眼眶底部、口腔顶的大部分、鼻腔外侧壁和底部、部分颞下窝和翼腭窝、翼上颌裂及眶下裂。

2.腭大孔骨性标志和粘膜标志上颌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共同构成腭大孔,有腭前神经通过。

该孔一般为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牙槽嵴顶至腭中缝连接线的中点。

在覆盖黏骨膜的硬腭上,腭大孔的表面标志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牙龈缘至腭中缝连线的中外1\3的交点上,距硬腭后缘约0.5cm处。

3.上颌窦与各牙关系上颌窦的下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到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与上述牙根尖之间以较薄的骨板相隔,甚至无骨板而紧覆以黏膜其中以上颌第一磨牙根尖距上颌窦下壁最近,上颌第二磨牙次之,第二前磨牙与第三磨牙次之。

4.上颌骨薄弱部位a.从梨状孔下部平行牙槽突底部经上颌结节至蝶骨翼突,临床上的上颌骨Le Fort I型骨折线。

b.通过鼻骨、泪骨、颧骨下方至蝶骨翼突,即上颌骨Le Fort II型骨折线c. 通过鼻骨、泪骨、眶底、颧骨上方至蝶骨翼突,即上颌骨Le Fort III型骨折线。

5.上颌骨血供上颌骨血液供应极为丰富,即接受骨内上牙槽动脉的血供,又接受来自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以及蝶腭动脉等分布于颊、唇、腭侧黏骨膜等软组织血供。

这一多源性血供的特点,为正颌外科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由于上颌骨血供丰富,故其抗感染能力强,骨折愈合亦迅速,但手术或外伤后出血较多6.下颌管走形及规律走形:在下颌支内,该管行向前下,至下颌体内几乎水平向前,在经过下颌诸牙槽窝下方时,发出小管到各牙槽窝,最后向前经颏管与颏孔相连接,通过神经、血管。

规律:a下颌管距骨内板较外板为近,下颌骨内板常构成下颌管的内壁,而下颌管的上下外壁往往与骨松质邻接。

B下颌管距下颌支前缘较后缘为近c下颌管距下颌体下缘较牙槽缘为近。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教程文件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教程文件
翼突支柱:主要承受磨牙区的咀嚼压力。由蝶骨翼突构成, 翼突与上颌骨牙槽突的后端相连,将咀嚼压力传至颅底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下颌骨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下颌体 下颌支 下颌角
骨 下颌骨
颌面部唯一能活动的骨!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下颌体外面
正中联合 颏结节 外斜线 颏孔
骨 下颌骨 下颌体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一体(四面)
上面(眶面)
眶下沟 眶下管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上颌骨 一体
一体(四面)
内面(鼻面)
上颌窦裂孔 翼腭管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四突
额突 颧突 腭突 牙槽突
骨 上颌骨 四突
❖牙槽窝-为牙槽骨容纳牙根的深窝 ❖牙槽嵴-为牙槽窝的游离缘 ❖牙槽间隔-两牙之间的牙槽骨 ❖牙根间隔-多根牙诸牙根间的牙槽骨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肌肉 翼内肌
翼内肌
浅头:起自上颌结节和腭 骨锥突
深头:起自翼外板的内侧 面和腭骨锥突
止于:下颌内侧面及翼肌 粗隆
功能:上提下颌骨。一侧 收缩,产生侧向运动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肌肉 翼外肌
翼外肌
上头:起自蝶骨大翼的颞 下面和颞下嵴
下头:起自翼外板的外面
止于:关节翼肌窝,部分 止于关节囊和关节盘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上颌骨 一窦
上颌窦
下壁盖过上颌第二双 尖牙至第三磨牙的根 尖 上颌第一磨牙根尖距 上颌窦底最近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骨 上颌骨 三支柱
三个支柱
尖牙支柱(鼻额支柱):主要承受尖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 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上行经眶内缘至额骨
颧突支柱:主要承受第一磨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第一 磨牙区的牙槽突,沿颧牙槽嵴上行达颧骨分为两支:一支经 眶外缘至额骨,另一支经颧弓达颅底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学骨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学骨

精选ppt
36
(四)血液供应、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
血液供应:来自下牙槽动脉,周围软组织的动脉,如 翼内肌动脉、翼外肌动脉、颞下颌关节囊动脉、颞肌 动脉、咬肌动脉和舌下动脉等。
淋巴回流:下颌下淋巴结及颈深淋巴结。
神经支配:下牙槽神经支配。
下颌骨的血供相对少于上颌骨,且周围有致密的 肌和筋膜包绕,在炎症化脓时不易得到引流,故与上 颌骨相比更容易发生骨髓炎。
下颌神经沟:下牙槽神经、血管通过此沟进入下颌孔。其 位置相当于下颌磨牙平面上方约1cm处。行下牙槽神经 阻滞麻醉经口内注射时,为了使针尖避开下颌小舌的阻挡, 接近下牙槽神经,注射器针尖应到达下颌孔上方约1cm 处。
精选ppt
31
下颌隆突:下颌孔的前上方,是由喙突和髁突分别往后 下方和前下方汇合而成的骨嵴。此处由前向后有颊神经、 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越过。
(2)颧突:向外上与颧 骨相接。
精选ppt
12
(3)腭突:水平骨板,上颌体与牙槽 突的移行处伸向内侧,与对侧上颌骨 腭突在中线相接,形成腭正中缝,参 与构成口腔顶部和鼻腔底部。参与构 成硬腭的前3/4。后缘呈锯齿状与腭 骨水平部相接。
腭前孔:又称切牙孔,上颌中切牙的 腭侧、腭中缝与两侧尖牙连线的交点 上,向后上通入切牙管,内有鼻腭神 经、血管通过。麻醉鼻腭神经时,可 将麻醉药物注入切牙孔或切牙管内。
8
精选ppt
9
(4)内面:鼻面,参与鼻腔外侧壁的构成。
上颌窦裂孔:通鼻腔。
翼腭沟:与蝶骨翼突和 腭骨垂直部相接,共同 构成翼腭管。长约3.1cm, 有腭降动脉及腭神经通 过。临床上通过翼腭管, 可施行上颌神经阻滞麻 醉。
精选ppt
10
精选ppt
11

(精)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颌面颈部解剖

(精)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颌面颈部解剖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二章口腔颌面颈部解剖颌面部解剖结构颌面部骨-上颌骨一体四面---前后上内四突---额突、颧突、腭突、牙槽突三支柱---尖牙支柱翼突支柱颧突支柱一体三柱四突面一体四面前外:眶下孔、尖牙窝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0.5cm后上外至眶下管后面:牙槽孔、上颌结节颧牙槽嵴上面:眶下管内面:上颌窦裂孔翼腭管构成(前下)上颌窦裂孔向前下的沟+蝶骨翼突+腭骨垂直部参与构成2底--眶底、鼻底2窝--颞下窝和翼腭窝2裂--翼上颌裂及眶下裂2壁--口腔、鼻腔侧壁四突额突:参与泪沟颧突:至上6形成颧牙槽嵴腭突:硬腭3/4,切牙孔牙槽突:腭大孔与腭骨水平部构成三支柱尖牙支柱颧突支柱翼突支柱颌面部骨-下颌骨颧弓---由颞骨的颧突和颧骨的颞突相接而成---颧弓易受损伤发生骨折。

翼腭管---上颌骨内面+腭骨垂直部+蝶骨翼突---硬腭部的出口为腭大孔---管内有腭降A、腭前、腭中、腭后N---翼腭管行上颌神经阻滞麻醉翼(突)钩---翼突内板窄而长,下端较尖并弯向外下方---腭帆张肌肌腱呈直角绕过颞下颌关节髁突组成:内外极,前后斜面横嵴,髁突颈,关节翼肌窝特点:前斜面为负重功能面,面积小髁突颈易骨折双侧髁突对称颞骨关节面组成:关节窝+关节结节特点:关节结节后斜面为负重功能面,+髁突前斜面=颞下颌关节功能区关节盘组成:前带—2mm,胶原+弹力纤维中间带—功能区,最薄,无血供,易破裂后带—横嵴顶与关节窝间,最厚,--后缘位于髁突横嵴的上方作用:缓冲关节内压力调节关节不协调稳定关节内运动关节囊及间隙关节囊---结缔组织包裹间隙---关节上腔+下腔关节韧带蝶下颌韧带颞下颌韧带茎突下颌韧带分类起止作用颞下颌韧带浅层颞骨关节结节的外侧面髁突颈的外侧面防止髁突向外侧脱位深层髁突外极和关节盘的后部茎突下颌韧带茎突下颌角和下颌支后缘限制下颌过度前伸蝶下颌韧带蝶骨角棘下颌升支的下颌小舌和下颌孔下缘悬吊下颌、防止张口过大颞下颌关节的功能解剖特点1.具有转动运动和滑动运动铰链关节---发生在关节下腔的运动,由关节盘和髁突组成盘-髁关节;滑动关节---滑动运动发生在关节上腔,由关节盘和颞骨组成盘-颞关节。

口腔、颌面部与颈部解剖1

口腔、颌面部与颈部解剖1

颌面部的骨性支架由14块骨组成
成对: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腭 骨、下鼻甲。 不成对:下颌骨、犁骨。
一、上颌骨
参与眼眶底 部、口腔顶部、 鼻腔侧壁和底部、 颞下窝和翼腭窝、 翼上颌裂及眶下 裂的构成。
(一)外形 一体、四突
1.上颌体
(1)前面 (脸面) 上界:眶下缘 内界:鼻切迹 下方:移行于牙槽突 后界:颧突、颧牙槽嵴 眶下孔:眶下神经、血管通过。向后上外方通入眶下 管,是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 尖牙窝:位于前磨牙根尖的上方,与上颌窦仅有薄骨 板相隔,故行上颌窦手术时,常由此处进入窦腔。
(4)下颌体下缘(下颌下缘):外形圆钝,骨质 最为致密。是下颌下区手术切口的标志,并作 为颈部的上界。
2.下颌支
又称下颌升支,左右各一,为几乎垂直的 长方形骨板,分为:
(1) 喙突:扁三角形,有颞肌、咬肌附着,颧 骨骨折时可压迫喙突而影响下颌运动。
(2)髁突(髁状突或关节突):是下颌骨的主要生长中心, 发育完成之前受到损伤,影响发育而畸形。
下颌神经沟:下牙槽神经、血管通过此沟进入下颌孔。其 位置相当于下颌磨牙平面上方约1cm处。行下牙槽神经 阻滞麻醉经口内注射时,为了使针尖避开下颌小舌的阻挡, 接近下牙槽神经,注射器针尖应到达下颌孔上方约1cm 处。
下颌隆突:下颌孔的前上方,是由喙突和髁突分别往后 下方和前下方汇合而成的骨嵴。此处由前向后有颊神经、 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越过。
2.颞面 :构成颞窝的 一部分,下界为颞下嵴。 3.颞下面:颞下嵴内 侧,构成颞下窝的上壁。 颞下面与颞下嵴均为翼外 肌上头的起始处,颞下面 可见卵圆孔和棘孔。蝶骨 角棘位于颞下面的后端, 为蝶下颌韧带的起点。
4.眶面:构成眶的外侧壁,眶面下缘与上颌骨体 部眶面后缘之间的裂隙为眶下裂的外侧部,翼腭窝 借此通向眶部,主要有眶下动脉、上颌神经及眼下 静脉经过。 眶上裂:蝶骨大翼、小翼之间的裂隙为眶上裂,动 眼、滑车、外展神经、三叉神经的分支——眼神经 和眼上静脉经此裂进入眶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根尖之间隔以较厚或较薄的骨质,或无 骨质而仅覆以黏膜,6 根尖最近,依次为7、 8、5 。
结构特点
2、三大支柱
1)尖牙支柱(鼻腭支柱) -尖牙区
2)颧突支柱--第一磨牙 区
3)翼突支柱-磨牙区
2、三大支柱 1)尖牙支柱(鼻腭支
柱)-尖牙区 2)颧突支柱--第一磨
牙区 3)翼突支柱-磨牙区
肌浅头起始处
上颌体
(3)上面(眶面)
眶下沟
眶下管
眶下孔
上颌体
(4)内面(鼻面): 上颌窦裂孔(上颌窦 鼻
腔) 翼腭沟+蝶骨翼突+腭骨
垂直部=翼腭管 翼腭管--3.1cm、直管
81%、弯曲19% 内有:腭神经、腭降A。
.
20
一、上颌骨---四突
(1)额突:参与鼻泪 管的构成
(2)颧突:
一、上颌骨---牙槽突
腭大孔的标志:
腭大孔由上颌骨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
围成。该孔一般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牙
槽嵴顶至腭中缝弓形面的中点上;在临床
上,其表面标志为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
至腭中缝连线的中外1/3的交点上,距硬
腭后缘前约0.5cm处。
.
28
.
29
结构特点
1、上颌窦 位于上颌骨内,其下壁盖过 5—8 的根尖,
.
63
(四)血液供应、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
1、下牙槽动脉、周围软组织的动脉—翼内肌、翼 外肌、颞下颌关节囊、颞肌、咬肌和舌下动脉
2、下牙槽神经 3、淋巴回流至颌下及颈深淋巴结
与腮腺有关的结构
.
67
(一)下颌体
呈弓形,有内外面和上下 二缘。
1、外面: 正中联合: 颏孔:位置 开口方向 :后、外、上 进针方向:
.
44
(一)下颌体
颏结节、 外斜线(外斜嵴)---
下唇方肌、三角肌、 颈阔肌
(一)下颌体
2、内面: 上、下颏棘:(颏舌
肌、颏舌骨肌)、 下颌舌骨线:(内斜
嵴、内斜线)---下颌 舌骨肌、翼下颌韧带 舌下腺窝: 二腹肌窝: 颌下腺窝:
四突:额突、颧突、 腭突、牙槽突
.
15
上颌体
(1)前外面(脸面) 界限:眶下缘、鼻切
迹、牙槽突、颧牙槽 嵴 解剖标志:A、眶下孔、 眶下管、眶下沟 B、尖牙窝(犬齿窝)
上颌体
(2)后面(颞下面) A、颧牙槽嵴---麻醉
标志 B、牙槽孔----上牙槽
后神经 C、上颌结节---翼内
下颌角——下颌支后 缘与下颌体下缘相接 处。有茎突下颌韧带 附着。
下颌管——从下颌孔 至下颌第一磨牙的位 置、特点:
1)下颌管距骨内板较 外板为近(骨内板常 形成下颌管的内壁, 管的上、下及外壁邻 接骨松质)。
.
61
2)下颌管距下颌支前 缘较后缘近。
3)下颌管距下颌下缘 较牙槽缘为近。
(二)下颌支
1、冠突:又称肌突, 有颞肌和咬肌附着。
(二)下颌支
2、髁状突:又称关节 突,分髁、颈二部, 髁----关节面(横嵴--前、后斜面),髁 状突的长轴斜向内后, 与下颌体的长轴垂直, 髁状突颈,关节翼肌 窝(翼外肌下头), 下颌切迹(乙状切迹) --“U”
.
54
(二)下颌支
3、内面: 下颌孔(平下磨牙牙
一、上颌骨---四突
(3)腭突:腭正中缝, 切牙孔(门齿孔、腭 前孔) 左、右切牙 管 --鼻腭N+血管, 腭腺小凹,腭大血管 +腭前N纵行的沟或管, 腭横缝。
一、上颌骨---四突
(4)牙槽突(牙槽 骨):牙槽骨弓,牙 槽窝、牙槽嵴、牙槽 间隔、牙根间隔、内、 外骨板、腭大孔(腭 前神经、腭大动脉) 腭管 。
颌面部的骨性支架由14块骨组成
单一:下颌骨、犁骨
成对: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
腭 骨、下鼻甲
脑颅骨: 蝶骨、颞骨
颈部: 舌骨
.
6
一、上颌骨
左右各一,相互对称。 参与构成:眼眶底、口腔顶、鼻腔的底 及侧壁、颞下窝、翼腭窝、翼上颌裂、眶下

.
12
.
13
(一)外形
一体:上颌体----4面 (前面、颞下面、眶 面、鼻面)
三对支柱间有横行的 连接支架,如眶上弓、 眶下弓和鼻骨弓等。
.
33
神经、血液、淋巴
神经支配----上颌神经
血液供应丰富----颌内动脉 上牙槽动脉、
眶下动脉、上牙槽前动脉、腭降动脉及蝶腭动脉,
相互吻合。
淋巴回流
咽后、颌下及颈深诸淋巴结。
.
37
.
38
.
40
二、下颌骨
下颌骨位于颜面部的下1/3,是颅骨中唯 一能动的。可分为水平部(下颌体)和垂 直部(下颌支)。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颌面颈部பைடு நூலகம்统解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主讲: 刘文国
口腔颌面颈部的范围
上限:眉间点、眶上缘、颧弓、乳突、
上项线及枕外隆突的连线。
下限:胸骨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
肩峰和第七颈椎棘突的连线。
学习内容
骨 颞下颌关节 肌 唾液腺 血管 淋巴组织 神经
第一节 骨与关节 一.骨
合平面,下牙槽神经、 血管) 前方:下颌小舌(蝶 下颌韧带) 后上方:下颌神经沟
(二)下颌支
前上方:下颌隆凸 (颊神经、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下方:下颌舌骨沟 (下颌舌骨神经、血 管)
后下方:翼肌粗隆 (翼内肌)。
(二)下颌支
4、外面:下颌支外侧 隆突、咬肌粗隆(咬 肌)。
(二)下颌支
.
47
(一)下颌体
3、上缘(牙槽缘): 牙槽突--与上颌牙槽 突的区别。
下颌牙槽骨弓上小下 大,上颌牙槽骨弓上 大下小,牙槽骨吸收 的结果:下颌牙槽骨 弓逐渐变大,上颌牙 槽骨弓逐渐变小。
(一)下颌体
4、下缘(下颌底):圆钝、坚硬。作为颈 部的上界和颌下区切口的标志。
(二)下颌支
又称下颌升支,为一几乎垂直的长方形骨板, 分为两突(喙突、髁突)、两面(内、外 侧面和四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